分类
杂文短评

看余秋雨在美国座谈的感想

 

看余秋雨在美国座谈的感想


1.关于小人的论述:君子与小人的划分来最初来自于孔子的”守仁者为君子”.关于仁的概念,孔子并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而是以很多的实例来表现.但从此以后,世人皆以君子和小人来划分敌我,非我同心者皆小人,事实上,”小人”成了自己落败,不得志,无法泄怒的最终口舌.

何谓君子?谁可以称得上君子.我认为金庸小说里有个人物是塑造得最成功的,那就是岳不群,行小人之事,得君子之名,真正的伪君子.但凡公开场合敢宣称自己遭小人暗算,将自己光明坦荡一面示人的,必有行一己之私,谋个人之利的行径.真正谈得上君子的人,大多慎言端行不忿.比方说我所景仰的钱钟书老先生.以钱先生的学识,应该不输那些大家,而他的名声却是在行将就木之时才因一部非本专业的小说而雀起.

当下流行的非君子之争,却是小人之争.标榜自己乃真小人,以方便自己行小人之事,却又达不到真小人的无耻境界,端着架子做个假小人.从王朔的”我是流氓我怕谁”中可以看出.仰慕小人的所言无忌,所行卑鄙,却达不到彻底放纵的自由.诸如一直被批判的卫惠和木子美.我恰恰以为言的放浪不代表行的猥琐,披着狼的外表却怀有羊的软弱.

由此衍生到余秋雨的灰色人群论.如果按他所划分的君子和小人两个种群,那么这个生态应该是梭型,君子和小人各占梭的两头,伪君子和假小人便是中间的主体灰色人群.

余老师也应该是主体的一部分.如果余老师不将自己归于假小人一类,那么便是另一拨.

2.关于戏剧:余秋雨的戏剧修养远高于其人类学的修为.他的第一部分论点颇有新意,即戏剧的轰然倒塌以及苟延残喘.其中文化的方便一说,给我一种想法,为什么要以戏院的大排长龙与家庭电视或电影的高收视率来抗衡呢?为什么不把一些故事精彩,曲调优美的戏剧搬上电视以提高普及率呢?这不是指将古代折子戏在舞台上唱好了在戏曲频道播放,而是拍成现代家庭生活片,伦理片等形式,同样老少皆宜地播放.美国大片加字幕可以在国内广泛流行,为什么戏曲不可以换一种生存模式?

我印象里的昆曲,元杂曲等等,都是当年跟现在电视连续剧一样受欢迎的艺术形式.当年之所以火暴,应该是与社会,与当时的现实和社会生活水平想联系的.

余老师的第二个论点,历史可以与戏剧脱节,戏剧历史不一定要代表真正的历史,对此我持保留态度.这要看戏剧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教育群众还是娱乐群众.如果仅仅为保持高收视率,并且艺术生命不长,演完则罢,那么戏说一回也无妨.而有些则成为政治工具,那么这样的戏曲电影则一定要还原历史.让人民知道真相.发这番感慨是因为最近凤凰卫视在给大地主刘文采翻案.说当年的许多电影里出现的场面不过是子虚乌有,只为了配合政治背景的需要.当年的电影”收租院”,风靡全国,多少人心目中的地主就是十恶不赦的大坏蛋.那么,这种电影究竟是作为艺术,还是作为历史存在?特别是有刘文采这个真实的人物.

类似的人物还有”秦烩””李鸿章”等等.

 

附:余秋雨论小人的视频地址:

http://www.uswtv.com/specialreport/yhhefiles/whl.wmv

余秋雨论戏剧

http://www.uswtv.com/specialreport/yhhefiles/dujs.wmv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