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社区应用 最新帖子 精华区 社区服务 会员列表 统计排行
主题 : 宇称不守恒: 82岁杨振宁要娶28岁硕士娃(综合报道)
是子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楼主  发表于: 2004-12-16   

宇称不守恒: 82岁杨振宁要娶28岁硕士娃(综合报道)



82岁杨振宁要娶28岁硕士生
消息源:中国时报

现年八十二岁的第一位华人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今年十一月五日与芳龄二十八岁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翻译系硕士班学生翁帆在北京订婚,预计明年一月结婚。杨振宁形容翁帆为「上帝恩赐的最后礼物,给我的老灵魂,一个重回青春的欢喜。」


十二月十六日出刊的《知识通讯评论》揭露了杨振宁订婚消息。杨振宁最近将这则喜讯以电子邮件寄给少数朋友,《知识通讯评论》发行人江才健也收到了。江才健表示,杨振宁知道他和翁帆年纪上有五十四岁的差距,难免会引起议论,因此心理上已经有了准备。

江才健指出,杨振宁和翁帆是在电话上订婚,两人并没有举行公开仪式。杨振宁将在北京清华大学这学期课程结束、大约明年一月时,正式和翁帆结婚。这不是两人的第一次婚姻,杨振宁的太太杜致礼去年十月因病过世;翁帆则离过婚。


图:汕头市领导与杨振宁(右三)博士夫妇合影


中国时报报导说,翁帆出生在广东省潮州,杨振宁和杜致礼一九九五年夏天到汕头大学参加一项国际物理学家会议时遇到她,当时她还是大一学生,负责接待杨振宁夫妇等人。杨振宁说:「那是一个只有上帝才会做的安排。」

翁帆当时是英文系学生,英文说得极好,加上漂亮、活泼、体贴而且没有心机,杨振宁夫妇非常喜欢。杨振宁夫妇离开汕头后,和翁帆偶有联络。翁帆大学毕业就结婚,不久离婚,几年后进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翻译系硕士班就读,目前还是在学生。

杨振宁和翁帆曾有好几年时间没有联络,但有如天意,翁帆今年二月寄了一封信到纽约大学石溪分校给杨振宁,但杨振宁当时在香港,信转到香港给他。之后几个月时间,杨振宁与翁帆有了密切联络,两人逐渐熟识。

杨振宁表示,青春并不只和年纪有关,也和精神有关。他虽然岁数上已经年老,但精神上还是保持年轻。这也是翁帆觉得他有吸引力的部分原因。

杨振宁以一首诗描写翁帆:

没有心机而又体贴人意,

勇敢好奇而又轻盈灵巧,

生气勃勃而又可爱俏皮,

是的,永远的青春。

杨振宁和翁帆订婚后,才将消息告诉他在美国的孩子和他的弟弟妹妹,他的亲人都深表祝福。

杨振宁和翁帆的婚姻公开后,势必在国际学术圈引发震撼。一位亲近杨振宁的物理学家回信给杨振宁,举例西班牙大提琴家卡萨尔斯八十一岁时和他的二十一岁学生结婚,作为对杨振宁的祝福。
[ ������卡拉��2004-12-16 21:48���±༭ ]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江清月近人
是子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沙发  发表于: 2004-12-16   


筒子们!这怎么理解?
江清月近人
卡拉 离线
级别: 总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板凳  发表于: 2004-12-16   
太郎de黄昏恋——杨振宁和翁帆的爱情故事
太郎de黄昏恋——杨振宁和翁帆的爱情故事

消息源:天涯社区/博客网站


杨振宁未婚妻翁帆网上公开热恋情诗:杨博士昵称“太郎”、“我的darling monster”、BG

82老翁杨振宁博士热恋28 青春翁帆硕士成功,天下没有简单的事,一家欢喜是一家哀。翁帆小姐离婚后同时恋一年轻男友和杨振宁博士。翁硕士有闺中好友思呈、丽丽(刘广丽)、玲儿和男同事王博等。翁帆被认为是其中“最理性”,思呈“最感性”的。他们密谈许多,还到天涯社区的博客网站上登出对话。翁帆在8月13日以前就和杨振宁进入实质关系,有眉目传情(杨先在宴会上注目翁),手足相攀,额头相碰。

翁小姐曾经因为两人差别太大而退却过,一声声DARLING后面接着惋惜。最后杨博士的吸引力还是很大。翁小姐昵称杨博士“太郎”、“我的darling monster”、BG。喜欢杨“宽阔的肩膀”。

翁小姐给杨博士用英文写情诗,杨博士在飞往香港的飞机上修改,将原来只有一个人称的诗改成了“你”和“我”。翁小姐看后说“一早起来就收到BG修改的诗,有点面目全非。他也太猖狂了。看时又恨又好笑。”
翁小姐也告诉了闺中密友思呈自己和一个年龄大很多的人恋爱了,思呈把杨称为翁的BABA,那时还不知道杨可以做她们的爷爷,新闻出来后,思呈吓了一大跳。思呈还帮翁小姐一道欣赏爱情诗,一起改诗呢。

9月1日以前,杨博士和翁硕士两人就经过了“深夜静静对着你永远不想离开的人”的时刻。

这里只公布她们在博客网上已经公布的东西。翁的年轻男友是谁,就不说了。

比杨振宁那边公布的要多了。他不过说了“翁帆今年二月寄了一封信到纽约大学石溪分校给杨振宁,但杨振宁当时在香港,信转到香港给他。之后几个月时间,杨振宁与翁帆有了密切联络,两人逐渐熟识。

现年八十二岁的第一位华人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今年十一月五日与芳龄二十八岁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翻译系硕士班学生翁帆在北京订婚”。

翁小姐的父母还不知道她和杨博士订婚。翁小姐不知道怎么说服自己的父母,他们和杨博士怎么互相称呼就难倒了翁硕士。

2004-8-13 星期五(Friday) 晴
今天从北京回来,在天涯上申请了会员,又建了BLOG.

找到以前写的诗:

Cold here, icy cold there. You belong to neither, leaves have withered. Your face is pale and blue, a tearful smile. Something in your eyes, whispers words of last good-bye. My heart sinks down, tears surge out.

Hot summer. Cheerful Cocktail. You took my hand. We fled into another world of band. You sat by my side, long hair tied behind, cool and killing. Smile floating on the lemonade, soft and smooth. How I was amazed. Your face looked like the cover of the magazine. My head spin. You led my hand, danced along the crazy theme.

Light vied with wine, elegance mixed with fragrance, laughing covered by greetings, the crowed was busy at handshaking. You stood there, eyes on me. I trembled at the sparkles, brighter than the light. A masterpiece from God, I felt dizzy. We were not near, yet we were together.

Days ended. You said, you would wait for me at the Alps side. We would ski against snowflakes dancing in the sky. I gave no answer but a good-bye to accompany your flight. Gone was the plane, I suddenly tasted my pain. I knew I had been silly and stupid, you were in my heart, I shouldn’t have hidden in the dark. I tried to forget your disappointment. I made believe sometime someday, I would tell you, I feel all the same.

My thought struggled at confessing, somehow hesitation ended in flinching. I continued my role of a fool, clinched to my maiden pride, yet secretly indulged in your promise of the white land -- snow measuring down to us, in your arms I am lifted up. The chiming of Christmas bell!

The bell died in the patter of rain, from hell came the laughing of Satan at my brain. Tearful smile, swallowed by the darkness. How could I trace your hair to wipe your tears? My hands reached out, catching nothing but a raindrop, on a leaf that had withered.

Snowflakes have melted into water, we are no more together.
posted by 翁帆 @ 2004-08-13 21:28

附网上闲人的译文:
此处冷,彼处更冷。枯叶凋零,君属何人。君面惨淡忧郁,含泪而笑。君热泪盈 眶,喃喃自语,难言再见。妾心沉落,泪涌似涛。

酷夏。仍忆鸡尾酒会。君执妾手,共享二人世界。君坐妾之侧,长发束于脑后,英姿勃发。笑容荡漾。妾讶君面尤类杂志封面。旋转,君执妾手,疯狂舞曲。

灯酒相辉,芳雅相应,祝辞笑声此起彼伏,芸芸皆劳碌于握手。君站立一旁,美目探妾。妾莹灯下颤颤而立。此必上帝之杰作,使 晕眩。虽妾与君相隔甚远,然心相近。

往日已去。君云君将于阿尔卑斯山畔待妾,滑雪于雪花飞舞之天空下。妾欲说还休,但嘱祝福。飞机渐逝,妾心将苦。妾深知妾之愚蠹,君已窃妾心,妾当不可漠然于暗中彷徨。妾尝试忘君之失,然无可善终。妾信某日某时,妾将告君妾心永驻。

妾于忏悔中挣扎,不时退缩,犹豫。妾愚于处子之婚,然潜纵于君之诺。白雪皑 皑,君挽妾身,妾意甚欢,共听圣诞钟声。

钟声忽止于急雨,乃听撒旦之笑声。含泪微笑,黑暗相伴。妾欲寻君之发擦君之泪而不可。妾伸手欲触,无他,但枯叶一雨滴耳。

雪花渐融,妾与君天涯一方。 )


2004-8-13 星期五(Friday) 晴
Wind Flower

Life was lonely. I used to stand in my balcony, watching the stars shinning far away. I was a seed, full of life, buried in the earth, waiting for the rain of spring.

There came a cool winter night. By the glass wall above the misty sea, we were touching edges of the dream. Red wine painted a fragrant smile. Isn’t it a magic beginning of spring?

Life began again the moment you took my hand. Under the neon light, your kissed set me free. Out from the earth rose a sweet sweet rose. I felt again the warmth of spring.

Each day I see you pass by me. Your broad shoulders are all my dream. You are always here, shinning. My darling monster. If your thoughts are with me, I could see the color of spring.

How could I ever neglect you before? You are the star I have been searching for. Who says sacrifice is moth to the flame? Could you understand I am dying for the spirit of spring?

Your breath caressed my ears; your sweat tiptoed my hands. Through the windowpane, blue sky in my eyes. The night was so pretty and so young. If I could ever stay here forever, I would ignore the hope of spring.

Wind flower. It has captured every young dreamer. I know I should keep away, but your charm carried me away. I hold you so closely and lost in the beauty of spring.
# posted by 翁帆 @ 2004-08-13 22:42

2004-8-13 星期五(Friday) 晴
I Have to Go

I have to go, my darling. Spring arrives. Life in nature blooms but breath of love dies. I take a deep inhale, depressed at the freshness. I have to go.

Darling, too many walls have been built between us. Your heart is up where I cannot find. I look into your eyes and see nothing inside. Your smile is no longer here to shine. When clouds abruptly darken the sky, when turns suddenly occupy the road, I have to go.

Darling, my shelter shatters. Sunshine glitters on the sea. Light stings my eyes. Uttering a cry, the sea gull flaps its wings. My island sways in the wind. The waves run onto the rocks – crash, boom, bang. When hope turns into foam, I have to go.

Darling, night no longer lights fire. Access to your voice has expired. I glare at my phone, catching no trace of your name. As stars twinkle, magic slides from my hands. It falls to the ground like china -- crash, boom, bang. When the pieces could no longer make a whole, I have to go.

Darling, the city stands in the dark, dazzlingly splendid. I find no glory but a riot of chaos. Sobriety twists in reality; solidity switches to fragility. I live like a butterfly, struggling out of the cocoon. When sorrow bursts out from the hollow, I have to go.

I have to go, my darling. I once looked over your shoulders and saw a beautiful world. But now, when life is without you, when promise is no longer promise, I have to go.
# posted by 翁帆 @ 2004-08-13 23:01

2004-9-1 星期三(Wednesday) 晴
昨晚突然又想写诗了。写完了,往床上一躺,睡了一个好觉。本来想今天修一修改诗,可是下午我突然病了。天旋地转,吓得我以为自已得了森林脑炎,看来莫尔道嘎还在我心里作怪。
  
  因为生病,不想修改诗了。思呈说,诗是在一瞬间完成的。有道理,而且这首诗写的是一个心境,能够再现当时就足够了。
  
  To BG
  
  Fair night, faint light,
  Smooth breath by my side.
  Rapt gaze upon you,
  No fatigue, but felicity
  
  Sweet night, soft light,
  No regret, but delight.
  I can evade all,
  But the hearts entwined.
  
  Pure fondness, true love
  Had as a gift, or is earned?
  
  Deep into the night,
  Labyrinth turns into heaven,
  And fantasy into reality.
  Eternity of loyalty.
  
  I touch your forelock,
  Gentle breath over my hand,
  Silence more intense.

# posted by 翁帆 @ 2004-09-01 23:12 评论(3)
评论人:思呈 评论日期:2004-9-2 15:34
亲爱的,病好了没有?快让BABA夸一夸,可能会好一些。:))))
  我先留个言,诗慢慢看,一定喜欢的,你写的我都喜欢。

评论人:思呈 评论日期:2004-9-2 16:06
我仔细读了。有些单词半懂不懂,猜的。
  节奏非常美,比如:
  Fair night, faint light,
    Smooth breath by my side.
  Sweet night, soft light,
    No regret, but delight.
  这两句,像在诉说,又如自语,轻缓又简洁。非常好的音律。
  
  又:Deep into the night,
    Labyrinth turns into heaven,
    And fantasy into reality.
    Eternity of loyalty.
  奇妙的对比,漂亮的用词。
  值得一读再读。

评论人:翁帆 评论日期:2004-9-2 17:24
谢谢你的评论。写诗有知音,我的热情也高了很多。
这首诗产生于在香港的一个夜晚。我还末入睡,房间里的台灯仍然亮着,很安静,很温馨,同时又有很多感受。那时心里已经有了诗的第一段。现在是接着写下去。
  
  我自已本身最喜欢这首诗的地方是它的“静”。
  
  我记得以前你说我写的东西像写歌,我很赞同,以前我只注重节奏和韵律。而且那时年轻,可能感觉上浮澡些。现在的深沉我想有一部份是原于自已对这份感情的认真。可能当你深夜静静对着你永远不想离开的人时,你也写不出轻快的东西,即使心中是欣喜的。
  
  太郎说他对这首诗有些建议,修改后我再登上来。


2004-9-5 星期日(Sunday) 晴
一早起来就收到BG修改的诗,有点面目全非。他也太猖狂了。看时又恨又好笑。结果我给他回信说“It's YOUR poem”。
  
  我决定把两首诗都保存下来,而且要存在同一个文件里面。从某个角度看也很有趣:两首诗描写的是同一个人的心境,即是我。作者却分别是里面所说的“I”和“you”。
  
  BG的版本是:
  
  
  Sweet night Soft light
  Smooth breathing by my side,
  Fair night faint light
  Tranguility after surging tide.
  
  Dreams deep pleasures keep
  Gently I touch your forelock,
  Love deep smiles keep
  Lingering scent of soulful delight.
posted by 翁帆 @ 2004-09-05 10:17 评论(0)

2004-9-5 星期日(Sunday) 晴
刚刚下了好大一场雷雨,在家时,特别喜欢外面狂风暴雨,因为这样家里就显得特别温馨,心中满是安全感。记得当时年纪小,打雷的夏夜必是停电的。穿着洋式小睡裙的我持着蜡烛,从客厅走到房间,从房间回到客厅,感觉自已象小天使。那时候另外一件必做的事情是替洋娃娃盖上被子,因为天气刹那间转凉了。
  
  刚刚也接到了BG的电话。他刚到香港的家里。原来早上所贴的诗还不完整。他说他在飞机上继续写完了。

# posted by 翁帆 @ 2004-09-05 17:57 评论(4)

2004-9-13 星期一(Monday) 晴
有太多事想做!第一件事当然是写毕业论文,这是不得不做的,也很明白事理是目前最要花心思做的。其余的呢,我要慢慢数。
  
  从第二件想做的事开始说,是学法语。回到广州我要寻找那里有兴趣班,我就是喜欢一群有共同兴趣的人嘻嘻哈哈一起学语言。这一说就想起当年三毛在西雅图的英语班。那时,西雅图成为我最想去的城市,艾琳也成为我最想要的老师。我这种人一定要学得开心才能学好,自己闷在家里自学结果可想而知。
  
  第三件想做的事呢,要从今天中午说起。我从床底下翻出尘封几年的吉它,发现断了一根弦。毕竟过了十几年啊!想当年,刚刚懂得什么是为情所困的日子,那年夏天的傍晚,我必然一人抱着吉它坐在阳台上,对着外面一片金灿灿的油菜花,想着怎么想也想不清的心事。油菜田的旁边是黄色的小溪,伸向远处的小竹林。那时的天空是一片粉红的晚霞。好多年以后的日子,大学毕业,寻找工作,很多乏味的现实再也容不下那份情趣,吉它也从我的怀里到了床底下。最近对什么事都有兴致,吉它自然再次得宠。明天就去乐器店给吉它换上新弦,再问问有没有吉它老师愿意给我上两个星期课,要古典吉它曲。
  
  第四件事,回广州后和呈呈一起学欣赏古典音乐。
  
  第五件事,跟太郎学名画欣赏。
  
  第六件事,买架钢琴,请个老师,圆我少年梦。
  
  第七件事,学跳芭蕾,圆我儿时梦。
  
  第八件事,有待发现。
  
不发现也罢,只怕一发现就会有第九件、第十件……
# posted by 翁帆 @ 2004-09-13 21:37 评论(2)

2004-10-22 星期五(Friday) 晴
自从回到学校,一直忙于看书,理清毕业论文的思路。不仅没什么收获,还发现原来的思路,其实两年前就有研究生写过了。于是我在书本中挣扎了两个星期,痛定思定,决定换个题目。新思路当然是“许渊冲+诗词+翻译”。昨天一鼓作气,一清早跑到图书馆检索书名,问问管理员我最多还可以借几本书。女管理员的态度少有的好,如早晨的阳光空气。
  
我的收获是一大叠书。其中意外的收获是一本刚刚摆上书架的新书《中西诗比较鉴赏与翻译理论》。我相信书对我有很大的参考价值,而且作者是北大的一位博导。早几天我在网上找专业方向时也留意过他。
  
这些书果然比前两个星期的书要可口得多。我不再需要强近自已集中精神,每看一会就要翻翻后面,看还有多少页。
# posted by 翁帆 @ 2004-10-22 08:44 评论(1)

翁帆个人信息

注册日期:2004-8-13 17:40:00
最新上站:2004-11-26 17:50:00
上站次数:41
广东
未婚

winbound个人信息
男内蒙古未婚
注册日期: 2004-8-13 21:10:00
最新上站: 2004-11-23 22:44:00

思呈

新疆未婚
注册日期: 2002-10-16 15:55:00
最新上站:2004-11-22 19:25:00


作者:思呈 提交日期:2004-09-28
祝帆帆和BABA” 伸蹄见糠”

  
能同洗而不能同睡
  
莫尔道嘎。晚上十一点。刘广丽和王博一起去洗澡。(因为我和翁帆先洗了)。澡房的老板问:是不是一起洗?他们臊了个大红脸。

然后住旅店。我们说四人一起住吧,旅店的老板又坚持说男女要分开住,专门给了王博一间房,说白给的,不用钱的。

刘广丽感慨道:这个地方真怪啊,洗澡可以男女一起洗,睡觉却不能男女一起睡。

这基本是我们此次旅游第一个黄色笑话,此后就不可收拾了。四人的关系变得非常混乱,要么是相公夫人乱叫,要么是爸爸妈妈的乱叫。

现在是在北京。还是建华家里。今天起了个大早,——其实应该说是没睡好,凌晨时竟然失眠,身边的翁帆正深陷梦乡,地板上王博的鼾声一声声把我从极薄的睡意中拉醒,忍不住下床去唤他翻个身。
[ ������卡拉��2004-12-28 18:55���±༭ ]
图片:yzn_backchina.jpg
“If a man does not keep pace with his companions, perhaps it is because he hears a different drummer. Let him step to the music which he hears, however measured or far away.”  -----  Henry David Thoreau
卡拉 离线
级别: 总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地板  发表于: 2004-12-16   
杨[振宁]老师为啥没有选择清华美眉?
消息源:水木清华BBS

最近杨振宁先生接受了本报记者冬菜的采访:

冬菜:首先祝贺您新婚大喜。
杨:去年老婆死的时候不少同行已经祝贺过了,俺现在越发体会到中国哲学的伟大,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我做科学一辈子,现在才体会到毛主席不破不立的道理。

冬菜:最近您关于清华本科学生比哈佛学生优秀的言论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毁誉兼有,你怎么看?
杨:其实不仅清华学生读书质量高过哈佛,而且清华女生的美貌程度远远胜过哈佛。

冬菜:是吗?以前只听说清华无美女啊。
杨:那说明国内同胞眼光还没有和国际接轨。这些年我的不少美国同行来清华访问,他们对清华最深刻的印象就是美女如云。有不少类似吕燕这样的超级美女。

冬菜:不过您现在的太太可是典型的东方美女
杨:我这个人对女人的美貌并不在乎,关键还是内涵。当然,28岁的女人确实要比50岁以上的女人有内涵太多。

冬菜:我的理解就是女人的外貌只是内涵的延伸和体现。那么男人的内涵又该是什么那?
杨:男人到了我这个年龄就会发现名利有如浮云,真正重要的还是要一个志同道合的人生伴侣。

冬菜:清华有不少物理才女,又有不少你所谓的美女,为何你没有在那里找到一个适合的伴侣那?
杨:清华女生都希望出国,而我已经选择回国定居。再说,老师怎么可以和女学生恋爱,只有哈佛的教授才会作出这种苟且之事。你说宇文成都的后代能是好人嘛?
[ ������卡拉��2004-12-16 21:40���±༭ ]
“If a man does not keep pace with his companions, perhaps it is because he hears a different drummer. Let him step to the music which he hears, however measured or far away.”  -----  Henry David Thoreau
卡拉 离线
级别: 总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地下室  发表于: 2004-12-16   
跟着扬大师一起出名:翁帆生活照曝光(图)
消息源:新京报

现年82岁的第一位华人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今年11月5日与芳龄28岁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翻译系硕士班学生翁帆在北京订婚,预计明年1月结婚。

新京报报导,昨天上午,杨振宁的助手在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说,杨翁订婚的消息是真实的,但她并不清楚二人是否于“明年1月正式结婚”,也不清楚他们是在中国结婚还是到国外结婚。

此前有媒体报道,现年82岁的杨振宁,今年11月5日与28岁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翻译系硕士班学生翁帆在北京订婚,预计明年1月结婚。杨振宁形容翁帆为“上帝恩赐的最后礼物,给我的老灵魂,一个重回青春的欢喜”。杨振宁曾写诗赞美翁帆轻盈灵巧可爱俏皮。

报道还说,杨振宁和翁帆订婚后,才将消息告诉他在美国的孩子和他的弟弟妹妹,他的亲人都深表祝福。杨振宁的太太杜致礼去年10月因病过世。去年12月,杨振宁便从美归来,定居清华园,在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工作。这个学期,杨振宁还在为清华大学本科生讲授普通物理课程。

此间媒体报道说,杨振宁最近将自己与翁帆订婚的消息以电子邮件寄给少数朋友,据自称接到杨振宁电子邮件的台湾《知识通讯评论》发行人江才健表示,杨振宁知道他与翁帆在年纪上有54岁的差距,两人订婚并最终结婚难免会引起议论,但他们在心理上已做好了准备。媒体通过江才健转述杨振宁的话说,青春并不只和年纪有关,也和精神有关。他虽然岁数上已经年老,但精神上还是保持年轻,这也是翁帆觉得他有吸引力的部分原因。

江才健说,杨振宁和翁帆是在电话上订婚的,并没有举行公开的订婚仪式。杨振宁将在清华大学这学期课程结束后,也许会在明年1月,正式和翁帆结婚。

此前有消息称,翁帆曾有过一段婚姻,现已离婚。记者未能证实此消息。记者还获悉,翁帆将于18日飞赴北京与杨振宁会面。
图片:A225325.jpg
图片:A225325_1.jpg
“If a man does not keep pace with his companions, perhaps it is because he hears a different drummer. Let him step to the music which he hears, however measured or far away.”  -----  Henry David Thoreau
卡拉 离线
级别: 总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5楼  发表于: 2004-12-16   
提起老少配,李敖挺谦虚:论年纪我不如杨振宁
消息源:凤凰卫视

八十二岁的杨振宁要娶二十八岁的小妻子,看在六十九岁的李敖眼中,只有三个字「很正常」。李敖说,这是任何一个八十二岁的男人都会有的愿望,他更称赞「杨振宁打破了张忠谋的定律」,因为张忠谋的太太没那么年轻。

李敖的太太「小屯」小他二十九岁,但李敖提起老少配,出现罕见的谦虚,他说:「我论年纪不如杨振宁,论财产比不上张忠谋,论长相不如我太太的偶像马英九,我比不上!」他还说,李敖现在只能和「三宝」相提并论,明年二月进了立院要扩大规模,煮一锅八宝饭。

小屯十九岁认识李敖,当时她因一双长腿和亮丽的外表,在路上引来李敖搭讪,两人恋爱八年多才结婚,到今年正好相识满二十年。李敖太太今天提起当年,笑着强调和杨振宁的婚姻大不同。

李敖曾公开坦承,他的财产全在老婆名下,但李敖太太透露,李敖连赚的钱也全乖乖交给她,不但从不过问钱用在哪儿,每月也只领一点「零用钱」。

昨日晚上,翁帆就读大学时的教师李韧之教授接受了记者专访。

“我听到这个消息后感到非常惊讶!”李教授语气十分平和地告诉记者,“但是我本人不大赞同,我也是认为他们的年龄悬殊太大了!”李韧之说,毕竟翁帆才28岁,不知她有没有想过,她会为此直面世俗的目光和不堪的流言蜚语,不知她能否承受得住。

李教授说,令他非常生气的是他听到了社会上很多关于翁帆与杨教授订婚是为了贪名求利的说法,因为他非常了解这位同学。“翁帆是个非常优秀的女生,其中有两次考试分数都是班上最高的。人长得也不错,高高个个的身材,很秀气。”李教授说,她有这么好的条件,这么广阔的发展前程,“她不缺这些(名利)”。

曾留学于国外的李教授最后表示,“如果杨振宁博士真能娶到了这个小家伙(指翁帆),希望他们生活美满幸福,顺祝杨老教授身体健康、祝翁同学学习进步!”
“If a man does not keep pace with his companions, perhaps it is because he hears a different drummer. Let him step to the music which he hears, however measured or far away.”  -----  Henry David Thoreau
卡拉 离线
级别: 总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6楼  发表于: 2004-12-16   
大学同学谈杨振宁未婚妻-翁帆:她知道自己在做些什么
消息源:信息时报

昨日有媒体报道,现年82岁的第一位华人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已于今年11月5日与芳龄28岁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翻译系硕士班学生翁帆在北京订婚,预计明年1月正式结婚。

信息时报报导,记者昨晚赶到广外校园时,校园里面很多人都在议论杨振宁与翁帆订婚的事情。当记者问及他们的消息来源的时候,他们均表示是从网上获悉的。而订婚事件中的女主角翁帆为躲避守候在校园内众多媒体的采访,不仅离开学校,还关了手机。

昨天晚上6时多,记者赶到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时,从早上起就一直守候在广外的众多媒体包括众多海外媒体均是一脸愁容。原来,为了躲避众多媒体的袭击,翁帆已经偷偷和一个中学时最要好的“闺中密友”离开了学校,据传是在广州市内某个咖啡厅里,翁的手机也始终处于关机状态。记者打电话到翁帆的家中,接电话的是翁帆的母亲,但她第一句话就是“你是她的什么人?找她什么事?”之后才说上一句,她要到晚上11点才回家。

同班同学:“她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做些什么。”

昨晚7时30分许,记者终于找到了一位与翁帆关系较密切的同班同学,该同学见到记者的第一句话就是:“你们不要再打扰她了,今天一天,我们看到她为了躲避媒体用尽心机,网上更是有很多不公正的言论,令她伤心欲绝,我都替她难过,你们应该给她一个宁静的空间。”

该女生表示,很早时她就知道翁帆与杨振宁教授交往的消息,但当时并不知道他们已经在拍拖。直到这个学期才陆续知道这一秘密。“在我的感觉中,他们会很幸福的,因为从翁帆的讲述能看出来,他们两人情投意合,无论在对问题的认识还是生活小事上都很合拍。与翁帆一同学习了两年半,从与翁帆的相处,我们深深知道她绝不是一个为了某种利益而生活的人。她很可爱,也很善良,更是一个单纯的女孩,并不是如一些人评论的是‘看重金钱和名利的女人’!”应该说,“她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做些什么”。

据该女生说,翁帆学习成绩很好,英语过了专业八级,能讲一口流利的英文。而且她与班里同学关系很好,大家都知道翁认识一个“很伟大的人”,至于那人跟她的情感如何,会不会结婚,同学们都不愿追问这一隐私。如今,翁帆并没有像其他同学那样忙于求职,只是专心修读学业,可能还要继续深造。至于她明年1月结婚的事情,并没有听她亲自说过。

学院院长:“已向翁帆证实了订婚的消息”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有关负责人昨日表示,校方已经知道杨翁订婚的事情,但在学校看来,这并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如今两人一个丧偶,一个离婚,都是自由之身,完全有选择婚姻的自由。况且翁帆已经上完了这学期所有的课程,研究生即将毕业,剩下的半年中只做论文就行。

翁帆所在的英文学院的仲伟合院长则表示,昨天早上,他已经向翁帆亲自证实了订婚的消息,作为院长,他为自己的学生祝福,其他的不愿再多说。而学院的其他老师则向记者证实,翁帆的毕业论文的确曾经定题为:“杨振宁的翻译思想”。

广外学生:虽然不了解详情,但愿意祝福他们

当记者上到东区宿舍的7楼,随便采访了几位研一的学生。当记者问到他们对这件事的看法时,他们的意见明显分成了数派,一名女生表示,她虽然不了解这件事,但是心里面祝福他们。而另外一名学生则觉得这个消息让人有种“傍大款”的感觉。部分学生则抱无所谓的态度。
[ ������卡拉��2004-12-16 21:43���±༭ ]
图片:47_5040.jpg
“If a man does not keep pace with his companions, perhaps it is because he hears a different drummer. Let him step to the music which he hears, however measured or far away.”  -----  Henry David Thoreau
ok5 离线
级别: VIP

显示用户信息 
7楼  发表于: 2004-12-17   
ok, I will keep myself very healthy so that I can marry a girl girl again.
卡拉 离线
级别: 总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8楼  发表于: 2004-12-17   
引用
下面是引用ok5于2004-12-17 05:54发表的:
ok, I will keep myself very healthy so that I can marry a girl girl again.


Ok, you must work hard to become a Nobel Prize winner first.
“If a man does not keep pace with his companions, perhaps it is because he hears a different drummer. Let him step to the music which he hears, however measured or far away.”  -----  Henry David Thoreau
lili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9楼  发表于: 2004-12-17   
depress... depress...
give me a news on 82 老太 取28岁小伙 让我活的 更有希望。
lotus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10楼  发表于: 2004-12-17   
"翁帆学习成绩很好,英语过了专业八级"
啊嚏!英语专业的不过八级连本科都不能毕业。

我周围的姐妹门一直开玩笑说: 最赚的婚姻是嫁个一咯吱就死的阔老头。 嘻嘻哈哈多少年过去,今天看到了一位勇于实践的姑娘。
[ ������lotus��2004-12-19 13:10���±༭ ]
我随你
卡拉 离线
级别: 总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11楼  发表于: 2004-12-17   
翁帆63岁的父亲支持女儿嫁给82岁的杨振宁
消息源:生活通讯

82岁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与28岁女硕士生翁帆订婚的消息,一经披露即成为媒体关注焦点,各种评论一时铺天盖地。翁帆家人对此事是何态度?昨天记者专程赴潮州,对翁帆家人进行专访。    

   
翁帆父亲翁云光接受采访时说:我们完全理解和支持女儿的选择,小帆愿意为照顾杨教授的晚年生活作出牺牲,这是一种美德,也是光荣。他希望媒体尊重翁帆的选择,不要给女儿和未来女婿造成压力。    
他表示将与妻子到北京参加女儿的婚礼,并希望女儿与“杨教授”婚后回潮州娘家一趟。

翁帆父亲表示支持女儿的选择

坦然面对媒体

翁帆的“娘家”在潮州市新桥西路一个住宅区中。翁帆之父翁云光今年63岁,原是潮州中国旅行社负责人,已退休3年。 对于记者的来访,翁云光一点也不感到突然:“昨天开始看到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就知道会有记者找上门来。其实几个月前翁帆和我说起她和杨教授的事情,我就预料到这事情肯定会引起社会关注。”   翁云光一边接受采访,一边为记者泡起功夫茶。谈话自然围绕着杨振宁与翁帆的婚事展开,整个过程翁云光都称杨振宁为“杨教授”。

支持女儿的选择

“对于小女和杨教授订婚的消息,女儿一个多月前就跟我和她母亲说了。虽然我们觉得有点意外,但不觉得突然和难以接受,我们是开明的父母。”翁云光说。

翁云光说,翁帆从读大学至今一直在外工作和生活,已具有一定的人生阅历和社会经验,也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相信她观察事物的眼光比父母还要深刻。对这一点,他对翁帆是完全信任的。“做父母的应该尊重儿女的正确选择。”翁云光说。

他说,翁帆近些年虽然回家不多,但每次回家都会在他们面前说起“杨教授”,她还给父母看与杨的合影。翁云光说,女儿介绍“杨教授”时说过,杨教授不仅在物理学方面有伟大的学术成就,而且十分博学,精通中国文学,十分爱好古诗词和音乐;杨教授有一颗强烈的爱国心,是一位知名的爱国人士;更为难得的是,他虽然年过八旬,但思维敏捷,富于年轻人的活力。翁云光说:“我们完全体会到,小帆对杨教授的感情绝非几天几个月的事情,而这种感情首先是萌发于对杨教授的为人、涵养、品德、学识的仰慕。翁帆的这次人生选择不违反法律、不违背社会伦理,情感是非常纯洁的,我们当然没有理由反对。”  

翁云光在接受采访时说:“杨教授为科学,为人类,为世界,为国家作出那么大的贡献,自从原夫人杜致礼去世之后一直独身,需要有人照顾他的生活。”他认为,翁帆毫不顾虑年龄上的巨大差异而选择作为杨教授的伴侣,照顾他的晚年生活,协助他的工作,是一种美德,“就算作出一些牺牲也是光荣的”。

翁云光向记者透露,翁帆婚后将主要负责帮助杨教授整理他的大量学术资料,翁帆的英语水平也完全可以胜任杨教授的英语翻译。

翁帆是父母的骄傲

翁帆无疑是父亲心目中的骄傲。翁云光介绍说,翁帆有两个姐姐,三姐妹从小都十分文静淡雅,看书是她们最大的爱好,平时在家中总喜欢安安静静地聚在一起读书。父母从来不需要为孩子们的学习操心。这样的家庭氛围也养成了翁帆纯洁无瑕的性格。

据翁云光介绍,翁帆在汕头大学读书期间,学习刻苦,英语成绩总是拿全级第一,几乎年年都获得奖学金,所以父母几乎不用为她的大学生活花多少钱。1995年,第一届国际物理学家大会在汕头大学举办,正在读大一的翁帆负责杨振宁夫妇等人的接待工作。翁帆英文说得非常流利,而且漂亮活泼,给杨振宁夫妇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当时全家人都为此感到荣幸和自豪。

翁帆离婚因分居

翁云光透露,翁帆的户口至今仍在汕头。翁帆大学毕业后,先是到汕头一家企业工作,但一个多月后就离开那家公司,到深圳一家高尔夫俱乐部工作。她在深圳工作了3年,其间,与香港一个普通公司的职员在香港办理了结婚手续,但这段婚姻只持续了不到两年就宣告破裂。之所以离婚并没有其他原因,是因两地分居,翁帆没有办法到香港定居,男方又没有办法到深圳定居,最终双方无奈在香港办理了离婚。此后,翁帆选择报考研究生,并考进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翻译系硕士班。目前翁帆正潜心准备她的研究生毕业论文。

多数亲戚表示理解

从昨天开始,翁云光家中经常接到亲戚朋友们打来的电话。有的对这桩婚事表示“奇怪”,有的表示“难以理解”,更多的人表示理解和祝贺。

昨天,记者在翁家采访时听到翁家的一位亲戚和翁云光的一段对话:

亲戚:“在报纸上看到翁帆要和杨振宁结婚的消息,是怎么回事啊?”

翁云光:“奇怪吗?一点不奇怪,我们都支持她的决定,小帆愿意照顾杨教授的晚年生活,这是件好事、喜事啊!希望大家都能理解。”

亲戚:“理解理解,给你们贺喜啦!你家要请客啦,赶紧买几包‘中华’喜烟给大家抽哦……”  

将赴京参加女儿婚礼

杨振宁和翁帆婚后是否会回潮州娘家一趟呢?

翁云光说,他相信“杨教授”和翁帆婚后一定会回潮州一趟,毕竟这是中国的传统,也是他和老伴的一个心愿。    
据了解,杨振宁1995年到汕头参加第一届国际物理学家大会期间曾到潮州参观。这也是他唯一一次到潮州,当时他73岁。

翁云光说,女儿和女婿的婚礼将于明年1月份在北京举行,届时他和老伴一定赴北京参加婚礼。

采访中,翁云光叮嘱记者:“关于这个事情,各地媒体已经铺天盖地了,我希望媒体的报道能够尊重他们,也希望社会尊重翁帆的选择,不要给他们造成什么压力。”
图片:yl0412326.jpg
“If a man does not keep pace with his companions, perhaps it is because he hears a different drummer. Let him step to the music which he hears, however measured or far away.”  -----  Henry David Thoreau
卡拉 离线
级别: 总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12楼  发表于: 2004-12-17   
也许老杨不知道:自己一不小心创造了一个世界记录
原题:2004年终最值得关注的爱情:祖孙恋

消息源:中国博客


2004年快要结束了。这两天媒体开始提前过年,引发过年的是导火索是有个82岁的老头准备迎娶28岁的娇妻。老头是世界大名鼎鼎的杨振宁博士,女方是某大学一位在读的硕士翁帆。年龄、身份、生活、观念、地位……,除了性别是互补以外,其他方面均存在着巨大落差。“爷爷”和“孙女”之间擦出了奇异的爱情火花,给人们带来了丰富的谈资。年迈的杨博士老树开新花,为“她”赋诗一首称赞,更是引发了人们无限“遐思”。

有人喜欢从夫妻生活上进行评论,认为双方今后难得和谐;有人发现了这婚姻背后的功利动机,说名声和财产是傻子也能看得见的利益,就算不稀罕,那绿卡也是容易到手;甚至有人忧心忡忡的指出,这事情背景复杂,老杨定然有把柄被人抓住了,甚至还有人从道德的高度指责老杨,太太刚去世一年,你就有了年轻漂亮的新欢,还有丝毫夫妻感情可言吗?荒唐,实在荒唐啊。

这些猜测都可以理解,只因为这事本身实在太不一般,这事情比起杨博士前一阵子批评《易经》思维阻碍中华发展,更让街头巷尾激动呢。也许老杨不知道,自己一不小心创造了一个世界记录。

但是,这“老少配”祖孙恋情就如同众人眼里看到的那么荒唐吗?

上世纪,英国科学家曾公布了一项调查结果,老夫少妻的后代儿子多于女儿,而老妻少夫的后代则是女儿多于儿子。老夫少妻多发生于上层阶级,而老妻少夫则多发生于社会的底层,人们认为这个结果符合进化论原理。

不光如此,前几年有个丹麦的科研机构做过一个调查,发现老夫少妻的后代大多比较聪明,易出天才。其解释就是后代的智力遗传大多来自父亲,高龄父亲的智力相对更为成熟,而年轻的母亲则能给胎儿在母体中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有利于胎儿的发育,这样就易出天才人物。春秋时期,有个老头娶了一个女孩,结果他们合作生产的孩子,成为中国最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其思想影响中国三千多年,至今仍是中国人的行为准则。这孩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丘。据说孔子父母年龄相差54岁(一说40多岁)。
当然也不能一概而论,老夫少妻合作并非一定就出现天才,孔丘的例子仅仅是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可能性。例子也有,现代名人中,比如孙中山与宋庆龄、刘少奇与王光美、鲁迅与许广平、徐悲鸿与廖静文,都相差20多岁。张学良与赵一荻年龄差距12岁,乔冠华与章含之 年龄差距22岁。他们的合作结果都不曾产生孔子这样的后代。是不是年龄差不够大?希望专家来研究。

老少配这种事情并非国内独有,在国外也很流行。

1988年,已入花甲之年的阿拉法特感慨人生短暂,遂生成家之念。出访法国,恰巧结识了美丽的姑娘苏哈。苏哈的父亲是一位大银行家,母亲创办了巴勒斯坦通讯社。当时,苏哈负责礼宾接待,阿拉法特对这位金发姑娘印象颇佳。短短几天你攻我守,二人已经难舍难分。1991年金秋,62岁的阿拉法特迎娶了28岁的苏哈,年龄相差34岁。
更胜一筹的是澳洲大款默多克。1996年,世界传媒大王默多克曾在酒店举行过一个盛大的鸡尾酒会。还在做实习生的邓文迪,巧妙地引起了这位被认为脾气暴躁的大老板的注意,两人交谈了好一会儿。这一点,很让几位卫视高层雇员惊叹,因为近来他们发现很难让大老板专注地谈话,而邓居然有本事与他第一次就谈这么长时间。不过,没人会想到这竟然是他们忘年恋情的开始。许多人发现,此后默多克在香港停留的时间多了也长了。后来默多克与邓文迪在1999年6月25日结婚。他们的结婚仪式在泊于纽约港的默多克游艇 Morning Glory号上举行。两人年龄差距38岁 。

从正常的婚姻来讲,男人可以娶少妻,女人为什不能嫁少夫?颠覆男人世界,并不是女人造反要骑在男人的头上,而是要给妇女们以前只有男人拥有的权利。在夫妻年龄相差悬殊的婚姻中,和传统观念反差巨大的“老妻少夫”也越来越多,并一改以往为人不齿的基调,上演着感人至深的佳话。

美国人一名老妇就领导着世界新潮流。2000年5月29日期《新闻周刊》刊登一篇题为《人虽过六十,决不放弃性》的文章,对外公布2000年的美国新潮流,是老妻少夫的新潮流,当代妇女们的努力,正在颠覆着男人世界。该文作者海伦.布朗,以自己78岁高龄,温馨无比地写下这篇文章。美国人把性的活跃,看成是身体健康的象征,也是身体健康的源头,七老八十,一样可以做好爱。海伦直接谈到老年女人吸引年轻男人的秘诀:“对年轻男人显示性能力,显示善解人意,显示性魅力,显示体贴疼爱,显示一流床上工夫,当然,也不要忘了给些小钱。”

如果说“老妻少夫” 在美国是女权主义,那在日本,就是恋母情节。

心理学专家说日本男人是很有恋母情节的。老妻少夫这种事情在日本很盛行。日本男人认为年长女性有成熟风韵,所以日本盛行“老妻少夫”。日本著名的女性杂志日前做的一个调查结果显示,超过半数的日本青年男性喜欢比自己大的女性。接受这个调查的共有496名“适龄”男士,从16岁到35岁不等,职业从学生、模特儿、歌手、设计师、编辑到一般职员都有。在问卷中发现,有55%的被访者表示爱慕比自己大的女性,33%的人不置可否,只有10%的“顽固者”坚决地说“NO”。

英国统计局称“老妻少夫”在英蔚然成风。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去年英国国家统据局公布的数据表明,喜欢选择年龄比自己小的男性作为结婚对象的英国妇女越来越多,从1963年至今,这个数据已经增长了两倍多。
在台湾,也发生过一段震撼全岛的世纪婚礼,一个十八岁的美少年不理父母强烈反对,决心迎娶比他年长三十二岁,拍拖只有半年的五十岁妇人为妻,惹来社会人士议论纷纷。是爱情可以令人疯狂,还是老妻少夫才是新世代的恋爱写照?

无独有偶的是,伊朗戈纳巴德村20岁帅哥哥赫萨,最近与77岁的未婚女子法蒂梅共结连理。为这对老妻少夫主证婚礼的,是负责婚姻登记的官员阿利。他说,两人均体格健壮,而且男未婚女未嫁,实在没有任何法律根据不让他们结合。

在泰国,一名25岁小伙子娶62岁老寡妇,引起舆论一片哗然,媒体争相报导。痴情郎说年龄只是数字,为了展现他爱的是老妇的人而不是钱,他要求老情人在婚前把财产全都分配给子女,一毛不留!

中国这样的例子也不少。广东信宜某山村一名年方17岁的林姑娘,爱上了邻村一位年过70,发妻健在、儿孙满堂的黄老翁,相爱相恋已达两年之久,且已发展到非君不嫁,非卿不娶的地步。消息一出,顿遭质疑,认为是假新闻。记者通过电话向当地村民和记者求证,确有其事。

广东还有一个20岁的男生小李单相思一个50多岁的老妇。小李高中毕业后在家,父母离异,没有工作,穷困不堪,得到其高中班主任陈老师的关心的帮助,内心萌发了对50多岁老师的爱恋,最后竟要求与老师结婚。尽管这桩婚事因老师的拒绝,而成为小李的单相思,但小李却对外毫不掩饰地表示,自己今生就娶陈老师了。

老少配中二人的关系肯定不是向美国人说的那样完全基于生理需要,而社会亦不接受这种与父系社会道德标准相违的事情。双方能走在一起,很可能是性格和气质上的配合。排除其他可能的因素,老少配的现象之所以能发生,可能有这样原因:如果男方父性很强,喜欢保护指导,女方柔弱感很强,喜欢受接受保护和指导,恋父情节发生作用,两人很容易走到一起;如果男方的依赖性应是很强,而女方则母性过强,两人的性格各走极端,却能异常地配合而擦出爱火,这是恋母情节。

老少配绝不是个别社会现象,切尼斯中国纪录有如下记载:

老妻少夫纪录:涉外婚姻中老妻少夫年龄相差最大的是42岁。上海市某造船厂一位26岁的技术员,与一位比他大42岁的美国老太产生了好感,并结婚。美国老太对登记人员说:“我很幸运,能找到这么好的小伙子,这在美国是会受人尊重的。”

老夫少妻纪录:据1995年上海媒体报道,华东师大的一位女教师,容貌俏丽,芳龄25,却找了个比她大52岁的美国多病老头。老夫大少妻52岁是曾经是涉外婚姻中年龄悬殊最大的一例。到现在,记录被杨振宁博士打破了。

一个17岁的妙龄少女誓嫁70老翁,一个18岁的少男非娶50老妇,一个20几岁的青年硬与50多的老妇结了婚……思想的解放,社会的宽容,这种社会现象已多多少少被人们理解成追求爱情自由的方式,变得无可厚非。2004年底传来杨振宁博士祖孙恋的新闻,再次通过媒体向全社会乃至全世界,高倍的放大了这个社会现象。

本文要说的是,从科学的角度看,从“老少配”发展成年龄过度悬殊的“祖孙恋”,这种现象的出现除了心理原因,还有很多的社会原因,社会应留意并检讨出现这个社会现象的原因及影响。
“If a man does not keep pace with his companions, perhaps it is because he hears a different drummer. Let him step to the music which he hears, however measured or far away.”  -----  Henry David Thoreau
卡拉 离线
级别: 总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13楼  发表于: 2004-12-17   
美人胚子翁帆=前卫校模特+皮肤好+身材棒+香港前夫
消息源:大洋网

翁帆首次婚姻嫁给香港职员 不到两年宣告破裂

据翁帆的本科同班同学李女士透露,大学毕业后,翁帆先在一家公司工作了半年左右,然后下嫁一位香港普通公司职员,但这段婚姻只持续了不到两年就宣告破裂。李女士说,她们一帮同学从一开始就不看好这段婚姻,因为觉得无论是从志向还是外貌看“两人都不是一路人”,“(她前夫)和她很不衬,我们同学都觉得他们‘长不了’”。

大学同学:翁帆衣着时尚 曾是校模特队成员

据了解,翁帆是土生土长的潮州人,毕业于潮州最好的中学———金山中学。据其高中同班同学小陈透露,翁帆身高在1.65米左右,长相洋气,穿着时髦,在当时学风严谨的金山中学显得非常突出。据称,这样的一个“美人胚子”,其学习成绩不落人后,经常名列班级前茅,而且尤以英语见长。

据翁帆在汕头大学的校友、93级法律系的小玉透露,翁帆在汕大的时候,穿着前卫,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极少有人染发的时候,翁帆的一头金发在汕大校园里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小玉还称,翁帆皮肤很好,身材也很棒,是汕大模特队的成员。

另据翁帆的本科同班同学李女士回忆,翁帆在大学期间给人最深的印象是聪明,成绩特别好,每一年考试都是全班第一,有才女的美誉。由于她相貌姣好,品学兼优,翁帆在校期间并不乏追求者,但她总以学业为先,并不为这些狂蜂浪蝶所动,给人一种“冰美人”的感觉。
“If a man does not keep pace with his companions, perhaps it is because he hears a different drummer. Let him step to the music which he hears, however measured or far away.”  -----  Henry David Thoreau
卡拉 离线
级别: 总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14楼  发表于: 2004-12-17   
对杨振宁祖孙配现象的思考:法律.自律.道理.道德
作者:观世山人
来源:茗香茶语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博士八旬高龄娶重孙女辈女郎的社会新闻传开后,犹如一石激起千重浪,在海内外华人社会中掀起了轩然大波。对杨博士口诛笔伐者有之;为杨博士辩护者有之;对杨博士的风流韵事艳羡得口水直流者亦有之......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将这种具有轰动效应的现象称作杨振宁祖孙配现象并不为过。

既然这一现象对华人社会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处世之道影响深远,已经远远超出了杨博士个人隐私的范畴,所以我们对由此而引发的普适的法律与自律、道理与道德之间的关系进行一番理性的思考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我们每一个在人类社会中生活的人除了具有自然人的属性之外还具有社会人的属性,这就决定了我们每一个人在人类社会中生活除了要满足自然人的七情六欲外,还必须遵守社会行为准则,而集社会行为准则大成者就是法律,大家对此应该是没有异议的。但由于现在人类社会事实上存在着民主与专制两大形态,所以对法律指导社会实践的关系也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形态----民主国家对法律指导社会实践的解释是:除了法律禁止的都是可以作的;而专制国家对法律指导社会实践的解释是:除了法律允许的都是不可以作的(甚至法律书面上允许作的许多事情,实际上也是不可以作的)。因此民主国家的自由度显然比专制国家的自由度大得多,所以人们也就习惯于将民主自由作为一个词汇联用了。但人类数千年的历史证明,无论是相对自由的民主国家的法律,还是相对不自由的专制国家的法律都不足以保证社会生活的正常运行,法律只有与同时作为自然人和社会人的公民对自己行为进行符合社会公认的道理和道德的自律共同作用时才能维持社会生活的正常运行。

如上所述,维持社会生活的正常运行的国家的法律和公民的自律就如同一个人的两条腿一样,法律和自律中的任何一项的缺失都会引起社会生活失衡,就像人的任何一条腿的缺失都会引起人的运动失衡一样。而公民自律的基础则是社会公认的道理和道德,可问题是社会公认的道理与社会公认的道德尽管在大部份情况下是一致的,但并不是在所有情况下都是一致的,一般而言,社会公认的道理往往与自然人的属性有关,而社会公认的道德往往与社会人的属性有关。当社会公认的道理和社会公认的道德不一致的时候,公民在社会公认的道理和社会公认的道德之间作出的抉择实际上就是公民在自然人的属性和社会人的属性之间作出的抉择。这种抉择往往是充满困惑、痛苦的艰难过程,这就是公民自律何以困难的根本原因所在。

我们明白了上述道理,这桩杨振宁博士以82岁高龄娶28岁芳龄女郎的婚事的是非曲直就昭然若揭了----若从法律层面来看,杨博士和翁小姐的婚事百分之百地合法:芳龄28的翁小姐已然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以下简称《婚姻法》)规定的20岁下限;由于《婚姻法》只规定了结婚年龄的下限,而没有规定上限,所以杨博士虽然高龄八十有二,也并不违法;而且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一个愿娶一个愿嫁,完全符合《婚姻法》规定的自愿原则。别说是外人,即使杨老翁的高龄子女实在不愿意老爹给自己娶来一个可以当自己孙女的后妈,可是碍于法律,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但若从公民自律的角度来看,那就歧义百出了:杨博士作为一个自然人当然有社会公认的道理----性生活的充份权利,尽管从优生学原理讲,高龄对于“早得贵子”显然不利,但在性生活方面“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壮士暮年,壮心不已”,在十年前就移情别恋,背着自己的夫人与年方19的小姑娘大搞婚外情,夫人才去世一年、尸骨未寒就急火火地将小情人娶回家门却也无可厚非,这甚至还引起包括那个宣称“娶小姑娘是所有82岁男人的愿望”的政治操守和生活操守都极不检点的老流氓李敖在内的若干浅薄无聊之徒的艳羡。这虽然从一个侧面证明了“对性极感兴趣的不一定都是流氓,但流氓一定都对性极感兴趣”定律的正确,但这并不能否定杨老先生作为一个自然人高龄娶妙龄女郎的欲望的正当性。可是杨博士作为一个在物理学领域很有建树、为人师表、德高望重的负责任的社会人,而在自己夫人生前移情别恋,在自己夫人刚亡就另觅新欢,这就不但与社会公认的道德----夫德、师德背道而驰,而且与社会公认的道理----起码也要在丧妻后作作悼亡的表面文章、起码也要在续弦的辈份上不作出使人如此不堪的祖孙配、甚至祖重孙配的离谱之举都相去甚远了。

由于华人素有为名人讳的传统,所以现在有人举出比杨博士更不堪的例子来为杨博士缺夫德、缺师德的行径遮丑,最常引用的例子就是国民党老军阀杨森以90高龄将17岁的中学生纳为第12房小妾(其实杨森最“辉煌”的“成就”是将14岁的幼女纳为第7房小妾,并且连续残忍地杀害了几名“红杏出墙”的妻妾)。须知以杨森这个妻妾成群、荒淫成性的老屠夫来当杨博士的遮羞布岂不是越遮越羞?

其实自古以来,我们的先人对这种违悖伦常的老少配就是很不以为然的,中国的五经之首《周易》中就有“枯杨生华,何可久也”的记述。我们现代人即使出于对人权的尊重,对这种违悖伦常的祖孙配之类的现象不阻挠,但出于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对这种违悖伦常的祖孙配之类的现象起码也不应该刻意赞扬、鼓吹效仿啊!至于出于追求名利地位、出国移居的目的而演出这种违悖伦常的祖孙配之类的闹剧那就更是等而下之,令人不齿了。

话又说回来,既然杨博士祖孙配活剧已经演到了这个地步,他们最需要的也许是在不受外界干扰、关注的情况下静悄悄地谢幕,而不是外界对此的干扰、关注,不管这种干扰、关注是出于恶意还是善意。基于这种原则,本来杨振宁博士的这桩以82岁高龄娶28岁芳龄女郎的婚事在顶住外界非议的巨大压力的情况下能够顺利完成就已经很不容易了,外界就行行好别再来干扰、关注这对新(旧)人了。那些无视杨博士年老体衰而使性能力大打折扣的现实和杨博士子女的感情而荒唐透顶地“祝贺杨振宁博士早得贵子”的极端浅薄的无聊之徒还是闭嘴为好,你们就高抬贵手让杨老先生免陷尴尬多活几年吧!

看来对我们每一个人而言,在自己的一生中正确地处理好法律与自律、道理与道德之间的关系确实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情啊!让我们以此来共勉吧!
“If a man does not keep pace with his companions, perhaps it is because he hears a different drummer. Let him step to the music which he hears, however measured or far away.”  -----  Henry David Thoreau
卡拉 离线
级别: 总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15楼  发表于: 2004-12-18   
这一大茬同学:一下子跟杨振宁同辈分了,还在适应中
消息源:多维社

准新娘「揭密」

潮州金山中学同学:都用「震撼」来形容。有熟识翁帆的朋友开玩笑说:「一下子跟杨振宁同辈分了,还在适应中。」

翁帆的高三班主任老师丁坤敬告诉记者,翁帆是个漂亮、活泼的女孩,高三时总体成绩很好,在班中属于上游水平,尤其是英语相当出色,每次考试成绩总是前几名。她还是班中的英语课代表,总体来说是个上进心很强的学生,这一点给丁老师留下很深的印象,后来被保送到汕头大学外语系就读。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曾经做过翁帆辅导员的锺老师说,研究生由于独立性较强,大体上属于自主管理,所以她并不很了解翁帆的情况,只有些粗略的印象。她说翁帆看起来文文静静的,戴着眼镜;她身高1.63米的样子,长得白白净净的。锺说,他们家可能在广州有亲戚,所以翁帆读研究生时在学校住过一段时间后,就出去住了,联系起来就不太方便。

作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在校学生,在她的同学眼里,翁帆非常纯洁大方、看起来比真实年龄要小很多,杨振宁对她的描述「一点都不过分」。同学说,她在学校里租有一间房子,这个学期由于课程不多,她在没课时常去香港那边。
“If a man does not keep pace with his companions, perhaps it is because he hears a different drummer. Let him step to the music which he hears, however measured or far away.”  -----  Henry David Thoreau
lili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16楼  发表于: 2004-12-19   
标 题: 翁帆也和美国科学院最年轻院士王晓东谈恋爱
发信站: Unknown Space - 未名空间 (Sun Dec 19 20:45:07 2004) WWW-POST


广东外语外贸学院的翁帆,1995年做为翻译派给杨振宁、杜致礼夫妇,不过是政府常用的
手法,用一些漂亮的女孩亲密接触海内外的名人,其中有些向政府报告他们的行踪,有些
只是希望埋下伏笔,有利政府以后掌握这些名人。要不然,杨振宁、杜致礼夫妇都是大学
毕业才出国的,中文讲的很好,要什么翻译?
同样碰巧的是,新科院士王晓东去广东的时候,也是翁帆做的翻译。长相好,英语又好,
还体贴人意的广东翻译毕竟不是遍地都是,所以这也不完全是碰巧,是政府给待遇的问题


政府只是临时用一些女孩。可是现代女孩,有自己的心机、自己的打算。这不,翁帆就闹
出笑话来了。

翁帆以前就知道杨振宁对自己有好感,不过不知道可以走多远。杜致礼去年十月去世后,
翁帆今年二月给杨振宁写信,好几个月没有回音,以为不成了。四月份,王晓东当选美国
科学院院士,翁帆就也给王晓东写信。结果很快就回信了,王晓东和翁帆用电子邮件很上
手,往来容易得狠。

问题是,翁帆写给杨振宁的信,几经转折,从美国又转到香港杨振宁的住处后,杨振宁也
马上和翁帆通讯。这边厢,翁密友和亲戚赞同杨振宁,他不仅有诺贝尔名气、还有清华大
学价值千万的房子,就是杨老了相处不方便,那也不过几年的事情。所以,翁帆和杨振宁
的关系飞速发展,到十一月就订婚了。那边厢,翁帆和王晓东的关系还来不及了结。

杨振宁向全世界宣布和翁帆定亲,说明自己对吸引年轻人有吸引力。那边,王晓东四十多
岁输给八十多岁的人。
lili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17楼  发表于: 2004-12-19   
咦 老杨是美国人, 美国的媒体怎么报道的?
黑色情花 离线
级别: 师长
显示用户信息 
18楼  发表于: 2004-12-19   
引用
下面是引用lili于2004-12-19 18:25发表的:
咦 老杨是美国人, 美国的媒体怎么报道的?



很想知道啊!
lili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19楼  发表于: 2004-12-19   
王晓东,20年留学的骄傲::[杂文|Misc]
从没有想到过在这个Texas的城市里有这样传奇色彩的中国人。

以前曾经听明珠讲过她学校里的有一个中国学者,与诺贝尔生物奖失之交臂,也曾听过他的传闻,说打算回国而且已经不在美国招研究生了。

上周3,美国科学院宣布,41岁的王晓东被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这是美国科学界的最高荣誉,而且他还成为了美国科学院最年轻的院士。

王具体的研究方向是研究细胞的衰老,曾经用8年的时间成功的分离了几种蛋白,让世人明白了细胞衰老的机理。通常在一个重大的发现上,诺贝尔奖常常授予模型/理论的提出者,用实验证实这个理论的科学家,这也就是为什么[吴健雄]没有获得诺贝尔奖引起了那么大的争议。王也错过了这个机会,因为诺贝尔奖只授予了模型的提出者,而忘记了这位8年辛苦的中国学者。尽管现在王晓东获得了美国科学院院士,他自己的声誉也如日中天,毕竟还是有些遗憾。另外,王博士回国的事情也许并不顺利,有berkeley的一些未证实的消息。
图片:qq.jpg
描述
快速回复

验证问题:
3 * 6 = ? 正确答案:18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