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国际先驱导报
据国际先驱导报报道,所谓「华流」,是指在东亚、欧美流行的以中华文化为内核的文化潮流。它既包括流行文化,也包括被现代形式包装的中华传统文化。在「韩流」成功之后,「华流」也正逐渐酝酿、汇集、发轫。同时,「华流」的传播方式则更值得玩味,从传统的少林寺到新兴的周杰伦可以证明,这个世界试图接受一种与全球现代化相匹配的多元化「华流」,而不再是单一的东方想像。
「华流」有时给人感觉不像「韩流」背后有强大的推动力,倒更像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比如在2005年的一场国际顶级时装发布会上,你很容易看到外套背面斗大的刺绣花团这类带有强烈「中国风」的设计,设计师完全不讳言,该灵感是来自上海和北京的一趟旅行。
这股「中国风」还刮到了家具设计业,比如「新明式」家具。这些目标为西方市场的家具具备中国明代家具的腿部设计,配合现代人喜欢的色调和材料。洛杉矶的家具设计师罗丝.塔洛说,这种风格十分简约,是通向现代化的另一条道路。
还记得麦当劳的那句广告词「I'm lovin' it」吗?这是有史以来中国的广告设计团队首次在众多不同语言的设计方案中脱颖而出,拔得头筹。中国的广告设计团队甚至被评为麦当劳全球网络中最富创意的团队。
文化「软实力」不是威胁
有评论认为,全球范围内对中国文化越来越多的关注和传播──是一个积极的信号。这个信号显示,中国的国际地位提升,并不需要通过军事扩张手段实现──而可通过其巨大的文化影响力。这样的「软实力」更多地让人体会到认可与信赖,而不是威胁。
事实上,威胁并不存在。中国这个国家文化的向心力,不但来自历史传统对于全球化的巨大示范作用,还来自今天这个国家战略地位和国家形象所具备的足够说服力。
中国之所以能够保持长时间的文化影响力,也不仅仅是因为当年的唐风宋雨,汉魂楚魄,而是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发展过程中的不断再创造。即便是在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时代,五四精神下的文化变革,也没有停止自我更新和自我完善的道路。现在则更不会停止。
历史成就有时也成包袱
不过,在另一方面,「华流」的形成之艰难,也是一个传统文明大国现代化的艰难。有些时候,历史的成就往往给社会的转型带来不必要的包袱。不可否认,在今天的国际社会中,有不少传统文明在现代化过程中因为尾大不掉最终失去了现代化的资格,沦为西方社会距离审美的一个符号。
文化传播力度有待加强
「华流」初长成,是与国家政治、经济发展动力相适应的,同时也是超越这种发展动力的。
然而,我们依然没有足够兴奋的理由。毕竟从当年的丝绸到今天的「华流」,国际间对国家文化的认可和回归已经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如果仅仅满足于当前中国文化的传播力度,而忽视了国际社会的态度变化,那么我们就无法与世界站在同一个起点上看待这种影响力。
「华流」的发展,不但要满足于国与国之间长期以来固有的基本道德、政治逻辑和审美需要,更要展示全球化前景中所遗落的那些部分,组合历史与现代中断裂的碎片。
日本迎来「华流元年」
2005年,在日本被称为「华流」元年,这一名词频频出现在日本各媒体。这一年,中国台湾的4个大男孩带着他们的《流星花园》,在日本点燃了「华流」的星火。继「F4」在日本崭露头角后,周杰伦、王力宏、陈奕迅等在中国耳熟能详的歌星,也相继携新作登陆日本。
同年10月下旬举办的第18届东京国际电影节,张艺谋的新片《千里走单骑》作为电影节的开幕影片,在东京举行了全球首映式。定价2,200日圆(约 145港元)的电影票被炒到两万多日圆,但仍然一票难求。中国电影凭借对超越国界的人性和真爱的准确诠释,终于让日本观众感慨──「『华流』真的来了。」
还有,中国民乐组合「女子十二乐坊」──一群青春靓丽的中国女孩,让中国传统民乐在流行元素的衬托下得以新生,也在日本引发了前所未有的中国民乐热潮。各地乐器店中的二胡被抢购一空,二胡教室的学员也数倍乃至十几倍地增长。
另外,「汉语热」在日本也不断升温。日本早已把汉语列为第二语言,全国现有超过200万人学习汉语,大学生或多或少都懂得中文。而且,日本社会对中医、中药、气功等中华传统医学,也正处于一个重新认识的过程中。
十大「华流」新势力:
NO.1熊猫外型就是「中国特色」
它们体态肥硕,憨态可掬,颇有大智若愚的风范;神态悠闲,处变不惊,几近仙风道骨之神韵;通体黑白两色,暗合阴阳和谐之妙。也许熊猫掀起的「中国热」背后,正是它身上的这种种「中国文化特色」。
NO.2少林寺独占两大国粹
武术与禅宗,俱是国粹。武是动的,禅是静的,而少林功夫能把这一动、一静融为一炉。独占两大国粹的少林寺,注定要成为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名片」之一。
NO.3姚明温和的巨人形象
他是第一个被NBA选为「状元秀」的亚裔青年,他在最高水平的赛场上日趋成熟的表现,更重要的是,他坚韧勤奋、温文尔雅,为爱滋病防治积极奔走,积极为家乡上海做形象代言人,充分体现了东方的美德。
NO.4周杰伦偶像派的实力
特立独行,迷倒万千少男少女,但不少大龄人士认为这个小毛头是在瞎摆。但在他红遍华人圈、又在日韩掀起种种「华流」惊呼的过程中,这位偶像派歌星的创造性、实力型面目也逐渐清晰。
NO.5成龙功夫电影的功夫
他将幽默融入武打,用肢体语言演示幽默,创造出成龙式的功夫喜剧。他坚持不用替身的做法也足见他的敬业精神。也有人说他一定程度上向荷里活「妥协」了,但是,没有中国功夫与成龙式幽默的「内核」,荷里活凭什么看中这位中国人?
NO.6章子怡争议中走向世界
凭借张艺谋的电影,她成为中国电影界的「四小名旦」之一。到如今的《艺伎回忆录》,让她成为日本少女的流行指标,使爱染金发、崇尚西洋的日本少女开始正视东方美。
NO.7李安细火烹调中国味
将奥斯卡最佳导演奖颁给李安,还有什么比这样更高的国际电影界对中国电影人的肯定?
兼具东西方文化特色,搞得好便是杰作,搞不好就是大杂烩。东西方观众对《卧虎藏龙》、《断背山》的认可,证明李安在这一点上是成功的。但即便是在《断背山》这样更西方化的电影中,还是可以看出李安慢工细火烹调中国滋味的努力。
NO.8林志玲「华流攻日」核心角色
「林志玲热」扰动的场域不只是文化界而已,甚且还动员到经济、社会、政治、性别、网络等各领域的资源,这种龙卷风般的走红模式,在台湾历史上可说绝无仅有。不仅如此,去年年底日本媒体关于「华流」将取代「韩流」大举「攻日」的预言中,林志玲还是核心角色。
NO.9张艺谋始终是旗帜
当年,他拍摄「中国落后」,让中国电影走向了世界,但其间也夹杂着「丑化中国」的评论。这位被美国《娱乐周刊》评选为当代世界20位大导演之一的中国人,一直都是中国电影的一面旗帜。
NO.10李宇春邻家女孩成「亚洲英雄」
《时代》周刊亚洲版将她评选为去年的25位年度亚洲英雄人物之一。从邻家女孩到「亚洲英雄」,变化不到一年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