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社区应用 最新帖子 精华区 社区服务 会员列表 统计排行
主题 : 读匪乙美文《观花婺源》有感
胡不归 离线
级别: 班长
显示用户信息 
楼主  发表于: 2005-03-26   

读匪乙美文《观花婺源》有感

网上的游记文字我读过一些,但像匪乙这篇之美的并非多见。在读此文之前,假如与人说女性也可以写得比男性更好,我肯定表示怀疑;但读过此篇之后,假如有人说男性会比女性写得更差,我一定乐意承认了。但下面我想谈谈此文的缺点,此文的缺点是由优点暴露出来的,很多文章找不出缺点,就如那些没有裂缝的山一样,光秃秃的令人窒息。
开篇突兀,颇有山风欲来,高雪满楼之势。生活在他处,不仅是想在他处生活,而是每个人都有一部分生活存在于他处,这一部分生活可能比把自己围困住的那一部分生活更值得关注。诗意因距离而产生,而语言未必能架起跨越深渊的桥梁,因之失望必然要接踵而止。追求的另一半是逃离,得到的同时是丧失,但没有丧失的体验怎么知道得到之珍贵!——另外,关于情感的铺陈,似乎是出于自信。因为情感也像物品一样,一旦展示出来,就有被污染的危险。真爱者总是沉默的,而沉默者就如小数点后的零一样,是可以随便增删而不影响数值的。
匪乙这篇文章的主要缺点在于,它是准备让别人阅读的,这就进入某种定势,使你在思考过程中就不太愿意触及那些别人可能会不感兴趣的内容,那些别人一时还理解不了的内容,那些跟别人的美学见解会产生冲突的内容,因此,文章虽然赢得了读者的喜爱,但不能激发他的仇恨,而仇恨无疑是比喜爱更为深沉也更为强烈的感情。
一个女人可能会忘记她所喜爱的男人,但她永不会忘记她所仇恨的男人。恨这种情绪是太珍贵了,一个人可能在拥有很多喜爱者的同时并没有一个仇恨者,恨这副重担似乎只用以天下为己任的信仰的骑士才能承载的起。譬如苏格拉底就有着对人类的深刻的厌恶,这种厌恶放在他人身上都不可避免地要成为一种罪恶,但在苏格拉底那里却上升为以后所有世纪都不可企望的美德。
一篇文章要获得独立的存在,就必须显示出极端蔑视作者与读者的倾向,她蔑视作者,是因为坚信作者再也不可能创作出更好的,她是他众多女儿中完美的唯一,是所有水滴中最纯粹的一滴。而她对读者的蔑视在于,即使那些胆大包天的猎色者在她夺目的光彩下也只能显得像一匹“丧家的落水的乏走狗”,它摇尾巴时甚至都不敢把水滴洒到她的身上。她的美是如此冷酷,以至于只有儿童的天真才能引发她的喜爱,因为那些儿童对事物的观念还没有确定都乐意以她作为定义美的标准。
因此,我建议每一个写作者都要把自己的作品当做敌人对待,同她作战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她痛快淋漓地将自己杀死——凤凰的形象正是在死亡的火焰中升起。


观花婺源  
作者 匪兵乙
时间 2004/02/02 00:10



<出发>
岁末的压抑,让人几乎要爆裂,莫名其妙总有一些细微的惆怅牵动我内心最无言的伤感,让我竟找不到回避的理由。牵着一匹马,我要去远方,远方有人在等着我么?他愿意倾听我这暴风骤雨般的情感么?他懂得我这被洞伤后却依旧汹涌澎湃的激情么?我是那么固执地相信他的存在,我愿意牺牲所有的骄傲来找到他并为他留下,我等待远方的他用心中的丝帕拭去我心头的那一拘热泪。

<路上>
车过九江,越鄱阳湖,出景德镇,远离了都市的喧嚣,山水便静静地向我们行来了。窗外,明媚的阳光将山色点染得郁郁葱葱,视线所及是一望无际的绿,一条欢愉的河水伴随着我们越过翠山,几只白鸭悠闲地在水面游荡,带走我一片片飘渺的思绪,几个清丽的身影在岸边浣洗衣裳,点缀着自然中一幅绝美的图画,更有那鳞次栉比的白墙黛瓦的村户,疏疏散散遮遮掩掩的人家,令人悠然而生一种静谧之感。

回忆昨天我们还在冰天雪地的北方萧瑟,今天却已陶醉在风情万种的婺源小村了,空气清新得令人脱胎换骨,此时便纵有千种忧思,也已化解在无边的风情中了。我喜欢这种不知身在何处的感觉,看着窗外那婉约的黛瓦,温情的白墙,与蓝色的天,绿色的地融成简单的世界,仿佛都是浮华城市中不曾有过的颜色,回想往日无奈而又奔忙的人生,此时早已化为昨夜枕边的一缕梦魇了,到如今,怀着一份妥帖的心境看车窗外的风景,我的心仿佛也已融化在它们中间了,有着一种说不出的安详。

身边坐着同行的跃马,这个相识不久,却有着一种心灵的投契与感应的朋友,临行前一个电话便板板地敲定了去婺源的行程,果然是性情中人!还有‘小胖’,一个在火车上为了寻找组织而自投罗网的大男孩,想来这便是世人难以阐清的缘分了,一次段落分明的相遇,竟然成就了三个山川之交。哎,人生不就是这样么?感觉到累了倦了的时候,不妨到一个风景淋漓的地方转转,再和几个赏心悦目的人一起唱唱歌,傻傻地笑一笑,就够了。

<纵情李坑>
(李坑是一个以李姓聚居为主的古村落,不晓得人们为何要用‘坑’这么生硬的字眼儿来为它命名,难得霸道一次,我们不妨在这里给它改名为李村听得更为亲切些吧。)

出婺源县城十二公里,越小山一座,来到此行第一站—李坑。山腰伫望,见群山四合,碧水一湾,石桥数拱,亭榭两三,更有小村如盆景,横卧于山水之间,好一处世外桃源!三人啸歌而下,沿青石板道,经文昌阁、中书桥、石牌坊,取道小街,时迫正午,游人渐盛,我等恣行快意其间,村中有鸡犬迎人,妇孺隔窗而窥。

小村依山而建,傍水而居,一条蜿蜒的小河从村后窜到村头,十几座小桥沟通两岸,此时河边已有人在淘米,洗衣服了,用的都是一条河里的水,河水不深,飘着几只载客的竹筏,倒影着一些错落有致的傍水的人家。

临河有很多做生意的本地人,卖着一些旅游纪念品,买不买没有关系,那一嘴黄色的、憨厚的、朴实的大板牙照样会冲你诚实地笑,不知道从哪儿传来的一些现代化气息让他们淳朴、厚道的脸上偶尔也会夹带一丝古老的农民的特有的狡猾。跃马一时兴起,执意从卖甘蔗的大嫂手里买下一把柴刀插在腰间,从此洋洋得意招摇街头,自以为是个不折不扣的婺源公民了,可事实呢?真正的公民却都在笑他。正可谓:跃马配刀,猴戴草帽,笑煞!

大抵看一个地方的文化内涵,从他们的建筑风格上就能窥知一二,因为建筑是人与自然最直接的对话。居住在李村的人们,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寻常布衣,家家都固执地保持着徽派古建筑的风格,一律色彩单纯的白墙青瓦,一律引颈朝天的翘角飞檐,远远望去,简洁明快而又古意盎然。如果你瞧得仔细,还会发现家家都免去了修院、筑墙的繁琐,谁也不会去圈地为牢,你若问这是为啥,他自会回答,你看那天地有多大,我们的院子就有多大。

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对李村的喜爱,我们一下子就爱上了这个地方,明知行程安排得很紧,还是决定将一整天的时间消磨在这里,寻了几个店家都不满意,感觉上比较商化,相对来说我更喜欢那种养在深闺无人识的农家小舍,最终在一个曲径通幽的李养根老乡家如愿,剩下的就是优游自在地在村子里闲逛了。

踩着纵横交错的青石板,徜徉在蜿蜒昏暗的小巷里,班驳的墙面掩映着许多不可名状的古老的图画,我们仿佛看到一个旧时的女子,轻轻袅袅地走出那栋黑漆漆的雕梁画栋的阁楼,哀怨的眼神总是那么持久。

踱出小巷,感觉轻松了许多,身边耸立着许多参天的老树,大将军似地庇护着整个村庄,它们的年龄似乎和这个村子一样古老,班驳陆离的树皮好象在诉说着古老的往事。远处一带婆娑的翠竹仿佛也在撩拨着远古的思绪,喂,陶渊明,你来了么?抬头,不见靖节先生踪影,却见一只小鸟兴奋地从树叶中探出头来,好象在让我们和它一起分享那一粒草籽给予它的欢愉心情。

村子里徘徊久了,你会发现,时间在这里根本不用回转,千年前的风景和千年后的本没有什么区别,今天重复着昨天,明天还是那样。在这里,你甚至想遭遇一段美丽凄婉的爱情,邂逅到一位众人中令你一见心仪的男子,那么干净而又温柔地发生在你前世今生的故事里。哎,婺源之美,人所共谈,若非亲涉其处,身临其境走上一遭,恐怕是越听越迷糊,越听越是一种不确定的美吧。

见天色还早,大家余兴不散,于是颠沛后山,以穷李村之胜。山路人迹渺渺,除了远处公路上遮遮掩掩的绿荫中偶尔飞驰而过的汽车的声音,别无它扰,山中老树冲天,脚下绿草如茵,此情此景,令跃马一时兴起,高唱革命歌曲,直吓得小鸟惊飞,蚂蚁奔逃。

恰于此时,友人于江南,发来信息:天凉且加衣。心中陡添温暖。

饮过流霞,残阳醉意正浓,此时,青色的炊烟已然袅袅升起,枝头却依然白云当家,远远望去,古老的李村横卧于黄昏中,恰一幅水墨丹青。缓缓地,暮色由远而近地从四方合拢过来,天地转眼化为一片苍茫,直到夜色浓得化不开,明月一轮上弦,这才踱上夜天,此时闻三人已是腹中放歌,于是相顾而喧,大笑而返。

晚上,李家大哥为我们准备了很丰盛的晚餐,席间我挟小胖以减肥为名,限定食谱,约法三章:一不得宰杀牲禽,二早餐只限稀饭,三正餐不得越四菜一汤,军令如山,违令者斩!可怜跃马同志此行数次良辰美景虚设,满脸菜色,唏嘘感叹。

入夜,凉气逼人,阴气渗骨,手脚几不能展,让你不得不承认这里仍是冬天,南方的冬天!恨恨的,跃马这个喜怒不形于色的人竟也咬牙切齿地发誓次日要折回县城,去住星级宾馆,何尝不如是呢?我在嘲笑他的同时,心里也在自觉不自觉得怀念都市中那种被灯红纸绿包裹起来的安然,以及暖气空调笼罩下的温暖,看来人就是会说漂亮话,说什么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其实我们不过是大自然中的过客而已,我们只是为了寻找一个暂时可以休憩的地方,我们只是想暂时放松一下心情,对于城市以外的生活,我们浅尝已足。或许回去以后,我们可以换一种平常心来看待我们所处的环境:既不否认城市的压力,同时又能欣赏到城市的魅力。哦,婺源,你真的值得我一读。

不知道为什么,很多人都不喜欢李坑,可是我们却对它一见钟情,并且由衷地热爱着这个古朴的小村。不信你闭上眼睛,听我慢慢地讲给你听:小村的周围,四面青山,白云象羊群一样在村子的上空终日缭绕,挥之不去;每一个雾气蒙蒙的早晨,那用清淡水墨描绘出来的李村,看上去软软的、绵绵的,象云朵包裹起来的一个洼地,给人一种清丽脱俗的感觉;夕阳西下的时候,一缕金灿灿的光芒洒落坑底,暖洋洋的,仿佛阳光盛满了以后,久久不愿散去,更有那一群群梳着朝天撅的儿童在田野里追逐嬉戏,点缀着坑底那一幅难以描述的图画,足以涤荡心灵,净化思绪,引起你无限的缠绵……我想,这就是李坑了吧,自古以来,百姓这么叫着,史书这么载着,人们这么觉着,我们这么认着。

一个人活着,不能总是大悲大喜,也要有平淡从容的时候,既要有大漠孤烟直的清高,也要有北国冰雪的豪放,还要有小桥流水的静谧。我看李坑就象一个婉约的女子,静静的、雅雅的,秀秀的,甜甜的。哎,你能说这小小的坑不美么?

标题 振臂一挥,卷土重来—《雾里看花,俗人雅聚》  
作者 匪兵乙
时间 2004/02/24 18:16


繁华绮丽,终成一梦,百十年来,过眼云烟。
俗人雅聚,约有常期,寻闲是福,知享即仙。

公元二零零四,甲申之年,适逢闰月,又遇猴年马月,荒唐不羁然又确有其事,呜呼,咄咄怪日,我等怪人恶士岂肯虚掷此良宵?今日振臂一挥,喝令三军:配音人,鞋拔子,跃马,草上飞,伪老驴,了此残生,双枪老太婆,胡不归,《鳄鱼》,野山僧等油腔滑调大白货蛋之士,见字如面,军令如山,请于某日某时汇于某地(时间地点见私信通知),凡未在名录且又非俗人恶士者,不得辄入,违者杀伐绝断,乱棍打出。

手捧清茶不用歌将进酒,对月数青峰唤不来大风歌,来来来,管他是人,是鬼,是怪,是仙,届时愿与尔等鲸吸长虹,一饮千钟,大呼小叫,大块朵颐,大醉而归!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描述
快速回复

验证问题:
3 * 6 = ? 正确答案:18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