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泊杂谈】新书记上任党报报头5天三换 稀奇 .`iOWCS
X(N!y"z
9D-PmSnv
fF<~2MiKw
文/漂泊诗人 ])v
M# f
\vpUl
!.kj-==s{7
"y#$| TMB
{QJJw}!#
qJrK?:O;
1[mX_ }K
V\4'Hd
~
M@8O
`Y8F}%i[
细心的老读者最近发现,这个看了几十年的《衡阳日报》好像与从前有点不一样。《衡阳日报》沿用了数十年的报头,在不到一个礼拜的时间里,居然三次“变脸”。作为衡阳市委机关报的《衡阳日报》竟会如此“反复无常”的,这让很多市民读者不解。 3-z57f,}6~
dd_n|x1
《衡阳日报》是“老资历”党政机关报,创刊于1949年10月16日。该报头也自1983年5月衡阳地市合并后使用,历经9任市委书记。(祥见大河网) /2WGo-
FzW7MW>\x
读者发现:4月19日起,《衡阳日报》的报头题字换成了一个略显厚重的“毛体”草行体。 4月22日,《衡阳日报》的报头题字又一次换脸,被清秀的行草体所代替。4月23日,《衡阳日报》的报头题字再次玩变脸。 X8y&|uH
a$"3T
为何要频繁换报头?“这就是‘换字书记’嘛,这不是他的第一次了”。一名媒体从业人员介绍,新上任的衡阳市委书记李亿龙早在怀化任市委书记时就将《怀化日报》报头更换。对于5天换3次报头,他笑言这是折腾人不嫌累啊! uBH4E;[f
,D;d#fJ
一把手应该要管的是民生经济等“大是大非”,而不是只懂得去上演“皇帝的新衣”。报纸吸引人的不应该是报头,还是内容。如果仅靠改报头来满足个人品味喜好,那还不如调整报纸的内容来满足广大群众的期盼,毕竟这不是一份只给一个人看的家庭私报。 qK,rT*5=
5_0Eh!sx
一家当地党政日报在短短的一周时间里,三次变脸,实属罕见,也特感稀奇。这位书记的用意许是好的,想以新的报头来吸引读者,但问题是,旧药换新瓶其实是一样样的。不但不能更好吸引读者,反而引起反感并给人以话柄。其实看过这份报纸的人也都知道,所谓党的喉舌,也只是通过机关单位强行订制,除了官样八股文章再就是广告铺天盖地,如果是要百姓自己掏钱来订阅,因其可读性不强,订阅者应是少至甚少。 $,F1E VJ
?>DN7je
通过报纸一周三变脸不难看出,新书记的手也确实伸得太宽,关乎民生建设的大事需要书记亲手来抓,但他却把心思放在报头变脸上,这显然会遭至民众非议。而对报纸来说,贴近民生,勇于放言,摈弃八股,才能吸引读者,而不是凭借新书记将报头一周三变来炒作成名。墨子云:仕皆渔私,修法禁言,不问国是。新书记将报纸报头一周三变脸,彰显官员对媒体的紧束,从而引起媒体人员和民众的反感和鄙夷;同时,显现出媒体业对当今时局和政令的紧缚倍感不适;更多是不能让读者和民众从媒体中寻到真相和真知。 <D!"<&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