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跳出来的说明性语言有个好例子,就是孙坚得玉玺那段。他们在焚烧的洛阳宫殿中发现玉玺,程普将军拉开架式,开始热情洋溢的历史知识解说。从和氏璧的开始获得,有什么奇闻,到如何到了秦始皇手里,后来怎么过河时扔了,再后来又有人献上,后来在王莽篡权时被王太后摔了一个角,现在出现了。就在现场的冲天火光下,慷慨激昂,辅之以大幅度形体动作。拍完了他,轮流拍孙坚和其他将领的惊喜表情,拍那个袁绍小老乡的奸贼表情,拍了至少三次。折腾这么半天,这场戏才完。一个久经战阵的大将,会这么没有脑子?军机最密,传国玉玺这么大的事,还不赶快收起来回营帐里说? 这其实是话本的特征,说到传国玉玺,老百姓哪知道是什么,说书人就有义务卖个关子,介绍一番由来给观众听,编成小说印刷时就随便安到程普头上。其实这完全不符合人物性格和生活情理,放到现在一个连长排长都不会那么泄密啊。(新三国处理得谨慎合理,在大殿中看到玉玺的就是孙氏三父子和程普、黄盖两员大将,其他人都在宫殿外。在这种情境下让程普简单介绍玉玺是没有问题的。) H)`@2~Y
@$EjD3Z-
对“原著”这些主体不明、受众不清、空间常常跳脱变换的语言,不加筛选和分析,片面在辞藻考究、称谓准确、语法严谨、富于古典韵味、“尊重原著”等方面下功夫,就是脱离影视台词本体,违反影视工业规律,把功夫浪费了。不是说老版编剧不努力,而是他们对影视本体和编剧的认识有待进步。 s`r-v/3l
yT&
x`3f"i
古典作品改编的难度不一,而且难点也不一样。如台词这东西,《三国演义》改编的难度很大,基本要重新写过。《红楼梦》反而难度最低:-)。因为红楼梦的语言完全做到了出自剧中本人之口,高度个性化,情境准确逼真,还能刻画别的人物和推动剧情。我们想想里面的人物好几百个,但是我们一看就基本知道是哪个有名有姓的人说的。他们说话的分寸感也很好,宝黛私自谈话是一个口气,来了个湘云是一个口气,再来个宝钗又换个口气,凤辣子在一个口气,老太太跟前又一个口气,语言是高度情境化的。而且借对话来议论刻画别人,叙述某些事情,红楼梦都非常拿手。 }D Z)W0RDe
u8^Y,LN
这一切都要在改编的时候细加分析,不是笼统给几个大棒子和高帽子就能行的。这是我反对高贵冷艳的原因。我们还是要体谅编剧的甘苦,吸取教训,鼓励任何一点进步。 ]2LXU
YB
{&0mK"z_
我之所以强调台词的编写,因为台词对于剧情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故事逻辑毕竟大而化之,但台词必须细抠。准确的台词对演员的帮助很大,让他迅速找到这个人物的声调,树立起他的形象,带出他应有的性格逻辑走向和形体动作。准确的台词和严谨的分镜头剧本,甚至让摄影师只有一种拍法,摄影师觉得机位就该这么架设,灯光就该这么打,等等。 x!`b'U\
]ZDTn
有兴趣者,不妨去采访一下老版三国的演员,问问他们是不是通读多遍演义原著,且参考很多戏曲评书小人书等表现方式,来琢磨人物形象的?剧本台词对他们的帮助反而不大。 k*OvcYL1A
zw
,-.fmM#
老版三国毕竟是第一部全景式反映《三国演义》小说的大作,换了这世界上任何其他地方也拍不出来。我们的演员、导演、造型都很努力,银幕上形象一出现,观众还是高度认可的,觉得他们形似神也似。再说中国由于源远流长的文明传统,一个诗的国度,有全民写诗、全民文艺腔儿的特征。观众觉得英雄反正不是凡人,拿着腔调说话也很好,对那种夸张华丽铿锵的语言也有偏爱。毕竟流传下来的平话是经过几百年许多艺人的打磨,在中国社会接受度很高。所以老版三国成为经典也是应该的。 2Gm-\o&Td"
/Ht/F)&P
=========================== [u7 vY@
@+$cZ3,
新版《三国》先从金依萌那个从美国学来的商业片编剧原则说起吧。她接受采访说:“写剧本时,要求到第五分钟,结构、问题、主要角色必须出来;到了第12分钟必须如何……每过几分钟都有明确要求,有清晰的流程,几乎像麦当劳的生产车间,这貌似教条,但很科学。” @~s~
/[
Y>G*'[U
这个问题,我国编剧很少有解决的(我看的影视少,就没见过。)。人物的出场且铺垫呢,非得来个惊天动地闭月羞花的惊艳亮相,还要常常伴之以各种优美或壮美的场景,就算是中国特色吧:-)。剧情的展开也慢,尤其是历史正剧,人物且在那里抒浩然之气呢,我们观众只好怀着无奈的崇敬的心情看他摆P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