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理诗
五言律绝·虚怀生明月
——李远山
观海豁心胸,
听涛壮志荣。
虚怀云海外,
得意月明中。
【远山哲思】
望望浩瀚的大海,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心胸豁达与包容;听听汹涌的浪涛,才懂得什么叫壮志凌云的荣耀与豪迈。底蕴深厚的人,无论成就什么功绩,总是由内达外,无限真诚地谦逊与虚怀,他们不会被云花雾海所吞没。在人生最辉煌、最得意时,也如同月亮一样明净与平和。倘若要悟出更高的哲理,那么请你去观观大海、听听波涛、逗逗云彩、思思明月,在菩提境里获取更深层的宁静。
五言律绝·夜色
——李远山
月光爬满坡,
云海涌千蘑。
万壑开怀少,
千峰欲梦多。
【远山哲思】
夜色已经降临,淡雅的月光爬满了山坡,雾海中涌起了一个个蘑菇般的云朵。千万个深沟险壑紧紧皱着眉头,锁住胸怀,不敢前行。然而一座座山峰,正在夜色中蓄势待发。思想狭隘的人,纵有万千思绪,也枉然于沟壑的心胸;虽有美好的愿望,却必定难以实现。心胸豁达勇于攀登峰巅的人,他们为了一个个希望,一缕缕梦想,一次又一次跋涉登顶。在他们的心中夜色无暗,因为月光照他爬坡,北斗召唤他前行,云海给他勇气,山峰任他挑战,迎接他的永远是光明。这些习惯于夜色中跋涉的旅人,在他心中有盏永不熄灭的心灯,即使在没有月光的夜晚,在云蘑涌动的山坡,他总能朝着黎明迈进。夜色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心灯啊!
五言律绝·雨中山色
——李远山
疏雨千风过,
重岚万树波。
泉声落浒止,
山色水中多。
【远山哲思】
眼前稀疏的春雨,伴着急风刚刚飘过,远方那连嶂的紫气和重叠的山峰顿时扬起滔天。叮咚的山泉一路唱着欢歌,来到一泓静静的碧池中,不经意发现,原来美丽的山色风光,居然藏在这宁静的池水中呀! 浩荡的急风带走了稀粒粒的疏雨,的确下得潇洒,走的风光;重重叠叠的山嶂峰峦,借着狂风掀起得意的波澜,的确雄伟壮观;风雨伴着清泉,唱着山歌,一路欢跃,这些也的确优雅美丽。然而这一切的风光丽影却只停留在默默无声的浒水一角。在历经了人生风雨之后,山色自然在静潭之中,信否?
七言律绝·感恩
——李远山
千川绿浪闹飞纷,
万亩黄花笑脸纯。
品蜜应知蜂酿苦,
芬芳不忘种花人。
【远山哲思】远处生机盎然的山林在春风中掀起腾腾的绿浪;农田里的油菜花在四月的春光下张开了朵朵笑脸。然而,品尝甜美的蜂蜜应知蜜蜂酿蜜的辛劳;享受鲜花的芬芳不要忘了辛勤劳作的种花人。
和谐幸福的生活来自于先辈们的奋斗和奉献,在获得这一切的同时要学会感恩。感恩, 不是为求得心理平衡的片刻答谢,而是发自内心无言的感激和奋进,是一种美德,是一种境界。学会感恩才能承前继后,为后人开创新的美好天地!
五言律绝·山谷拾趣
——李远山
野草爱深渊,
山花倚浅滩。
死潭无雅处,
活水有灵源。
【远山哲思】
没有生机也就没有鲜活的灵性。野外的小草喜爱在幽谷深渊中生息,烂漫的山花乐意在浅滩涧水边绽放。生命的动力来自于充满生机、充满灵性的自然源泉。正如任何形式的文化艺术,它的生命力来自于大众、来自于社会、来自于生活,所谓:“死潭无雅处,活水有灵源。”
七言律绝·无题
——李远山
雅室孤花望月悲,
棚中草木向阳垂。
山间苦笋石边挤,
只待新春第一雷。
【远山哲思】 一个人的成长环境固然重要,但并非优雅的环境就一定能培养出人才。正如雅室里种的孤花独草,很是寂寞难耐,望月悲屈;棚中草木弱不禁风,细皮嫩肉,见阳垂首,何以成栋梁之才?再看那山间的竹笋,在石缝中顽强地生长,等待春天里的第一声雷响,破土而出,只要一点雨水,准能发出又粗又壮的新枝。
七言律绝·不做陀螺
——李远山
学海无边勤不衰,
书山有路志添才。
敢追湍浪奔腾去,
不做陀螺进取来。
【远山哲思】
在知识的海洋里翱翔,勤奋不可衰减;在书山上攀登,志气增添了才华。拥有远大目标和崇高理想的人,即是遇上湍急的风浪,也不会畏惧困苦,在志者心里,狂风给了他勇气,巨浪给了他力量。他们绝不做陀螺原地飞旋,而是激流猛进,恒攻智取!
七言律诗·谁是龙
——李远山
高山流水瀑飞虹,
熙日清风天地胸。
志放江湖风雨上,
笑谈成败论英雄。
遥思得失雾云里,
横看功名浊浪中。
万古风歌塞外曲,
千秋雪贴汉中龙。
【远山哲思】
云雾缠绕着高山峻崖,飞瀑撩起七色的彩虹;熙光万里,风清惠日,大地显现了豁达远阔的胸怀。掀风淘浪的神龙,喜好风雨的历练,成功和失败对于神龙般志向的人来说,那不过是笑谈的话题,仅此而已。遥思从古至今的一些俗士忧客们,他们的得失,不都在历史的雾云里化为尘埃了去。听万古不尽的风歌,那是老子在塞外欢唱的“青牛曲”!看千秋万代送来的“飞龙雪贴”,那是历朝历代天子盛邀你品鉴谁才是天下真正的神龙?遥望苍穹,立足于天地之中,昂首于人世物外,看到了无数的神龙,幻化成缕缕云彩,飘然于太宇之间。
七言律绝·春风曲
——李远山
窗外红梅欲放诗,
枝头喜鹊唱新词。
推门漫步梅园里,
正是人花得意时。
【远山哲思】
历经了霜雪的洗礼,早春悄悄地来临。窗外那片红梅欲放傲然的诗句;枝头上欢快的喜鹊吟唱着迎春的新词。此时此刻,推门漫步在梅花的王国,栖身于红梅,寄心于诗画,悠然自得,逍遥随性,人花共欢。 李白说的好:“人生得意须尽欢”。在春光下,静听雪落,轻品梅香,坦然享受一颗快乐的心是人生莫大的幸福。与其被鲜花和掌声湮没,不如独自漫步于梅园,享受难得的宁静,体验一番自然的乐趣。
五言律绝·炼诗眼
——李远山
博爱灿如火,
禅心碧若波。
静中听水远,
高处见山多。
【远山哲思】
一首好诗,必然要有传美之“精”,传意之“气”,传情之“神”。“精气神”是练就高境界艺术的个性特征。那么何为“诗眼”?“诗眼”,顾名思义是诗的“眼睛”,是诗的“精气神”。人无眼难行千里,诗缺眼难传万代。一般来说,“诗眼”是一首诗歌作品中点睛传神之笔。它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指诗句中最精炼的某个传神之字,以一字为眼。一种是全篇最精彩、最关键的诗句,是一首诗的主旨所在。由于有了这个字词或句子,使得全诗形象鲜活、神情灵动、意味深长、引人深思,富于艺术魅力。因此“诗眼”有推出新意,增添情趣,增强艺术表现力的作用。炼诗眼就是提炼字句,将字句炼成最能表现特定生活情景,最能充分地表达事物的思想和情感的精华,从而统领全篇,增强诗的灵性和活力。 真正的艺术,应当根至于生活,用博大的爱去关注生活,以灿烂如火的激情去拥抱生活,从而提高艺术的品味和价值,所谓“禅心闻水远,胸志见山多”。
七言律绝·无题
——李远山
心付善情天地边,
胸怀爽气绕云山。
名存北斗星辰上,
志在千峰烟雨间。
【远山哲思】
鉴古观今,大凡圣贤之人行道于人世,总是心有善情、胸怀爽义之气。他们的芳名与功德永存于北斗星辰之上;他们的豪气与壮志直至峰岚烟雨之间。
七言古绝·做真人
——李远山
宁当学者愚公钝,
不做大师弄圣恳。
学到虚怀修德行,
求无归路真学问。
【远山哲思】
启蒙学字,一撇一捺组成“人”字,“人”字好写,但做“人”很难,尤其做一个“真人”更难。做真人,哪怕在为人处事上愚钝一些、笨拙一点,却胜聪明圆滑的小人百倍,特别是那些披着大师的外衣,到处招摇撞骗的人,他们装弄出一副圣贤者的忠恳相,伪装到骨髓,很难救治。有道是“宁当学者,不做大师”,真正有大学问的真人,往往是学到虚怀若谷时,依旧不显山不露水,勇往直前,放弃归途。
五言律绝·出征人
——李远山
快马劲难恒,
慢驼宜远征。
阳光中耀影,
月色里扬声。
【远山哲思】
飞快的骏马,缺乏恒久的耐力,欲速则不达。相反,出征人手牵的慢驼,却能穿越浩瀚的沙漠。望着沙漠中缓缓远行的驼队,他们在阳光中闪耀的背影,在月色下拉着悠扬的长调。如此征途是多么光明磊落,是啊,多一些阳光下的背影,少一点阴暗的算计,这才是人生征途里的真正穿越!
长律·咏竹十韵
——李远山
生来石土间,
育节气先含。
昂首风雷电,
挺胸破土欢。
虚怀藏壮志,
放眼望云山。
不怕狂风雨,
任凭霜雪残。
忠贞浩气染,
信诺石磐坚。
独立风霜下,
喜观三九天。
谦谦君子笑,
楚楚圣人喧。
入伍松梅友,
结成兰菊贤。
清幽高气节,
快乐小神仙。
拂袖星光里,
开怀宇际边。
【远山哲思】
竹以“松、梅”为友,被誉为“岁寒三友”,竹又以“梅、兰、菊”为贤,被称为“四君子”。可谓是交“圣贤”之友,入“君子”之伍。它风骨傲然,却无霸气,磊落于星光里,开怀于天际边。竹,无牡丹之贵,无桃李之艳,无松柏之伟,无檀樟之香,但它有虚心文雅的气质,有高风亮节的品格,有朴实无华的坦诚。它不苟求于环境,不炫耀自身,默默无闻的把绿奉献给大地。“竹”早己被升华成一种做人的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的品格象征。看到竹,人们自然想到它不畏逆境,不惧艰辛,蒸蒸日上的秉性,这是一种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也正是竹子具有特殊审美价值的所在。 七言律诗·笑对人生
——李远山
人生苦短万天终,
得失无常转眼空。
嬉笑茶余饭后事,
剖开功利小人胸。
功名多寡由他去,
贵贱虚荣生死同。
痛苦笑藏欢浪里,
幸福流入静潭中。
【远山哲思】
人生苦短,韶华易逝,何必困于名利的漩涡,而无法自拔?不如抛开繁琐的愁事,多一些爽朗开怀,少一点痛苦惆怅,做回生活的主人。至于得失多少应顺其自然,贵贱也好,有无也罢,切不可过分在意。人生中的痛苦和幸福既随缘而生,又随缘而灭,故笑藏痛苦,静享幸福是对人生的一种大度。
五言律绝·正本
——李远山
不怕鬼魔人,
只图主义真。
雄山吞烈日,
浮塔顶乾坤。
【远山哲思】
“鬼魔”之人并不可怕,只要心中有信仰,做人有原则,鬼难以缠身。就算烈日被雄山吞没,也不必心怀恐惧,众生的精魄必将支撑起座座浮塔顶起乾坤正道!而这一座座浮塔来自于人们心中的正义,这种精神长存于世间,长存于人心,是人类社会永恒不变的信念。
五言小律·北海潮思
——李远山
潮平秋水广,
云敛暮山长。
长岛横天际,
微风卷海塘。
一沙藏世界,
滴水造天堂。
【远山哲思】
海浪退去,云霞收起,这满目的秋水是如此的广袤辽阔,远处的山峰显得更为高大雄伟。微风袭来,整个海岛似乎欲飘向天际。如此美景竟是由无数的一沙一水所造就,微微的一粒细沙,正如一个微观的世界;而这一滴碧水,就是一处充满生机的天堂。拥有一片广阔的心海,美丽的世界就永远在你心中。
五言律绝·诗书路
——李远山
诗海景无边,
书山情有缘。
十年写一笔,
百岁墨生禅。
【远山哲思】
在诗海中瀚游,风景无边;在书山上攀登,随缘生情。十年的坚持如能写好一笔,已不简单;一身的历练或许能留下点点禅意。百岁人生,如变幻无穷的水墨,生命不熄,则赶路不止。漫步书山,眺望诗海,人生的风景线上,何止是一路情缘?!
五言律绝·话平生
——李远山
名利使人狰,
有无如梦腾。
樽中藏笑语,
饭后话平生。
【远山哲思】
争名夺利,总是使人面目狰狞,拥有和失去,不过是梦幻一场。其实,从古至今,最充实、最安宁的生活,即是平平淡淡、安安康康地享受淡泊、清寒、素雅的人生。哪怕只有半根香肠一晚小烧,却胜过尔虞我诈、虚言附和的盛宴。
诚然,纵观天下世事,“名利”二字让多少人面目狰狞,使多少英雄失蹄于江湖。今日千万亿万,明朝又飘然失去。今日科长处长,明日却双规落马。平和的心态,利他的公心,助人的热心是每个人能安心度日所必备的品德,同时也是社会和谐的基石。 五言律绝·潮流
——李远山
春秋花自开,
时代有情怀。
历史无声走,
潮流滚滚来。
【远山哲思】
春去秋来、花开花落,一切尽在轮回中自然显现。任何特定的时间和空间都将带给我们特殊的时代情怀。历史永远是庄严而又默然地逝去,新的潮流总是一浪又一浪地滚滚袭来。虽然曾经的风流皆在潮起潮落中沉浮消亡;虽然历史总是默然而去,但当时代潮声再次响起,新一轮的潮流必将汹涌而起!站在历史与未来的连接点,聆听时代的潮声,迎接时代的潮流,跟随滚滚的浪花直到落潮涌退。
五言古绝·交友
——李远山
风雨中交友,
霜雪里赠情。
天下英雄事,
古今日月明。
【远山哲思】
风雨荡涤尘埃,霜雪凝结友情。在风雨人生的旅途中,若能交上纯真的挚友,那是人生最大的幸事,尤其是患难相助,风雨同行的朋友值得一生铭记。这种友情是心与心的焊接;是情与情的熔炼;是心灵与心灵撞击的火花;是点亮自己照亮他人的烛光。多少英雄为了帮助他人,奉献了自己,他们的事迹好比日月,散发着永恒不灭的光辉。 古风·股市吟十一韵
——李远山
提钱入市喜心怀,
二亿人玩一付牌。
股海茫茫漾泡沫,
风云滚滚起阴霾。
熊牛市场风云幻,
散户庄家争胜衰。
投股赚钱能理解,
岂能融入命根财。
三分资本一分进,
四季平安不怕灾。
买卖小心拼技巧,
涨跌多研股徘徊。
三年绿浪楚歌过,
一片红潮利滚来。
短线不如长线稳,
贪心总会有余哀。
高抛低吸是原则,
市场涨跌不乱猜。
胸大应知见好出,
心平不会跳楼台。
中华股市千秋在,
再等三春万点开。
【远山哲思】
如今的股市风云牵动着多少国人的喜怒哀乐,可以说玩股票玩的是心态,比的是信心。在中国金融市场日渐成熟的同时,人们的炒股心态应更为平和才好。07年的股灾、08年的经济危机无一不证明了一个良好的心态和坚定的信心才是玩转金融的法宝。 七言律绝·自勉
——李远山
篱上鸡鸣混晓音,
林中泉曲唤何人?
黄昏落下无今日,
红叶飘来不是春。
【远山哲思】
时光匆匆,既宝贵又无情,每一个黄昏的到来,意味着今日的逝去;每当红色的枫叶飘零千山,四季又将重新轮回,人生就在滴答滴答的不经意间流逝。也许每一天对我们来说都是匆忙而又繁杂的,抛开俗事,去寻求一片思想的净土是何等奢侈。对于不断挑战自我,不断最求超越的人来说,杂乱喧闹带来的只是浮躁和不安,心静神宁的泉曲往往能给予些许灵感。 五言律绝·丈夫情怀
——李远山
千伤志在怀,
万辱气添才。
昂首推门去,
挺胸走未来。
【远山哲思】
有傲骨的人面对何种伤害与磨难,必然其志在怀,其心不改;哪怕身受千万次凌辱和欺侮,也绝不退缩,绝不气馁。相反,在一次次的伤害中更加明确心中的志向,在一次次的欺辱下更激发了过人的才华。无论你人生之路绕了多远,迂回了多久;无论你饱受雪辱霜欺,面对山阻石拦,只要心中有北,不忘自己的方向,就有走向成功的一天。 五言律绝·心静眼明
——李远山
皓月禅心静,
清风佛眼明。
潮平胸岸阔,
舟正海涛清。
【远山哲思】
漫漫岁月,引发我们无限的冥思,在皓月当空之时,体会本自心性,能获得光洁如月的心境;在清风飒飒之中,遥望远方,看到的是星星点点的精魄;在风平浪静时去感悟大海,能获得更为宽广的胸怀;在浪涛清澈的江中航行,才能摆正人生的位置。心静眼明并不是高不可攀的精神禁地,这种状态来自于生活的历练和对自身的思考,是融于自然之后的心性流露。 禅诗
古风·天地偈语
——李远山
道讲有无,
佛求空悟。
花开花落,
云卷云舒。
脚长于路,
步止路穷。
心大于山,
思停山无。
心灯不灭,
胸海无边。
空空无内,
大大无间。
人行天地,
厚积小善。
感恩乃本,
硕德兆安。
心随游云,
魂游海天。
与花同笑,
和月谈禅。
此生秋月,
来世春蚕。
【远山禅思】
道讲究“有无”,佛追求“空悟”,正如“花开花落,云卷云舒”一般自然、自如与自乐。山野茫茫,路径漫漫,征途的路再长长不过脚,步止则路穷;有德养的人,心胸总是大于高山,思停则山无。大凡有智慧的圣贤者,明亮的心灯永不熄灭,广阔的心胸如同大海一样无边无际。性本善是行善的动力之源泉,人在天地中行事,需要一点点去厚积善心与善意。拥有一颗感恩还愿的心,能求得一生的平和与安宁。博爱之广,安逸随缘,真正的恩德无所谓回报,随缘随喜遨游于云海江天,逍遥在菩提乐境。此生此心如秋月一般爽朗、明亮,与花同乐,对月谈禅;倘若有来世,也会追求“春蚕到死丝方尽”的人生大德高界。
七言律绝·善泉和水
——李远山
一世浮屠万世禅,
万能菩萨众生缘。
慈悲胸海涨和水,
济世心头涌善泉。
【远山禅思】
能成为一世活佛,造就光明的人生,这是万世坐禅修德而来。万能的菩萨是众生还愿修炼而成,他大慈大悲的胸海涨满祥和纯净的碧水。造福世间的济世圣人,心灵的源头总是涌动着善美的清泉。
真正的和谐社会,首先要净化世人的心灵,建造人性为善、利他为本的精神体系。努力改良世俗,唤醒良知,倡导德行,树立与民众同生、与民气同谐的价值理念,才能实现同德利众的和谐社会。
假如我们的社会私欲过度、恶气增长、道德缺失,众体的思维也就丧失了抗体,那么人性的真情、善良、美德,必将受到冲击,甚至消亡。故此,我们在物质不断富有的今天,重建我们的精神家园,改良价值理念,注重思维防疫,提高群体免疫力,加强全民精神文明显得尤为迫切。
五言律绝·月黄昏
——李远山
春篱绕老藤,
小树赏黄昏。
闭月偷偷乐,
泥牛不进村。
【远山禅思】
春篱上紧紧缠绕着风雨同舟的老藤,这是禅让它们“随遇”;一颗充满童心的小树,静静地独赏黄昏时分,天地赐予的美丽景色,这是禅让它们“随时”;而此刻一轮弯弯的笑月,也被这竹篱旁的老藤、黄昏中的小树,撩拨起暗暗的美意,这是“禅缘”让它与之“随喜”;更令人惊喜的是,在如此美好的自然景图中,就连泥潭中的老牛也不愿回村,这是禅缘让它“随性”啊!归结到一点,那就是“一切随缘”。这其间的“随”,绝不是一般意义的随便或是跟随,而是遵循自然、无怨无噪、不悲观强求、不呆板刻意,真正把握禅意机缘,顺其自然。 禅说:“随遇、随时、随喜、随性、随缘”,天地间的一切事物皆随缘而生,欲随性入禅、随缘生禅必“知天时,察物性,明禅道,懂人情”。
七言律绝·君子歌
——李远山
梅云飞浪雪飘仙,
兰海波翻雅气环。
竹卷清风诗养志,
菊涛月静傲人间。
【远山禅思】
君子之歌君子念,吟成绝句自成仙。
傲人不过竹兰菊,留下梅兄不一般。
梅,冬春开花,与雪相伴,独放于百花之前。自古以来,为历代文人画士所喜爱,这种喜爱来自于欣赏梅之品格——不与百花争艳,迎寒怒放,报春于天下。在白雪皑皑的冬季步入梅与雪的世界,感受的不仅是梅那斗士般的精神,更多的则是高洁孤傲的情怀。人以梅为友能得君子之风骨,行道于世,则不入俗流,特立独行,迎难而上。
兰,幽雅高贵、气质端庄、芬芳利人、死不改香。走进兰花的海洋,感受那幽香波翻的雅气环绕在朴素谦怀的玉堂中,实令人忘返。山涧的兰花更以常青、秀雅、恬静而迷人,虽隐居于山谷,却具有“叶立含正气,花开不浮华”的气质。正所谓“不以无人而不芳”,兰以端庄为贵,人以端严自重,兰化身为人,则尽显君子之气度。
竹,无牡丹之富贵,无百合之典雅,无松柏之伟岸,无桃李之娇艳,无檀樟之浮香。但其虚怀文雅、宁折不弯、高风亮节、风清养志、朴实无华、不苛求环境,不炫耀自我,具有“无花朵之招摇,有诗风画气之儒雅”的风度,故竹和松梅被誉为“岁寒三友”。养竹于心,自然有君子坚韧不拔之气节、素雅之芳容。
菊,晚艳冷香,开于百花之后。品菊赏菊是国人的习俗,所谓:“品菊可治病,赏菊可怡情”。菊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其特性包涵了儒与道这两种思想人格。他不与百花争艳,却治病于世,这体现了君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胸怀。晚秋时节,月光下,黄菊遍地,远观片片黄叶犹如翻涌的浪涛;近看朵朵黄花好比静立的处子,如此淡雅的美景或许并非来自于菊之本身。
梅兰竹菊,占尽春夏秋冬,梅高洁孤傲;兰幽雅脱俗;竹坚韧不拔;菊清心淡雅,有“四君子”之称,这是人们对时间秩序和人性品格的感悟。赋予梅兰竹菊以精神生命并非源自人们的主观世界,而是被其特殊的形态所感染,是它们升华了人们的意识境界,从而成为人们精神世界的支柱。以诗为证:
梅兰竹菊云海卷,
涛飞波清月浪翻。
风静雪雅诗傲飘,
气养人仙环志间。
七言律诗·金溪影
——李远山
源头怪雾隐,
溪角野花馨。
朵朵蘑菇色,
飘飘浣女裙。
悠风过涧乐,
流水弄山音。
我摄溪边景,
花溪照我身。
【远山禅思】
山脚下,汨汨清泉,点点地渗出,那是源头,是花草和树林的血液。沿着这条鲜活的大山心脉,让人进入一种无我的状态,自然的山乡野景,诱人入禅。我摄溪边花花草草的丽景,而花溪的清流却照亮我的身心。这究竟是我摄景,还是景摄我,久而久之,无法分辨。
七言律绝·叹空门
——李远山
水月清寒性静安,
风烟灵动愿空烦。
佛家净地何需扫,
禅道空门不用关。
【远山禅思】
水中之月,容貌清洌剔透,生性凄寒冷美。谁能说他不在我们活生生的世界里?中国的禅道都好求这种宁静渊澄、清寒幽静的审美情趣。“满园梅海笑光里,一片冰心留月中”[url=file:///C:/Users/LH/AppData/Local/Temp/wzba56/%E8%AF%97%E9%81%93%E6%97%A0%E7%95%8C%E5%93%B2%E7%90%86%E8%AF%97%E7%A6%85%E8%AF%9711.doc#_ftn1][①][/url]反映了人们自律的精神。红尘界里永远充满着邪恶与圣洁的争逐。清清和和的世界、磊磊朗朗的乾坤,不仅是一种审美追求,更是一种社会理想。 老子说:“夫物云云,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曰复命。”他把静和道联系在一起,认为:万物存在根之深渊,是无比宁静的,是永恒的道。归于静就是归于道,大道在静中永恒。清寒境界是一片宁静的天地,宁静荡涤了人们心灵的污垢,风烟的灵动排空了烦恼和喧嚣,以清静高寒的善意去还愿,力求将人们带入幽远清澄的世界里,追求绝对的宁静。 其实佛家慈悲的“净地”,无所谓打扫;禅道清幽的“空门”,无所谓开关。可如今,借助于空门内外的人与日俱增,利用空门苟且偷幽的人比比皆是,故此禅道无禅,空门不空,天地哀叹!时人在欲海暗礁边寻岸;在金涛银浪里搏杀;在岸边石缝里求生;在官商名利中发展。这怎么不叫人“念动思无数,眼开尘自来”啊!看来,净地不扫不行,空门不关也不行。
五言古绝·道中道
——李远山
闲坐望云风,
心开宇际胸。
身游天地外,
不在时光中。
【远山禅思】
在高山之巅静观山云的飞动,在大海的礁石上聆听海浪的咆哮。此时此刻,望空冥想,顿觉心魂遨游于天地之外,生命不在时光中求索……
面对浩瀚苍穹,深感人类的渺小和茫然。我似乎看到了宇际间真切存在的永恒,同时也看到了流星掠过的短暂。感谢上苍给予的生机和灵性,虽然在太宇的时光里,瞬间即逝,但毕竟已拥有一次体验流星掠过的机会。把握瞬间的自我,像流星般风火而过,不枉光辉一生。
对于生命而言,无需因为短暂而过度地悲怆与凄凉,生命是一个过程,人生不过是一次旅行。倘若你有闲情雅意,不妨闲坐沧海,静望山云,让清风吹开你的胸襟,让心魂放飞太宇:“身游天地外,不在时光中”,这是何等的飘逸与逍遥。
五言律绝·超然界
——李远山
梅花带雪飞,
竹海踏烟归。
走进菩提[url=file:///C:/Users/LH/AppData/Local/Temp/wzba56/%E8%AF%97%E9%81%93%E6%97%A0%E7%95%8C%E5%93%B2%E7%90%86%E8%AF%97%E7%A6%85%E8%AF%9711.doc#_ftn2][②][/url]下,
禅光[url=file:///C:/Users/LH/AppData/Local/Temp/wzba56/%E8%AF%97%E9%81%93%E6%97%A0%E7%95%8C%E5%93%B2%E7%90%86%E8%AF%97%E7%A6%85%E8%AF%9711.doc#_ftn3][③][/url]耀紫辉。
【远山禅思】
红梅携着白雪飞舞,竹海伴着青烟随缘。尘世间的美好与浑沌,交织在一起,给众生带来困惑与烦恼。人们被滚滚红尘中的喜怒哀乐、得失成败折磨得精神颓废,心绪萎靡。 走出虚空的自我,迈入菩提境内,你那虚脱的灵魂,在禅界的紫光中,会得到大慈大悲的关爱。洗去心中的尘埃,走向觉悟,感受菩提下的芬芳,定会让你心绪空灵、一派超然。选一个让心独处洁净的空间,才能超然于物外、涵养德性、品味人生、追求积极的意境与真我的人性。
五言律绝·尘念自来
——李远山
塔影绕云台,
钟声醒世怀。
心动念无数,
眼开尘自来。
【远山禅思】
现实生活中,不知有多少人在红尘里迷途,多少次因诱惑而困顿。正如虚幻世界中的塔影围绕着云台让人留恋忘返、迷途徘徊。禅寺的宏钟无时不在告诫我们的言行,敲醒我们无知的心怀。虽说“无欲心不动,无目眼不烦”,但在缤纷多彩的世界里,人们无时不为种种物欲所动心;在光怪陆离的现实社会中,只要睁开双眼,无数的尘埃伴随着无数的念头,一并朝你袭来。面对难以抗拒的物欲,在众生的心灵上点亮一盏禅灯,在人们的脑海中挂起一只警钟,在我们的眼眶里放一片防尘的洁镜,那么无论步入何种界地,你的心空是一派明净的。
七言律绝·迷离境
——李远山
花飘万里自芳吟,
风吻千川追梦馨。
雾里看花花看月,
云中游月月游云。
【远山禅思】
能否进入一个迷离美妙的精神境地,在于自己是否有一颗空灵的心。这种空灵的心绪,忽虚忽实、忽隐忽现,于是产生蒙蒙胧胧、迷迷离离、恍恍忽忽的绝妙之境。这是无比高深的美感体验,能愉悦入境者,就能步入空门,感悟禅机的玄妙。 苏轼的《水龙吟》:“似花还是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这就是一个迷离朦胧、幽然恍惚、若即若离的境界。宋人范成大的词云:“花影吹笙,满地淡黄月”,这也是一个绝妙的雾花世界,花影扶苏,轻云拂地,月光绰朗,影花参差,似风影花月中轻轻吹起的自然悠玄之声。在物与我之间、物与物之间,或有关联、或无关联,似乎这一切都在瞬间形成又在刹那间冥灭一空,留下的唯有不尽的思绪。
五言律诗·入空门
——李远山
寺院静幽寻,
推门未见人。
庙中谁执事?
夜径雪无痕。
冷月菩提影,
寒梅白雪深。
此时空寺在,
明日是开春。
【远山禅思】
步入空门三境界:寻迹、无我、回归。
首先谈谈第一境界:“寺院静幽寻,推门未见人。庙中寻主持,夜径雪无痕。”寺院静幽茫茫,空阔迷离。推门四处寻觅,不见来人。迷茫之中追寻主事的人,你在哪里呢?夜沉沉、径痕荒荒,雪地无迹,这是“空”的境界吗?显然,这并未达到“空”。禅家认为,在这个初级“分别境”的境界中,人还是一个极度自我的关照者,也是一个求索者,更是在空门边“寻迹”、“探索”的唯我之人。这个“寻”是有目的的,一但有目的地“唯我”就不是自由之身,非自由之身,就是有我之境。有动机、有目的的寻迹,这就是步入空门的第一境界,即“寻迹”的求索初探,也就是空门初界。其次说说第二境界:“冷月菩提影,寒梅白雪纯。”在冷月当空,雪径无痕,无所依待的琉璃界中,感悟凉月清辉。菩提影下幽冷宁静的世界,让人通体透凉,物欲尽涤。在觉悟中宁静地回归太宇之本体,寒梅无寒意,白雪净洁身。寒沐雪淋超然界,梅笑天降雪身衣,人在这样的境界里,洗涤了以往污浊的尘埃,没有尘世的烦躁。这就是第二境中的“无我”状态。在雪中这种纯洁寂静的心境,绝不是“死寂”。尤其在梅、雪、人三维融合的净化中,我们丝毫没有凄凉的感受,反而获得深深的心灵安宁。这就是二境中“月、影、梅、雪、人”物我合一的境界。“人”溶“境”里,冥然契合。“人”化“境”中,没有了意识,没有了占有欲望,成为“无我”的真人。 最后让我们共同步入空门第三境界:“此时空寺在,明日是开春。”既然物我合一,冥然契溶。“人”就无所谓意识,此时此刻一切皆空,产生无知、无欲、无念、无求的意念“空灵”。但这个“空”不是绝灭,而是“冷月菩提,寒梅白雪”,一切都是自由自在,万类雪天竟自由。在这种禅境逍遥的自由世界里,一切是无意识的自然循环,自然的回归,自然的还原。当三九严寒即将过去,开春瞬间来临的时分,深入空门,月是月、梅是梅、雪是雪、寺是寺,人化菩提境,没有意识的干扰,没有目的的控制,没有动机的灵空。世界原来是这样活络逍遥、自在悠游。春夏秋冬、风雨雷电、雪雾霜冰、花草虫鱼、飞禽走兽,一切尽在自由的循环更替之中。冬月遗尽,开春自来,步入空门,走进菩提,感悟无我,体验空灵,回归自然,珍重一切生命,这才是禅宗的最高境界。大凡入空门者,渴望真身进入极乐世界,无一不历经:寻迹、无我、回归这三大境界。只有历炼过这三大高端体验与感悟的人,才能真正读懂人世间所向往的“自由天国”。面对花花世界,笑看滚滚红尘,我们将如何度过光阴?我想只要你笑对人生,平淡得失,淡忘名利,无我超然,心向回归,感悟菩提,走进如来,拂袖西去,那么你就是步入空门的智者。朋友,你体验过吗?你感受过了吗?如果没有,不防体验一番,禅会告诉你一切……
五言律诗·问禅
——李远山
禅门进出空,
来迹去无踪。
曲院风荷舞,
瘦石气灵通。
池边半月走,
活水响叮咚。
游子问禅事,
浮生在梦中。
【远山禅思】
什么是禅?千百年来人们一直虔诚地追问着。我们坚信不管是昨天、今天还是明天,只要你是个善于求索的人,你必定会探究人生的禅境,感悟高端人格,体验智者的人生意义。千百年来似乎游子们都会寻禅事的点点滴滴、片片枝枝,但禅是不能以语言和文字来阐明的精神世界,通往禅道的路也无遵循之法。禅在现实与空洞世界中,是界与理性与非理性层面体验出来的,难以言传的高界心悟。禅是承仙志、启众慧,纯心灵,悟众生,洗恶扬善的精神之法门。
故此,佛门进进出出,来来去去哪有影踪,正所谓:“佛门空大本无边,万物自由尽自然。”睁开观世之眼,打开灵气之门,无论是曲径通幽的风荷依舞,还是灵气韵通的瘦漏奇石;无论是思绪伴月闲情漫步,还是血脉里活水叮咚作响,都浮现于禅境之中。存在于世间的万物生灵,生前与死后,其踪迹来去的路径又在哪里呢?禅告知我们:“浮生在梦中,梦在浮生中”,由起点又走向原点,从有到无,生聚死别,皆在梦幻中。
七言律绝·空灵心
——李远山
江上奇峰无限空,
云中幻影有缘从。
茶烟柳月书声里,
竹雨松风琴韵中。
【远山禅思】有两句诗写得好:“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有水的地方就能生出明月,万里无云自然有万里空阔的阳光。同样,在茶烟柳月下轻声吟诗,在竹露松风中静静地聆听优雅的琴声,只要有一颗虔诚清净的心去觉悟,在什么地方都会有菩提、生禅境,也可以说,这是我们自身佛性的流露。“空”有内外之别。视内,空空无心;观外,空空无边。其核内之空,实空也,宇外之空,虚空也。远山以为,内空不虚,外空不实,玄远虚近,非空非实也。我观太宇,空空无内,大大无边,时空天地如此,人又何如?倘如我们离开了自己无比宁净的心,也就离开了菩提,无禅可言了。高洁智慧的人生,就是能随时把握自己无比宁净的心,使之处于一种清清静静的状态。这样才能随时生活在菩提境中,心绪无限地空灵,所谓:“乾坤处处皆菩提,世路何方不造禅”。纵观天下修大德,施善心之人,其胸中必有一颗无比空灵洁净的心,他们像月亮一般高洁,太阳一般温暖。
七言律诗·心灯不灭
——李远山
黄连根绕苦瓜藤,
破壁房粘蛛网尘。
苦短人生品世味,
不学鸦雀只盘坟。
浩茫东海掀波浪,
愿为寒民托日升。
人遇万难何所惧,
心中不灭夜明灯。
【远山禅思】
生命的确有限,人生着实苦短。无论是“黄连根绕苦瓜藤”的日子,还是“破壁房粘蛛网尘”的生活,给予人们更多的是历练。苦难给人意志、贫穷使人发奋、孤独触动灵感。若学乌鸦盘坟叫苦,没有希望、没有追求,那只会让人变得庸俗。从某种意义上说:苦难是块试金石,它把庸俗的人折磨得麻木,也会使倔强的人变得成熟。当你在困苦中挣扎,历尽艰辛终成大业之时,你才会明白拥有苦难,就意味着拥有财富。品得了苦难的真味,识得了苦难的价值,才能拥有真正的财富。往往生活中尝饱苦涩的人,才能真正品出甘甜的滋味。从苦难沙漠里走出来的人,一定会寻到生命的绿洲。出家人常言:“苦海无边”。其实人生并非永远在苦海中挣扎,只要你有一颗平常的心,有一盏照亮他人的心灯,那么你的心海就绝不会苦渡无边。心灵犹如辽阔海洋之中的灯塔,那巨大神奇的光芒越是在最黑暗的地方,越能放射出美妙的灵光。面对“苦海无边”的世路,弱者溺于深渊、强者托日施于光芒。但愿普天下生活在困难中的人们,胸中都有一盏幸福的明灯,来照亮他们的未来。
五言律绝·心潮
——李远山
楼飞沧海怀,
门对紫阳开。
云自天边起,
潮从海外来。
【远山禅思】
在冥想的状态下步入禅境,进入一个玄妙的空间。刹那间,楼宇在沧海中翱翔,紫色的光辉洒向大地,天边飘来了万朵云彩,巨大的浪潮汹涌而起,似乎欲吞没整个大海。如此禅境不禁使人感叹,人生时时刻刻不都在如此汹涌的波涛包围之中吗?天有日月照耀,行道于人间,如履薄冰!一个念头、一点举动,尚能改变人生,何况置身于如此复杂的红尘之中呢?正所谓:“此处风平浪尽,八方汹涌而来”。
五言律绝·悼赵朴初圆寂
——李远山
云聚白花开,
泉枯绿草衰。
松声一岭泣,
塔影七层哀。
【远山禅思】
天上的飞云凝聚起一朵巨大的白花,这是苍天在祭奠朴初大师圆寂。山中的清泉哭干了泪水,草木也垂首痛心,色泽暗淡。崇山峻岭那一片松涛的哭泣声仿佛在诉说故人的功德。今日就连七层的浮屠也拖着长长的塔影鞠躬示哀。
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中国佛教事业进入一个昏天黑地的时代,一些不法之徒,以“破四旧”为借口,毁坏了无数的寺庙和佛像,中华文化受到严重摧残。那是一个人妖颠倒的时代,中国僧人、佛徒被赶出寺庙,脱下袈裟,一切信徒和居士停止任何形式的佛学活动。自1980年赵朴初[url=file:///C:/Users/LH/AppData/Local/Temp/wzba56/%E8%AF%97%E9%81%93%E6%97%A0%E7%95%8C%E5%93%B2%E7%90%86%E8%AF%97%E7%A6%85%E8%AF%9711.doc#_ftn4][④][/url]参与佛事以来,佛法重树,寺院晨钟暮鼓,梵音瞭遥悠远,庙宇香火鼎旺,门僧信徒安详平和,中国佛教事业进入一个空前盛世。仰望朴初大师,功德无量,特再附拙诗一首,以表敬意:举止安详有德养,
光明慈善智无边。
大方庄重脱俗气,
道骨仙风气不凡。
百孔千疮重树佛,
万方香火惠人间。
先生驾鹤归西去,
我送曼陀祭佛安。
七言律绝·乐水亲山
——李远山
静水长悠萍,
活云绕好林。
浮生遇水乐,
游子见山亲。
【远山禅思】
青悠恬恬的湖水,总能长出油油的绿萍;飞翔的活云,总是绕着参天的森林。云游的门僧,总是喜好在海川中逍遥;远行的游子,总爱在崇山峻岭中快乐的寻找自我。大凡心怀广博之人,总是追求超脱于现实与自我,悠然于山水之间,找回自我的风骨与灵气,寻求真人的活法。
七言律绝·烂柯山[url=file:///C:/Users/LH/AppData/Local/Temp/wzba56/%E8%AF%97%E9%81%93%E6%97%A0%E7%95%8C%E5%93%B2%E7%90%86%E8%AF%97%E7%A6%85%E8%AF%9711.doc#_ftn5][⑤][/url]悟
——李远山
自古柯山一局棋,
无人对弈有菩提。
空山松子悄悄落,
黑白盘中局局迷。
【远山禅思】
烂柯山自古以来融道、释、儒于一体,是一处独具特色的棋仙神地。美丽的传说让这座奇幽的仙山格外诱人。我每一次会友入山,学道悟禅,总有一些意外的收获,这次尤为深刻。
从古到今,谁也说不清、道不明烂柯山自何时起有一盘下不完的棋局。它“无人”对弈,也无法对弈,因为人仙两界,都向往菩提境,可这不是一般仙与人可以随便介入的。空山松子在悄悄地你一粒、我一粒的下着棋。这里的空山,闲宁清幽、自然静空、宁静鲜活、毫无杂色杂声。大自然这盘活络的天棋非仙非人在下,而是两棵树在对弈,天造棋盘,老松作意,这是自然中的自然,是“无我境之无我界”。在没有任何意识穿插其里、干扰其中的状态下,一切纯属自然。无人对弈,生性于无我的“道”之高界;空山的菩提界那是“佛”的高界。“空山”与“黑白”是“佛”与“道”、“空”与“无”所产生的禅境,这绝非人为所造之境。
《柯山悟道》就是在“无我境之无我界”的静态中所拾的“空外之空”、“无外之无”、“禅外之禅”,或者说是在自然状态下、心无杂念时,所得到自然的、洁净之美。在这种自然状态下,“人”也是大自然中的一“物”,一“景”而已,没有刻意、没有私念地去观身外之物,是无意识地融合在大自然之中。正如:“花是花,月是月,人是人,路是路,树是树,风是风”;而这一切又是:“花望月,月照人,人行路,路植树,树招风”,时光在不经意间流逝,一切物景尽在宁静的自然中。所谓:“以物观物,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王国维先生言及:“陶渊明《饮酒二十首其五》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句是‘无我之境’”。又言:金代元好问《颖亭留别》有‘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也是无我之境。”其实,此言皆有所误,殊不知,陶令是有目的去东篱采菊的,这是不争的事实。由此可见,“采菊”是有目的的,“见南山”是无目的。这里显然是以境为主,以我为次,并非王国维所言的存在“无我之境”,而是“有我境中无我界”。因为这里有个“我”在“东篱”的意境中是唯“我”采菊的,而在抬头一瞬间见“南山”时是随意在“无我”中所获得有我意,有我悟,有我得。这个所得自然是意外发现的物象,指的是悠然神态之美和意象之美。倘若在一般农夫、俗子眼里是很难在如此不经意的偶然之中观察出、感悟出、或者想象出这种“悠然”的神情之美来。而王国维先生所提的“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此句就单独两句而言能称其为“无我之境”,但统观全诗显然是达不到“无我境之无我界”。
远山以为,“境”指意境开阔的广度和宽度;“界”是指思想意境的高度,或是精神层面的高度。“境界”是横向意境宽广度和纵向高远度的有机结合,从而形成艺术高远宽广的境界。由此观之,诗书也好、画印也罢,大凡艺术,必有四个境界:
一 有我境之有我界。这是最一般的,也是最为寻常的境界,无需更多文字阐述,任何常人都能感悟到、体会到。比如说日常生活、交谈、开会、学习等等,都是在有我境之有我界这种精神状态下进行的。 二 无我境之有我界。无论是古典朦胧诗画,还是现代意象派诗画,有一部分人起初欣赏不了其美学思想与意境,但当有人引导他们去理解这些符号,解读这些语言,便可界入无我境中。在这种状态下,人们可以想象、感受,甚至体验别人的意境,在思维空间里完成了由无我、无知、无俗、无思、无念到有我的想象之中来,这就是从无我境到有我界的意识过程。这些引导意念成像的体验是人们学习艺术的第二个高度。三 有我境之无我界。大凡诗书画印等等各类文学艺术,倘若由我造境,偶得无我高界精神者,皆属于“有我境之无我界”。如假日旅行赏风观景之时,去时心有其境其意是有目的,而在此过程中偶然所得,有不经意的感悟。这是怀“有我”的意境出发,从中得到片刻“无我”的感受过程。这其中忘我地享受大海辽阔的胸襟;感悟、感受到书画中自然的美妙,带给我们的是从“有我”到“无我”的快乐心境。正如上面所述,陶渊明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就是“有我境之无我界”的第三诗境高界。这种高界往往是在“有我”的偶然之中不经意所得“无我”之高端体验。四 无我境之无我界。首先,入此境界应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先入禅境。在无我之境中,精神力量流转于浩宇之间,不受时间和空间的制约。由此境界中所获得的无我之界,是自然生成之物,而非想象、非思考所得,是自然界直接赋予的精神财富,是心禅在给予指引。在“无我境之无我界”中遨游,冲破了所有意识的束缚,在空灵之中懂得了时间万物运转的法则。艺术创作入此境界则不需诸多无谓的思考,只要亲身体验,自然会告诉你一切…… 诗词及其它艺术的最高界,必是一切由自然而生,自然而造,没有丝毫人的意念穿于其中,强迫其里,是纯粹的自然美。艺术脱离束缚,回归于自然才是最伟大的艺术,而自然本身无所谓艺术。
七言古绝·我是谁
——李远山
低头看花花看我,
搔首问天天疑惑。
我是何人在何方?
半世浮空脑成木。
【远山禅思】
许多人都会问自己:我是谁?从哪里来?会到哪去?我为什么活着?人生的意义何在?工作和生活的目的与目标是什么?如此等等。在时代巨大变迁的洪流中,一些世象的突变,传统与现代观念的冲突,使我们每个人不得不重新思考人生,认知社会,定位活法,调和关系,改变价值,选择更有意义的人生。
世间缺少完美,总是这般不尽如人意。譬如说:有的人事业成功,但不快乐;有的人生活快乐,却不富足;有的人才华横溢,却不懂生活智慧;有的人名扬四海,却不知人生哲学;有的人位高权重,却身心缺钙;有的人富甲一方,却精神穷途。这个时代,更需要有一颗智慧的心,静修自我,唤醒征途中迷幻的梦。总之,没有思索、没有境界的人生,终究会迷失自我,碌碌空为,流于平庸。
七言律绝·玄远虚近[url=file:///C:/Users/LH/AppData/Local/Temp/wzba56/%E8%AF%97%E9%81%93%E6%97%A0%E7%95%8C%E5%93%B2%E7%90%86%E8%AF%97%E7%A6%85%E8%AF%9711.doc#_ftn6][⑥][/url]
——李远山
道教无为原有源,
佛门空大本无边。
梵音唤醒一帘梦,
蝉曲高歌万古天。
【远山禅思】
追溯中国哲学的思想渊源,“空”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无论是“道”,还是“禅”,空灵的精神世界是共有的核心问题。正如中国人发明的各类棋一样,下在绝妙处,往往不在“有”处,却在“无”处。在“空”的世界里体验“玄远虚近”的幻化,感悟高妙处的有无,是精神世界的升华。
老子在四章中说:“道冲,而用之或不盈。”“冲”即“空”的意思。道虚灵而不昧,因其无,所以空,因其空,故能涵容一切。他在六章中还说:“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url=file:///C:/Users/LH/AppData/Local/Temp/wzba56/%E8%AF%97%E9%81%93%E6%97%A0%E7%95%8C%E5%93%B2%E7%90%86%E8%AF%97%E7%A6%85%E8%AF%9711.doc#_ftn7][⑦][/url]之门,是谓天地之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这里的“谷神”,是指山谷空茫中永生不死的神。而这个神,就是:“玄牝”,即伟大的“母性”。在这个伟大仙神的母体之门里,生长着天地的根,她绵绵不绝永世仙存,她有无穷尽的能量。由此观之,道就是“谷神”,是茫茫空大的山谷之神。实存的世界,人是难以感觉到物象的,但在精神世界中可以觉悟到永恒静穆的空灵界。这个“空”就是老子所谓的“道”。
道是“空”的,那么中国的佛学又是怎样理解“空”的呢?玄奘译的《心经》中指出:“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空,空即色。”在佛学看来,人们所生活的有形世界皆由“色”来表示。在五颜六色的红尘中无止境地追求欲望,因色欲自然生“情”,又因“色情”还原于“空”。《红楼梦》中有个空空道人,他所传递的思想就是佛学中“空”的思想:“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难怪书中对“空”叙述的如此透彻:“世人都说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何其多,荒冢一堆草没了……”,这就是因色生情,由情入空的过程。佛家空的思想是“万色归零”,即一切色相的世界都是不真实的,色就是空,外在所有的物象皆是虚幻的,是“玄远虚近”的世界。
故此,“禅”也罢,“道”也好,“空”的哲学思想是相当一些国人渴望追求自由的精神王国。人至夕阳西下,黄昏艳丽之时,若能感悟到梵贝声声的优雅,领悟一帘幽梦的人生,那也是一种幸事。此时此刻,无需什么琴瑟之玄妙,让我们仰望高古的天空,孑然于天地之间,聆听秋蝉的高歌,让红日自由地西落吧!
六言古绝·善缘偈言
——李远山
蚕蟮蝉并非膳,
原源圆尽是缘。
动听泉静观雾,
道做场佛坐禅。
【远山禅思】
春蚕的可爱,在于一生的追求与奉献;夏蝉的美曲,给夏日的湖塘与林子带来无限生机和欢乐;而世间微小的蟮蛐,更给人幽妙自然的享受。因此蚕、蝉、蟮并非人们私欲中的膳食啊!
一切物性皆是有“缘脉”可追索,终点的尽头最后化为一个圆点。世间看得见、摸得着和看不见、摸不着的一切,都是由原、源、圆所组成的“缘”。佛家说:“一切随缘”这原本就是天意的造化,人虫也好、物象也罢,都是在动与静的相互对立与依存中结成的天缘。
动听泉水,静观山雾。游离于物外,方能感悟到原、源、圆的“缘分”所在。正如道士做场,佛陀坐禅一样。有对立形态,又有相道“缘泉”。这个“缘泉”就是“善”,正如禅诗的题目所表达的“善缘”之意。“善”是人性中具有的共性,人世间一切文明都在“善缘”中得到升华。
七言律绝·山涧偈语
——李远山
山泉细语送哲思,
石笋无言破土姿。
竹扫青苔谁做句,
水流石壁自题诗。
【远山禅思】
在山水之间参禅能给予别样的灵感,这是心与物的沟通和交汇。山泉哗哗作响,它在诉说什么?石笋破土而立,它象征着什么?竹叶随风飘零,最终落于青苔之上,是书写了一篇惊世奇文吗么?瀑布直流而下,是在题写着诗句吗?融于自然,或有所得,或有所思,体会真我的感受来自于一颗安静纯洁的心灵。 不同的人在相同的环境中获得的灵感是不同的,相通的是在融于环境之后所得到的愉悦,这种愉悦来源自于纯真的本性,它在环境的涤荡中得以升华。“参禅”的目的在于寻找真实的自我,抓住禅机也就是抓住了真我。
七言古绝·无题
——李远山
春天春日春花开,
夏雨夏风夏竹怀。
秋菊秋兰秋梦笑,
冬云冬月冬梅来。
【远山禅思】
春天里,暖阳高照,看春花绽放;夏日中,阵雨过后,夏风徐来,翠竹撩起凉爽高洁的情怀;秋落时,秋菊绽放、笑脸依依;秋兰吐芳,一帘幽梦;冬月下,寒云点点,冬梅在雪中高傲的朝人们走来。在这种琉璃境中,人的意识是被否定的,人应当舍弃自己对大自然的干扰,还权于自然世界。春花是自然地开落、夏竹是自由地情怀、秋后的兰菊是自我的梦笑、冬季的红梅是伴云月自如而来。
自古以来,人们借苏东坡“空山无人、水流花开”,来解读禅自由悠然的高妙境界。清代画家戴醇士有题画语道:“空山无人,水流花开,东坡晚年乃悟此意。所谓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也。”春夏秋冬,日月风云,梅兰竹菊,开怀笑,梦自来,一切自在兴现之中。在这种自由自在自然的状态下,万类乾坤竟自由,这就是禅宗所说的青山自青山,白云自白云,春光自春光,夏风自夏风,秋梦自秋梦,冬云自冬云的境界。没有人的意识干扰,没有欲望的控制,天地依然其本来的样子变幻发展,我们这个星球原来是如此空灵活络、自在悠游。
故此,在禅宗的偈语妙悟中所达到的世界,是自在兴现的境界,这就是人们所追求的终极境界。在春光花前、夏风竹中、菊兰梦里、冬梅月下,在万古永恒的四季歌里,我们看到了“春夏秋冬,开怀笑来”的禅机,更让我们找到大自然给予生命的真正意义。
七言古绝·静
——李远山
清风入座胸通窍,
明月来庭心不躁。
笑到自如才是佛,
醒来无我方成道。
【远山禅思】
禅宗六祖慧能曾经说过:“人人皆可成佛”,即心性本净、佛性本有、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然而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在询问:佛是什么?为什么要成佛?有谁成了佛,佛又去了哪里?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
我认为,所谓的佛也好,神也罢,都源自人类的精神,它与肉身相交相溶,是一体的。佛即是精神层面的最高表现,悟到了便不会再有痛苦之情、畏惧之心、邪恶之念、欲望之扰,这一切“有我”之杂念。从精神上克服欲念、战胜自我,也就无所谓“有”,无所谓“我”,一切皆空之时,便是成佛之日。到了这个境界,如果肉身却未消亡,便是活佛。换句话说,佛与人是一个共生体,佛的表现为“真人”,是拥有强大精神力量的人,他们不因伤而悲、不因喜而悦、不因怒而愤、不因欲而求、不因利而争。如果笑,应是一种自然的形态,而非笑、非苦笑、非讥笑、非奸笑、非傻笑、非众生之笑。正所谓:“笑到自如,醒来无我,人去佛留”,而“佛”仅仅是一个人为的称谓、一个假名而已。
六言古绝·影清
——李远山
残池破月星宁,
胸海风平浪静。
目视孤灯无言,
心留一点清影。
【远山禅思】
残池水清浅,破月瘦弯弯。
星冷空寒在,孤楼何处安?
此时此刻,面对如此凄杀悲凉的时空,放下一切疲惫的包袱,让波涛的胸海缓缓地平静下来。即使只有一盏孤灯作伴,无语相对,却有清光闪烁。她让我看到:哪怕留一点豆光给予别人,你的身影也会变得清亮而又高大。
五言律诗·数云天
——李远山
柳动拂蝉欢,
池随曲水弯。
花丛飞蝶过,
萍藻绿堤边。
贮水邀舟去,
棋声白塔间。
无人风自乐,
自在数云天。
【远山禅思】
微风拂拂,杨柳依依,蝉在树上欢唱。池塘随着曲水蜿蜒而去,花草丛中蝴蝶翩跹飞过。幽池的水堤边是一片片夺目养眼的绿萍藻。池中多蓄积一些水那该多好,我们可以邀请轻舟四处游历,然而轻舟又在哪里呢?此时此刻,隐隐听到白塔间有下棋的声响,这难道是幻觉吗?在无人的景致里,风独自卷着草叶自欢自乐,又是谁在如此悠闲地自由自在地数着天边的云彩呢?心灵的自在悠闲,是充满自然生机的。在自由世界的闲情意境中,所有的景物都是活脱的,是可以与人沟通的。可以说,造此天地是人之慧心,赏此天地是人之闲情。
五言律绝·仙居
——李远山
雅室煮茶腾,
闲琴弄水声。
清幽度岁月,
平淡享人生。
【远山禅思】
洁净幽古的雅室里,煮着一壶热腾腾的绿茶,清香淡淡、烟雾袅袅。伴着悠闲醉人的琴声,品一杯沁人心脾的芳茗,聆听着从唐碗宋壶中流出的一首首小令。梦境清幽、光阴安详、闲情仁和、岁月淡然,我们还奢望什么,企求什么?合上双眼,听听流水之音,悟悟禅的意境,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听,静静地享受人生平平淡淡的日子……
七言律绝·泉城行
——李远山
晚风听竹小河吟,
午夜观荷泉气馨。
两岸清风修德性,
一轮明月照禅心。
【远山禅思】
明月当空,沿着弯弯曲曲的竹径,看竹叶潇潇,听小河轻吟。此时陶醉在这半暮幽色、晚风习习中,观荷听香,浸醉在无声闲静的夜空里,缕缕香泉缓缓涌起一阵阵涟漪,那朵朵荷花芳馨四溢而逍遥。这真是:“德性修造两岸新,禅心慧照一轮明”。
午夜的泉城是如此地静寂,幽幽的竹径、蜿蜒的荷塘、一派雅然生机。月影沐浴在一甘清泉的馨香中,悠然缓行。留心于物外,则心花空灵、禅花自悠、夜色宁洁,是谁在独享这一轮明月照禅心的神境呢?
长律·梦菩提八韵
——李远山
胸有激雷滚,
心藏海啸声。
眼飞云雾里,
身伴太阳升。
醉在黄昏月,
仁存北斗明。
远征骑快马,
飞过月星城。
太宇多奇妙,
三方[url=file:///C:/Users/LH/AppData/Local/Temp/wzba56/%E8%AF%97%E9%81%93%E6%97%A0%E7%95%8C%E5%93%B2%E7%90%86%E8%AF%97%E7%A6%85%E8%AF%9711.doc#_ftn8][⑧][/url]佛点灯。
飞天多自在,
星海跃雄鲸。
梦在菩提里,
来生做小僧。
逍遥天国上,
云雾伴吾行。
【远山禅思】
梦是人们精神空间的自然展示,在时间和空间不受限制的梦境中,许多心灵深处的思绪得以体现,所谓:“仙境虽虚梦实在”。梦呓参禅是许多禅家道人的亲身体验,梦到了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从中获取的灵感和对现世的启发。
七言律绝·品菊谈禅
——李远山
登楼邀月过江来,
品菊谈禅迷雾开。
花笑无声风有语,
人欢有意月开怀。
【远山禅思】
其实禅机就在于平日的生活之中,用心去体味生活,会得到意外的感受,领悟到自然之禅。在秋月下,登楼品菊,花笑人欢。邀月谈禅,无声有意。过江来,迷雾开。风有语,月开怀。这期间正因为汲取了菊之淡雅、月之恬静,才使得如此宁静的一切蕴含了些许禅意。无声有意这是禅家的最高境界,这是心与物之间的沟通,没有言语却感受至深。与花同笑、和月谈禅,这里的“笑”和“谈”非源自他物,而是源自内心。当我们领悟到了这一层还是不够的,因为自身的境界仍然在束缚着我们,这就需要将心置于身外,以身外心去体会物之境。在这种状态下,便能感知花之欢、风之语、月之心,而非一己之悟,达到真正的开悟。以诗为证:登楼品菊过江来,
花笑人欢迷雾开。
邀月谈禅风有语,
无声有意月开怀。
[url=file:///C:/Users/LH/AppData/Local/Temp/wzba56/%E8%AF%97%E9%81%93%E6%97%A0%E7%95%8C%E5%93%B2%E7%90%86%E8%AF%97%E7%A6%85%E8%AF%9711.doc#_ftnref1]
[①][/url]
见远山禅诗集《雪梅笑》:“雪静无声心野空,乾坤有意惠和风。满园梅海笑光里,一片冰心留月中”。[url=file:///C:/Users/LH/AppData/Local/Temp/wzba56/%E8%AF%97%E9%81%93%E6%97%A0%E7%95%8C%E5%93%B2%E7%90%86%E8%AF%97%E7%A6%85%E8%AF%9711.doc#_ftnref2]
[②][/url]
菩提:佛语指觉悟的境界。[url=file:///C:/Users/LH/AppData/Local/Temp/wzba56/%E8%AF%97%E9%81%93%E6%97%A0%E7%95%8C%E5%93%B2%E7%90%86%E8%AF%97%E7%A6%85%E8%AF%9711.doc#_ftnref3]
[③][/url]
禅光:自然之光,这里指佛界闪烁着慈悲关爱的光芒。[url=file:///C:/Users/LH/AppData/Local/Temp/wzba56/%E8%AF%97%E9%81%93%E6%97%A0%E7%95%8C%E5%93%B2%E7%90%86%E8%AF%97%E7%A6%85%E8%AF%9711.doc#_ftnref4]
[④][/url]
赵朴初(1907—2000):中国佛教学会会长,其在位期间为中国佛学界做了巨大贡献。[url=file:///C:/Users/LH/AppData/Local/Temp/wzba56/%E8%AF%97%E9%81%93%E6%97%A0%E7%95%8C%E5%93%B2%E7%90%86%E8%AF%97%E7%A6%85%E8%AF%9711.doc#_ftnref5]
[⑤][/url]
烂柯山:又名石室山、石桥山,位于浙江省衢州市东南10公里处,是围棋发源地。[url=file:///C:/Users/LH/AppData/Local/Temp/wzba56/%E8%AF%97%E9%81%93%E6%97%A0%E7%95%8C%E5%93%B2%E7%90%86%E8%AF%97%E7%A6%85%E8%AF%9711.doc#_ftnref6]
[⑥][/url]
玄远虚近:远山先生认为,近在眼前的事物和远在浩宇的事物同样不可看清,他们时时都在变化之中。要了解他们,只能运用心智与其沟通,是精神层面上的思维穿越。[url=file:///C:/Users/LH/AppData/Local/Temp/wzba56/%E8%AF%97%E9%81%93%E6%97%A0%E7%95%8C%E5%93%B2%E7%90%86%E8%AF%97%E7%A6%85%E8%AF%9711.doc#_ftnref7]
[⑦][/url]
玄牝:指万物之母。[url=file:///C:/Users/LH/AppData/Local/Temp/wzba56/%E8%AF%97%E9%81%93%E6%97%A0%E7%95%8C%E5%93%B2%E7%90%86%E8%AF%97%E7%A6%85%E8%AF%9711.doc#_ftnref8]
[⑧][/url]
三方:即三方净土,包括西方极乐世界、东方净琉璃世界、上方的弥勒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