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姐夫的清高是有来由的。
村里一条横贯南北的大直路将村子划分为两部分,路东李姓居多,路西殷姓为主。我们家居住在李姓密集地,堂姐夫家则在殷姓阵营。村里唯一的小学就在靠近这条大直路的河流边。从我有记忆时起,似乎村官们都是殷姓居多,而李姓则多半是些有名无实的职位。堂姐夫的清高就来自这里。他的爷爷、父亲都曾经是村官,叔伯们也占据着其它不痛不痒的位子,家里还开了个规模不小的商店,村民们的生活用品等多半是从他家买来的。某天他家商店断货了,不定多少家没有盐下菜、没有米下锅了呢。
堂姐的日子按说也比我们其他的兄弟姐妹强多了,大伯是小学校长,虽然没有多少官路,但收入尚可,受人尊重,每月按时发放的工资总能隔三差五的让他们家的锅散发出诱人的肉香。逢年过节的,还有个别学生家长或老师的“意思意思”,堂姐的童年也是衣食无忧的。而那时,我的比堂姐只小几岁的大姐却只能喝两碗稀粥上学。
堂姐和堂姐夫是小学同学,一个班级上课却并无什么交集。堂姐夫光芒四射,走到哪里都万众瞩目;堂姐腼腆、温顺,专注于大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叮嘱里,直至小学毕业俩人也没说上几句话。
日子就这样波澜不惊的流淌着,两个人的再次相遇却是在高中读书期间的回家途中。小荷才露尖尖角的青涩少年和邻家有女初长成的娇羞柔美,缘分就这样奇妙的降临了。堂姐夫不顾家人的极力反对坚持和堂姐鸿雁飞书,堂姐也瞒着家长悄悄地开始了大人们眼里的早恋。高考结束,俩人双双落榜。堂姐夫难耐相思之苦,终于在家庭战争爆发N次之后,由父母委托的媒人领着走进了大伯的家----正式提亲。大伯眼见堂姐笑嫣如花,也不忍棒打鸳鸯,干脆成全了这对冤家。
据说堂姐结婚时,堂姐夫用新买的自行车在村子里绕了三圈接受众人多次围观、拥堵后才意犹未尽的将堂姐带进了家门。这一进门,就注定了后面的许多故事。
得天独厚的家庭背景,加上有文化底子(50多年前的农村,高中生非常少见),很快堂姐夫便在村子里混得有声有色,八面玲珑。那时的他也没有拒人千里之外的冷漠。迸发的青春和活力让他名副其实的光芒四射。那应该是堂姐最快活、最幸福的岁月吧~
后来,堂姐夫的官越做越大,职位越来越高。从组长、民兵营长、村主任、村长、村支书,到乡里办事员、科室主任转到税务局......命运之神真的很照顾他,一路上官运亨通,财源广进。与之相应的,堂姐夫的脾气也越来越大,肚子越来越圆,眼睛也便越来越看不到地了。我进高中的那一年,堂姐夫是隔壁乡镇税务局的副局长。
[ 此帖被木子李在09-26-2011 20:33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