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geon (真子), 信区: PennySaver Ly/5" &HD
标 题: [谨慎提醒]大家囤油的,小心买canola油 7aNoqS+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Jun 10 14:59:50 2011, 美东) .aIFm5N3?
6Qm .k$[
不确定真假,只是提供给大家参考: Qnp.Na[JV
lzZ=!dG
Canola 油的迷思與真相 &cx]7:;
(by俞靜靜) 'VY\ut
(b1rd
大約是十幾年前,市面上突然出現了一種新的烹飪油,英文叫做 Canola Oil。起先只有在專賣 ”健康自然產品” 的店裡才能看到,但是因為政府及私人公司都廣為宣傳這種油的好處:純植物提煉、不飽和性脂肪、低膽固醇、比別的植物油還理想…云云。 =u&NdMy
N<lf,zGw
既然連政府都這麼說,大概是不會錯了;於是乎關心自己和家人健康的朋友,都紛紛買回去做菜。它在北美洲的銷路直線上升,沒多久也引進了台灣。 :Z5kiEwYM
%{P." ki
但是,Canola 油到底是什麼東西做的呢?其他的油都可以從名字望文生義:如橄欖油,當然是橄欖的油;花生油是花生仁的油;椰子油是椰子果實的油…等等。筆者心生疑惑,查了極詳備的東華大辭典,竟然沒有這個字。 w?p8)Q6m
R2[
}
去年某日,筆者重聽雷博士在四、五年前演講的錄音帶,赫然得到了答案。正巧又有一位琉璃光的朋友,轉來一篇網上有關此油的文章,恰印證了雷博士所言。 ~/R}K g(
xWty2/!h
筆者知道有不少朋友還在用這種油,當即轉發此文給一些能看英文的朋友。數天之後,有一位本地朋友很急切的告訴我說:”好可怕啊!我們家這幾年都用Canola油,那篇文章裡講的症狀我們一家四口全有!我已經馬上換掉了!” xm<sH!,j
(pQ$<c
英文 Canola 一字,是從 ”Canada Oil Low Acid” 四個字的首字母組合而成,意為”低酸加拿大油”。 -IS?8\Q<
M Xl!
Canola 的前身是一種叫作蕓苔 (Rape) 的植物,原生地是歐洲,俗稱歐洲油菜,屬十字花科 (Mustard Family)。 %gx>|
`JG7Pl/ih
1970年代,加拿大的科學家把蕓苔作了基因改造,去掉裡面的糖(Glycosides,會干擾甲狀腺功能),並減少其中所含的芥子酸 (Erucic Acid,有毒),改良出了第一代的 ”低芥子酸蕓苔子” (Low Erucic Acid Rapeseed,簡稱LEAR)。 IRDD
Yf^/YLLS
但荷蘭有研究顯示,這種油會傷害心臟。這項基因改造工程持續未斷,所以也一直未有官方的長期追蹤研究報告,但是由於這個新品種油菜容易種,長得快,蟲害少 (蟲子退避三舍),收成多,很快就變成了加拿大的主要經濟作物。
nHF
o Bp.|8-
加拿大人說,這種基因改造的菜籽油有 ”二低一高” 的優點: 芥子酸低、糖低、好的油酸 (Oleic Acid) 高,又是不飽和脂肪,真是太理想的 ”健康” 油了,不但鼓勵自己人民吃,也不忘推銷到好鄰居美國去。 AzBpQb*
Tb]' b
1979年,加拿大的食用油工業,決定為它改名為 ”Canola”,正式擺脫了 ”有毒蕓苔” 的陰影,並凸顯加拿大之光。 >5]w\^QN9_
S4X['0rX!
加拿大人付了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 (FDA) 五千萬美元,把 Canola 登記為合法,並認證為 ”安全”。於是美國農民也紛紛買種子回去種。這樣一種經過基因變造的主要食用作物,美加政府未要求先作人體試驗,就允許其在市場上大賣,吃進老百姓的肚子。當然,這也不是頭一椿了。 加拿大曾用此油作動物實驗,結果是這樣子的: ?x =
Sm|Ej
P,Rqv)}X
老鼠的心、腎、腎上腺及甲狀腺中的脂肪,產生變性和退化;而飼料中不加 Canola 油之後,老鼠體內這些累積的脂肪殘渣就慢慢溶解,但是在那些主要器官上留下傷痕。 %6<2~
^TY8,qDA
這是由於長鍊脂肪酸 (C22~C28) 不能為生物體吸收,累積在體內形成瘀塞,不但引發心血管問題,並且會破壞神經髓鞘 (Myelin)。神經沒有了這個保護層,就如同家中的電線外皮剝落,是很危險的事,而 Canola 油正是一種長鍊脂肪酸 (C22)。 KTu&R6|
QnDLSMx)
Canola 油會破壞神經系統,想來是不無道理,因為在二次大戰中所使用的神經毒氣芥子氣,就是以蕓苔為原料。在令數千軍民的皮膚及肺起泡以後,早已禁用了。 v{>9&o.J
V -9z{
根據油脂專家所作的研究及觀察,食用 Canola 油的人出現了以下症狀: V=H}Ecd
y/A<eHLy
1. 視力模糊/失明 xZ&S7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