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份之二:玉石共焚 2< ^B]N
l&E- H@Pe
1905年孙中山联合海外各派革命党组成同盟会,主张用暴力的方式来推翻清王朝。到 9B<y w.
1908年冬,同盟会已经发动了六次武装起义,但都相继失败,大量革命青年为此失去 jp2l}C
宝贵的生命,梁启超等保皇党则乘机批评革命党的暴力革命。 Q:tW LVE#0
DGp'Xx_8
梁启超特别批评革命党领袖们,自己躲在安全的海外,却唆使别人在国内搞送死的暴力革 C[wnor!
命。1908年冬,梁启超在《新民丛报》上撰文批评革命党领袖们:“徒骗人于死,己 ah~7T~
则安享高楼华屋,不过‘远距离革命家’而已”。梁启超批评革命党领袖的“远距离革命 A*@!tz<
家”作风,批评他们唆使别人送死而为自己谋取名利的作法,一时在海外华人中引起了很 V_0e/7}Ya
大的反响,掀起了一股批评革命党领袖的风潮。 0Wk}d(f
"bC8/^
同盟会内部也出现了反孙中山的运动,一些人主张“革命之前必须先革革命党之命”。反 M a_! 1Y
孙派攻击孙中山主要在两个方面:第一是批评孙中山近似于独裁的领导作风,说孙中山“ O^
f[ugs
办事近于专横,常令人难堪”,第二是批评孙中山不公开革命经费的使用情况,不少人怀 +-xA/nU.c
疑孙中山将革命经费挪作私用。 Oq|pd7fcgm
BEu9gu
1907年日本政府“请”孙中山出国时,日本朋友公开赠送孙中山的赠款就有2000 }Z2Y>raA\
0余日元(当时普通日本工薪阶层的月薪不过二、三十日元),而孙中山只给《民报》留 )D(XDN
下2000元经费,其余自己全部带走,使《民报》经常陷于经费拮据的苦境。1908 gpO@xk$
年冬,《民报》主编章炳麟和孙中山诀别,章炳麟说:日本人向孙中山赠送的赠款,本来 `Ol*"F.+I
是赠送给革命党的革命经费,孙中山却把这些钱当作赠送给他个人的私人赠款使用。章炳 |f`!{=?
麟批评孙中山这种作法“实在有损我同盟会之威信,而使日人启其轻侮之心”。 3WaYeol`
(swP#t5S
在“远距离革命家”批判和“倒孙狂潮”的夹攻下,党内党外对革命灰心和怀疑的人士大 pcL02W|J
量出现,同盟会一时间陷入失败的边缘。汪精卫是同盟会中无条件坚决支持孙中山的孙派 L(}T-.,Slr
骨干,为了挽救革命、挽救同盟会,汪精卫主动提出自己去北京刺杀清政府高官,用鲜血 vsLn@k3
来证明同盟会的领袖不是贪生怕死的“远距离革命家”,使党内党外的怀疑人士重新树立 ?EKYKLwr
起对革命的信心。 jtl7t59R
8qt|2%
汪精卫刺杀清政府高官的设想,并不著眼于暗杀计划本身是否成功,而是著眼于用鲜血回 F4d L{0;j
击同盟会领袖是“远距离革命家”的讥讽,挽回民众对革命党的信心。汪精卫写给孙中山 w_e Las%
的《致南洋同志书》中写道:“吾侪同志,结义于港,誓与满酋拼一死,以事实示革命党 Lt=#tu&d
之决心,使灰心者复归于热,怀疑者复归于信。今者北上赴京,若能唤醒中华睡狮,引导 5>/,25
99
反满革命火种,则吾侪成仁之志已竟。” !sfUrUu
_RhCVoeB
作为同盟会中坚分子的汪精卫,在北京行刺被捕的消息传来后,海内外对孙中山同盟会的 zYF'XB]4
看法大为改变,梁启超的“远距离革命家”批判不攻自破,人们重新树立起了对革命党同 u5%.T0
P
盟会的信心。可以说当时同盟会的困境,很大程度上是靠汪精卫牺牲自己的烈举挽回的。 ~/
"aD
如果当时汪精卫被清廷处死,汪精卫毫无疑问要作为中国历史上的钦定英雄,永远载入史 %!x\|@C
册。汪精卫在《致南洋同志书》中的一段话,也在当时被流传为佳话:“此行无论事之成 3
\6jzD
败,皆无生还之望。即流血于菜市街头,犹张目以望革命军之入都门也。” TB1 1crE
fz,8 <
汪精卫最有名的文章是发表于《民报》26期上的《革命之决心》一文。汪精卫在文中说 < R0c=BZ>
:现在四亿人民正如饥泣的赤子,正在盼等吃革命之饭。但烧熟米饭所需要的一是薪,二 Z+Z`J;
,
是釜。薪燃烧自己化为灰烬,把自己的热移给了米,才使生米变成熟饭;釜则默默地忍受 H.Pts>3r(
水煎火烤。所以革命党人的角色有二,一作为薪,为薪的人需要奉献的毅力,甘心把自己 ,7tN&R_
当作柴薪,化自己为灰烬来煮成革命之饭;二作为釜,为釜的人需要坚韧的耐力,愿意把 !*EHr09N7
自己当作锅釜,煎熬自己来煮成革命之饭。 ~vG~Z*F
dZv-lMYBE
在同盟会中汪精卫最要好的朋友是胡汉民。胡汉民比汪精卫大四岁,不仅是和汪一起来日 .rax`@\8
本留学的同乡,也是长年在《民报》一起工作的同事,汪一直把胡当作大哥看待。胡汉民 \'j%q\Bl;
得知汪精卫要北上行刺时,劝汪说:你是同盟会中举足轻重的人物,你的文才口才和号召 AY|8wf,LS
力都是无人可以取代的。如果你以一时之激情与虏酋拼命,对革命的损失太大。 #2Mz.=#G
kg+"Ta[9
汪精卫则说:梁启超骂我们这些革命党人是“远距离革命家”,章炳麟等人又背叛孙先生 jr'O4bo%
和同盟会,已经到了“非口实所可弥缝,非手段所可挽回”的地步。现在我们必须拿出具
aS:17+!
体的行动来证明我们的革命之决心,才能使梁启超愧对民众,使章炳麟愧对党人,才能促 H6*F?a`)I
使同盟会内部团结和挽回民众对革命的信心。我以前在《革命之决心》一文中曾经说过, >.~^(
革命党人要为革命作釜作薪,现在正是需要我当革命之薪的时候,若吝薪则何由有饭?但 ~pwp B2c
不管汪精卫说什么,胡汉民都坚决反对汪的北上行刺计划。汪精卫临走时不敢向胡汉民告 ^'[Rb!Q8
别,怕胡汉民会硬把他留下,于是咬破手指给胡汉民留下血书:“我今为薪,兄当为釜” jG8ihi
。胡汉民见到血书时,当场哭得昏了过去。 =
7#)8p[
R (4 :_ xc
孙中山等同盟会领导人并不反对用行刺清廷高官的形式,来挽回和唤醒民众对革命的信心 R '"J{oR
。但考虑到汪精卫是同盟会中非常难得的人才,所以孙中山并没有表示支持汪精卫的北上 c5^i5de
行刺计划,但也没有表示反对。因为没有孙中山等同盟会领导人的明确支持,汪精卫不得 N'|zPFkg
不自己寻找愿意和自己一起北上行刺,作革命之薪的人。汪精卫首先想到的是黄复生。 AVHn7olG
BL,YJ
M(y
黄复生是四川人,和汪精卫一样也是发起同盟会的元老,担任同盟会的高层干部。黄复生 #jK{)%}mA
读了汪精卫《革命之决心》一文后非常感动,对汪精卫说:“我也愿意作革命之薪”。汪 L,Uqt,
精卫把自己北上行刺的计划告诉黄复生,汪精卫还没有讲完,黄复生就大笑道:“铭兄, Fb[<YX"
有话何不直说。我和你一起去北京”。汪精卫说:“去北京行刺可是九死一生,毫无生还 !d%OoRSU'
的可能……”黄复生豪爽地说:“我参加革命时早已立志为革命而死,还谈什么生还的问 oZP:}= F
题,这次就让我们一起作革命之薪吧。” N\ GBjr-d
/zPN9 db
汪精卫再找到同盟会中会作炸弹的喻培伦,请他帮助作炸弹,喻培伦也爽快地答应了,愿 R6CxNPRJ
意和汪精卫一同北上。当然最坚决和汪精卫一起北上的是陈璧君,有人半开玩笑地说:“ dIMs{!
你有一张英国臣民的护照,当然不怕死。到关键时刻,你把英国护照一抛,英国领事馆自 OfY>~d
会来救你。”陈璧君听完二话不说,拿出英国护照当场撕成碎片,满座皆惊,也让那位说 O:#t>
;
风凉话的人羞得恨不得钻入地缝。可惜现在再也看不到陈璧君那样有志气撕毁自己外国护 :6Bk<
照的烈女了。 Gz$DsaG
Xg#Dbf4
汪精卫计划他和黄复生先到北京作好准备,然后喻培伦、陈璧君等人再携带炸弹到北京。 ^yjc"r%B
1909年10月,汪精卫、黄复生两人先乘英国船到天津,同盟会的郑毓秀迎接他们。 %xkqiI3Ff
郑毓秀的父亲是天津有名的实业家,她本人精通外文,是天津有名的交际花。郑毓秀经廖 .2Gn)dZU
仲恺介绍加入同盟会,这次廖仲恺特别写信给郑毓秀,要求她全力帮助汪精卫等人的暗杀 ~99Ta]U
行动。汪精卫平日接触的都是陈璧君那样的革命烈女,见到郑毓秀这样风姿绰约的美人交 x@ (91f
际花,觉得十分不自然。 -KbT[]
hDzKB))<w
汪精卫说:“听说最近北京的火车站盘查得很严。我们这些男人携带炸弹容易引起怀疑, 5-aCNAF2
想请你帮我们把炸弹带入北京。不过这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炸弹在路上一不小心就有可 #%B1,.A
能爆炸……”郑毓秀当即答应:“如果不会爆炸,还叫什么炸弹?这事就交给我了。”汪 "'dt"x)
精卫是个相貌英俊的美少年,又精通诗词文章,郑毓秀对汪很是倾心,多次以教她作诗为 rOH8W
借口和汪精卫接近,汪却极力避开和郑毓秀的单独接触。汪精卫此时已经下定决心象柴薪 h dPKeqg7
那样为革命献身,早把男女私情置之度外,和郑毓秀的关系从来没有越过同志的关系。后 = DvnfT<
来郑毓秀感叹说:“汪精卫真是少见的道学先生”。 +g\u=&<6
"X"DTP1b
汪精卫和黄复生到北京的琉璃厂租了一栋房子,挂上“守真照相馆”的招牌,因为照相馆 3E:wyf)i"
的暗室最适合搞炸弹的组装,照相馆里飘出化学药品的味道也不会引人怀疑。不久喻培伦 6BNOF66kH
传来话:正月十五(1910年2月10日)将带铁西瓜入京,请汪等人去前门车站接站
M9 _h0
。汪精卫和黄复生赶到前门站,见郑毓秀挽著一位白人绅士的手悠然走出车站,白人绅士 ,8EeSnI
的手里提著一个沉重的皮箱,里面装著炸弹,车站的警官看也没看就让他们走出了车站。 a)[t kjU
原来当时外国人在中国有治外法权,因此没有人敢随便检查外国人的行李。这个白人是法 W<v?D6dFq
国大使馆的职员,曾一直追求郑毓秀,这次郑毓秀请他帮忙,那人当然一口答应。 1rT}mm/e;
- C8h$P
炸弹运到北京后,喻培伦和陈璧君也赶到北京,他们一起商量暗杀的具体计划。第一次暗 M
HlP)'
杀行动是刺杀摄政王载沣的弟弟载洵贝子和载涛贝勒(贝子和贝勒为清王室的爵位名,亲 ; #e-pkV
王之下为贝子,贝子之下为贝勒)。2月底载洵和载涛从欧洲访问返京,汪精卫等人准备 lbTz
在载洵和载涛走出前门车站时,投掷炸弹炸死载洵和载涛。当天汪精卫、黄复生、陈璧君 }Geip@Ot
三人雇一辆骡车前往前门站,汪精卫和黄复生携带装有炸弹的皮箱在车站门口等候,陈璧 lv,8NmP5
君则在骡车上接应。但没有想到当时清廷正搞廉政运动,载洵和载涛不摆架子,混杂在一 "k5 C? ~
般民众中一起出站。由于出站的人群中戴红顶子官帽的人极多,汪精卫和黄复生无法识别 vpTS>!i
目标,只好终止暗杀计划。 *#dXW\8qu
{v<Ig{{V
这次刺杀失败后,汪精卫等人把暗杀的目标定为清廷的最高领导人摄政王载沣。他们吸取 # 1I<qK
了上次计划不周而失败的教训,开始详细调查载沣的行踪。醇亲王载沣的醇王府在什刹海 ;. /Tv84I^
附近,载沣每天早上8点出王府,经过鼓楼大街从景山后门进入皇宫。汪精卫等人本准备 ($[pCdY
在鼓楼大街的矮墙后投炸弹,但正赶上鼓楼大街修扩马路,闲杂人太多,无法行动。他们 xOPSw|!w
后来注意到什刹海和后海分界处的一座小桥银锭桥,环境非常僻静,而小桥附近又有一条 \O72PC+
阴沟可容藏身。于是汪精卫决定事先将炸弹埋在小桥下,汪精卫自己藏身于阴沟里,待载 &2#<6=}
沣过桥时用电线引爆炸弹,和载沣同归于尽。 js'*:*7
JzCfs<D
1910年3月31日深夜,黄复生和喻培伦前往银锭桥埋炸弹,留下汪精卫和陈璧君两 V=\&eS4^"
人。陈璧君知道汪精卫明天将在爆炸中和载沣同归于尽,这将是他们两人最后的一夜。陈 !9OAMHa*9
璧君拉著汪精卫的手轻声地哭泣,汪精卫本想找一些话安慰她,可是却不知道该说什么才 w%j 6zsTz
好。汪精卫内心是深爱陈璧君的,他也知道陈璧君同样深爱著他,但汪精卫越爱陈璧君, H&`p9d*(e
就越不愿看到陈璧君为了他而失去一生的幸福。汪精卫努力压下和自己心爱之人的生死离 e,|"9OK
别之情,只是拉著陈璧君的手默默无语,让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vQYd!DSh
%GjF;dJ
突然喻培伦匆匆跑进来说:“大事不好,有人看见我们埋炸弹了”,不久黄复生也跑回来 d),@&MSN
说:“警察已经发现我们的炸弹了”。 l'?/$?'e_Z
h`?0=:Tru
本来他们以为在寒冬的夜晚人迹稀少,在寒冷的深夜行事不会有人发现。可是天公不作美 ?Tt/,Hl?D
,银锭桥附近一家人的妻子突然和别人私奔,男人晚上妒气得睡不著觉,深夜走出家门去 03AYW)"}M
散气。该人走到银锭桥附近,忽然看到有人影在桥下挖土,他立即联想到人们埋藏财宝的 LKftNSkg"
故事,于是潜伏在一旁偷看,想事后取走财宝。可是看到黄复生和喻培伦,埋好炸弹后又 Wvmf[!V;
开始拉电线埋电线时,该人感觉到情况不对,这不是埋财宝,而是一个重大的阴谋,于是 1&U'pp|T
从藏身之处跑出来前去报警。 {_KuztJGA
]={:VsnL
黄复生和喻培伦刚埋好炸弹,忽然看到从附近闪出一个黑影跑走,立刻意识到他们的行动 =`Nnd@3v
被人偷看到了。于是喻培伦先跑回去向汪精卫报告,黄复生则在附近监视。不一会儿那个 $Ob]JAf}
男人带著两个巡警前来,黄复生意识到他们的计划已彻底暴露,也跑回去向汪精卫等人报 -9vAY+s.
警。喻培伦建议他们现在立即离开北京,还来得及逃过清廷的追捕。但汪精卫说虽然发现 IiS1ubNtZ
了炸弹,但警察未必就能查出来是他们干的,所以不用著急,看看风头再说。 /Y%) Y
86.!sQ8b
第二天北京各大报纸都登出了银锭桥下发现炸弹,有人想行刺摄政王的新闻,不过报纸上 v)4 kS
的分析却都认为这是清廷内部的势力斗争。有人说炸弹中包炸药的报纸写有伦敦字样,而 5|wQeosXxI
载洵贝子和载涛贝勒正好刚从伦敦回来,很可能是他们搞的暗杀阴谋;也有人分析认为是 FHqa|4Ie
庆亲王想篡权的阴谋,但没有一篇新闻怀疑到革命党,使汪精卫等人大为安心。三天后又 c"77<Db$
有报纸登出新闻,说银锭桥炸弹案的凶犯已经抓获,汪精卫等人更为安心,于是开始策划 J(g!>Sp!p
下一次行动,让喻培伦去东京买炸药,陈璧君去南洋筹款,汪精卫和黄复生继续潜伏在北 pA"pt~6
京进行下一次暗杀的策划。 7H++ pOF
B5P++aQ
然而汪精卫等人却中了清廷的计谋。清廷警察发现炸弹后,立即明白是革命党所为。为了 ,5H$Tm,6\S
防止暗杀者们逃跑,清廷故意向新闻界放出朝廷内部暗斗和凶手已经捕获的小道消息,使 [t,grdw
暗杀者们安心留在北京。清廷警察发现炸弹中的炸药是外国制,但几颗螺丝钉却是新近制 sm4@ywd>
作的。警探到北京市内各个铜铁店调查,骡马市大街的鸿太永铁铺认出螺丝为该店所作, FL"I PX;S
是琉璃厂“守真照相馆”的老板要求他们作的。警探开始监视“守真照相馆”,正好赶上
W)$;T%u
“守真照相馆”搞装修,一些密探混入装修工人中,从“守真照相馆”中盗出了革命党的 |&h!#Q{7l
机密文件,发现这次暗杀正是革命党所为,首谋就是清廷出10万两白银悬赏人头的朝廷 PBR+NHrZ
钦犯汪精卫。1910年4月16日,警察包围了“守真照相馆”,将汪精卫和黄复生一 pBh[F5
举抓获。 c;BQ$je}
h$4V5
V
由于谋刺摄政王是一个大案,民政部尚书肃亲王善耆亲自审理此案。肃亲王是清朝建国元 Nr6YQH*[
勋八大世袭王室的第一家,是当时清廷中头脑见识过人的少有人才。顺便说几句题外话: (a@cK,
辛亥革命成功后肃亲王亡命日本租界旅顺,和日本人川岛浪速结拜兄弟,并将一个王女托 y @h^
川岛浪速收养,这就是后来有名的川岛芳子。肃亲王看到从汪精卫身上搜缴的三篇汪精卫 c[@>#7p`o
的亲笔手稿《革命之趋势》、《革命之决心》、《告别同志书》之后,感慨万分,非常佩 boJQ3Xc
服汪精卫的人品见识,更佩服汪精卫为革命献身的精神。肃亲王对清廷的腐败也感到深恶 9{?<.%
痛绝,所以对革命党人的反叛行为也十分同情,他后来说:“如果我不是出生在王族,我 `:?padZG
早就加入革命党反叛朝廷了”。 NS mo(c>5
^L<1S/~)
由于清廷已经宣布预备立宪,1910年4月25日清廷法部按照文明国家之法,开庭审 c{s<W}3Ds
理汪精卫行刺未遂案。汪精卫在被告席上昂首挺胸,慷慨陈词地宣读了他即时写成的四千 ^4c2}>f
余言的供词:“本名汪兆铭,别号精卫。前在东京时为《民报》主笔。生平宗旨,均刊登 *
vEG%Y
于《民报》,不再多言。孙中山先生起事兵败后,我决心炸死载沣以振奋天下人之心。。 "f3, w
。”。汪精卫和黄复生在法庭上不但没有招供同党,反而争著说自己是行刺的主谋,希望 >0T0K`o
以此来为对方减轻刑罚,令在场人士十分感动。 N{L ]H_=
o!wz:|\S
看到汪精卫和黄复生视死如归,保护同志的常烘,肃亲王意识到:革命党人行刺的目的就 %[&cy'
是玉石共焚、杀身成仁,他们早已作好“薪尽饭熟”的献身准备。杀了他们不仅不能吓倒 a(BWV?A
那些不怕死的革命党人,反而会激发民众对清廷的憎恶和反感。本来加害皇族是满门抄斩 ^ D?;K8a-l
的死罪,但肃亲王决定从轻发落汪黄二人,以安抚天下人心。摄政王载沣最初主张立斩汪 ^~eT#Y8
黄二人,但经过肃亲王的反复劝说,同意从轻发落汪黄二人。1910年4月29日,清 Uw<Lt"ls.
廷以汪黄二人“误解朝廷政策”为由,免除汪黄二人死罪,判处二人永远监禁。 ,N5Rdgzk
>LwAG:Ud
汪精卫接到免死的判决时,有捡来一条命的感觉。汪精卫入狱后,肃亲王亲自到狱中看望 {b7P1}>-*
汪精卫。汪精卫以前以为清廷的官员都是愚钝无能的昏官污吏,没想到肃亲王肯屈身访问 JwxI8Pi*y
他这个囚犯,而且以礼相待,谈吐文雅,让汪精卫十分吃惊,也很佩服肃亲王的见识才干 )u'oI_
。后来人们问起汪精卫对肃亲王的印象时,汪精卫说:“一位了不起的政治家”。 Uiv;0Tovl
2m/1:5
肃亲王说:“汪先生在《民报》的篇篇大作,我都拜读过。汪先生主张中国必须自强自立 pi3Z)YcT
,改革政体,提倡民众参政,效法西方立宪,这些与朝廷的主张都是一致的。目前朝廷正 VOp8 ,!
在筹办预备立宪,建立国会让民众参政议政,这些不正是先生所争取的革命目标吗?” Z:)\j.
~ m,z|
汪精卫反论说:“我们革命党人所主张的绝不是立宪,而是要推翻封建专制,实行三民主 73 Tg
{~
义。亲王既然读过汪某在《民报》上的文章,对汪某的革命主张应有所了解。” ~u/Enl7\-
HC+
(FymV
肃亲王说:“你们革命党的确有很多杰出的主见,但你们也应该认真倾耳听听我们的看法 f+1)Ju~
。说实话,我认为‘三民主义’是一种见识偏狭的理论,不能成为今后中国的指导理念。 at
]Lz_\
为什么要宣扬灭满兴汉?这样宣扬民族仇视能够使中国实现五族协和吗?为什么要搞平地 4VD'<`R[
起风波的流血革命,我们不是已经答应实行宪政,让各种政治主张都有实现的机会。用和 nNq| v=L
平的宪政方式来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不是比用多量人命财产损坏的革命方式来实现自己
GDZe6*
的政治主张更好吗?邻国日本不正是君主立宪的成功榜样吗?” eNi.d;8F
Bn}@wO
汪精卫反论说:“我们主张革命的时候,很多人用日本君主立宪成功的事例来反对革命。 4,wdIdSm4
但日本明治维新,是西乡隆盛用武力从幕府手中夺来的政权,绝不是幕府微笑著把政权交 jFbz:a
UF
出来的。现在中国搞君主立宪,并不能解决长年的腐败弊害,而且把国会作为民权的支柱 ^V_vpr]}P
不过是一种幻想,国会只不过是君主的傀儡走狗而已。只有民主革命才是救中国的唯一道 ,R3D
路。” @_h/%>0
Op\l
肃亲王说:“中国的政治十分复杂,各种民意纷缠不一,改革政体岂能操之过急?螳螂在 rS{Rzs^@
前,黄雀在后,列强不是在觊觎著我们吗?不忍不谋则乱,还请汪先生三思。” 5-5qm[.;
/p?h@6h@y
汪精卫和肃亲王的辩论总是在两条平行线上,谁也说服不了谁。当年汪精卫正值年青的2 FV!
8岁,而肃亲王却是初老的45岁,但两人都对对方的才学见识产生了敬佩之心。肃亲王 U_Emp[
原想说降汪精卫为清廷效力,但见汪精卫革命志坚,也就没有再为难汪精卫。后来肃亲王 FzFY2h;n]B
不时来狱中看望汪精卫,两人之间的关系似乎不是政敌,倒有些近似朋友的关系了。 -Y2h vC
UIIunA9
孙中山在纽约得知汪精卫被捕的消息时喟然长叹道:“兆铭是吾党一位大人才,失去他好 ,`S"nq
比断了我一支手臂”。同盟会东京总部和世界各地的支部也发起了营救汪精卫的行动,胡 Hg*6I%D[So
汉民亲自奔走各地为营救汪精卫演讲筹款。通过营救汪精卫的活动,使一度陷于分裂的同 dD@T}^j *|
盟会内部开始弥合,也使民众重新认识到革命党的决心,对后来辛亥革命的成功起到了十 \[+ZKj:
分重要的作用。 M@
! {m
(E\7Ui0Q
汪精卫在狱中无事,每日作诗。汪精卫狱中诗作最有名的一首是《被逮口占》(又名《慷 akrEZ7A
慨篇》)。 Kc}FMu
'?wv::t
街石成痴绝,沧波万里愁; I]jVnQ>&
孤飞终不倦,羞逐海浪浮。 /N{x Ft/?
诧紫嫣红色,从知渲染难; F#O.
i,
他时好花发,认取血痕斑。 }NiJDs
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 a:H}c9$%
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 71w
留得心魂在,残躯付劫灰; u
L/*,[}'
青磷光不灭,夜夜照燕台。 T[~a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