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用工「荒一会儿」 FX}kH ]
rlV:%
k
于泽远 (2011-02-25) ROqz$yY
wA$ JDf)Vg
c%tb6@C
sbqAjm}
由于保姆紧缺,在北京干了三年钟点工的李桂芳近来每天都要工作10小时以上,但李桂芳觉得很值,因为她的工钱已从三年前的每小时8元(人民币,下同,约1.6新元)涨到每小时15元。 X?kw=x{2P
aGSix}b1P
老家在四川巴中农村的李桂芳对自己的工作和收入很满意:“我只上过三年小学,现在每月能挣3000多,知足了。” JB[n]|
0&wbGbg(W
李桂芳告诉我,她老公开过拉客的黑车(无执照的德士),但上个月已经洗手不干了,一是因为开黑车总得提心吊胆,二是因为近来工作比较好找。现在她老公在为一家物流公司开车送货。 a/p}
?!\
)jc`_{PQg
春节过后,中国各地频频传出用工荒的消息。有人说,坐享了30多年人口红利的中国,已经迎来了刘易斯拐点(指劳动力从过剩到短缺的转变),也有学者强调,中国其实并不是劳动力绝对短缺,只不过很多用人单位的待遇已经不能满足农民工的要求。 ^V,?n@c!
kMd1)6%6A
无论什么原因,用工荒对于背井离乡寻找工作机会的农民工大军来说,都是一件好事。在过去的30多年里,数以亿计的农民工用自己的血汗改变了中国城市的面貌,但城市强加给他们的户籍歧视、待遇微薄等不平等条件却长期没有改变。 ))ArM-02
oU"!"t
近年来,用工荒的出现显然推动了农民工待遇的改善。从东南沿海到中西部地区,各地纷纷连续上调最低工资线。北京市人保局近日发布统计数据显示,今年春节过后,已有280万外地农民工涌入京城,农民工月薪同比增幅明显,工资水平普涨近10%。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