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社区应用 最新帖子 精华区 社区服务 会员列表 统计排行
主题 : 人生如同一场皮影戏
浮生 离线
级别: 班副

显示用户信息 
楼主  发表于: 2004-03-12   

人生如同一场皮影戏

人生如同一场皮影戏
                        --张艺谋电影《活着》观后


user posted image

《活着》是张艺谋十年前拍的一部电影,却是我最喜欢的一部张艺谋的电影。尽管在此之后,张艺谋在电影艺术上仍不断地尝试创新,依我看来《活着》作为张艺谋电影艺术的巅峰之作的地位至今仍未能被撼动。《活着》是一部史诗般的影片,它叙述了一个普通人家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到七十年代之间所遭遇的艰辛苦难和种种悲剧。在这部影片中,张艺谋似乎暂时放弃了他对表现中国民俗本身的热衷,而转向用中国民俗去表达他对人在世上的命运关注。没有一部其他的张艺谋的电影具有《活着》这样深刻的内涵。福贵一家在电影中的悲惨遭遇只是层面上的故事,影片的主旨却是在演绎人在世上和命运抗争却无能为力的境况,去再现张艺谋欲表现的宿命论人生观。贯穿整部电影的皮影戏是我们理解这一主旨的最重要依据。实际上,把皮影戏引入电影《活着》之中可能是张艺谋作为导演最匠心独运的一次尝试。皮影戏使《活着》的故事演化成三层,福贵一家的故事,皮影戏的故事,以及人类的故事。人在世上的双重角色在他和玩偶之间的关系上得到充分的显示。一方面,人是玩偶的操纵者;另一方面,人却如同玩偶被一种不可知的强大力量所操纵。福贵一家人在电影中的悲惨命运具有浓烈的宿命论的色彩,更为人如同玩偶这一比喻增加了不可缺少的注脚。

可能是得益于他当年做摄影师的经历,张艺谋惯于在他的电影中使用色彩斑斓的视觉符号来烘托电影的气氛,增加视觉效果。这种视觉符号可能是一幕场景,一些道具,也可能是些意像,它们和故事情节紧密结合,不光给予观众以强大的视觉冲击,也象征性的传递了导演欲在电影中表现的主题。在《红高粱》中,观众是不会忘记青纱口那一望无际的高粱地,那野性弥漫的绿色向我们张扬着自然和生命;在《菊豆》中,观众的视觉中反复出现杨家染坊里自房粱上悬挂而下的红黄布条,黄色暗含淫荡而红色却预示血腥和死亡,那布条更是给人束缚和限制的联想;在《大红灯笼高高挂》中,陈家大院里的大红灯笼以及灰色的高墙更是电影故事的主线,红灯笼让人想到青楼和挑逗而灰色的高墙则象征着幽闭和囚禁。这些强烈的视觉符号形成了张艺谋电影独特的风格,为张艺谋的电影增加了厚重的内涵。《活着》在表面上看没有什么视觉张力,色彩不如他的其他电影那么张扬,难怪有人看了《活着》后说是不像是张艺谋的电影。其实,《活着》的风格和张艺谋其他的电影一脉相承。中国的民间艺术皮影戏承担了视觉符号这一角色。皮影戏绝不是有些人想象的所谓的张艺谋又在玩民俗的噱头,皮影戏是电影《活着》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不但增添了观众视觉的享受,更是把电影的主题推到了一个更高的境地。

张艺谋的早期电影全是改编自出版的小说,但张艺谋常常在电影中为原著添加了神来之笔,使得电影比原著显得更加丰富和出彩。时明时暗的大红灯笼从没有出现在苏童的《妻妾成群》中,大红大黄的染布条也不是刘恒的《伏羲伏羲》中的创意,皮影戏更是和余华的同名小说《活着》毫无关联。然而,皮影戏绝不是张艺谋信手拈来,而是经过深思熟虑选择。在余华的原著中,福贵只是个日出而作的老农,终日对着那条同名的老牛喃喃自语。电影中的主角由老农变成皮影戏艺人显然会使整个故事更加耐看,更加富于戏剧性。皮影戏是中国的国粹,具有至少两千多年的历史,最早至少可以追溯到汉武帝与李夫人的故事。皮影戏是中国传统偶戏的一种。偶戏可以分为布袋戏,傀儡戏和皮影戏。前两种无论表演形式还是表现形式都和后者有很大的不同。布袋戏是以手掌操纵玩偶,所以又叫手掌戏。傀儡戏分为悬丝傀儡、杖头傀儡等,以线或木杖操纵傀儡。布袋戏和傀儡戏中傀儡都是直接出现在舞台上的,是立体的表现艺术。皮影戏是偶戏中唯一在舞台上表演的平面艺术。皮影戏的表演是借助一面影窗,利用灯光的照射将纸偶或皮偶影射出来,配合音乐和唱白来表现戏剧故事的,所以也叫“灯影戏” 。通过以上比较,我们终于可以看出张艺谋在电影《活着》中舍其他而取皮影戏的苦心孤诣。这绝不是心血来潮,也不是仅仅为了视觉效果,把皮影戏纳入电影《活着》是张艺谋作为电影大师的才能一次闪亮的显现,一次杰出的匠心独运。皮影戏不仅给观众带来了截然不同的欣赏趣味,为影片带来更多的戏剧性,也赋予电影《活着》以全新的内涵。皮影戏带给电影《活着》的内涵是多层面的。皮影戏首先是戏,而戏至少在这里又分两层含义。一是它不是真实的,二是它有脚本,一切剧情都可以预知的。用戏来衬托福贵的一生是再恰当不过的了。浮生若梦,亦真亦幻。人生就如同一场早已安排好的戏。实际上,人生如戏是一个我们耳熟能详的譬喻。西方文豪莎士比亚也曾说过,“这世界是个舞台,男男女女都是演员,人人有上台的时候,也有下台的时候。” 既然人生如戏,那我们就不必把它当真,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电影《活着》尽管充斥死亡,而张艺谋在电影中塑造出的气氛却不是那么沉重。皮影戏又是影戏。戏本身就不是真的了,而影戏却给这不真实又增加了一份虚幻,而皮影出现在电影影幕上就更是幻上加幻。平面皮偶在孤灯幻影下显现演绎人生的故事把人生如戏,人生如梦发挥到淋漓尽致的地步。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人生就已是一场梦幻,而对大起大落,丧子丧女的福贵来说简直就是一场恶梦。皮影戏还是偶戏。偶戏能更好的象征人如同玩偶这一譬喻,皮影戏中的皮偶受人操纵和电影中福贵受命运操纵交相互映,把宿命论在电影中推到了极致。

人如玩偶是由来已久的譬喻。由悬丝或木杖受人控制的玩偶用来比喻面对命运无能为力的人类是再恰当不过的了。张艺谋在电影中把福贵比作命运手上的玩偶是显而易见的。皮影戏在电影中福贵一生的关键时刻反复出现就是明证。张艺谋曾对英国《每日电迅报》的记者马尔科姆说道,“我喜欢这部电影中的皮偶,希望它能更多的出现在这部电影的场景中” 。影片的开头在主人公福贵尚未出场皮影戏就作为开场白先期出现赌场的背景中,为人生如同一场皮影戏埋下了伏笔。还是花花公子福贵在抱怨当晚赌场手气不好之后,电影镜头把皮影戏推到前场占据了整个影幕。此后,皮影戏和福贵在影幕上反复交相出现,这绝不是为了热闹和玩民俗的把戏,而是张艺谋准确无误地在向观众强调福贵就象那受人控制的皮偶一样,对自己的命运无可奈何。故事中的福贵的确是个玩偶,当他在皮影戏班主的鼓动下加入到艺人中在那声嘶力竭地吼唱时,全然不知一个改变他一生的阴谋正朝他袭来。皮影戏班主龙二为了得到福贵家百年的祖居正串通赌场老板让福贵一步一步落入他的圈套。最终福贵输尽家产,变得一文不名。命运无常,祸福相依,有失就有得。在福贵输掉祖居,气死老父后,先前气回娘家的妻子家珍却回到了他的身边,生活的磨难让他明白要活下去的道理,让他决心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可以这么说,是灾难让这个曾是行尸走肉的浪荡公子成为了一个真正了解生活意义的人,懂得为什么而活着。福贵的灾变让我想到了文学上一个恒久的主题,这就是“幸运的堕落” 。正是由于亚当的堕落,人类才升华到一个更为崇高的天堂。也正是福贵的堕落,他才最终成为了一个真正的人,一个对社会和家庭有益的人。也许堕落就是我们人生中受教育不可分割的一步,是我们认识惨痛的人生必经之路。如果我们把这一情节看成是余华和张艺谋在进行道德说教的话,那就把问题过分简单化了。电影中种种巧合的情节是张艺谋在竭力向我们宣扬他电影中宿命论的主调。正是这一情节再次提醒我们不要去简单看待我们生活中的事件。古代塞翁的故事早已让我们知道福就是祸,祸就是福。命运和福贵开了个天大的玩笑。他这貌似灾祸的败家行为最终却变成了救命之举。赌场中的输家最终在生活中却成了赢家,福贵不光是输掉了他的家产,同时也“输” 掉了几年后本该戴在他头上的恶霸地主的帽子。电影中龙二在四九年解放后被枪毙前曾死不瞑目地看着福贵,而小说中余华更是直接了当地让龙二对福贵说:“福贵,我是替你去死啊。” 没有什么情节更能让我们体会到人生无常,命运有定,没有什么情节比这一段更能让我们感受到命运常在无情地捉弄我们,常和我们开丑陋的玩笑。谁能知道我们今天的福不会是明天的祸?谁又能知道我们今天的祸不会是明天的福呢?

在整部电影中,张艺谋不断地把玩“人如玩偶” 这一意像。福贵被改写成皮影戏艺人,不光是情节的需要,也是张艺谋为了强化主题的手段。为了生活,福贵抛妻别子,远离家乡,成了巡回皮影戏团的班主。福贵那一幕幕风餐露宿为生存奔波的镜头和皮影戏交叉出现在影幕上让我们有点分不清皮影中人物和电影中人物的界限。福贵被国民党军队强征为民夫,肩拉大炮的镜头,更让我们看到一个悬丝木偶的形象,受人操纵,无可奈何。在用电影语言表现人如玩偶上,张艺谋显得游刃有余,电影中很多镜头并不随意。当福贵后来被解放军俘虏,一个解放军战士用刺刀挑起福贵身边的一个皮偶举到阳光灿烂的天空,这个镜头十分具有象征意义,皮偶毫无疑问是象征福贵,而举上天则预示福贵从此不再是让人瞧不起的社会低层,福贵的社会地位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解放了,社会制度发生了变化,然而福贵身不由己的命运仍然继续着。在那场超英赶美大炼钢铁的运动中,张艺谋再一次把皮影戏的场面和炼钢的场面融汇在一起,象征着在那场荒诞的运动中,每个人都和福贵一样身不由己,是命运的玩偶。这场运动的间接后果是福贵的儿子有庆被车给撞死了,而肇事人不是别人正是和福贵在战场上一起出生入死的伙伴春生,而福贵自己也间接地促成了有庆的死亡。要不是福贵非要把疲倦不堪的有庆送到学校,有庆本可躲过这一劫。电影中,张艺谋再次充分的发挥皮影戏这一媒介去象征人不过是命运手中的一个玩偶这一譬喻。当福贵冲向鲜血淋漓的有庆的尸体前,张艺谋给了他一个特写镜头。在整个影幕上,除了福贵本人,就是一幅皮影戏的影窗。在无法抗拒的命运面前,福贵本人看上去多么象被他玩于股掌的皮影啊。这些戏剧性的巧合后来再次发生在福贵女儿凤霞的身上。文化大革命中,一直伴随福贵的那箱皮影未能逃过劫难,在镇长的督促下,凤霞把那些皮影烧掉了。皮影戏的故事似乎暂时结束了,但福贵的厄运却并没有随着那些皮影灰飞烟灭。由于高明的医生在文革中全被关进“牛棚” ,医院由学生当班,凤霞产后大出血得不到及时的救治而命归黄泉。命运再次向我们展示了它丑陋的力量。让人哭笑不得的是,本可救凤霞一命医术高明的王教授,因为饿了三天,吃了福贵好心为他买的七个馒头而噎得不能动弹。福贵再一次间接的促成了凤霞的死亡。这些情节极富戏剧性,在原著中是没有的。电影中所有这些戏剧性的巧合毫无疑问都被设计用来表明张艺谋在电影中宣扬的宿命论主调。影片的结尾也是富有象征性的。当福贵的外孙馒头问他的姥爷把他爸爸为他买的小鸡放到哪里时,福贵从床底拖出那个劫后余生原来装皮影的木箱,和他一起把小鸡一只一只的放进去。毫无疑问,这里小鸡代表的是年轻一代,代表着未来,而曾经装皮影的木箱由于是个盛体和封闭物,表示禁锢和束缚则象征着命运。通过这一象征,张艺谋无非在告诉我们,人类将继续受命运的控制,永远不能摆脱命运的主宰。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中国电影闻名遐迩的第五代导演曾拍摄了三部令人难忘的电影。它们是田壮壮的《蓝风筝》,陈凯歌的《霸王别姬》,以及张艺谋的《活着》。三部影片都在国际上获得大奖,并且三部影片都遭到在国内禁演的命运。实际上,依我看来,田壮壮和陈凯歌的电影是在对四九年以后的政治运动做政治谴责,而张艺谋的电影更多的却是在做哲学思考,因为活着是有关生与死的命题。这种主题的不同可以从他们的家庭出身和生活经历中找到答案。童年的经历无疑会在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上留下深深的烙印。田壮壮的父亲田方曾在电影《英雄儿女》中扮演王文清,后来是文化部电影局的副局长和北影的厂长;母亲于蓝曾扮演过江姐。陈凯歌的父亲陈怀恺是北影知名导演,曾执导过影片《青春之歌》和《小兵张嘎》。尽管他们在文革中受到了冲击,甚至田方被迫害至死,但在文革前他们都是社会名流。因此田壮壮和陈凯歌至少都有过美好的童年。而张艺谋则不同,张艺谋的父亲在解放前当过国民党的军官,张还有个跟随国民党军队逃到台湾的大伯和一个死后被定为国民党特务的叔叔。可以想像,象这样一个国民党反动派的“残渣余孽” 的童年是不会阳光灿烂的。张艺谋曾回忆道,“从很小的时候起,我就觉得我的家庭有问题。我一直很害怕不安。” 他在学校的成绩总是名列前茅,但无论他怎么努力,他总是受到歧视,总是不能象同龄人那样加入共青团。即便是文革结束后他报考大学,他也受到了年龄的歧视。据说,他是在给文化部的一位副部长写信申诉得到特批后才进入北京电影学院学习的。他坎坷的生活经历一定影响了他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养成了他在我看来是逆来顺受的性格。他曾对记者说过,“在大的政治背景下,人像是汪洋中的一片树叶,根本不能左右自己的命运,很无奈的。中国的这类题材是最多的,因为中国人在这几十年的时间里最难决定自己的命运,所以《活着》这类电影我们可以拍好多部。但是很难通过。” 张艺谋知难而退,没再继续拍这类电影,他认命了。而面对禁演,田壮壮的选择却是近十年不再拍电影以示抗议。我丝毫没有要批评张艺谋的意思,我这里是想说明张艺谋有什么样的人生观。不然我们很难理解为什么他会如此热衷在《活着》中表现宿命的观念。从另一方面,张艺谋在《活着》中完成了他对社会的报复。家庭成分是张艺谋不愉快的童年的社会根源。这个曾被认为是神圣的家庭出身,在张艺谋的镜头下却变成了十分滑稽的东西。龙二和福贵在解放前几年的角色转换,让我们看到所谓的阶级出身原来只是一场闹剧。

如果我们认为张艺谋人生观是宿命的,完全是负面和消极的,那是不公平的。《活着》中还是有很多积极的成分的。这我们可以从小说和电影的比较中看出。余华让福贵的家人全数死去,似乎让人感到生活过于残酷。张艺谋让家珍,万二喜和馒头(小说中叫苦根)都活下来,意义十分重大。中国人讲究家庭和亲情,所以电影中福贵不断的说老婆和孩子比什么都好。让他们三人都活下来,家庭得到了保留,亲情可以延续。而馒头活下来,意义犹为重大。馒头代表了年轻一代,代表了未来。馒头活着象征着生活还会继续下去。尽管福贵一家遭受了如此多的苦难和不幸,张艺谋还是在影片结尾表达了他对生活的希望,福贵告诉馒头“日子会越来越好。”

张艺谋的《活着》是一部不朽的影片,因为它是一部表现小人物的命运,表现苦难的题材,表现了人类那些共有的古老的情感。人生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是无奈的,人类如同被操纵的玩偶,无法抗拒命运的主宰。面对无法抗拒的命运,一个人该如何去做呢?电影《活着》所给的答案极为简单明了,正如影名所示的那样,活着。是啊!人应该活下去,无论生活多么悲惨也要活着,坚韧地活着,充满希望地活着。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水做的鱼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沙发  发表于: 2004-03-12   
我觉得张艺谋的这部电影比原小说差去了很远,无论从内涵还是表现。尤其对福贵和龙二身份的转换上,改编成好像福贵有意为之,实在是败笔!更有把一部悲情小说的悲剧性结局改的富有希望,除了表现张艺谋逃避审查的狡猾而没有其他价值。
小平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板凳  发表于: 2004-03-12   
哇! 羡慕六六有这样严谨博学的文人来御用.
六六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地板  发表于: 2004-03-12   
“你听听,那猪在哭它的命呢。。。。。。。。”

smile.gif tongue.gif

(等下被浮生同志暴打)
marilyn 离线
级别: 营长

显示用户信息 
地下室  发表于: 2004-03-12   
张艺谋的的电影我基本上都不喜欢。感觉很造作。不明白为什么他那么出名,就说那个英雄,简直看不下去,辛好色彩很养眼 ,将就看完。还有他的制造明星的本领。譬如巩丽,章之一,实在看不出她们的演几有多高,但都是国际明星了。
小平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5楼  发表于: 2004-03-13   
QUOTE (浮生 @ Mar 12 2004, 01:12 PM)
无论生活多么悲惨也要活着,坚韧地活着,充满希望地活着。

是啊!
只要活着, 就是莫大的拥有;
只要活着, 就是莫大的财富.
卡拉 离线
级别: 总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6楼  发表于: 2004-03-16   
这样活着还差不多。 wink.gif
图片:huozhe.jpg
小平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7楼  发表于: 2004-04-10   
转贴。

竹官物语之《我们可以选择我们的态度》
http://bamboobamboo.blogone.net


我们可以选择我们的态度

周末雾中的波恩,如此地宁静,如此地迷人。

听罢市中心教堂高唱弥撒亚中的《哈利努亚》圣歌,信步向德国作曲家贝多芬的故居走去。

看完一件件作曲家的遗物和作品原件,徘徊在花香树绿的小院里,听着一楼传来《第九交响曲》的原版录音声,心中一股对作曲家的崇敬情感油然而生。

此刻动我心弦的其实不是作曲家的音乐,而是想起了他对生活和磨难的态度。

贝多芬曾经说过:“卓越的人的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难的遭遇里不折不挠。”贝多芬的一生遭到数不清的磨难。贫困,几乎逼得他行乞;失恋,简直使他绝望;双耳失聪,对他的打击更为沉重,他痛苦地把自己关在房子里不愿与世人见面。然而,种种不幸、挫折磨砺了他的意志,激发了他的进取精神。他重新振作起来,发出了“要扼住命运的咽喉”的坚强呼声,终于创作出象《第九交响曲》等无数辉煌的音乐作品,让后世之人所敬。

人的生命中有许多意外、遭遇和挫折,有些是可把握的,有些是没法回避的,有些是情难自禁的,不管是对或错,是理智或冲动,这些东西都是丰富我们一生的最宝贵记忆,而意外、遭遇和挫折则让我们成熟和长大。

人的生命中更有很多事情是我们不能选择的,比如说早晚、比如说学习、比如说出身、比如说死亡、比如说工作、比如说爱情、比如说误会。。。

我们不能选择我们会遇到什么意外、遭遇和挫折,我们也常常不能选择我们能做什么事,但我们可以选择我们面对和承受意外、遭遇和挫折,以及做事情时候的态度。

因为生命的形态是多样的,完成一个生命过程在于体现造物者上帝创造这个生命的爱和荣耀,而不在于他所得到的功名和物质;

因为当我们激动、沮丧、忘乎所以、喜形于色、带着所有的被情绪化的心情与外界对话,面对和承受意外、遭遇和挫折,以及做事情的时候,我们其实会发现:我们的感情实际上并不能左右这个世界。

「使我们胜了世界的,就是我们的信心。」(约翰一书5章4节)上帝赐给信服他的人信心。他的赏赐胜过世界所能给我们的任何东西。他使我们成为得胜者,使我们一定会得到属于回报的恩赐。

让我们学习贝多芬,学习控制自己的情绪,以正面的、积极的、进取的态度,坦然面对和承受我们生命中所有的意外、遭遇和挫折。

让我们做每一件事的时候就好好做。既然爱了,就好好爱;既然工作了,就好好工作;既然生活了,就好好生活;

哪怕是讨饭。因为我们或许不能选择为什么我们会到了要讨饭的地步,但我们可以选择我们在讨饭时的态度。






浮生 离线
级别: 班副

显示用户信息 
8楼  发表于: 2004-06-13   
哈哈,真没想到,我的文章在网上贴出一个礼拜之后就被一个台湾大学的学生给当作业给交了。真有意思。

见下面连接
http://ceiba.cc.ntu.edu.tw/politics_movies...essages/182.htm
小平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9楼  发表于: 2004-06-13   
这得告他。
lotus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10楼  发表于: 2004-06-13   
上周三看了小说《活着》,哭了个稀里哗啦。

很幸运, 我生长在今天这个时代
浮生 离线
级别: 班副

显示用户信息 
11楼  发表于: 2004-06-13   
[小平 @ Jun 13 2004, 04:19 PM] 这得告他。

告他到没有必要,做人要厚道嘛。

不过他引用的稍微多了一点。

我现在最关心的是,他这第一次作业,老师到底给打了多少分。要是只给个80分,我会很没面子的。
[ ������浮生��2004-11-10 20:50���±༭ ]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小平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12楼  发表于: 2004-06-13   
QUOTE (浮生 @ Jun 14 2004, 01:24 AM)
要是只给个80分,我会很没面子的。

要真是那样,那只能说那个老师是个混饭的。

卡拉 离线
级别: 总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13楼  发表于: 2005-10-06   
小邪,看过我们坛子里浮生写的这篇电影评论吗?这里是首发。
“If a man does not keep pace with his companions, perhaps it is because he hears a different drummer. Let him step to the music which he hears, however measured or far away.”  -----  Henry David Thoreau
黄小邪 离线
级别: 班长
显示用户信息 
14楼  发表于: 2005-10-06   
不错啊,好像哪里见过……那位浮生同志还出没么?卧虎藏龙呀。
黄小邪:加州阳光下
http://www.blogcn.com/User3/huangxiaoxie/index.html
伍胥之 离线
级别: 军区司令员

显示用户信息 
15楼  发表于: 2005-10-11   
小邪同志被卡总点名发言
引用
下面是引用黄小邪于2005-10-06 23:39发表的:
不错啊,好像哪里见过……那位浮生同志还出没么?卧虎藏龙呀。


俺本以为黄小邪同志既然被卡总点名发言,作为职业电影评论人(家不家且不论),至少应该对《活着》点评一下,或对浮生的评论再评论一下的。没想到居然就这么两句就把卡拉搪塞过去了。相信卡拉看到这样的答案也许比俺更失望。俺可很为卡拉鸣不平啊!

《活着》是俺在美国的时候看的,到现在也没有看过小说。但是觉得这电影拍得很好,也常叹人生如戏,如那皮影一般被社会潮流所操纵,但是没有浮生这样上升到理论高度。看了浮生的评论,觉得把把老谋子直接看透了,从中挖掘出好多以前没有想的东西来。

期待黄小邪筒子从她的视角再评论一下这部电影。
?   ! !
[ 此贴被伍胥之在2005-10-11 17:30重新编辑 ]
杺栫杣杊椌柮栬,䒴蓉艿芖。
黄玫瑰 离线
级别: 班副
显示用户信息 
16楼  发表于: 2006-01-04   
闲 半日 得偷kan 浮生       这篇

这坛子 文字功底深的 真正高人 在这儿
人之初 性本善?
人之初 性本恶?
人之初 一堆肉......
westwood 离线
级别: 排长
显示用户信息 
17楼  发表于: 2006-02-15   
我已经连续几天在这个论坛上泡着了,现在的感觉就像一个吸毒上瘾的人,一天不来看看就闷得慌
卡拉 离线
级别: 总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18楼  发表于: 2006-02-15   
我在網上發現一篇批評文章﹕

以下為網名"毒藥"的跟貼:

那篇“人生如同一場皮影戲”的文章里感覺作者對很多細節的解讀都比較牽強,而且還有常識上的一些錯誤,中國傳統的偶戲只有“傀儡戲”和“皮影戲”兩種而非作者說的三種,布袋戲只是傀儡戲中的一種而已。導演挑選皮影戲完全是由故事情節決定的,皮影戲是傳統偶戲里流傳最廣的,它的主要對象是民間下層的普通老百姓,由于皮影戲方便攜帶而且演出條件要求較低,所以自古就是隨軍娛樂的主要方式而非其他戲種,電影里福貴是因為被抓壯丁才在部隊里放映皮影戲的,這完全是故事情節的需要而非導演主觀願望所能決定的,作者說“通過以上比較,我們終于可以看出張藝謀在電影《活著》中舍其他而取皮影戲的苦心孤詣。這絕不是心血來潮,也不是僅僅為了視覺效果,把皮影戲納入電影《活著》是張藝謀作為電影大師的才能一次閃亮的顯現,一次杰出的匠心獨運”就未免有些貽笑大方了。而且從代表性出發,皮影戲從關東到江南幾乎遍布全國,而傀儡戲最流行的地方還是福建台灣的東南一帶。另外田壯壯的被禁影十年並非是導演本人的意願更非是作者所說的“面對禁演,田壯壯的選擇卻是近十年不再拍電影以示抗議。”。《藍風箏》被禁的主要原因是制度方面的問題而非是電影本身的意識形態方面的問題,當年《藍風箏》的拍攝資金里有日本的資金,所以參加東京電影節時日方把它作為日本電影而非中國電影參賽並且奪得大獎,中國代表團集體退席表示抗議,就這樣推來推去責任就到了可憐的導演身上了,田壯壯自己是有苦說不出想拍都拍不了,並非是什麼抗議。

皮影戲的引入的確是電影一個比較出彩的地方,但是與原著小說完全相反的故事結局處理我以為才是編劇(不知道編劇是否是張藝謀)最為高明的地方,把握了一個度的問題的同時也極大豐富了“活著就是好的,活著就有希望”的這麼一個主題,原小說安排的除福貴外一家最後全部死盡的結局我以為對故事主題不但沒有好處反而有不小損傷。就我看過的張藝謀的電影來說我以為《活著》是他成就最大的一部,在時間的跨度把握上和故事情節的跌拓承接上都做得不錯,基本上電影反映了原著精神而且剔除了小說多余的旁枝。

http://web.wenxuecity.com/BBSView.php?SubID=culture_best&MsgID=2067&c_lang=big5
“If a man does not keep pace with his companions, perhaps it is because he hears a different drummer. Let him step to the music which he hears, however measured or far away.”  -----  Henry David Thoreau
浮生 离线
级别: 班副

显示用户信息 
19楼  发表于: 2006-02-16   
謝謝卡拉的轉貼。

這位“毒藥”的網友根本不值一駁。他說的“解讀都比較牽強”只不過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有關于“還有常識上的一些錯誤”就更無從說起﹐他既沒有說明這個常識是誰論定的﹐更沒有引出權威專著來支持他的論點。這在寫論文上是大忌﹐英文上叫groundless。實際上﹐我的影評改寫自我的一篇學期論文﹐原文是英文。有關中國傳統的偶戲的論述是參考了幾本英文版的偶戲專著。
1. Stalberg, Roberta H.. China’s Puppets. San Francisco: China Books, 1984.
2. Tillis, Steve. Toward An Aesthetics Of The Puppet: Puppetry As A Theatrical Art. New York: Greenwood Press, 1992.
3. Shershow, Scott C.. Puppets And “Popular” Culture. Ithaca, New York: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95
我在改寫成中文時﹐特地刪去了參考書目。現在看來還是有先見之明的。

他說“導演挑選皮影戲完全是由故事情節決定的”是完全站不住腳的。我在文中已說的很明白﹐“皮影戏更是和余华的同名小说《活着》毫无关联”﹐所以何來“故事情節決定的”一說。為什么張藝謀在改成電影時要加皮影戲﹖當然有他特別的考慮。文中已說得很明白﹐我就不再贅敘。說我“貽笑大方”﹐我也只有一笑了之。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描述
快速回复

验证问题:
3 * 6 = ? 正确答案:18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