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传统概念中,向来是官员无良、戏子无义,官员和女明星的现代传说终于也落入了这个大俗套。这两种身份皆代表着老百姓无法企及的社会经济地位,他们所屏蔽的是一种普通人完全无法洞见的私密领域。 q0WW^jwQ
U`q[
5U"
年少得志上青云 =/=x"q+X
;ak3@Uee
人生,往往是兜兜转转,又回到一个原点。就在王益生日的前一天,他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生日礼物:2010年3月30日,王益涉嫌受贿案在靠近八宝山革命公墓的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而在54年前的4月1日,王益出生于滇西的一个边陲小县城。父亲是白族人,母亲是汉族人。他排行老大,有一弟一妹。 GkMNV7"m
/uI/8>p(
在他年少的时候,考取北大是许多人的共同梦想。不幸的是念小学五年级时,“文化大革命”就开始了。王益15岁那年,被招工到昆明钢铁公司,后来又到了一个机械厂,做过轧钢、铸造、电工等,劳动之余他自学了数理化、中文、英语,希望有一天还能去上大学。 J#Fe"
04tUf3>
当1977年恢复高考的消息传到云南时,王益在第一志愿里填下了“北京大学”,但名落孙山。半年后参加1978年的高考,22岁的王益终于如愿以偿考入北大历史系,一口气本硕连读了6年半。 iU^ 4a
}@yvw*c
“北大历史系1978级是‘文革’十年积累的精华。不管是世界史,还是中国史,这些学生都是顶梁柱,可以说是整个北大历史系的半壁江山。当时薄一波的儿子薄熙来也在北大历史系,比王益高一级,薄一波的女儿薄小莹和现任上海市副市长的屠光绍与王益则是同窗。王益大学毕业就成了薄老的秘书,起点很高。”一位历史学者如是说。 -Nmf}`_
#oMbE<//"
当时的北大颇有些特殊地位,云集了众多高干子女。“据说王益上学时很花,但只追家庭背景是高干的女生。”外界一度传闻其神秘前妻为薄小莹,实情并非如此。王益之妻原名白昭明,考入北大之前曾是新侨饭店的团委书记。
w?ssV
A/N*Nc
找北大历史系的老教授们谈谈王益是件困难的事情。历史系跟王益道不同不相为谋,一些厌恶权贵的同班同学与他的关系甚至差到了老死不相往来的地步。但墙内开花墙外香,历史系敬而远之,光华学院却对王益奉若上宾。 9
[DQ[bL
dsDoPo0!
王益在光华受欢迎的程度,简直可以用夸张二字来形容。众所周知的是,王益的《神州颂》在北大开演期间,一向词锋甚健的张维迎激动得语带哽咽,他在文章中曾经写道:“对于王益老师的身份,我们真的很难表述。金融家?音乐家?历史学人?还是‘王益老师’这个光华人对他的称谓更为亲切。” Bc}<B:q%b
~\dpD
王、张二人交谊匪浅。当年张维迎开创光华EMBA项目,一开始并没有多少人认可,一万美元的学费更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然而该项目不但做起来了,还做得风生水起,成为其他学校竞相效仿的对象,这多少要拜王益所赐。王益本人亲自担任了首届EMBA班的班主任,金融班上40多名学员,也大都是他组织进来的。王石、李宁都曾是学员。据称王益备课非常认真,大有把此当“黄埔军校”之意。 P
Y
+~,T2
Fk D
江湖义气开门路 LLmgk"
ezTu1-m
王益能够在北大110周年校庆之时,以特别嘉宾的身份被邀请参加校庆“110+30”校友论坛,自然是因其身居高位、功成名就。 >7!aZO
mFa
yU w
从北大毕业后不久,王益即进入中央顾问委员会办公厅,担任副主任薄一波的秘书近7年。1992年10月,王益被调至国务院证券委办公室担任副主任,该机构并无实权,他身为闲曹,经过一年时间的矛盾与权衡,最终选择了挂职下海经商。那一年,全国至少有10万党政干部下海,他们管自己叫“92派”。 /rp4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