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攻》确实是近年来难得一见的古装好片,无论场景,情节,人物表演,表达的思想,都是让人回味。历史的厚重,人性的善恶,战争与和平的矛盾与统一,朦胧又悲伤的爱情,都通过一个个冷静的镜头向人们展示。看完之后一股莫名的情绪充斥胸间,不吐不快,可惜自知能力有限,词不达意。刚好在“云飞扬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m/yunfeiyang”中看到一篇影评,深有同感。摘其共鸣处以表心声。
“《墨攻》最大的功绩,就是反衬出以前数部大片的孱弱和不成气候。《墨攻》不号称大片,却有大片的气质。
张之亮导演的《墨攻》,取材于东周战国之乱世,改编自日本同名漫画,一贯走文艺片路线的导演为其和平主题而感动,所以十年来一直寻求投资,拍摄这部以表现战争谋和平的电影。张之亮虽然来自香港,但其对历史的理解,对人道的认识,对战争的判断,对英雄的审视,对乱世的情怀,守的代价,和攻的动机,让所有的人在战争的迷失中有更多的思考。本片讲乱世的人性,墨者革离自信可以拯救世人,但面对恐惧的不同人群和尸体,生与死再也不是沙盘上的棋子,他也开始惶恐,最终各方力量都无力拯救自己的生命,在近乎不了了之的结局中,没有胜利者,墨者最终不过带着一些孤儿游走在列国,也就是历史的缝隙里。张之亮尊重平民,坚持人道立场,刚猛的战场,折射出生命的珍贵。张之亮强于内地那三位前仆后继拼搏于古装大片的导演之上,差距是非常大的,也是很令人遗憾的。
无论《英雄》《十面埋伏》还是《无极》《夜宴》,尽管各有数千万美元投资,也搜罗华人最精锐演员和幕后制作人才,但是中气不足,首先没有一部电影能够讲好一个故事,叙事质量大大逊色于《故事会》上的通俗人情。而所谓主题则凌空韬虚,全都是奢华糜费的帝王将相的变态生活,当中令观众常有妖精打架的感觉,而说话从来就不像人话,性情变化也是莫名其妙。拿这些妖蛾子送去美国,竞争什么奥斯卡,真正是自取其辱,很容易让人误会智商不够而情商也堪忧,古人不是这样子的!
《墨攻》的素质,是不同于内地电影的,也很不相同于香港电影。即便邵氏时期的古装电影,也没有如此的宏大格局,更不能表达战争中的人道精神、辩论时代的实践理念,即便敌人、奴隶、俘虏都是平等的人的现代意识,墨者是现代社会遥远的回响,可惜他们在秦国一统天下后被残酷的历史所放逐。用战争来反对战争,用战争来遏制战争,“守”出来和平,维持均衡的态势,是墨者最高的道德要求。墨者,现在看来模糊的复合型人才。鲁迅先生在《故事新编》中,有篇《非攻》讲的就是墨子和鲁班斗智斗勇的故事,更见风姿。我想,有意者可以改编成电影,绝对有品味有看头。”
“世事前进或后退,人生循环或破格,《狮子王》讲生生不息,屈原喟叹时间之永恒,儒家其实不看重以德报怨更说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墨不守陈规。本片对于战争的复议,观众比较容易理解。而对于人性异动,则多有影射和悸动。本片中梁城可谓是弱势群体,但梁的君主和大臣从总体上却不如侵略他们的赵国将军们。而一旦在胜利后,局势稍稳,上层建筑立刻倾覆,便要清洗,即便外来英雄如革离、本土良将如逸悦,也被诬陷,张之亮讲政治斗争很有一套,尤其是逸悦被割喉之后,梁王还要再追问一句话:你还有什么要说的吗?简直是神来之笔,不但异端没有权力,就是忠臣也要在倾巢之下,被强权禁锢失声。可怜梁城,在梁王手下,宁肯投降,也不能付诸忠臣良将。屈原、岳飞之郁闷,太阳底下本没有新鲜事”
《墨攻》的叙述,就如同一位年迈的长者,在夕阳残照下,对往事娓娓的诉说。历史的沧桑冷峻,人世的曲折变化,都融化在深沉的语调中,发人深省,让人回味。
话题之外,我又有另外一个思考。如此具有中华特色的故事题材,居然改编自日本同名漫画,对于我们自己的历史文化,日本人竟然理解得如此透彻。并且将这种先秦文化中的重要思想通过一种通俗化的艺术形式加以表达,让普通人都能够理解。反观我们,对于我们祖先所创造出来的巨大精神财富,往往束之高阁,而那些真正了解我们历史文化的文人们,沉溺于自己的世界,又不善于将祖先们闪闪发光的思想通俗化,人性化地表达给人们,造成现在这种让人尴尬的局面,这种情况应该引起大家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