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c=
af.yC
[
2010年03月11日 10:35 潇湘晨报 H}`}qu #~V
六六:本名张辛,华裔女作家,现居新加坡,主职是幼师。 86oa>#opU
]e!9{\X,*
代表作:《蜗居》、《王贵与安娜》、《双面胶》。 ca5Ir<mL
[$$i1%c%Z<
能采访到六六算是一种幸运,辗转了好几道弯才联系上了这位“隐士”,电话的另一端,六六的声音十分清脆,正在上海的家中宅着的她,言语间透着浓浓的上海味。 Ju#
- >]
yoQ}m/Cj
她是个立场很鲜明的人,喜欢快人快语,对于每个提问她的回答总是很干脆。她会说,不看自己写的电视剧,不喜欢评判自己的作品,不怕被网友拍砖,不愿意去评价自己不熟悉的人。但是紧跟着就会详细地解释自己的观点,她其实很怕被人误解自己在作品里倡导的价值观。 i,ga2{GnM
',~,
hJ0
一谈到网络中热议的八卦事件她又会变得很亢奋,诸如“板砖”、“围观”之类的网络词汇时常被她挂在嘴上。记者忍不住询问其是否是白羊座,此前还是妙语连珠的她突然停顿了几秒钟,接着用贼贼的口吻说:“呃……这个嘛,偶不会告诉你滴!哈哈哈……”记者大汗,如此活力四射、古灵精怪,哪里是隐士六六啊!六六笑着打圆场:“是我不想生活受到太多的干扰啦,我还不习惯成名的感觉。因为我喜欢无拘无束、无忧无虑的生活,所以大家都帮着我,把我保护起来了。”
"luMz;B
`i;f
不过,面对这份幸运,六六却知足常乐,并且在她看来,作家是个“不靠谱”的职业,可能兢兢业业写了一辈子,仍然默默无闻,自己能红一把纯属运气好。所以写作只是她爱好中的一项,真正让她开心的事情还是和孩子们打交道,“当幼师既是兴趣,又是工作,当然能够如鱼得水。”曾有人认为幼儿都是天使的化身,如果守护不当则会变成恶魔,而六六对幼师这份职业的热爱,或许是她想抛开尘世的浮躁,守护每一个她所能珍藏的最初的纯真。也许正是因此,让她拥有了敢说敢写的力量,于是一个又一个真实且没有任何包装的故事让我们疯狂了。 xzh`q
,-D3tleu`
写作:写东西不是自我欣赏,得有人拍砖 g6MK~JG$?h
bDK72c
Q
记者:我们知道六六最早是个网名,为何是这两个字呢? n' &:c}zKO
q9|'!m5K
六六:因为那时没找到工作,在家闲着,当初起网名,叫“少妇六六”,意思是少妇闲来无事,到网上遛遛。后来网友为省事,都叫我六六,这名字就延续到今天。 5*C#~gd&F
YB*I'm3q
记者:《双面胶》和《王贵和安娜》都是跟婚恋题材有关,在你看来,父辈的感情与现在70后、80后的爱情有什么区别? 8a)lrIg
oUoDj'JN{
六六:我认为现在的爱情最大的问题就是轻浮,它不扎实,而且面对的诱惑太多。人一旦有了选择,往往就失去了方向。我觉得至少当下很多人不知道自己到底在追求什么,或者究竟想要得到什么。 O,u$L
s>ilxLSX]
记者:哪部作品有你自己的身影? rjz$~(&m6
JZB7?@h%
六六:不是,至少多数不是。经常是网络的一个热点讨论,激起了我的创作欲望。 '_>8_
4;=+q
b
记者:在新加坡呆了10年,你担心自己离国内的现实越来越远吗? <A<N? `"
qi!+Ceo}
六六:不会啊,我还是会经常回国来的。并且,我一直认为《蜗居》不仅仅是上海的故事。它可能是纽约、东京、新加坡——任何一个国际大都市的故事。至于我的创作原点是我周围的生活,同时来源于网络。素材大多是从网上浏览社会新闻得来的,我有一个海外论坛,很多粉丝给我提供“在线技术支持”,讲述他们见到的、与我的小说情节有关的素材。 *6<<6f`(
#L
ffmS
记者:最初你是在网上写小说,现在摆脱那种网络写作的状态了吗? T@Mrb
ravc
WTbq)D(&[_
六六:没有。估计一辈子都摆脱不了,我不会在电子文档里一口气写完,就得找个论坛,一边写一边贴出来,还得有人给我回帖,否则我写不出来。我写东西不是自我欣赏型,得有人使劲拍巴掌或者砸砖头。我不是科班出身,草台班子习气严重。 o-c.D=~
'a[|'
《蜗居》:海萍的部分生活,有我的影子 g{RVxGE7
f<?v
.5($
记者:怎么看《蜗居》引发的争议? @X5F$=aqZr
+K {
J*
n
六六:那些争议对我都没任何影响,因为我写的都是社会最真实的反映,我从不粉饰太平也不说谎话。我参与《蜗居》剧本改编时,常和导演争论。导演说,你这样写,观众没人爱看,得改。我就说,那你就自己改。文字是我的,我如何用别人的思想去表述? *d b,N'rK
opc`n}Fc
记者:小说《蜗居》的家长里短很真实,有读者认为书里面一定有你的影子? br`cxgZ0"
},+ &y^
六六:嗯嗯,有那么一点吧,哈哈,就是老外马克帮海萍办语言培训机构的那部分,我在新加坡时也是在两位国际友人的帮助下发掘到自己有教书的潜能,就这个有一点点我个人的影子在里面。 "2# #Fcu=
b"iPuN!p
记者:电视剧版《蜗居》对小说进行了大的改动,你看了电视剧吗?觉得这种改动怎样? dD ?ZF6
^zn&"@
六六:改编成电视剧是小说的另一种表现形式,那些改动也肯定是有原因的,我不会太去在乎。不过这部剧我还真没看,因为我不太喜欢看电视。 yH/m@#
E+)3n
[G
记者:话剧《蜗居》即将在湖南上演,小说、电视剧、话剧,你更喜欢哪种形式?听说你是个话剧迷。 XcLjUz ?
R.^
Y'TLyc
六六:对,对!相比较而言我的确更喜欢话剧一些,因为不用担心什么时候会插播广告也不用费神等下一集。 5o2w)<d!
Qq+$ea?>
记者:夫妻关系、婆媳关系、房奴,接下来你的作品,会描述什么社会关系? j`7q7}
~lib~Y'-
六六:下一部作品我会写医患关系,仁心仁术。小说已经脱稿了,我想剖析一下怎样重建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 [7_1GSS1
bi~1d"j
海派:周立波加韩寒,上海如同文艺复兴 JS$ojL^
opqY@>Vh&
记者:你的很多作品都与上海有关,如何评价周立波和韩寒? v[57LB
gaV>WF
六六:我不能和周立波比的,他是艺术家与思想家的跨学科。很多人经历过社会的历练,但有思考的人少;很多人思考,但能转化成平民语言的少。在这点上,他与我在做同样的工作,但他做得比我好。关于上海,现在都说上海有三宝:姚明、刘翔、周立波。其实还有其他很多名人,比如韩寒。这几年上海涌现这么多人才,如同文艺复兴一样,让人觉得这片土地永远都是活力四射的。 "n'kv!?\
0
5hjC
记者:石康这两年提高了编剧的身价,《蜗居》的火爆对你的生活有影响吗? }LeizbU
X;'H@GU0
六六:物质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变,我很满意。我当教师时,收入也很满意。衡量收入的标准,不是与他人比较,而是你内心的感受。所以,我从25岁(来新加坡) 后,没有一天不在干自己喜欢的事,报酬都很丰厚。我从没考虑投身进去的时候起点高低,凡是计较一时收入的人,丢的是一生的潜能。我从出道到现在,从没张口跟人说一集多少钱,我都让人家看我的市场价位定。以前差我的,后来都会补我,不补我的,基本就知道没下回了,市场杠杆的作用是最直接的。所以,我工作这么多年,没有任何经济纠葛。 lub_2Cb|j
(ZSd7qH"
记者:教师、作家和编剧,这几个身份中你最喜欢的是哪一个? m) QV2n
ip8%9fG\>
六六:当然还是教师,这是我最喜欢也最擅长的职业。我觉得作家和IT业差不多,都是吃青春饭的,每个季节有与之贴切的时装,文学也有这种时代性。等到大家不喜欢我的书了,我会自动退出。 -?nr q <3
图片:619.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