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新出炉的调查报告显示,网络泡沫的破灭使硅谷在过去两年流失了大约13万份工作,平均薪资也大幅下调。而经济的不景气使很多公司因为无力负担硅谷的高成本而迁往异地,高科技人士也纷纷奔走他乡谋求生存之道,几年前凭借着高收入和高就业机会吸引大批求职人潮的硅谷现在已经了无生气,究竟硅谷未来何去何从,已经成了业内人士讨论的焦点话题。
*公司纷纷外迁*
美国之音紫昭旧金山报道,这项由硅谷的非营利机构《联合资本:硅谷网络组织》所作的调查显示,从2001年初到2002年中,硅谷的平均薪水降低了6%,而同一时期,工作机会也减少了9%。调查报告说,在考虑通货膨胀的因素后,硅谷2002年中期时的平均年薪为6万2500美元,比起2000年高峰时候的7万9800美元下跌了很多,但仍然远远高出3万8400美元的全美平均水平。
该调查报告说,大规模的裁员和公司关门歇业严重打击了硅谷的就业市场,从2001年第一季度到2002年第二季度,硅谷共减少了12万7千份工作,主要集中在软件、半导体、电脑和通讯领域。从2001年第二季度到2002年第二季度,这些领域的工作机会共减少了22%。在汹涌的裁员潮下,很多公司都不得不把迁到硅谷以外的地区,力求降低成本。中国等亚洲发展中国家顿时成了热门选择。
*办公空房新高*
人去楼空,去年硅谷办公室的空房率为20%,创下1992来以来的最高。在网络经济相当热络的2000年,办公室空房率只有4%。而另一项由纽约商业房地产公司Cushman&Wakefield所作的调查显示,在覆盖硅谷85%办公室市场的硅谷城郊地区,2002年第4季度的商业用房空房率为28.7%,居全美之冠,比2001年同期19.8%的比例猛升了44.9%。
面对如此高的办公空房率,房地产业主不得不忍痛调降租金。2002年中期,办公室租金下跌到每平方英尺1.55美元,合每平方米4.13元人民币,是1997年以来的新低。商业用房的空房率一直受到分析人士的密切关注,因为它常常能捕捉就业市场的端倪,从而进一步折射出经济的好坏。不仅如此,商用空房率的高低自身的还存在着连带效应,比如,空置的商业楼意味着干洗店、杂货店和餐馆的生意都要清淡许多。
*客源大量流失*
除了高科技公司外,硅谷此起彼伏的裁员潮也迫使很多专业人士撤离这里,到外地或外州谋求生存。2002年,从加州迁出的人口比迁入的人口多4%,达到7年来的最高峰。客源大量流失无疑给硅谷的公寓房市场带来重大冲击,过去的一房难求现在变成了任君选择,公寓房的房主纷纷调降租金来笼络客源。由一家名叫realfacts“事实”的硅谷房地产信息公司所作的调查显示,硅谷公寓租金2002年末比2001年平均下降了9%。
与北加州风雨飘摇中的硅谷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以洛杉矶为代表的南加州,由于经济多元化,再加上电影业发展蓬勃,公寓市场反而更加红火。洛杉矶的公寓平均租金2002年末比上年上升了6%,为1299美元。不过这个数字仍比硅谷现在1372美元的平均价要低。
*硅谷大起大落*
硅谷在历史上曾经历了几次大起大落,之所以一直能够在科技界独领风骚,就是得益于它的及时把握机遇实现转型和创新:硅谷70年代从国防工业转到集成电路,80年代把重心移到个人电脑,90年代又大力发展因特网。硅谷非营利机构《联合资本:硅谷网络组织》的报告说,进入21世纪,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来自亚太地区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硅谷的经济复苏相当程度上仰赖于“通过创新和创业精神开发财富的新方法”,硅谷必须通过提高生产率降低高成本来加强全球竞争性,并勇于尝试多元化的发展空间。
*人口结构改变*
虽然硅谷就业不景气,但是生产效率却有提高。上述调查说,在裁员风波不断的2002年,硅谷中心圣克拉拉县的公司雇员平均创造了18万4千3百美元的价值,虽然不及2000年颠峰时期的水平,但高于2001年的17万9千7百美元,这一点是值得庆幸的。这项调查还发现,硅谷科技产业的不断转型也导致了人口结构的改变:70年代,80%以上的居民是白人,到了2002年,白人的比例不到50%,亚太裔占25%以上,拉美裔占21%,黑人占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