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社区应用 最新帖子 精华区 社区服务 会员列表 统计排行
主题 : 青春版昆曲《牡丹亭》全剧 (清晰视频)(白先勇版)- 美不胜收呀
sisi 离线
级别: 营长
显示用户信息 
楼主  发表于: 2008-05-09   

青春版昆曲《牡丹亭》全剧 (清晰视频)(白先勇版)- 美不胜收呀

管理提醒: 本帖被 铁拐李 执行取消置顶操作(2010-01-31)
(上)01

flash: http://www.maidee.com/v/46mNh374F0.swf
[ 此贴被sisi在05-09-2008 14:27重新编辑 ]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我们需要的不是眼泪而是加倍的努力,为富家强国而奋斗。
Tomorrow is another day.
sisi 离线
级别: 营长
显示用户信息 
沙发  发表于: 2008-05-09   
我们需要的不是眼泪而是加倍的努力,为富家强国而奋斗。
Tomorrow is another day.
sisi 离线
级别: 营长
显示用户信息 
板凳  发表于: 2008-05-09   
我们需要的不是眼泪而是加倍的努力,为富家强国而奋斗。
Tomorrow is another day.
sisi 离线
级别: 营长
显示用户信息 
地板  发表于: 2008-05-09   
我们需要的不是眼泪而是加倍的努力,为富家强国而奋斗。
Tomorrow is another day.
sisi 离线
级别: 营长
显示用户信息 
地下室  发表于: 2008-05-09   
我们需要的不是眼泪而是加倍的努力,为富家强国而奋斗。
Tomorrow is another day.
sisi 离线
级别: 营长
显示用户信息 
5楼  发表于: 2008-05-09   
我们需要的不是眼泪而是加倍的努力,为富家强国而奋斗。
Tomorrow is another day.
sisi 离线
级别: 营长
显示用户信息 
6楼  发表于: 2008-05-09   
我们需要的不是眼泪而是加倍的努力,为富家强国而奋斗。
Tomorrow is another day.
sisi 离线
级别: 营长
显示用户信息 
7楼  发表于: 2008-05-09   
我们需要的不是眼泪而是加倍的努力,为富家强国而奋斗。
Tomorrow is another day.
sisi 离线
级别: 营长
显示用户信息 
8楼  发表于: 2008-05-09   
我们需要的不是眼泪而是加倍的努力,为富家强国而奋斗。
Tomorrow is another day.
blsong 离线
级别: 营长

显示用户信息 
9楼  发表于: 2008-05-09   
阳春白雪!世界无双!
铁拐李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10楼  发表于: 2008-05-09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感谢SISI提供的视频,很精彩。第一次看昆曲,就被吸引了,不愧是中国戏曲之母啊!曲调或高扬或低徊、唱腔或芳香似花或浓酽如酒,莺歌燕舞,赏心悦目。流云心事,自有气度!
亮亮 离线
级别: 排长
显示用户信息 
11楼  发表于: 2008-05-10   


【戏剧】牡丹亭

  《牡丹亭》是明朝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之一,共55出,描写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爱情故事。与其《紫钗记》《南柯记》《邯郸记》并称为“临川四梦”。此剧原名《还魂记》,创作于1598年。
  舞台上常演的有《闹学》《游园》《惊梦》《寻梦》《写真》《离魂》《拾画叫画》《冥判》《幽媾》《冥誓》《还魂》等几折。

〖作者介绍〗
  汤显祖(1550—1616),字义仍,号若士,江西临川人。出身书香门第,为人耿直,敢于直言,一生不肯依附权贵,曾任太常博士及一些下层官职,四十九岁时弃官回家。他从小受王学左派的影响,结交被当时统治者视为异端的李贽等人,反程朱理学,肯定人欲,追求个性自由的思想对他影响很大。在文学思想上,汤显祖与公安派反复古思潮相呼应,明确提出文学创作首先要“立意”的主张,把思想内容放在首位。这些思想在他的作品中都得到了具体体现。汤显祖虽然也创作过诗文等,但成就最高的还是戏剧。他是我国古代继关汉卿之后的又一位伟大的戏剧家。他的戏剧创作现存主要有五种,即“玉茗堂四梦”(或称“临川四梦”)及《紫箫记》。“玉茗堂四梦”即《紫钗记》《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这四部作品中,汤显祖最得意,影响最大的当数《牡丹亭》。

〖故事梗概〗
  贫寒书生柳梦梅梦见在一座花园的梅树下立着一位佳人,说同他有姻缘之分,从此经常思念她。南安太守杜宝之女名丽娘,才貌端妍,从师陈最良读书。她由《诗经·关雎》章而伤春寻春,从花园回来后在昏昏睡梦中见一书生持半枝垂柳前来求爱,两人在牡丹亭畔幽会。杜丽娘从此愁闷消瘦,一病不起。她在弥留之际要求母亲把她葬在花园的梅树下,嘱咐丫环春香将其自画像藏在太湖石底。其父升任淮阳安抚使,委托陈最良葬女并修建“梅花庵观”。三年后,柳梦梅赴京应试,借宿梅花庵观中,在太湖石下拾得杜丽娘画像,发现杜丽娘就是他梦中见到的佳人。杜丽娘魂游后园,和柳梦梅再度幽会。柳梦梅掘墓开棺,杜丽娘起死回生,两人结为夫妻,前往临安。杜丽娘的老师陈最良看到杜丽娘的坟墓被发掘,就告发柳梦梅盗墓之罪。柳梦梅在临安应试后,受杜丽娘之托,送家信传报还魂喜讯,结果被杜宝囚禁。发榜后,柳梦梅由阶下囚一变而为状元,但杜宝拒不承认女儿的婚事,强迫她离异,纠纷闹到皇帝面前,杜丽娘和柳梦梅二人终成眷属。

〖思想内容〗
  《牡丹亭》成于万历二十六年(1598),据作者说,其题材来源是多方面的,其中明代话本《杜丽娘慕色还魂》影响最大。汤显祖对话本《杜丽娘慕色还魂》的加工改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突出杜宝等人的卫道士立场;二是改变杜、柳门当户对的关系;三是改话本杜丽娘封建淑女色彩为叛逆女性;四是强调追求自由爱情的艰难曲折。使这一传统的“还魂”母题具有了崭新的思想内容。
  《牡丹亭》是一部爱情剧。少女杜丽娘长期深居闺阁中,接受封建伦理道德的熏陶,但仍免不了思春之情,梦中与书生柳梦梅幽会,后因情而死,死后与柳梦梅结婚,并最终还魂复生,与柳在人间结成夫妇。剧本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生死不渝的爱情,歌颂了男女青年在追求自由幸福的爱情生活上所作的不屈不挠的斗争,表达了挣脱封建牢笼、粉碎宋明理学枷锁,追求个性解放、向往理想生活的朦胧愿望。从内容来说,《牡丹亭》表现的还是古老的“爱欲与文明的冲突”这一主题,不过,在《牡丹亭》里,“文明”具有特殊的内涵,那就是明代官方所极力宣扬的理学、礼教。杜丽娘对爱情的向往是天生的,尽管她被长期看管,但仍然免不了强烈的思春之情,并最终获得了爱情。《牡丹亭》的意义在于用形象化的手法肯定了爱欲的客观性与合理性,并对不合理的“文明”提出了强烈批判。《牡丹亭》在思想上与《西厢记》有类似之处,但是,《西厢记》是先情后欲,《牡丹亭》则是先欲后情;《西厢记》描述的是情感的自然发展,更多的是表达“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美好愿望,而《牡丹亭》则特别突出了情(欲)与理(礼)的冲突,强调了情的客观性与合理性。这种不同,是时代的差异造成的。
  《牡丹亭》的爱情描写,具有过去一些爱情剧所无法比拟的思想高度和时代特色。作者明确地把这种叛逆爱情当作思想解放、个性解放的一个突破口来表现,不再是停留在反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一狭隘含义之内。作者让剧中的青年男女为了爱情,出生入死,除了浓厚浪漫主义色彩之外,更重要的是赋予了爱情能战胜一切,超越生死的巨大力量。戏剧的崭新思想是通过崭新的人物形象来表现的,《牡丹亭》最突出的成就之一。无疑是塑造了杜丽娘这一人物形象,为中国文学人物画廊提供了一个光辉的形象。杜丽娘性格中最大的特点是在追求爱情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坚定执着。她为情而死,为情而生。她的死,既是当时现实社会中青年女子追求爱情的真实结果,同时也是她的一种超越现实束缚的手段。

〖艺术特色〗
  沈德符《顾曲杂言》说:“《牡丹亭梦》一出,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牡丹亭》除了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外,其艺术成就也是非常卓越的。
  一是把浪漫主义手法引入传奇创作。首先,贯穿整个作品的是杜丽娘对理想的强烈追求。其次,艺术构思具有离奇跌宕的幻想色彩,使情节离奇,曲折多变。再次,从“情”的理想高度来观察生活和表现人物。
  二是在人物塑造方面注重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发掘人物内心幽微细密的情感,使之形神毕露,从而赋予人物形象以鲜明的性格特征和深刻的文化内涵。
  三是语言浓丽华艳,意境深远。全剧采用抒情诗的笔法,倾泻人物的情感。另一方面,具有奇巧、尖新、陡峭、纤细的语言风格。这些特点向来深受肯定。一些唱词直至今日,仍然脍炙人口。表现出很高的艺术水准。

〖作品影响〗
  《牡丹亭》是汤显祖最著名的剧作,在思想和艺术方面都达到了其创作的最高水准。剧本推出之时,便一举超过了另一部古代爱情故事《西厢记》。据记载“《牡丹亭》一出,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此剧在封建礼教制度森严的古代中国一经上演,就受到民众的欢迎,特别是感情受压抑妇女。有记载当时有少女读其剧作后深为感动,以至于“忿惋而死”,以及杭州有女伶演到“寻梦”一出戏时感情激动,卒于台上。 杜丽娘与柳梦梅的爱情故事体现了青年男女对自由的爱情生活的追求,显示了要求个性解放的思想倾向。《牡丹亭》中个性解放的思想倾向影响更为深远,从清朝《红楼梦》中也可看出这种影响。

〖唱词〗

惊梦(节选)
[山坡羊]没乱里春情难遣,蓦地里怀人幽怨。则为俺生小婵娟,拣名门一例、一例里神仙眷。甚良缘,把青春抛的远!俺的睡情谁见?则索因循腼腆。想幽梦谁边,和春光暗流转?迟延,这衷怀那处言!淹煎,泼残生,除问天!身子困乏了,且自隐几面眠。(睡介)(梦生介)(生持柳枝上)“莺逢日暖歌声滑,人遇风情笑口开。一径落花随水入,今朝阮肇一天台。”小生顺路儿跟著杜小姐回来,怎生不见?(回看介)呀,小姐,小姐(旦作惊起介)(相见介)(生)小生那一处不寻访小姐来,却在这里!(旦作斜视不语介)(生)恰好花园内,折取垂柳半枝。姐姐,你既淹通书史,可作诗以赏此柳枝乎?(旦惊喜,欲言又止介)(背想)这生素昧平生,何因到此?(生笑介)小姐,咱爱杀你哩!
[山桃红]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儿闲寻遍。在幽闺女自怜。小姐,和你那答儿讲话去。(旦作含不行)(生作牵衣介)(旦低问)那边去生转过这芍药栏前,紧靠著湖山石边。(旦低问)秀才,去怎的?(生低答)和你把领扣松,衣带宽,袖梢儿摸著牙儿苫也,则待你忍耐温存一晌眠。(旦作羞)(生前抱)(旦推介)(合)是那处曾相见,相看俨然,早难道这好处相逢无一言?(生强抱旦下)(末扮花神束发冠,红衣插花上)“催花御史异花天,检点春工又一年。蘸客伤心红雨下,勾人悬梦彩云边。”吾乃掌管南安府后花园花神是也。因杜知府小姐丽娘,与柳梦梅秀才,后日有姻缘之分。杜小姐游春感伤,致使柳秀才入梦。咱花神专掌异玉怜香,竟来保护他,要他云雨十分欢幸也。
[鲍老催](末)单则是混阳蒸变,看他似虫儿般蠢动把风情煽。一般儿娇疑翠绽魂儿颤。这是景上缘,想内成,因中见。呀,淫邪展污了花台殿。咱待拈片落花儿惊醒他。(向鬼门丢花介)(50)他梦酣春透了怎留连?拈花闪碎的红如片。秀才才到的半梦儿,梦毕之时,好送杜小姐仍归香阁。吾神去也。(去)
[山桃红](生、旦携手上)(生)这一霎天留人便,草藉花眠。小姐可好?(旦低头介)(生)则把云鬓点,红松翠偏。小姐休忘了呵,见了你紧相偎,慢厮连,恨不得肉儿般团成了片,逗的个日下胭脂雨上鲜。(旦)秀才,你可去呵?(合)是那处曾相见,相看俨然,早难道这好处相逢无一言?(生)姐姐,你身子乏了将息,将息。(关旦依前作睡介)(轻担旦介)姐姐,俺去了。(作回顾介)姐姐,你可十分将息,我再来瞧你那。“行来春色三分雨,睡去巫山一片云。”(下)
(旦作惊醒,低叫介)秀才,秀才,你去了也?(又作疑睡介)(老旦上)“夫婿坐黄堂,娇娃立绣窗。怪他裙衩上,花鸟绣双双。”孩儿,孩儿,你为甚瞌睡在此?(旦作醒,叫秀才介)咳也。(老旦)孩儿怎的来?(旦作惊起介)奶奶到此!(老旦)我儿,保不做些针指,或观玩书史,舒展情怀?因何书寝于此?(旦)孩儿适花园中闲玩,忽值春暄恼人,故此回房。无可消遣,不觉困倦少息。有失迎接,望母亲恕儿之罪。(老旦)孩儿,这后花园中冷静,少去闲行。(旦)领母亲严命。(老旦)孩儿,学堂看书去。(旦)先生不在,且处消停。(老旦叹介)女孩儿长成,自有许多情态,且自由他。正是:“宛转随儿女,辛勤做老娘。”(下)(旦长叹介)(看老旦下介)哎也,天那,今日杜丽娘有些侥幸也。偶到后花园中,百花开遍,睹景伤情。没兴而回,书眠香阁。忽见一生,年可弱冠,丰姿俊妍。于园中折得柳丝一枝,笑对奴家说:“姐姐既淹通书吏,何不将柳枝题赏一篇?”那时待要应他一声,心中自忖,素昧平生,不知名姓,何得轻与交言。正如此想间,只见那生向前说了几名伤心话儿,将奴搂抱去牡丹亭畔,芍药东边,共成云雨之欢。两情和合,真个是千般爱惜,万种温存。欢毕之时,又送我睡眠,几声“将息”。正待自送那生出门,忽值母亲来到,唤醒将来。我一身冷汗乃是南柯一梦。忙身参礼母亲,又被母亲絮了许多闲话。奴家口虽无言答应,心内思想梦中之事,何曾放怀。行坐不宁,自沉如有所失。娘呵,你教我堂看书去知他看好一种书消闷也(作掩泪介)
[绵搭絮]雨香支片,才到梦儿边。无奈高堂,唤醒纱窗睡不便。泼新鲜冷汗粘煎,闪的俺心悠步敦,意软鬟偏。不争多费心神情,坐起谁欠?则待去眠。(贴上)“晚妆销粉印,春润费香篝。”小姐,薰了被窝睡罢。
[尾声](旦)困春心游赏倦,也不索香薰绣被眠。天呵,有心情那梦儿还去不远。

【电影】牡丹亭
牡丹亭(1986)
导演:方荧
编剧:胡忌
演员:张继青……杜丽娘
  王亨恺……柳梦梅
  徐华……春香
  王维艰……杜母
类型:戏曲
片长:130分钟
国家:中国
色彩:彩色

〖电影剧情〗
  南安太守杜宝之女杜丽娘,从小被父母按封建礼教的闺训教导着,只事诗书女红,不出闺房半步,度过了十六个春秋。一天丫环春香偶然发现杜府中有一所后花园,便逗引小姐杜丽娘前去赏春游玩。在园中,杜丽娘目睹一派大好春色感慨万千,深感自己辜负了良辰美景。回到家中,她那被压抑了多年的向往生活与爱情的芳心萌动了,在她悠然入梦的时候,一位梦神指导她与柳梦梅相遇相爱。可当她醒来以后,人是物非,一派凄凉,她十分伤感。由于相思之苦,杜丽娘日渐憔悴,终于在中秋佳节的秋风秋雨之夕告别了短暂的一生。
  制作公司:南京电影制片厂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 编辑词条
清空我的评分动态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共1条评分记录
pool1989 威望 +3 2008-05-10 感谢介绍
隐藏评分记录
球啊球,愁白了少年头,抽刀断水水更流,酒入愁肠球更糗。
Wen Wen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12楼  发表于: 2008-05-10   
太喜欢了,太美了,以后有时间细细地看,谢谢SISI    
亮亮 离线
级别: 排长
显示用户信息 
13楼  发表于: 2008-05-10   
建议置顶 免得今后翻找麻烦
球啊球,愁白了少年头,抽刀断水水更流,酒入愁肠球更糗。
盛夏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14楼  发表于: 2008-05-10   
收藏了!
谢谢sisi!
布衣素颜,也可以闪闪发光。
快乐小猪 离线
级别: 连长
显示用户信息 
15楼  发表于: 2008-05-10   
收藏了,有时间时一定要看看!
sisi辛苦了!谢谢排长亮亮的介绍!
:)
                                   不能靠近你,也要温暖你。

          
pool1989 离线
级别: 军区司令员

显示用户信息 
16楼  发表于: 2008-05-10   
鼓掌鼓掌~~~

辛苦了各位~~~~
我要你们 幸福微笑......
blsong 离线
级别: 营长

显示用户信息 
17楼  发表于: 2008-05-11   
昆曲的来历和历史沿革 ZT

2001年5月18日,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首批“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并且在该批次19个项目中位居榜首。同时,它也是我国各文化艺术门类中第一个被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文化艺术项目。

    昆曲,在其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曾经有“昆山腔”(简称“昆腔”)、“昆调”、“南曲”、“南音”、“雅部”、“昆剧”等各种不同的名称。一般而言,着重表达戏曲声腔时用昆山腔;表达乐曲、尤其是脱离舞台的清唱时用昆曲;指涉为一种表演艺术的戏曲剧种时则称做昆剧。

一、昆曲的历史沿革
    昆曲,起源于元朝末年的昆山,而盛行于苏州。它起初称为昆山腔,与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并称为四大声腔。“流丽悠远,出乎三腔之上”的昆山腔在明代万历之前,还只是流行于吴中的“小集南唱”的清曲。在嘉靖、隆庆年间,江西南昌人魏良辅认为当时的一些南曲唱腔“率平直无意致”,于是以原昆山腔为基础,参考海盐、余姚等腔的优点,并吸收了北曲中的一些唱法(即“抑扬顿挫,索纤牵结,停声、偷吹、依腔、贴调”等有装饰色彩的润腔手法)把昆山腔作了很大的改革与发展。魏良辅非常讲求唱法上的吐字、过腔、收音。同时,在北曲弦索名家张野塘的协助下,“更定弦索音节,使与南音相近。并改三弦式,身稍细而其鼓圆,以文木制之,名曰弦子(即昆曲及弹词中所用的“南弦”)。它与曲笛、怀鼓、提琴并为昆曲的特色伴奏乐器。这种新腔的特点是清柔婉转,“调用水磨,拍捱冷板。声则平上去入之婉协,字则头腹尾音之毕匀,……启口轻圆,收音纯细。”成为集南北曲之大成的新声,“腔曰‘昆腔’,曲名‘时曲’”。但这时的昆曲仍是清唱,尚未能体现剧本,形诸舞台。昆曲由清唱搬上舞台,成为戏剧,始于梁辰鱼的《浣纱记》。梁辰鱼觉得昆腔不应只局限于曲坛清歌,必须扩展到舞台之上占有更广阔的天地。于是他“考订元剧,自翻新作”,写作了《浣纱记》传奇,并第一次将昆曲搬上舞台。自万历初年,昆曲很快地扩展到江、浙各地,成为压倒其它南戏声腔的剧种。随之由士大夫带进北京,与弋阳腔并为玉熙宫中大戏,当时称为“官腔”。以此为发端,昆曲便以昆山和苏州为起点,迅速地传播到南北各地。万历以后,昆曲流行的地域逐渐广阔,在全国形成了以苏州、南京、杭州和北京为据点的四大中心。

    昆剧的兴盛时间约长达二百三十年,即从明代隆庆、万历之交开始,到清代嘉庆初年。此间,新的剧作不断出现,表演艺术日趋成熟,行当分工越来越细致。从演出形式看,由演出全本传奇,变为演出折子戏。“折子戏”以其生动的内容,细致的表演,多样的艺术风格,弥补了当时剧本创作雷同、拖沓、贫乏的缺陷,给乾隆、嘉庆年间的昆曲活动带来生动活泼的局面。通过艺人对戏剧人物的精雕细琢,出现了一批生、旦、净、丑等本行为主的应工戏,如生旦的《琴挑》、《断桥》、《小宴》;旦脚的《游园》、《惊梦》、《痴梦》;净脚的《山门》、《嫁抹》,付、丑的《狗洞》、《下山》等,它们都成了观众百看不厌的精品。

    在这一阶段里,昆山腔的兴盛使得文人创作如春潮般涌起,名家名作层出不穷。在戏剧史上、文学史上第一流的作品如汤显祖的“临川四梦”(《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紫钗记》),洪昇的《长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都产生在这个时期,稍次的作品但影响也很大的有沈景的《义侠记》,高濂的《玉簪记》、周朝俊的《红梅记》、汪廷纳的《狮吼记》、徐复祚的《红梨记》、李玉的《一捧雪》和《占花魁》、朱佐朝的《渔家乐》、朱素臣的《十五贯》、方成培的《雷峰塔》等等。

    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昆剧不断地兼收并蓄,对“北曲”逐步改造适应,使之成为“北曲南唱”,同时兼采弋阳腔、弦索调、调腔、吹腔、小曲等长处,另外还把其他艺术形式有意揉合使表演形式绚烂多彩。昆曲的繁盛时期,拥有大批技艺高超的演员和戏班。万历时期著名的昆曲戏班有南京的沈周班,士大夫蓄养的家班有申时行、张岱等家班。明末清初,士大夫蓄养家班成风,著名的有阮大钺家班、尤桐家班等。

    昆曲从晚明开始式微,到清代中叶已转入衰落时期。许多原来的优点发展到一定阶段便转而成为缺点。昆曲的曲词以典雅美丽见长,但到了乾嘉之世,曲词晦涩,大多数人不能理解。昆曲的唱腔以悠扬宛转见长,到后来节奏愈趋缓慢低沉,行腔转调过于细密,大多数人不能欣赏。由于偏重曲词的欣赏,忽视作品的内容,题材范围也日益狭小,这些都限制了它的发展和改进。

    “花部”与“雅部”之争成为昆曲消衰标志。在康熙年间,京腔、秦腔、弋阳腔、梆子腔、罗罗调、二簧调等各种地方声腔蓬勃兴起。这些统谓之乱弹,即“花部”。乾隆五十五年的徽班进京,是“花雅之争”中的一件大事。徽班进京后,迅速为二簧调在北京剧坛打开局面,从而花雅之争以雅部昆曲失败而告终。随着昆曲的衰落,文人传奇的创作也趋向低潮。这些作品语言典雅、结构冗长,专讲格律、填词,无视戏曲的舞台艺术特点。至光绪年间,昆剧开始没落。“北京的梨园子弟学戏,在同光年间尚是昆乱并学,到光绪庚子之后,则专学皮黄了”(梅兰芳)。

    新中国建立后,随着“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戏改政策的出台,昆曲出现了复兴的局面。1956年国风剧团的《十五贯》晋京演出,获得巨大的成功,“京华争说《十五贯》”,“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十五贯》的成功,和当时政治形势和政治要求是有关系的,但它的成功,对昆剧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二、昆曲的艺术特点
    昆曲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了自己鲜明的艺术特点:即慢、小、细、软和雅。
    所谓“慢”,是说昆曲的节奏缓慢,轻柔而婉折。昆曲拥有独特的声腔系统,它的发音吐字比较讲究四声,严守格律、板眼,唱腔圆润柔美、悠扬徐缓;它的曲调是传统曲牌体,每出戏都由成套曲牌连缀而成。这既是当时缓慢的生活节奏以及人们的缓慢心理节奏在戏曲艺术上的反映,也是“水磨腔”格律特点和演唱要求所造成的必然现象。

    所谓“小”,是指昆曲可以在各类剧场的舞台上演唱,但它最宜于家宅的厅堂或花园亭榭上演唱,是典型的“红氍毹艺术”。

    所谓“细”,是指昆曲表演十分细腻。昆曲是一门集歌唱、舞蹈、道白、动作为一体的综合性很高的艺术形式,它通过象征虚拟性和程式化的歌舞动作表演故事,并在刻画人物性格、表达人物心理状态、渲染戏剧性和增强感染力方面,形成了完整而独特的表演体系。

    所谓“软”,是指昆戏说的吴侬软语,唱的是柔婉的“水磨调”,再加上擅演缠绵悱恻的文戏,自然给人以一种软而香的感觉。

    所谓“雅”,是指昆曲高雅、文雅、典雅和清雅的风格。昆曲,单单看剧本,就是一种美的享受,而许多唱词其实就是婉约凄美的诗词。是故,昆曲艺术被知音者比喻为兰花。而昆曲艺术之“雅“,又是由它的慢、小、细、软诸特色所决定的。

三、昆曲,发展才是硬道理
    毋庸置疑,在昆曲成为“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同时,也面临着如何保护的巨大问题。近年来,国家、政府及有关方面虽在政策、资金等上面对昆曲的支持力度都有很大的改善,但是这不是治本之策。要保护昆曲,关键还在于发展昆曲。没有自身的发展,就不可能有效地进行保护。为什么西方歌剧能响彻整个世界,而作为历史更悠久,文学、美学价值更大,有着一整套严谨规范体系的具有“百戏之祖”之称的昆曲却不行?为什么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被改编成包括影视在内的各种艺术样式连演400多年不衰,而浑身浸透着人文主义思想光辉的关汉卿、汤显祖等人的这些“金饭碗”式的戏剧作品却被我们忽视,显然,在这些方面,我们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昆曲能不能创新?昆曲能不能市场化、产业化?个人认为,保持昆曲的原生态形式固然重要,但其作为一种舞台艺术是需要二度创作的艺术。比如,西方对待莎士比亚作品就非常现实,叫莎士比亚戏剧,而这个莎士比亚戏剧早就品牌化和产业化了,既有原生态的《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等,更有面目全非的、经过今人观念诠释的《哈姆雷特》和《罗密欧与朱丽叶》,你能说他不是莎士比亚的吗?显然,昆曲,只有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也是任何艺术发展的规律。外国人都已经在这样做了,我们又有什么不可以呢?记得郑振铎先生曾说,“如果我国有一个国家剧院,贴出去的海报第一个应当是昆曲”。
清空我的评分动态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共1条评分记录
铁拐李 好评度 +2 2008-05-11 分享就是快乐!
隐藏评分记录
铁拐李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18楼  发表于: 2008-05-11   
亮亮和blsong 的转帖非常精彩,便于大家从不同的层面去了解祖国的优秀文化——昆曲。欢迎这样的参与!
renée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19楼  发表于: 2008-05-11   
准备去买一碟       
一半是冰水,一半是火柴
描述
快速回复

验证问题:
3 * 6 = ? 正确答案:18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