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之七:汪精卫死后南京政府的结局 AHn^^'&x[
*Z)`:Gae
汪精卫于1944年11月10日客死于日本名古屋,他的遗体于11月12日由专机运 L_ 8C=MS
回中国。汪精卫死后,南京国民政府专门成立了哀典委员会,由陈公博任主任委员,周佛 xCoQ>.4p
海、王克敏、褚民谊为副主任委员。南京政府于11月12日发出公告:“国民政府汪主 n+Fl|4
席于民国三十三年十一月十日申时,在日本名古屋帝大医院逝世,距生于民国纪元前二十 4V43(G
九年五月四日已时,享寿六十有二,谨于十一月十二日恭迎遗体回国成殓,择期举行国葬 o] )qv~o)
,饰终典礼,由国民政府会同中央党部组织哀典委员会敬谨办理。” |Vd)7/LN
xjR/K&[m
11月12日下午六时,装载汪精卫遗体的专机降落在南京光华门外机场、陈公博、周佛 ~[k2(
海、王克敏等一百余名官员到机场迎候。南京政府按照汪精卫生前的遗愿,把汪的陵墓建 Nl;rg*@o
在国父孙中山陵墓左侧的梅花山上,表示他生前是孙中山的助手,死后也要追随左右。由 MJ}VNv|S
于汪精卫生前有过陵墓不要劳民伤财的遗嘱,加上南京政府的财政有限,所以汪精卫陵墓 `lcpUWn
的规模不大。不过汪精卫的棺木外面用钢筋混凝土浇灌了厚厚的一层墓壳,倒是十分坚固 %ze Sx
。 (Q#A Br8
K'1rS[^>R
汪精卫死后,南京政府推举陈公博为国府主席,继任行政院长及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但陈 JGGss5
公博坚持在最高职务上加个“代”字,陈公博说:“现在汪先生走了,人亡政息,这台戏 z~z.J]
也该结束了。我来继承汪先生的职位,是来办理收场的,而不是来继续演出的。”此时日 ~l{CUQU
本的败局已定,南京政府也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xV<NeU
;9B:E"K?@1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8月17日,陈公博在南京主持召开中央 Rqvm%sAi
政治会议,决定解散南京国民政府,把中央政治会议改为南京临时政务委员会,军事委员 <aL$d7
会改为治安委员会。当晚,陈公博广播发表了《国民政府解散宣言》,至此,历时5年4 xU67ztS'E'
个月的短命政权宣告结束。 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