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社区应用 最新帖子 精华区 社区服务 会员列表 统计排行
主题 : 卢安克:一个德国志愿者在广西农村支教
renée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楼主  发表于: 2010-05-20   

卢安克:一个德国志愿者在广西农村支教

[ 此贴被renée在05-22-2010 06:30重新编辑 ]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一半是冰水,一半是火柴
乐淘淘 离线
级别: 军区司令员
显示用户信息 
24楼  发表于: 2010-06-09   
天朝再一次发威成功的“干掉了”德国志愿者卢安克!(zt)  \_  
(2010年5月29日) p="0Y<2l  
    ;?k<L\zaw  
    因“没有做志愿者和教师的资格”并受到广西警方警告,长期在中国志愿支教的德国人卢安克关闭了自己的中文博客. : 0 ,yq?M  
P@keg*5@  
    卢安克是德国人,1968年出生在汉堡,他头回到中国是旅游,后来在南京东南大学留学,此后,他一直在中国各地支教。 |;7mDhj=  
    &=x4M]t9L  
    2010年初,中央电视台《面对面》播出了对卢安克的采访纪录片,央视记者柴静报道说,1997年卢安克在南宁的残疾人职业学校学校义务教德文,却因没有办下“就业证”,被公安局扣留过护照,还罚了3000块钱。 :G6aO  
    yVgC1-8i*  
    1999年他从德国回到广西,到河池的一所县中学当初中老师,因不能提高学生的考试分数,家长们有意见,学校把他开除了。后来,他来到广西河池的的特困县东兰,在东兰县切学乡偏僻的板烈村小学,当了10年的乡村教师。 LP=y$B  
    Y!8F W|  
    他在广西执教十几年,从未收受过学校一分钱工资,他每年三四千元的生活费均由其远在德国汉堡的父母提供,月支出不超过200元。 S43JaSw)  
    uIbAlE  
    他得过乙型肝炎,并遭遇车祸险些丧命。 <:Mz2Rg  
    <=V{tl  
    2006年,签证到期的卢安克不得不暂时离开中国,他曾申请加入中国国籍,却被拒绝。被拒绝的理由是:只有在国家一级机构工作4年以上,或为中国作出特殊贡献的外国人,才能入籍中国。
我书无(吾)心,我写无(吾)意
renée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23楼  发表于: 2010-05-22   
《与孩子的天性合作》德-卢安克 TZ+ p6M8G  
|g.CS$'#Nt  
2009-12-28 15:15书摘_《与孩子的天性合作》德-卢安克 n0!2-Q5U)h  
书名:《与孩子的天性合作》--一位德国青年在中国的教育梦    4g"%?xN  
作者:卢安克 [德] 3C<G8*4);/  
2003年12月出版 +ZwoA_k{  
i%JJ+9N  
作者两度来到中国,第二次是1996年,一呆就是5年多,其中4年半在广西,在广西3年又是在农村当老师。写本书历时四年半。 l=b!O  
2Kf/Id1  
开篇:这本书送给我最认真的学生韦磊。在我写这本书的时候,13岁的韦磊不幸去世.....” 0ki- /{;  
<gFa@at  
(第一章第一节:我不想回德国) &y}7AV  
1.教育不应该是一种使小孩需要吃药才能恢复身心健康的东西,也不应该是一种吃了药才承受得了的过程。为了能实现这样的教育,教育不能和小孩天性的发展“做对”,二需要和小孩天性的本质合作。 |1 "&[ .  
,0a_ou"P=_  
2.我在农村教的初二年级班,每隔几个星期就会减少几个学生....是他们不适合学校,还是学校根本不是为他们这种人开的?反正他们只能被淘汰,离开这个社会的主体,只有去他们家里,我才能再找到他们...这样做老师,我还能干什么?我只能在学校里从事这种不适合他们的教育,还是我也被淘汰?我不想参加这场“淘汰赛”,也不想再看到我的学生数量越来越少。教育是不是只是为了优胜者?如果我也加入到这场“淘汰赛”,毫无疑问会失败。我刚刚尝试过填写今年的中考英语试卷,可我估计自己连80分都得不到。我不想继续跟学生一起奔跑着参加这场竞赛--这场一支匆忙地奔跑,最后都不知道正在跑的路属不属于自己的路的竞赛。 9=~ZA{0J  
v7SYWO#  
3.我这个老师不重视成绩,所以我离开学校之后,没一个老师愿意接我的班,都说成绩这么差的班只会影响他们的面子和工资。我可能不应该离开我的学生! 1f<R,>  
p0WUF\ "  
n| {#5#  
&92/qRh7  
(第二节:我是个很难教育的小孩) @,n)1*{P  
N[e,%heR  
1.1968年9月,我在德国汉堡出生....在德国的基础教育学校不止有一种教育方法可以用,而是不同学校使用不同的教育方法。每对父母都可以随便选择一种最适合自己小孩的教育方法。比如,如果父母认为自己的小孩需要考试才能学习好,他们可以选择一个有考试的学校;如果不需要,就可以选一个没有考试的学校,也能得到同样的学位。 MqB@}!  
D;NL*4zt  
2.1975年8月,我的父母给我选择了一所注重孩子天性的学校,而且我父母参加了这个学校的面试之后我就能上(不是学生参加考试,而是父母观念要“考试”)我上学时都没有买过课本,因为学校除了一些小说和参考书以外都不用课本。我们需要的课本都是我们自己写的和创造的,而且写课本本身就是我们的作业。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二年级的主课都由同一个老师来上。每三个星期只上主课中的一门,过三个星期才换一门。 /IG{j}  
ZMb+sUK  
3.数学:我们学数学的方法影响了我们的思考方法。所以老师让我们从整体理解到部分理解。比如几加几,我们先从得数来理解,然后才考虑这是几加几得到的。这样做我们老师也避免了我们太自私的思考方式。 Uns%6o  
lKw-C[  
Ps>:|j+  
jLVG=rOn  
4~&3.1  
(第三节:我从碰到的问题中得到了力量) YR*gO TD  
a_V\[V{R=  
y]0O"X-G  
1.  .....假如我在更不承认个性的中国长大..... .wD $Bsm`t  
s*[ I"iE  
2.我们全班每年都要一起去旅游两个星期。这时候我们每天走路6-7个小时,所有需要的衣服都必须自己背着。放假时,我们家每次都要去爬山或到海边去玩。 >x JzV  
}L)[>  
3.社会课:为了了解社会存在的困难,我们在医院、老人院或残疾人院实习了三个星期。每个星期回学校做一次报告。 ":8\2Qp  
4`,7 tj  
4.农业课:我们通过几个星期在农场的生活体验做农活。 u\Ylo.)b  
Uffwzd!  
5.我们学校的每个学生不管想不想上大学,为了我们全面的发展都接受12年的义务教育。学校主要培养的是一种不依靠言语表达的自由思考的能力。 L7Hv)  
vMB61 |O  
6.老师在初四年级特别强调一切跟人的关系。这样,我们初中毕业生才能把自己的理想与世界联系起来,才能为人类服务。 ",.f   
A1INaL  
7.在我上学的过程中,我从来没有听说过“要求”或“标准”这两个词,也没有听说过有人来学校检查。我们每年拿回家的学习报告,我从来没有看过,因为这些在我们学校是对学生保密的。我到了17岁时才第一次听到我的“成绩”,可是报告并没有写什么成绩,写的都是关于我发展情况的内容。 8W{M}>;[9  
"qNFDr(WM  
O-X(8<~H=  
=`QYy-b X  
(第四节:我对教育工作不感兴趣) |~e"i<G#  
$Yt |XT+!&  
1.根据德国的法律规定,反对学武器要通过考试....如果一个征服兵役的人不想练习武器,就得做一些公益活动。 ,puoq {  
l)vC=V6MG  
2. ....这家残疾人院是一个注重天性本质的单位..... W`_JERo  
|y[I!JdR  
3.我在德国已经见过不少中国人,我觉得这个国家的人都长得非常好看..... -R]0cefC<f  
60vmjmXl  
4.我到中国旅游....当时我自己也非常好奇,我什么都想自己发现,觉得自己好像是一个发现者一样。 A4!X{qUT-  
P*A+k"DU1  
5.我给教授们(注:本国的)看我自己做的工艺设计品,那里的(汉堡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教授们的看法是:已经有知识的人不需要更多的知识,他缺少的是创造性,可是一个有知识的人也无法通过学院教育来学到他需要的创造性。另外,一个人已经具有了学院也教育不了的创造性,而他却能在学院学到知识。所以教授们觉得,如果给我这个只有创造性的人增加知识,我就可以实现我头脑里面的东西,这种看法使教授们最终接受了我。 P,ueLG=  
Wu^Rv-xA  
6. ....而且只因为我感觉到事情的本质,我才能发现不同部分之间的关系。 N?ccG\t  
?UAuUFueA  
7. 我在参加飞机设计的过程中都用上了我通过帆船比赛对于风流动的感觉和了解,也用上了我在改装和维修我的帆船过程中得到的经验。 3fhY+$tq  
Cd_@<  
{KNaJ/:>W  
(第五节:我怎样学中文) Uu WIT3W>%  
(<r)xkn  
1.我学中文的秘密其实是我愿意放弃自己的母语。 Yr/$92(  
} Xo#/9  
2.我也参加了为留学生举办的中文考试。在这个考试中我第一次见到了那种从几个备选项中选出正确答案的考试方法,所以,我才得了30多分。不过,那些得了80分以上的同学都对我说,他们的口语都比不上我。 >j sY'Bm  
)b #5rQ  
3. ....于是我就又回到了广西农业大学,和我的老同学一起住。我发现,我身边的人都在追求我想离开的东西和生活。 {#qUZ z-  
-n&&d8G^s  
4.当时我觉得,中国人为了能够和西方人一样生活而把自己好的特点丢掉是很可惜的。有些中国人确实很穷,而且被一些富人看不起。可是我不理解的是,有些穷人居然也看不起自己。 [M[<'+^*  
~c35Y9-5  
5. ....我在广西农村同学家干农活....我请求他们让我和他们一起干活时,他们说,你的身体受不了的。其实我受不了的是吃像他们吃的这么多的饭。我觉得很奇怪,他们在肚子里装这么多的东西,不难受么?我肚子空的时候才觉得自由、好动,所以我关心的是能不能逃避吃饭的“任务”,有没有上厕所的机会。 ()IZ7#kL?  
?!P0UTe~  
6.在我不得不回德国时,身上只留下了150元和一张过一个月才有效的回家的机票。我当时的想法是,我还不知道穷的思想是怎么形成的,现在机会来了。不过后来,体验的机会还是没有,因为中国人在心理上接受不了一个外国人在路边坐,没有见他吃东西,也没见他住什么地方。结果,总有人过来邀请我一定要和他们一起吃饭,邀请我和他们一起住。
一半是冰水,一半是火柴
renée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22楼  发表于: 2010-05-21   
和平剑
一半是冰水,一半是火柴
renée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21楼  发表于: 2010-05-21   
读《与孩子的天性合作》有感ZT
读《与孩子的天性合作》有感 Q;$k?G=l  
[日期: 2007-03-06 ] 中国教育报    范里    Y7.+ Ma#|  
Wp>t\S~N  
    为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央视主持人崔永元带着一批志愿者重走长征路。长征好像成了一部分中国人的情结,长征带给他们理想的追寻,苦难的坚守,意志的挑战,成功的喜悦。 P+o"]/7U  
  最近看了《跟孩子的天性合作》,我好像是跟着作者卢安克进行了一次没有摇滚的新长征。 ZLT?G  
s#s">hMrI  
  这个不喝酒、不抽烟、不吃肉、不赌博、不恋爱的德国人,不但让广西农民不理解,好像也不受执教学校同行们欢迎。因为他所教的班级成绩常常不是很好,所教过的学生也变得个性鲜明。在讲究“教学有效性”的中国,无论是教育部门的领导,还是期盼升学的学生家长都不会欢迎这样的实验,因此,他只有到最穷的地方,找最没有希望的孩子,去实现他的“素质教育梦”。 zsXgpnlHT  
j~k,d .17M  
  卢安克的教育故事让我想起另一个中国青年——南京行知小学杨瑞清的教育之路。他从晓庄师范毕业后,想重走行知路,也选择了到贫穷的乡村任教。杨瑞清了解中国国情,知道中国特色,所以能顺势而为。 %NrH\v{7Q  
*~)6 sm  
  行知小学的变化也正是中国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实验倾注了杨瑞清及学校教师们的心血,也得到了行政部门超乎寻常的关心、支持和扶助。与此相比,德国青年卢安克的行为、动机让许多中国人费解,他们只能把他当作“洋雷锋”去理解,认为他有着高尚的品德。但细读他的作品,特别是从中了解了他的性格发展史,你一定会说,性格决定命运! dn#I,xa`  
b!]O]dk#  
  学生时代的卢安克是柔弱、内向的,在学校里打不还手,善于忍受,经常生病,喜欢体验悲伤。幼年的经历,为他今后生活的选择作了铺垫。长大后,他经常从事社会志愿活动。在中国,他执意寻求最贫穷的农村去生活、去开展教育,他不要工作报酬,穿得和农民一样邋遢,和农民一起打谷,甚至和水泥厂的看门人同睡一床。他忍受中国人爱热闹带来的烦噪,忍受身体的不适(他得过肝炎),忍受学生的捉弄,忍受诚实带来的责罚,忍受别人的误解,忍受不同文化带来的冲突。他之所以能在贫苦的农村进行教育实验,是和他的童年经历分不开的。虽然他不是学教育的,但他那转行当小学教师的父亲,一定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他的人生选择。 IQPu%n{0v  
k9}8xpH  
  他的受教育经历也影响了他在中国进行的教育实验。 ,Q-,#C"  
k~8-E u1  
  小时候,别人眼里的卢安克不现实、没有意志、太虚弱,而且不懂得生活、白天做梦太多……在学校里,由于他外语不行,中考也不理想,但他却因为喜欢中国,能把汉语说得很溜;读大学时成为系里第一个通过毕业设计的学生;他小时候骨折过三次,不好运动,但在工作后,却爱上了帆船运动,还参加了国际比赛,差点赢了世界冠军;读大学时,他根据帆船比赛对于风流动的感觉和了解,没有画图,更没有计算或写什么东西,却和同学一起把自己设计的飞机生产出来了。 BA c+T  
PaI\y! f  
  种种经历让他认定教育要与人的天性合作。 /P*XB%y  
->b5" {t  
  因此,他的教育实验除了智力的教育外,还强调人的躯体、感情、意志和精神都要进入教育体系;要求基础教育让艺术、体育和高级手工进入和支持理论课;他不提倡学生用课本而是要求他们写课本。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任FedericoMayor的话说就是:“把每一个儿童当作独立的个人来看待,在相互依赖中建立关系并且允许孩子们去发现、发挥,并正确地加强孩子们的能力和潜能。”这种教育,将使孩子身、心、意三方面都得到发展,使他们成为毅力、感情与思想三重健全的人才。 ChTq!W  
k sv]  
  当然,按照自己天性发展成长的卢安克,在德国已不是一帆风顺,现在他要把这些带到传统教育壁垒森严的中国,特别是闭塞的农村,可以想见他理想主义的教育长征路注定是艰苦卓绝的。好在他天生就有“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忍耐和坚守,挫折、困难是他早就预见了的,面对中国教育的种种弊端,卢安克会像唐·吉诃德一样挺起长矛,迎上前去。哪怕劳而无功,这位对生活充满激情的西西弗斯,也能在孤独、荒诞、绝望的生命中发现意义。清贫、烦恼、误解……给这位熟知普鲁米修斯的殉道者带来的只会是苦痛中酝酿出的神圣感。 wHj 1+W  
KSPa2>lz?  
  卢安克的长征路上不会有摇滚的宣泄、愤怒、指责、抱怨,更多的倒是田园牧歌式的美丽,以及这背后的残酷与温情。在理想缺失,充满喧嚣的今天,读这样的书是可以让人清凉的。(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新城花园小学副校长 范里
一半是冰水,一半是火柴
盛夏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20楼  发表于: 2010-05-20   
中国从来不缺理想主义者,缺的就是卢安克式的实践主义者。 >[;W ~*  
e P@#I^_  
被这个金发男人感动了...... yjjq&Cn  
v0\l~_|H  
也被这群天真无邪的孩子们感动
布衣素颜,也可以闪闪发光。
不用心 离线
级别: 军区司令员

显示用户信息 
19楼  发表于: 2010-05-20   
在第一线工作的人,都有一颗很伟大的心。我去 children's society 看到那里的工作人员,大多是 social worker,他们也让我很感动。 z$?F^3>  
(SyD)G\rj  
看柴静所谓的“采访报告”,很 touched + surprised,这个人,已经到了无招胜有招的地步了!
Lying lubricate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Without lies our social life would soon grind to a complete halt.
renée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18楼  发表于: 2010-05-20   
转的这个,是03年九月的贴 (Mk7"FC7  
EV?}oh"x  
听卢安克的哥哥说着卢安克 v$]B;;[A  
听卢安克的哥哥说着卢安克 t1?aw<  
=Wcvb?;*  
(小背景:卢安克,1968年生于德国汉堡,于1992年前后来中国,后多次来华,主动到广西南宁阳朔东兰等县中学当义务教师,扶持农村教育,至今达7年之久。) 'zI(OnIS  
sLr47 NC  
网络确实改变了我们的工作方式—要采访一个人,我们连电话费都省了,以前用来查阅资料和联系的大部分时间,现在靠一台上了网的电脑就可以了。所以如今,我大部分时间是挂在这里的。这也是工作。 oPKLr31zt  
^ lHy)!&A  
在网上滞留的当儿,Jens Loewe应约到来。他的同胞弟弟,卢安克(Eckart Loewe),两年前曾被中国的媒体,包括CCTV,关注过。如今,有些沉寂。是啊,一个德国小伙子,好端端的放弃舒适的生活,跑到中国广西的穷困地区义务教书,而且似乎还不太受欢迎。为了什么呢? ?8-Am[xH  
j9+4},>>CU  
Jens很瘦,这和我想象的差不多。我的文件夹里有他哥哥的资料,从文章到照片,事实上,我对他的情况已大抵掌握。面谈的必要性不大,但是,Jens手里有他拍摄的纪录他兄弟的带子,正好他来科隆,我们就约了时间,边聊边看带子。 t8*Jdd^3Z/  
]>X_E%`G<b  
我们打开录像机,带子很长,近3个小时。我让Jens操作快慢放,有问题我就问。 fQfn7FaW_\  
e(t}$Q=  
下面是我和Jens的对话。 [J,.?'V  
Tvx1+0Z%z  
(卢安克在某学校教书的场景。) zS%XmS\  
?@'&<o0p#  
我:你哥哥现在在那所学校教书? OD8 fn  
tJ^p}yxO  
Jens:不教书了。 >&(#p@#  
Zonjk%tC  
我(惊讶):为什么不教书了?他连工资都不要。 1[!:|=  
x"b'Pmw  
Jens:学校不太欢迎他。他教的东西校方认为没有用。对考试没有帮助。 &en. m>9,  
<O1R*CaP  
我:有没有试试其他学校? C8-7XQ=B:b  
TDH^x1P  
(画面转到卢安克和一私人学校校长谈话。) 3k1e  
|oPRP1F-;e  
Jens:这个私人学校想聘用他,包括提供车子,房子。但是Eckart没有接受。 JIySe:p3  
'`2KLO>!  
我:多好的条件呀,为什么不接受? 36=aahXd\  
E#J})cPzw  
Jens:Eckart发现,对方只是把他当商标用,提高学校的知名度。而且,这学校的学生都是富人家的孩子。需要Eckart的不是他们。需要Eckart的是穷困地区的孩子。 AQ'%}(#0  
fu5L)P^T  
我:可这真是一个矛盾,穷困地区的孩子都希望考试考得好,将来摆脱农村,摆脱穷困。(心里暗自惭愧,刚刚向他建议,和私人学校合作,或许能获得钱,以用于将来的项目。) fp [gKRSF  
a:cci?cb  
Jens:(无可奈何)确实是个矛盾。 9nG^_.}|  
Xq135/d  
我:那Eckart靠什么活着呢? XO <0;9|  
i=gZ8Q=H  
Jens望着我笑了:所有人都问这个问题。。。我父母留给我们几个兄弟姐妹一点钱,Eckart就取其中的利息用,不多,但在广西农村还过得去。 q}LDFsU  
v #+ECx  
(画面上Eckart被朋友邀请在一家小饭馆吃饭,举杯喝啤酒。) G=:/v  
oXm !  
我:Eckart也喝酒?我看到报道说,他是素食主义者,烟酒不沾。 T-] {gc  
8<L{\$3HP|  
Jens(笑了):这次真是例外。一年最多也就一次吧。 1&dtq,|N  
EOB8|:*  
我心想,一年一次,也许是在生日的时候,还是回家看望父母的时候?Jens和Eckart是双胞胎兄弟。在刚才请Jens喝水的时候,我注意到他要的是无碳酸的水。 ,CqWm9  
zy,SL |6:  
我:中国媒体对Eckart好像挺关注?我有不少朋友在中国媒体,需要的话可以请他们帮忙。 /s4~Ij`be  
a}UmD HS-  
Jens看着我微笑,眼睛里的意思象是“我相信你”。 `dvg5qQ  
\|,| )  
又过了一会儿,他缓缓地说:这几个月又有CCTV的一个脱口秀节目邀他参加。Eckart本来不愿意在媒体多露面。后来还是去北京 ,';|CGI cP  
了,被告知,他必须照着编导写好的稿子照着说,不是稿子里的话都会被砍掉。Eckart不同意。 ;C@mT;hR  
我:中国的许多访谈节目都是这样做出来的。中国电视界内相互流传这样的笑话:做电视的是疯子,看电视的是傻子。 P{o)Ir8Tt  
PJ5}c!o[  
Jens笑了,笑得也很温和:他们在节目里只字未提到教育问题,只讲贫困地区的经济应该如何如何。他们把Eckart当作需救助的对象摆着。Eckart认为,他不愿说他不想说的,最后就掰掉了。对方可能很恼火,编辑可能丢饭碗呢。 K0gQr.J53  
 (Q8!5s  
我:没有关系的。中国的媒体那么多,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 "I %K%  
;%e)t[5  
录像里有几段是Eckart对着镜头自述,声音很低沉,像是反思。“他们都把我叫做雷锋,我也愿意继续做我想要做的事情。但是,他们说,雷锋是不可能在这个时代存活的,因为时代变了。我过得是有些累。。。” 2{=]Pf  
hE&6;3">  
我其实不喜欢片里媒体把Eckart称为雷锋。说不上为什么,只觉得他们根本不是一回事。 %,T*[d&i  
1iF=~@Nz_  
我:Eckart现在中国有什么困难吗? ` s7pM  
'7?Y+R@|L  
Jens:刚开始去给人教书的时候很困难。后来申请注册了Waldorf企业后,就再也没有麻烦了。 "V p nr +6  
DB|1Sqjsn  
我:再也没有了? vJ&_-CX   
:H]d1  
Jens:再也没有了。 7a"06Et^  
(ghI$oH  
这个国家只欢迎企业家,和所有能带来效益的人。我们心照不宣。 MltO.K!  
mUg :<.^  
我:但是Eckart的项目怎么开展? RcYUO*  
t%}<S~"  
Jens:目前正在考虑。也缺钱。 \Bo$ 3  
.iy4 (P4  
我:知道最近在隔壁省炒得轰轰烈烈的皇马的事情吗?一场比赛就是50万欧元 。 H!IVbL`a{  
=.3#l@E!C  
Jens:在昆明? pAy4%|(  
~F,~^r!Jtu  
我点头。 `p()ko  
c""&He4zp  
画面里Eckart在简陋的宿舍里生火,炒空心菜,洗衣服,备课。下一个场景,Eckart在乡下赶着水牛犁地,天下着小雨,他穿着一件深色的防水风衣,上印www.jiaoyu.org b? ); D  
Q!+AiSTU  
我:除教学外,Eckart还有什么Freizeit(娱乐)没? \bARp z?a  
h&'|^;FM  
Jens:没有。 A6]:BuP;c  
FOk&z!xYKd  
我:根本没有? &ksuk9M  
m'"r<]pB*4  
Jens:没有。没有钱,一方面。另外,可能没有时间。 >PA*L(Dh%  
Y9^l|,bm5  
我:那你们原来在德国有什么兴趣? ,U\ s89  
0+CcNY9  
Jens:有。赛帆船。以前,我们经常到易北河上赛帆船。。。。。。 zH]oAu=H  
t{>K).'  
我脑中浮现易北河上的明媚阳光和湛蓝天空,一只白得像云,轻得像云的帆船追着阳光飘过去,蓝天下回荡着笑声。。。而Eckart的声音如画外音缓缓地传来,使白帆白光显得格外刺眼而不真实:“。。。我觉得,我要到哪些需要我的地方去。那些中学里已经有很多好的老师了。但是,更穷的农村,我还是能有所做为。。。” `>sOOA  
q/b+V)V  
到这里,我想我终于领悟。卢安克的理想很平凡,他正在一步一步执行他的理想,不求大,只求实。我们从小被灌输太多的美好理想云云,以至于反而对这种卢安克式的朴素的放弃和追求感到惊讶,难以接受。可事实上,他的追求就是平平淡淡地,去做一件事情,来证实自己的生命存在的意义。 =dGp&9K,fw  
u$d[&|`>_  
从这个角度上,卢安克,这个十足的理想主义者,何尝不是一个十分清醒的现实主义和实践主义者呢? K%J ?'-  
KuP#i]Na  
中国从来不缺理想主义者,缺的就是卢安克式的实践主义者。
一半是冰水,一半是火柴
我是佳佳 离线
级别: 军区司令员
显示用户信息 
17楼  发表于: 2010-05-20   
不知道有没有人把他的博客内容保存。将会是非常宝贵的教育资料。
除了你自己的内心,没有人可以是你的权威。
renée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16楼  发表于: 2010-05-20   
德国青年广西东兰县坡拉乡广拉村板烈小学义教6载 MH.+pqIv^  
第三期广东省对口支援广西支教教师系列报道(880) H7+"BWc  
M {jXo%C  
    一名德国青年因来华旅游与中国结下不解之缘,过去6年来以一人之力深入中国最穷的西部山村从事义务教育,拒绝名利,将自己的积蓄和德国家人的资助全部投入所从事的工作,屡遭磨难误解,依然无怨无悔,赢得当地民众信赖并感动舆论。为长留中国,他申请加入中国籍却因法规所限而未成功,只好暂时返国。他的离去引起舆论关注,民间响起呼吁他“回来”的声浪。 => (g_\  
/WnCAdDgZ  
    38岁德国人卢安克,22岁时来华旅游,爱上中国,于是到中国留学。从1999年起,他只身一人深入中国山村从事义务教育。2001年开始,更是一头沉入广西最穷最偏僻的东兰县坡拉乡广拉村,一个不通电话、不通公路、只会讲壮族土语的山村,在那里他教导村童讲普通话、学文化。 e4z~   
Eg)24C R 4  
  协助农耕 出钱修路 ;oOTL'Vu  
z206fF  
  他和村民相处愉快,帮村民犁田、割禾、打谷,为村民设计脱粒机,并将德国家人汇给他的钱用来为当地修路,终于使山村有了一条宽0.6米、长不足300米的水泥小路。 他还教村民改造居住环境,人畜居所分开。 `H! (hMMV  
l2LQV]l  
vqeH<$WHvy  
    屡遭磨难 无怨无悔 q=X<QhK  
tc'iKJ5)  
  卢安克的行为初时一直不获理解。他曾因未办“就业证”而在内地义务教德文,被公安罚款3000元人民币;他借住的村屋房东偷走他的钱;他教孩子的方式被官方斥为“不入流”;甚至有人指他是“负有特别使命的间谍”。不过,他都不为所动,终赢得民众和舆论尊敬。 "L~Oj&AN[  
hju^x8 ,=m  
  不久前,协助卢安克进入中国的德国“华德福教育基金”广西办事处因到期未获当局延续而关门,他为能继续留在中国,于是向中国驻德大使馆申请加入中国籍。不过,按中国法例,只有在国家一级机构工作4年以上,或为中国作出特殊贡献的外国人,才合乎入籍条件,官方表示“爱莫能助”。今年8月,签证到期的他只好暂返德国。 uz!8=,DFw  
cp Ot?XYR~  
  教育界吁弹性处理 8$}<4 `39  
u !BU^@P  
  曾与卢安克共事的内地义工徐添昨日接受采访时表示,卢安克的离去不但在东兰县山村引起反响,也在广西乃至中国教育界引起关注。有教育部门官员曾函外交部,请求特别考虑卢安克的要求,让他回到中国,回到对他依依不舍的东兰山村的村童中间。 __ g?xw  
% G= cKM  
  社区热贴:洋雷锋卢安克感动国人我们该反思什么? 6BV 6<PHJ  
6\7c:  
  阎笑古 @7nZjrH  
FsED9+/m  
  2006年12月6日新闻晚报发了记者龚星采写的报道《德国青年中国山村支教6年 申请中国籍遭拒》,当天人民网教育频道教育专题栏目转了这篇报道。同日凤凰网凤凰资讯社会频道人间冷暖栏目头条发了《德国青年穷乡义教6载 入籍被拒 黯然离华》,8日新华网校园频道校园要闻栏目也转了《德国青年穷乡义教6载 入籍被拒黯然离华》并配发卢安克“义教”的一组图片,但这两则报道均未注明作者。国内许多BBS纷纷转贴甚至波及整个华语BBS,新加坡的狮城生活网站在凤凰网报道的当天就有人转帖。8日笔者百度一下“卢安克”可以找到相关网页约10,300篇,可见人们对卢安克的关注和感动。 D)PX|xrn  
;U(]#pW!t  
  《德国青年穷乡义教6载 入籍被拒 黯然离华》内容与龚星采写的报道大同小异,应系取材于新闻晚报的这篇报道。目前能看到有关卢安克的较早报道是中青报记者董月玲2003年3月5日发在《中国青年报》上的长篇通讯《以一人之力》,记述德国青年卢安克在中国的助学经历。通讯的结尾写到:“卢安克,一个德国人,以一人之力,在做中国教育最需要但没有人做的事”,前述报导的卢安克义教事迹亦多见诸此篇通讯。 k?fz @H8D(  
B=cA$620  
  2005年11月24日曾经请长假到广西东兰县偏僻的山村帮卢安克修改书稿的《大学生》杂志记者蒙令华,在他的个人主页上贴了他的《10年记者路》讲述了他与卢安克的交往。蒙令华在广西金色年华杂志工作的2000年春节期间就曾采访过卢安克,后来他又介绍了北京青年报、中央电视台和中国青年报的记者去采访。蒙令华写道:“他是一个真正把自己的理想和做法统一起来的人,也是一个因为觉得中国的社会有需要、觉得世界有需要就自己给自己安排了在中国农村的任务,而完全放弃任何物质上的追求。他的实践精神、理想主义深深地影响了我,他所致力推广的Waldolf(瓦尔道夫教育学注重人的性格、情感、能力的教育和培养——笔者注)教育思想也给了我深刻的启示。” 5k0iVpjQ  
_mqU:?Q5  
  2003年中青报记者董月玲是在医院的病房里采访卢安克的,那时卢安克转氨酶已达1900。卢安克1968年出生在德国汉堡,是一对双胞胎中的弟弟。中学毕业后做过帆船厂的工人、帆船教练,当过兵,后进汉堡美术学院读工业设计。他22岁时来华旅游后到南京东南大学,又转广西农业大学,后来到贫困山区助教。卢安克在中国的开销是父母给的,每年4800元人民币,其中22%用于复印资料寄给别人,40%用于捐款38%学生和他个人用。卢安克每次来北京都是坐火车硬座,有一次是从广西一路站到北京的。在北京他跟民工一起吃街头盒饭,租最便宜的农民房住。记者董月玲问卢安克:“你认为什么样的生活是有价值的?”他回答“做到别人不能做或不愿意做的事,我就有了价值”、“这些上不了学的孩子,他们更需要我”。 IH`Q=Pj  
dEk#"cvg  
  据报导德国青年卢安克因来华旅游与中国结下不解之缘的,卢安克从1999年起只身一人深入中国山村从事义务教育,2001年开始一头沉入广西最穷最偏僻的东兰县坡拉乡广拉村板烈小学。他在一个不通电话不通公路只会讲壮族土语的山村教村童讲普通话、学文化,帮村民犁田、割禾、打谷,为村民设计脱粒机,并将德国家人汇给他的钱用来为当地修路,还教村民改造居住环境人畜居所分开。卢安克曾因未办“就业证”在内地义务教德文被公安罚款3000元,他借住的村屋房东偷走他的钱,他教孩子的方式被官方斥为“不入流”,甚至有人指他是“负有特别使命的间谍”。过去的6年来卢安克就是这样以一人之力深入中国最穷的西部山村从事义务教育,拒绝名利屡遭磨难误解却依然无怨无悔,赢得当地民众的信赖并感动舆论。为长留中国今年8月他申请加入中国籍,因法规所限未果无奈回德。 AY52j  
21v--wZ  
  我们感动于卢安克的义教事迹却因其入籍遭拒而遗撼,龚星的报道说:“按中国法律,只有在国家一级机构工作4年以上,或为中国做出特殊贡献的外国人,才合乎入籍条件,官方表示‘爱莫能助。’”我国《国籍法》共有18条,对我们国家实行的国籍原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取得、丧失和恢复的条件、程序做出了规定。国籍法第七条:“外国人或无国籍人,愿意遵守中国宪法和法律,并具有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经申请批准加入中国国籍:一、中国人的近亲属;二、定居在中国的;三、有其它正当理由。”[1981年]公安部《关于实施国籍法的规定(试行)》对国籍法第七条作了这样的解释:“加入中国籍条件之一的‘中国人的近亲属’,是指父母、夫妻、子女和同胞兄弟姐妹;‘其他正当理由’,是指对我国革命和建设事业有贡献的、我国公民收养的外籍子女等。”这个洋雷锋做到的,我们中国人自己有多少人能做到呢?这算不算“特殊贡献”呢?当然,所谓特殊贡献不单单是情感上的,是要有相关的官方的程序上的认可或认证,如此看来卢安克的入中国籍之路恐怕还要有一段距离要走。 \ *t\=4  
4;YP\{u  
  一个德国青年为了中国贫困山村的教育事业和那里上不起学的孩子,也为了他的教育科学的研究,他做到了我们许多人没能做到的事。67年前毛泽东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说:“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还说“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8!2)=8|f  
=p;cJ%#2]'  
  诚然,中国的雷锋因为历史的理由,使他的经典形象必然带有较重的政治色彩和标签,然而他毕竟代表了一种精神一种高尚,鼓舞了当时的人们并依然催促和鞭策我们在褒扬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的征程中反思人生。现在,文化多元利益多元社会转型加剧,数字化走进我们的职场和生活,市场经济染指了人们的精神世界,金钱展示它无与伦比的巨大魅力,社会上网络里怀疑一切不要权威泛自由泛性恶搞低俗回荡,专家精英草根熙熙攘攘于人生名利场,主流道德、主流文化遭遇前所未有的冲击。我们每一个人的思想、观念甚至道德底限都不可避免地受到挑战甚至颠覆,在一个没有了神话般光晕的高大全式的英雄的时代,一个精英励志教条与全民娱乐化碰撞的时代,我们依然需要英雄,依然需要一种民族的魂! ) h]+cGM  
2_w pj;E  
  2006年12月9日 rnK]3Ust  
JQKXbsXS  
(责任编辑:李军)
一半是冰水,一半是火柴
renée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15楼  发表于: 2010-05-20   
这段时间还是经常来各种各样电视台的电话想说服我,为了他们的需要接受采访,暴露我个人的生活。这段时间,我的心理一直都非常地紧张,我的思考都在围绕电视采访,根本不在学生那里,根本不在我的活动上。刚成功地建立了二年级的礼仪,第二天我就已经无法再次进入适合他们的心态和气氛,唱歌时也做不到。我都已经无法去想能够引导小孩感觉的做法,使得我的活动就变成了死板工作。最后,因为进入不了学生所需要的心理状态,我不得不放弃跟二年级的活动。幸好有另一个志愿者来接我与这个班的工作。 $]|3^(y``  
?^~ZsOd8B  
我还想着:我这么固执,不仅让电视台"完成不了他们的大任务,也不给观众一个被感动的机会"。在这个伟大目标之下,一个小人被破坏了的工作算得了什么?也许,其他老师都比我厉害,但如果我的心在去教室的路上不完全在学生那里,如果是分裂的,学生就会无意识地感觉到课堂的分裂,从而就做不了事,课堂变得很乱。如果在上课前的一个小时接到陌生人给我的消息,我就会有这样的问题。如果是电视台的,我就整一个星期都恢复不了适合课堂的心态,也还会神经痛起来。这都使得我快要崩溃了。到了其中的一个电视台要来的那一天,我已经顶不了,就发了高烧。但幸好到了那一天,他们已经了解了我真实的情况,然而就放弃了。 g@'XmT="_  
}uIQ@f`  
在一方面,我能理解大家对人物的兴趣,但我在这一方面特别地弱,特别容易受影响,没有抵抗能力。我的主要工作是天天来培养自己适合课堂的心态。为了这一点,我需要出我最大的努力,所以请大家原谅我想隐藏私人生活的愿望。另外有一个爱好记者看到了我真实感的情况就承认我是个很普通的人。但在我请他告诉别人这个事实的时候,他却说:不能写,因为写的话,这一定会破坏我的生活,使我无法留在板烈。 pb97S^K[  
|m-N5$\IC  
假如,我有了自己的小孩,大家通过媒体对他的关注非常不利于他的发展。如果这种关注还带来了某种期待,比如说,大家都期待着我的小孩会是很特殊的一个人,他就更是承受不了。在他的自我意识还没有出现的时候,他无法保护自己。出现了之后,他又很可能期望着作为一个与大家一样的普通人,期望着有属于自己的、连父母都不知道的秘密空间。他很可能也作不成别人期待的那种特殊人。所以,如果我有了自己的小孩,他的心理一定会有严重问题。 &| (K#|^@  
)xcjQkb  
找我、骗我的记者们都认为,他们的基础想法与我的是一样的,只是方式不同。但实际上并不是。通过宣传我个人来宣传我的研究,不如不让任何人知道我的事情。让不理解我的人来拍和来报道也只能增加别人对我的误会。但最可怕的是:我的影响力越大,我越不自由,更做不了真正的研究。假如,我生活在很多人都有照相机和网上发表照片机会的地方,我就会更不自由,更不安。 N w. )O  
2 ,nhs,FZ  
我越来越明显地感觉到:我自己的教育研究和实验还不成熟,还太早,现在不可能让大众理解,还不能去推广。唯一能做的,是内部里的发表。我非常地后悔在7、8年前做过推广工作。当时我还不懂事。假如,现在还没有引起别人对我个人的关注,那是多好多自由的一种状态。现在,外面的人对我的期待很大,但如果有不专业的人来看我给学生上的课,他们也看不出来我与其他老师的任何区别。由于这个原因,还有因为我在别的大人的面前无法发挥学生所需要的那种心态,我就不敢让任何大人来听我的课。但有时,来自外地的观众还是在没有介绍自己的情况下就已经进入了我的课堂,给我的学生说他们该做什么,让我的课变成他们的。 AZ!/{1Az  
Y!M0JSaM  
我也理解为什么有的人就是要写我的文章。他们自己有这样的心理需要,是因为他们不理解。在一个人不理解的时候,他往往想让别人知道自己的看法,就写。在我写《与孩子的天性合作》的时候,我也就属于这种人。但已经理解的人感到一切都很自然,没有什么可说或写的。所以,已经理解我的人都不写关于我的文章。也就这样,不少的媒体跟我通话、了解到我真实的状况之后,非常地理解,自觉就放弃对我的采访。本来骗我的那个记者也开始帮我说服其他媒体,让他们放弃。所以,我非常感谢这些媒体的记者们。 i4 31mpMa  
|5vJ:'`I  
如果想利用我与学生之间的发生和关系去追求其他的目的,比如是写书这种不纯洁的动机,这就会以不好的方式去影响我与学生的关系。我知道,只有我描写很多具体发生的情况,只有我描写个别的学生,我才可能让读者知道我真正学到的东西,但对具体事情的描写不仅会违反学生的隐私权,也特别容易危害学生的健康发展,危害我的工作。所以,我在第二本书《是什么给我力量》就没有写学生具体的事情。另外我想:我写的第二本书比第一本《与孩子的天性合作》更深刻一些,使读者和出版社的编辑都说"看不懂"。如果还写第三本,肯定会更深,读者肯定更看不懂。由于这两个原因,我不如不写第三本书。
一半是冰水,一半是火柴
renée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14楼  发表于: 2010-05-20   
再发个卢安克的博客转来的 +'m9b7+v  
e`0C0GaP  
以前,我、还有我的哥哥与河池电视台合作得很好。他们电视台给我哥哥借了摄像机,而我哥哥每次都带在我的身边3到6个月,每天都拍了一点点自然来发生的事情。他不会影响我们,不会故意让事情发生,更不会故意让一个人在摄像机的面前演什么事情。如果没有发生事情,他会耐心地等待几个月。还有一个优点:他不会用摄像机来关注某人物,而是关注某件发生的事情和这个事情背后的气氛。每当拍完了,河池电视台的朋友来剪辑,而他来剪辑的根据(思路)也就是我写的文章。最后,他还会让我做纪录片的播音员。在这个时候,我不想说的,我就不说。通过这样几年的合作,我们都是互相理解的。但与其他媒体的合作并没有那么完美。 /H<{p$Wd  
在做二年级活动的过程中,我越来越强烈地感觉到:我一直都在找一个专业的权威,一个能引导我,能给我肯定感的权威。我一直都不知道自己做得对不对,一直都没有自信的感觉,很希望有一个人来确定,来让我明确地知道正确的做法。如果有这样一个人,我可能不会像现在那样失去方向,失去追求,失去责任感。但我这个愿望肯定是太过分的。这样一个权威怎么可能到我们的现实中来,怎么可能到我们的村里来?如果是我到他那里去,我又变成了他的无用客人,一个不做事的人。没有了我的工作环境,进入了一个不属于我们现实的环境,我就什么都不是,什么都不会,什么根据都没有。所以,我不能离开这里。 vl/!w2  
正好在这个时候,隘洞实验班的信息引起了媒体的到来,而这些媒体也就想通过实验班找到我。但他们也知道我不喜欢上媒体,所以,他们就想了很多办法让我接受。比如有一个人骗我,说自己是民间慈善组织的代表,想资助我的学生,拍出的照片只是留给自己看而已。虽然这样,但我还是多次告诉他,我不同意他拍我的照片。后来,他不仅偷拍和偷录音,还从我朋友的网络硬盘偷弄到了我家里的照片。过了几个星期我知道,他在一个全国性的杂志上发表了我的个人故事和照片。 f 6I)c$]Q  
我最怕我学生看到这种媒体报道,因为几年前已经发生过这样的事。当时我学生觉得,媒体报道与他们感受到的事实差距太大,使他们失望了,再也不信任自己的老师。而这次,记者专门把报道寄给了学生看,不给我看。不过这次,学生的反应并不像当时的那样。这次他们说,我"应该告这个骗子"。只不过,我没有去告他的钱(押金)。 |cC3L09  
这个记者的文章又引起了很多电视台的兴趣。其中有一个电视台的负责人压我说,如果我长期不跟媒体合作,我将就必须离开中国。我想,在我顶不住媒体给我造成的压力时,我确实只好离开。如果总结记者们给我说的各种话,也就会得出这样的意思:"虽然你的研究没有了价值,但我被你的行为感动"。 iM8Cw/DS  
如果我的强点、我的观察真的无价值,那么,我的弱点,我具体上课所需要的人格和权威就更没有了价值。在我工作上最不行的,就是我这个人本身,他们怎么偏偏对这一点感兴趣?唯一让我考虑接受采访的因素,是对教育事业发展的帮助。但这些电视台的负责人给我说的要采访的内容对教育的发展却没有用,基本上都是一些无聊的个人感受。其中一个说,要通过感动人起到帮助的作用,但我不想感动任何人,不想作为感动人的道具,只想保留我个人的自由。然后她又压我说,如果我不接受她的采访,她就会被开除,自杀。然后,县政府和教育局来电话要求我配合。 &n1Vv_Lb  
过了两天,又来了另一个电视台的电话。他们也想拍我的故事,是以情感为主的一个栏目。他们说,我不愿意公开我个人的生活,是我很自私。让自己那么突出不仅使得我非常不好意思,表现自己、把私人的生活公开化还使得我很难受。为什么不能关注我与别人不同的研究、这件事情,为什么一定要关注我与身边的人一样,所以很普通又无聊的生活?这不是害人吗?为什么我不能像别人一样只为了自己而生活?我所做的研究是为了大家,但我私人的生活只是我自己的。但我也理解他们的角度,因为我也知道:我这个爱好者的研究不可能有大众化的价值。我想给媒体说自己的研究也就是太过分的一个愿望。
一半是冰水,一半是火柴
renée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13楼  发表于: 2010-05-20   
CG%bZco((  
;l%xjMcU  
另外发一个在网上搜索到的卢安克电子邮箱的自动回复,看来中央电视台的播出让他受到了打扰。希望我们离他近的,就不要再去打扰他了。 n T|WJ%  
GSRf/::I}4  
你好! !mK()#6  
    对不起,但因为我这几天收到了600多个电子邮件,我就不可能看到每一个邮件,只好来设置一个不一定符合具体问题的自动答案。首先,我被大家感动了,不知道该如何接受那么大的热情。有人想给我的学生送东西,但如果是寄给我,让我分给240个学生,这也只会引起矛盾并破坏我与学生的关系。所以只好请你们寄给学校,不要寄给我(我有钱的时候,我都捐给乡妇联)。大概有450个人说要来板烈看我。其实在板烈都没有地方住,乡里也没有招待所。怎么办?如果450个人都来,我也会发疯了。由于这次的新闻报道,使我的工作和生活已经发生了大转变,我已不可能继续给学生上课,不可能继续做教育工作。以后的工作我还不清楚,但肯定不是面对大家的,也不会是指导类的。我很同情你们,也很想作为你们其中的一个,但做不了被大家关注的一个。对不起!  GAfc9  
{m U%.5  
卢安克2010.1.1
一半是冰水,一半是火柴
renée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12楼  发表于: 2010-05-20   
卢安克:来自德国的乡村男教师ZT
 卢安克:来自德国的乡村男教师 w yxPvI`   
  h>V6}(~;.  
  卢安克(Eckart Loewe),1968 年出生于德国汉堡,是一对双胞胎中的弟弟。中学毕业后做过帆船厂的工人、帆船俱乐部教练,服过兵役,毕业于汉堡美术学院工业设计专业。 他22岁时来中国旅游,后来到南京东南大学和广西农业大学留学。1999 年起,他重返中国,在广西农村推广沃道夫教育理念和从事教育研究。他的独特经历,被一家媒体总结性地描述成:“以一人之力,在做中国教育最需要但没有人做的事。” ` RY}g;  
  当时广西的一个记者、后来成为卢安克的朋友描述了他第一次见到卢安克的情景:“他长得很高,应该在一米八以上,一头金黄色的头发,典型的日耳曼民族特征。他穿一件宽宽大大的假冒名牌运动服,显得很瘦削。他说话时很腼腆,声音不大但是表达很清楚。” BZ\="N#f  
  去最穷的地方教书 76T7<.S  
  1999 年卢安克重返中国时,先是在广西阳朔县农村干农活,7帮村民犁田、割禾、打谷,为村民设计了脱粒机。因为他看到了太多让自己难过的情况:父母望子成龙,就扼杀了青少年天性的理想,使得他们只是在扮演着父母希望的角色,没有了自己的人生。通过对中国农村教育的观察,他决定推广沃道夫教育——一种他本人从小学到中学时所接受过的注重与孩子天性合作的教育理念。 wbWC &X.  
  卢安克开始了各种尝试:将有关资料翻译成中文,还自己写书,希望把自己研究的资料介绍给中国的教育研究部门。他还找到了广西教育厅国际交流处,郑重地向他们推荐自己所研究的教育内容,并提出希望能到贫穷的地区去教书的想法。因为他觉得,山区农村的学生其实最容易接受新的教育,至于好的学校,“既然已经有了好的老师,为什么还要我去呢?” o135Xh$_>'  
  当时正临近春节,卢安克住在郊区农村一家只有几间破旧平房和没有围墙的小纸袋厂里。他住的是一间低矮、阴暗又潮湿的房间。即使是这样的住处,等到工厂开工时他还得跟两三个、甚至十多个人睡在一个大铺上。房屋还漏雨,广西又多阴雨天气,每逢下雨就会把被子淋湿,令人无法入睡。 J;>;K6pW  
  最初,卢安克没能如愿,教育管理部门没批准他的请求。直到后来经人提醒,他才想到了一个“以外国机构办事处的名义‘派’自己在广西农村开展义务教育”的主意。恰巧,他当时在广西正帮助德国沃道夫教育友好协会办理一项资助手续。他马上给协会发邮件,请求担任该协会在中国的代表。他表示自己不会向协会提出物质要求,也决不会随意决定什么事项。那个协会很快同意了他的请求,卢安克终于如愿。从此以后,他在中国便可以合法地自己“派”自己当老师了。 <7y/)b@  
  开始,卢安克得到了广西阳朔中学的支持,在那里教初一、初二年级。学校还同意他自由选择上课方式,但卢安克不能接受学校发的500 元工资,只接受了免费食宿。后来,卢安克转到了阳朔县兴坪镇大坪子八一初中。2001 年春节过后,他提出要去更穷的地方教书,经人介绍,转到了东兰县隘洞镇初中教授地理、美术和英文。 UI=v| <'-  
  尝试做不可能成功的事 %scw]oF  
  半年后,卢安克离开隘洞中学,并且把办事处迁到了更偏僻的东兰县坡拉乡建开村林广屯广拉队,继续他在学校以外的教育。学校的教育让他发现,他不重视成绩的教育方法,直接影响到了所教班级学生的升学率,所以,“如果不想让他们被淘汰而离开学校,我就要自己离开”。此后,他的工作不再是被聘用的了。他考虑的是做教育实验,看看能不能在教育改革方面起到帮助作用。 pS8\B  
  卢安克所面临的新问题是,他重新开始教的学生,基本上是因经济条件很差又没上过学的14 到18 岁的青少年,且绝大部分是女孩子。他们甚至连普通话也不会说,卢安克不得不先教会他们说普通话。教这些学生当然不能再用标准的教学大纲,所以他就事先对这些学生和家长们说:“这不是像一个单位那样办学,不可能发毕业证书。如果你们有机会上普通学校,不如上那些学校。”家长和其他老师听到后的反应却是:“如果你没有对于教育的固定的目标、没有一个要达到的能衡量的标准,你怎么能管理好学生的学习呢?如果你不能定下培养出来的人能达到怎么样的标准,谁愿意送他的小孩来?” <Ch9"1f3,  
  卢安克确实不能回答这些问题,所以只好说:“我的学生要找到自己生活的路,我想给学生走这条路和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才能和力量。可是什么是他们的路和任务,我不可能知道。”“我知道,我不能达到你们想象的那种成果,肯定不能。在教育实验的过程中我会碰到很多问题,在尝试解决的过程中我也会犯很多错误。然后别人从这个过程中就可以学到很多。为此,我要尝试做不可能成功的事。” jIa aNO)  
  后来,村里希望卢安克帮他们找到资金造一座桥,他觉得这是一个学生学设计的机会,于是便带着学生们一起做模型、做实验。通过做设计,卢安克的学生得到了很多锻炼。后来,卢安克又带着学生画了第一张反映全队面貌的地图,在修改地图时,他跟学生一起在图纸上商量怎么才能改造村里的环境,比如修路、种树。卢安克的孪生哥哥卢安思知道学生的方案后,马上决定出钱资助他们实现计划。2002 年11 月20 日,在卢安克和学生们的发动下,全队每户人家几乎都出来参加修路。十几天后,这条只有二百三十多米长的小路修成了。 #_ulmB;  
  一些人担心卢安克受不了这种乡居的生活。卢安克的回答却是:“如果一个人的兴趣就是在乡村里生活,他怎么会感觉到难受呢?只要时间够长,什么都会变成习惯、变成容易接受的事情。生活条件和做好事,也都是这样的。”对卢安克来说,能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就是最幸福的。如果还要追求认可,就活得太累。 uVgA <*0  
  后来,这些本来年纪就不小的学生慢慢长大了,或结婚或外出打工,卢安克便开始寻找新的学生。2003 年夏天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来到了东兰县切学乡板烈小学。优美的环境和孩子们的天真烂漫让他一下子喜欢上了这里。通过跟校长的交谈,开明的校长同意了卢安克跟小学生们一起搞教育实验的请求。他的哥哥也从欧洲来到中国,帮助他一起搞活动,同时把活动拍成了纪录片。和他们一起合作搞活动的就是这所小学的五年级班,卢安克在任何时候都称之为“我们班”,就像他把自己所住的村和屯说成是“我们村”、“我们屯”一样,因为他已经深深地融入到了这片他生活和工作的地方。 F(1E@xs  
  处心积虑 躲避媒体 fOMaTnm'  
  卢安克离开隘洞中学后在一个农民家住了近两年。2004 年年初,卢安克去送他的哥哥上火车回欧洲。在返回的路上,他所乘坐的农用拖拉机发生了车祸,司机身亡,卢安克身负重伤。 p@78Xmu?q  
  卢安克在东兰教书的事迹经过部分媒体报道,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有些人因为崇拜他而给他写信或者亲自跑到东兰找他,甚至有的女孩找上门来直接要求和他一起生活,吓得卢安克只能跑到山上别的农民家住上两天才敢回来。对于媒体,卢安克也不理解。他觉得自己所在的学校有不少每月只领150 元工资的代课老师呢,他们才应该是媒体关注的对象。 d\qszYP[  
  2003 年他去北京找一位中国朋友帮忙修改书稿,一家电视台想请卢安克做一个教育类访谈节目。他与节目组一再强调,希望报道的是教育本身而不是个人怎么样。因为觉得节目想追求一种把他拔高的效果,而卢安克认为自己其实并没有做到那么好,最后,他还是拒绝了。 3fLdceT  
  卢安克在中国生活、工作的这些年,除了教书,他还把教书的体会和自己的观察写成了书,已经出版的一本是《与孩子的天性合作》。第二本也已经写完,目前还在修改之中。 v^eAQoFLhN  
  在中国这么多年,卢安克只坐火车硬座,从来没有坐过卧铺。而每次碰到的乘客总是询问些是哪国人、在哪里工作之类的事情。在知道卢安克只是在农村义务教书时,人们在钦佩之余常这样说:“你自己都养活不了自己,还去管别人,这太不现实了。” iU+SXsXLR4  
  卢安克说:“很多人认为我是为了帮助人。其实不是,我只是对教育研究感兴趣,顶多算是个教育爱好者。别人做不到是因为他们必须为了更好的生活保障而工作。我不想在中国当名人,我希望我的研究能帮助中国教育的发展,所以我会把我研究所依靠的资料翻译成中文。” ;^:8F  
  但是,没有出版社愿意出版他的译作,他只好拿自己的钱去印刷,然后送给有兴趣的人。2005 年春节前夕,卢安克就用父亲寄来的1 万元中的一部分,自费印了3000 册书,然后送给了那些对教育感兴趣的老师和家长。 7B0`.E^~  
  期望加入中国国籍 &7'=t6  
  2006 年7 月,因为国家新的有关规定,卢安克原来所代表的“德国沃道夫教育友好协会广西办事处”到期后没有被获准延续,但卢安克却想继续留在中国。于是,他开始考虑加入中国国籍。曾经来到东兰县配合他的教育实验活动的哥哥,当时远在非洲,也来信说非常想回东兰。卢安克开始通过当地公安机关向上逐级报告和申请。然而,等待了一个多月,他最终还是被拒绝了。按照中国的法律,只有在国家一级机构工作4年以上,或为中国做出特殊贡献的外国人,才合乎入籍条件。2006 年8 月7 日,签证到期的卢安克只好暂返德国。 3\Amj}RJ  
  刚回国的那几天,卢安克和一位中国朋友说:“到了德国,我就觉得好像德国人是在梦里生活,德国社会是在传说里,并不是在现实世界里。什么都是理想中的,根本不存在现实的。所以在这里也没有什么可研究的。” 于是,期望着再回到中国的卢安克开始向中国驻德大使馆再次正式地申请加入中国国籍。 ^X_ ;ZLg.  
  2006 年12 月,上海一家报社的记者无意中知道了这件事情后,以《德国青年中国山村支教6 年 申请中国籍遭拒》为题刊发了一篇报道。随后,其他媒体和网站纷纷予以关注,最终引发了无数网民和朋友对他的关注和支持。一位同在东兰县做志愿者、从事教育研究的朋友萧望野还发起了为争取卢安克加入中国国籍的努力。她把摄像机对准了曾经配合卢安克做教育实验活动的板烈小学的学生们,学生们发出了他们真诚的呼唤:“卢老师,我们希望你回来。” FqJd  
  在网上,特别是在中央电视台把卢安克列入2006 年“感动中国“的候选人之后,不断地有人发帖子,号召人们投上卢安克一票,并认为这样有助于卢安克加入中国国籍。也有媒体报道说,有教育部门官员曾致函外交部,请求特别考虑卢安克的要求,让他回到中国,回到对他依依不舍的东兰山村的村童中间。 n_{&dVE  
  而身在德国的卢安克却冷静地面对着这一切,他在自己的网站上回答读者的询问时说:“法律是不能不要的,如果每一个人为了自己的事情去对付法律,国家还有什么希望?” i3 XtrP""  
  与此同时,卢安克也在积极寻找其他重返中国的机会,哪怕是做一名志愿者。经他的中国朋友蒙令华帮忙联络,广西团区委终于向他发出了邀请:以国际志愿者的身份重返广西,并根据他的个人意愿,同意他回到东兰县切学乡板烈村。他在给中国朋友的信里说:“以后,我就要作为板烈小学的老师,天天要上课,不能像以前那样跑了。”言语之间,充满了喜悦。 P:g!~&Q  
  2007 年4 月4 日,卢安克取道上海,终于又回到了中国广西
一半是冰水,一半是火柴
echozhang 离线
级别: 军区司令员
显示用户信息 
11楼  发表于: 2010-05-20   
“我们都不完美/但我愿为你作出/不可能的改善” 3q4VH q  
y={ k7  
。。。飘过。。。失神中。。。
第一要真诚,其次要善良,最后要我们永不相忘
恍然一笑 离线
级别: 营长
显示用户信息 
10楼  发表于: 2010-05-20   
慢慢的看完 =9,mt K~  
hg12NzbK  
真的很感人,关于后面当地公安局的举动,让人很费解 t _ CMsp  
tV4yBe<``  
同时作为中国人我也很羞愧
我相信爱情,但不相信永远!
我相信誓言,但不相信它会实现!
我相信婚姻,但不相信绝对的忠诚!
我相信你,真的,但我不再相信我自己!
renée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9楼  发表于: 2010-05-20   
        看完佳佳的转贴,好想给这个人寄一打合脚的袜子,可惜没有他的地址
一半是冰水,一半是火柴
农场主 离线
级别: 军长
显示用户信息 
8楼  发表于: 2010-05-20   
这样做得需要有很顽强的信念
我是佳佳 离线
级别: 军区司令员
显示用户信息 
7楼  发表于: 2010-05-20   
不可能的改善  =VSUE Pq  
E_xCRfw_i]  
来源:柴静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b0d37b0100h7af.html )P W Zc?M  
GQ9H>Ssz  
e&pt[W}X%u  
R4f_Kio  
我和卢安克坐在草地上,七八个小孩子滚在他怀里,常不常地打来打去。 2G/CN"  
,7Q b24A  
我本能地拉住那孩子的手“不要这样” xCU pMB7  
 qaBL  
“为什么不要这样?” Wh?3vZ^  
uw&p)  
我就差说“阿姨不喜欢这样了”,绷住这句话,我试图劝他们“他会疼,会难受” z}$!B.)  
yEL5U{  
“他才不会”他们嘎嘎地笑,那个被打的小孩也乐。 Coe%R(x5  
?D@WXE0a  
卢安克坐在小孩当中,不作声,微笑地看着我无可奈何的样子。 t] G hONN  
NW*$+u%/R  
我后来问他“我会忍不住想制止他们,甚至想要去说他们,这是我的第一个反应,可是你不这么做?” ]1 bNcq2I  
J.,7d ,  
“我知道他们身上以前发生的事情,还有他们不同的特点,都可以理解。” ynq^ztBVe  
L# .vbf  
“但是理解够吗?” /a-OB U  
d-UQc2r  
“如果已经理解,然后再去给他们说一句话,跟反感的一句话是不一样的。” CDFX>>N  
$Ehe8,=fj  
我哑口无言。 # i|pi'I j  
}(UU~V  
F$,i_7Z&6  
CVgVyy^  
我采访姐弟俩。 H1ox>sC  
dJ,,yA*  
弟弟卖力地劈柴,大家都觉得这镜头很动人,过一会儿火暗下来了,摄像机拍不清楚了,就停下来,说再添点柴。再过了一会儿,我让弟弟带我去他的菜地看看,他拒绝了。 4:s!mHcz  
G $iC@,/  
“为什么呢?”我有点意外。 4^w`] m  
@ ojV8  
“你自己去”,他看都不看我。 KupQtT<  
T;Ra/H  
我纳闷了一晚上。 mk `#\=GE  
/n1H; ~f]  
卢安克第二天说给我听“那时候正烧火,你说你冷了,他很认真的,他一定要把那个木柴劈开来给你取暖,后来他发现,你是有目的的,你想采访有一个好的气氛,有做事情的镜头,有火的光,有等等的这样的目的,他发现的时候,他就觉得你没有百分之百地把自己交给他,他就不愿意接受你,而你要他带你去菜地看,他不愿意。” $gcC}tX  
,h9N,bIQg  
我当时连害躁的感觉都顾不上有,只觉得头脑里有一个硬东西轰一下碎了。 Hc-68]T  
U'xmn$ O  
“目的是好的,但是是空的。”他说。 ]%6X E)  
uWrvkLGN  
“空的? D0p>Q^w  
tb 'O:/  
“空的,做不了的,如果是有了目的,故意去做什么了,没有用的,没有效果,那是假的。 C1(0jUz  
X./7b{Pax  
“你是说这样影响不到别人?”我下意识地喃喃自语。 ^1+=HdN,  
V%w]HIhq  
“这个很奇怪,我以前也没想过,想影响别人,反而影响不到。因为他们会感觉到这是为了影响他们,他们才不接受了。” Z2{G{]EV(  
X|pOw,"  
3B ;aoejHm  
\ci[<CP  
)cRP6 =  
:&=`xAX-  
孩子在火边俯耳跟他说悄悄话。 c ^+{YH;k  
{r[g.@  
“你肯定在说怎么考验我们”我猜。 \yo)oIi[p  
|("zW7g  
卢安克对他笑“不行,他们城里人会不喜欢”。 $-BM`Zt0;  
&n2dL->*#  
我隐约听见一点“是要拉我们去玩泥巴?” ^14a[ta/'  
dj:6c@n  
他转头问我“你喜欢土吗?” -W"  w  
m^YYdyn]M  
“当然了”。我认为我喜欢,在我对我自己的想象里,我还认为自己喜欢在下着大雨的时候滚在野外的泥巴里呢。 T oK'Pd  
5l /EZ\q  
采访结束之后,是傍晚六点多,天已经擦黑了,山里很冷。 OO?BN!   
oAq<ag\qV  
卢安克忽然站住了,温和地问我“我们现在去,你去吗?” ~&8 bVA= .  
iJEKLv  
“现在?”我愣住了。 a.G;s2>  
kKNrCv@64d  
我没想到我自己头脑中的第一反应是“我只带了一条牛仔裤”。 "D/\&1.&  
05[k@f$n  
就这一个念头,一切已经逝去。 y[~w2a&+  
/c52w"WW  
我根本不敢再回答我想去,那是做作,再非要努着去,弄得满身泥,甚至雀跃欢呼……只会是个丑陋的场面。 mRD'@n  
]n&Eb8 8  
V%'+ ob6  
>}!})]Xw9  
:J;*]o:  
af;~<o a  
“当时发生什么了?” =7%c*O <  
GPU,.s"&(  
“我记不起来了” QR{pph*zn-  
y/6%'56uF  
“那个时候你怎么想的?” CoQ<Ky}*  
ood ,k{  
“我不知道该怎么说”。 `&)uuLn|  
b#{[Pk,w9  
他沉静地看着我,他在采访中有很多次说这两句话了。 ^yVKW5x  
Q$=X ?{  
一开始,我看着他,脑子里几乎有个嗡嗡的尖叫的声音“这个采访失败了,马上就要失败了” \m3ca-Y  
-@G,Ry-\t  
之前曾经有同行,几乎是以命相胁地采访了他,但完全没有办法编成片子,就是因为媒体的常规经验,在他面前是行不通的。他不是要为难谁,他只回答真问题-----真正因为未知和交谈而生发的问题,而不是你已经在他书里看过的,想好编辑方案的,预知他会怎么回答,预知领导会在哪个地方点头,观众会在哪个地方掉眼泪的问题。 {-e|x&-  
Z/[ww8b.  
我放弃了。 !:<n] -U  
OOX[xv!b  
我不带指望地坐在那儿,手里的提纲已经揉成了一团,这些年采访各种人物,熟极而流的职业经验,几乎土崩瓦解。 6 # Afj0  
+ Awo\;@,  
然后我发现我在跟他讲那个我小学的时候,近视后因为恐惧而把视力表背会的故事,是鬼使神差说出来的。我根本不知道自己会说这个,我甚至早就忘了这个事,但我现在把它说出来了,而且说了这么长一段。我以前约束过自己,绝不在电视采访时带入个人感受----这是我的禁忌。但我都不知道为什么,这个画着黑色惊叹号的禁忌也一起在尖叫中粉碎了。 &-M}:'  
-ZE]VO*F  
我看节目的时候,发现我自己讲的时候目光向下,很羞涩,就象我八岁的时候一样。 kmF@u@ 5M  
[<A|\d'x  
~BD 80s:f  
H6%%n X  
4A~1Z,"%v(  
m\ (crkN  
然后我才知道,他说他不记得了,是真的不记得了。 f-l(H="e  
A\};^Y  
“以前我的思考都在头脑里发生,我想到了,但我做不到。现在我不思考了,只感受,反而做到了我之前想做而做不到的,因为思考变成了生活,变成了行为。” z+qrsT/?L  
x`gsD3C  
看他的博客,会清晰地看到他这个变化的过程。 LIMPWw g  
)Vnqz lI5  
他之前写过《与孩子的天性合作》,写下他的研究和经验。几十万字,现在他已经不再记得写过什么,他也不认为会有什么可借鉴的模式。他说他不再思考,也不再写了,只是感受。我当时看的时候担心他坠入虚无,直到采访时,才知道我头脑中的桩子插得何等之深。 Qj',&b  
Jz6zJKcA  
“你认为孩子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tG(!d$^  
jun$C Y4  
“如果自己作为老师,带着一种想像,想像学生该怎么样,总是把他们的样子跟觉得该怎么样比较,是教育上最大的障碍。这样我没办法跟他们建立关系,这个想像就好象一面隔墙在学生和我的之间,所以我不要这个想像” T!Eyq,]  
z(_#C s  
“我们平常接触到的一个很好的老师也会说,我想要一个有创造力的,有想象力的,什么样的学生,他也会有他的一个标准,难道你没有吗? z!:%Hbh=  
.7M :AS>  
“那学生做不到,他会不会放弃呢,会不会怪这个学生?” KMogwulG  
<aGfQg|554  
“可能会失望。” t73" d#+  
-}Q^A_xK  
“我以前考虑过很多方法,最后放弃了,方法都没有用,唯一有用的是老师的心态,老师心态最受影响的就是那种学生该怎么样的想像,他总是想着这个,他没办法进入适合学生的心态,没办法真正去看学生是怎么样子的,如果很开放地看得到,没有什么想像,很自然地就会有反应,适合学生的反应,而这种反应学生很喜欢,很容易接受。” -_ "6jU  
u8i!Fxu  
所以他才说,他没有任何可写的了,他曾经在博客里以巨大的篇幅批评和反对过标准化教育,反对整齐划一的校园,反对“让人的心死去”的教育理念,他跟现实世界里的问题较着劲,现在他说他放弃了要改变什么的想法。我刚一听的时候也一惊。 je^=gnq  
$"6O92G(hJ  
他说“如果想改变中国的现状,然后带着这个目的做我做的事情,那我不用做了。幸好我不是这样的,我不想改变,我没有这个压力。” "1%YtV5R{  
9w( Wtw'  
我愣了好一会儿,才接着往下问“如果不是为了改变,那我们做什么?” pv;ZR  
6]5e(J{Fz  
“当然会发生改变,改变自会发生,但这不是我的目的,也不是我的责任,也不是压在我的肩膀上的。” T9O3$1eqfo  
7!%xJ!  
“改变不是目的?” o[E|xw  
5Uha,Q9SA  
“它压着太重了,也做不到”他说“但你不这么想的时候,它会自已发生”。 7xy[;  
{S5H H"  
有人跟我形容过听他说话的感觉-----你以为是禅悟式的玄妙,其实背后是严整的逻辑体系,是一步步推导认识的结果。 _h8|shyP  
7C@%1kL  
“你原来也有过那种着急的要改变的状态,怎么就变了,就不那样了? l5esx#([*R  
q[MZSg  
“慢慢理解为什么是这个样子,理解了就觉得当然是这样了。 ntt:>j$  
k_hs g6Ur.  
“你对现实完全没有愤怒? "kg;fF|  
W]= $0'  
“没有。” GYK&QYi,  
[BzwQ 4  
“你知道还会有一种危险是,当我们彻底地理解了现实的合理性,很多人就放弃了。”这是我的困惑。 SK G!DKQ  
UbSAyf  
“那可能还是因为想到自己要改变,所以没办法了,碰到障碍了,就放弃了。我也改变不了,但也不用改变,它还是会变。” SdQ"S-H  
UKBaGX:v  
“那我们做什么呢?” cfA)Ui  
t*{BN>B  
“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f!HVna  
E\dJb}"x %  
`hE @S |4  
k86j& .m_  
“你想要爱情吗?”我问他。 /r@~"R x'  
,"EgYd8-'  
他四十一岁了,他在广西的农村从青年变成了成年人,他没有家,没有房子,没有孩子,光着脚穿着球鞋,因为那里买不到一双45码的袜子。 B~t[Gy  
1/% g VB8  
“我不知道爱情是什么,没经历过。” d\A!5/LG  
lzup! `g  
我当时的反应,是心里一紧。 ;<)<4N"  
=E10j.r  
但他接下去说“我在电视上看过,觉得很奇怪。” Rt2<F-gY  
$`Hb -  
“奇怪?” "`&1"*  
m6^n8%  
“电视上看那种爱情故事,根据什么感情产生的,我不知道。怎么说?一个人属于我?我想像不出来这种感受。” T+U,?2nF:  
.sR=Mf7T  
他说过,他能够留在中国的原因之一,是他的父母从来不认为孩子属于自己。 @fO[{V  
;ro%Wjg`}  
我说“可是我就连在你身边这些小男孩的身上,都能看到他们对人本能的一种喜爱或者接近,这好像是天性吧? EQ> ]~  
kcN#g- 0  
“他们属于我,跟爱情的那种属于我不一样的。一种是能放开的,一种是放不开的。 U>=& 2Z2?  
QC^ #ns&  
“能放开什么?”我还是没听明白。 TG@ W:>N(  
X|Z2"*;b`  
“学生走了,他们很容易就放开了,没有什么依赖的。但我看电视剧上那种爱情是放不开的,对方想走很痛苦的。” xY94v  
qrZ*r{3  
“你不向往这种依赖和占有?” `M.\D  
/yNLFL"  
“不。” EX9os  
Y+0HC2(o  
0s'H(qE,_  
u[G`_Y{=EM  
在节目后的留言里,都有一种共同的情绪,卢安克给人的,不是感动,不是那种会掉眼泪的感动,他让你呆坐在夜里,想“我现在过的这是什么样的生活?” 1xzOD@=dI  
mx;1'!'fr  
今天中午在江苏靖江,饭桌上,大家说到他,坐在我旁边的一个人也很触动,但他说“这样的人绝不能多” MiB}10  
2E*h,Mo  
“为什么?” Tq*K =^  
g;G]X i.B}  
他看上去有点茫然,喃喃自语“会引起很多的矛盾……他在颠覆。” c6_i~0W56  
C3>`e3v  
这奇怪的话,我是理解的,他指的是越了解卢安克,越会引起人内心的冲突,会让人们对很多固若金汤的常识和价值观产生疑问。 \:@yfI@  
oZSPdk  
我问过卢安克“你会引起人们的疑问,他们会对原来这个标准,可能不加思考,现在会想这个对还是错,可是很多时候提出问题是危险的? ~s4o1^6L  
T99\R%  
“如果怕自由,那就危险,自由是一种站不稳的状态。 }10ZPaHjl+  
J2d 3&6  
“从哪儿去找到这种能不害怕的力量?” nYbI =_-  
+JrbC/&  
“我觉得如果只有物质,那只有害怕,如果有比物质更重要的事情,就不用害怕了。” W2W4 w  
z)&ZoSXWc  
他在片子中下过一个定义,“脑子里没有障碍才是自由” ;;? Zd  
N!iugGL  
G~N$bF^R)  
/Dk`vn2eN  
我采访的孩子里有一个最皮的。 1DT}_0{0Q  
N497"H</  
我跟任何别的学生说话,他都会跳进来问“说什么说什么说什么?” =!{ E!3>*D  
o1?bqVF;6  
等打算跟他说话的时候,他已经跳走了,或者把别人压在身子底下开始动手了,我采访他的时候,他急得不得了,前摇后晃。 |VxO ,[~  
9E-]S'Z  
他只有呆在卢安克怀里的时候,才能那么一呆十几分钟,象只小熊一样不动。即使是别人挑衅他,他也能呆住不还手。 9qXKHro  
?KMGk]_<  
“文明就是停下来想一想自己在做什么”卢安克说,但我从来没见过他跟孩子去讲这些道理。 [OK(  
2~(\d\k  
“语言很多时候是假的”他说“一起经历过的事情才是真的”,他让他们一起拍电视剧,去扮演一个角色,一个最终明白“人的强大不是征服了什么,而是承受了什么”的孩子。 _ q<Ke/  
VYC$Q;Z  
他陪着这些孩子长大,现在他们就要离开这所学校了。这些小孩子,一人一句写下他们的歌词组成一首歌,“我孤独站在,这冰冷的窗外……”“好汉不需要面子……”大家在钢琴上乱弹个旋律,然后卢安克记下来,他说,创造本来就是乱来。 5w$\x+no  
mO(A'p "b  
这个最皮的孩子忽然说“要不要听我的?” l11+sqg  
他说出的歌词让我大吃一惊,我捉住他胳膊,“你再说一遍” dAkJ5\=*  
g:]X '%Ub  
他说“我们都不完美/但我愿为你作出/不可能的改善” 1}Mdo&:t  
0JS#{EDh+  
我问“你为谁写的?” " }oH3L  
Q@w=Jt<  
“他”他指向卢安克
除了你自己的内心,没有人可以是你的权威。
renée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6楼  发表于: 2010-05-20   
引用
引用第5楼沧桑于05-20-2010 11:02发表的  : @=G6fW:  
视频很慢,开始还一点都不显示,我还以为有什么问题。改了一下,却发现等一会儿就能显出来,又改回来了,现在还是原来的模样。 9w:9XziT  
不过视频是真的慢。
W&`{ 3L  
Lk>o`<*  
      额这边还好。 1Q>D^yPI[  
"nQ&~KQ  
      难道网络也有国界
一半是冰水,一半是火柴
描述
快速回复

验证问题:
3 * 6 = ? 正确答案:18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