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浪博客
Vha,rIi sL,|+>7T^M 警惕韩寒 :!^NjO t
t|P-p- 一、2008年
0\Tp/Ph 97/ 4J 1,要了解韩寒,一定要通读韩寒的新浪博客。如果通读韩博,你很快会发现一条重要的分界线——2008年!
-s0\ 4 v\E6N2.S 2,在2008年之前,韩寒博客虽然也有涉及时政话题,但多数时候,他的博客还是“私人习作”范畴,多为个人生活,赛车,文化圈事件;2008年之后,韩寒的博客重心明显转移到 “公共话题”(尤其时政话题)
xd\ml
37~ 86>@.:d 3,2008年,是韩寒从自我走向大众的分水岭。韩寒的上述转型,比较陡峭。比如07年底的博文《上海一些不合理的交通设施》还蛮平和,摆事实;但08年之后,几乎再无这样平和的时政文章
<7! "8e 1bjz :^ 4,我个人一直比较欣赏韩寒。当我梳理韩寒全部博客时,我才发现自己的这个“一直”,其实恰好也是从2008年开始。
J50n
E~ V.ET uS; 5,也就是说,至少对我而言,韩寒是因为从2008年开始关注公共话题,才成为现在之韩寒;否则对我来说,韩寒和郭敬明并无高下之分,都是成功的文化精英,只是文学风格的差异
S f6%A ;ik,6_/Y 6,持续关注公共话题并发表言论,就是“公共知识分子”。2008之后的韩寒,所作所为全部是“公共知 识分子”的POSE。这是一个客观存在。更进一步,这就是韩寒的主要价值
eVd:C8q nNeCi 7,但是韩寒多次强调自己只是“竖子”,拒绝“公共知识分子”称谓。究其原因,大众受了太多所谓“专家”所谓“公共知识分子”的愚弄,使得“公共知识分子”在网络大众的眼中是一个“脏词”。同时由于民众的草根立场, “竖子”这样略显江湖气的词语,反而是很好的头衔。韩寒聪明的向大众讨了个巧
kgI8PybY _St":9'uU 8,但无论什么称谓,公共知识分子也罢,或者喜欢议论时政的“竖子”也罢,除了“享受”媒体关注粉丝追捧等等“利益”外,同时也必须承担最基本的责任——尊重事实,尊重理性。
_
^'QHWP {9*
l q/Zs]Gz 二、露馅 N) PkE>%X Sk-Q 4D^ 1,韩寒博客的内容,在2008年后非常“锁定”在社会热点问题,特别是网络热点话题。哪里有热点,哪里就有韩寒!
H^dw=kS 8@b`a]lgrd 2,韩寒博客的文字,语感极强,尤适网络阅读。同时,文字幽默、讽刺、善用暗喻等等。总之,从技术角度看,韩寒的杂文文字国内一流。
U'u_'5{ hiv {A9a? 3,韩寒博客的立场,几乎都占在公众认为的“弱势”一面。同情弱势,对抗强权。
!MVf(y$ _SkiO}c8 4,永远的“热点”,一流的“文字”,正确的“立场”,这就是韩寒。这就是韩寒的魅力。
-3 Sb%V\ Bw~jqDZ}| 5,我自己也因为上述三点,而从不太关注韩寒,到成为韩寒的粉丝之一。尤其是其第三点“立场”。每次读韩寒的文章,总感觉这哥们咋说得那么对呢,咋说到我的心坎上了呢。但这样次数多了,直到韩寒的两篇文章出来,我才恍然大悟
ky&wv+7
SAdo9m' 6,第一篇文章是关于“七十码”的《胡斌进去,胡彦斌出来》。这篇文章的背景,是网络谣传法院掉包,普遍不信任法院。韩寒的文章压根不去分析事实,而是绕口令一般继续传递不信任。韩的不信任与公众的不信任呼应强化。由于韩寒与当事人有一面之缘,当时我就想,如果是我遇到这样的命题,我会怎么写文章?基本上,我只有一个写作方式,就是根据我的“一面之缘”,去试图分析事实。但韩寒压根没这么做,他只是照例又“正确”地响应了网络公众的情绪。这篇文章,让我心里隐约不安。
6&QOC9JW+7 u}P:9u&h6X 7,第二篇文章是关于泰州的《孩子们,你们扫了爷爷的兴》。在文章中,韩寒压根没有真正试图去分析凶手杀人的原因,而是说,“这个社会没有出口,杀害更弱者成了他们唯一的出口”;“这些杀人事件的产生很大原因是这个社会不公正,不公平”。这两个说法,都不是理性的,但都是老百姓“爱听”的。读到这里,我才顿悟:要警惕韩寒
' 6)Yf}I `
q`ah_ 三、警惕 my/KsB >cpv4Pgm 1,重复一遍,韩寒的价值=永远的“热点”+一流的“文字”+正确的 “立场”
'u%vpvF RI+Y+z 2,第一点可算“炒作”,但无可厚非;甚至于,对于公共知识分子的POSE,韩寒必须如此。在这点上,我完全支持他。
l%xTF@4e 8llXpe 3,第二点可算“才华”,绝对值得敬佩。在这点上,所有玩文字的朋友都可以向韩寒学习。
9GsG* $-I \4>w17qng 4,需要警惕的是“正确的立场”。这里,韩寒的“正确”并非对事实的尊重,而是对公众情绪的迎合。你真的找不出一篇文章,韩寒是站在大众的“对立面”!这太可疑了。大众情绪难道永远正确吗?!肯定不是。(比如第一例中的“七十码”,事实证明法院没有“掉包”)但是,韩寒根本没有独立思考,他所有的“立场”就只有一条——公众的情绪!
>I-rsw2 xm5?C>vu( 5,一位网友说,“为老百姓说话”不等于“说老百姓爱听的话”。诚然!
<Mu T7x- {jv+ JL"5 6,上述所有对韩寒的批评,与韩寒的商业利益没有任何关系。即本文根本不讨论商业利益。韩寒目前的商业利益,都是他应得的。
KyQTrl.qdl 5V~vND*
s 7,本文只想说的就一句话:截至目前为止,韩寒根本没有独立思考,他所有的文章都是在迎合大众的情绪。并且,是“不论事实”地迎合。
fg lN_ JTObyAoW 8,本文,说与有心人
*3]2vq Q}cti/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d349a30100i3j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