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华商报
r@ ]{
`qA wj5{f5 RWV 华商报5月11日报道韩寒入选时代周刊年度百人榜之后,突遭“炮轰”,知名作家许知远撰文《庸众的胜利》,网友麦田撰文《警惕韩寒》,分别对韩寒的“公共知识分子形象”进行批判,虽然网络的评论依然倒向韩寒,但对韩寒评价不再一边倒也让我们开始反思,对这个年轻人我们究竟了解有多少?
}oU0J !-[e$?- 批判一韩寒需要警惕? &R2 5J$ TRa|}JaI" 观点:“韩寒根本没有独立思考,他所有的文章都是在迎合大众的情绪”。
8^2Q ~{i ,?728pfw 对于韩寒的争议,似乎还停留在新概念作文大赛的一夜成名、辍学等多年之前的事件上,但最近几年来,韩寒的形象俨然已经成为“公共知识分子”,在众多热点事件中,总是有韩寒的身影,虽然他基本不接受记者采访,但他的曝光率却居高不下,而且大多以正面形象出现。然而,5月7日一篇名为《警惕韩寒》的博文引起了对韩寒现象反思的开始,与过去不同,这次反思更多是对韩寒的批判。
qWdL|8 hH>t 作者麦田称自己通读了韩寒的博文,并提出了韩寒博客的“2008”这个分水岭:在2008年之前,博客还是“私人习作”范畴,2008年之后,韩寒的博客重心明显转移到“公共话题”,尤其时政话题,“我个人一直比较欣赏韩寒。当我梳理韩寒全部博客时,我才发现自己的这个‘一直’,其实恰好也是从2008年开始。至少对我而言,韩寒是因为从2008年开始关注公共话题,才成为现在之韩寒;否则对我来说,韩寒和郭敬明并无高下之分。”麦田写道。
[email protected]? 2\_}81hM 在文章第二部分,他的主题为“露馅”,在列举韩寒几次博文的观点后,作者认为韩寒的话“不是理性的,但都是老百姓‘爱听’的”。
x5s Yo\ ,
j7&(V~ 因此作者得出结论,“韩寒的价值=永远的热点+一流的文字+正确的立场”,但是,“韩寒根本没有独立思考,他所有的文章都是在迎合大众的情绪”。
C"K(-/ b:oB $E 批判二韩寒的成功是民族的失败? ><%z~s v#F.FK 观点:“韩寒掀起的迷狂,衬托出这个崛起大国的内在苍白、可悲、浅薄”。
>Qr(#Bt) *?cE]U6; 相比于麦田对韩寒抨击的浅显,知名专栏作家许知远所撰《庸众的胜利》更具力量与高度,他在更深层次分析韩寒的成功。“此刻的中国,人人都在谈论韩寒。他像是越来越压抑、越来越迷惘的时代的最后救命稻草。上了年纪的知识分子说他头脑清醒,媒体欢呼他是‘青年领袖’、‘年度人物’,青年人觉得他不仅很酷,还有思想。”
{qK>A?9 Fq:BRgCE 许知远将韩寒描述为一个聪明的年轻人――“他的文章总是如此浅显直白,没有任何阅读障碍,也不会提到任何你不知道的知识;还有他嘲讽式的挑衅姿态,显得如此机智,他还熟知挑战的分寸,绝不真正越政治雷池一步;他也从来不暴露自己内心的焦灼与困惑,很酷。他能把赛车冠军、畅销书作家、叛逆小子和即兴讽刺者等多种角色结合,并能在种种诱惑面前保持警惕,况且他才二十七岁。人们尤其着迷于最后一点,他在自己全球浏览量第一的博客上,嘲讽这社会中的种种愚蠢和不公。”
cl[rgj 1O8RGk4 许知远的结论则是:“韩寒掀起的迷狂,衬托出这个崛起大国的内在苍白、可悲、浅薄――一个聪明的青年人说出了一些真话,他就让这个时代的神经震颤不已。与其说这是韩寒的胜利,不如说是庸众的胜利,或是整个民族的失败。”
0I1bY]* M,zUg_ @ 专家分析:越批判越清醒 kLK}N>v}X b8(94t|;U 韩寒目前遭遇的质疑难免让人困惑。这究竟是真知灼见,是对他的洞悉,还是对他的误解。
qn:3s oJEind>8O 对韩寒遭遇到的批判,常年居住澳大利亚的历史研究者雪珥认为这很正常:“韩寒现象所承载的种种表现,以及这种表现后头的种种原因,归根到底只有一条:我们的时代的确是不同的,表扬与自我表扬者、批评与自我批评者,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的镜子。这是一股能令人清醒的‘寒流’,它的力量绝对不来自韩寒,而来自你我,在此次批判中,人们会更清醒地看清韩寒。”
bNi\+=v<Ys t
?rUbN 雪珥这样分析,他认为,韩寒作为一个年轻人,靠说比较有技巧的真话赢得了民心,而不是靠装出精英状,这是时代的幸运,他并不是这个时代的英雄,也不象征着思想的力量,他只是象征着真实的力量,象征着那个指出皇帝的新装的孩子的力量,尽管涉及了很多敏感词,依然得到了主流的容忍和默许,这是时代的进步。
Y'wQ(6ok K.B!-< 如以往一样,韩寒对此次批判依然表现得不在乎,未作任何回应,雪珥说,这也值得其他批评者、尤其以批评为饭碗者思考。本组稿件由本报记者狄蕊红采写
YjAwt;%-D THC34u] 旁观者说: 3x=T&X+
U2seD5I
就算批评者是嫉妒,说得对,也要听 }Til $TT%H Pi`}-GUe, 这两篇文章一出来,都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各种评论也就纷至沓来。
/g@!#Dt ;
&$djP 张鸣就认为许知远这篇《庸众的胜利》有太强烈的精英意识,完全无视韩寒身上体现的批判精神,认为只要拥韩,就是庸众。
XI@;;>D1=U +TL5yuA 闾丘露薇则对麦田的批评不以为然,她在微博上写道,“人家就是做好自己,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样简单不行吗?”而麦田针锋相对,称她这个观点相当糊涂,“当一个人成为公众人物时,怎么还能用他的个人行为作为规避批评的理由呢?”
Cjdw@v0; v="i0lL_ ~m'PAC"Q$ 网友“再见列宁”评论许知远的文章称:“为韩寒辩护的最糟糕的理由是嘲讽批评他的人是出于‘嫉妒’,就算批评者是嫉妒,说得对,也要听;这正如就算韩寒的动机是‘商业’,他说的真话也是真话。”
a%cCR=s= |4UW.dGHPo 而在微博上,关于这两篇文章的讨论也甚为热闹,《东方企业家》杂志执行主编魏寒枫说:“我认真看过知远的文章。虽然他评价韩寒成名本质,某种程度也适合他自己;虽然他对韩寒和公众要求似乎过高;虽然他用‘庸众’一词略显刻薄;甚至虽然他评韩寒可能也有左宗棠不服曾国藩的情绪嫌疑――但你能否认,你不是一位‘庸众’吗?”
u.43b8! !;>j(xc (本文来源:华商报。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华商网
http://www.hs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