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20多年特别是最近10多年中,中国经济建设突飞猛进,日本却陷于停滞甚至负增长的泥潭。面对中国蒸蒸日上,日本似乎走下坡路的趋势,某些人的头脑中逐渐形成一个“幻觉”:中国即将超越日本。在日本,有人炮制有人相信所谓的“中国威胁论”;在中国,一些热血青年,亦正日益表现得对日本满不在乎。在去年和今年的中国股市疯长、各项经济数据全面向好的日子里,更有许多中国的经济学家和企业家认为,中国已经要引领全球,成为超级大国了。尤其对于中国的邻邦日本,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认为根本不需要把日本看在眼里了。 *EE|?vn
Q2R>lzB
中国正在快速崛起。这是事实。但只是部分事实。从诸多指标看,中日两国的差距依然十分悬殊,在许多方面中国要赶上日本,不仅非常遥远而且困难重重。中日两国的差距,中国真正的状况值得国人警省,而不能再陷于自欺欺人的幻觉之中不可自拔。 A?V<l<EAm
5oa]dco
让我们先来看基本数据。中国的国土面积是960万平方公里,人口13亿。日本的国土面积是37.8万平方公里,人口1.3亿。中国国土面积是日本的25倍,人口是日本的10倍。从版图和人口数量而言,中国的确是大中国,日本的确是小日本。但是,两国的经济总量却掉了个个。2006年,按世界银行2005年《全球发展指标》统计,中国的GDP2.2638万亿人民币,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而日本当年是4.5万亿美圆,居世界第二,而美国则以12.44万亿美圆,稳居第一。 XAlD
ww
cFxSDTR
日本的经济实力既表现在国内,也表现在海外。中国近年来以引进外资多多为傲,然而日本却是全世界最大的债权国。2005年底,日本的海外总资产达到4.5万亿美元,相当于2005年中国全部GDP的2倍,而位居第二的是瑞士,只有不到5000亿美圆,而中国,到2005年年底,在全球的总资产只有2440亿美圆,是日本的1/20!如此强大的一个隐形的“海外日本”,足令开放了20年如今才雄心百倍,喊着口号,迈着步伐要“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汗颜! 9;:7e*x]lc
B2"+Hwbk
经济结构比较:1999年,日本的三次产业结构比例是2:36:62,早已是明显的“后工业社会”。1975年,日本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员比率首次超过50%,标志着日本早在70年代就逐步进入了服务业为中心的“后工业化”时代。相比之下,2005年,中国的三次产业结构是13:51:36,中国甚至没有完成前工业化社会向工业化社会的过渡。按国家统计局的工业化定义,一个国家工业化全部实现的标志:一是农业产值在15%以下,这条线中国可以说刚刚跨过;二是农业就业在20%以下,中国目前仍高达51%,可以说还远远不够线;三是城镇人口比重须在60%以上,中国目前大概只有36%,亦有很远的距离。 n(# c`t*
Oi#k:vq4
2003年,中国重工业增长超过轻工业4个百分点,重工业的投资开始进入旺盛期。举国上下为中国经济进入“重化工业”阶段欢欣鼓舞不已。然而,中国人很少知道,早在1955年日本就进入到了重化工业的高度加工阶段,并向资金、技术密集型经济过渡。仅从工业结构上看,中国大约只相当于日本40年前的水平。中国目前的增长动力主要是来自于“世界工厂”的牵引。据测算,2005年中国工业增长对GDP的贡献高达63%。然而,从制造业总量看,2006年中国只有日本的1/2。显然,中国远称不上“世界工厂”,日本却是名符其实的国际制造业中心。按过去的赶超速度,在“世界工厂”的道路上,中国要赶上日本至少还有几十年的路要走,而且接下来会越走越艰难,能源问题、环保问题、劳工问题、市场问题都会困扰中国。 Ug`
;@O(z*14@
日本的人均资源也很贫乏,但日本人懂得通过优秀的加工而扬长避短。1955年至1975年是日本增长最快的时期,日本制造业产值占工业比重从81.4%上升到96.0%,而矿业从10.1%下降到0.62%,电力、煤气、供水等基础产业从7.74%下降到3.38%。中国也是人均资源不丰富的国家,中国的煤炭只能用40年(还是按现在可开采量计算),石油只能用15年!但中国单位GDP的能耗则是日本的7倍! /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