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日本政府就提出了“科学技术创新立国”的战略目标及相应的政策措施。日本的科研人员数量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近几年日本经济不景气,2002年度的财政预算总额比上年大幅度减少,但科技领域的预算不降反升。 3c1
o,2
({*.!ty
日本科学家2002年一举夺得物理和化学两项诺贝尔奖。至此,日本得诺贝尔奖的总数已经达到了12个,仅2000年至今就有4人获奖。照此推算,日本“50年得30个诺贝尔奖”的计划真的可能变为现实。 #]?,gwvTf
1.hOE>A%
小柴昌俊:态度决定一切 F7k4C2r
ZkJY.H-F
2002年10月9日,76岁的日本科学家小柴昌俊在东京的家中,得知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喜讯。当他告诉妻子这个消息时,他的妻子禁不住跳了起来,拼命鼓掌。她说:“我的丈夫为此苦苦等候了15年。” 0-8ELX[#
P Xyyyir{
从1987年开始,小柴就开始在东京大学基本粒子物理国际中心做研究工作。中心拥有世界上最大的中微子监测器,深藏在东京郊外群山中的一座废弃铜矿里。 $=\oJ-(!@S
`l
HKQwu
科学研究需要耐心和毅力,更需要合作,甚至需要几代人的努力。小柴昌俊告诉记者:“取得今天的成果,和我助手们的艰苦工作是分不开的。我在项目开始时就培养年轻的研究者,因为我知道没有他们接上茬,研究很难成功。”在接受《朝日新闻》记者采访时,小柴重点提到了“责任”这个词。他说:“我不止一次地告诉我的学生,他们必须树立责任感,时刻想到自己的研究在花着纳税人的钱,半点都马虎不得。” 2&^,IIp
~0VwF
在2002年东京大学的开学典礼上,小柴还应邀做了一场演讲,他十分谦虚地告诉那些大学生,自己从大学物理系毕业时,成绩只是下游,他还边说边展示了自己大学时的成绩单复印件,除了实验课得过两个A外,其他科目考得都不怎么样——10个B,4个C。这么一个“差生”怎么就攀上了科学的高峰呢?小柴是这样回答的:“决定人的一生的,也许不是学习,而是积极工作的态度。” <ol$-1l#9
Da9* /
田中耕一:没人知道他是谁 T+&x{+gZ
"U/NMGMj
所有的生物都含有包括DNA和蛋白质在内的生物大分子,“看清”它们的真面目,是科学家的梦想。如今这一梦想已成为现实。日本科学家田中耕一和美国科学家约翰·芬恩,分别独立发明了“对生物大分子的质谱分析法”,从而分享了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 >GdLEE'w
sq8 tv]
令人吃惊的是,发明“对生物大分子的质谱分析法”时,他只有25岁,当年注册专利时,他所在的岛津制作所只给了他5000日元(约350元人民币)的奖励。获得诺奖后,他说他并不期望得到公司的特殊奖励,他说:“我不关心专利会带来多少收入,因为专利只不过是我的发明的官方证明而已。” RM?_15m
h#(.(d
对于田中的个人工作和生活,日本媒体没有太多的报道,甚至连2000年获得同个奖项的日本筑波大学教授白川英树也称:“不知这个田中耕一是何许人。”人们只知道,他每天8点前到岛津制作所上班,风雨无阻,一直坚持到今天。有意思的是,他在得奖前后的惟一区别是,同事们现在开始称呼他为“先生”了。 '0\0SL
|u?k-,uI9
日本人发誓要夺诺奖 E'S<L|A/
OGSEvfW
2001年3月,日本出台了第二个科学技术基本计划。该计划雄心勃勃地表示,要在50年内拿30个诺贝尔奖。当年10月日本科学家野依良志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后,日本政府更是踌躇满志地重申了这一目标。2002年又是双喜临门,看来这个目标并非可望不可及。 !mw{T D
eLHa9R{)B
为了达到上述目标,日本于2001年在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内设立了“研究联络中心”,甚至还邀请诺贝尔评奖委员会的专家免费到日本旅游。日本人说自己大方,总是喜欢负担客人的费用,但诺贝尔基金会的人感到受了侮辱,安德斯·巴拉尼(Anders Barany)说:“基金会有足够的钱,到哪儿去也不需要别人出钱。”瑞典人认为,日本人的所作所为侮辱了神圣庄严的科学,其意图“直白得前所未闻”。英国《观察家报》则批评日本为了获奖采取了非常“露骨”的宣传战术。 m
_t(rn~f6
wZ
(uq?3S`
对日本“50年拿到30个诺贝尔奖”的狂言,包括主办国瑞典在内的欧洲各国纷纷表示谴责。就连日本获奖者野依良治也评论说,日本政府“没有头脑”,纯属“狂妄之言”。 Pur"9jHa4
o'x_g^ Y
日本人连续获奖并非偶然 S+` !%hJ
Wh#_9);
不过,2002年小柴昌俊和田中耕一的双双获奖,的确让人感叹日本的科研实力。至今,获取诺贝尔奖的日本人已经达到了12人,最近3年已有4人获奖。尤其是在化学领域,日本人已经连续3年获奖。照这样发展下去,“50年拿30个诺贝尔奖”实在不是吹牛。 |YG)NO
d&G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