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社区应用 最新帖子 精华区 社区服务 会员列表 统计排行
主题 : 崎岖的道路---朱令案的一些想法
级别: 师长

显示用户信息 
40楼  发表于: 2013-04-28   
回 37楼(沧桑) 的帖子
“很赞成公开原来的档案,也赞成公开重新审理,一直好奇谁是真正的凶手”。 "~IGE3{  
?=?9a  
很赞成!也是很多关心此事的人心里所想的。 yF^)H{yx  
Q\$cBSJC1  
5}_,rF?cX  
“但愿能破案,看看我的直觉是对是错。” PmDar<m  
|>nVp:t^  
沧版,你的直觉是“Bei”? ,q Bu5t  
这是我对你的直觉的直觉。 uL@'Hv A  
T9gQq 7(l  
s06R~P4  
沧桑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41楼  发表于: 2013-04-28   
Re:回 37楼(沧桑) 的帖子
我们都是事外人,对当时的情景一抹黑,算是瞎子摸象,如果有人限制你乱摸,那大象只不过是一条大腿。 W%RjjL J@  
如果咬死了必定是某一个人作案,那重新审理就毫无意义,直接关牢里得了。 9:l>FoXS  
重审就应该把所有可能涉案的人都列为嫌疑者,重新删理。但那是警察的事,作为局外人,只能从逻辑上猜猜,哪些符合普通逻辑,哪些不符合。不符合不代表什么,但总是不符合就很怪异了。 QK%6Ncv  
在其他某一个小论坛我说了很多,这儿其实也说过一些,你的直觉是看来的,不算,呵呵。 *.0#cP7 "  
那个YouTube里的外国报道,多少有一点错误信息,让人以为当初协和医院看着朱令只能绕头皮,一筹莫展,无能为力。事实上不是这样的,看求救信里的信息,他们做了很多检查,排除了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红斑狼疮,风湿(ANA,ENA,dsDNA),排除了甲状腺功能异常(T3,T4),Lyme病(蜱虫媒介病)可疑(ZGM(+)),排除化学药物,排除艾滋 (HIV)。最后诊断为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神经根神经炎。作为中国的一流医院,这样的处理中规中矩,基本合理,唯一犯的大错误是没考虑重金属中毒的可能,太把接触史当一会事了。而恰恰这个大错误被英雄发现了。 w0^T-O`<  
如果我的同学亲人家人朋友得了怪病住进了医院,一家很靠谱的医院,也正在做着很靠谱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你是否会有直觉,医院诊断错了?我估计你没有,我谦虚地说,我也没有,尽管我还是学过医的。看来我们还需要修炼。 ^+ +ec>  
A? *_14&  
感谢卡拉,为我找来了当初的求救信。 .pQ4#AJ  
http://www.bio.net/bionet/mm/diagnost/1995-April/000095.html &llp*< i7  
>   Hi, t^qPQ;"=,  
>         This is Peking University in China, a place those dreams of Af>Ho"i  
> freedom and democracy. However, a young, 21-year old student 3pKr {U92  
> has become very sick and is dying. The illness is very rare. Though ?$xZ$zW  
> they have tried, doctors at the best hospitals in Beijing cannot cure u9"1%  
> her; may do not even know what illness it is. So now we are asking }x1*4+Y1  
> the world -- can somebody help us? rz%=qY  
>         Here is a description of the illness: y2eeE CS]  
>         The young woman -- her name is Zhu Ling -- is a student in Awad!_VdHS  
> the chemistry department. On DEC. 5, 1994, Zhu Ling felt sick to n.$wW =  
> her stomach. Three days later, her hair began to fall out and within T!N,1"r  
> two days she was completely bald. She entered the hospital, but ZO $}m?  
> doctors could not discover the season for her illness. However, YS5Pt)?  
> after she was in the hospital for a month, she began to fell better g^DPb pWxu  
> and her hair grew back. Zhu Ling went back to school in February, /a$RJ6t&3  
> but in March her legs began to ache severely, and she felt dizzy. "!6 Ax-'  
> She entered XieHe Hospital - Chinese most famous hospital. In 4#m"t?6!  
> early March and on March 15, her symptoms worsened. She Began ;F;`y),  
> to facial paralysis, central muscle of eye's paralysis, self-controlled +<P%v k  
> respiration disappeared. So she was put on a respirator. ')/yBH9mR  
>         The doctors did many tests for many diseases(include anti- 2*K _RMr~  
> H2V, spinal cord puncture, NMR, immune system, chemical drug g2WDa'{L  
> intoxication ANA,ENA,DSONA,ZG and Lyme), but all were wZm=h8d  
> negative, except for Lyme disease(ZGM(+)). )_nc;&%w  
>         The doctors now think that it might be acute disseminated VL/%D*  
> encephalomyelitis(ADEM) or lupus erythematosus(LE), but the 0g@ 8 x_3  
> data from the tests do not support this conclusion. 8j} CP  
>         The doctors are now treating Zhu Ling with broad-spectrum p}NIZ)]$  
> antibiotic of cephalosporin, anti-virus drug, hormone, immun- *a7&v3X  
> oadjuvent, gamma globulin intravenous injection and have given Svo gvn  
> her plasma exchange(PE) of 10,000 CCs. But Zhu Ling has not =MqefV;-  
> responded -- she reamers in a vegetative state, sustained by life T)ra>r<#  
> support. JYB<} ;,  
>         If anyone has heard of patients with similar symptoms -- or wV;qc3  
> have any ideas as to what this illness could be, please contact us. <tbsQ3  
> We are Zhu Ling's friends and we are disparate to help her. 9ci=]C5o3K  
>         This is the first time that Chinese try to find help from "$tP>PO{<  
> Internet, please send back E-mail to us. We will send more crystal S&@uY#_(*T  
> description of her illness to you. xhIC["z5  
> K N;b+`x;M  
>                                                         Thank you very much hYW<4{Gjr  
>                                                         Peking University OIa =$l43C  
>                                                         April 10th, 1995 =kUN ^hb  
b:nHcxDU<  
iQ9jt  
引用
引用第40楼东方不散人于04-28-2013 00:30发表的 回 37楼(沧桑) 的帖子 : )0P>o]fWI  
“很赞成公开原来的档案,也赞成公开重新审理,一直好奇谁是真正的凶手”。 .h2K$(/  
WX} "Pj/6  
很赞成!也是很多关心此事的人心里所想的。 q*oUd/F8  
8qfg=mu+ %  
zUqt^_  
....... MeqW/!72$L  
I"^ `!8<q  
级别: 师长

显示用户信息 
42楼  发表于: 2013-04-28   
回 41楼(沧桑) 的帖子
在一些论坛 SC`.VCfc.  
面对一些专业与合理的推测, mCe,(/>l+  
却以毫无理由的谩骂回击,这很令人无语。 )'xTDi  
Xvm.Un< N  
当年Bei的一些措辞以及一些言论是很不严谨。 1`2n<qo  
好像他还就此向朱令的同班同学道歉过。 |HJdpY>Uu  
q[Hx y  
其实公权力介入,公布当年案卷是最好的选择,也是很多人所期待的。 l}%!&V0  
?@l9T)fF  
j|9;") 1  
我的直觉一向不是很准
沧桑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43楼  发表于: 2013-04-28   
我是当年看到:回信中有30%是指向铊中毒,才有疑惑的。网络求助很多人都干过,没干过也看到过。回帖中多数是打酱油的,剩下的是意见分歧的。30%是不可思议的高比例。后来说法改了,说是有211封信诊断为铊中毒,占所有给出诊断的信中的79.92%。那是一个多大的牛逼啊! 0]{h,W3]@[  
如果铊的体内含量已经检测,那所有的医生必然是百分之百能诊断为铊中毒,在铊含量不确定而且铊接触史不明确时,通过网络远程诊断能如此一致实在令人吃惊。 Q2PY( #  
铊中毒的症状不就是脱发,胃肠道反应,加末梢神经炎,很多的癌症化疗药物都可以有这样的反应。我开始以为是求助信写得太好了,事实上确实很普通,把病历翻译了一下,没有写上铊中毒比较特异的表现:比如手指甲上有特殊的波浪纹,比如眉毛只脱去外2/3。 8HdmG{7.  
这种比例只能是否定铊中毒是一种罕见病,为什么就是铊中毒而不是其他的重金属中毒?或者在统计的时候,211封信只是提到铊中毒是其中的一个可能。 oJR0sbikP  
如果根据病历所描述的症状,马上能直接得出铊中毒诊断的是江湖医生。专业医师只会提示做一个铊含量检测,而且也应该同时提示做其他重金属检测。 IP$^)t[  
我想象中应该是:有这么几个牛逼的医生,做了很详尽的分析后,得出铊中毒的可能性比较大。搞这么大的比例干吗?又不是选举。 |uQJMf[L)  
沧桑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44楼  发表于: 2013-04-28   
Re:回 41楼(沧桑) 的帖子
天涯是讨论的最多的。2006年我在那儿很婉转地提了一个疑问,也没什么人理。我如果说得和在这儿一样直接,肯定会被骂成铊党。 K!"[,=u_  
网上的舆论实在是很容易导向,看了几个事件后得出的结论。 (EIdw\  
9`i=kp  
引用
引用第42楼东方不散人于04-28-2013 02:41发表的 回 41楼(沧桑) 的帖子 : s<H0ka@  
在一些论坛 K& <|94_k  
面对一些专业与合理的推测, W Z'8{XY8  
却以毫无理由的谩骂回击,这很令人无语。 MQ5#6 vJ  
x"K<@mR5G  
当年Bei的一些措辞以及一些言论是很不严谨。  ^.&uYF&  
....... uO>$ ,s  
7m{ 'V`F  
amanda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45楼  发表于: 2013-04-28   
事实是至今没有确凿证据指向孙维,但网上好像已经给孙维定罪,这对孙维是否公平? l|^p;z: d  
$)vljM<<  
朱令姐姐的死也蹊跷,她们姐妹社会活动多,现在看来是有佐证的,而且朱令跟宿舍同学关系都不好也是肯定的。 FF6[qSV  
1Wtr_ A  
我最早看案件分析的时候还没有孙维声明,所以我也基本被网络舆论影响认为孙维家庭背景让她逃避了投毒的指控,但孙维不顾一切地在网上实名发表声明同时又有很多同学支持让我改变的想法,我跟沧桑一样,越来越不相信是孙维下毒的了。所以支持沧桑的分析: \eH~1@\S  
rV)mcfw:Z  
“其实越来越不信是孙维下的毒,她家真有这么大的权势,事发后早就躲开了,还非得熬到毕业。2006年也不会出一个声明为自己辩护。很多人说公安已有确凿证据,那她这么嚣张地发声明,不是在激怒公安里的知情人吗? ”
爱一个人,爱一天也是爱,爱一生一世也是爱,只要爱过了就足够了
级别: 师长

显示用户信息 
46楼  发表于: 2013-04-28   
回 44楼(沧桑) 的帖子
大家就此事发表不同的看法是很正常 rQ(Aj  
目的是,把这事让更多的人知道,让更多的人关注 /T]2ZX>  
不能狭义的定性为是为了把某人入狱、或为朱令复仇 d^mw&F)S  
fchsn*R%-  
当有了足够的影响 Ii%^z?'  
我相信就国内目前的情况,公权力也许会在某一个时间或机会介入 B BbGq8p  
6!bVPIyYO  
然后能够更加的接近真相或还原部分真相 Q4Zuz)r*  
这才是很大一部分关注朱令,关心朱令的网友的心愿。 @AaM]?=P{  
S3EY9:^ C  
值得高兴的是继上海台之后,央视新闻也关注了 )."_i64  
这正是所有网友在不停的讨论转帖的努力 t*m04* }  
%/"I.\%d  
  http://news.sina.com.cn/c/2013-04-18/082926863067.shtml
级别: 师长

显示用户信息 
47楼  发表于: 2013-04-28   
Re:Re:回 41楼(沧桑) 的帖子
我倒是很希望你把这儿原话全发到天涯 3O7]~5 j1  
然后被人肉 0uV 3J  
然后我们大家就可以知道沧版你的一切 -0r 0M )  
包括你老人家的三围等等等等 g= ~Y\$&  
h/5|3  
AD K)p?  
引用
引用第44楼沧桑于04-28-2013 03:55发表的 Re:回 41楼(沧桑) 的帖子 : ^\ A[^' 9  
天涯是讨论的最多的。2006年我在那儿很婉转地提了一个疑问,也没什么人理。我如果说得和在这儿一样直接,肯定会被骂成铊党。 `)%zk W  
网上的舆论实在是很容易导向,看了几个事件后得出的结论。 :+NZW9_  
nF>41 K  
3.@"GS#"[  
m0QE S  
)UbPG`x8  
wenwendywen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48楼  发表于: 2013-04-28   
Re:Re:Re:回 41楼(沧桑) 的帖子
哈哈哈哈哈。。。。。 8;6j  
WC0z'N({W  
再顶顶!!!! `%QXaKO-  
M~%P1@%  
Hjhgu=  
引用
引用第47楼东方不散人于04-28-2013 07:46发表的 Re:Re:回 41楼(沧桑) 的帖子 : &~mJ ).*  
我倒是很希望你把这儿原话全发到天涯 y0vJ@ %`  
然后被人肉 6/Iq@BZ&  
然后我们大家就可以知道沧版你的一切 E{;F4wT_@  
包括你老人家的三围等等等等 v[;R(pt?  
) >;7"v  
....... }NjZfBQW`  
IiU\}<O  
感恩,平安,喜乐,惜福。。。
级别: 师长

显示用户信息 
49楼  发表于: 2013-04-29   
≪羊城晚报≫清华朱令"铊"中毒案悬疑重重 缘何不了了之?
_p>F43%p  
备受关注的复旦大学学生投毒案已有初步结论,但发生在19年前、案情类似的清华大学朱令案却仍然悬疑重重—— IU<lF)PF$  
#}Yrxf  
朱令“铊”中毒,何时有真相? -#v1/L/=  
{G0=A~  
羊城晚报记者 余姝 通讯员 杨晶晶 宁菁菁 X;H\u6-|>6  
NXQ=8o9,9  
复旦大学硕士研究生黄洋遭投毒被害身亡案已有初步结论。19年前,相似惨剧也发生在清华大学女生朱令身上。如今朱令全身瘫痪、100%伤残、双目近乎失明、大脑迟钝,如果不是当年的铊中毒事件,她也许将拥有截然不同的人生。  IMr#5  
XmD(&3;v-  
多年来,朱令案件的重重疑点一直未被完全揭开。警方已认定此案系投毒,但究竟是谁投的毒?案件最终又为何不了了之?朱令的大学室友孙维,作为本案唯一嫌疑人,曾在2005年发布声明自称清白,更令本案扑朔迷离。 n$N$OFuO  
Fgi`g{N  
近日,朱令的父母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最大的心愿就是早日公开案件信息。 Pz34a@%"  
_Dd>e=v  
A.  5F+G8  
T60pw  
三大悬疑 cF 4,dnI  
aZ$5"  
1995年底,朱令的室友孙维被警方列为本案唯一犯罪嫌疑人。1997年4月2日,孙维被北京警方带走讯问,持续8小时后由家人领回。1998年8月26日,警方称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孙维和朱令中毒案有关。2007年,公安部办公厅在给政协委员的复函中称北京市公安局文保处早在1998年已办结此案,并妥善答复了当事人家属。但朱令父母却称公安机关从未告知此案已结,他们一直在等待调查结果。 Y0.'u{J*  
S2DG=hi`GK  
A.01. 为何两年后突审孙维 }tw+8YWkz  
u7^( ?"x  
1995年4月底,朱令被确定为二次中毒,公安部门介入调查。同年夏秋时分,警方曾到朱令父亲所在的单位调查过朱令父亲和孙维父亲的关系,并通知朱令家属:“只剩一层窗户纸了”。清华大学派出所所长李慕成也曾告知朱令父母“有对象”。到了1996年2月,北京市公安局有关领导却对朱令家属表示案件侦查难度很大,仍在努力中。此后再无下文。直到1997年4月2日,警方突然对孙维进行了一次突击审讯。 ;W+8X-B  
P3`$4p?  
这一过程在孙维发表的声明里也有所体现。孙维称:“事后由于朱令家人一直广泛地向大家讲述,我们也就听到一些以前不了解的事情:1997年3月,朱令家人致信北京市公安局长,指出学生即将毕业离校,其中很多人将出国留学,此案急需抓紧侦破,不能放走凶手……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朱令中毒两年多公安机关一直没什么动静却突然在1997年4月2日对我进行突击讯问。” 0PqI^|!  
V y$*v  
朱令的父亲吴承之对孙维的这些言论出疑问:“我们从来没有跟别人说过‘上书’的具体时间,孙维是如何得知的?这让我觉得她的‘背景’非同一般。”外界传闻,孙维家世显赫,有亲属曾担任北京市领导职位。吴承之认为,孙维未被进一步调查是得益于其家庭关系。 &e6UEG  
{ 1Y @%e  
A.02. 为何案件戛然案结  od{\z  
0 zK{)HZ  
1998年8月25日,北京市公安局约见朱令的家属,确认朱令中毒的事实。之后,警方再没有就此案传出新消息。但2007年9月17日公安部办公厅却称案件已于1998年8月结办。 q8&l%-d`  
xu_,0 ZT]{  
孙维在声明中称:“1998年8月,警方宣布解除对我的嫌疑,他们承认没有任何证据证明我和朱令中毒有关。”但当年一直帮助朱令的中学同学贝志城却认为,警方从无解除嫌疑这一说。他告诉羊城晚报记者,官方理由只是证据不足。吴承之则向记者回忆,1997年4月初,北京市公安局退休民警王补曾专门找到他们,透露作案者应具备的几个条件:在1995年2月20日至3月3日间,能接触到朱令的饮食、起居,并能偷偷投毒;熟知朱令活动规律、生活习惯,掌握投毒的时机和场合;懂得铊盐的毒性、毒理;可接触到铊盐;有作案动机;有异常表现。王补的这番话更加深了吴承之对孙维的怀疑。 Rw%% 9  
3:MJKS02OD  
负责此案的北京市公安局十四处民警李树森2006年曾向记者表示:“这件事的调查工作中有一定结论,从个人来讲,我不愿意回答;从公安机关的纪律来说,我不宜发表意见。这件事情很敏感,过去那么长时间了……”截至本文发稿时止,羊城晚报记者未能再联系到李树森。 5VP0Xa ~  
WPkKbF  
A.03. 为何信息公开无下文 `<yQ`Y_X  
Cdib{y<ji  
吴承之告诉羊城晚报记者,虽然这些年不断在追问,但公安部门的回复一直都是“正在调查中”。公安部办公厅在对政协委员的有关提案的复函里这样写道:“1997年10月23日,时任北京市委政法委书记的强卫同志组织召开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市检察院、市公安局‘三长会议’。会议认为,此案关系社会稳定,需妥善处理。1998年1月,市公安局将办理情况逐级上报中央领导同志,根据中央领导同志批示,经强卫同志批准,1998年8月25日,市局文保处结办此案,并妥善答复了当事人家属。”对此朱令父亲表示诧异,时至今日,公安机关并未告知朱家此案已结。 ax>j3HKi  
5wmd[YL  
2008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实施。朱令家人向北京市公安局提交了要求公开朱令急性铊中毒案侦破过程和结果的申请。5月30日,北京市公安局以“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不予公开的其他情形”为由,对此申请发出“政府信息不予公开告知书”。此后北京市政府正式进行复议,决定撤销北京市公安局的不予公开的决定。 #GLW3}  
5?F5xiW  
2009年,朱令家人在律师的陪同下再次到北京市公安局要求公开案件信息,同时了解案件侦破进展,接待人员表示需请示领导再给答复。随后又是几年过去了,仍是没有下文。 ^P^%Q)QXl  
Gc"hU:m  
日前,朱令家人已与律师取得联系,他们将再次提交信息公开的申请,若没有回复,通过法律渠道再投诉后仍然无果,就可以起诉了。朱令父亲称,他们并不愿放弃:“我无法了解不予公开的原因,不能接受这样的结果。争取案件侦破和结果的信息公开,是我们现在最大的心愿。” E( j# R"  
P woiX#vz  
B. |4g0@}nr+W  
$:%E<j 4Dn  
记者调查 mM7 2>1~L*  
EwX&Cj".  
朱令当年在清华的同班同学中,有人多年来一直默默关心朱令,王一风便是其中之一,他在新浪微博开设了账号,专门发布和朱令相关的信息。虽然已过去近20年,但王一风依然记得当年清华大学化学实验室的人员及其管理情况,并认为孙维是唯一能既近距离接触有毒试剂铊和朱令的人。 |dqHpogh  
R2n 2mQ<  
B.01. 谁才懂得用“铊”下毒? (T0MWp0  
k'PvTWR  
孙维曾在2005年的声明里指出,自己并非唯一能够解除到铊的学生,称帮老师做实验使用的铊溶液是别人已经配好放在桌上的,还称清华化学系使用铊试剂有很长历史,且其他系实验室也有“铊”。对此,王一风回忆称当年一共有七个人可以接触到“铊”,分别是两名教师(李隆弟和童爱军)、三名女研究生(87级女生陈某、88级女生赵某、89级女生朱某)和两名本科学生。其中一个为90级男生吴某,另一个就是孙维,“女研究生住在别的楼。只有孙维可以近距离接触朱令的日常用品。” 4")`}T  
|mE;HvQ F  
孙维在声明里提到她哥哥借了一部摄像机在工作时间到化学系实验楼,并拿走了一大瓶有骷髅标记的有毒试剂,然后又送回原处,在随后的日子里又重复了几次,每次都无人过问。这显示实验室对有毒试剂的管理并不严格。 ? "r=08  
0W}qp?  
但王一风认为,孙维哥哥的举动恰好说明,不懂铊毒性的人不会用其下毒,“如果是一个非化学系人员要去偷有毒物品的话,他会拿什么?当然是普遍知晓的毒药,比如氰化钾等,但必须在实验室里找一阵子。为了盗窃迅速,估计会像孙维的哥哥一样拿一瓶有骷髅标记的药品。这个瓶子是铊的可能性有多少?基本为零。化学系那么多有毒物品,为啥就拿‘铊’?因为铊盐无色无味,下毒不容易被发现。拿的人对铊盐的理化毒性非常了解。”朱令班上的副班长也表示:“关于‘铊’,很多化学专业的人恐怕都不是很熟悉。现代化学里的分支又多又细,很多药品如果不是课程或科研所需,根本不可能了解其性质甚至分子式。” 'St6a*  
RSe4 lw  
B.02. “铊”当年并非“剧毒品” Bp_R"DS7A  
(z>t4(%\  
孙维称在把她哥哥的录像放给校党办看后的第二天一大早,学校实验室突然大整改,把所有药品严格分类管理,有毒试剂上锁。她表示清华大学并不愿意承担责任,当时的一位校党委领导曾对孙维及其家人说:“在朱令中毒的案件中,清华经过多次反思,认为校方没有任何责任。” {@ vnKyf^K  
,bXZ<RY $  
王一风则对记者表示:“上万种化合物都可能用来害人,化学系的药品管理不可能每种都按剧毒药品管理。‘铊’在当时也不是按剧毒药品管制的,所以清华在化学品管理上是没有责任的,当然可以更严格,但是清华没有做错。” 7 jIBE  
i4,p\rE0  
羊城晚报记者近日了走访了清华大学的化学楼,发现两个入口处都有门卫严格执勤,只允许化学系的学生和外系借用实验室的同学进入。化学系几名本科学生告诉记者,这种管理措施并非一时之举。一名同学告诉记者:“自1995年之后学校就是这样管理的,重点药品会专门保管。一般来说实验室里一般不放药品,老师会从药品库里配好药品拿 BH1h2OEe#  
/ n_s"[I4  
出来。”而对于需要经常接触各种药品的化学系研究生来说,自我操守显得更为重要,“无论中国还是外国的化学实验室,基本所有的试剂都会有毒,浓度大的都会致命,尤其是从事有机化学研究的,很常见的东西拿出来都是有害的甚至致命的。新生在进化学系之前都进行过实验室安全培训,都是有一定安全准则的。”一名刚做完实验的化学系研究生说道。 !}z'"l4i  
Ac|\~w[\  
B.03. “发帖纲要”起波澜 iW^J>aKy  
<BED&j!qvP  
2006年1月29日,一位自称孙维同班同学的人匿名在新浪网发表文章《孙维同班同学:我们替孙维辩护的真相》,直指孙维在网上发表声明是一起精心策划的集体行动,公开了孙维在发表声明前发给好友的“发帖纲要”,指导如何配合回帖。之后,又有孙维与同学的部分通信记录被曝光,如孙维希望别人帮助她查阅文献证明朱令是一次中毒等等。后经贝志城证实,这些通信记录是由匿名黑客攻入孙维同学信箱所截获的。 ~<f[7dBv  
5\MC5us3  
王一风称,他曾在清华校友网内部讨论时,多次要求“回帖纲要”涉及的几位同学证实或澄清这个“纲要”,但没有得到任何正面回答。孙维让好友不要理会王一风的邮件同样被曝光,王一风对羊城晚报记者表示:“这些邮件是真的。‘回帖纲要’也是真的。之后他们没有再在清华校友网上和其他任何同学联系。涉事同学之间很多已经不相往来了。” u30D`sky  
O`c50yY  
王一风还向羊城晚报记者提供了一个细节:清华大学1994年9月开学一个月后,朱令的眼睛突然出现暂时性失明,随后几天视力都模糊不清,为此朱令曾到校医院做眼科检查,当时未查出原因,后来慢慢好转;隔了一段时间,又同样发作一次;这回引起了朱令的重视,她特意到清华大学指定医院北医三院的眼科做检查,但专业眼科医生仍然没有查明任何原因。王一风认为,之前的视力变化,现在分析起来很可能是有人在朱令的隐形眼镜消毒液里面下了毒。 Hl0" zS[  
i-Rn,}v  
  ;o3gR4u_L  
@]vY[O!&;  
C. c%C6d97q  
.Zcz ya  
朱令现状 <kdlXS>J.  
NDP" @  
生活无法自理 全靠父母照料 >4jE[$p]"  
\O;2^  
1973年11月24日,朱令出生在北京一个知识分子家庭,有一个比她大四五岁的姐姐吴今(北京大学生物系学生,1989年在野三坡春游时意外身故)。朱令从小学习钢琴,15岁开始学习古琴。1992年,她考取清华大学化学系,多才多艺的她,既是清华大学民乐队的主力队员,也是北京市游泳二级运动员。 `,-mXxTNT  
=&}_bd/]  
踏进朱令的家,会让人感到时空在20年里凝滞了,陈设简陋,墙壁斑驳。昏暗的光线中,一切还像是停留在上世纪90年代。如今已39岁的她,生活起居全靠父母,老人把大多数时间都用在照顾朱令和追查真凶这两件事上。 /j$=?Rp  
N o6!gZ1  
一说起女儿每天的生活,吴承之才少有地活跃起来:“每天令令醒了我们就起床,扶她起来,第一件事是给她清理气管:雾化、清痰、洗肺,然后注入胰岛素,再一勺勺喂早餐。”康复锻炼也是朱令每天的必修课。屈膝半蹲动作单靠她一己之力无法完成,年届七旬的父母便合力帮忙,父亲站在前边,和轮椅上的女儿顶住膝盖,母亲朱明新则在后边紧紧托住女儿的腰,防止她受伤。朱令父亲感叹道:“不锻炼不行啊,前年住院回来小腿瘦得像根棍子。” X n$ZA-  
\jtA8o%n  
朱令几乎每年都要住院,少则半个月,长则半年。2011年的一场感冒,让她在重症监护室住了10个月,花费60多万元,“不生病还好,一生病花钱就多了。”那场感冒引发了肺部感染使用了呼吸机,以致她至今只能吃流食。 Os@b8V 8,A  
Fs(PVN  
2004年,朱明新在家里摔倒,颅脑血管破了三根,头盖骨敲开补了一块钛合金。说起这件事,吴承之却觉得很幸运:“医院的医生都很熟悉令令,一看是她妈妈,主任医师马上从家里赶来,我们钱还没交,大夫已经在做开颅手术了,不然后果不堪设想啊。这真的是托了令令的福!” Z-Qp9G'   
}I&.xzJ  
两位老人的乐观坚强让人动容,在他们眼里,“令令能做60个屈膝半蹲了”、“令令今天左右踢腿做得更好了”……女儿每一点进步都显得无比珍贵。 ZrTB%  
? +L,  
在父母的照料下,朱令安然度过了这些年。但谈到将来,两位老人仍有忧虑:“我们现在开始注意自己的饮食,希望尽量能活得久一点,要是我们不在了,朱令该怎么办?” \4q|Qno8  
h<U?WtWT-p  
朱令案 +T$Olz  
Q !;syJBb.  
是否已过追诉期? RyJy%| \-S  
*z?Uh$I4  
律师称一定条件下对罪犯的追诉并无时间限制 ={ )85N  
CpO_p%P  
朱令中毒案已过去19年,是否已经过了案件的追诉期?朱令的律师就此表示:我国刑事诉讼的最长追诉期限为20年,但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犯罪嫌疑人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根据刑法的规定是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的,并且如果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的,同样也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刑法同时还规定,即使过了追诉期,如果有关机关认为有必要追诉的,可以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后追诉。根据以上法律规定,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对罪犯的追诉是没有时间限制的。 aX^T[  
mkn1LzE|F  
■朱令中毒案回顾 p0bWzIH  
ZOqS"3j! j  
1994年11月24日,朱令因不明原因发病,四肢疼痛,病因无法确诊,之后病情好转出院。1995年3月9日,朱令再次因不明原因发病,前往北京市协和医院就医。3月15日,朱令症状加重,开始出现面部肌肉麻痹、眼肌麻痹、自主呼吸消失。 x%=CEe?6  
KOS0Du  
1995年4月10日,朱令的高中同学、北京大学力学系学生贝志城将病症翻译成英文,通过互联网发出求救电子邮件,回信大多认为朱令是铊中毒。但协和医院无法做相关检测。4月20日,朱令父母找到可以做铊中毒检测的陈震阳教授,后者即出具了检测报告,认为朱令为两次铊中毒,并判定是有人投毒,同时建议服用普鲁士蓝解毒。然而此时,朱令的神经系统已受到严重损伤。 H\R a*EO~j  
Y=P*   
1995年4月28日晚,朱令父母向清华大学保卫科报案。但保卫科却在第一时间通知了朱令室友,要她们保护好证据。4月28日到5月7日,朱令宿舍发生盗窃案,朱令的洗漱用品丢失。此后,朱令案未见进展。 P>C'? 'Q7  
+gX,r$bX  
1997年4月2日,警方突然传讯孙维,在对其进行8小时问讯后,孙维被家人带回家。此后,警方再没有找过孙维。 d fj23+  
N $) G 8  
2005年12月30日,孙维在网上发表《孙维的声明——驳斥朱令铊中毒案件引发的谣言》自称清白,有同学用真名或化名回贴支持。 W5 F\e[Ax5  
v 49o$s4J  
2006年1月29日,一位自称孙维同班同学的人匿名在网上发表文章《孙维同班同学:我们替孙维辩护的真相》,公开了孙维在网上发表声明前发给好友的“发帖纲要”,指导如何配合回帖。 RW L0@\  
cRVL1ne  
http://news.ifeng.com/society/1/detail_2013_04/29/24801544_0.shtml C7FQc {  
y4Jc|)  
Cy]=Y  
WFOJg&  
x,,y}_ YX  
沧桑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50楼  发表于: 2013-04-29   
Re:Re:Re:回 41楼(沧桑) 的帖子
吓我! hC<ROD  
本来是想去天涯发帖,但想想发了帖以后还会争半天,挺累的。 UCLM *`M  
知道内情的算是有用的爆料,不知内情的也就是口水,吐槽完了就撂下吧。 d05xn7%!{  
至于结果,自有命和运,因和果。 _Je 4&KU  
}%_|k^t  
o +a=  
引用
引用第47楼东方不散人于04-28-2013 07:46发表的 Re:Re:回 41楼(沧桑) 的帖子 : ~rb0G*R>  
我倒是很希望你把这儿原话全发到天涯 P8d  
然后被人肉 ?F"o+]i+^  
然后我们大家就可以知道沧版你的一切 f^$,;  
包括你老人家的三围等等等等 TEC^|U`G  
c{=Sy;i@  
....... $o[-xNn1  
Bu{Kjv  
[ 此帖被沧桑在04-29-2013 12:07重新编辑 ]
露佳 离线
级别: 军区司令员

显示用户信息 
51楼  发表于: 2013-04-29   
引用
引用第25楼沧桑于04-27-2013 06:05发表的  : 8}'iEj^ e  
。。。 $C[z]}iOi  
政治压力?连"孙爷拉着江core的手说救救我孙女" 之类的话都没见有政治压力而爆料出来。。。 X7*F~LFr j  
顺便说一句,拉江core的手,我无法判断真假。 9Dx~! (  
*qpu!z2m||  
....... u[GZ~L  
WcN 4ff-  
Af|h*V4Xu  
其实,根本用不着上演临终遗言那么感人的一幕,只要是有祖父女这层关系就足够了。 FZ- Wgh 0z  
(!}N&!t  
大家围观:  江core和孙越崎的合影 G+ /Q!ic  
1992年10月,孙爷百岁生日。当时的书记处书记到孙家向他祝贺,并特别带来了江core送给孙的一幅纪念照片。 A({czHLhN5  
[ 此帖被露佳在04-29-2013 16:07重新编辑 ]
图片:1304291755461002--ss (2).jpg
露佳 离线
级别: 军区司令员

显示用户信息 
52楼  发表于: 2013-04-29   
Re:≪羊城晚报≫清华朱令"铊"中毒案悬疑重重 缘何不了了之?
引用
引用第49楼东方不散人于04-29-2013 06:04发表的 ≪羊城晚报≫清华朱令"铊"中毒案悬疑重重 缘何不了了之? : !@z9n\Yj  
。。。 G@s:|oe  
吴承之告诉羊城晚报记者,虽然这些年不断在追问,但公安部门的回复一直都是“正在调查中”。 c^|8qvS $  
k=)U  
公安部办公厅在对政协委员的有关提案的复函里这样写道:“1997年10月23日,时任北京市委政法委书记的强卫同志组织召开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市检察院、市公安局‘三长会议’。会议认为,此案关系社会稳定,需妥善处理。 Sm/8VSY  
C >OeULD  
1998年1月,市公安局将办理情况逐级上报中央领导同志,根据中央领导同志批示,经强卫同志批准,1998年8月25日,市局文保处结办此案,并妥善答复了当事人家属。” Hca(2 ]T-  
*"^X)Y{c+l  
对此朱令父亲表示诧异,时至今日,公安机关并未告知朱家此案已结。 AH,?B*zGj  
K'&,]r#  
....... fN9{@)2Mz  
/E6)>y66  
A+/Lt>+AS  
这里提到:北京市委政法委书记------ 强卫 Q4mtfpiDx  
dX?j /M-  
但没有提“中央领导同志”的名字,是谁呢? G]B0LUT6c  
露佳 离线
级别: 军区司令员

显示用户信息 
53楼  发表于: 2013-04-29   
Re:Re:Re:回 41楼(沧桑) 的帖子
引用
引用第47楼东方不散人于04-28-2013 07:46发表的 Re:Re:回 41楼(沧桑) 的帖子 : :/->m6C`0  
我倒是很希望你把这儿原话全发到天涯 .UxkTads  
然后被人肉 y1`%3\  
然后我们大家就可以知道沧版你的一切 `y'%dY}$n  
包括你老人家的三围等等等等 ccv  
jzi%[c<G  
....... *r>Y]VG;S  
;$eY#ypx  
Va[&~lA)  
至于人肉啥的,就免了。 d Np%=gIj  
[<+T@"y  
三围么,大家还是想知道滴。也是相应 木子李 的号召哈:http://www.bachinese.com/forum/read.php?tid=43359&page=2   39楼 YWPkVvI  
li3X}  
newport93 离线
级别: 资深会员
显示用户信息 
54楼  发表于: 2013-04-29   
沧老大也相信"至于结果,自有命和运,因和果。 "如此,甚好。 o<|u4r={s  
看前面的帖子,还真有点怀疑是不是如今视线模糊了。。。 axG%@5  
NrcV%-+u%  
今天网络铺天盖地的浪潮如果能够促成此案重启,实在是一个进步了。也许,最终还是定不了真凶的罪。就像当年的辛普森杀妻案一样。但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上天又饶过了谁?辛普森在狱中,美国人民拍手称快。。。
随遇而安, 知足常乐。
seasea 离线
级别: 班长
显示用户信息 
55楼  发表于: 2013-04-29   
回 50楼(沧桑) 的帖子
“至于结果,自有命和运,因和果。 ” 这句,我倒同意得很。
露佳 离线
级别: 军区司令员

显示用户信息 
56楼  发表于: 2013-04-29   
Re:≪羊城晚报≫清华朱令"铊"中毒案悬疑重重 缘何不了了之?
引用
引用第49楼东方不散人于04-29-2013 06:04发表的 ≪羊城晚报≫清华朱令"铊"中毒案悬疑重重 缘何不了了之? : M/6q ^*  
。。。 _t7aOH  
公安部办公厅在对政协委员的有关提案的复函里这样写道:“1997年10月23日,时任北京市委政法委书记的强卫同志组织召开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市检察院、市公安局‘三长会议’。会议认为,此案关系社会稳定,需妥善处理。1998年1月,市公安局将办理情况逐级上报中央领导同志,根据中央领导同志批示,经强卫同志批准,1998年8月25日,市局文保处结办此案,并妥善答复了当事人家属。” H|N,nkhH}  
....... {Cw>T-`  
~RM_c  
j W|M)[KJN  
引用
引用第12楼乐淘淘于04-26-2013 12:22发表的  : 9&4z4@on  
。。。 CJLfpvV  
第二次: or F8 %  
http://cn.ibtimes.com/articles/26581/20130419/313668.htm |>p?Cm  
62OZj%CXN  
朱令的母亲朱明新曾告诉记者,朱令在清华大学的物品于1998年第二次被盗。由于清华主动赔偿,态度很好,朱家就一直未将此事公开。   &ZPyZj  
1998年12月,朱明新为朱令办理退学手续时,发现朱令的相机、蜂蜜、咖啡等不见了。而公安部门早在1995年就将这些物品封箱后存在化学系办公室,并给了朱家一份物品清单。化学系对此的解释是"系里搬了几次家,也许是装修工人偷的",主动赔偿朱家3000元。有记者曾联系清华化学系主任薛芳渝,他拒绝接受采访。 |A u+^#:;  
k8sjW!2  
....... 'k$j^ |r>  
-[lOf  
K30{Fcb< h  
对照“结案”和“第二次失窃”两件事所发生的时间,这第二次盗窃案的参与人恐怕就不像第一次的那么简单地指向嫌疑人了。 5 .b U2C  
^paM{'J\\)  
既然上头说案子都已经结了,那我们下面还留着那些将来可能会引起麻烦的东西干嘛呢? sU?%" q  
善于根据领导人的批示来揣摩领导人意图的清华校长们,系主任们,班干部们。。。有没有可能心照不宣地干了如下事情呢: nrZZkQNI  
vB/G#\Zqz  
先明目张胆地销毁东西,再栽赃于装修工,最后假仁假义的赔钱。。。 9<!Ie^o?  
 cCy*?P@  
清华化学系主任薛芳渝为什么拒绝接受采访? #c1c%27cmm  
[ 此帖被露佳在04-30-2013 22:43重新编辑 ]
沧桑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57楼  发表于: 2013-04-30   
露佳很纠结。 <bOi}  
和江core合一个影算什么?和保杀人犯搭不上勾。那得闹出多大的声响,惊动多少人?一般常识是,类似保人这种事,越是基层止住越好,止不住才级级往上。一下子闹到中央,中央怎么好意思往下压,就算是真的压下来了,怎么保证在十来年中没知情人爆料。政治局会议都会有人爆料,更何况这种从上到下一大串。有爆料吗?真的没什么实质性的。 7pz #%Hf  
至于两次失窃,怎么看也和下毒案无关,如果有关也是指向宿舍外的人下毒。铊毒会下在哪里?朱令的母亲答疑过,铊盐是吃进去的。铊可以皮肤吸收,但皮肤能吸收多少,只会引起的是轻度中毒。朱令身体中有一克铊,那需要下多少的料,持续多长时间?清华还好意思说他们对毒品严格保管了吗? QK/~lN  
既然不应该下在梳洗用品中,那么应该是下在饮食里。怎么解释那只茶杯还丢在床底下?这大概就是后来贝志城编出来"在孙维的箱子里找到了杯子"的原始故事吧。偷了不该偷的,遗下该偷的。怎么像下毒者从容不迫的做局?倒是更像外面下毒者的转移视线。 n|I5ylt  
第二次失窃更算不到宿舍的人那儿去了,有足够的时间处理这些东西,非得等到毕业后,再去那儿偷。 [[0u|`T/  
从下毒让朱令入院,到第一次失窃,有一个多月的时间。设身处地地想一想,下毒者,肯定应该清楚地记得哪儿下了毒,一旦目的达到,毒应该尽快清除。怎么可以任由有毒的东西继续在宿舍存在?比如茶杯,不怕别人误用?比如蜜糖,不怕有人偷食? ^5*9BwH`  
解疑了吗?
卡拉 离线
级别: 总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58楼  发表于: 2013-04-30   
羊城晚报4月29日的报道《朱令“铊”中毒,何时有真相?》现在国内各大网站已经全部删除,包括凤凰卫视网,除了羊城晚报的文字版还保留。 q'[q]  
http://www.ycwb.com/ePaper/ycwb/html/2013-04/29/content_142354.htm?div=-1 =?g B@vS  
OB5`a,5dI  
看样子当局又要禁谈朱令事件了。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东西?
“If a man does not keep pace with his companions, perhaps it is because he hears a different drummer. Let him step to the music which he hears, however measured or far away.”  -----  Henry David Thoreau
wenwendywen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59楼  发表于: 2013-04-30   
嗯,肯定有见不得人的东西。 %JDQ[%3qY  
w=fWW^>bP  
也真是佩服这个(或者这些)下毒的和知情的人这么多年的心理煎熬。。。。不知道她 (或者她们)夜深人静之时,可能睡安稳? <B>qE a_I  
>bWpj8K v  
4AEw[(t  
ez32k[eV!  
引用
引用第58楼卡拉于04-30-2013 14:15发表的  : \bT0\ (Js\  
羊城晚报4月29日的报道《朱令“铊”中毒,何时有真相?》现在国内各大网站已经全部删除,包括凤凰卫视网,除了羊城晚报的文字版还保留。 }*bp4<|  
http://www.ycwb.com/ePaper/ycwb/html/2013-04/29/content_142354.htm?div=-1 wL~A L  
Ml c_w19C9  
看样子当局又要禁谈朱令事件了。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东西? jywS<9 c@  
O\f`+Q`0  
感恩,平安,喜乐,惜福。。。
描述
快速回复

验证问题:
3 * 6 = ? 正确答案:18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