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
艺术家||又十位当代诗人的代表作手稿
中国艺术家||新归来诗人/2016年6月
新归来诗人代表作联展(11-20)庞余亮、冯光辉、爱斐儿、冰花、柏铭久、李静民、雷霆、卢辉、高粱、芳竹
全社会聚焦文学和诗歌的80年代早已背影杳然,早已没入如今的网络泡沫的汪洋大海,不会再有靠一篇代表作、成名作啃一辈子的幸运了。然而,新归来诗人群的主体恰恰是从上个世纪的少年青年诗人走过来、走回来的,发表、出版、获奖和聚焦这些属于传播能量的资源,掌握在人为的上帝们手中,当时处于青少年的新归来诗人们未必能获得这些机遇的垂青,而不能够客观、全面地靠文本来说话。我们推出新归来诗人代表作联展,既是用各自的写作事实来追认作品,也是面对当下表达一份清醒:诗歌是有生命的,处于显隐、开合、主次、优劣和消长的动态中,唯有时间能够整合、完善诗歌的历史传统。我们的联展基于这样的目的:横跨三十年当代诗史,重读代表作;展示新归来诗人创造,确认新价值。
——策划人语
新归来诗人代表作联展:庞余亮(11)庞余亮,
1967年3月生,江苏兴化人。做过教师和记者。在《人民文学》《十月》《钟山》等刊发表小说、诗歌200万多字作品。著有长篇小说《薄荷》《丑孩》、诗集《开始》《比目鱼》、小说集《为小弟请安》《鼎红的小爱情》《出嫁时你哭不哭》等。获得过98年柔刚诗歌年奖,江苏省紫金山文学奖,江苏省五个一工程奖等奖项。参加《诗刊》社第18届青春诗会和鲁迅文学院全国第三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
【就像你不认识的王二……】庞余亮/
就像你不认识的王二,三杯山芋酒就酩酊大醉呕吐,并且摔破了嘴唇。就像你所认识的王二,三杯山芋酒就酩酊大醉躺在墙角呼呼大睡。就像你的父亲王二,三杯山芋酒就酩酊大醉一边咒骂儿女,一边咒骂自己。就像你的儿子王二,三杯山芋酒就酩酊大醉你给了他一个嘴巴,他仍嘿嘿地傻笑。就像你自己,三杯山芋酒,一边喝着一边哭泣着生活啊,我并不想哭,是那个王二喝醉了酒。————————————写于1998年10月发表于2001年第10期《中华文学选刊》
庞余亮重抄《就像你不认识的王二……》手稿
【对《就像你不认识的王二……》的评论】陈永光/阅读这样的诗歌,总是让人从现实的云端,直落精神的谷底。落差在自然界产生了惊心动魄的瀑布,而在诗歌之中,它更深、更尖锐地撼动我们的内心世界。让人产生了沉痛、哀伤的人生体验。含混的生活啊,像某种令人难以下咽的食物,总是不能顺利到达我们的空空的胃部。——摘自《从“即景”到“深入内心”----对庞余亮诗歌的一次古典解读》,原载《红岩》2012年第3期
新归来诗人代表作联展:冯光辉(12)冯光辉,一级作家,中国作协会员。现居常州。主要作品有诗集《巴颜喀拉有舞》,长篇小说《最后的蚁王》,中短篇小说集《影壁》。曾获《诗刊》1991年年度奖,诗刊社诗歌艺术文库2001年年度优秀诗集奖,江苏省紫金山文学奖,江苏省“五个一工程奖”。————————————
【老马】——组诗《巴颜喀拉有舞》选一冯光辉/ 似乎所有的骏马都被巴颜喀拉风十分狂暴地卷走通司(1)给我牵来一匹马一匹肋条似棱脖子低垂的老马我不情愿地看着老马我不情愿地接过缰绳原定英勇的长啸潇洒的奔驰刹时遗落四马站(2)的山道我可以凭黑骝马的四蹄领略如烟一样的飘逸我可以凭枣红马的鞍具领略如云一样的英姿我可以凭黄膘马的长鬃领略如风一样的威严我还可以凭大青马的尾巴领略如水一样的流泄无奈通司阻挡了很是亢奋的渴望我不情愿地踩上锈迹斑斑的马蹬我不情愿地跨上耗尽能量的马鞍一声亮亮的口哨通司像亮开一个秘密老马以大走(3)箭簇般冲向旷野老马的响鼻老马的四蹄湮没了萧瑟之风老马嶙峋的形体以一种骄傲老马瘦削的蹄子以一种力度老马稀疏的鬃发以一种飞扬老马始终昂奋的头颅以一种不屈猛烈击败我的预料蘑菇般成长我最初的亢奋我青春的力被老马燃成一炬旺火我殷红的血被老马搅成一腔奔腾开始启程我开始重新审视老马我敬佩老马的皮肤不褪色我敬佩老马的骨骼不变形我敬佩老马的蹄步不走样我敬佩一匹忘也忘不掉的 老马兴许四个马站的山道是老马一生的最后路程可老马仍旧让顽强让活力灌注缰绳让我感觉不褪的速度不移的忠诚我没有资格骑坐骏马(况且骏马都在牧人的胯下忙着)我也没有资格骑坐老马尽管它的骠悍已经倾洒土地我恳求通司恳求巴颜喀拉能否将老马的蹄子嫁接给我鼓励我一路刨出迸溅的星光能否将我的生命嫁接给老马让老马继续奔腾作为我一生信仰的主题骑坐老马我愧—————————
注:(1)通司即向导。
(2)马站:藏民计算路程的单位,一马站相当于120华里。(3)马步有五种:旱步、小颠、大颠、小走、大走。大走是马步中速度最快的一种。(组诗《巴颜喀拉有舞》原载《诗歌报》1992年第2期)
冯光辉《老马》手稿 ————————————
【对组诗《巴颜喀拉有舞》的评论】《诗歌报》编辑贺羡泉/
巴颜喀拉山是长江和黄河的分水岭,无论是亲眼看到抑或想象到这样的高山,都会使人为它那凌空而立的雄姿生发感叹奇想。读冯光辉的诗,也同样感受到有一阵雄风一种豪迈之气迎面扑来!这个钟情于缪斯的青年诗人,从江南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面对充满奇幻的高原和那隐于神秘氛围中的“金果”,究竟该从何处下笔采撷?罗曼·罗兰曾说:“假如我熟悉大海,我只写大海中的岛。”作者虽到过青藏高原,并未直接勾勒或描绘大山的形体,他写的“岛屿”是巴颜喀拉山区的人和风物,是藏民的生活和精神风貌。也许他在茫茫山野里捕捉到了粗犷的“山魂”,也许他的手笔善于探骊得珠,特意选择了颇具特色的题材,对一些有代表性的形象进行了讴歌,加之黄河之源的激流滋润了歌喉,浓烈的青稞酒助燃了诗兴,便使大山的雄姿与神韵跃然纸上:“一个跨坐快马之上的猎人长啸一声/一个族类齐崭崭从岩石的宝鞘中/抽出一柄携带黑光的阔刀/高悬于浩茫空间展现高原的气派”,《猎鹰》一开头,便从这个强悍的藏族猎人身上,喷发出一种具有大将风度的豪气。由藏民用黄羊皮和铁皮管组合而成的一个小小的火皮袋,在生活中不过是一种用以鼓风的寻常器具,而它在作者笔下,却变得具有囊括八极的容量和神力,能够“关押”着“牧人俘虏的五千里高原风”,意境何其开阔!大有“气吞万里如虎”之势。再看那匹乍看已瘦骨嶙峋的“老马”,竟“箭簇般冲向旷野”,用响鼻和四蹄,用昂奋的头颅和一种不屈“淹没了萧瑟之风”,以至把作者“青春的力燃成一炬旺火”,“殷红的血搅成一腔奔腾”,使他愿把生命嫁接给老马,让老马继续奔腾作为他一生信仰的主题。这些富有力度和深度的铿锵作响的诗句,又是何等感人!诚然,倘若不是作者写明地址,真看不出这样风格的诗篇竟是来自莺飞草长的江南,来自“吴侬软语”之乡的常州。 读冯光辉的诗使我始知:吴歌并非尽柔音。因为这位歌手从高原归来之后,已另换了一条声带。用他自己的话说:去了一趟高原,像变成另外一个人似的。正因有了这可喜的一“变”,他才独辟蹊径地定出“规模既大,波澜自阔”的篇章。仿佛在柳丝摇曳的“小桥流水”之侧,蓦然耸起了一座峰峦,给吴侬软语增添了新的气韵,新的风骨。 ——原载《诗歌报月刊》1992年第2期
新归来诗人代表作联展:爱斐儿(13)爱斐儿爱斐儿爱斐儿(13)爱斐儿,本名王慧琴,从医多年,业余写作,文学写作以诗歌和散文诗为主,兼写散文、随笔、诗歌评论、绘画。1984年开始诗歌写作,1985年用笔名“王小雪”在《城市文学》发表处女作,1988年之后中断写作。1999年再度开始诗歌写作,2004年出版诗集《燃烧的冰》,2009年秋开始正式使用笔名爱斐儿发表作品,并入选多种诗歌、散文诗年选。作品先后被翻译成英、日、法等文字。出版散文诗集《非处方用药》(2011年)《废墟上的抒情》(2013年)《倒影》(2014年)。代表作有《非处方用药》、《废墟上的抒情》《小月河》《河流的指纹》《王的花园》《朝圣者》《青花瓷》等,曾获“第四届中国散文诗天马奖”、“首届河南诗人年度奖”、“中国首届屈原诗歌奖银奖”。————————————
《非处方用药》之【可待因】爱斐儿/所有的等待都有原因。
菩提等如来。拈花等微笑。因果等轮回。
我等你,今生的命运。
等到羊群找到了牧人,琴弦找到了知音;
等到金秋穿越了绿色的森林,时间不改变速度的一贯;
等漫山遍野的野罂粟找到了病因般的美,等到真理般的诗歌成为一种瘾。
我等在文字的那端。
等不来被爱就去爱你。
天色尚早。道路上的人间正行走着微暖的春寒。
打扫完前尘往事与来世轮回,剩下比虚无更真实的余生足够等一次美景重现。
无论早晚,伴随恍惚的清醒与醒后的麻醉。
症状必须是爱到痉挛,疼到不能忍。
剂量是关键。
适量的等是药。过量的等是毒。
不宜久服。成瘾难戒。
选自系列散文诗集《非处方用药》(中国青年出版社2011年9月版)
爱斐儿《可待因》手稿————————————
【对《非处方用药》的评论】
1、北京大学教授、著名诗评家谢冕
“花开无异色,刚刚沐浴过晨露。此时春风化雨,小溪漫过百里浅草,跨过唐诗宋词,在线装卷帙中与你春风一顾。”(
爱斐儿:《百合》,引自《非处方用药》,中国青年出版社2011
年9
月版)
你读这些清清浅浅、婉婉约约的文字,你的心灵不能不被它所化解而保留了难得的一份清纯,一份温馨,一份甜蜜。有了这些,足以慰困顿繁杂的人生。2、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著名评论家灵焚 期待中的爱斐儿散文诗集《非处方用药》出版了,我相信这是一本将会受到当代诗坛普遍关注的力作,作者作为大夫,从自己的日常经验、熟悉的事物入手,用中草药中99
种药草各自所具有的特性、疗效,用爱、情、思为调剂“
配方”
,追求产生对于人间情感与思想疾患的疗效,这种视角前无古人,堪称一绝。我相信,这样的作品,自然会走进未来的文学史的视野。该书初版印刷6000
册,书的版本与装潢之精美令人赞叹。我们期待着这本书能够很快受到读者们的抢购,也能像周庆荣《有理想的人》那样,抢占某书店或者网络的畅销书头版。
3、《关于古城的诗》——著名诗评家程光炜 爱斐儿的专业是医生,她的艺术嗅觉里,总有一股药的味道。更远的则是古汉语、古代文学以及与此相关的中国文化中那些神妙的东西。这可能是一个写作者意识不到的。爱斐儿的诗是一种旧的诗,我指的不是观念的陈旧,不是好与坏的那种东西,我是说那是有自己根底、有来路、有理由的一种诗,不是稀里糊涂写的那种诗。她出版过诗集《非处方用药》,写了几十种与中药有关的植物,这当然不是为植物而写的诗,不过是借它们来表现自己对大自然万事万物细腻的触摸,是一种心的体谅,有一种怜悯,还夹杂着某种心灵的茫然。总之,她学的这个专业,是很容易让人陷进去的,慢慢忘记自己的,这种感觉是万物有我,我有万物,是一种两相皆忘的精神感受。 ——摘自2014、3、24《文艺报》
4、《散文诗与非处方用药》——著名诗评家敬文东无论是碰巧,还是依靠出色的直觉,爱斐儿都算弄清了自己和散文诗之间血肉相连的亲缘关系;而在她弄清自己、散文诗和尘世间的关系后,更愿意固执地相信,即便在有病的凡间,爱与深情依然是值得的,依然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或许,正是携带此等心性,爱斐儿对尘世的书写,才是有效的,有力的;因此,看起来羞涩,实则饱满、坚强的句子诞生于爱斐儿笔下,不应该视作偶然的事情:我等在文字那端。等不来被爱就去爱你。 ——摘自2014、10、17《文艺报》
新归来诗人代表作联展:冰花(14)新归来诗人代表作联展:冰花(14)冰花
( ROSE LU), 美籍华人,本名鲁丽华。著有诗集《这就是爱》 (THIS IS LOVE) 、《溪水边的玫瑰》 (ROSES BY THE STREAM)。其诗歌《荷的心事》获首届“梁祝杯”全球华语爱情诗大赛金奖; 诗歌《不是轻浮不是漂》和《双面扇》荣获第31届世界诗人大会"相信爱情(Belief in Love)"奖。2013年3月20日央视四台“华人世界”特别播出“冰花,为爱行走天涯”专访节目。————————————
【双面扇】
冰花/
美国一面是春 一面是秋你是那春 我是那秋春与秋一纸之隔天涯之遥春与秋常有相同的温度却永远不属于相同的季节2009年3月21日写于美国冰花《双面扇》 手稿
————————————
【对《双面扇》 的评论】 1.读冰花的《双面扇》——文刀 读《双面扇》更觉冰花的诗作又跃上一个台阶了。
有人说过,当诗歌写到一定程度时,比拼的是综合的实力。我认为:这《双面扇》是一首具有哲人深邃的诗。谁都知道,春和秋,断然是两个不同的季度。从颜色看,是嫩绿色的春,是金黄色的秋;从节令看,春是播种的季节,秋是收获的时候。春暖秋凉,虽说“常有相同的温度/ 却永远不属于/相同的季节。”这里面,有各自矢志不移的执著和截然不同的坚持。但同时,也有“和而不同”的大度和“中庸之道”的包容。这,也就合成了一把有益于人和有用于人的“双面扇”了。这里面有哲学的眼光和深度,这首诗也携带我们超越了吟花咏月、顾影自怜的浅薄而上升至一个深广的境界。
——摘自2009年7月30日美国《侨报》副刊
2、《浪漫清纯晶莹》——石群良 真正好的作品都会成为经典,无论岁月如何的淘洗,她都会熠熠发光,如“窗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这样的诗如淡雅的画,细细品欣赏却浓郁芬芳。 ——摘自香港2013年第4期《中国文学》,2013年6月1日 《中国建材报》文学副刊3.网上点评选录
《双面扇》蕴涵着西部民歌的情绪节奏。我在黄土高原上生活了好多年,非常熟悉这种韵律。因此,尤为喜欢你这首诗,咏读了无数遍。读《双面扇》让我想起一首用西部民歌改编的新诗(作者是谁忘了):窑主欺负你呀/你就该对我说/你不该咽下仇恨跳黄河/我喊着你的名字呀/顺着黄河走/不知你在哪一个浪里头……《双面扇》的精彩在于诗意表相外,更深层次的民歌节拍,这是敲击在心里的鼓点,有地域文化的原始积淀,是百年陈酒,有醇香肺腑的劲头。祝贺你诗歌创作上新的突破。——林楠 2012年3月2日新浪网
《双面扇》一面是春,一面是秋,更是不落俗套,出人意表,“一纸之隔,天涯之遥”用得精妙!其妙,一是良好的铺垫作用,二是遥相呼应,表达同一意念:春秋,纸隔,永不相同。——风中秋叶 2009年4月16日 文学城
这是一首哲理诗。诗人以双面扇为切入点,形象解释了表面与内在、质与量、本质与现象的哲理思想。作者警示我们要从一纸之隔的量变抓起,否则到了“天涯之遥”的质变后,亡羊补牢,为时已晚。还警世我们世界上有很多矛盾都是对立统一的,所谓人不可貌相,即使有相同的脸蛋,每个人智商、道德,善恶也是绝然不同的,任何事物都要看其本质,而不能从现象和表面下定论。这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独特,比兴手法独到,是一首简短清新的好诗,建议大家雅赏!——冰云 2012年10月 美华论坛
新归来诗人代表作联展:柏铭久(15)柏铭久,当代诗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重庆万州区诗歌创委会主任。曾在《人民文学》《诗刊》《十月》《中国作家》等国家级报刊发表诗歌。其中在《诗刊》上过头条;在“每月诗星”一次发表诗12首;及照片、评论、随笔、签名、画像等。在《星星诗刊》《诗选刊》《中国诗人》《诗潮》《诗歌月报》《上海文学》《中西诗歌》《萌芽》《新大陆诗刊》《笠》等国内外诗刊发表诗作近千首。
出版诗集有《神女峰背后》《叙述中的抵达》《三峡:时间之书》评论集《与词语商量》等11本。曾获改革开放三十年征文诗歌一等奖;《诗刊》《星星诗刊》诗歌大奖赛奖、第二届重庆文学奖;首届何其芳诗歌奖等奖。
———————————— 【夔】* 柏铭久/我想我们几乎已把你忘了
可你却突然在即将逝去光线的天幕上回眸
这个夏天 我感到冷
像寓言里偷包谷的熊
掰一穗夹在腋下一抬手又将前一穗丢了
我们为什么而活着?
语法拦不住珍稀动物保护法无法保护的 夔
撞断公元2000根柱子 天暗下来
从低垂弥漫山岭间的云里涌现
传说的胯骨 吱嘎吱嘎
震动大地
天堂和地狱都止不住颤抖
让我们重新戴上面具
头系兽角 背插羽毛
脸上涂画果汁与朱砂
披挂树叶 抖动半裸躯体的每块筋肉
心中升腾尊崇与敬畏
那时时光也摘下它从不摘下的帽子
呵 我听到的呼喊是松涛般的呼喊 但你始终
沉默 略带忧伤之眸
审视我们
临近 一米 我无法仰望你的下腭
你的脚趾伸入江中像裸露的礁石
我感到冷
岁月的栏杆一再发出断折的声响
时代这头巨熊
已闯进我们的自留地里啦
沉潜于悬棺里的风
在落叶遮掩希望与失望辙迹中寻找的风
翻阅生存岩层试图释解的风
十级大风刮起来了呵
夔 夔!
我走在摩肩接踵拥挤的大街
独坐落叶满积世纪末长椅
想起一两句轻飘飘的诗 真的
我无法保证什么时间被人掰下
自己无法从地上拾起自己
我感到冷
*注:夔,传说中的一种动物。奉节县古称夔州;瞿塘峡口称夔门。
————————————1998——2000.1.1 发表于2000年第1期《红岩》
柏铭久重抄《夔》手稿————————————
【对《夔》的评论】 寻找精神的家园:柏铭久的三峡诗 重庆三峡学院教授、评论家陈地宇/———————— 在当代三峡诗人群落中,有一位东北汉子,操一口辽宁海城土话,却振振有词地自称是三峡人——他,就是柏铭久。
他从1983年开始发表作品,先后出版诗集《沉思的风景》、《情感的边缘》、《黛水之光》、《神女峰背后》、《叙述中的抵达》、《时光之轮》等。20多年来,其作品绝大部分都是歌咏三峡的,从而为他赢得了“三峡诗人”的桂冠。他写于1998年的《夔》,也是一首充满历史哲学和文化反思精神的力作。诗中写道:
我想我们几乎把你全忘了
可你却突然在即将逝去光线的天幕上
回眸 在这个火热日益沸腾的夏天
我感到冷
这首诗开篇即说“我想我们几乎把你全忘了”。因为人们只有去翻检字典,才能明白这个当代中国人往往写错、念错的字的含义——“夔”。我们知道,三峡之首瞿塘峡畔的奉节县古称“夔州”,就其来源,当缘于“夔子国”,夔子国是春秋时楚国的同姓国,熊挚所建,后为楚灭。今奉节春秋时曾是夔子国辖地。但“夔”的本义又是什么呢?“夔”,乃是一种神奇的动物,据《山海经》记载,东海中有流波山,入海七千里,山上有兽,形状如牛,黑身而无角,只有一条腿,出入水中都有风雨伴随,它发出的光如同日月,它的声音如同雷鸣,它的名字就叫“夔”。在柏铭久诗中,它是古夔州文明的象征符号。这个被人遗忘的“夔”,“却突然在即将逝去光线的天幕上回眸/在这个火热日益沸腾的夏天/我感到冷”。诗歌开篇营造的这种意象及氛围,不但奇特,而且突兀,甚至吊诡。在当代文明的喧嚣之中,古老幽灵的突然现身带有警示的寓义;它同时也喻示着历史反思和怀疑精神的觉醒。作者继续写道:
像寓言里偷包谷的熊
掰一穗(在腋下一抬臂又将前一穗丢了
我们为什么而活着
一个个欲望在诱惑! 语法拦不住珍稀动物保护法不再保护的 夔
撞断公元1998根柱子 天暗下来
你隐忍低垂弥漫山岭间云的怒气里现出
传说的胯骨 吱嘎吱嘎
震动大地
世人就“像寓言里偷包谷的熊∕掰一穗在腋下一抬臂又将前一穗丢了∕我们为什么而活着∕一个个欲望在诱惑!”人们为欲望所诱惑,在功利主义的驱使下丢失无数而最后只得到一个的蠢行,恰恰是历史和现实中无数次重复的事实!人对自然如此,人对社会也是如此。诗中用“寓言里偷包谷的熊”来比喻人们永无止尽却永远失落的欲望,可说是十分绝妙;而用“语法”和“珍稀动物保护法不再保护”来描述传说中的“夔”的创意,也十分独到(因为《珍稀动物保护法》的名录里没有“夔”这一动物,因而它不仅不受法律保护,也不受语法保护)。但是这个“夔”却“撞断公元1998根柱子”,“隐忍低垂弥漫山岭间云的怒气里现出∕传说的胯骨∕吱嘎吱嘎∕震动大地”这里又是一个别出心裁的比喻,作者把公元纪年的1998个年头,比喻为1998根企图把“夔”锁住的柱子,当然,“夔”的传说远远早于这个年头,但如果我们不是吹毛求疵,如果我们承认诗毕竟是诗,而不是考据之学,我们就不得不承认这一比喻的形象性和独创性。这头冲破历史时空而现形的巨兽,在抗议着人们将它遗忘的同时,也召唤着回归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世界。于是作者展开了回归原始时代的想象:“让我们重新戴上风俗的面具∕头顶系上兽角∕背插羽毛∕脸上涂画纹饰∕抖动披挂树叶半裸着躯体∕为你而舞而歌”然而,对远古巫文化的心驰神往,终究不能使人真正穿越“时空隧道”而回到原始社会,那“夔”也始终“用略带忧伤之眸∕审视我们”,“沉默高于表述”;而“时代这头巨熊∕已闯进我们的包谷地里啦”;“十级大风刮起来了呵”!当代人无可规避地面对着人与自然、人与历史断裂分离的严峻现实:
夔 夔!
我走在摩肩接踵(拥挤肮脏的大街上
独坐落叶满积无人的世纪末长椅上
想起一两句轻飘飘的诗 真的
我无法保证什么时间被什么人掰下
自己无法从地上拾起自己
我感到冷
诗人的这种深重忧虑,和一再“感到冷”的倾诉,不独是个人的焦灼,也是一种时代的忧患、人类生存的困境。我们每个人都“无法保证什么时间被什么人掰(bāi)下∕自己无法从地上拾起自己”。诗中的意象带有鲜明的危机感和指向性,它表达的是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以及资源耗损的三峡现状的深度思考,它是以生命意识反观历史、审视现实的结果,因而具有深邃的洞察力和强大的感召力。三峡山川的巨变,有得有失,有喜有忧,千秋功罪,尚待历史评说。
柏铭久的三峡诗,在营造美的意象与意境的同时,追寻着超越这些意象与意境的哲理。形而上层次意蕴的发掘,是柏铭久获得创作灵感的泉源,也是他的诗超越同时代不少诗人的奥秘所在。他的三峡诗不仅在构建一个可供栖身的温暖巢穴,更是在不倦地寻找安放灵魂的精神家园。因而读他的诗,不仅有一种美的感悟,也有一种心灵的羽化,同时还有一种挥之不去的忧患……
——此文2012年10月15日由万州电视台《文化三峡》诗文鉴赏节目播出
新归来诗人代表作联展:李静民(16)李静民,当代女诗人,浙江嘉兴人。上世纪90年代中期,由于独特的抒情风格和思想内涵,诗作开始在全国各大诗刊全面铺开,从而成为《星星》、《诗歌月刊》、《绿风》、《诗神》、《诗林》等诗刊的重点作者。作品《人间》获1995年“诗潮米佳杯”全国诗歌大奖赛一等奖;诗坛大师彭燕郊为此写下《我们向往什么?追求什么?》的评论,盛赞把诗歌功能提升到“理性传播和信念塑造的高度”,具有“鲜明深刻的历史感”的六千言文字。《诗歌月刊》编辑对李静民进行访谈,并在《诗歌月刊》2008年第12期《颠覆》栏目刊发其访谈《以颠覆的姿态创作与生活》。————————————
【不幸的纯情】李静民/
诸神细嚼后将你吐向四方大地怀抱着你深入泥土河流从远而来悱恻在你身旁温暖着你 养育着你 瞩望着你当春天的少女奔跑成人间拯救生命的河流纯情的基因已在血中潺潺成河的女祖先被沉默与单纯刺瞎的双眼看不见命运之绳在悬崖上紧系天空让你栖居洞穴这荒凉的猿洞智慧和语言是幽幽的磷火亡魂的泪水也在火光中流淌夜色将你安置梦中在这座死寂山中 风雪交加在悠远和茫然的时间中含泪着一颗灵魂昏沉着一个人间在宇宙蔚蓝的笑颜中持续着静静的大地泪积成盐不眠之魂的呼号用怎样的悲歌与声响让你从梦中惊醒从麻木中感觉腹中的胎悸人类的女祖先 她苍白而清瘦依在夜色怀中 娇小美丽荒凉的山河与家园枕在她的颅下身边站满破败的村庄————————————
原载1995年民间诗刊《第四代诗》
李静民《不幸的纯情》手稿————————————
【对《不幸的纯情》的评论】
1、《英风侠气,忧患深沉》(摘选)——著名诗人、评论家、教授沈泽宜 我接触到李静民的《不幸的纯情》,我被以下的诗行所打动: 人类的女祖先 她苍白而清瘦 依在夜色怀中 娇小美丽 荒凉的山河与家园 枕在她的颅下 身边站满破败的村庄 我还没有在一位女诗人笔下读到过这样的诗。一种油画般浓缩后的意境,用艺术的手法揭示了一种存在。在她的意象中,这所村庄便是这个地球,一个世界,一个人类。一种深远的历史回声和强烈的悲悯意识,让我立即认出这是一位特别的诗人,一位有大关怀、大担当非同一般的诗人。我同时感知到诗中有她自己的影子,一个美丽多思、身世清寒志存高远的女子,她跟当下那些喧嚣自恋的女诗人是何等不同呀!我尤其注意到“荒凉”“破败”那样的词,悲剧是爱的极致,我确信她后面的诗必将对此有进一步的言说。而她并没有让我失望。这5行诗可以看作是覆盖她全部诗作的序曲,也是她所要展开的言说。 ——全文载《湘潭文学》2、湘诗会第5场的发言——(摘选)晏杰雄 我觉得《不幸的纯情》是生命诞生之歌,返回人类的本源,重现人类诞生之初的精神图景。“诸神细嚼后将你吐向四方/大地怀抱着你深入泥土”,是神谛造人,一个女娲造人的史前神话图景。“当春天的少女奔跑成人间/拯救生命的河流/纯情的基因已在血中”,则是生命的再生,生命是通过女性来传递的,这正是原始母系文明的反映,女性生儿育女,呵护家园。这里,注意“纯情”这个词出现,纯情属于古老的感情,只有在人类的本真原始时期才有纯情,它是生命诞生的内在动力,有纯情男女才能结合,在今天纯情不复存在,只具且时尚和消费的意义。 更说明了女性是生命诞生之源,她用美丽和温情制造生命,尽心守护人类的家园,给原本荒凉和破败的家园带来生机,这就是女性对人类的创生、涵养和拯救。女性,从生理和精神意义上,都是我们人类的祖先,同时她又是美的化身:“苍白而清瘦/依在夜色怀中/娇小美丽”。有令人心碎的美,女性的美是人类诗意的存在和美丽的风景。
3、《在世界的缩影里看风景》(摘选)——杨祎
雨像刀子雕刻万物,斑驳的墙壁会留下细节,而水一旦汇入河流,真正的记忆却早已消逝。四季更替,我们又要经历多少次侵蚀,直到剩下一个苍白、机械没有分别的世界。在李静民的《不幸的纯情里》里,我看到了两个字:记住。诗人是为了记住而记住,用双手向两边分开来自世间锋利的光芒,遥望远方,行进在直面现实的苦痛中,诗人的痛源自一种从内向外的延伸和拓展。诗人的浪漫主义感应现实后被自身不自觉地挖掘,让外界牵引着,把“小我”的情怀汇入现实、时代的大潮中,却并未得到“大我”的呼应和结合。正如诗人所说,纯情是不幸的,“在这座死寂山中风雪交加/在悠远和茫然的时间中/含泪着一颗灵魂/昏沉着一个人间/在宇宙蔚蓝的笑颜中持续着”,追求内在和外在的统一。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从李静民的诗中触摸到郭小川的印记。然而“人类的女祖先 她苍白而清瘦/依在夜色怀中 娇小美丽/荒凉的山河与家园/枕在她的颅下/身边站满破败的村庄”(《不幸的纯情》)理想与现实的落差,让诗人在天空的拥抱中向虚无奔跑。——全文载《龙城文学》
新归来诗人代表作联展:雷霆(17)雷霆,1963年生于山西原平。1994年参加《诗刊》社第12届“青春诗会”。出版诗集《雷霆诗歌》《大地歌谣》、《官道梁诗篇》、《我的官道梁》等若干。诗作入选多种年度选本。并获得过“郭沫若诗歌奖”、“赵树理文学奖”、 “山西文学奖”、“第二届中国红高粱诗歌奖”等奖项。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山西省作协全委会委员,山西省作协诗歌委员会副主任。————————————
【梦中的老虎】雷霆/
我看见了梦中的老虎,庞大有着惊人的美丽的纹理无边无际的群山该是家园在天空与大地之间,只有老虎它的吼叫就像永恒的回声逡巡,穿越在广大的山岗硕大的四爪支撑的花园在移动。当冬天的萧瑟被告知了风中盘旋的雪片它忧郁的目光就抬起就把孤独传给了星辰看,又一只岩羊被扑倒它凄厉的声音绕过石头拥向一个即将消失的故事之后的平静像石头一样我们无法看见更多的老虎在山林中,它们远离了群体独立使它们不断靠近了自己那一颗自觉的消损的心在万物之中丧失了应有的关照我热爱老虎。它的神秘从花纹一直延伸到头脑这个世界上还有多少事物能够在前进中保存自己除了老虎,孤独的老虎 还有什么?我看见了老虎在梦中,它回头时的一声吼叫穿透了我多年来庸俗的生活我知道,他会从我的梦中消失但我绝不会从孤独中退出
原载1994年12期《诗刊》“青春诗会”专号
雷霆《梦中的老虎》手稿
————————————
【对组诗《梦中的老虎》的评论】(摘录) 诗人、小说家唐晋/ …………
大多数人认为博尔赫斯的作品具有强烈的神秘主义色彩,在老虎这个意象中,由于美洲原始宗教和博氏将其符号化的原因,它被视为博氏人格的负载者(而非化身)。从不同的描述者那里,博氏看到了不同面目的老虎,因此,他用一生的力量来追寻老虎能量的极限。显然雷霆无意于这样的跟从,他更愿意把老虎作为一个清晰的具象来叙述。当然,诗人肯定为他的老虎找好了负载的东西。在诗中,雷霆表现的老虎“庞大”、“美丽”,在天地间唯我独尊,有着永恒的吼叫回声以及逡巡中抬起的忧郁的目光。虽然是“梦中”,我们看到的画面却真实、细致,动静感均很强烈。这不是现实的老虎,或者说,已经不存在符合老虎的现实,它是诗人身体内部潜伏的某种力量态势,作为相处遥远并且有着逼视般的对峙的隐性象征,它有着仅仅属于自我的自由。描绘这样一只老虎,除了博氏诗作的影响以外,诗人本心中相似的那部分东西成为绝对的因素。
我们无法看见更多的老虎
在山林中,他们远离群体
独立 使他们不断靠近了自己
那一颗自觉的消损的心
在万物之中丧失了应有的关照
我们不难读出诗人的某种孤独感。不会有更多,甚至不会有像博氏的“另一只虎”,如同达利画里表现出的,这只虎,与象征画家和诗人自己的“外在的虎”一起,跃出大鱼所代表的虚空,奔向自我的内心(达利用处于梦中的加拉象征)。“独立 使他们不断靠近了自己”,在“靠近”中,心灵随时光的流逝而“消损”,但这恰恰是自我丰富的体现,也是里尔克所说的心灵扩大的体现。有意思的是,在这首同题诗里,博尔赫斯对他的老虎有着毫不掩饰的失望,他认为“出现”的老虎“要么太肥,要么太瘦,要么形状有着不纯粹的变异,要么尺寸差强人意,要么形象稍纵即逝过于轻飘飘,要么更像一只狗或鸟,而不是老虎。”博氏表示着对自我的某些不满,或者,梦与现实在他那里是一体的,几乎没有多少区别。雷霆的梦在现实里没有任何投影,即使被某一声吼叫穿透,那也是来自梦中的老虎。这就是说,现实的驱动力对于诗人并不存在,现实是庸俗的——
这个世界上,还有多少事物
能够在前进中保存自己
诗人这样问道。接下来,雷霆写道:
我知道,它会从我的梦中消失
但我绝不会从孤独中退出
这便是诗人理性的地方。梦中的老虎,现实里的诗人,区分得十分清楚。老虎仅仅存在于梦中,而不会停留在诗人的现实状况里。诗人也不会从此带上神秘的启示。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虽然诗中没有提及,如同博氏一样,雷霆也保持着对老虎能量的敬意,因为孤独就是最强大的能量。
新归来诗人代表作联展:卢辉(18)卢辉,
60后诗人,诗评人,媒体人,中国作协会员,高级编辑,特约主持《诗潮》杂志“中国诗歌龙虎榜”,编著《中国好诗歌》。上世纪80年代创立“福建三家巷”,参与《诗歌报》举办的全国诗歌群体大展。著有《卢辉诗选》等多部诗集。获得福建省政府文艺百花奖、中国广播影视大奖等,现居三明。————————————
[吊瓶] 卢辉/吊瓶里面,水是安静的药,看似默哀也不一定肃穆它的归程十分传统一般只在人的静脉里慢慢行走一滴、二滴、三滴……都具备穿石的本领不停顿不用指南也不泛滥,只与心血交涉与死活谈判到了死,或者看到了活这个边缘象药水一样:多滴一滴少滴一滴也许惊天动地原载《诗歌月刊》2013年10期卢辉《吊瓶》手稿
————————————
【对组诗《吊瓶》的评论】
卢辉的《吊瓶》是趋同着一个纤毫黏糊的死亡臆想诗写性,以此更为能去触动唤醒行将沉寂疼痛的存活欲望值;在这里,诗人例举一个“吊瓶”为诗写中的死亡意象,一句携动一串词铺叙下去,直至逼入诗人身心内处的血性炽热的赋格处,至少提供给我们两种闪亮的阅读感:一是以一个“肃穆”之词,疗治了自身生命在病痛的生理、心理层面的煎熬得到诗意化的救赎提升过程;二是诗人实质已完成了能以一种近似滴水的简朴话语那般的药性哲思,从死亡那边言说着活的这边。这样的诗写已有着悖异的开端创造性,且具有担当的存在性和坚韧的激励性。 ——著名诗人道辉,原载2013年10期《诗歌月刊》“读诗”专栏
新归来诗人代表作联展:高粱(19)高梁,本名王树彬。上世纪60年代出生于河北秦皇岛。作品散见于《人民文学》、《诗刊》、《诗潮》、《诗选刊》、《河北诗选》等刊物、选本。获2011年度华文青年诗人奖提名。第十二届河北文艺振兴奖。代表作下洼地系列、水系列。 ———————————
【秘境】
高粱/
我发现一处潭水,小到我进入潭水就会上涨;在雨季,它会漫流到岸上我总在寂静无人的时候走向它,因为承受不住重大的秘密而颤栗因为无人知晓,而在孤独中幸福;因为无限靠近而在激动中晕眩——在水中自由地上升和下沉,我舒服得想喊出来——但又怕引来回声一次次地深入,却不能到达水底一滴滴水无尽地爱抚,却不是我的同盟上层的水是热的下层的水冰凉有一天潭水变成柔软、光滑的悬崖一次又一次,死亡也没能阻止我前去探寻有时是中午万物都鸦雀无声;有时是晚上潭水倒映天空,幽明而又深邃多少年过去,多少事遗忘我还记得那无名深潭,存在着我没能到达的地域那真实的存在不能依靠想象来完成 写于2010年,原载《人民文学》2012年第10期。《诗选刊》2012年第11-12期“2012•中国诗歌年代大展特刊”选载。以《秘境》为题的组诗获得第十二届河北文艺振兴奖
高粱《秘境》 手稿————————————
【对《秘境》 的评论】 《秘境》是幽静而神秘的。从具体的秘境到语言的秘境再到心灵的秘境,缓慢的进行和深入,高梁走的并不是捷径,而是笨手笨脚,脚踏实地,掷地有声,从容不迫。他在不急不躁的叙述中把你领入一处秘境,目睹或随着他一起沉潜,直至与他共同完成一次精神的洗礼。我喜欢高梁的沉稳、粗朴和扎实,同时又不缺少张力。 ——著名诗人、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大解
新归来诗人代表作联展:芳竹(20)芳竹(Carissa Meng),新西兰华裔诗人、画家、媒体人.新西兰华人之声中文电台《芳竹时间》主持人。毕业于新西兰曼奴考理工学院信息和通信技术专业。17岁开始发表诗作,作品见于大陆、台湾、香港、新西兰、澳洲、美国、新加坡、荷兰、越南等地的刊物和网络上,作品被收入多种文集,多次出席国际华文诗人笔会和世界诗人大会。著有诗集《玫瑰冷饮》、《美丽是缘》(合集)、《把相思打开》. 2013起在新西兰中文先驱报开设《芳竹的诗》诗歌专栏。部分绘画作品已被一些机构和个人收藏。 ———————————— 【朴素的午后两点】 芳竹/新西兰
这淡妆的午后心情像树梢处悬挂的叹息
心事的窗户暗哑地开了又关
漫长而坚硬的时间里
静默的远山
追逐的海水
飞翔的鱼
在阳光点亮的微尘中
若有所思地走入视野
这样朴素的午后
无声的时间安静地涌来
无数的幻想一节节闪亮
在云彩的背后快乐地奔跑
去年的草莓
想问候的人
氤氲着的艾草
这来来去去的午后
这宽阔河流一样的午后
我是一枚自由的落叶
原载2013年8月8日新西兰《中文先驱报》,后载于2015.15总第207期经济日报主办的《经济杂志》和台湾总第92期的《大海洋诗杂志》及《中国新闻网》、《凤凰网》等网络平台
芳竹《朴素的午后两点
》手稿————————————
【对《朴素的午后两点》的评论】著名诗人、诗评家 张况/ 芳竹唯美的诗句就像古典时代悠悠拂过农家屋顶炊烟的那一缕轻风,能在不经意中甩出梁祝意绪的轻盈水袖,轻轻挽住历史已然折旧千年的脚步声,给翩飞着蝴蝶的芳菲四月,送去一声晴柔温婉的祝福…… 在我看来,诗人芳竹所能用语言表述得出来的琐碎,都是她诗意生活的天然组成部分,细节也许不那么光彩夺目,但情感的吻合度却很具体,很迷人,也很有质感。芳竹内心最在乎的,是时间对于一位优雅女性从里到外的看不见痕迹的柔性褫夺,那是一把软刀子啊,生疼的是她心尖上不经意的无声触碰,每一次都是生命的涅槃,情感的再世。而所有诗句只是附着于她生命外在的一种彰显赫表达,这种音乐感很强的彰显与表达,带有某种泛黄的乡愿情结,芳竹在上面记录的每一字每一句,都能接通生命散佚已久的密码,演奏出悠长的诗性节拍。 “这淡妆的午后/心情像树梢处悬挂的叹息/心事的窗户暗哑地开了又关/漫长而坚硬的时间里/静默的远山/追逐的海水/飞翔的鱼/在阳光点亮的微尘中/若有所思地走入视野//这样朴素的午后/无声的时间安静地涌来/无数的幻想一节节闪亮/在云彩的背后快乐地奔跑/去年的草莓/想问候的人/氤氲着的艾草/这来来去去的午后/这宽阔河流一样的午后/我是一枚自由的落叶。”(《朴素的午后2点》)。这样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能不让像我一样的长期与现实处于对峙状态的人感到呼吸畅爽吗?一种恍如隔世的追问,以“一枚自由的落叶”的蓦然呈现,获得了诗意的存在感,它那么容易就截击了我惊诧的视线,将我紧张的心情引向轻松阔大的柔性空间。我发现,方竹诗句中所呈现的情感关口无疑是细腻的,无人把守的关口,就像远方虚拟的路牌,那开了又关的“心事的窗户”,分明是诗人偶尔开启复又迅即关闭的心扉,里面灌满了阳光一样朴实的晴明。这样骨感柔媚的句子,能不瞬间截取人们内心的宽阔想象么?“无声的时间”,那是岁月流逝的惯常方式了,芳竹对于时间的敏感把握,在于她未曾对外宣泄的生命保护意识,那是园丁看守幼苗的心绪了,常人只能以揣度的方式,来臆测她悠游生活场景中的一鳞半爪。芳竹是一位用生命的真实体验来叙事抒情的诗人,显然,她并不排斥这种古老的表达方式,她甚至热衷于从古旧的情感器皿中获得启示,敲打出市声之外的清音,藉以平复她远离故国的那份忧伤。淡淡的思虑,迢遥的距离感,由此氤氲着艾草般芬芳的乡音,填补了诗人内心那份去国怀乡的情感空白。 从芳竹缤纷的诗句呈现中,我们不难发现芳竹获取诗歌意象的能力,是那么纯熟那么自然,她所营造的诗歌意境,是那么的唯美那么的纯净。芳竹常常在极其细微的角度上,发现精致的美,提炼出动人的情感颗粒,装满诗意的心胸。我还发现,一些恰到好处的逆向思维,总在自然的状态下,帮助芳竹完成了纯粹而独特的话语再造。是的,有些想象其实无需洞穿,它的内涵里就具备某种挥之不去的精神发现。芳竹语感独特意境冷峻的诗歌,就具有这样精致的表情。
中国艺术家||
艺术和文学的人物、作品、批评、史论、讯息平台
范畴:视觉艺术、视听艺术、诗歌艺术、小说艺术、思想艺术、翻译艺术、艺术批评、艺术动态视觉在线:绘画、雕塑、工艺、设计、建筑、时装、书法、摄影视听场:音乐风、戏剧潮、影视眼艺术冲锋队:行为艺术、装置艺术、波普艺术、实验艺术诗歌厂:百年汉诗典、诗歌艺术家、诗人代表作、一线诗人、诗现场、8090诗星、诗人影像、女诗星、诗世界、60后一代、新归来诗人小说课:典藏作家、小说先锋、小说进行中、小说新秀思想者:睿智深度的文化思考。文化精英、文化才俊、文化深度、逼近真相艺术批评:视觉批评、视听批评、诗歌批评、小说批评翻译门:翻译家、翻译作品、母语作品现场、视觉艺术主持:英国华裔艺术家Adam Wei(韦宏山)建筑艺术主持:建筑艺术设计师Lark(袁小平)8090诗星主持:诗人、作家、编剧曹谁投稿:视听觉艺术 [email protected]文字艺术 [email protected]外文稿 Chinese [email protected]本微信平台取自网络的图文资料均已注明作者或直接间接来源,本意为传播艺术无意侵权
主办:中国艺术家微信联盟主编:沙克,阿尼巴尔·罗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