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精卫的一生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所以本文也分为三大部份来写:第一部份:为了革
#)#'^MZX
命奉献一切;第二部份:打倒独裁者蒋介石;第三部份:和平运动曲线救国。 #BS!J&a
^L
Xr4
pCa~:q*85
第一部份:《为了革命奉献一切》 z&um9rXR
N"Y%*BkH
1893年5月4日,广东省番禹县(今广州),来自浙江的客商汪椒家里,又新添的一 K:Z,4Y
个男孩。这个男孩是汪椒的第4个男孩,也是第10个孩子,汪椒给这个男孩龋蝴叫汪兆 ~x_(v,NW
铭。 7Wiwnv_"
E5c)\
D
汪兆铭是汪椒的填房吴氏所生,生汪兆铭那年汪椒已经62岁了。汪椒是个落第秀才,后
p;R&h4H
来弃文从商。汪椒见这个小儿子异常聪明,就特别注重教汪兆铭读书,在汪兆铭5岁时就 }g%&}`%'
开始教他认字。在父亲的严格教导下,汪兆铭8、9岁时,就基本可以读书了。汪椒晚年 e%{7CR'~TD
由于年老眼花,无法看清书上的小字,就让汪兆铭每天为他朗读诗书。汪椒特别喜欢王阳 ;eO Ye3;c
明和陆游,每天让汪兆铭为他朗读王阳明的文章和陆游的诗。每天在父亲面前朗读,不仅 P9Eh,j0_
无形中培养了汪兆铭演讲的口才,还使幼小的汪兆铭接受了王阳明的哲学思想和陆游的豪 Q&%gpa).W
放文风,这些对汪兆铭后来的政治生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_z6
~)X;z"y%b
汪椒家里并不富裕,汪兆铭童年时代的生活相当清苦。汪兆铭13岁时,母亲病逝,14 '-G,7!.,r%
岁时,父亲又病逝。从此汪兆铭就依靠比自己大22岁的大哥汪兆镛抚养生活。由于家境 d4Y[}Fcp+
所迫,汪兆铭17岁时就开始到私塾去教书。1901年汪兆铭18岁时参加了科举考试 -XkjO$=!=
,以广州府县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考取秀才。
2)n%rvCQ
#>BC|/P}
1900年义和团事件以后,清政府开始搞“新政”,开始大量选派公费留学生到外国留 Et}%sdS
学,并给予归国留学生举人或进士的待遇,授予高级官职。这在当时的中国青年中引起了 LUz`P6
极大的反响,有识青年纷纷前往外国留学。
=&qfmq
'=Jz}F <
当时公费留学生的主要派遣国家是日本,大量留学生前往日本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日本 L=s8em]7l
地理位置近,留学费用便宜;二是日本明治维新后,日本的强国经验对中国特别有现实意 2"P1I
义;三是日文中大量使用汉字,所以对于中国人来说,学日文要比学欧洲文字省力很多。 20` XklV
特别是日本还专门为中国留学生设置了一些学校,在日本教师讲课时,旁边配有中文翻译 ?V_v=X%w
,以便让不懂日文的中国留学生也能听懂讲课的内容。当时日本比较有名的专门招收中国 vt5>>rl
留学生的院校有:政法大学速成科(汪兆铭母校)、宏文学院、同文书院和振武学堂(蒋 >SYOtzg%
介石母校)。 G4#Yz6O
@cm[]]f'l
1904年,两广总督岑春□在广州招考前往日本政法大学速成科的公费留学生,录取人 r8FA
V9A
数为50名。清政府为每位公费留学生每月资助30日元,这比现在公派留学生的资助金 _n4`mL8>kH
高多了,可以在日本生活得比较宽裕。汪兆铭考上了这次的公费留学生,和汪兆铭同时录 !}1l8Y
取的还有胡汉民,朱执信等人,他们后来都成为同盟会的骨干。1904年9月,汪兆铭 "/UPq6
挤杂在三等舱的乘客当中,首次踏上了日本的土地。当时汪兆铭万万没有想到三十多年后 A,=
R`m
,他以“国家元首”之尊乘专机访问日本,更没有想到他会客死在这片土地上,人的命运 |L-- j
真是不可预测的事。到日本后,汪兆铭住在东京神田区神保町名叫春水馆的留学生宿舍, T:CWxusL
离政法大学很近。政法大学以教授西方的政治法律为主,汪兆铭在那里学习卢梭的《民约 zx"0^r}
论》、孟德斯鸠的《万法精神》,斯宾塞的《政治进化论》,这些西方的民主政治思想使 ?9 `T_,
汪兆铭的世界观发生了根本的转变,树立起推翻专制的封建王朝,建立西方式民主共和国 N5k9o:2
的信念。 Yx ;j
,p\*cHB9
1904年底正好是日俄战争最激烈的时候,日本全国都处于极度兴奋的状态。即使在课
|Xv\3r
堂上,发表最新战况的号外新闻一到,教授就停止讲课,和学生一起朗读新闻。日本这种 9{A*[.XK]
举国上下的爱国热忱,不仅使汪兆铭十分感动,也唤起了很多中国留学生的爱国心,激发 cmaha%3d
他们投身于救国救民的革命运动之中。 *|0W3uy\Y
n
i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