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媒体报道

楚天金报:《蜗居》作者六六

《蜗居》作者六六

婚姻走过潮起潮落 向往平淡却如戏剧

来源:楚天金报 第37版 牵手·名人恋曲   作者:本报记者陈琳   2009年12月11日


编者按:2009年11月,一阵《蜗居》旋风席卷荧屏。这部以“房子”为题材的普通都市题材电视剧在东方卫视、北京电视台、重庆电视台等相继播出后,立刻掀起了让人惊讶的收视热潮,并引发了一场关于房奴、贪官、小三的全民大讨论。日前又有消息称,因台词露骨,《蜗居》将被广电总局收回重审。网友批其美化婚外情,有诋毁乙肝病毒携带者之嫌……无论怎样,《蜗居》火了已是既成事实。在它大火的背后,该剧的作者六六,这位曾经炮制过《王贵与安娜》、《双面胶》等多部热门电视剧的幕后写手,这位对爱情、婚姻和家庭问题有着不少真知灼见的网络作家,她自己又有着怎样的爱情故事?那些剧中经历了悲欢离合的人物原型,是否就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六六?

网络女写手:向往“王贵与安娜”般的爱情

一对姐妹,不同的人生。这是最近正在热播的电视剧《蜗居》的主题。

姐姐时刻被生活压力所迫,却不甘人下,终于实现了买一所自己房子的理想;妹妹渴望激情、财富,于是走上了一条备受谴责的道路。

而写出这段故事的,是一位叫“六六”的女作家。六六原名张辛,安徽合肥人。一头海藻般的长发,一副红框眼镜,一件淡青色毛衫,以及颈间那一抹豹纹小丝巾,是她在《蜗居》大火后出席各种活动时最爱的装束。亮丽的服饰颜色、灿烂的笑容,让这个步入中年的女作家格外地风姿绰约。

其实,张辛想通过《蜗居》这部作品告诉所有人,过上幸福的生活并没有捷径,追求梦想一定要趁年轻。与宇宙长河比起来,人这一辈子太短了,要是不折腾折腾,就显得自己更渺小了。

或许,折腾这个词,就是六六近十几年文学创作和爱情婚姻的注脚吧!

早在15岁那年,张辛就认识了自己的丈夫。他们两家是世交,双方的父母都是大学里的同事,可谓是门当户对,知根知底。1995年,张辛从安徽大学国际贸易系毕业,本着学有所长的精神,她开始从事外贸工作。工作过程中,这段青梅竹马的爱情终于开花结果了,像所有女人一样,张辛拥有了自己幸福的婚姻,一直相信白头偕老,地老天荒。

4年后,张辛得到了赴新加坡定居的机会,爱折腾的她开始尝试新的职业,从事起幼儿教育工作来。与此同时,她开始以“六六”这个笔名在网上撰文,因行文跳脱飞扬、新鲜灵动、轻松幽默、活泼可亲,散发着生活的智慧和纯真,受到了广大网友的喜爱。

2003年,张辛完成了第一部长篇小说《王贵与安娜》的创作,从此蜚声海内外网坛,被看作继张爱玲、虹影之后的第三代海外华裔女作家的代表。

《王贵与安娜》写的是父母辈的爱情,这是张辛自认为写得最温暖的一部小说,也是她最向往的婚姻模式。书中的人物像极了生活中的她,性情懒惰,不喜欢动弹,一定不是婚姻中的那个动荡因子。她经常跟丈夫开玩笑说:“我就是一潭水,你点不着的。只要你不抛弃我,我就不会抛弃你。”虽然夫妻俩免不了吵吵闹闹,可两人的爱始终平淡如水,没有起伏,那种感觉很美,很舒服。

写作之余,张辛和别的家庭妇女没有两样,不在外面吃饭应酬,也没有夜生活。有空的时候,就是带孩子,旅游、听音乐和看演出。日子静静地流过,她和丈夫的理想就是像上一辈人一样,相守一生而甘之如饴,永远不让幸福的时光停下来。

幕后婚姻高手:难逃中年危机“离婚门”

2005 年2月,张辛创作的家庭伦理小说《双面胶》在网上人气飙升,被数十家网站转载,仅新浪读书频道,读者评论就高达两万五千条之多。小说讲述了女主人公杜鹃,在嫁给一个大学毕业后留在上海工作的东北小伙子亚平后,发生的一连串的家庭婆媳大战。张辛从此一炮走红,她对婆媳大战的生动描写,以及对婚姻的解密,使得她被网友们奉为婚姻问题专家。

与书中的描写恰恰相反,现实生活中,张辛的婚姻不是“双面胶”,婆媳关系也非常融洽,从15岁与婆婆相识起,她们之间的关系就很好。在婚姻问题上,她不是一个爱折腾的人,面对媒体和读者的关注,她如是回复道:“我的人生不像股市,波动不大,估计以后也不会有大波动,因为人生已过了三分之一。在我尚是青春年华、二八佳人时,都没有精彩激烈的故事发生,以我的个性,以后发生故事的可能性也会非常小。”

这话说出没多久,张辛便遭遇了几乎所有的婚姻都无法抗拒的瓶颈。

人到中年,爱情如白水,父母要照料,孩子要呵护,害怕变苍老,事业上还不能有任何闪失。在需要扮演越来越多的社会角色中,张辛陷入了严重的中年危机。各种坎坷,疲惫以及挤压袭来,她一度萌生了想要出逃的想法,但是她始终没能走出丈夫画下的“恩爱半径”,始终坚守着那一份爱的承诺。

这一段痛苦的生活历程,未料竟让张辛无心插柳柳成荫。中年危机后,她以笔墨抒发胸中的郁闷,来实现家庭和谐,一本以买房为主题的小说《蜗居》就在这种背景下诞生了。2007年12月,《蜗居》的推出如一枚重磅炸弹,令张辛的写作生涯再掀巨浪。

作为《蜗居》的原作者,张辛并不喜欢自己创作的郭海藻这个人物,而是旗帜鲜明地同情和喜欢宋思明的太太。张辛出生在上世纪70年代,接受的教育大多是要女性自尊自爱自立自强,追求爱情,轻物质,像海藻的行为方式完全不符合张辛那一代人所受的教育和价值观。那时,她35岁了,这种想法依旧根深蒂固。在现实生活中,她既不喜欢今天结、明天离的婚姻,也不爱婚外恋。

但人生总是充满了戏剧化的元素,尽管张辛不乐于接受生活中的一些变数,她看重的东西,这个社会,也许已经不看重了。曾经愿意与她同生共死的丈夫,也已经不看重了。

2008年,可谓是张辛人生中的地震年。母亲两次大手术,自己一次手术外加一次骨折,同时,她还经历了婚姻的变故。原因是,她的丈夫有了外遇。

她抑制不住愤慨与悲痛,在博客里写下这样一段话:他坚决不肯离,是我坚决要离。我不明白为什么女人要百忍成钢,舔伤饮痛地等男人回来?他知道我最好,以后再找不到比我更好的人,可我为什么就得接受他呢?我觉得这世界要有个公平。我对你好,你也要对我好。我爱你,你最少不要辜负我的爱。不能我带着孩子,我照顾着老人,我生着病,你在外面寻欢作乐,伤害我,再让我原谅你。我需要的是爱情,不是名义上的夫妻……在婚姻面前没有一点自制和约束,那就不要婚姻也罢!

去年,张辛离婚了,就像她写在《蜗居》里的一句经典台词:“我觉得,我可以放弃房子,放弃金钱,放弃名利地位,但我绝对不会把我的情感放在天秤上掂量着出卖。十几岁的时候不会,现在更不会。”

文坛新生代:走出《蜗居》享受自由

也是在同一年,电视剧《蜗居》开拍了,小说《王贵与安娜》上架了,由张辛担纲编剧的同名电视剧也已确定作为上视2009年度开春的第一部大戏。乐观的张辛说,2008年这一年她也得到了很多。

人生就是这样,祸福所倚。

以前,每隔一段时间张辛就会被运气砸头。想得到的生活,生活全部回馈给她了,想什么就是什么,要什么就有什么。这是她最惶恐不安的,感觉上天待她太厚了。现在她总这样想,所有的婚姻都会遭遇一段飞来的情感,痛苦肯定是有的,但很短暂。即便有一天遇到不顺,或者黯然失色,也无怨无悔了,因为不可能一个人一辈子一帆风顺。顺的这一段,她都走过了。

对于婚姻的变故,她不想去评论谁对谁错,因为这对另一半不公平。儿子目前跟着爸爸一起在新加坡生活,之所以去那边,主要是因为儿子喝了有毒奶粉之后,被查出得了肾结石。新加坡的生活环境可能要好一点,比较利于儿子的健康成长。

对于儿子的培养,张辛认为男孩还是跟着爸爸更好一些,若是生活在全是女性的环境里,孩子会自然而然模仿女性的性格,比如爱穿着,爱照镜子什么的。现在儿子和他的爸爸一起生活,性格粗放很多。孩子的爸爸也变化很大,每天一下班就回家看孩子,两人感情很好,儿子会唱的歌他全会唱。以前,前夫可完全不像一个成熟的男人。

虽然孩子不在身边,内心很失落,但张辛从不和前夫争养孩子。“孩子既不属于爸爸,也不属于妈妈,而是属于这个世界。关键是看哪里更适合他的成长,而不是谁更需要他。”

在经历婚姻的风雨后,张辛学会了敞开心扉,直面心中的伤与痛,并对情感有了自己的新诠释。“人对爱情的看法是会变的,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变。去年的时候,我还觉得婚姻是生活中必须的,一个女人一定要有稳定的家庭,丈夫、孩子,别人有的我都要有,这会让人感觉踏实。但是只过了一年,我的想法就变了。婚姻并不是一辈子的事情,它会走弯路,会有变化,遭遇到一些事情,会改变人生观。”

走出围城的张辛很享受目前自由的单身状态,并欢迎志同道合的人来追求她。《蜗居》大火后,她又马不停蹄地继续下一部作品。她希望能把自己对正确、健康的人生观的看法,即女人为什么不能走捷径、奋斗是我们晚年幸福的盔甲等一些想法写进小说里。尽管,她总是笑言,“没准哪天我就又回去做我的幼儿教师了”,但越来越多的网友这样对她说:“还是继续折腾吧!我们期待你写出更多触动心灵的好剧。”(本报记者陈琳综合整理)
 

http://ctjb.cnhubei.com/html/ctjb/20091211/ctjb929044.html

 

“楚天金报:《蜗居》作者六六”上的185条回复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