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媒体报道

编剧三人谈:影视剧带给作家的仅是浮名

兰晓龙 六六 龙一三人谈:影视剧带给作家的仅是浮名  

来源:新京报   作者:姜妍  张婧熠  2009年05月23日


  《双面胶》、《潜伏》、《我的团长我的团》是不久前热播的电视剧,这些作品成就了曾经不太知名的作家,使六六、龙一和兰晓龙这三位荧屏后的作家成为当下炙手可热的编剧,这样的转变和影响让他们思考。让我们来听听他们如何看待作家和影视的关系。

  沙龙人物(从左至右):兰晓龙(《士兵突击》、《我的团长我的团》作者);六六(《王贵与安娜》、《双面胶》作者);龙一(《潜伏》作者)

  1 作家不会专门为影视而写

  新京报:你们的电视剧火了,顺带着同名小说也卖得特别好;之后,你们的生活是不是也有了变化?

  龙一:是,电视剧招来了很多的出版人,他们找我干什么呢?要《潜伏》那样的作品,而且要一模一样的,这让我很为难,很痛苦,因为我没有一模一样的作品。事实上,《潜伏》本是短篇小说,只有1.4万字,我对这个电视剧的贡献只有两点,一个是独特的人物,一个是独特的戏剧结构。

  新京报:我记得龙一也说过,被电视剧“冠名”无法回避,自己也不能假装清高,标榜自己不在乎电视剧给我带来的好处。既然作为电视剧的受益者,你们在写作时,是否会为了将来可以拍成电视剧去考虑?

  龙一:影视剧对作家来说算是一场意外,作家不会专门为了影视而去写小说。自从有了影视之后,至今都是在改编文学作品,这个决定权在制片人手里而不是在作家手里,所以作家不需要过多考虑是否能改编影视作品,这也不是你能决定的。《潜伏》这个小说,编剧姜伟按照影视剧的规律对小说做了非常好的改编,剧本的内容更丰富了,故事都是编剧自己写的,而且结尾处理得也非常好。

  六六:我写作的时候其实没有特别想去改编,也不会刻意写成剧本的样子。如果小说和剧本都是自己的———自己的小说改编成电视剧本,尽管一个是文字描述一个是画面语言,但二者的创作思路是一致的,我的创作思维是没变的。对我来说,小说创作是自己快乐的释放,是一种抒发方式,不给我钱也会去写的。

  2 书一定要在电视剧前发行

  新京报:人们经常会有一个疑问,作家和影视作品之间,谁成就了谁?

  龙一:这是一个辩证的过程。一个作家的文学作品被改编为影视剧时,是要靠编剧、导演、演员一大帮子人参与的复杂工程,所有的人共同工作完成的结果,每个人都有功劳,功劳大小可以按工作量来划分,文学作品在影视剧改编中只占了很小一部分。如果碰到诚实的影视剧制作人,他会指出该剧来源于某某作品,但是作家自己不能把这个看得过重、太当真。影视剧的成功与否不能与作家有着太大联系,这是合作的结果,而且每个人都会想把它做好。

  六六:我把编剧作为自己的职业和工作,大部分情况下是观众选择我并关注我。我会花很长时间去做,这个过程也很痛苦,但是编剧能保证我的生存,提供很多物质上的便利。尽管有人说“编剧为王”,我个人还是认为编剧只是一部作品中的一部分。既然自己已经走上这个行业,目前做得也不算差,有固定的观众群和班底,还有很多演员、场记和灯光等等,不能不想做的时候就拍拍屁股走人,这让别人很为难的。

  兰晓龙:书和电视剧不一样,这两个东西各有特点。收视率和书彼此之间是互相推动的,我坚持书一定要在电视剧之前开始发行。我肯定一点,观众不会因为看完书以后不看电视剧。

  3 电视剧和小说需要一个平衡点

  新京报:电视剧要照顾大众口味,作家要凸显创作个性,两者很难调和吧。

  六六:我在写小说和剧本的时候没去想过。我负责的是写作,因此我想的是如何把作品写得更好、改编得更出色,而不是观众怎么想、收视率会有多高。做剧本时,我发现观众会喜欢两种类型的电视剧,一个是特别虚幻,一个是特别真实。但我并不是为了观众喜好去写这些东西,而是写的东西本身就很真实,比如《王贵与安娜》和《双面胶》,可能都是因为很真实才被观众喜欢的。我写的是我生活中真实的、快乐的感受,何必委屈自己去写些不真实的东西。不要去跟观众掩饰真实的感情,要敢于去挖掘自己内心真实的东西。

  龙一:现在有很多这样的作家,既是很好的作家,也是很优秀的编剧,但我没观察过,如果一个作家当了编剧,他应该已经掌握了编剧的技术和思维方式。文学作品和影视剧创作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创作,有不同的技术和艺术规律,他们的艺术功能也不一样。创作者自身在传达自己的意思时需要不同的方式。影视剧面对着更多的观众,覆盖面更广,观众对影视剧选择度也小于小说,这个频道这个时间你只能选择这个栏目,所以编剧在创作中要顾及到更多受众,而不能单是自己情感的表达。小说家只需要把文本写好,编剧需要为影视剧服务而对文本进行改编。

  兰晓龙:两者相同的价值是我们都在寻找平衡点,但是这个平衡点,有些人对于文字的东西,有些人画面联想力非常丰富,所以在每个戏都会出现,总有人说小说好,也有人说电视剧好,因为有些人是画面联想力好,会在脑子里构筑画面,我一般情况下都认为是小说比拍摄出来的东西要好,但是也偶然有例外,实际上是另外一种创新,做到了两边都好。还有一种人是一定要把这个东西拍出画面,音效再冲击他,才觉得好,这是第三种。但是我觉得第三种不是好事,从某个角度来说,影视是强加于人的思维,我们不想强加,但是我们要追求声光、画面,我们追求这些东西。一本书从你的眼睛到脑袋里,你的器官有更大的自由度。而影视是你的耳朵、你的眼睛,已经让你的感官过于饱和,实际上大脑相对来说会显得少一点。我们完全依赖影视来接受一些外部信息,其实不是一件好事。

  4 希望自己是作家而不是编剧

  新京报:对于未来,是否有某种期许,比如说,纯粹进行某种文学创作,完全不考虑电视剧的拍摄。还是怎样?

  龙一:继续写小说是我首要的想法,但两年后如果我学会了编剧的手艺也可能会成为一名编剧。

  六六:目前我会把小说和剧本的创作分为两部分进行。写小说时我会纯粹地创作,不会考虑出版问题和可能带来的效益,小说家像是一个画家,你有自己的创作源泉和空间,很自由。我把编剧作为自己的职业和工作,大部分情况下是被观众选择,我会花很长时间去做,这个过程也很痛苦,但是编剧能保证我的生存。可是如果能选择的话,我更希望别人喊我作家六六,而不是编剧六六。但是只做作家我会被饿死的,有合适的价钱我也会做编剧。

  兰晓龙:我的自我定位不是作家,而是作者。如果说文笔的话我是写剧本的人,根本不会想文笔的事情,我想得更多的是怎么去提供一种更好的表演状态,文字怎么才能更加达意。我是在商业进程里面尽量博取创作行业中最大的空间。但是我们首先要服从商业环境。我觉得做一个东西,看和写是两个概念,一个东西看十次也许不如写一次,写是真正的进入方式。如果永远在看的话,那就是一个文化消费者,我现在的逻辑是宁可作为低级的创作者,不要做高级的消费者,因为我觉得那样不太创造价值,因为我已经干这个行业,而且是职业编剧,没有办法。

  新京报:也就是说,和龙一、六六不同,兰晓龙写剧本是为表演服务,自己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表演,只要是表演需要?

  兰晓龙:是的,比如书里面会有很多文学性的词汇,通过这种文学性的词汇并不是为了完成文笔,而是说我要通过这种文笔让演员更加清晰地意识到这段戏该是在什么样的基础上完成,包括一个小小的眼神、一个小小的动作。我是反对任何评价的,因为我是做戏剧的人,戏剧是拒绝评价的,我喜欢的戏剧都是拒绝评价的。别人有评价的自由,我没有,我可以评价别人写的东西,但是我不会评价自己写的东西。

  5 赢得读者是根本追求

  新京报:设想一下,如果没有电视剧,自己是否还会有今天的知名度?

  六六:我之前也没写电视剧的,我的书都是在电视剧播出前就比较红,有固定的读者和观众。《王贵与安娜》和《双面胶》书出版后销量就很好,电视剧播出后也没有明显的推动作用,可能只是了解这些书的读者群扩大了。会有观众在看了电视剧之后去买书,但是大部分情况下还是看书的看书,看电视剧的看电视剧。我现在是把编剧当工作去做,我写东西是我的事,大家喜欢是大家的事,我还是会写我自己喜欢的东西。因为电视剧而带来的那些媒体采访和观众的关注,都是宣传时期必然的变化,但我基本就是起到礼节性的绿叶陪衬作用,配合电视剧宣传,其他影响并不大。

  龙一:影视剧带给作家的仅是浮名,短暂的关注,但很快都会过去。只有读者才能认可作家,观众只是通过电视剧认识这个作家,有兴趣的会找这个作家的书来看,然后就成了他的读者,没兴趣的还是不会去看这个作家的书。对于作家来说最大的结果是赢得读者,这是根本的追求。但是也没必要割裂作家和编剧的身份,如果既能写小说又能编剧,那是很好的。

  C02-C03专题采写:本报记者 姜妍 实习生 张婧熠

http://epaper.thebeijingnews.com/xjb/html/2009-05/23/node_84.htm

 

“编剧三人谈:影视剧带给作家的仅是浮名”上的168条回复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