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纪行--天主的盛宴
2006-09-20
9月1日
今天的重头戏是城中城梵蒂冈.这个地方我很不愿意回想,一想就揪心地疼.仅0.44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除了个教堂就是个博物馆,然后就没了.就这个针眼大的地方,富超多国啊!随便拿出幅收藏来缩短一下世界贫富差距,就能使广大子民相信上帝的存在.
梵蒂冈与罗马的区别在于,罗马对你审美的刺激是延绵不绝的亢奋,而梵蒂冈是突击性电击.从迈进豪华的大门的一刻起,演出就进入华美篇章,一直持续到落幕.这里集中了大量的艺术瑰宝,在最短的时间里,以迫击炮的方式轰炸你的视觉,待到你走出圣殿的时候,几近虚脱状态,再去看其他的什么教堂啊,广场啊,便味同嚼腊.所以,游览罗马一线,最佳路线就是把梵蒂冈放在旅游线路之末.否则会减低游兴,容易罹患审美疲劳.
我们原本打算按驴友们的提点争取在早7点就到教堂前排队.结果因为退房买火车票而耽搁了时间,于是体会到连在中国都没碰到的浩荡排队场景.这个队伍可绕整个国家一圈多,幸好是有秩序地前进,所以你在不停地挪步.坏处是你不能在此时刻内急,否则回来一定是找不到原先的队伍.
也就是在排队的空儿,我得以细细品味圣彼得广场.这应该是贝尔尼尼最得意之作,气势上鸟瞰众生,艺术上磅礴雄厚.回廊圆弧的设计,有很强的包容性,让你置身其间就能感受到一种来自宗教的召唤.我一直不太明白,为什么罗马的很多教堂前都有方尖碑这样的建筑,对我而言,这是一种复赘,总觉得与教堂格格不入.事实上,这些方尖碑都是当年他们从埃及掠夺来的.在我们外国人眼里,罗马的艺术,梵蒂冈的收藏已经是无价之宝了,而当年在强盛的罗马眼里,埃及却是无法鸿越的文明.他们不能把埃及的金字塔搬运回来,便搬运了许多的方尖碑作为一种强盛对文明羡慕的象征.就好比今天咱们放着尚好的红木家具不用,却购买欧式的铜床一样.
人总是对自己不熟悉,未可知的领域表示欣赏,却忽略眼前的辉煌.在经历了一天的罗马刺激之后,站在方尖碑前,我想,也许现在一群欧洲游客在天安门广场上,也如我一般沐浴在中华文化之溪,惊叹不已."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就是这个道理.
我非宗教狂热份子,对天主教文化理解不深,因此对圣彼得教堂的欣赏浅尝辄止.显然这里对信徒以及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有高度鉴赏力的人来说,也许一周的时间都不能尽兴.
出了教堂,我又跟随着人流来到了梵蒂冈唯一的邮局前,为赎回我排队的本儿,遂寄两张明信片给自己记得的地址,一张给儿子,一张给朋友.等出了邮局的门才醒悟过来,我居然把自己给忘了!~除了相片,我实在是拿不出什么值得记忆的东西.
看完圣彼得堂,便失去了看世界各地任何一处教堂的兴趣,总有"此花开尽更无花"的感觉.人一旦逾越颠峰是件很痛苦的状态,再往后就失去了目标.我在罗马呆着,除了吃冰激凌,已经没什么乐趣了.幸好,无意撞至的"真理之口"又让我小小开心一下.这里又是排着长长的队,每个人限时一秒,疾步上去将手塞进真理之口中,摄影留念.我亦不能免俗.看着神态各异,肤色各迥的人们将手塞进铜口里,我忍俊不禁,也不由怅惋,当年那个伊人,曲发婀娜的隽永女子,而今已随风逝去,没有一个丽影能象奥黛丽赫本那样令人神怡.
方尖碑
哀伤圣母象–米大师
晚年米大师干的最后一件事情就是这个顶
贝儿尼尼破坏文物,用万神殿里的铜给教皇铸造的华盖
可怜的被摸掉脚趾的圣彼得铜像.真的是每个人拍照的时候都摸着他的脚指头啊!
梵蒂冈的卫士.这套军服是米开朗基罗设计的,是不是象今天我们看古装戏一样好玩?
广场前的雕塑
因格里高利派克而闻名的"真理之口"
圣乔万尼堂里的镶嵌画.里面的壁画也是惊人的.
西班牙广场前的破船喷泉.贝尔尼尼的父亲设计的.别人都说差劲,但我很喜欢,这应该是罗马很少见的一座下沉式喷泉.那时候的喷泉都设计得特别繁复,这个很简洁明快.
天使城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