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媒体报道

东南快报:《双面胶》“毁”了我的好婆婆

 

《双面胶》“毁”了我的好婆婆 
作者六六产后“偷偷”接受本报记者专访

作者:吴海虹  来源:《东南快报》2005-10-19 C36《读书》


  去年 《中国式离婚》让人们看到了夫妻间需要宽容、沟通和“爱的能力”。

    今年 《双面胶》让人们看到了婆媳间需要有技巧的沟通和信任、理解。

    预言 《双面胶》将和《中国式离婚》一样红得发紫,引发重新审视家庭生活。

    今年9月出版的《双面胶》绝对是未出先红的范例,作者六六1月在“湾区华人”论坛上边写边发帖,很快引起强烈反响,许多网友每天最大的乐趣就是上网翘首期盼《双面胶》的下文。在六六写到2万字的时候,出版过她的第一本小说《王贵与安娜》的上海人民出版社就与她签了出版合同。该书在新浪读书、《新京报》、《新民晚报》等媒体连载后,更让无数人热烈讨论,奔走相告推荐给自己的亲友看,甚至还有网友自己动笔改写结局。

    六六和《双面胶》似乎一夜走红,只出版过两本书的她现在已经“强到一部作品我刚开始有构想,就被出版社买断了”。

    10月5日,六六的儿子偶得出生。她写《双面胶》的时候并不知道自己怀孕了,巧合的是,小说一完成她就被医生告知自己要当妈妈了,“同时有了两样大的收获”。

    10月8日,刚刚出院的六六在新加坡“偷偷摸摸”地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被我婆婆知道要‘骂’我不好好休息的。”六六调皮地笑着说。

 

� 关于六六

    六六于1999年定居新加坡,被媒体称为继张爱玲、虹影之后的第三代海外华裔女作家的代表者。小说集《王贵与安娜》备受赞誉,有评论称其为“从20岁到80岁都喜爱的作品”。

� 关于《双面胶》

    上海姑娘丽鹃嫁给了一个大学毕业后留在上海工作的东北小伙子亚平,小夫妻恩爱无比。但东北婆婆到来后,温馨的小家生活开始发生质变,婆媳之间的摩擦不断升级。在亚平的父亲因病住院后,婆媳之间因为利益之争而彻底决裂,即使在丽鹃生下儿子之后,婆媳关系仍然没有缓解。小家伙的一句“妈妈坏”将家庭推到悬崖边缘,亚平在其妈妈的鼓动怂恿下,丧失了理智,打死了丽鹃。


结局  不可控制成了悲剧

    记者:一些网友对《双面胶》的血腥结局极度不满,改写出多个不同版本,有意思的是,这些结局大部分是喜剧的。

    六六:这也反映出读者对此类话题的关注。读者总希望作者按照他们的意图去演绎故事,展现他们的思想,一旦没有从书中找到满意的结局,就会寻找突破口发泄。不同的结尾版本,也反映出不同读者对生活的期望。不过作为书的创作者,我还是坚持这种结局,这是小说自己发展的结局,小说本身是有走向的,并不由我控制,而且我认为,悲剧所给予的警示作用和对读者的震撼要大于喜剧。

    记者:有评论认为此书欠缺文学品质,话题陈旧,故事平淡,你对这样的批评怎么看?
    六六:我并不这么认为。文学作品本身就是来源于生活,能够引起广大读者争鸣并感同身受的作品,大多是反映现实且通俗易懂的。我认为话题本身并不陈旧,这从读者的反应就可以看出。小说所取的素材都是日常所见的青菜萝卜,之所以能够成为登堂入室的大菜,关键在于语言这道高汤的烹饪。我在写作的时候尽量注意将生活语言戏剧化。

    记者:有些女性网友留言说这个故事成为自己与老公一家关系紧张的导火线,更有男性网友指着你的鼻子骂,说这是引发家庭不和的罪魁祸首。

    六六:一本书而已,不应该过多牵扯进现实生活。的确有人把我的小说归于“恐怖小说”的行列,这令我很困惑。

原型 亚平妈有婆婆的影子

    记者:就是因为太真实了,所以很多读者一度认为你是将自己的生活遭遇写作成书。

    六六:非常感谢读者对我私生活的好奇与关心。这个问题我已经被问及无数次了,我在家笑言,我家的好婆婆多年的努力,就因为我的一本书被毁了。其实我的婆婆非常善良温和,与我关系亲密融洽,她现在与我母亲一起,帮我照顾新生小宝贝。

    记者:书中的亚平妈身上有你婆婆的影子吗?她知道你写了这么一本这么轰动的反映婆媳关系的书吗?

    六六:我婆婆是我书的第一个读者,我在写书的时候,会把片断读给我婆婆听,她笑得前仰后合,说,你这是拿我做原型吧?我一本正经地回答,错,你还不如亚平妈呢,你连西瓜皮都不舍得啃,要切下来炒菜吃。(笑)其实我要感谢婆婆的大力支持,让我心无旁骛地只顾打字。手边的茶是温的,饭菜端到我眼前。我要严正声明:虽然我婆婆的确蛮像书里面那个婆婆的,但我很爱她。而且,基本上,我在走她的老路,属于被调教好的媳妇。

    记者:网友们由《双面胶》开始热火朝天地讨论婆媳间该如何相处,你认为怎样能处好婆媳关系?

    六六:因人而异吧,我想,易位思考,多替对方着想,多沟通,求同存异,并且不期望改变对方,要求对方按自己的方式生活可能会有帮助。很多时候我在想,如果每个人都用善意的眼光去看待别人而不是把对方往坏的方向揣度,生活就会很漂亮。

取材  “趴”在婆媳论坛上

    记者:你的编辑告诉我你很关注婆媳关系题材的小说,终于自己写了一本,引起了如此大的反响。为什么关注这个题材?

    六六:确切地说,我关注的是日常生活,写的东西也大多来源于生活。我想,只要我的创作不止,我就会不断找到贴近生活的题材写给大家看。

    记者:这部小说你是边写边在论坛上发帖的,这种写法会不会有压力?尤其是面对网友各种各样的评论的时候。

    六六:写的时候我通常不看网友的意见,强迫自己憋着一口气写完它,这个过程有苦有乐。不过这个小说写起来满有意思的。写的时候非常温馨,像我家里的故事在眼前放映。

    记者:据说天涯上有和《双面胶》的故事类似的帖子,你是看了它才有的灵感?

    六六:是的。我曾经看过一个很轰动的帖子,看完以后甚有感触,原本就计划要写有关的题材的,也曾“趴”在不少婆媳论坛里蹲点,发现许多生活的纷争其实都是芝麻大的小事,换个角度易位思考,很容易解决,却因为当事的双方都没有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而造成了不可收拾的局面。我于是想以一个局外人的角度,构思一个故事,在这个故事里,没有绝对的好人与坏人,完全是年龄差距造成两代人对生活的理解不同,城乡差异以及地域差别造成的生活习惯的不同所产生的矛盾,让不同身份,不同年龄的读者,自己去品味故事。

走红  电视剧可望明年播出

    记者:网上说这部小说会被改编成电视剧,现在情况怎么样了?我们什么时候能看到电视剧?

    六六:应了读者的吉言。我的小说刚出,就有读者评论说,应该拍成电视剧。结果,在书稿完成后的几个月内被各大网站转载,至少有30多家影视机构有合作意向。目前该小说的电视剧改编权已售出,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希望明年可以在央视与观众见面。

    记者:这本书的走红在你的意料之中吗?为什么?

    六六:这本书的走红,应该是情理之中,但却是出乎我的意料之外。我是只管拉车,从不望路的。写故事、写生活纯粹是我的兴趣爱好,并没奢望过从中获益,因为期望值比较低,所以稍微有些反响就很快乐。

    记者:你认为这本书走红的最大原因是什么?

    六六:读者喜欢。在新浪读书上,我的书有好多天位居热门评论榜首,我去看了一下,基本上都不是评论我的书本身,却是由书中的人物引发的同病相怜的感慨。

    记者:有人说这本书会像去年的《中国式离婚》一样走红,因为它们有很多共同的特质。

    六六:《中国式离婚》是一本好的畅销书,原因也是细腻刻画出了婚姻关系中的某种无奈,令许多围城中人感同身受。而我的书,读者喜欢就好,至于结果如何,那不是我能轻言的。

http://www.dnkb.com.cn/news/20051018/224233.html

PDF报纸原版

http://www.dnkb.com.cn/pdf/2005-10-19/c36.pdf

“东南快报:《双面胶》“毁”了我的好婆婆”上的234条回复

You can keep yourself and your dearest nearby being alert when buying pharmaceutical online. Some pharmacopoeia websites operate legally and offer convenience, solitariness, cost savings and safeguards for purchasing medicines. http://playbigbassrm.com/es/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