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媒体报道

城市快报:作家六六专访

 

作家六六专访

作者:城市读书

来源:《城市快报》 2005年09月26日


生活是裹了糖衣的药丸


    近日,远在新加坡定居的六六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一个多小时的聊天中,她谈了很多东西,包括读者看了《双面胶》后对她的痛斥、男人受的夹板气、百姓生活中的婆媳矛盾,还有她即将做妈妈的别样感悟。


    ■“有的丈夫威胁我,要求我给他老婆写封信,劝他老婆不要跟他离婚,否则就到新加坡来追杀我……”


    快报记者(以下简称“快报”):读完这部小说后的第一感觉是,和《王贵与安娜》的轻快相比,它的风格显得太沉郁了。


    六六:是,很多人读完了觉得郁闷。我收到的读者信都有上万封了,有不少人要求改结尾,有不少人对婚姻感到畏惧,甚至有痛斥我破坏家庭幸福的。最少有两个男人说,原本他们的家庭就在闹婆媳矛盾,现在则彻底走向解体边缘,成了“有我没她”的局面。还有的丈夫威胁我,要求我给他老婆写封信,劝他老婆不要跟他离婚,否则就到新加坡来追杀我啊!


    快报:他们是不是觉得你的小说影响到了他们的生活?


    六六:我想这多半是作品的真实性引起的,其中的生活场景、对话、事例等等,在很多家庭中都或多或少能找到存在的影子,让读者有深陷其中、不能自拔的感觉。


    快报:我很奇怪的是,你曾说《王贵与安娜》是你对婚姻理想化的向往。但这次你写的故事却和你的向往背道而驰。


    六六:是啊。同样的生活,同样的摩擦,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向截然不同的方向发展。我将结果写到最坏的程度,让读者感到寒战、恐怖,就是希望人们能够得到一些警示,不要将矛盾激化到那种程度。


    快报:为什么你会注意到这个话题呢?


    六六:我常上网浏览论坛,发现热点话题不外乎就是婆媳关系、买房卖房等等,这都是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我下一部小说就是要写有关全民“炒房”故事了。


    快报:如果说生活是根夹心冰棍的话,《王贵与安娜》就像是外面那层巧克力,《双面胶》就是里面的奶油,让人觉得你对生活的触及更深了。


    六六:我倒觉得生活是裹了糖衣的药丸,如果你不去剥皮咀嚼的话,原本是又甜美又去病的,就怕你不依不饶,非要剥开表皮去窥探内里。最后的结果是甜蜜剥去了,药也吐出来。我的每次写作都是真实生活的再现,不过是描写不同层面罢了。有人笑称我上次写的是偶像剧,这次写的是生活剧。


    快报:偶像剧和生活剧有区别,毕竟前者太理想化,后者更现实一些。


    六六:偶像剧让你有憧憬,写实剧让你有震动,震动完了就要想清楚如何避免同一结局。


    快报:说到结局,很多在网上看过这个小说的人说,对结尾不能接受,也有的人说可以,但觉得它结束得太突然,缺少一些相对舒缓的铺垫,让人读了很意外。


    六六:写的时候我并没有一个框架,去设想故事的承接与起伏,乃至结局,只是写着写着自然就发展成这样了。我写东西向来信马由缰,说难听点就是脚踩西瓜皮——走哪算哪。很多人不能接受这个结局,于是网上有不少改写的结尾。


    快报:你创作时的心态是什么样?会不会太消沉了?


    六六:没有.我就保持站在圈子外头看的心态,从没觉得自己是其中的谁,写完就忘记了,第二天就快乐地去干别的事情。我发现倒是读者经常跳不出来。


    ■“一个男人如果将母亲与妻子的矛盾合理转化,则是一块黏性好的双面胶,而如果质量不好,则最后一定导致脱落与崩裂。”


    快报:为什么给小说起名为《双面胶》呢?


    六六:我最初的想法是:在一个家庭里,作为丈夫与儿子的双重身份,一个男人如果将母亲与妻子的矛盾合理转化,则是一块黏性好的双面胶,可以将两种截然不同的物质粘连在一起;而如果质量不好,则最后一定导致脱落与崩裂。


    快报:小说里的素材都是从论坛搜集来吗?


    六六:也有亲身体验啊!我经常把在现实里看到的细节直接加进去,比方讲某天我陪婆婆干活,看她顺着锅边把油刮下来,小说里就写到了。在生活细节方面,我婆婆有些地方跟丽鹃的婆婆很像,诸如一定要手洗衣服、一定要把剩菜吃完。但我觉得她很可爱,因为她不像那个婆婆,非要强求改变我的生活方式,所以我们相处得很愉快。


    快报:你的婆婆读过这个小说吗?


    六六:她总是我小说的第一读者。


    快报:她怎么评价?


    六六:边读边笑,还替我改错字,有时就笑着笑说:“这段是在写我嘛!”


    快报:她不会对你有意见?


    六六:不会啊!她分得很清楚,小说是小说,她是她。她从不揣测我是不是在借小说编排她,要不然我就不敢写了。


    快报:你觉得现实中的婆媳关系像你小说里写的那样紧张吗?


    六六:不会。大部分都是客客气气的,有小摩擦,但不会发展成大冲突。毕竟人心向善,而我这个小说总体走向是“趋恶”,算是特例,同志们不要拿小说去套自己。


    快报:你觉得婆媳矛盾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六六:我觉得大部分是因为“自我”二字。每个人都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希望对方妥协。


    快报:事实上是谁也不含糊。


    六六:我自己也要做妈妈了,在知道自己肚子里怀的是儿子以后,观点骤然由以前的“儿媳妇型”向“婆婆型”转换。比方说,在我做儿媳妇的时候,我就想:我为什么要找个男人?不就是希望有个终生依靠的人吗?他照顾我是应该的呀。但我一想到我儿子被我一把屎、一把尿地辛苦带大,他生一次病就像挖我一块肉一样,结果长大以后却要去照顾别人,我心里总是不舍得。所以总希望他以后能找个贤惠温柔善良的姑娘,对他疼爱有加。


    快报:但这样的话婆媳矛盾就产生了——开玩笑地说,我有点替你未来的儿媳妇担心……


    六六:是啊,我也很担心。这是没办法的事情,明知道这样很自私,人家的闺女也是母亲疼爱大的,但涉及到自身利益,就很难保持公正。


    快报:所以这是不可回避的问题,就看你怎么解决了。


    六六:多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考虑,对无关原则的小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生活才能在正常状态下运行。


    快报:要是大家都能这样想,就是丈夫们的福气了,读了小说后,我觉得男主人公那样的人太可怜了,尽收夹板气了。


    六六:婆媳关系是一个永恒话题,它不仅仅是一种生活中存在的关系纠葛,更是中国千年传统下的一种文化现象。我觉得这涉及到以“孝”字当头的社会背景。晚辈与长辈、个性与共性、道德约束与追求自我的碰撞在这种背景下显得尤为显著。以前的女人就是按一种模式生活的——多年的媳妇熬成婆,关键在个熬字。


    快报:“熬”能不能理解为煎熬?先是受煎熬,然后煎熬别人。


    六六:就是这意思,代代相传。现在时代在改变,中西方思想和文化日益交融。和过去女性在家庭中居于从属地位不同,当代女性大多自立自强,有经济地位,在家庭中的作用和男人不相上下,再加上随着观念的开放,人们不再觉得离婚是件丢人的事情,变得很自然。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媳妇能够受传统制约的条件就少多了,所以这时候婆媳矛盾最尖锐。这一代的婆婆面临“转型”的尴尬,对上已经尽过孝了,对下却失去了“一言堂”的地位,有那么一部分婆婆是不能释怀的,但不是全部。


    快报:你觉得婆媳关系怎样相处才会减少矛盾?


    六六:我的观点是,家庭生活里的问题没有对错之分,完全是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立场看待,而解决的关键是双方能否互相谅解。我的小说最后是以特例的方式作为结尾,用意是告诉大家:如果矛盾处理不恰当,家庭就有可能破碎,甚至造成不幸。

http://publishblog.blogchina.com/blog/tb.b?diaryID=3045800

“城市快报:作家六六专访”上的85条回复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