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安东尼奥尼的中国 --]

Bay Area Chinese--灣區華人 -> 原创精华 -> 安东尼奥尼的中国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黄小邪 03-27-2006 01:28

安东尼奥尼的中国

03/06/2006

北京放映安东尼奥尼纪录片《中国》时,我远在异乡。

感谢在法国的“博友”Luc提醒我可在网上下载到,终于看到3个多小时的、灰蒙蒙的影像。历史和记忆中的部分灰尘,却因此被抖落、拂去。


一位西方朋友给《中国》下的感官评论是:boring。我看得饶有兴味,大约因我对那些苦难面孔、贫瘠土地和禁忌历史,有着刻骨深情。但结构的平淡、失衡,及安东尼奥尼对观察的无节制沉湎,的确易于造成局外人的腻烦。

印象最深、也引起我最多疑问的,大约是镜头对被摄者空间的入侵——关于纪录片的永恒争论。安东尼奥尼不是将被摄者当作可被小心翼翼、以礼相待的主体(subject),而是可进行侵略性干扰的客体(object)。大量的长焦镜头拍摄的人物面部特写,那些麻木的、平庸的、羞怯的、呆滞的、甚至猥琐的……最明显的例子是河南林县某乡村窄巷里贫苦农民群像一段。


安东尼奥尼是好奇而残忍的窥视者,从不介意(或无意识)揭出社会主义中国和百姓的丑陋一面——幻灭的乌托邦。当局如何会坐得住。而在他看来,应是脱离“阶级”和“种族”的,共通的人性——自然又是被批判的“资产阶级人性论”。

若说伊文思是忠心耿耿、忍气吞声的“我们的朋友”,安东尼奥尼则成功地保持了主体性和局外人身份。他冷静地将自己与眼前的中国隔开距离,观察的方式,一点猎奇,一点批评,一点cynical。

而他在拍摄和剪辑过程中,似乎也渐渐耐心和灵性,旁白渐渐减少,到不置一词。第一集以北京的木偶戏结尾,趣味盎然;第二集南京的运动会,也差强人意;最后一集以大段上海杂技表演结局,则有应景之嫌。

拍摄的天/安/门/广/场一段,比张元《广/场》高明。


查看完整版本: [-- 安东尼奥尼的中国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7.5 SP3 Code ©2003-2010 PHPWind
Time 0.007079 second(s),query:1 Gzip disabled

You can contact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