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以史为鉴 —— 韩非(更新在第2页) --]

Bay Area Chinese--灣區華人 -> 鐡手 -> 以史为鉴 —— 韩非(更新在第2页)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鐡手 10-19-2017 14:24

以史为鉴 —— 韩非(更新在第2页)

以史为鉴——从“道路以目”至“七三二一”

周厉王暴政对民,决定增加赋税,以维持天子花天酒地的生活。百姓民不聊生,苦不堪言。一些大臣劝诫周厉王,百姓则背地里咒骂他。

可周厉王根本不听。他让巫师去监视百官和老百姓,如果发现有人谈论“暴政、税收”,咒骂厉王,就抓来杀头。从此,人们虽有不满愤怒只好往肚子里咽,谁也不敢再说出来了。熟人在路上遇到也不敢交谈,只是以目示意。成语“道路以目”就是由此而来。

一位大臣曾抖胆对周厉王说:“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周厉王仍置若罔闻。最终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三年后,忍无可忍的造反民众冲进王宫,周厉王眼看大势已去,只好带了几位随从,偷偷从后门溜出王宫。逃奔到今山西霍县。


鐡手 10-19-2017 14:24
后来,到了中国的另一个朝代,坊间百姓盛传某大臣与君王面和心不和,可能会在秋天的某个关键时点“粗大色儿”。

由于君王一贯高压限制民间舆论,导致人们畏惧,不敢用正常的语言谈论朝政。否则,妄议君王,要遭法办。

某日,朋友圈传出“21如何如何”、“21要被如何如何”的议论,并且很快被刷屏。这21是什么意思?这么烧脑的词汇到底是指什么?百度也无果,最后对方抛出一个公式“7×3=21”。见此,恍然大悟。哇……,这种脑筋急转弯,真是奇山啊!厉害!佩服!各位看官,你也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吧!

后人就把中国那个朝代的那种现象,归结为四个字“七三二一”。

鐡手 10-19-2017 14:25
从“道路以目”至“七三二一”,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中某些东西一直根深蒂固的保持着残留。这会不会严重阻碍着中国社会的进步?你是不是也有点“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的感觉呢?

(全文完!鐡手 2017-9-24)

噜噜 10-19-2017 15:14
铁手大哥,我隐约知道你要说啥,但我没猜到七三二一是啥意思

鐡手 10-20-2017 18:37
引用
引用第3楼噜噜于10-19-2017 15:14发表的  :
铁手大哥,我隐约知道你要说啥,但我没猜到七三二一是啥意思


噜噜,实在不好意思,因为国情所限,恕我不能直言。  ^_^

其实脑筋转弯想一下,就应该明白了,“奇山”和“七三”,当朝大臣中谁的名字中有这两个音呢?应该不难猜出来吧?

鐡手 10-20-2017 18:58
以史为鉴——青苗事件

战国七雄中的韩国能够从春秋时的超级大国晋国中一分为三存活下来,并成为战国七雄之一,应该说也是很不容易的。

公元前362年,年仅21岁的秦孝公即位,决心实行商鞅变法,改革图强。差不多与此同时,其它6国先后也在改革、谋变、图强。比如韩国的韩昭侯也在进行所谓的“申不害改革”(申不害是当时韩国的相国)。

那么韩国的“申不害改革”主要内容是什么呢?根据史料记载,“申不害改革”主要内容在“权术”!


鐡手 10-20-2017 19:00
有个“青苗事件”的故事很能说明问题。

有次韩昭侯派了一个使者出去巡查市井状况,使者回来向韩昭侯汇报说没看到什么特别的情况。只看到国都南门外面有小牛犊吃(毁坏)庄稼的青苗。

韩昭侯说:你向我汇报的情况一个字都不要向外透露。

然后韩昭侯下令:庄稼生长期间,不允许任何牲口到田里吃(毁坏)庄稼。下令以后,大臣们都没怎么放在心上。

过了两天,韩昭侯又下令:如果发现牲口吃了庄稼,必须上报,如果隐瞒不报,要重罚。这样一来,大臣们有点当回事了。查一查,统计统计,就把一些毁坏青苗的事情报上来了。

韩昭侯看了报告,里面没有使者说的国都南门外牲口吃庄稼的事,就说,“未尽也!”。就是不全面,还有遗漏,再查!大臣们一听,有些慌了,又去仔细查,果然发现国都南门外这个事儿漏报。

大臣们纷纷惊恐于昭侯的明察秋毫,这点小事都瞒不了昭侯?“吏以昭侯为明察,皆悚惧其所而不敢为非。”,从此以后大臣们再也不敢对昭侯的命令懈怠了。


鐡手 10-20-2017 19:03
这个故事从一个侧面可以看出(这样的小故事,《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里均有记载),韩昭侯听从申不害之后实施的改革是什么?是驾驭官吏的“权术”。

有一次,韩昭侯握住自己的手指,假装丢了一根手指,很急忙的命人寻找。有个近臣于是剪下自己的手指献给他。韩昭侯就是通过这样的方法来考察近臣是否忠于自己。

韩昭侯通过这种权术,让官吏们对他产生畏惧,从而不敢轻视昭侯的任何指令,只有对昭侯俯首帖耳的听从。好处是国家的行政效率提高了,韩昭侯再下令,无人敢懈怠。

鐡手 10-20-2017 19:04
但是,我们应该看到这种所谓的改革,强调的是君王对大臣们的掌控,要的是大臣们对君王俯首帖耳的畏惧。这不是富民强国之根本。所以对国家来说,这种改革并没有抓住根本,甚至连皮毛都算不上。

战国时期的谋略家苏秦曾评价韩国:“天下劲弩皆从韩出!”他还说:“以韩卒之勇,被坚甲,蹠劲弩,带利剑,一人当百,不足言也。”就是这样一个曾是战国七雄之一的韩国,到秦始皇统一华夏时却是最先被灭掉的国家,韩国的经历应该发人深醒!

(全文完!鐡手 2017-9-22)


鐡手 10-22-2017 19:47
以史为鉴——申不害之害

申不害(公元前385年-前337年)出生在郑国,京邑(今河南新郑)人。《史记》说他专攻“黄老之术”,以“术”著称。也是一位思想家,著有《申子》一书。是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的代表人物之一。

在韩国灭掉郑国后,申不害投靠了韩国,当个小吏。

公元前354年(韩昭侯四年),魏国出兵伐韩,韩国君臣上下束手无策,慌作一团。这个时候,申不害建议韩昭侯执圭(古时下臣朝见天子时所执的一种玉器)拜见魏惠王,以示弱求魏惠王罢兵。韩昭侯依计照办,果然魏惠王大喜,下令撤兵,两国结为友邦。申不害由此开始逐步得到韩昭侯的信任。

鐡手 10-22-2017 19:48
春秋战国时期,涌现了一大批思想家。其中如:
商鞅主“法”。主张“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法不阿贵,绳不挠曲”、“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申不害主“术”。“君如身,臣如手”。申不害的思想体系中,君王极权是“势”,巩固君王极权就是“法”,“术”则联通“势”与“法”。

春秋战国五百多年间,发生过不少臣下弑君的事情。申不害由此认为:君王的主要威胁不是来自民众或敌国,而是来自大臣。所以他一再告诫君主,对君臣关系要有清醒的认识,不能相信所有的大臣。君对臣必须有两面之“术”,如果以“术”来联通“势”与“法”,就如虎添翼,无论动静,都会使臣下慑服。申不害的“术”中既有“正名责实”讲究规定职责,考校监督的,也有以静治动,无为而治的(这里面有一定的合理性)。而另一类则是搞阴谋,耍手腕,弄权术。所以,申不害非常善于察言观色,见风驶舵,也非常讲究君王驾驭大臣的“权术”,这就不足为奇了。

鐡手 10-22-2017 19:49
中国有个非常著名的成语“围魏救赵”,这与申不害还有关系。

公元前353年,魏国起兵伐赵,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赵成侯派人向齐国和韩国求援。援与不援?韩昭侯犹豫不决,就问计于申不害,该如何应对。

申不害这时刚刚得到韩昭侯的信任,他怕自己的意见万一不合韩昭侯的心意,不仅于事无补,还可能会危及自己的地位和昭侯对自己的信任。申不害非常精明,就告诉昭侯说:这是国际大事,关系重大,容我回去认真考虑以后再答复您。

回来以后,申不害不露声色地游说韩国能言善辩的大臣赵卓和韩晁,鼓动他们说:为臣者,遇到事情的紧要关头,应当勇于向国君提意见,被不被采纳,都不重要,关键是要拿出办法来,这才不失为要臣之本。

赵卓和韩晁听了申不害的鼓动,就跑去积极向韩昭侯提建议。申不害呢?就在一旁观察两人提建议以后韩昭侯的反应。韩昭侯有什么反应,申不害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这个时候他已经明白了韩昭侯的心思。

之后申不害就向韩昭侯建议联齐伐魏。这话一说,韩昭侯大悦,正和吾意!然后,韩、齐两国就联手要救赵。

这个仗打得非常巧妙,在中国历史上非常有名,是一场经典性的战役,彪炳史册。在齐国谋臣孙膑的指挥下,韩、齐两国的援军并没有直接去解邯郸之围,而是包围了魏国的都城大梁,这样魏国就不得不从邯郸撤军来解大梁之围,在回撤的半路上遭受伏击,大败,韩、齐两军取得大胜。这就叫“围魏救赵”,中国非常著名的成语就是由此而来的。

从此以后,申不害就得韩昭侯的高度信任,公元前355年,韩昭侯任命申不害为相国,同时让他实行改革。

鐡手 10-22-2017 19:51
从几件小事中我们可以看出,申不害其实善长用的是手段,还有就是君王驾驭大臣的权术。在申不害担任相国的这十五年,“内修政教,外应诸侯十五年,终申子之身,国治兵强,无侵韩者”,没有一个诸侯来攻打韩国。这个时期,应该是韩国的一个平稳安全期。

玩弄权术,当然不是从申不害开始,但他是第一个在理论上的系统研究者。这在官场的政治斗争中,很受历代统治者的喜爱。从本质上说,玩弄权术无补于稳固政权。因为既然有驭臣之术,必有欺君之方,尔虞我诈,你争我斗,加剧了政权的不稳定性。

鐡手 10-22-2017 19:52
我们还应该看到,如果国家改革是舍本求末,如果一个君王精于驾驭群臣之术,满朝之下,尽是察言观色见风驶舵、揣摩君主阿谀奉承之臣,这决不是国家之幸事!由是日久,君臣尔虞我诈,官场钩心斗角,上下互相窥视,左右相互提防,权术被奉为圭臬,阴谋被奉为智慧,长此以往,必有灾祸!申不害忙于所谓改革时,周边国家也先后都在积极谋变图强,一时间无暇它顾。再加上韩昭侯也算是一位勤勉努力的君王。所以申不害担任相国这十五年,韩国倒也平安无事。可是随着申不害、韩昭侯的先后离世,公元前230年,秦国统一华夏,首先就攻灭韩国,则是韩国改革不成功的历史之必然。

(全文完!鐡手 2017-9-23)

鐡手 10-24-2017 16:07
以史为鉴——《韩非子.定法》

韩非(约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33年),韩国都城新郑(今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市)人,出身于韩王室贵族之家,与秦国丞相李斯同为荀子的学生。是战国末期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散文家。

韩非在《韩非子.定法》一文中用对话的方式评介了申不害和公孙鞅的改革。

鐡手 10-24-2017 16:09
《韩非子.定法》原文

问者曰:“申不害、公孙鞅,此二家之言孰急于国?”

应之曰:“是不可程也。人不食,十日则死;大寒之隆,不衣亦死。谓之衣食孰急于人,则是不可一无也,皆养生之具也。今申不害言术而公孙鞅为法。术者,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实,操杀生之柄、课群臣之能者也。此人主之所执也。法者,宪令著于官府,刑罚必于民心,赏存乎慎法而罚加乎奸令者也。此臣之所师也。君无术则弊于上,臣无法则乱于下,此不可一无,皆帝王之具也。”

问者曰:“徒术而无法,徒法而无术,其不可何哉?”

对曰:“申不害,韩昭侯之佐也。韩者,晋之别国也。晋之故法未息,而韩之新法又生;先君之令未收,而后君之令又下。申不害不擅其法,不一其宪令,则奸多。故利在故法前令,则道之;利在新法后令,则道之;利在故新相反、前后相勃,则申不害虽十使昭侯用术,而奸臣犹有所谲其辞矣。故托万乘之劲韩,七十年而不至于霸王者,虽用术于上,法不勤饰于官之患也。公孙鞅之治秦也,设告相坐而责其实,连什伍而同其罪,赏厚而信,刑重而必。是以其民用力劳而不休,逐敌危而不却,故其国富而兵强;然而无术以知奸,则以其富强也资人臣而已矣。及孝公、商君死,惠王即位,秦法未败也,而张仪以秦殉韩、魏。惠王死,武王即位,甘茂以秦殉周。武王死,昭襄王即位,穰侯越韩、魏而东攻齐,五年而秦不益尺土之地,乃城其陶邑之封。应侯攻韩八年,成其汝南之封。自是以来,诸用秦者,皆应、穰之类也。故战胜,则大臣尊;益地,则私封立:主无术以知奸也。商君虽十饰其法,人臣反用其资。故乘强秦之资,数十年而不至于帝王者,法不勤饰于官,主无术于上之患也。”

问者曰:“主用申子之术,而官行商君之法,可乎?”

对曰:“申子未尽于法也。申子言:‘治不逾官,虽知弗言'。治不逾官,谓之守职也可;知而弗言,是不谓过也。人主以一国目视,故视莫明焉;以一国耳听,故听莫聪焉。今知而弗言,则人主尚安假借矣?商君之法曰:‘斩一首者爵一级,欲为官者为五十石之官;斩二首者爵二级,欲为官者为百石之官。'官爵之迁与斩首之功相称也。今有法曰:‘斩首者令为医、匠’则屋不成而病不已。夫匠者手巧也,而医者齐药也,而以斩首之功为之,则不当其能。今治官者,智能也;今斩首者,勇力之所加也。以勇力之所加而治者智能之官,是以斩首之功为医、匠也。故曰:二子之于法术,皆未尽善也。”

鐡手 10-24-2017 16:11
《韩非子.定法》译文

问话的人说:“申不害和商鞅,这两家的学说哪一家对治理国家更重要?”

韩非回答说:“这是不能比较的。人不吃饭,十天就会饿死;数九隆冬,不穿衣服也会冻死。若问衣和食哪一样对人更重要?则是缺一不可,都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条件。
现在申不害提倡运用术而商鞅主张实行法。所谓术,就是依据才能授予官职,按照名位追究责任,用奖罚升杀来考核臣下的工作实效。这是君主应该掌握的。所谓法,就是由官府明文公布,赏罚制度深入民心,对于谨慎守法的人给予奖赏,而对于触犯法令的人进行惩罚。这是臣下应该遵循的。
君主没有术,就会在上面受蒙蔽;臣下没有法,就会在下面闹乱子。所以术和法缺一不可,都是称王天下必须具备的东西。”

问话的人说:“只用术而不用法,或只用法而不用术,这样都不行,为什么呢?”

韩非回答说:“申不害是韩昭侯的辅佐大臣,韩国是从晋国分出来的一个国家。晋国的旧法令没有废除,而韩国的新法令又已颁布。申不害没有专一地推行新法令,不去统一韩国的新旧法令,奸邪的事就多了。奸人在旧法令对自已有利时, 就依旧法令来取利;在新法令对自己有利时,就用新法令来抵挡;他们从新旧法令的矛盾、对立中取利。申不害即使频繁地让韩昭侯运用术,奸臣仍然有办法进行诡辩。所以,虽然号称有万部战车、兵力雄厚的韩国,经过七十年的努力还没有成就霸业,就是因为君主虽然在上面用术,但没有以法令约束臣下,带来了危害。
商鞅治理秦国,设立告奸和连坐的制度来追究犯罪,使什伍之家同受罪责,该厚赏就一定厚赏,该重罚就必定重罚。因此秦国人民努力劳作,累了也不休息;追击敌人,临危也不退却;结果使秦国国富民强。但是没用术来识别奸臣,结果是群臣利用秦国的富强为自己谋利罢了。等到秦孝公、商鞅死后,秦惠王继位,秦国的变法措施没有废除,而张仪把秦国的力量牺牲在逼迫韩、魏的事件上。惠王死后,秦武王继位,甘茂把秦国的力量牺牲在为周打仗上(为满足秦武王通过三川之地,去看一看周朝都城的愿望)。武王死,秦昭襄王继位,穰侯(穰侯:指魏冉,当时为秦国丞相)越过韩、魏两国向东攻打齐国,经过五年,秦国没有增加一尺土地,而穰侯自己却增加了陶邑的封地。应侯(应侯:指范雎,魏冉被废后,接替魏冉为丞相)攻打韩国达八年之久,给他自己增加了汝南的封地。打那时以后,许多在秦国执政的人,都是应侯、穰侯一类的人物。所以秦打了胜仗,大臣们就加官进爵;秦扩大地盘,大臣们就扩充了私人的封地。这是君主不能用术去分辨奸邪的缘故。商鞅纵然频繁地整顿法令,反而是臣下利用了秦变法的成果为自己谋利。所以凭借强秦雄厚的实力,几十年还没有成就帝王霸业,就是因为不能以法令约束臣下,君主不能用术识别奸邪,结果带来了坏处。”

问话的人说:“君主使用申不害的术,而官府实行商鞅的法,这样可以吗?”

韩非回答说:“申不害的术不够完善,商鞅的法也不够完善。申不害说:‘办事不超越自己的职权范围,越权的事即使知道了也不说。’办事不超越职权范围,是怕担责任;知道了也不说,是为了少犯错误。君主用全国人的眼睛去看,所以看的清清楚楚;用全国人的耳朵去听,才能听的明明白白。假如知道了都不报告,那么君主还靠什么来耳聪目明呢?
商鞅的法令规定:‘杀死一个敌人小头目,升爵一级,想做官的给年俸五十石的官;杀死两个敌人小头目的,升爵两级,想做官的给年俸一百石的官。’官职和爵位的提升跟杀敌立功的多少是相当的。如果有法令规定:‘让杀敌立功的人去做医生或工匠。’那么他房也盖不成,病也治不好。工匠要有精巧手艺,医生要会配制药物,如果用杀敌立功的人来干这些事,那就与他们的才能不相适应。现在做官的人,要有智慧和才能;而杀敌立功的人,靠的是勇气和力量。如果让靠勇气和力量的人去担任需要智慧和才能的官职,那就等于让杀敌立功的人去当医生、工匠一样。所以说:申不害的术和商鞅的法, 都还没有达到很完善的地步。”

鐡手 10-24-2017 16:12
韩非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法治思想的最大特征,就是把此前法家学派中商鞅的“法”论,申不害的“术”论、慎到的“势”论结合起来,形成一套法、术、势相互结合、相互补充的法家治国安邦学说。

秦始皇在读了韩非所著《孤愤》、《五蠹》之书后,叹曰:“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

韩非在治国理政方面的很多见解,即使拿到今天来看,仍见其正确合理(比如在今天的中国大陆,仍存在着对取得成绩的专业人员{如体育、科研、劳动模范等}奖励其担任一定的行政官职,这是不是另一种和前人‘官爵之迁与斩首之功相称也’同样的错误呢?)。

可惜,韩非这样杰出的人才,登上政治舞台时已经到了战国末期,历史没有给他展现自己才华的时间和空间,秦始皇就统一了华夏,而韩非最终还死于李斯之手,这不能不说是中国历史上的遗憾!

(全文完! 鐡手  2017-10-3)

鐡手 10-29-2017 18:05
以史为鉴——“钦差巡查”与“官员财产公示”

汉朝官吏们的严重腐败是人所共知的,虽然汉王信誓旦旦地对臣民们表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但是怎么关?关进哪个笼子里?这个里面就大有说道了。其它国家普遍实行的“官员财产公示”制度,对抑制掌权者的腐败起到了非常好的监督作用,是非常行之有效的反腐败措施。汉朝的人大代表也连续在人大年度会议上呼吁了二十多年,要求实行“官员财产公示”制度,这是民心之所向啊!却始终不见汉王采纳,何故?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中的其它四国都实行了“官员财产公示”制度,唯独汉朝是个另类。汉王何来勇气?为何要冒此天下之大不韪?

鐡手 10-29-2017 18:06
要说汉王不想反腐?不想查贪官?也不是。在与众臣们开会讨论国家大事时,汉王也郑重提出整治腐败要“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持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却对民心所向的“官员财产公示”制度只字不提,这个就有意思了。

查治贪官,反对腐败,汉王喜欢用“钦差巡查”,而拒绝用“官员财产公示”,为什么呢?

鐡手 10-29-2017 18:07
汉王的先祖们非常明白对于君王而言,官吏、天下的治理靠“术”比靠“法”对自己更有利的道理。“法”可治国,“术”也可治国,但是两者治理的效果却大不相同。以“术”治国,可使下臣们对君王俯首帖耳,唯唯诺诺,这是君王最最舒服,最想要的。若是以“法”治国,天下清清白白,人人廉洁光明,那君王的“为民”和“伟大”如何体现呢?官吏们若没有点小辨子捏在君王手里,君王如何让你规规矩矩,服服帖帖呢?

鐡手 10-29-2017 18:07
“钦差巡查”就是“术”,巡查可以巡而不查,可以有选择的查,对听话的拍马的可以少查、轻查、或者不查,对不听话的逆龙鳞的可以多查、重查、一查到底。查不查,派谁查,怎么查,这个就在君王的一人掌握之中了。

“官员财产公示”就是“法”,“法”告天下,人人明白,个个眼睁。众目睽睽之下,多数贪官就是再借它几个胆子,也不敢以身试法。为了贪几两银子,丢了官职甚至丢了性命,那可是太不划算了。仍然会有少数贪官为了银子敢冒杀头危险的,那只好任由它早早下地狱去吧。

鐡手 10-29-2017 18:08
当然,大小官吏既然入了官场,你就要保证自己廉洁奉公,拒腐不贪。如果像重臣中的周、陈、徐、郭、……等一屁股屎,即使君王不查,也是臭气熏天,想为你挡一挡都挡不住的,不查你查谁?只能怨你自己太不识相了。

或许君王还有担心:如果真的实行“官员财产公示”制度,老百姓一看,归归,原来官员们个个都这么有钱,腰缠万贯,引起民怨冲天,对君王的领导不满,那就不好玩了。与其那样,还不如就这么盖着更加安全、稳定。这个也未可知呢!?当然,首先竭力反对实行“官员财产公示”制度的必定是那些大臣们。

鐡手 10-29-2017 18:08
在下无意以这一件事否定汉王的其它功绩,也并非在下要用小人之心度汉王之腹,无奈汉朝几千年历史下来,只有这一个版本,你不服都不行。

以在下看来:“官员财产公示”制度就是块试金石,君王是真的反腐还是以反腐为手段,是以“术”反腐还是以“法”反腐,在这块试金石上一蹭就知道了。

(全文完!鐡手 2017-10-21)

鐡手 11-02-2017 03:07
以史为鉴 —— 韩非

韩非(约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33年),韩国都城新郑(今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市)人,出身于韩王室贵族之家,与秦国丞相李斯同为荀子的学生。是战国末期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散文家。他继承了荀子的学说,并在此基础上,把商鞅的“法”,慎到的“势”,申不害的“术”结合起来,并加以丰富和发展,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法家治国安邦理论。
韩非有些口吃(说话结巴),不便言谈,善于著书立说。他才华横溢,超过李斯。这一点在《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有记载:“非为人口吃,不能道说,而善著书。与李斯俱事荀卿,斯自以为不如非。”

鐡手 11-02-2017 03:08
韩非身为韩国人,眼见秦国日渐强大,韩国日渐衰败,秦国咄咄逼人,韩国岌岌可危,几次“以书谏韩王,韩王不能用”。他看到君王用权术手段统御臣下子民、却不阐明法令制度治理国家、富国强兵不求贤任命、反而提拔浮夸淫琐的蛀虫小人、“今者所养非所用,所用非所养。”、清廉正直的人受害于邪枉之徒。痛心疾首之下,韩非总结了以往历史的沉痛教训,愤笔疾书,写作了《孤愤》、《五蠹》、《说难》等几十篇文章。

鐡手 11-02-2017 03:08
韩非在《孤愤》一文中揭露:“重人也者,无令而擅为,亏法以利私,耗国以便家,力能得其君,此所为重人也。” ———— 所谓擅权者,就是无视法令而唯所欲为,破坏法律为方便自己,损害国家来为已谋利,权势专横能够控制君王,这就是擅权者。

“当涂之人擅事要,则外内为之用矣。是以诸候不因,则事不应,故敌国为之讼;百官不因,则业不进,故群臣为之用;郎中不因,则不得近主,故左右为之匿;学士不因,则养禄薄礼卑,故学士为之谈也。” ———— 擅权者掌握内外大权,诸侯不依靠他办不成事,所以会给他说好话;大小百官不依靠他得不到提拔升迁,所以会为他出力;侍从随员不依靠他无法接近君主,所以为他隐瞒罪行;学士文人不依靠他就会俸禄薄待遇低,所以为他唱赞歌。

鐡手 11-02-2017 03:09
韩非在《五蠹》中问道“今人主之于言也,说其辩而不求其当焉;其用于行也,美其声而不责其功。是以天下之众,其谈言者务为辨而不周于用,故举先王言仁义者盈廷,而政不免于乱;行身者竞于为高而不合于功,故智士退处岩穴,归禄不受,而兵不免于弱,政不免于乱,此其故何也?” ———— 现在君主对于臣下的言论,喜欢顺耳好听而不管是否恰当;对于臣下的行事,欣赏其名声而不责求做出成效。因此天下人说话总是花言巧语却不切合实用,满庭上下奉承先王、高谈仁义,世人竞相标榜清高,不去为国家建功立业。结果能人智士隐居山林,推辞俸禄而不接受,兵力自然削弱,政局难免混乱,原因在哪儿呢?

鐡手 11-02-2017 03:10
秦王赢政阅读了韩非《孤愤》、《五蠹》、《说难》等文章,了解了韩非的治国安邦的理论后,叹曰:“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

韩非在治国理政方面的很多见解,即使拿到今天来看,仍见其正确合理(比如在今天的中国大陆,仍存在着对取得成绩的专业人员{如体育、科研、劳动模范等}奖励其担任一定的行政官职,这是不是另一种和前人‘官爵之迁与斩首之功相称也’同样的错误呢?详见《韩非子.定法》)。


鐡手 11-02-2017 03:10
战国时期韩国和秦国的关系非常微妙,韩国对秦国的态度摇摆不定,多数时间迫于秦国的强大,不得不依附跟随秦国,有时也会发生矛盾,合六国之力与秦开战。

公元前234年,秦王赢政拉开了统一华夏的序幕,发兵攻打韩国,韩王安急迫之下,便派韩非出使秦国,游说秦国罢兵停战。韩非到了秦国向秦王赢政游说灭韩的利弊,劝说赢政不要灭韩。不过,在存韩和灭韩的问题上,秦王赢政以统一华夏的方针大计为重,没有听信韩非的游说。秦王赢政即欣赏喜爱韩非的才华,也恐惧韩非的才能为它国所用,对秦国不利,便听从了李斯的计策,将韩非扣留在了秦国。


鐡手 11-02-2017 03:11
李斯和另一个大臣姚贾都知道韩非很有才华,害怕秦王重用他,对他们自己的前途不利。就联手向秦王讲韩非的坏话。说:“韩非是韩国王室的同族,大王要消灭各国,韩非肯定爱韩不爱秦,这是人之常情。如果韩非不能为大王所用,把他放走,对秦国极为不利,不如把他杀掉。”秦王赢政尽管非常欣赏喜爱韩非的才华,但是统一华夏的宏大计划更为重要,在“存韩”和“灭韩”的问题上,秦王赢政肯定和韩非想法相背。他也认为李斯和姚贾说的有道理,就把韩非投入监牢。

鐡手 11-02-2017 03:12
韩非在爱自己的国家这一点上,确实和李斯是黑白分明。李斯是楚国上蔡人,在师从荀子学习帝王之术后,感觉楚王不足以成事,六国皆弱,自己不可能在六国里建功立业,唯有秦国可能实现李斯的人生理想,就离开了楚国去了秦国。而韩非在离开了老师荀子后回到了韩国。尽管对韩王不推进改革,富国强兵无望,看到秦国在日益强大,韩国已经风雨飘摇,却仍然选择留在韩国,著书立说,提醒世人。随时听候韩国国家的召唤,随时愿意为国家赴汤蹈火。

鐡手 11-02-2017 03:13
秦王赢政对到底要不要杀韩非是心存矛盾的。最终还是以秦国统一华夏为重,决定处死韩非。

江湖上传言:韩非瞧见李斯送来的毒酒,一霎时全明白了。他知道自己已路到尽头,临终前韩非对曾经是自己的同学李斯说:“世事有道,命运无常;乍死乍生,一存一亡。请你好自为之吧,不要落得同我一般下场。”说罢,端起毒酒,一饮而尽。

韩非刚咽气,秦王的使者就赶到了。原来秦王赢政发觉李斯和姚贾动机不纯,也后悔下令处死韩非,派人前来阻拦,可是为时已晚。

李斯万万没有想到,多年以后,身为秦国丞相的他也会沦为阶下囚,刀下鬼,被秦二世胡亥灭三族。韩非对他的警世预言竟一语成谶。

鐡手 11-02-2017 03:14
韩非以他的才华,不会不知道秦国统一华夏、韩国被灭是大势所趋,无人能阻挡,却仍然留在韩国,期待有机会为国效力。在故国危难之际,挺身而出,试图以一已之力劝说赢政放过韩国。这虽然看起来似乎有点自不量力,但是韩非的这种不自量力让我们看到了韩非身上的一种内在精神,一种人格力量。为了韩国的存亡,不惜个人生命,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保护故国死而后已,这种无畏精神、高贵人格让后人非常感动。所以,韩非的个人努力是失败了,但是他竭尽所能以身殉国,与楚国的屈原投江是同样的壮烈。

可惜,韩非这样杰出的人才,登上政治舞台时已经到了战国末期,真可谓是生不逢时。历史没有给他展现自己才华的时间和空间,秦始皇就统一了华夏,而韩非最终还死于自己的同学李斯之手,这不能不说是中国历史上的遗憾!

(全文完!  2017-10-6)


查看完整版本: [-- 以史为鉴 —— 韩非(更新在第2页)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7.5 SP3 Code ©2003-2010 PHPWind
Time 0.026672 second(s),query:2 Gzip disabled

You can contact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