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怀念郭良蕙老师 --]

Bay Area Chinese--灣區華人 -> 阿平 -> 怀念郭良蕙老师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阿平 06-18-2015 14:58

怀念郭良蕙老师



怀念郭良蕙老师


老师逝世整整两年了。我梦里见过她:就在她家外面那条葱绿的大道,隔了好远看见她,我高声大喊:郭老师~~~!她回过头来应了我,等我跑近,她微笑问:报纸是不是说我已经不在了?我说:那你现在明明还在呀,报纸造谣!然后我们俩笑着一起过了马路。

那些年,郭老师是美国台湾两边走,两边都住。她每次从台湾回美,总会给我来电话,让我上她家聊天去。但她是个夜猫子,因为她长年累月的习惯了夜里写作,她几乎天亮了才睡觉,每每都要下午一两点才起床。这跟我要照顾家庭的时间很有矛盾,孩子们放学时间是下午两点半到三点,接了孩子们回家后,我才能赶去赴郭老师的约。聊着聊着,我看墙上的钟,郭老师就说,别看啦,晚饭让你老公买外卖回家吃就好,我们可以聊通宵。但我拒绝了,我说,我妈妈不吃外卖的食物的,我得回去煮饭。

有次我比约定的时间早到达她家门口,我按铃,没人应,我打电话进去,也没有人接。我想我只是早到了几分钟,郭老师难道不在家里等着我?几分钟后,郭老师出现在门口,她说她很准时,而阿平不准时。噢,我学到了,早到和迟到都是不准时。后来,我知道了这“准时”要求的背后原因,她要看着时间化好妆穿好衣。郭老师是非常注重仪表着装的,头发梳理的顺溜溜服贴贴的,耳环项链都搭配完美,上衣跟裤子颜色衬托。她是很尊重我这个客人,而我呢,头发乱飞舞,衣服很随便。想起来,惭愧啊!

一个周日下午郭老师约我去她家,坐下聊天没多久,她说她看本地报,有个大豪宅的主人走了,屋子里的东西正在拍卖,她提议我开车带她一起到那豪宅逛逛。在那间圣马利偌的巨大豪宅的青青草皮上,我跟在郭老师的背后走,我留意留心地看着郭老师,并把这一幕留在了我的脑海里:她穿了半高跟鞋,宽边帽,白的手套,白的裤子,浅绿的外衣,太阳眼镜。怪不得有文字写道:“外表亮丽、气质脱俗,郭良蕙被称为“最美丽的女作家。那时候郭老师已经是七十多,但是老的优雅,永远是漂亮的女人。她带过我到她楼上卧室看她的相册,一本本一张张都是漂亮佳人,那些照片都是全世界各地拍下的,背后都有一个故事。

郭老师后来写作生涯改变了跑道,对古董和老旧的东西很有研究,写过十多本关于艺术收藏的专书。在那次的豪宅拍卖会上,她给我一一点出哪些东西值得买,哪些东西没有什么价值,真是让我长了见识。在豪宅里的一角堆放了很多凌杂的东西,郭老师也去翻了翻,翻着一个镜框标了价钱十块,但镜框里还有一家子的合照,郭老师感叹了:连相片都卖了,真是 人走了,啥都走了。巴沙迪拉玫瑰碗每月第二个周日举行旧货市场买卖,郭老师也总是很有兴趣去逛,去淘宝,她总是收不住手,见了喜欢的东西也喜欢往家里搬。去到她家,她会指着这件,点着那件,说给我听是在哪哪买来的,如同是战利品般兴奋。现在我妈妈房间内的一张还很好的单人旧式样沙发,就是郭老师买来后转送给我们家的。

郭老师来过我家两次。一次是来我家上网看湾区,还给咱们湾区留了话,那时候郭老师还没有电脑,后来她也买了电脑,又给我打电话,说她电脑里打不出中文,我去教了她怎么转换中英文。另外一次是带她逛平民的跳蚤市场后,顺道经过我家进来的,她看过我 写的周家大宅,知道我曾经每顿煮十多个人的饭菜,于是来了我家不坐客厅,倒是跑到厨房里,郭老师很有心情兴趣地翻冰箱,开碗柜,甚至揭开我炉头上煮着的汤煲的盖,要看我都放些了啥材料。

我去过郭老师家无数次,次我去郭老师家聊天,她总是摆好了下午茶的架势。漂亮成套的杯具,各种零食和蛋糕点心,一小碟一小碟地放好。聊天的地方有三,一是在饭厅,挨着落地玻璃窗边放着一排的架子,摆满了二三十盆各种小巧的植物花草,坐在这样的地方喝着茶聊着天,是一大享受。二是在客厅,客厅里有钢琴,有油画,坐这里又有种在画廊里的感受。三是在花园里,这个花园很特别,特别之处是它贴着屋边,加上三面高墙围着的很安静,很鸟语花香的所在。在圣马利偌市,所有面向街面的院子都不许给围起来的,都是开放式的。但郭老师买下这房子的时候,建筑师到市府申请,理由是郭老师是位名作家,她需要优美的环境安静的地方来写作,得到了市政府的同意。记得2009年郭老师买来一棵香椿树种在了这个院子里,她摘了一堆给我让我回家炒鸡蛋吃。

九九年的时候,地产市场蓬勃,郭老师提议我们家跟她一起合伙买房产,然后装修后卖出挣大钱。我老公跟我一说,我没商量余地一口说NO 。之后郭老师问我为什么不,我说,跟钱扯上关系的一切都会很难搞。郭老师不止一次说过:阿平呀,如果当初你答应我们一起买房子卖房子,现在我们肯定就发了,不止能在这喝茶,而且能吃鲍鱼海参,还能象你们广东人说的餐餐鱼翅捞饭了。我却答:我是个很自私的人,为利益我会跟你斗个你死我活的,我们连茶都会喝不上的!然后,郭老师和我一起大笑。

老师也有童稚之心,也爱玩公仔,她的车房一打开,第一眼给吸睛的肯定是那只大白熊。饭厅的椅子也放了公仔端坐在那,我感觉好温馨。郭老师还很喜欢鱼,她有一排柜子,放满了瓷的,铁的,布的,木的鱼,都是她从各地收集来的。

与郭老师这样的长者和很有名的作家聊天,我最开始的时候是很心虚的,郭老师称我阿平或有时候叫我阿平姐,郭老师的平易近人,很快地削去我的拘束感。之后的交往,我都是我行我素,由得郭老师用她那作家特有的心灵X光机照透我的五脏六腑。郭老师对我们弯曲的网络词语很兴趣,比如老公=劳工,她说也对呀,老公不就是用来当劳工用的么? 郭老师著有七十多本书,每个故事都包涵了深刻的哲理和浓重的情感还有丰富的人生历练。我问她可是怎么有本事构造了那么多的故事,她说她都是习惯了夜晚写作,黑夜来临,坐在窗前,摊开纸,拿起笔,就象拧开了水龙头,水就不断地流出来了。她要我打印我的文章给她看,包括那篇http://bachinese.com/forum/read.php?tid=5270&fpage=4(郭良蕙老师)。郭老师很是认真,每篇都写了读后语,还给纠错字。她说阿平也算是作家。我说,郭老师才是作家,我只是坐家。郭老师想到弯曲看贴看到的劳工=老公,说这作家跟坐家也有同工异曲之妙。

郭老师总是台湾,大陆,美国,来来回回,每次回来她总送我东西,茶叶和小食,还送过我手表,皮包,围裙,还送了很多她著作的书,每本都有她的签名或写上一段话语。二零一一年,孙师母,也就是郭老师的媳妇,她说郭老师快要回美国了,我们一起到郭老师家里收拾干净了屋子。等来的却是郭老师身体不太好,不能长途旅程的消息,但郭老师让飞回台湾探望她的儿子孙牧师,给我捎来了四本由紫金城出版社出版的简体书,书里一如以往般的签上了她娟秀的名字。

翻开那些书,看到那些字,郭老师的音容笑貌又现在我的眼前。我想起郭老师曾好几次提议我们一起去餐馆吃顿饭,而我每次都说我要回家煮饭,全都没有答应她。唉,想来真后悔。可惜没有后悔药,希望天堂上的郭老师原谅我的当初的粗心,我会永远怀念您!。。。。。。







转一篇文


一位台湾女作家经历的禁书事件
  2013年6月19日,台湾女作家郭良蕙默默地走完了人生之路,享年87岁。她一生共创作、出版了近七十部长、中、短篇小说及散文 集,著作等身,读者甚众,但当地传媒对其过世出奇地缄默,只有台北《联合报》刊出一则简讯、一篇悼文,其他包括早年曾连载其小说的报刊未有任何表示。在台 湾,上了年纪并有一定文化程度的人,大都读过郭良蕙的作品,或是看过根据她的小说改编的电影。1960年代初期,她的长篇小说《心锁》引发的一场轩然大 波,以及延续25年的禁书事件,更是研究和书写台湾现代文学史不容回避的一段史实,也是一个超越文学本身而值得认真反思的文化个案。
  被 禁 之 前
  郭良蕙祖籍山东巨野,1926年7月10日生于河南开封。抗战爆发后,她随家人避乱于西安,在那里念完中学,1944年考入四川大 学,1948年转入上海复旦大学外文系,毕业后在《新民报》沪馆做过校对。1949年与空军飞行员孙吉栋结缡,即赴台湾定居嘉义。1950年代初,为了增 加家庭收入,她开始翻译外国小说,译过莫泊桑的作品,后从事小说创作,继第一个短篇《陋巷群雏》发表后,一发而不可收,经常在《野风》、《自由中国》、 《幼狮文艺》等杂志刊出作品,声名鹊起。
  因外表亮丽、气质脱俗,郭良蕙被称为“最美丽的女作家”。与她同辈的台湾女作家吴崇兰获悉讣闻后,撰文《从最美丽女作家郭良蕙辞世 想起》,忆道:“郭良蕙人长得漂亮,是空军太太。当时台湾是个封闭地域,物资缺乏。女孩子大多是一件阴丹蓝或安安蓝的布旗袍。但空军高来高去,常会携带一 些高档衣物,或装饰女朋友,或寄卖拍卖行。所以郭良蕙身上穿的,都是时尚衣服。有人说她奇装异服,我却觉得她美丽加漂亮耐看。”不过,作为青年女作家,常 有作品问世,又容貌出众,打扮入时,在那个相对封闭的社会环境,不免会埋下“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隐患。
  经历多年笔耕,到1960年代初,郭良蕙已经出版了十来部小说集和单本小说,还编剧《君子协定》拍成电影。这些作品的题材,大都是 青年男女的爱情及两性关系,尤其是都市女性在感情追求中的选择、迷惘和挣扎。那个时期的台湾出版物,充斥着以“反共抗俄”为主题的作品,但郭良蕙专注自己 有兴趣的领域,基本上不写那些标榜“家国情怀”的东西。唯一的例外,是在《春尽》里描述了做玩具生意的台湾商人存有将来反攻大陆的情结。在当时的文坛,她 特立独行,基本游离于主流之外。
  从1961年12月26日开始,郭良蕙动笔创作长篇小说《心锁》,并于翌年1月4日起在《征信新闻报》(《中国时报》前身)“人 间”副刊连载,一天一段,全稿于4月11日杀青,至6月19日连载完毕。同年9月,经作者略作删节,《心锁》由高雄的大业书局出版单行本,销售不俗,至年 末已印行三版。
  郭良蕙受访谈及为何写这篇小说时表示:“当年年纪轻,按宗教说法就是比较败坏,所看见的也是败坏的事情,像是人的软弱这种部分,我 当时就是觉得旧式的家庭与学校教育要我们向善、往正确的地方去,但是一方面我又看到这个社会有很多阴暗面,很诱惑人,撒旦控制的领域表面上是那么美丽,让 人不知不觉就掉进陷阱,犯了罪。而且这善恶之间并不像我们原以为的相距遥远、泾渭分明,事实上善恶几乎是不分地并存在人身边,随时一个半步就逾矩。现今的 人贪财为恶,那个年代人能犯的罪就是性,当时人际的流动性不大,上流社会的人表面上道貌岸然,罪恶却就在自己家里滋生,就像莎士比亚描写的《哈姆雷特》, 宫廷里的邪恶就是在那一小撮人中,我当年就想描写这一点。”(《开启一把尘封多年的心锁——访郭良蕙女士谈〈心锁〉查禁事件始末》,1998年8月号《联 合文学》)她认为《心锁》是一部有着“道德”和“宗教”意味的小说,她想表达的是:罪恶和道德只在一线间。
  《心锁》的故事并不复杂,主要写了一女与三男的情欲纠葛。大学艺术系的女生夏丹琪发现男友范林不忠后,怀着报复的心理轻率地嫁给事 业有成且老实本分的外科医生江梦辉,可是婚后不仅无法产生感情,而且与成为妹婿的前男友范林藕断丝连,又在情场老手、小叔子江梦石引诱下一再出轨。由此, 她在前男友、新情人和丈夫之间,陷于情欲与良知的心理煎熬,苦苦挣扎而难以自拔。由于作品以婚外两性关系为基调,无可避免地会有一定的性描写。但是通观全 篇,主要借助人物对话和心理独白讲述故事,推进情节,性描写仅占极少的篇幅,属于故事演进至某个阶段必需的叙述,反映人物内心变化必备的铺陈,而且写得也 很节制,通常出之隐喻、象征的艺术手法,关键之处点到即止,并不是赤裸裸写实的白描,更不是凭借两性行为作感官的展示和赞美。与现今不少作品相比,属于不 可同日而语的“小儿科”。显然,郭良蕙试图通过夏丹琪与三位不同男性错综复杂的情欲关系,诠释人性中善与恶的冲突,进而探究人性的软弱,从中揭示人与人之 间自私、虚伪和欺骗的阴暗面。在一定程度上,小说反映了1960年代台湾一部分男女青年受西方现代思潮影响,向往绝对自由并践行及时行乐的生活方式。
  这部小说在报纸连载时已引发争议,出现了褒贬两极的反应。郭良蕙似有预感,打破以往出书一般不写前序或后记的惯例,于1962年6 月为单行本出版写了《我写〈心锁〉——初版后记》。她对塑造人物的理念解释道:“像夏丹琪那样年纪的少女,多半是富于幻想的,尤其对于两性关系,充满了奥 秘感和新奇。少女的感情又太脆弱,经不住诱惑,失足;经不起打击,报复,结果都是自造痛苦,难以解脱。”她就小说中的性描写有所剖白:“自《心锁》连载以 后,我已辗转听闻到其中的几段描写,曾遭部分人士非议,板起卫道的面孔,指责为淫秽,或者加上一个‘影响青年身心’的罪名。凡事仅从片面着眼,其正确性是 值得疑惑的,譬如一颗包着糖衣的药,从外表很容易误以为它是一颗糖,为了担心孩子们把牙齿吃坏,甚而禁止食用;如果有进一步去仔细分析内容,看到苦的核 心,同时认识了它的功能,才发觉它不但无害,反而有益于身心。”之前她刚好读到《皇冠》杂志第100期上老作家梁实秋关于《绝妙的驴》的评论:“其中有许 多大胆的、猥亵的描写,从艺术眼光看可以容忍的。”她援引梁实秋的这句话后说道:“可见艺术眼光不同于风俗眼光,用前者去看维纳斯,是完美的裸体雕像;用 后者去看,则是一个不知羞耻光屁股的女人。”她还说:“《心锁》里所以表现几段大胆的笔墨,作者的本意只是加重于描写心理变化的过程,如果有人指责作者为 了争取读者或骗稿费,似乎离题太远了!”
  郭良蕙在“后记”结语表示:“今写《心锁》绝非写多则滥,也非不惜羽毛,只为了不愿落于窠臼,试走新路。这条路也许充满荆棘,将使 我焦头烂额,但我自信有勇气接受一切打击。没有人能够做到打左脸,给右脸,但是做到不轻易还手并不太难。《心锁》的单行本出版以前,我正在静静培养大量的 勇气以及容忍力。”
  遭 禁 之 因
  尽管郭良蕙做好了承受打击的心理准备,但针对《心锁》的风暴比她预想的更为猛烈。1962年11月,亦即《心锁》印行第三版时,台 湾省妇女写作协会首先开除她的会籍,并向政府有关单位检举,要求查禁这部小说。1963年1月,台湾“内政部”即以公文明令禁止发售《心锁》。接着,1月 21日,“台湾省政府新闻处”也下令查禁此书。于是,《心锁》及其作者郭良蕙成了众矢之的,遭致大力挞伐。
  引人注目的是,两位著名女作家以“卫道”姿态出面,出手最重。一是谢冰莹,在《自由青年》第29卷第9期发表《给郭良蕙女士的一封 公开信》,质问“女主角夏丹琪和丈夫的弟弟、丈夫的妹夫常常去北投通奸;她的父亲和表侄女通奸;她的母亲出去买菜去了,男朋友走进来强奸她……除了禽兽, 人类真有一个这样的国家吗?即使有,也许是野蛮时代、野蛮地区的特殊现象,怎么可以拿来写在小说里当作主题宣传呢?……你在后面还理直气壮地提出艺术的问 题,你要革命,反抗,反传统,反封建……于是你提倡‘乱伦’,你借男主角的口吻说出人类都是和禽兽一样需要性生活……所以你发了财!这本书的销路越好,你 制造的罪恶越大!”
  另一个是苏雪林,在《文苑》第2卷第4期发表《评两本黄色小说〈江山美人〉与〈心锁〉》,指斥“多少荡妇淫娃看了这本《心锁》女主 角的榜样,更将放胆胡为下去了……当前社会风气不是已经够糜烂吗?像《心锁》这类小说等于一大桶腐烂剂,倾泻下来,人心更将腐蚀殆尽,结果整个社会将为之 解体,这影响实在太大,我们对于《心锁》这本书又怎能不抨击!”在前者的笔下,作者写了乱伦就等于提倡乱伦,罪无可逭;在后者的眼里,一部小说居然就能腐 蚀人心,解体社会!
  早年颇具叛逆精神的谢冰莹,还在中国文艺协会理事会上提案开除郭良蕙的会籍。据称,“提案人认为郭良蕙长得漂亮,服装款式新颖,既 跳舞又演电影,在社交圈内活跃,引起流言蜚语。当时社会淳朴,她以这样一个形象,写出这样一本小说,社会观感很坏,人人戴上有色眼镜看男女作家,严重妨害 文协的声誉,应该把她排除到会外。”女作家的美貌,竟然也成了被攻讦的理据。
  5月4日前夕,中国文艺协会以协会第三条“晦淫败德”为由,注销了郭良蕙的会籍。两个文学团体还联名向社会发出呼吁,要求禁销禁读 《心锁》一书,以端正社会风气。这些无论是言论还是行动,既无冷静的分析,也无善意的帮助,完全是一棍子打死的做法。郭良蕙回忆说,有人开会时扬言“要打 就打死”,她还说:“大陆有‘文化大革命’,台湾呢?我的《心锁》就是文化小革命。”
  在郭良蕙的所有作品中,《心锁》原本不是她最着力和最看重的一部,甚至也不能算作她的代表作。实际上,这部作品还存有较为明显的粗疏之处,个别情节也不尽合理。但因为当局一纸禁令,反使此书名声大噪,此后被视为郭良蕙的扛鼎之作。
  围绕着《心锁》,台湾文坛展开了一场论争,相关报刊发表了不少文章。持否定立场的除了谢冰莹和苏雪林之外,还有赵友培、穆中南、刘 心皇等人,认定这是一部“淫书”,“有伤民心士气”,不利“反共复国”。与此相反,对这部作品表示理解和支持的人也不少,如南登、明秋水、高阳、于还素等 撰文,为郭良蕙及其《心锁》打抱不平;《自立晚报》发表社论《论〈心锁〉事件》,指出即使郭良蕙有错,也应“扶植教育”,而不该“不教而诛”;《中外画 刊》文艺版刊文说,文学社团不去保护作家,反而顺从政府的好恶打压会员,这是“世上最无耻的行为”。稍后,有人汇集报刊上发表的二三十篇论战文章,出版了 《心锁之论战》。
  由于一段时间里出现许多论战文章,间接炒热了《心锁》这本书,不法出版商发现有利可图,便大量翻印,盗版书层出不穷,极为畅销。当局见事与愿违,也无可奈何。
  那么,《心锁》被禁的原因究竟何在呢?
  郭良蕙1998年接受《联合文学》访问时说:“《心锁》是我三十多年前的作品,那时候我少不更事,不懂人际关系,也不理解社会人事 的重要,我住在南部多年,一直就是打拼着写,埋头往前冲,以为摔倒了爬起来就好,根本不明白人跟人关系的重要。”她认为,是自己“生性纯真,不谙世故,有 欠人和”,而该书“创下销路奇迹,更引起同行加添诸多罪名”,归咎于她本人没有处好人际关系,其他作家嫉妒所致。这一认知不能说没有道理,但并不全面。
  另一个原因,当是《心锁》有在早年稍嫌露骨的性描写。但就在同一年,另一资深女作家孟瑶写了长篇小说《浮云白日》,里面也有不少性 描写,却获得台湾“教育部文学奖”。郭良蕙对此解嘲道:“当然孟瑶女士是德高望重,我有个感觉德高望重可能真的很有用,就像过海关一样,让人不顺眼,行李 可能就要被人翻得一塌糊涂。所以当时我想自己给文艺界的朋友们的印象是有偏差的,所以别人就无法就事论事。”
  总的来说,1960年代的台湾,处在高度的威权政治控制下,仍然充满“反共复国”的战斗气氛,意识形态的禁锢极为严密。以郭良蕙本 人为例,她早期写过一个短篇小说《梯》,内容是说两个求学时代情同姐妹的女同学,后来分别嫁作人妇,一个当了官夫人,另一个只是小职员妻子;一天小职员妻 子约好时间探访官夫人,拎个礼包在官邸门口久候,却不见她出来相迎,直到她送其他贵妇出门,也没正眼看到当年的校园闺蜜。这篇小说发表后,她被有关方面约 谈,认为作品有“政治问题”,所幸后来不了了之。即使这样一篇通过身份和地位变化反映人际关系的小说,也会触动当局敏感的神经,可见创作的自由度颇受限 制。
  台湾女学者应凤凰认为:“《心锁》与一般言情小说相比,差别不是太大,纯就小说艺术而言,并无突出之处。传奇性在于它如何引起一阵 风云,如何显影了一个华人文化社会的特殊面向,它提供我们一段威权体制下社会心理的横切面。从表面看,《心锁》写了色情(官方用语是“诲淫败德”),37 岁当红作家郭良蕙则是‘写色情的女人’,两者结合才能产生这阵风波。解读‘心锁事件’整个文本,男性中心或‘长期以来父权体制’的潜在意识,应是第一个关 注点——如果郭良蕙是男性作家,风浪可能吹不起来。”(《借问〈心锁〉怎么开?——郭良蕙与“心锁事件”》)
  解 禁 之 难
  对于被两个文学团体开除会籍以及《心锁》被政府下令查禁,郭良蕙并不服气。她当即委请律师提出行政诉愿,同时写下一篇题为《我没有 哭》的文章作为回应,有杂志预定作为首篇发表。但是有人劝她不要说话,最好保持沉默。她接受了这个意见,尽管文章已经排版,还是不惜得罪友人,要求把它撤 了下来。
  《心锁》被禁事件,成为郭良蕙创作生涯中最大的波折。她虽然有些沮丧,但并不因此消沉,而是继续努力从事写作。当然,这一事件对她 的影响很大,某种程度甚至影响到她对人对事的看法,也多少影响了她的人生轨迹。此后,原本就不合群的郭良蕙更是独来独往,与同行保持距离,可说是敬而远 之。
  有细心的读者发现,郭良蕙的写作路向也有了较大的改变,像日后创作的《斜烟》、《雨滴和泪滴》、《藏在幸福里的》、《黄昏来临 时》,都回归文坛的纯情派主流。在外人看来,这种妥协和让步是郭良蕙的聪明之处。但事实是否如此,只有她心里明白。她的作品虽然包含爱情,但在内心却漠视 男欢女爱的价值,这可从她日后创作的《加尔各答的陌生客》看出端倪。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她埋头笔耕,发愤写作,小说如井喷似地接连发表和出版。1978 年,她完成《第三性》,勇敢地碰触同性恋题材,成为用文学笔触探索这个陌生领域的先行者。
  禁书风波过后几年,郭良蕙曾向一位政府官员提出“我的《心锁》是不是也该解禁了?”那位官员对她说:“这么多年,不是也平安的吗?就算了吧!”客套的敷衍背后,存在着重重阻力。
  1979年有电影公司找郭良蕙表示想拍摄《心锁》。为了通过检查,将故事中乱伦的内容删掉,把角色关系改成远房兄妹去送审,结果也 不成功。她后来说:“现在社会的民主自由让人很难想象以前的情形,这种问题大家当年连碰都不敢碰的,倒不是政府对这本书紧盯不放,主要是有一些人一直给机 关单位强烈反应。”
  1982年,文艺协会决定重新发给郭良蕙会员证,算是为她本人平反,但《心锁》仍遭禁锢。1983年,台港两地的电影公司不约而同 看上这部小说,想把它搬上银幕。1986年,由汤臣影视投拍的《心锁》在台湾上映,但只有编剧名字,却不注明系由郭良蕙的同名小说改编。时报文化见影片上 映,重排《心锁》出版,但再度遭到查禁的命运。
  1987年7月中旬,台湾宣布废止戒严期间依据《戒严法》制定的30项法令,接着开放党禁、报禁,各方面均有所松动。郭良蕙也要求 解禁《心锁》,在文学界重新引发广泛讨论。不少作家、学者表示,以现在的社会环境和道德标准,实无再禁的必要。最有意思的是,郭良蕙见到几位昔年作协的领 导成员,他们告诉她过去的事情“跟我没关系啊,我还帮你说话了呢”!她又能找谁算账呢?
  直到1988年,才由“台湾省政府新闻处”宣布解除《心锁》的禁令。《心锁》被禁的那年,郭良蕙37岁,此时已经62岁,整整过去了25年,1/4个世纪!
  2002年1月1日,《心锁》由台湾九歌出版社重排新版发行。郭良蕙为该书写下自序《谁能锁住心》。她在文中说:“一九六三年被法 令上‘锁’,一九八八年才开锁,其间坎坷崎岖,一言难尽;而‘心’仍然是昔日的心;虽然遭斗受批,查封智慧产权,但是阻力越大,张力越强,持续在写作道路 上奋勇直前。”
  在这部小说被禁的漫长岁月里,各种翻版、盗版及海外版畅销无阻,估计数量超过80万册。书商大发横财,而作家本人则蒙受了巨大损 失。郭良蕙感慨地说:“时代变迁,冤狱先后平反,包括还《心锁》以自由。同时多少人申诉‘国家赔偿’,政府一一照付不误;而作者却默然不顾,并未争取该得 的补偿;因为已然云淡风轻,自甘放弃一争长短。”
  《心锁》解禁后,在台湾三度再版。1998年,北京的华文出版社打算出版《心锁》简体字版,郭良蕙顾及大陆读者的接受心理,主动删去书中部分稍嫌直露的性描写。殊不知,其时改革开放已经二十年,大陆有些作家对两性关系的描写比《心锁》前卫多了。
  《开启一把尘封多年的心锁——访郭良蕙女士谈〈心锁〉查禁事件始末》一文的作者叶美瑶,有段写得意味深长的“采访后记”:“我望着 客厅里一幅郭良蕙画像,是已故画家席德进的作品,掌握了画中人年轻无畏的美丽。我忽然觉得《心锁》一书之所以触犯禁忌与那种美丽是相当一致的:它们侵犯了 那个时代借以自苦自重的价值;而一部作品或一个年轻的写作者即使再强悍,恐怕也难抵挡这由时代氛围豢养的舆论禁锁。今天,抛开荒谬的旧锁于我们看似容易, 但是于郭女士呢?”
  很显然,这是一个被时代所耽误而无法回答的问题。
  (作者系文史学者)
  (摘自《同舟共进》2014年3期)




再一篇世界日报文
被譽為「文壇最美麗的作家」郭良蕙日前辭世。(本報資料照片)
有「文壇最美麗作家」之稱的郭良蕙,本月19日清晨0時49分因腦溢血過世,享壽87歲。親屬訂7月3日上午9時,在台北市立第二殯儀館舉辦告別式。
郭良蕙1926年生於河南開封,畢業於復旦外文系。她1949年來台,初期翻譯外國小說,之後開始小說創作。因外型清麗脫俗,郭良蕙被封為「最美麗作家」,知名畫家席德進、攝影家郎靜山都曾為她繪畫肖像與攝影。
不過讓郭良蕙聲名大噪的,是她在1962年發表出版的長篇小說「心鎖」。這本書描寫女主角夏丹琪,為了報復情人范林,嫁給有錢有勢的醫生夢輝,從此陷於矛盾掙扎的情欲邊緣間。
在那個保守年代,「心鎖」書中關於性愛、婚外情的描寫,遭評為「自五四以來最露骨大膽」。出版隔年,內政部即下令查禁「心鎖」。
中國文藝協會隨即召開理事會,以「心鎖」讓「人人戴上有色眼鏡看男女作家」為由,開除郭良蕙,中國青年寫作協會及中國婦女寫作協會亦同時開除她的會籍。前輩作家謝冰瑩、蘇雪林,和郭良蕙為「心鎖」展開筆戰。
「心鎖」除引爆「何為黃色小說」論戰,亦挑起「創作自由」的戰火。當時不僅台灣出版「心鎖之論戰」專書,轉載30多篇論戰文章,香港雜誌也以「國家查禁書籍與創作自由」為題撰寫專題。1986年「心鎖」解禁,三度再版,並翻拍成電影。
郭良蕙不被「心鎖」擊倒,解除作家會籍後,她持續創作。郭良蕙之子孫大程表示,母親這輩子共寫了60多本書,打破文壇對她「只靠美色成名」的偏見。
1980年代,寫作逾30年、且專寫長篇小說的郭良蕙,用100天時間環遊世界。旅行過程中,郭良蕙徹悟「人生充滿罪惡,尤其是寫小說!」回台後,她離開「人」的世界,一頭鑽進「物」的世界,開始鑽研骨董文物,寫了十多本關於藝術收藏的專書。郭良蕙走過萬丈紅塵,晚年在家中布置一個小教堂,孫大程也成為知名牧師。













人生充滿罪惡,尤其是寫小說!”
从前没有听郭老师说过,如果我听到,我会问她为什么的。现在要想想,好好理解理解了,,,,,,,,








本坛有关郭良蕙老师的帖子


郭良蕙老师给湾区论坛的话http://bachinese.com/forum/read.php?tid=6412
热烈欢迎郭良蕙老师光临湾区检查指导http://bachinese.com/forum/read.php?tid=6289







《遥远的路》是邓丽君演唱的歌曲,由郭良蕙作词,顾嘉辉作曲


很多事不要再想
想也没有用
心太悲凉
很多事都是幻梦
自己编织的梦已成空
像云烟一样
何必回看以往
引起无限忧伤
风儿已停雨已住
满面晴朗充满阳光
重新调整脚步
前面的路还遥远还长







心锁 (豆瓣)










心锁 (豆瓣)心锁电影简介和剧情介绍,心锁影评、图片、预告片、影讯、论坛、在线购票



View on movie.douban.com


Preview by Yahoo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5179821/






导演: 何藩
编剧: 陈家立
主演: 吕秀菱 / 林瑞阳 / 俞小凡 / 李宗盛
类型: 爱情 / 情色
制片国家/地区: 台湾
语言: 普通话/国语 / 粤语
上映日期: 1986
又名: The Lock of Hearts


这次我搜到了心锁的电影,象大多数的小说改编后的电影,都不能百分百地完整地遵从原小说的原意。我觉的这部电影也是如此。














小小鸟 06-18-2015 16:22
阿平姐娓娓道来郭老师的点点滴滴,转文读来让人唏嘘不已,以前没有读过郭老师的书,有空要找几本读读

白菜 06-18-2015 18:14
“人生充滿罪惡,尤其是寫小說!”
从前没有听郭老师说过,如果我听到,我会问她为什么的。现在要想想,好好理解理解了,,,,,,,,
------我也真想知道。也许彻底暴露人性不为道德家所容?
谢谢阿平姐把一段忘年交还原给我们看,她真是个美丽精致的人儿。好像宋美龄晚年,不化妆是不下楼见客的,优雅的遗风。
我要看《心锁》,谁能锁住心!

阿平 06-19-2015 14:12
谢谢小小鸟的关注,
郭老师的书,应该在大陆找得到的。

阿平 06-19-2015 14:13
“人生充滿罪惡,尤其是寫小說!”

白菜呀,我本来没有想转这一篇的,就是因为上面这句话,又因为你说你“此生喜欢写作,欲罢不能”,我才转来的。

找了很多地方,都没有找着这句话是郭老师亲口说的。不知道是不是别人的臆想。
我又想,如果郭老师真这么想的话,那她又怎么会同意在中国大陆重新出版印刷她的小说呢。


小碗 06-19-2015 15:33
阿平, you are special.

鐡手 06-20-2015 21:02
“我却答:我是个很自私的人,为利益我会跟你斗个你死我活的,我们连茶都会喝不上的!然后,郭老师和我一起大笑。”————佩服阿平的坦荡与睿智!生活中很多事情还真就是这个理。

露佳 06-20-2015 22:07
引用
引用第2楼白菜于06-18-2015 18:14发表的  :
。。。
我要看《心锁》,谁能锁住心!


我也要看!

露佳 06-20-2015 22:09
谢谢阿平的介绍,郭老师真美!

阿平 06-21-2015 12:27


谢谢小碗和露佳。


铁手,是在真实人生中遇见过因了钱而没了朋友的事,所以害怕。

小幺 06-26-2015 11:08
呀,我都不知道郭老师去世的事情。还记得那时候我们欢迎郭老师来湾区“视察”,一晃就是这么多年。。。。。第一次看到郭老师的照片,真是太美了,优雅端庄。这些年一直执著于文字也令人敬佩。希望她在天堂安息。

阿平 06-28-2015 07:03
“一晃就是这么多年”

是啊是啊,一晃就十年了。

记得当时郭老师坐俺家电脑前,看你打的那些欢迎词,笑的可开心了。
她问, 哎, 这小幺是男孩么? 我说, 不是呢, 是个哈尔滨的美女.她还问, 那结婚了没?

这十年一晃的,这小幺都俩孩子的娘了。

水做的鱼 06-28-2015 20:33
跟阿平同怀念郭老师~!


查看完整版本: [-- 怀念郭良蕙老师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7.5 SP3 Code ©2003-2010 PHPWind
Time 0.014386 second(s),query:2 Gzip disabled

You can contact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