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超级高考工厂!揭秘:衡水中学“封神”之路 (ZT) --]

Bay Area Chinese--灣區華人 -> 教子有方 -> 超级高考工厂!揭秘:衡水中学“封神”之路 (ZT)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懒惰鬼 10-10-2013 14:40

超级高考工厂!揭秘:衡水中学“封神”之路 (ZT)

衡中校门街道边,今年考入北大清华的104名学生头像一字排开。街道不够长,考入港大和新加坡国立大学的77名学生没能露脸。

  衡水的GDP长年徘徊河北末三位,但衡中撑起了“教育名城”的所有名声。放假时校门口停驻近4000辆小车,十年中接待访问人数17万,如今参观须交600元会务费。

  学校实行“无死角管理”,从早上5点半到晚上10点10分,时间安排具体到分钟。成绩、德行、卫生全部纳入“量化管理”,包括“男女生频繁交往”、发呆、吃零食等都属扣分范畴。

  衡中“像黑洞一样”吸纳全省优秀生源,河北高考渐成独唱。2013年高考衡中独占清华北大招生人数的80%、全省600分以上考生的五分之一。在河北“衡中没有对手”。

  “衡水中学扩建工作是全市人民关心的一件大事,必须看大、看急、看重”,全衡水所涉及部门、单位都必须密切配合。衡中背后,是衡水全市乃至河北全省的教育资源集中。

  完全可以把衡水中学当做一家工厂来看待。流水线从每天清晨5:30开始运作,到每晚上22:10关机停工,其间的每一分钟都被精确管理。拿着衡水中学的作息时间表,你看不到哪怕一分钟,是留给学生们自由支配的。

  现代企业的流水线终于被无缝移植到中学教育当中。教师们仿佛是往电路板上焊接元件的女工——喜欢招聘女老师是衡水中学的一个传统,因为“好管理”——她们在规定的时间点上,娴熟地把语文、英语、数学等科目考试所需要的知识,焊接到这些十六七岁孩子的大脑里。这个工厂的产品,便是每年6月份的高考升学率。

  整个河北省的初中,都是衡水中学的原材料供应商。尽管恶评不断,当地政府也多次出台政策限制跨区域掠夺优秀生源,但衡水中学仍能轻松从全省甚至从北京遴选优秀生源。

  在这所超级中学的“英才街”上,2013年104位考入清华北大学生的头像贴画从街口一字排开,一直延伸到校门口。

  300米的小街显然不够长,考入香港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国际名校的77名学生甚至都没能一一露脸。

  在这300米的小街上,可以看到教育的理念和荣耀被层层削减后剩下的东西:考试,考更好高校以及最好的高校。

  英才街热闹的背后,2013年河北省高考几乎是衡水中学的独奏表演,不仅囊括了河北省文理科状元,文理600分以上的考生也超过全省的五分之一。考入清华北大的104人使得衡水中学独占两校河北招生人数的80%,并成为河北自新中国成立以后首个两校录取学生过百的中学。

  这已经是衡水中学连续第14年在河北省高考中夺魁,在全国15000余所中学里再添传奇。而在民间,衡水中学被追捧为“超级中学”之上“神一样的学校”。

  中国恢复高考36年,在基础教育层面则是逐渐摆脱“农村包围城市”,资源向城市倾斜的历史过程。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超级中学”现象,在屡创应试神话的同时,更加剧了资源失衡和教育不公。因而在落后地区眼中,“超级中学”被形容为一个个超级“黑洞”。

  衡水中学则是一个例外。和大城市超级中学若干分庭抗礼不同,衡水中学在整个河北没有对手,且像一个反向“黑洞”般将石家庄乃至北京的优秀学生尽收门下。衡水这个经济省内倒数、曾经贫瘠的盐碱地也因这所学校而成为盛名远播的“教育名城”。

  一直以来,围绕衡水中学的质疑和获得的成绩一样巨大。作为落后地区基础教育一次难得的“逆袭”,以半军事化管理、绩效量化等现代公司管理手段为特点的“衡水模式”在国内迅速传播并被争相仿效,一边被捧作济世良药,一边又被斥为应试教育的复辟和滥觞。

  如今,出身小城的衡水中学已经站到了当地“教育生态链”的顶端,并继续扮演着掠夺者的角色,令那些同样是落后地区的基础教育“雪上加霜”。衡水中学带来的争论还远未休止。正如《人民日报》在2013年7月一篇文章的标题——衡水中学:没对手有隐忧。

  朝圣者

  家长来了,全国各地的老师们也来了,他们是衡水中学的“朝圣者”。

  位于北京以南270多公里的河北衡水有着便捷的交通,却有着与之不相称的经济发展水平,由于资源缺乏,GDP长年徘徊河北末三位。衡水中学几乎撑起了这座小城所有的名声,学校位于市区西南一片低矮的居民区,来往大货车卷起的尘土时常将街道陷入一片灰蒙。

  衡水周期性的繁荣,则出现于每个月学校放假的日子。外地家长们赶来衡水看望念书的孩子,挂着各地牌照的小汽车会将街道塞满,整个城市都会陷入拥堵之中。

  衡水中学是拥堵的中心,其门口有时会停驻近4000辆小汽车,绵延数公里。天长日久,“衡中堵车”已经成了市民长期反映的民生难题。衡水交警部门还为此专门制定《关于衡中放假期间联勤工作方案》,派出30名工作人员以保障衡水中学附近通畅。

  “能考个好大学,见不到孩子也值得。”家长们对拥堵也很能忍耐,他们每个月只能见一次孩子,陪孩子吃顿饭。他们觉得孩子能到衡水中学念书,就是送进了“大学的保险箱里”。这是一件值得感恩的事。

  家长来了,全国各地的老师们也来了,他们是衡水中学的“朝圣者”。虽然是以研讨会的名义来到衡水的,但老师们的参观并不免费,为此他们需要缴纳600元的“会务费”。

  “这是我去过的地方里门票最贵的。”一位参观过衡水中学的老师打趣说。他早就听闻衡水中学的名号,学校派他和同事来这里的目的,是希望借助这里的经验来提升升学率。

  当老师们走进衡水中学所在的英才路时,一眼难以看到尽头的头像贴画会令他们感到震撼。边走边看,这些图腾般的图画会让他们心情变得虔诚。等到衡水中学门口,数字化介绍高考成就的巨大展板会再度强化他们的惊异。

  脖子上挂着吊牌,他们像学生一般排队,在衡水中学工作人员的带引下进入校园参观。激情课间操震天的口号,无人抬头的自习课,午饭时间学生的奔跑,都会给这些老师留下深刻印象。然后认真地在笔记本上记录下“封闭管理”、“量化教学”这些词语。当然,不少人还会反思自身,写下长篇大论的参观感受。

  云南等地的中学更为直接,老师带着学生坐了36小时的大巴来到衡水中学参观,为的就是在这些学生心中“埋下信念的种子”。

  除了造成拥堵之外,这些外来者仍不无可爱之处,他们会住满市区数量庞大的酒店,购物消费。曾经,一个全国性的高中校长论坛在衡水中学举行,校长张文茂一再要求减少参会人数,原因是“衡水市区的宾馆住不下”。2011年衡水中学承办会议,尽管包下衡水所有的宾馆,还是有不少与会者只能到几十公里以外的县城去住宿。

  十余年来,到衡水中学参观学习的外地官员、师生就有17万人。衡水中学宣传处主任张永笑称,衡水中学为衡水的宾馆业作出了很大贡献。

  但这些取经者学到了什么“真经”呢?换句话说,衡水经验,是否可以在全国复制?

  陕西老师刘波9月初参观了衡水中学,他对学生疯狂的学习态度感触颇深,回校之后他发现自己所在的学校环境根本没法那样要求学生,憋到最后,他觉得自己唯一能做的就是多给学生布置一些作业,结果换来一片哀嚎。

  衡水中学成名了,山东的老师曾慕名来学习过。但来过以后,之后就不再来了,因为山东禁止中学补课。“衡水模式的基础是建立在对学生时间控制之上的。”曾在衡水中学任教10年的李娟说,禁止补课打断了生产线的连续工作。

  强人校长的“药方”

  “国家级示范高中”建设的政策并没有出台过。但李金池却凭借这个虚拟的幌子,完成原始积累。

  时间倒前20年,衡水中学还只是衡水市(县级市)下辖的一所中学,招生范围仅限于全市。衡水中学退休教师戴藏云还记得,当时衡水中学房屋破旧,还有被洪水淹过的痕迹。1992年,李金池开始担任校长,这成为衡水中学的转折点。

  “学校管理十分混乱,教学也是一团糟。”李金池回忆说,当年衡水中学召开班主任会,副校长讲话,台下有人喊了声“别听他瞎掰扯,散了吧”,众人一哄而散,留下几个领导在台上面面相觑。1992年,在衡水地区十一个县的教学评比中,衡水中学排名靠后。

  “当时组织部物色校长时找了不少人,但大家都不愿理这个烂摊子。”接到任命后,李金池回到家一宿未眠。

  戴藏云与李金池是河北师范学院77级的同学,毕业后又一起被分配到衡水中学。“他本来是一名历史教师,有些家国情怀。”戴藏云说,李金池还善于管理。

  面对衡中的沉疴,李金池开出的第一个“药方”是整顿校风校纪。当年,衡水中学围墙低矮,学生纪律涣散经常逃课,而一些社会青年也可以翻墙入校滋事行窃,甚至骚扰女生。“我当时忙完一天的工作,还要带领学校中层蹲点抓流氓,经常抓到一两点。”李金池说,为了震慑流氓,常常抓住后是先打一顿,然后再扭送派出所。

  1993年,衡水中学关闭校门,实行全寄宿、准封闭管理,要求所有学生一律住校。“扎紧篱笆,管理就方便了。”

  但与落后的硬件水平相比,校园管理还不算多大的难题。当时衡水地区尚未建市,仍是个传统的农业地区,市区仅有三万人口。盐碱地里广种薄收,经济发展的落后也牵制了教育。戴藏云还记得,那时很多中学连一幢像样的房子都没有,教学和住宿都在平房里。

  李金池穷得连一块砖都买不起,当时衡水中学一年的办公经费仅有一二十万元,仅够发教职工的工资。1993年,李金池听到一个消息——教育部正在酝酿建设1000所国家级示范高中。他认为机会来了。

  他先在学校的大会小会上频频提及这个未经证实的事情,并勉励师生为之奋斗。当年教师节,衡水市委书记与市长都来到衡水中学考察。李金池重点汇报了衡中争创“国家级示范高中”的目标,他对领导说:“衡水地区必须要争取一所,衡水中学要担起这个责任。”

  时值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湖北的黄冈模式正风靡中国,凭着“奥赛、高考和教辅”三大法宝,黄冈中学缔造了基础教育的第一代“神话”,宣称“把中国考起来”。红火之时,黄冈中学不仅上央视上教材,大卖教辅试卷,每年都有全国人大代表名额。仅十余年后,学校每年效益就过千万,还到外地开分校。基础教育为贫困地区带来的名声与经济反哺,刺激了地方教育政绩观的兴起。

  “国家级示范高中”这个饼画得很有诱惑力。戴藏云回忆当年一次全市干部会,市领导特别提及衡水中学,希望能把学校办好。经过李金池向市领导的多次请缨,衡水决定花力气办好衡水中学,校园硬件建设被提上日程。

  “当时市里投资1200万,分三年支付。”李金池说,每年400万在当时的衡水已经非常可观,占去衡水地区每年财政预算教育支出的三分之一。第二年,衡水市财政困难,只拿出了200万元。为了保证工期,李金池开始东拼西凑,连一些低分生缴纳的“借读费”也拿了出来。资金到位之后,很快新的教学楼、图书馆都建立起来了。这些建筑衡水中学一直使用到现在。

  事实上,“国家级示范高中”建设的政策并没有出台过。但李金池却凭借这个虚拟的幌子,完成原始积累。1995年,衡水中学成为衡水地区升学率排位的第一名。1996年,衡水撤地设市,衡水中学被划为市教委直管中学。借助扶摇直上的办学成绩,李金池又向市委市政府提出提升衡水中学行政级别,以比肩其他地市的知名中学。1997年,衡水中学升格为正处级单位。

  “如果说有什么可以分享的经验,那就是善借外力。”20年后,李金池这样总结衡水中学的崛起。

  一切公司化

  就连处理学生的早恋问题,衡水中学的量化也做到极致,如男女学生交往频繁,会酌情量化扣除班级德行分。

  衡水中学开始腾飞的1994年,800公里外的湖北黄冈中学恰逢90周年校庆,黄冈市城区许多单位放假一天,中央政治局五位常委为其题词,七十多家中央及地方媒体蜂拥而至。

  这样的殊荣,对衡水教育界构成了不小的冲击。置身于发达的京津唐工业区之外,经济指数全省倒数的衡水也在努力寻找出路,李金池和衡水中学也不例外。

  对衡水中学而言,学习大城市高薪聘请名师自然是不可行的,衡水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因此,李金池后来回顾的治校措施,更多是从衡水中学内部发掘潜力。“竞争是衡水中学发展起来的关键。”无论李金池还是衡水中学的老师们,都会这样总结。

  “衡水中学管理的特点就是没有死角。”戴藏云说。所谓“没有死角”,就是实行全寄宿、封闭管理,在校内,学校全面安排学生的学习、活动和休息。而林林总总的校规细致到“能否带橘子进教室和穿短裤睡觉”。

  流传于网络的一张课表,记录了衡水中学校园生活的紧凑,学生从每天早上5点半起床开始,一直到晚间9点50分,排得满满的。就算是晚间放学之后,学生也必须十分钟内跑回宿舍并上床休息。如果学生违反,将面临惩罚。

  衡水中学的一天,是从操场上震天的口号声中开始的。每个班级音量的大小,直接决定了这个班级的量化考核分数。就算是站在操场上,每个学生手中也都拿着书本在朗诵,争分夺秒。就算是吃饭,学生们也是争先恐后跑去食堂,一度学校规定不许跑,甚至派人检查,仍然管不住。

  “我来衡中做什么,我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今天做得怎么样。”经典的“衡中三问”,是衡水中学学生头顶的“道德律令”。而激励人心的口号则见于每个班级和学校的各个角落,就连上楼的阶梯上都是各种各样的公式。积极、竞争,已经深入校园里的每个角落。

  “衡水中学的管理说到底就是封闭管理和量化考核,这是一个钢镚的两个侧面。”李金池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封闭管理是第一步,可以为学校营造一个单纯的环境。而要调动老师的积极性,量化考核则是不可或缺的。而有去过衡中的参观者认为,绩效量化其实就是借助现代公司手段管理校园,无止境地追求效率和数值考量。

  从量化班级入手,班级的学习成绩、纪律、宿舍卫生状况,都会影响考核成绩。而考核的成绩直接与班主任、任课老师的绩效评定发生联系。“比如坐班,量化会具体到每个小时。”李娟曾在衡水中学任教10年,她说执行量化考核的是学校课少的音体美副科的老师和教务干事,他们统计成表并公布出来。

  “学校利用了老师们的自尊心。”李娟说,量化考核鞭策结果是,老师只能拼命工作。

  对于量化考核、坐班等措施,教师中不少人反对。“当时一些教师抵触,在背后骂我。”李金池回忆说。戴藏云觉得李金池有自己的政治智慧,他常常将一个制度先在学校中层干部会上透风,但并不急于实行,等到教师们下面骂完了,情绪平静后,他才突然宣布实施,反对的声音就小了。

  除开硬的一面,李金池还有软的方法。推行班级量化考核,反对最厉害的是班主任,因为考核结果最终会落到他们头上,李金池一度将班主任的津贴从8元提高到40元。学校经济宽裕之后,他给教师们盖了住房,他和其他学校领导都靠后,好房子让一线的教学骨干先选。

  统一的管理逐渐有了成果,衡水中学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从几人到了十几人。2000年高考,衡水中学力压石家庄二中这些传统名校,成为河北省的高考冠军。

  “你们中要出更多的吴仪,要出更多的鲁迅。”戴藏云曾多次看到,李金池的一句话就能让台下的学生嗷嗷叫。李金池成为这个学校的标志。他每天早上会带领师生跑操,和5000名学生一起高喊口号。按照他信仰的“工作安排紧凑了就是激情”,衡水中学的时间表里每件事都被精确到了分钟。

  就连处理学生的早恋问题,衡水中学的量化也做到极致,如男女学生频繁交往等“非正常接触”,会酌情量化扣除班级德行分。

  2002年9月,中国教育报头版连续四天以《一个教育函数式的解读》为题报道了衡水中学办学经验,衡水中学声名鹊起,被称为“教育神话”。李金池还记得,当时学校里找他的电话都被打爆了。2004年,李金池从校长位置上调任衡水市教育局局长,那时他在衡水已经家喻户晓。

  难道教育局管不了他们吗?

  衡水中学等超级中学的“掐尖”,使得大部分县市中学的处境越来越恶化,被业内人士形容为“站起一个,倒下一片”。“难道教育局管不了他们吗?”一份投诉材料这样写。

  李金池离开衡水中学之后,他原来的下属张文茂接任衡水中学校长一职。这时候的衡水中学俨然是河北省内首屈一指的名校。全国政协委员迟福林曾认为,地方政府是“超级中学”现象的始作俑者,许多地方领导以辖区内拥有“超级中学”为荣。

  而对于衡水当地而言,衡水中学无疑是手中筹码,如果运用得当,这将是小城最耀眼的“名牌”。

  在河北,超级中学的苗头则出现在2003年。这一年石家庄二中成立分校,在河北教育界引发震动。当时许多教育专家已经预测到这将带来的“黑洞效应”和对教育公平的破坏。此后,河北省内的知名中学仍纷纷设立分校扩大招生。

  当时,高考已经成为超级中学的秀场。人大附中、西工大附中、南开中学都已经形成气候。这些中学多分布在首都和省会,当时优质的师资和生源向大城市流动是趋势。相比而言,衡水中学面临一场逆流而上的战斗。

  2006年9月,衡水中学将一所民办中学收入旗下,改名为滏阳中学,专门招收复读生。凭借衡水中学的名气,第一年就有近千人入学就读。利用生源的“马太效应”,衡水中学开始在河北省各个地市吸收生源。

  “实际上,衡水中学能考上十几个清华北大,已经到了极限。”河北教育界人士对南方周末记者说,衡水中学原来的招生范围仅限全市,多数学生都来自于市区桃城区(原来衡水县级市)。衡水中学已经将这些学生的潜能最大程度挖掘了。

  衡水中学要继续迈进,就必须打破“不得超范围招生”的藩篱,广纳全省的优秀生源而教之。李金池说,在他任校长最后的两年里,已经有外地的学生慕名来衡水中学。衡水中学的加入,使得河北超级中学的争夺倍加激烈,主要体现是优质生源的争夺,免收学费甚至是给钱给物这样的招生“谍战”在各处上演。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顶级的“尖子生”则流入了衡水中学这样的一流中学。2010年中考,邢台市区前100名学生留在邢台的只有30多名,接近70人流向石家庄二中和衡水中学。

  “县里招生环境越来越恶劣,很难招到和留住优秀学生,高考升学率滑坡严重。”河北赞皇县中学校长侯树军曾对媒体说,衡水中学等超级中学的“掐尖”,使得大部分县市中学的处境越来越恶化,被业内人士形容为“站起一个,倒下一片”。

  2011 年,赞皇县中考前200名,最后留赞皇中学的仅60人。赞皇中学一度出台政策,将出十万元奖励考入清华北大的学生,但一直没有机会兑现。而某名校招生老师在赞皇还被打了。而河北当地媒体,不时接到关于衡中等名校违规招生的举报和投诉,“难道教育局管不了他们吗?”一份投诉材料这样写。

  2011年7月15日,河北教育厅基教处曾通报衡水市第二中学、临城中学、石家庄二中分校等三所学校违规招生,但并无详细处理说明。

  衡水中学成为乱局中的赢家。从十几人到近百人,衡水中学考入清华北大两校的人数占掉了全省大部分,超越石家庄二中等传统名校,独霸河北。虽然河北省教育厅一再禁止超范围招生,最终都不了了之。

  “在我们的班上,当时就有超过20个同学是外地人。”衡水中学2007届学生张雨说,甚至不少北京、山东等地的学生也在衡水中学学习。

  虽然,本地学生的主体地位受到了冲击,衡水中学服务本地的作用下降了。但衡水当地政府却跟衡水中学进入了“蜜月期”。每年高考成绩出榜之后,衡水中学的网站会挂满衡水各个领导的贺词。

  2009年,衡水市原市委书记陈贵在考察衡水中学扩建工作时也表达强力的支持:“衡水中学扩建工作是全市人民关心的一件大事,必须看大、看急、看重。”他要求衡水中学扩建所涉及的部门、单位都要密切配合。

  除开当地市委市政府的鼎力支持,衡水中学还有另外一张可供资助的“关系网”。据熟知衡水中学招生的人士说,衡水中学一座难求,外地学生要进去必须有高官的“条子”。能拿到“条子”的学生,不是子女也会沾亲带故。这些关系会帮助衡水中学免去不少麻烦。

  “从现在学生家长的通讯录就可以看出,不少家长都非等闲之辈。”曾做过衡水中学班主任的王莉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她和丈夫在高速路上因严重违章被扣车,她忽然想到班上一名学生的父亲是交警部门的领导,就拨通电话求助,很快她和丈夫就直接开车走人。

  “我一个普通老师都可以这样,学校能动员的资源就更厉害了。”王莉说。

  走中间路线了

  李金池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承认:当年搞的是题海战术,拼学生、拼老师,做了不少违背教育规律的事。“我现在走的是一条中间路线。”

  58岁的李金池现在是石家庄一所民办中学的校长。2010年,他从衡水教育局长位置上退下来后,再度回到熟悉的教育实践领域,任精英中学的校长。

  “他将自己的经验运用在这里,学校很快有了起色。”退休后曾在精英中学兼职的戴藏云说,李金池到达精英中学后,他的“名人效应”使得这所民办中学当年招生就满额,优质的生源开始往这里流动。2013年高考,精英中学的一本、二本上线率就达到了石家庄全市第一,人们惊呼“衡水中学奇迹再现”。

  “我现在走的是一条中间路线。”李金池说,到精英中学之后他对教育又有新的思考。但他的方式仍然没有变化,精英中学封校后实现了封闭管理,李金池仍旧在这里提倡他在衡水中学运用过的“激情教育”。

  近年来,关于衡水中学教育模式的讨论从未停息。李金池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承认:当年搞的是题海战术,拼学生、拼老师,做了不少违背教育规律的事。有些老师甚至体罚学生,采用棍棒教育,学生累得发昏,老师累得吐血。他说,从1997年后他也开始探索课堂改革,增加学生课堂参与度。

  吊诡的是,越来越多的中学都开始以衡水中学为师。对于河北那些利益受损学校而言,要生存下来就只能学习衡水中学。然而,衡水中学的“马太效应”已成,要撼动几乎不可能。

  李娟介绍说,如今衡水二中、衡水十三中都是学习衡水中学的治校模式,甚至在某些做法上青出于蓝。衡水二中提倡“低进优出”,招收衡水中学余下生源中的优秀者,目前每年也都有5人左右考上清华北大,实力远超其他地市的名校。

  “比如衡水中学的每日教研——把老师聚齐开会交流经验的做法,就是学习二中的。”李娟笑说,衡水的中学间展开了发扬“衡中模式”的比拼。

  “衡水中学的本质是一种过度教育。”一位衡水中学的离休领导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张雨还能记起她2007年在衡水中学复读的日子,发呆、吃零食、撕纸都会被记录,损失班级量化考核的成绩。一天晚间,她尿急去上厕所,就被工作人员记录下来,第二天通报批评就上了黑板报,班级量化考核被扣掉一分。

  如今,无数渴求升学成就的学校将衡水中学的经验奉为圭臬。这让李娟感到忧心,教师的状态最终会影响到学生,考核的压力也会间接转移到他们身上。

  “谁的青春可以被量化呢。”李娟说。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3/10/10/2715397.html

木子李 10-10-2013 15:35
一声叹息!

势利的社会风气,势利的高考,势利的教育。

枷加 10-10-2013 17:19
昨晚还和娃她爸爸在看这家学校的报道。网上查的,上榜人数超多。
一边还在教导孩子说“看人家,作这么厚的卷子,才能考上~~~~~”了,女儿

懒惰鬼 10-11-2013 10:47
这样的学校能培养出来的只是社会的齿轮和螺丝钉。 而一流学校应该培养出社会的大脑。

这可能也是清华北大世界排名只能在停留在四,五十名的原因之一吧。

username 10-13-2013 20:32
我猜大概把那个省聪明勤奋的小孩都招过来了吧。  

username 10-13-2013 22:39
我倒不这么看,虽然我以前是这么看的。。。

我大女儿从小有hbo,cnn,sesame street, disney channel看,还有ipad,3ds和电脑上面的英文学习软件,加上我在加拿大帮她买的英文发音书电子笔。  我觉得她的英文听力即使跟在美国长大的小孩比也是不输于他们的听力,说也没有太多的问题。  我不是说她聪明,但是她有她父母给的大量的资源,学英文很多时候可能比弯弯不能负担这些资源的家庭容易太多了。  中国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人才外流, 当然我不知道这个问题严重还是不严重。  有钱人家的家庭未必愿意把孩子留在中国读书,不是号称如果美帝大学要开家长会,祖国政治局都得空了吗。  清华要跟美国最好的大学抢中国最优秀的人才的话, 我觉得清华北大未必抢的过。  不过这不是重点我又跑题了, 我家不算有钱,我觉得在弯弯算是中等偏下。  但是即使这样的家庭,我想在能够提供小孩学习资源方面是远远超过很多弯弯贫困家庭的。  

很多穷人的孩子未必比有钱人的小孩笨,甚至可能比较聪明。  回到我那个倒霉催的大女儿,她未必聪明,她聪不聪明我实在不知道,但是英文可能比很多穷困弯弯家庭的小孩好,我敢赌这里面一定有比我女儿聪明的孩子。  如果穷人不如此刻苦,他们就真的是什么机会都没有了。  在我印象中河北是蛮穷的一个省,文章里说那个地方又很穷,如果不是这样子读书,他们可能就真的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了, 更不用说跟那些城里的孩子斗争了。

username 10-13-2013 22:45
我大女儿一直觉得英文非常简单,觉得是大家从小就应该会说的语言。  我跟她说我当年苦读英文她觉得不可思议,问我为什么小时候我不玩sesame street。  

娃娃天使 10-14-2013 06:25
同意有色观点!一直认为农村肯定有聪明的孩子,只是他们从小的教育资源跟城市比差太多了,尤其是英文,真的是天壤之别,城市里的孩子几乎从幼儿园就开始上英文课,小学更是各种各样的补习班,而农村只是普通的上课而已,因此我感觉农村孩子考出来真心不容易,当然他们也比城市很多孩子吃苦耐劳,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不过我很倾向农村可以出来更多的孩子,因为感觉这样才足够公平!
如果我儿子找大学生补习功课,我更希望是农村的孩子,因为这样可以资助他一些,当然前提是他的性格要好,要开朗阳光!

newport93 10-14-2013 06:36
勤奋是一个人受益终身的美德。所谓天道酬勤。。。如果这些河北贫困地区的孩子们不是这么勤奋,他们连做社会齿轮和螺丝钉的机会都没有。业精于勤,聪明很多时候是被激发和强化练习出来的,天才除外。

尘姥姥 10-14-2013 08:54
觉着这家中学能出如此成绩是有它的一套。 还是该拿些credit的。

同意新港的意见:天道酬勤! 除了天分, 勤劳也是一条出路。我为自己不仅自己无能而且还没当好虎妈而汗一个!楼主懒惰鬼是伪懒惰鬼,真懒惰鬼尘姥姥啊俺这就面壁去!

懒惰鬼 10-14-2013 16:02
原标题:高考“神校”衡水中学来南京考察澄清“学生吃饭只给4分钟”是误传 (ZT)

104人考入清华北大、本二上线率高达98.2%,被称为“高考超级工厂”的河北衡水中学,昨天出现在南京。衡水中学副校长康新江带着约60人的“教师团”,考察南京一中、金陵中学和南师附中。康新江谦虚地说,衡水中学有很多地方需要进步。对于社会上对衡水中学的争议,康新江回应,“衡水中学办学有独特性,因此很难复制。”

扬子晚报记者王璟

“神校”现身

104人进清华北大 衡水中学来南京考察

在网上搜索河北衡水中学,你会惊讶地发现:那里的学生太能考试了。

不信?那就来看看这所学校的“高考战绩”:截至2013年连续14年成为河北省高考冠军,再出河北文理科状元,文科类包揽河北省前十名。2013年,衡水中学共有104人考入清华北大,占清华北大河北招生人数的80%,还占全省600分以上考生的五分之一,在当地被奉作“神校”。

近日,随着媒体的介入报道,各种质疑声也充斥着网络:《衡水中学的“封神”之路超级高考工厂》、《揭秘河北衡水中学:学生发呆吃零食都属扣分范畴》、《记者采访河北衡水中学:学生称其如人间炼狱》……一时间,衡水中学“热得烫手”。

昨天上午,分管教学的衡水中学副校长康新江来到了南京一中,和他一起来的有50多位一线老师。“我们之前做的功课很足,还上网搜过很多资料。”衡水中学国际处主任闫文国告诉记者,他对一中的国际部教学十分感兴趣。“我们那边学生家庭条件比较差,学校也招了两届国际班,目前只有30多人。”对于闫文国来说,他此行最大的任务就是看一看,南京高中的国际化办学是怎么做的。

副校长康新江此次考察的任务则更加重,他想了解的是南京一流高中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模式。他的第一步,就是带老师进课堂。昨天开课的是南京一中物理特级教师、教授级高级教师夏季云,他上的这堂课是《滑动摩擦力》。“夏老师的课讲得非常好。”同样是物理学科的康新江忍不住赞叹道。

南京一中旨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所设的崇文班、研究性学习、海外孔子课堂、慕课……南京一中对教育理念和做法的介绍,让康新江充满了好奇。在约半个小时的交流时间里,康新江不断地提问并记录。

“我觉得南京一中是一所办学品位很高的学校。”谈起所见所闻,康新江很有感触,每个学校的办学理念都不一样,办学模式也不尽相同,所以交流下来,能够有很多收获。记者了解到,下午的行程中,康新江一行将访问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金陵中学,而著名中学南师附中的考察就安排在今天上午。

回应质疑

质疑1 生源黑洞

学生过万,外地生是慕名而来

扬子晚报:现在对衡水中学的报道非常多,能否介绍一下学校高考的基本情况?

衡水中学副校长康新江:学校规模大,不少外市学生会慕名而来。我们学校分成两个校区,超过1万人,其中高考复读班有一千多人。我们的班级设置分为实验班、普通班和特长班。实验班的班级数占年级总班级数的约三分之一。今年学校的高考成绩本一上线率达78.9%,本二上线率达98.2%,本三上线率100%。其中,清华北大一共有104人,另外还有118名特长生进入不错的大学,其中包含清华美院、中央音乐学院等。

质疑2 吸金黑洞

参观学校600元?根本不收费

扬子晚报:有报道称,衡水中学十年中接待访问人数17万,如今参观须交600元参观费。

衡水中学副校长康新江:我也听说有个17万人次的参观数据,但是并不清楚数字的准确性。我们学校上个月就成功举办了第十五届全国高中教师专业发展论坛,参会人数有4600多人。来学校参观并没有什么参观费,传说中有人提及的600元参观费可能是指有一次会议所须缴纳的会务费。

质疑3 铁腕管理

高考靠精神特区,单纯减负不科学

扬子晚报:您认为,衡水中学取得高考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衡水中学副校长康新江:我个人认为,一个学校的成功,最关键的还是“学校文化”的建设。我们学校营造氛围的特殊之处,就是在打造“精神特区”,这包含三个方面:第一是追求卓越,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第二是改革创新;第三是团队精神,衡水中学按单个老师拼,拼不过很多名校,但是按照团队打造,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认为,单纯减负并不科学。现在的学生更需要磨练,他们最大的问题是没吃过什么苦。

质疑4 魔鬼教学

我们保证学生有8小时睡眠

扬子晚报:网传一份贵校的作息时间表,早上学生5点半起床,晚上10点教室熄灯,10点10分睡觉。6点15分高三吃晚饭,6点19分高二吃晚饭,6点23分高一吃晚饭,真把学生的时间管理都精确到分了吗?

衡水中学副校长康新江:精确时间是衡水中学的一个特点。这里的吃饭时间只是各个年级离开教室做吃饭准备的时间,并不是指吃饭时间只有4分钟。我们保证学生一天8个小时的睡眠,中午专门设置了一个小时给学生午休,不允许看书。夜里从熄灯到起床有近7个半小时。再比如,学校一年的大型活动有五六十项,有40公里的远足、成人礼、大师进校园等等。我们的活动持续性都会比较长。每年3月份有个学生表彰会,以奖助学金形式受到表彰的学生有6000多人次。

扬子晚报记者:现在很多人都去衡水中学取经,您觉得学校的成功可以复制吗?

衡水中学副校长康新江:不可复制的是学校文化。

各方声音

去参观过的南京校长:

数千人跑操气势大 做完作业才能回宿舍

“一届高考能出104个清华北大生,这所学校肯定有值得借鉴的地方。”谈到衡水中学,南京一中尤小平校长如是说。

其实在2011年时,“衡水现象”就在业内被探讨过。昨天,扬子晚报记者就采访到一位曾去衡水中学参观过的南京中学校长,“学生们喊的是整齐划一的口号,班级布置也很有特色,但主要是以高考为主题。”

这位校长说,仅仅看学生跑操,就能看出衡水中学的半军事化管理。“数千人在校园里跑操,可谓气势宏伟。一个个班级组成一个个方阵,每个方阵都要有七八十人。学生一个贴着一个,只要有一个人出错,肯定跌倒一大片。我看到的场景是学生们跑步时候的整齐划一,没有严格训练很难达到那种程度。”

这位校长还说,“不过那里的学生专注力很强,学习效率非常高,学生必须完成当天的作业才能回宿舍,学习任务日日清。”

教育界资深人士分析:

衡水中学经验,江苏难以复制

一位教育界资深人士分析道,衡水中学的成功,只是特定时期下的特定产物,即使高考再优秀,其经验在江苏也难以复制。

招生权力

衡水中学

衡水中学云集了河北省最优秀的生源,很多学生、家长都是慕名而来,不少都是外市生。

江苏各校

江苏反对跨市招生,以前南京有过的省招班都已经叫停,如果仍然违规招生,学校就要受到处罚。

学校规模


衡水中学

衡水中学是一所名副其实的“超级中学”,学生总规模已达上万人,一个班的人数要有70多人。另外还招收复读生。

江苏各校

江苏不允许把复读班开在普通高中里,而且严格控制学校规模。南京一中、金陵中学和南师附中1年招生加起来也就2000人左右。

学生出路

衡水中学

学校最终极的目标只有一个——高考。师生们的梦想是单一的,出路是单一的。

江苏各校

南京一些高中已经为学生架设成才“立交桥”,在校生毕业后甚至可以直通世界一流大学。  

http://news.ifeng.com/society/2/detail_2013_10/15/30321303_0.shtml

懒惰鬼 10-14-2013 21:06
辽宁高考状元从香港大学休学复读:压力巨大 (ZT)

父亲的压力

“我也很脆弱。”作为刘丁宁的父亲,在刘丁宁回到本溪高中复课后,刘兵除了工作就是专心陪女儿。他还有一项特殊任务,为了保证女儿不被外界打扰,他每天接送女儿上学放学,他担心女儿承载的东西太多了,特别是经过一年时间来准备高考,体力和心力都透支了。他透露,丁宁现在特别难受,“孩子现在身心压力很大,不是一般的压力。”

同学的忧虑

对于刘丁宁作出的决定,魏新元既尊重又不乏忧虑,“我担心的是她真正进入北大,发现现实的北大中文系不是理想中的北大中文系怎么办。她有没有对北大中文系作出更深刻的研究,包括老师的学术成就,授课方式以及更全面的评价呢?她不知道未来在北大面临什么,如果离开港大到北大,发现其实不是她想的那样,会不会面临更棘手的问题。”

自称“桃花源遗民”的刘丁宁,因为一篇《古顽》对北大中文系那种古朴氛围产生了想象。

———青年作家刘丽朵

刘丁宁说完全听不懂广东话,而且港大的几门课程跟她想象的中国古典文学没有关系。

———学长胡光明

“梳马尾,戴眼镜,明明眼泪就在眼角,她还是很开朗地笑。她说,她的梦想不是状元,而是北大中文系。”今年的辽宁文科状元刘丁宁突然从就读的香港大学返回母校本溪高中复读时,同学“铭Y铭”在“本溪高中”百度贴吧发出这样的感慨。

作为辽宁今年的高考文科状元,刘丁宁如何毅然作出了从亚洲排名第一的香港大学休学回高中复课重考北大的决定,不管是媒体还是网络都有很多猜测。但刘丁宁本人,在一片喧哗声中保持沉默,平静地继续在高中上课。成都商报记者远赴辽宁本溪,历时数天,独家采访到刘丁宁的父亲、外公、高中同学以及曾和刘丁宁有过长期沟通的北大中文系学生,还原这个令外人讶异的决定背后的前因后果。

就读港大

父母劝了一夜 勉强去了

今年高考,刘丁宁考了668分的高分(含加分10分),这个成绩让她跃然成为今年辽宁省高考文科第一名。她最终被香港大学文学院录取。但是,上了亚洲排名第一大学的结果,却没有让这个“有点古典”的女生太开心。

“您好,我是准大一学生,高三一直是北大中文系的梦想激励我的,可是阴差阳错进了香港大学文学院。我最喜欢中文系系庆那本杂志里您这篇文章,一遍一遍地读,冒昧地觉得算知音了。有很多思想问题想和您交流,毕竟我还小,不谙世事。很希望读研读博甚至当老师能回到北大中文系,当您小小学妹啦。辽宁本溪刘丁宁”

2013年7月19日,青年作家、北大中文系在读博士刘丽朵发现自己的一篇写于2010年名为《古顽》的博客文章下多了一条留言。彼时,刘丽朵并不知道刘丁宁正是今年辽宁省的高考状元,她只是把刘丁宁当成一个爱好文学的小妹妹。刘丽朵回复刘丁宁,告诉她港大文学院也很好,有机会可以到北大做校际交流或者参加暑期学校。

一个多月后,刘丽朵在自己的家中见到了在北京补习英语的刘丁宁。临走之时,刘丁宁还专门留了一封手写的信给刘丽朵。这封孩子气的信中充满了没有去成北大的伤感。刘丁宁告诉刘丽朵,她一直梦想上北大中文系,可父母劝了一夜,她才勉强同意去港大。“我感觉这封信就是一个孩子充满委屈写出来的,特别失望,充满悲伤。但当时也没太在意,就觉得她真正过去以后应该可以适应。”

“这孩子的北大梦都做了五六年了。”刘丁宁的父亲刘兵告诉成都商报记者,女儿一直想读北大,但是在报志愿时,出于对家长的孝顺,也觉得自己未出茅庐,最终动摇了。

北大之梦

因一篇《古顽》“迷”上北大

“小陈本科是学高能物理的,不知道他经历了怎样的核裂变,最终考入古典文献专业。如今他博士要毕业了……这种‘专业急转弯’在中文系屡见不鲜,就连我本人,也是由微生物学蹦到这里来的,可见人类中的一些变异品种对于冷僻无用的事物的追求总如飞蛾扑火一般……”

这就是刘丽朵发表在2010年北大中文系系庆校刊上的文章《古顽》。2012年的夏天,刘丁宁和她的几位同学一起到北大参加了一个中学生夏令营。让刘丁宁的高中同学、如今也就读于香港大学的魏新元不解的是,在北大待了5天,他们去听了一些讲座,但并没有中文系老师来讲课,不会对北大中文系有多深的了解,刘丁宁产生那么深的感情和向往好像并不现实。在魏新元眼里,刘丁宁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所有人都知道她特别喜欢文学,是一个具有古典气质的人,向往“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的生活。

魏新元并不知道,具有古典气质的刘丁宁看到了发表在北大中文系系庆校刊刘丽朵写的那篇《古顽》,这让刘丁宁对于北大中文系的向往更加如同火焰加剧燃烧。刘丽朵告诉成都商报记者,刘丁宁主动联系上她并和她见面后,就和她讨论文章里描写的中文系古代文学专业师生的生活。在刘丁宁看来,自称“桃花源遗民”的自己,也因为这篇文章对北大中文系那种古朴氛围产生了想象。

“她特别理想主义,让我想起年轻时候的我们也其实那样理想主义过。”刘丽朵说,在和刘丁宁的交流当中,她有一个很深刻的感受,就是刘丁宁虽然年轻,追求的却是理想中的饱满精神文化。她考虑学什么专业,并不是考虑以后找什么工作,进什么公司,而是更多追求精神层面的东西,把物质、利益什么的看得很轻。

休学之惑 粤语授课难适应 几门课程和“古典文学”没关系

此前有媒体报道,刘丁宁就读港大读的是最好的专业金融管理,而这个专业是父母帮她挑的。魏新元告诉成都商报记者,刘丁宁是自己选的专业,因为她喜欢文学,选的就是香港大学文学院。

而刘丽朵则进一步向成都商报记者证实,专业选择这个问题,是刘丁宁的父母向其妥协的结果。刘丁宁按照父母的想法填报了香港大学,而父母最终尊重了刘丁宁本人对于专业的选择。

但踏上香港的这40多天,对于刘丁宁来说确实是一次巨大的考验。内心并不情愿上港大的刘丁宁不止一次在QQ、微信上对刘丽朵透露,在这里每一天都是煎熬。成都商报记者从刘丁宁父亲刘兵口中得知,刘丁宁回来后身体状况并不太好。而刘丁宁70多岁的外公张引涛则表示,香港天气比较潮湿,刘丁宁去了不久,全身长满了疹子。

“1不是1,念‘牙’,去了香港就听不懂话,像聋子一样,就听懂一个字两个字。”张引涛向成都商报记者证实,刘丁宁去港大读书以后遇到的很大的问题就是,遇到用粤语授课的课程时难以适应。这让好强的刘丁宁很着急,很怕自己听不懂而落下课程。

目前就读于香港中文大学的北大师弟胡光明曾受刘丽朵之托照顾刘丁宁。对于语言关的问题,刘丁宁求助了胡光明,给其打了电话。根据胡光明人人网的日志,他说,刘丁宁告诉他完全听不懂广东话,而且几门课程跟她想象的中国古典文学没有关系。胡光明表示,港大文学院本身就很少有研究中国古典文学的教授,其本科课程设计上缺乏古典文学不足为奇。港大文学院,其学术研究方面,向来着重于西方文艺理论、思潮。这也在根本上与向往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刘丁宁的思路相悖。

胡光明在人人网的日志透露,香港很多大学基础课程的授课者,都是并不属于大学的、具有兼职性质的硕士生、博士生,他们大多来自香港本地。再加上香港高校本科生中,本地生占绝大部分的比例,广东话授课几乎成了一种必然。在大学的范围内,本科课程里最有香港特色的是导修课,几乎每个课程都有。导修课是一个让学生在助教与老师的帮助下,训练自主学习的好方式。在同学中大部分的本地生基本用广东话交流的情况下,就算你再努力学习,对广东话所知依然有限,当周围的交流(学习的讨论)基本上是没有文字材料的广东话时,她就只能“看着发呆”了。

对于在港大的不适应,刘丁宁也找过她的高中同班同学魏新元一次。魏新元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她那天来找我,说眼睛不好不习惯长时间看电脑,我说你要适应。”魏新元说,在港大,上课、作业、考试都是通过互联网进行。魏新元还劝刘丁宁,没有一个学校完全按照你的想法,你得去适应,日后你去工作,进入社会也离不开电脑。刘丁宁的回答是自己再坚持坚持。

刘丁宁还曾告诉魏新元,她在香港不熟悉环境,也不熟悉路。“我说我可以带你走,打印、复印、吃东西,都可以带你去。”魏新元说,刚到香港时,他感觉刘丁宁还是比较满意。但香港大学授课和内地大学有很大区别。这里没有班级也没有辅导员,外界的引导和督促突然都没有了。“每天只有邮件通知上课的地点和时间,即使不去也不会有人管你。你要选什么课,也是自己决定,学校不会干涉。这种自主的环境,我猜测她是不是也会不适应。”

“有人说她是为了72万港币的奖学金才选择的港大,我希望你可以帮忙粉碎谣言,绝对不是这样。”魏新元说,港大每年的学费是13.5万港币,住宿费是4万港币左右,4年加起来已经差不多70万港币了。奖学金差不多就是4年的学费和住宿费。而香港生活成本高,一天吃东西都需要100~150港币。刘丁宁选择学校不可能为了什么经济利益。

“一天花100元,哪行啊。”对于外孙女香港生活成本的问题,张引涛这样感慨。其实,刘丁宁一家在辽宁本溪只是普通家庭,母亲在保险公司上班,父亲是本溪市地税系统的普通公务员。退休的张引涛目前居住的居民楼非常陈旧,家中的家具也是好多年以前的。

最新动态

复读后,月考得了全校第三名

在香港大学办完休学手续的刘丁宁,在国庆期间回到了老家本溪。国庆假期之后,刘丁宁低调地回到本溪高中复课。而包括魏新元在内的几个同在港大读书的高中同学完全不知道此事。


“我们有点不解,她在走之前完全没有和我们讲过她的想法,没有任何交流。”魏新元说,自己是看到微信群里一个同学发了猜测消息后,打电话问了一个本溪高中的同学才知道刘丁宁真的回去了。“她应该和我们沟通一下,不应该草率地回去。”

刚回来,刘丁宁就碰到了学校的月考。结果,已经丢掉高中课本4个月的她还是考了全校第三。

外公张引涛说,刘丁宁从小学习好,也特别要强,回家就趴桌子上学习、写作业。成绩稍微不好,就哭得特别伤心。而且,刘丁宁没去香港之前,就说了要回来考北大研究生。“她就相中北大了。”

刘丁宁要强而又有主意的一面,在小学升初中时充分展现过一次。张引涛说,刘丁宁小学毕业,本来按照片区上不了她想上的那所中学,结果她自己跑去找了校长,把小学的成绩和奖状都给校长看,结果就去了。

http://news.163.com/13/1015/05/9B71IB7E00011229.html

懒惰鬼 10-14-2013 21:19
高分低能的例子。

我家大女初中一年级有一位香港转来的同学,原先在香港小学时是用粤语讲课的,英文是作为外语来学的。到了新加坡,上课全是英文,华语课用的是普通话,每堂课,语言都是问题。小孩才十二三岁,人家还不咬咬牙挺过来了,初中毕业时,还是全校最好的学生之一。

往往不一样 10-15-2013 02:34
当今在这个充满神奇的兲朝,出现任何现象抑或热点都如黑格尔说的那样------存在即合理!

举个未必恰当的例子:
      以前各行各业的状态可以比作是八大菜系,各行有各自的料理特点(比如教育是教书育人、医疗是救死扶伤、人民警察打击犯罪)都努力争取为人们提供尽量好的感受;
      如今各行各业的风味特色都已趋同,都成了火锅料理。教育产业化-----赚钱、医疗产业化------赚钱、那个部门更是处处以罚款为主,其它行业的工作核心依然是收钱,现在想想仅存免费的也只是少数的公共厕所啦!
      所以无论你是菌菇、豆制品(君子)也或是牛肉、羊肉(凡夫俗子)或是大肠、鸭血(底层草根),都会被不同行业的火锅料理,结局要么被吃掉、要么被弃之再换新的食材进去。

    兲朝火锅料理,宇宙第一厨艺!

Ps:最近在公共厕所嘘嘘后就在想:这小便池真是高科技!站到前面正在解带取出工具之时就会有水冲下,收起工具之后转身离开之时又有水冲下,时机掌握的真精确啊,高智能。但比这个还简单的事就做不到呢?比如“家长”要求“子女公布财产”怎么就那么难呢?想想算了,只要子女们财产还存在即是合理,不公布也罢!


查看完整版本: [-- 超级高考工厂!揭秘:衡水中学“封神”之路 (ZT)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7.5 SP3 Code ©2003-2010 PHPWind
Time 0.010847 second(s),query:2 Gzip disabled

You can contact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