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中国经济转型的三个错误倾向 --]

Bay Area Chinese--灣區華人 -> 投资理财 -> 中国经济转型的三个错误倾向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红眉 11-14-2012 00:55

中国经济转型的三个错误倾向

2012/11/13 08:01:57



30余年的高速增长将中国经济带到了一个更高的起点。按总量计算,中国已是第二大经济体;按人均收入水平计算,中国已经进入了上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根据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远景,到2020年中国的GDP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都要翻一番。那时,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并进入到高收入国家的行列。然而,靠什么来实现这个伟大的目标?对于这个问题,几乎所有人都能够毫不犹豫地给出标准化的答案:改革、转型。进一步,对于改什么、往哪转,许多人还能朗朗上口地给出同样是标准化的答案:城市化、经济结构转型、收入分配改革等。笔者无力用此短文去阐释改革转型的战略和步骤,只是想讨论一下“标准化答案”中包含的三个错误倾向。

错误倾向之一:过度强调城市化

长期以来,国内外经济学界都接纳了一个似是而非的观点:中国的城市化落后于(广义的)工业化。笔者也曾经一直在宣扬这个观点,之所以如此,起因于观察到的两个常用指标:中国的非农就业比重超过了60%,但城市人口比重刚刚过50%。因此,直觉很容易使我们以为城市化比工业化慢了10个百分点。但这是错误的。

以美国、日本、德国为例。这三个国家都早已完成了工业化,其非农就业比重一直保持在90%以上,而总人口中城市人口的比重远低于90%。在2010年,美、日、德的城市人口比重分别为82%、67%和74%。延续对中国的分析思路,美、日、德三国似乎也是属于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的国家。那么,哪些国家的城市化没有落后于工业化呢?巴西!作为一个常常被引为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案例,在2010年,巴西的非农就业比重和总人口中城市人口比重分别为83%和86%。

实际上,上述四个国家的案例仅仅是阐述了一个简单的事实:非农就业是关键,工业化应领先于城市化,这样才能保证城市里不会集聚大量的无业游民和贫民。为此,我们可以采用这样一个指标来重新界定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城市人口比重/非农就业比重。2010年,中、美、日、德和巴西的这个指标分别为0.71、0.83、0.69、0.75和1.04,中国介于日本和德国之间。

经过简单的计算我们就能发现,单纯的城市化远非我们想象的那样可以成为经济增长的动力。如果以美国城市人口比重/非农就业比重(0.83)作为一个不会发生大量城市无业游民和贫民的阈值,再假设中国的工业化停滞以至于非农就业比重维持在60%的水平不变,那么,中国的城市人口至多只能达到总人口的53%──这只比目前的水平高二到三个百分点,按照过去城市化的速度,明年或至多后年中国的城市人口比重就会达到这个临界点。

所以,在“三化”(工业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中,城市化是依附性的,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必须以非农就业的增加为基础,城市化绝不能成为单独的政策目标。就此而言,各地政府通过圈地来推动的城市化,以大上快上包括地铁在内的基础设施项目来追求的城市化,是需要警惕的。

错误倾向之二:过度强调消费

同样还存在一个似是而非的观点:中国经济是靠外需拉动的。而统计数据表明,在中国GDP的支出结构中,过去10年中内需(国内消费和投资)的比重平均在97%左右。除了2006、2007两年由于外部经济(主要是美国)过度消费拉高了中国的外需比重,外需一般只占到GDP的2%到3%。在内需中,除了2008年的危机冲击和之后的扩张政策,消费的比重一般超过投资的比重达8到10个百分点左右。

既然内需、尤其是消费一直是中国GDP构成中的主要成分,那么,如何继续提高消费的比重呢?或者,反过来提问:过度强调消费主导会产生什么后果呢?

在回答上述问题前,再指出一个目前流行的错误观点:消费是经济增长的“动力”。经济增长的理论和现实告诉我们,增长只有两个源泉:要素(劳动力、资本)投入和技术进步。在封闭经济环境下,如果没有技术进步的话,消费的增长意味着储蓄乃至投资的减少,投资的减少又意味着经济的减速和可供消费的资源的减少。所以,没有技术进步支撑的消费主导是不可能维持的。

在开放经济环境下,在不考虑技术进步的条件下,消费主导不会影响经济增长的情形有两个:第一,消费增长如果能够伴随净出口的下降,即经济从依赖国外消费转向依赖国内消费,则投资驱动的经济增长也可以维持;第二,进一步,如果能够借用国外储蓄、即净出口为负,则更能够支持消费主导的GDP支出结构。但是,纵观世界,在过去几十年中能够持续借用国外储蓄的国家只有美国,而美国的这种能力来自美元霸权及其背后的经济、金融、政治、军事实力。

所以,消费主导的GDP支出结构,只有在经济从依靠要素投入的外延式增长转变为依靠技术进步的内涵式增长的基础上才是可行的,只有在人民币有能力成为关键储备货币的前提下才是可以被大力倡导的。否则,消费的增长只能维持在抵补外需、保持经常项目平衡的水平上,不能因此导致投资的趋势性下降。

错误倾向之三:过度强调收入分配

收入分配问题在中国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为了倡导收入分配改革,一些激进的论者常常引用这样一个似是而非的观点:收入分配不公是导致这次全球危机的主要因素。对此,以危机的震源──美国为例。1999年,美国的基尼系数是0.399,危机全面爆发前的2007年是0.394,基尼系数没有显着恶化。1999年,美国收入最高的20%家庭和5%家庭分别占有总收入的49.4%和21.5%,2007年这两个指标分别变为49.7%和21.2%,家庭收入分配格局也没有发生显着的变化。如果再考察欧洲国家,情况也大体如此。换言之,收入分配不公的问题的确存在,但绝非导致这次危机的主要因素,甚至就不是危机发生的因。

恰恰相反,对收入分配问题过度的强调、以至于陷入福利主义的桎梏,却是这次发达国家陷入危机的重要基础。欧洲的福利主义大家皆以熟知,美国──一个常常被认为是自由主义经济领头羊的国家──实际上也已经在过去几十年中蜕变为了福利主义国家,只不过这种福利主义主要是通过金融手段、而非欧洲国家的财政手段。美国的金融手段就是次贷。事后我们知道,次贷不出问题是不可想象的,因为次贷的对象都是那些没有偿还能力、甚至没有偿还意愿的中低收入家庭。但问题在于,为什么次贷会如此普及,为什么美国的金融监管机构、政党、政府部门会如此熟视无睹?在《金融危机调查报告》中,美国国会组织的专家组总结道,次贷危机的基础就是美国政府、政党煽动的人人拥有住房的所谓“美国梦”。

中国的收入分配问题当然要比其他国家严重,但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与发展阶段相关的。可以看到,在全球216个人口在三万以上的国家/经济体中,发达经济体的基尼系数较低,低收入国家和穷国的基尼系数与发达国家一样低,中等收入国家的基尼系数较高,而中等收入国家中的上中等收入国家(如中国)又比下中等收入国家(如印度)具有更高的基尼系数。这种状况并非什么奇怪的事情,库茨涅茨的倒U曲线早就分析了收入分配先是随经济增长恶化、然后逐步改善的规律。

具体而言,城乡差异、东中西部差异、部门收入分配问题是造成中国基尼系数较高的三个主要因素,其中,城乡差异和东中西部差异需要通过继续的工业化予以消解,政府部门收入占比过高需要通过政府职能改革予以解决。如果超越发展阶段,回避政府职能改革这样的难题,而是以财政手段和金融手段去简单地追求公平,甚至行福利主义之实,那将很可能成为中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推手。不幸的是,这种追求在政治上是最有诱惑力的,在舆论上是最能得到支持的。

(本文作者殷剑峰系中国社科院金融所副所长,文中所述仅代表他的个人观点。)


红眉 11-14-2012 00:57
2012/11/14 10:22:29



一位外国资深驻华记者谈她过去10年在中国感受到的变化;在习近平即将成为中国新的最高领导人之际,中国人正热议他的改革观。

英国《每日电讯报》11月11日刊登资深记者Kathleen McLaughlin的评论文章《胡锦涛如何改变了中国》,谈她过去10年在中国见证的变化。文章说,这10年显示中国与外部世界的接触不断扩大以及中国财富不断增长的证据随处可见,随着中国财富、实力的增长,中国的腐败也在加重。在中国人的生活因经济增长而变得更加舒适、便捷的同时,食品安全丑闻也开始频频出现;随着大量农民进城务工,有多达2,500万名儿童成为“留守儿童”;经济增长导致的环境污染使中国各地出现了许多“癌症村”。

文章说,过去10年中国发生的最显著改变无疑是伴随2008年奥运会而来的,而随后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反而增强了中国的地位。中国对世界其他大国开始变得更加咄咄逼人,它开始用更大的声音说话,并要求得到更多的东西。文章说,近几年来中国的人权状况出现了退步,批评的声音受到了极大的压制。文章说,胡锦涛本周即将卸去中国最高领导人的职务,他的继任人习近平及其同僚们在未来10年将面临严峻挑战。

即将成为中国新的最高领导人的习近平将如何应对这些挑战呢?改革或许是一项必须进行的工作。美国《华盛顿邮报》11月13日的报道说,中国人目前正在热议习近平的改革观。

报道说,中国观察人士、分析人士以及主张在中国实行民主的人士近日热议的一个话题是,即将成为中国最高领导人的习近平究竟是一名改革者,还是一名中国现行管理体制的坚定拥护者。一些人认为,习近平在巩固住自己的权力后会实施大胆的政治改革,还有人认为习近平既无兴趣也无权力去大幅度改革中国的现行政治体制。

报道说,由于习近平在政治改革这一问题上一直保持沉默,他本人因而成了一个可考察不同人士政治观点的“罗夏墨迹测试”,别人纷纷将他们自己的政治观点或他们希望习近平所具有的政治观点投射到习近平身上。报道援引经济学家茅于轼的话说,与胡锦涛相比,习近平更像是一名改革者。但报道也说,虽然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中国各界都在大谈改革,但对于改革这个词究竟意味着什么,中国社会远未形成一个统一的定义。

(本文作者刘罡是《华尔街日报》中文网编辑兼专栏撰稿人。文中所述仅代表他的个人观点。)


红眉 11-14-2012 00:59

中国共产党公布了两个领导机关的构成,首次让外界窥见其最高执政机构在周四亮相时会是什么模样。


Getty Images
中国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据官方媒体新华社报道,中共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指定中央委员会、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成员之后,于周三正式闭幕。

按计划,中央委员会将在周四开会,推举新一届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即中共权力最大的领导集体。外界普遍预计,通过周四的遴选,现任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将接替国家主席胡锦涛的党总书记一职。

据新华社报道,胡锦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发表闭幕讲话说:“我们坚信,这次大会做出的各项决策部署,取得的各项成果,必将对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发挥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专题:中共十八大将于周四公布的中共新一届领导层构成可能会提供一些线索,让人窥见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将如何应对未来几年的各种挑战,如发动政治改革、打击腐败,又如回应国内外要求经济自由化、削弱强势国有企业地位的呼声等等。

周三,国务院副总理、经济金融政策要员王岐山入选中共反贪机关──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这可能是中共加大反腐败力度的暗示。王岐山被普遍看作是一个有能力解决问题的人,并曾多次在与外国官员的经济、金融谈判中发挥关键对话者作用。

如果王岐山被任命为中纪委书记,那么一些市场参与者可能就会失望。尽管这会让他承担带头打击党内腐败的任务,但这些市场参与者希望他负责新一届政府的金融体制改革。

外界普遍预计王岐山将和习近平、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一道,成为周四公布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的一员;预计明年年初领导权交接结束时,习近平将接替胡锦涛成为中国国家主席,而李克强将接替温家宝成为国务院总理。

在政治局常委可能发生的调整之中,观察人士将留意其成员数量是否从目前的九人减至七人。此举可能暗示中共新一届领导人希望更容易达成共识,不过也有可能是为了砍掉中共认为权力变得过大的职位。


红眉 11-14-2012 01:06
2012年 11月 14日 15:34

Reuters
在10年一次的中国最高领导层换届前夕,“中国实时报”(China Real Time)栏目邀请有影响力的政治分析人士──布鲁金斯学会(Brookings Institution)的李成和克莱蒙特•麦肯纳学院(Claremont McKenna College)中国问题专家裴敏欣──讨论中国实施政治改革的可能性。

李成认为改革是有可能的,裴敏欣则持较为怀疑的态度,认为改革的可能性不大。

在辩论的第一部分,李、裴二人讲解他们认为中国需要什么样的改革。在第二部分,他们讨论中国现行体制是否容许这些改革发生。

下文是他们辩论的第三部分,他们谈到既得利益这个棘手问题,并给出了各自的最终结论。


中国实时报:国有企业、地方政府和房地产开发商等既得利益被认为是改革的障碍。你们认为中国新一届领导人能与他们较量吗?

李成:政府垄断是中国政治经济的主要问题。它真的已经失控,而且是腐败的主要原因。从最近铁路、电信和石油行业的案件中可以看到这一点。

更严重的是,因为垄断,这些垄断行业的创新动力更少甚至没有。它们伤害了中国民营部门、中产阶级、也伤害了外资企业。

这个问题很难解决,毕竟政府垄断势力非常强大。但领导人需要痛下决定,因为不打击垄断的话,中国经济将无法维持他们希望达到的增长速度,非国有部门的中产阶级将处于反叛边缘。



政府垄断的问题与房地产泡沫有关。中国官方研究表明北京有380万套住房空置。这些房产已经有业主,空置是因为业主买房的目的是用于投机。

中产阶级为什么把这么多钱投进楼市?这是因为政府对经济中大型行业、特别是银行系统的控制。这意味着其他投资选项很少。打破政府垄断,以及对银行系统的改革,将给小企业带来更多机会,给中产阶级带来更多有利可图的投资选择,同时也会降低房地产行业的风险。

这显然是政府需要及早做的事情,不在十八大之后马上做,到明年三月份也该做了。这不是某种可以等上两年或五年的事情。

裴敏欣:我同意李成有关国有企业是中国经济未来的根本障碍之说。但最大的利益集团,让我们非常坦白、诚实地说吧,是共产党。

你看国有企业、官僚机构、地方政府、军方,会发现有一条线把它们全都贯穿了起来,那就是共产党。共产党已经成为一种根深蒂固的政治利益,一个特权阶层,它会发现改革从根本上说不利于它的现有特权和利益。这才是改革的真正障碍。

所以我们在思考如何克服对未来经济改革的阻力时,如果分门别类地来看这些阻力,将国有企业、地方政府等等视为不同角色,并不是非常有用。让我们将共产党自身看作一个根深蒂固的利益集团。

中国实时报:我们听到很多有关中国领导人及其家人积累大量财富的报道,包括薄熙来、习近平和温家宝。这是改革的一个障碍吗?

李成:首先,我认为这些情况并不相同。在薄熙来案中,重点是滥用职权、妨碍司法公正和一位家人参与了故意杀人。


另一方面,对于习近平和温家宝也有一些报道。在这些报道中,就连报道的作者也没有说这两位领导人有任何违法行为。我们还需要谨慎,在有时没有证据的时候,避免妄加推断。

不过,这些报道以及其他类似于铁道部部长的报道,无疑揭露了腐败是一个普遍现象。腐败会破坏中共的正统性,所以我认为政府需要采取措施惩治腐败。

裴敏欣:这个问题不仅限于中共高层。基层也存在官员积累巨额财富的问题。看看最近地方官员中出现的腐败案件,他们积累的财富数额非常可观。所以这是一个系统问题,并不只是高层的问题。


问题是,这会对改革产生什么影响?我认为,在初期,这会使改革的难度增大,原因有二:首先,如果进行改革,领导人会失去很多特权;其次,改革能够直接危及他们来路不当的财富。所以改革初期遇到的阻力会很大。

不过,一旦改革变得不可阻挡,巨额财富的积累也为这些阻力的迅速瓦解带来了可能。看看中国的领导人,他们的很多财富都藏匿在国外。他们有保险。所以一旦这些人看到大势已去,他们会决定不再阻挠。他们只想拿钱跑路。

这实际上可能会在改革的后期减小他们的抵抗。所以情况很复杂。初期会遇到很大的阻力,但一旦抵抗瓦解,那么一切就结束了。

中国实时报:中共十八大我们应该关注些什么?

李成:我们应该关注中共是否会致力于实现宪政即法律至上,是否会推出党际民主机制,是否能够开始严肃整治官员腐败而不是任由腐败问题无可救药地失去控制,是否会逐步对媒体开放。

对媒体开放很重要,因为目前社交媒体上的流言已经失控。解决这个问题的唯一方法是使主流媒体成为主要信息来源。这些都是未来几个月我们应该密切关注的问题。

我还想说,我对在中共领导下可能实施政治改革的乐观看法并不止基于我对中国精英政治的分析,也基于社会力量。


人们把现在的薄熙来案与1989年的天安门事件做比较。很多人甚至说,薄熙来案的影响更加重大。但1989年中国的社会和经济受到了严重破坏。这次则没有发生这样的情况。这是因为中国现在有了重要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力量,而23年前这些力量还不存在或微不足道。

我可以给出一个长名单,首先就是中产阶级。当时中产阶级根本不存在,但现在大约有3亿人。法律职业也很重要。我在80年代中期离开中国的时候,敏欣可能跟我是同一时间离开中国的,全国只有3,000到4,000名律师。现在每年有20万法学院学生毕业。全国有20万名注册律师。他们是独立的,大部分人对当前问题不满,要求实行宪政。

商业媒体和社交媒体已经成为左右中国社会与政治的新力量。农民工也是如此。他们已经实现了工资的大幅增长,现在会要求得到更多:不只是更高的收入,还有社会公正、尊重、与城市居民同等的权利。

这些新角色都在发挥重要作用。在很多情况下是一种稳定作用,他们不想革命。但敏欣提到的革命威胁是实际存在的。这反倒使中共更有动力改革自己、让自己转型。

我最后想说的是,我们应当给中共一个机会;他们或许能反过来给我们一个惊喜。20年前中共曾领导中国向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转型。现在的问题是,由于这些社会力量的存在,中共领导人特别是开明派领导人是否放心再来一次转型──再来一次奇迹,向中国式民主转型。

裴敏欣:我也像李成一样对中国的前途感到乐观,因为现行体制在道德上、智识上已经破产,中国人民在这个体制下没有未来。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完全同意李成所说的,如果你想把中国视为一个伟大的国家,它就必须是一个民主的、自由的、资本主义的国家,中国人民享有其他民主国家人民都享有的那些权利。


我同样也认为,改革将从中国社会开始推动,而不是自上而下。所以当我们着眼新领导人看他们将会怎样做的时候,这是需要考察的一个方面。但从本质上讲,他们那是在回应中国社会给他们施加的压力。他们不会走在前面,而是对中国社会施加的压力做出反应。

那么我们应该留意什么呢?实际上有一些东西值得留意。

首先是新领导层将如何对待刘晓波。如果他们解除刘晓波妻子的软禁,那就很能说明问题。是否让刘晓波保外就医,也是值得留意的地方。

他们是否会开放媒体,是否会采取具体措施而不是口头上说说。当然我们会关注他们如何修改党章。我们应该解读其中的含义,但我们需要有实实在在的行动。

归结起来,我只想说这样一点:目前中共遭遇了公信力危机,只有通过实在的、有意义的行动,证明它明白一党执政时日不多,才能够恢复它的公信力。


梅雪 11-14-2012 04:13
谢谢红斑,思考

username 11-14-2012 06:53
我不认为提倡消费有什么问题,日本人把钱死存在银行里面,弄得国内经济一滩死水。  如果不是旁边有中国,后面有美帝,他们经济根本发展不鸟。  不知道日本具体到底发生什么事情,但是我觉得连小台湾都感觉比它活泼,起码台湾还有个破烂htc在到处打广告。  但是如此没有活力的强大经济体,实在感觉不看好。   我喜欢中国一到旅游假期到处是人,经济原理不大会说,但是整体消费观念对国家是有利的

username 11-14-2012 06:54
我喜欢王岐山,感觉还可以,起码海外木啥人骂他

username 11-14-2012 06:56
完全不想改革政治体制啦,看看苏联摔的那副德行,到了今天俄罗斯人还在水深火热中。  其实我也不知道民主是否适合中国,但是我个人非常厌恶巨大的政治体制改革,虽然一天到晚骂共产党妈妈,但是比起黑手党的控制的俄罗斯,共产党还是有卓越贡献的党。  

username 11-14-2012 06:57
其实中共比苏共早改革自己的政治体制,中国这点蛮幸运的,有优秀的领导者们。  

红眉 11-14-2012 13:14
哪有钱消费呀

医疗和教育都要钱,房奴还得还贷款

username 11-14-2012 16:08
经济道理不会说,但是美国文化真的很敢花钱,这就真的必须说是美国文化。  我有看过台湾人去欧洲的商展和美国的商展,美国公司拼命花钱研发新产品, 但是欧洲人就不会了,  东亚公司就更加小气了。  据说中国公司文化现在在东亚算是很敢乱花钱了,但是跟美国比还是弱爆了。  我觉得美国人大部分都是冒险家的后代,当年敢坐船去美帝就不是正常中国人日本人和白人之类, 基因上其他国家一开始输在这里了

所以五百强公司大部分在美帝,真的是loreal paris,因为你值得

梅雪 11-14-2012 20:07
引用
引用第9楼红眉于11-14-2012 13:14发表的 回 5楼(username) 的帖子 :
哪有钱消费呀

医疗和教育都要钱,房奴还得还贷款

我觉得不是没有钱消费,而是很多人不敢消费,因为社会福利保障不好,很多人怕万一生病就会花光所有积蓄。

红眉 11-14-2012 20:18
医生朋友说,一家只要有一个病人,比如透析这种治疗,就可以拖垮全家,包括父母家

红眉 11-14-2012 20:56
周四,中国新一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正式登台亮相,排名第一位是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排在他后面的是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和中共重庆市委书记张德江,其他政治局常委分别为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

红眉 11-14-2012 21:03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胡春华在开幕式上。胡春华被视为中共第六代领导人中冉冉升起的新星,以及未来国家主席和中共中央总书记的可能人选。

红眉 11-14-2012 21:03
老搭档

username 11-14-2012 21:43
以前美国人更穷,跑去都是穷移民。  但是人家文化富冒险精神,零个殖民地,照旧超英赶法,欧洲两大殖民地大国

username 11-14-2012 21:43
朱镕基好老哦

username 11-14-2012 21:45
说到底,都是文化再斗,不要说美国有资源,英法这么多殖民地,到最后连个小日本都可以欺负到头上

红眉 11-15-2012 01:28

英媒关注习近平“就职演说” 称体现平实风格


中共十八大环球时报[微博] 2012-11-15 17:35

我要分享











【环球网报道 记者 李娜】11月15日,中国共产党新一届中央领导机构诞生,选举产生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于当天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亮相,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发表了讲话,引起外媒广泛关注和解读。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评论说,习近平的此次讲话体现了新的风格,没有提到大的政治口号,使用语言非常平实和通俗,并多次提到 “人民”,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中共奋斗的目标。

报道说,由于此次是习近平接任后的首次公开讲话,因此也被视为是他的“就职演说”。习近平的讲话中出现次数最多的词语是“人民”,形容“人民是伟大的人民”,“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并先后两次表示,中国共产党应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他还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中共奋斗的目标。

他在讲话中也承认,中共“面临着许多严峻挑战”,“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并提到“一些党员干部中发生的贪污腐败、脱离群众、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表示“必须下大气力解决”,而且要“从严治党”,“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


报道还说,习近平当天的讲话没有提到政治口号,使用的语言也非常平实和通俗。香港大学学者钱钢对习近平的讲话做出积极评价,认为这次讲话“很正面”、“很亲切”、“很实在”。

“还值得注意的是他讲话中的历史包袱不见,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不见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都不见了,倒不是说他有意要放弃这些东西,而是作为一篇讲话,他不需要背这么沉重的包袱。我注意的政治术语里他只用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其他那些空的大的,他都没有讲,” 钱钢说。

报道指出,中国网民也普遍对习近平的讲话做出正面的评价。因就钓鱼岛问题追问美国国务院发言人而走红网络的新华社驻美国记者冉维认为:“讲话的一些用语很贴近生活,挺朴素、挺实在的”。作家北村评论说:“习比较务实。会有所作为的。”

username 11-15-2012 02:28
一点都不亲切的演讲


查看完整版本: [-- 中国经济转型的三个错误倾向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7.5 SP3 Code ©2003-2010 PHPWind
Time 0.010529 second(s),query:2 Gzip disabled

You can contact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