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中国承认三峡工程缺陷 批评人士反应强烈zt --]

Bay Area Chinese--灣區華人 -> 投资理财 -> 中国承认三峡工程缺陷 批评人士反应强烈zt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红眉 05-23-2011 19:06

中国承认三峡工程缺陷 批评人士反应强烈zt

2011年 05月 23日 14:49
正文 评论(79) 更多中港台的文章 » 投稿 打印 转发 MSN推荐 博客引用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搜狐微博 转播到腾讯微博  英文字体

批评中国三峡大坝的人士说,中国政府上周少有地发表声明承认三峡工程存在严重缺陷,尽管此举不太可能意味着政策将发生重大转变,却有可能为那些反对在世界最大的大坝建设国家修建其他水电项目的人士提供攻击的“弹药”。

国务院周四在温家宝总理批准的一份声明中说,耗资230亿美元的三峡工程发挥了“巨大综合效益”,但还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


Imaginechina / Zuma Press
2010年7月,洪水从三峡大坝奔泻而出。问题包括生态环境恶化、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以及100多万三峡移民不确定的生活状态。

北京过去在数个场合都曾公开承认三峡大坝存在问题,不过活动人士说周四的声明独特之处在于有着中国二号领导人温家宝的认可。

据资深环保人士戴晴说,与其前任朱镕基一样,温家宝一直对三峡工程有保留意见。

戴晴说,温家宝和朱镕基都曾发表过不喜欢三峡工程的言论,不过由于他们的地位,两人除支持外别无选择。如今既然问题无法继续掩盖下去,我认为温家宝将把握机会将问题更多地公布于众。戴晴多年来一直直言不讳地公开反对三峡大坝。

温家宝是学地质出身。据报导,温家宝在2006年和2007年的国务院会议上曾说过有必要解决三峡大坝带来的环境问题。

三峡大坝是世界上最大的大坝,高600英尺(合183米),早在建设之前,就已经是外界争议的焦点。

1992年,三峡工程方案提交审议时,在中国通常温顺的人大会议上遭遇了少有的反对,人们既担心三峡工程巨大的社会和环境成本,也担心用大坝拦截如此大片水域可能带来的地质风险。

支持三峡工程的人士说,大坝有望帮助控制长江上的洪灾,提供急需的清洁能源来源,更不用说可以作为中国工程实力的一个象征,最终支持派获胜。

三峡大坝基本上兑现了输送低碳电能的承诺。据国有媒体报导,2010年其发电量约840亿度。不过,从污染产生的藻类植物爆发,漂浮垃圾堆成的巨大岛屿,到附近地区土层令人担忧的裂缝,这些都再次点燃了对三峡工程的担忧。

去年的暴雨和激增的水位令大坝出现险情,官员们也因此淡化大坝控制洪灾的能力。

批评三峡大坝的人士说,最终影响舆论的可能是一场袭击中国中部和东部大片地区的严重干旱。据国有媒体报导,创纪录的少降水造成的严重干旱令中部湖北省的近1,400个水库干涸,严重影响了420万居民。

戴晴说,今春的缺水已经蔓延到中国很多省份,使中央政府无法掩盖问题。

旱情之严重,迫使官方从三峡水库大量放水,让人担心水位迅速下降可能导致滑坡甚至地震。

虽然上周四声明对三峡工程相关问题给出了少见的坦诚判断,但没有拿出什么具体的解决办法,只是说政府打算加大力度减轻水污染,改善库区移民生活,并进一步健全“地质灾害防治长效机制”。

戴晴说,政府处理三峡大坝工程缺陷的意愿让她受到鼓舞,但不相信北京有能力兑现这一承诺,特别是对于防治地质灾害的承诺。她说,很多问题解决起来都已经太迟了。

另一位知名环保主义者汪永晨认为,水污染、湿地减少等一些较小问题仍然可以解决。但她也认为,政府处理更严峻问题能力有限。

她说,那些问题,什么也做不了,你不可能把大坝炸了,那样行吗?

但汪永晨说,国务院声明可能会成为将来反对修建大坝的一个宝贵武器。她说,这使我们更容易推动改革。

国家能源局1月份公布,中国计划在未来五年内新增1400亿瓦的水力发电能力。据最新五年规划,非化石能源发电的比例到2015年要达到11%。

这些计划包括沿着怒江修建13座水坝。怒江所在的中国西南是一个生态多样化地区,拥有数十种濒危物种,在怒江修水坝的计划长期备受争议。

温家宝一直坚决反对这个计划,汪永晨认为,正是因为他的反对,才使得这些大坝在地方政府和水电支持者强力游说的情况下仍然没有修建。

不止汪永晨一个人认为,上周四声明说明温家宝对中国的水电浪潮仍持保留态度。

美国加州游说团体国际河流组织(International Rivers)政策主任波斯哈德(Peter Bosshard)说,国务院这则声明让人意外。他提到温家宝今年早前说不要为了追求经济高增长而牺牲环境的言论。

波斯哈德在国际河流组织网站上发表博客文章说,温家宝重新提起三峡大坝未解决的遗留问题,可能是在对那些狂热修建大坝的人发出警告;这些人巴不得忘掉以往工程带来的教训。


红眉 05-23-2011 19:09
2011年 05月 23日 10:19
正文 评论(14) 更多中港台的文章 » 投稿 打印 转发 MSN推荐 博客引用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搜狐微博 转播到腾讯微博  英文字体

中国政府承认三峡大坝相关问题的努力仍在继续,大坝国有运营商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在受到政府审计监督后宣布将实行财务改革。

据官方媒体新华社报道,三峡集团周日说,国家审计署进行的审计发现了涉及“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对外投资、招投标管理和内部管理”的31个财务问题。

新华社援引三峡集团副总经理沙先华的话说,本次审计署的审计监督,真实反映了三峡集团公司存在的问题;审计报告中指出的问题中有10项已整改或纠正,其他问题正在整改。


Imaginechina / Zuma Press
政府对三峡大坝(上图)运营商的审计发现31项财务问题。三峡大坝是世界最大的水力发电站。它的财务问题被披露前的几天,国务院意外发表声明承认三峡大坝已造成“亟需解决”的社会和环境问题。

活动人士猜测,国务院发表这份声明可能是由于中东部地区遭遇严重旱灾,政府不得不让三峡水库开闸抗旱,人们担心水位迅速下降可能会导致山体滑坡甚至地震。

中国最资深的环境保护论者、对三峡大坝持坚决批评态度的戴晴说,今年春天中国许多省份都出现干旱缺水,导致中央政府不可能再掩盖问题了。

戴晴及其他活动人士对政府持怀疑态度。他们认为,三峡大坝已经造成了破坏,要解决这个180米高的大坝带来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政府做不了什么。

三峡大坝始建于1994年,耗资230亿美元。有传言称三峡大坝从开工以来就存在贿赂和不当招标行为,但官方证实的财务不法行为很少,规模也很小。

2007年,政府审计发现,大坝的承包商当初多收了近5亿元,原本用于搬迁三峡居民的近3亿元被政府用作他途,例如偿还贷款和装修办公室等。

中国政府经常在进行官方审计后披露国有企业的问题,但这些企业却很少因此进行大整改。新华社说,最新一轮审计的对象包括17家国有企业,三峡集团是其中之一,但新华社未提供进一步的详情。上周五,中国联通有限公司说,审计署对其国有母公司中国联通集团的审计发现,联通集团旗下子公司存在费用分摊不均和出具不适当发票等问题。

记者试图联系沙先华但未能成功,但在上周日晚发给《华尔街日报》的一份简短声明中,三峡集团证实了新华社的报道,并说公司有关此次审计的公告与上周国务院发布的有关大坝问题的声明无关。


zhaofeng 05-23-2011 20:52
    当年看到过关于黄万里的报道,感动地涕泪横流。
   头一次感到了人活着原来还真有境界这东西。

   很多年过去了,三峡该建还是建了,问题该出现还是出现着。
   不知道中国这个大试验会有怎样的结果。

露佳 05-23-2011 22:14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d24c5601000am8.html

记者赵世龙揭密:告诉你一个真实的三峡工程

     来源: 赵世龙博客

         三峡工程在一片争论声中开建,中国那些御用专家们就迫不及待地宣布:三峡建成之后,将发挥防洪的效能,且三峡防洪功能是第一位的,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长江洪水的威胁。会成为调节四川盆地气候的空调。夏天它能使沿江地带降温;冬天则因这个大空调而不再寒冷,三峡区域将呈现冬暖夏凉的气候特征。三峡大坝不会碍航,长江这条黄金水道畅通无阻,万吨轮将直达重庆……
       一切都是那么美好。最后却发现原来那很多描绘不过是谎言。原来“空调论”虽然是真的,装的却是个夏热冬冷旱涝咸至的“反空调”。

      终于蓄水成库了,由02年的135米而到05年的155米,媒体和专家照例按宣传口径发布普天同庆一片欢腾的报道。质疑和清醒的声音的发出和传播都是那么地困难,几乎湮没在一片喝彩的主流声音中了。网上倒是不乏反对的声音,但多为不谙内情的人的发言。虽不乏局部的真知灼见,但往往热议不到全盘的点子上。

     那些主流派专家们,照例出来进行粉饰工程。你说不好他就说好,你挑问题他就来给你个七虚三实且不无误导的“解答”,反正一般网民们,也不可能生而知之对这些专业知识有深入了解。就算你质疑,也往往抓不到他的痛脚。
      但是自然地质地理和大小气候的改变,却不因争论谁对谁错而稍有停留。因此,我一直试图揭示些什么。

     近年长江科考的发现,对长江的成因有了直观的证据。在科考队发现,宜宾以上的向家坝坝址,位于四川盆地与云贵高原之间的另一构造与地形捩点,那里地面以下2500米有断层存在,地表现有水温达到摄氏七十多度的温泉。而三峡的长江古河床已抬升到海拔巫山等地1250米的高度(此段长江河面自然高度不足 100米);在江汉平原,同期沉积则埋藏于地面以下1000米左右,而且这一区域至今还在强烈下降。强烈上升区与强烈下降区之间的转折部位恰在三峡出口的南津关附近,那里有个明显可见的九蜿溪断裂,从总体上看对南津关以上40公里的三峡大坝坝基很不利。

      所以,哄哄外人的“三峡坝址是坚固的花岗岩地质”的说法,可以休矣!你不能以局部的坝址地质来偷换概念,诱导成是整个库区的地质,这是对全国人民的欺骗!三峡成库是个整体概念,它是在一个上千公里范围内发生在一个地球版块上的大工程,说地质,要全面地论证南北的支流和回水所至的地质情况,也要从东到西论证从坝头到库尾的地质情况。你说三峡坝址是坚固的花岗岩地质,那从这往上不过几十公里的巴东,却是有名的地质破碎地震带。三峡工程改变的、成库后地表要承受的,绝不是只有三峡大坝那点“坚固的花岗岩地质”。
  
     在2007年4月14日发布的《长江保护与发展报告》发布。该报告主编之一、长江水利委员会水资源保护局前局长翁立达教授表示,报告指出,三峡水库建成后,有可能诱发构造性和非构造性地震。翁立达指出,对三峡水库而言,危害最大的是构造型地震,在第二库段仙女山断裂、九畹溪断裂、建始断裂北延和秭归盆地西缘一些小断层的交会部位,有可能诱发水库地震。事实上已经多次诱发地震了,只是震级还没到过高烈度。

     参与过多次长江科考、有“世界河王”美誉的杨联康(国家国土资源部研究员)近年多次对外界指出:
      “不能只用地质学家的平面视角,因为它几乎与三峡峡谷毫无关系,只可以适用古比雪夫、阿斯旺等众多平原水库,而按照地貌学家的观点,三峡的问题恰恰出在250万年来峡谷迅速抬升,邻区明显沉降上,即这是一个时间、空间的四度空间问题。”
      “不宜照抄所谓‘国内外工程实践表明由水库造成的触发地震,一般不超过这一地区天然地震震级’结论。因为中国大河存在世界最严峻的新构造运动形势。”
      根据他的调查:古长江已证实抬升为1250米,而在清江与长江三峡的分水岭上,古长江河床抬升到了1800米以上。(记者注:在远古长江故道的清江沐抚大峡谷两旁山顶上,2006年本人也考察发现1600米山顶上存在古长江河床)。而三峡工程论证报告使用的抬升高度仅300米,对于论证地壳活动性属严重失误。此结果明显影响对诱发地震强度的认定,有过于倾向问题不大的不科学态度,必须重视研究搞清楚!

     2003年6月份三峡蓄水成库,三个月后的9月15日20时30分,大坝以西直线距离300多公里的长江南岸鄂西利川市建南镇黄金村,一口废弃多年的古盐井突然发生强烈天然气井喷。这个井口直径6.25厘米,底部有4个气体喷口同时穿越地层向上喷发,日泄漏量约4万立方米,喷发的气体高达20 米,震耳欲聋的气流声在几百米外都能听见。(在长江南岸方斗山背后。与长江直线距离不过几十公里。)
      2003年12月19日20时31分,三峡水库诱发了蓄水成库以来最大的地震——大坝以西直线距离80公里巴东小溪河西岸马鬃山村,发生了烈度为2.5级左右的地震。三天后,距大坝以西直线距离300多公里长江北岸开县天然气发生井喷,导致244人死的严重矿难。(与长江直线距离也不过数十公里。)
      2006年3月26日,开县再次发生井喷,火焰高达百米,数日方反压制服。(与长江直线距离同为几十公里。)
  
    上述的这些事例,一直被当作单个偶发的事例,没有将它联系到三峡蓄水和对自然生态的多重改变来看。据我多年调查的研判:这些偶发事件,都与三峡蓄水后地表水压陡然增强有关。三峡蓄水之初的蓄水高程是海拔135米,库容123亿方,而到今年工程全部竣工时,蓄水高程将达到海拔175米,库容为 393亿立方,是此前库容的三倍多,相应来说,对地表地层的压力也增大了几倍,岩溶地形的断裂、岩隙、溶洞为库水高强的下压力渗流,三峡可能面临更为诱发地震、压迫川东天然气田导致井喷的严峻形势。最近的地质调查发现,川东鄂西存在着中国最大的天然气田,可以说地底下尽是天然气包。二次蓄水发生的几千次中小地震是一种信号,这是地层在积蓄能量,一但蓄水175米的高压强到来,可能发生变数的风险就会增高。
  
    科学研究已清楚表明,修建大型水库一定会诱发一定程度的地震。监测结果显示,2003年三峡水库蓄水以来,三峡地区微震活动频度明显增加,主要集中在巫山-秭归-长阳一带。二次蓄水几个月后,据湖北省地震台网测定,10月27日18时52分04秒,在湖北省随州市三里岗附近发生4.7级地震。此次地震震中地区震感强烈,个别土坯房倒塌,小部分房屋开裂。震中周边地区襄樊、锺祥、荆门、荆州、宜昌、天门、武汉、黄陂等地有感。其后当地又续发至少 50次微震。10月28日13时,随州市三里岗附近再次发生4.2级余震,震中区震感强烈。

     这次地震是二十多年来发生在湖北境内最大的一次地震。地距三峡大坝不过几百公里,有地质学家认为和三峡水库的建成有关。
      一个地质学者告诉我:“蓄水三个月半年到三两年,就发生这么多事故,和我们论证三峡工程时,对地下情况调查不明有关,三峡工程上得太仓促了啊。井喷在蓄水前期就一再发生,显而易见是库水压迫岩溶地形裂隙孔洞,形成地下水渗压压迫地下气田所致。而蓄水三年间发生这些变故的时间,对于地质时间来说,就相当于人之一秒。换言之,等于说在地质的时间里,蓄水才一秒钟,地下就发生反应了。”
      那么,就到该反思三峡工程上马不科学不民主的时候了。反对意见那么高,不明情况那么多,14个专项论证报告,有五个报告专家组不签字,都挡不住政治工程的强硬上马。可能没有哪个国家敢于在地质情况如此不明,超过1/3工程论证报告专家组不签字的情况下,还能强行上马。论证时,反对者排挤出去,赞成者拉请进来,排除异已意见,一切皆往有利论证,最后得出的结果可想而知。象水坝实力很强的美国,其论证方式却相反,人家是要把反面的可能一一证倒了,才可能心里有底工程上马。

      换种思维看问题:当年全国人大票决三峡工程时,2000多个代表们,有几个人对地质、水工、大坝方面有专业知识?既没有,负责任的态度就应该是投弃权票,因为你不能对你不清楚不了解的事情表态和行使表决权,如果你这么做了,你这是对国家的渎职,你这是对人民的犯罪!但三峡票决只有100多票反对,600多票弃权,高达1000多票赞成。当然再以进程的眼光看,这已经是多年被讥为人大表全票通过敲橡皮图章的一种进步了。民主制度方面的缺陷带来的制度恶果,最后在桩桩件件事情上得到了体现,三峡即是其一。最终国家被利益集团绑架了。
  
    按说三峡水库建成了,水面增加了,气候应该更加湿润才是。却不想蓄水156米,首先是二场川东百年不遇的洪灾,这黄万里先生早已指出过的了,是蓄水抬高水位后,将下游的洪水挪到了上游,因为洪水下泄被抬高了的库水顶,库尾闾的地方不光形成拦门沙淤塞严重,而且将形成由此自上的洪水下泄困难问题。三门峡造成陕西关中平原洪患就是已经证明了的一例。
  
    接踵迎来的又是川东百年不遇的严重干旱。高温酷暑天气连创四川最高记录,不但持续时间长,而且气温更是破记录的达到45度(重庆人认为这还只是敢公布出来的数据,他们身体感受的温度要远远超过报出来的气温)。重庆遭受百年未遇大旱,导致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90.7亿元人民币,其中农业损失农作物受旱面积超过2000万亩,粮食减产超过3成,有820万人出现临时饮水困难。

      去年夏天到今年春天,大旱一直持续着,重庆长江段成了一条细流,上游金沙江的梯级水库却还在“按计划”蓄水。三峡下游的洞庭湖,自打三峡蓄水起,就开始露出干涸面目,以往烟波浩淼的东洞庭,如今干得几乎徒步可以涉过。鄱阳湖也迎来了干旱。二湖流域可是自古“江南”这个慨念的核心区啊!

     不管作用多大,三峡成库事实上改变了整个长江流域生态。
      不是说冬暖夏凉么?会增加降雨么?怎么修了三峡工程气温反而升高得更厉害?政府和那些专家们哪里去了?为什么不对此作出解释?这些专家们在左推右搪中找不出合适的理由。如果说三峡对气候没有影响,那是瞎说。因为前一段就是这些权威部门言之凿凿地说三峡将对气候产生影响(冬暖夏凉空调说),现在突然说没有了,那不是证明此前是狗戴嚼子——胡勒么?如果有影响,为什么不像所说的降温作用,而是持续高温干旱?
  
    最后御用专家们总算找到借口了,那就是“全球大气候转暖”,简言之就是四川大旱和三峡工程无关,是整个地球变了。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影响评估室主任张强认为,四川高温现象是在大系统背景下造成的,今夏副热带高压“西深积点”普遍高于往年,整体副热带高压较往年向偏西偏北偏移,且持续时间也很长。他认为目前流行的“木桶效应”说并无充分科学依据。

     张强说,三峡流域长度虽长,但宽度并不大,对沿途流域气候的影响很小,对四川盆地的影响更是微乎其微。而且据科学模拟三峡试验表明,三峡大坝的修筑不但不会导致周边地区乾旱,反而会提高降水约百分之十左右。特别是最近重庆遭遇特大山洪暴雨,关于三峡工程改变自然的反击很强大,御用专家们似乎找到的有力证据。

      不信?那你有本事证明给我看?
      这反击的就是北京地理环境学者王红旗抛出的“木桶理论”,认为四川盆地形似一个木桶,最短的一块板就是长江三峡这个海拔多几十米到100多米的峡江缺口:四川盆地周围高山环绕,仅有一条长江与外界连通,而三峡是四川盆地的唯一缺口,是它与外界水汽交换的重要通道。现在在这个缺口上突然被人为加了一道 200米高的“悬崖”,就不可避免地要阻碍长江的水汽流通。

     生活在长江川江边的人都有体会:以前从宜昌到重庆段的长江上,江风非常大,并且是从下游向上游吹,蓄水后明显感觉上风没有以前大了。到蓄水156米后,很多时江风几乎没有了,这无疑证明了三峡大坝的阻风效应。

     王红旗没有注意到的另一个问题是:江风凉爽,是低进的,冷空气比重大,所以总是处于地面或河面的最底层流动,它带来川东和四川盆地降雨的另一个必要前提:不是有了积雨云和输送了水汽进去就会形成降雨,降雨的原理是冷暖气流错锋形成的,没有地面的凉风,中高层的积雨云是形不成滴降到地面的,往往它就飘走了,飘到周边地区去了。比如湖北江汉平原和秦岭大巴山地,降雨量就比蓄水前的往年多了将近10%。这个预计增量却是原来专家们预计在三峡重庆区间的增量。

     所以无论你山头上是否寒风呼啸,山谷峡江里面却热浪滚滚,大气候对小气候不起作用。以前峡江里冷湿气流上升,在三峡的山头遇上暧湿气流,冷凝形成片片雾锁峡江的“巫山云雨”,只能成为记忆了!

     这个原理和中国北方近几十年干旱类似,北方的植被河流被破坏了,地表温度相对就上升了许多,积雨云飘到上空,却眼巴巴地瞧着它飘走,形不成降雨,却形成了干旱的恶性循环。这也能解释为什么越是森林植被和原始地貌维护得好的地方,降雨量总是那样丰富。中国古人将这叫作“接地气”,云层接不到地气就形不成降雨。按现代科学解释就是必须给出降雨前提——错锋,地面温度过高,往往形成向上的干暖气流顶托,暖湿气流形成的积雨云下不去,冷暖气流错锋形成冷凝降雨无法达成。

      这里我试解一下川东去夏今春的高温干旱原因。
      修三峡大坝前,长江之水一泻千里。从青藏高原上汇积的雪水奔腾不息,给四川盆地带来清凉水源的同时,也将四川盆地内的热量带走。同时反向支持了凉风水汽自三峡进入川东和四川盆地。这种冷暖流交错造成了这一线的丰富降雨,三峡区间和川东重庆,历来是降雨丰富的地方,一般年降雨在1500毫米左右。

      蓄水以后,上千公里江流变得非常缓慢,库区内的700公里水基本上是死水一潭,完全丧失带走热量和散发的能力。流动的水在流动过程中温度不会上升太大。快速流动的水不但可以保证自身的冷却,还可将周围的热量带走和释散,对周围环境起到天然调节。但一潭死水就不同,因为它不流动,所以在阳光照射下会很快升温。热量不被水流带走,便持续积累在水库内部。

     峡江逼仄的地势使得静止的水库不但降不了温,反而成了个“聚热器”,夜晚在陆地气温下降后,水库仍会向周围环境释放白天饱含吸取的热量(因为水的比热大,这也是农民在夜晚向稻田里面放水,以防止稻田被冻的原因)。这就有如在四川盆地口安装了一块巨大的太阳能电板,持续不断对周围地区加热,地理环境又导致形成难以释散的河谷闷热小气候,导致水库沿江的峡江地区气温升高,而高温又促使水库内水蒸汽继续蒸发,就在四川盆地入口处形成了一个巨大的高温水蒸气带,形成历久不散的“桑拿天”。

     同时三峡大坝将最重要的与流流相反方向流动的冷湿凉风阻挡了。有专家说三峡大坝阻挡不了大气候,但三峡大坝却能阻挡最重要的在峡江底部流动的湿冷凉风,再加上闷在峡江盆地里的湿热就如同火炉般,将任何籍此进入四川的冷湿气流加热或削减、顶托掉。透过三峡进入四川的冷湿气流都将被这个湿热气压带消弱。四川盆地没有被大坝堵死,也将被这个火炉毁掉:没有风进入相对封闭的峡江,空气不流通散热不畅,外来的冷湿气流又被阻隔,热量无法排出,反而在盆地及出口处不断聚集,雨又降不下来,高温干旱就势不可免,四川真的就成一个火炉了。

     这里我引用来自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Tropical Rainfall Measuring Mission(TRMM)和Terra 卫星研究数据(应用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国家大气研究中心(PSU-NCAR)的第五代Mesoscale模型(MM5)进行高分辨率数值模拟)。独立卫星数据和数值模拟结果清晰表明:在2003年蓄水水位从66米提升到135米之后,由于三峡大坝建设引起的土地使用变化已经增加了大巴山和秦岭之间的降水,并且减少了三峡大坝附近地区的降水。研究同时也分析了厄尔尼诺影响以及其它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可以排除这种因素。

     2009年三峡大坝建成后,三峡地区的长江水面宽度将从平均0.6千米扩大到1.6千米,水域面积的增加将增强当地的蒸发,降低当地的温度。结果,当地上空的水汽将更加稳定,导致长江660千米长的水路的水汽垂直运动不协调。这种不协调的垂直运动加上复杂的地形将影响三峡地区之外几百公里的地域。

     反正三峡工程上马且峻工在即了,反对已经没有用了,专家们又开始“及时”地站出来引导舆论讲真话了:不要对三峡工程蓄洪能力期望过高,三峡的库容其实有限。全盘推翻了论证上马时“三峡工和建成之日,即是长江告别洪患之时”的说法。然后发现三峡大坝碍航,长江这条黄金水道事实上被人为破坏了。

     自从三峡大坝建起后,坝区的旅游资源和交通道路被长江三峡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垄断经营:参观的游客每人要交105元的门票,公众无偿出钱建成的三峡大坝,成了少数利益团体牟利的“摇钱树”,对当地民间旅游业造成冲击;三峡总公司对三峡专用公路和坝区道路的封闭性管理经营,使得目前每年多达40余万台的大型货运车辆,被迫实行“水陆水”翻坝转运,使运输时间由陆路行走仅需半小时增加至13小时,增加运输成本、制约经济发展、影响民众生活。100多名学者专家出来呼吁,要求利益集团还路于民。

     博弈对峙中,秘而不宣的补救措施出来了,有报道说,有关方面准备在宜昌到三峡大坝区间,再修一条几十亿元的专用公路,一时舆论大哗。因为已有一条穿越三峡西陵峡区间的三峡工程专用公路,它是由国家投资的纳税人钱,不过为了保证工程进展顺利而临时享有专用权,终究是要还路于民的,但现在竟然成了被利益集团绑架的私家路了。

     再而后船闸通行能力只能达到设计的一半,所谓“万吨轮直达重庆”也因为百桥锁江(桥面和水面的净空高度不够)和三峡大坝的拦阻,成了纸上的画饼,再次证明了“为通过而一切皆往有利方向论证”的不科学、反民主,要付出多么沉重的代价!

     附:补记
      2011年5月20日对4年前的2007年5月21日所作《告诉你一个真实的三峡 》之补记:国务院终于出面承认三峡带来了种种问题,要求妥善处理,旧作被翻出在网间疯转。因是四年前旧作,不能尽展时空河势之变迁,因作补记。

      07年冰灾的冬寒湿气有很大一部分来自千里三峡库区,西北风将之刮向贵州湖南湖北,以湘南的南岭北坡冰灾最为厉害。就是南来湿冷气流被西北寒潮吹到南岭,为南岭北坡南北阻隔的千余米高山阻隔,于是湘南的冻雨比北面的湘中湘北厉害得多。

     南岭最高峰的莽山一带,鬼子赛后山一对树龄达三千年以上的情侣松,雄株那年因冰灾折腰。也就是说,这一年那一带的小区域气候迎来了三千年未有之剧变!如此的突变不是因三峡改变气候又是谁?而后,莽山几乎隔年就要迎来冰挂。这是以前极罕有的。

     前几年的西南大旱、今年的长江中下游大旱、5.12大地震与三峡或有或然性地质板块促发关系、局域气候改变关系,因学力、方向等有限,待有识之士接着论证。吾本湘人,洞庭湖、鄱阳湖流这几年三年两旱的现实,不太象大气候改变。湖南水利专家如聂芳蓉等,一直在反对三峡工程,并对三峡的洪季开闸、旱季蓄水,加剧自然灾变,一直提出强烈反对。因长江洪水进入荆江,有三条分流进入洞庭湖,洞庭湖无论旱涝,都成了直接受害区域。

     而去年全流域洪水,透见了三峡库容不足之短,号称300多亿库容,但要除去三峡大坝子35米以下的死水位,真实库容只有一百多亿立方,而真正用于拦蓄洪水的库容,实只70-80亿立方,按去年重庆寸滩超过7万/秒立方的高洪来水,三峡水库只能顶三天左右,就不得不大开闸门泄漏洪。去年长江委与三峡总公司为此扯皮打嘴仗正是为此,三峡总公司只会首先考虑自己大坝和电厂安全,换言之,旱季缺水它要关拦强蓄不愿加大流量下泄、洪季它要降低水位(预留库容防洪)加大泄流,有时都有自身利益其中,不太会顾及上下游感受。所谓旱季蓄水,下游干得见底;雨季泄洪,下面冲得七荤八素。

     事实上三峡成库后,已经多次出现了逆调节现象,即缺水旱季它要保持蓄水高程关闸拦水,中下游越是缺水它越是少放水,利益集团利益和广大流域人民利益冲突;洪季上下游顶不住时它有自身算盘,不淹下游就选择淹上游,去年洪季时年先淹重庆,后来又因库容有限不得不回大泄洪,让下游抗洪雪上加霜。极易出现 1996年湖南洞庭湖流域出现过的人为调蓄失误,导致人为将几次洪峰积在一起往下放,加剧洪患。那时湖南缺电,春汛来时气象预报说未来十多天无雨,于是湖南湘资沅澧四水上的五强溪、凤滩、柘溪水库均超高满蓄,不期几天后暴雨骤至,水库库容顶不住了,开闸往下狂泄,等于是人为将多次洪峰蓄在一起、达到吃不住的高程后突然下泄,下面当然吃不消了,那年长江其没没有同步来洪,但是洞庭湖300多个垸子却倒了200多个,灾情惨过后来长江来洪与洞庭水系同步来洪的 98洪灾。

     三峡出现人为调蓄失误的可能比湖南的几个水库要高,因为库容与来水之间的比率太小,稍有操作失,即可出现去年的旧事甚至超过去年的险恶程度。所以三峡的另一个牛皮在事实面前也破产了,那就是防洪第一,其实利益集团谋算上这个项目时,就心知肚明三峡工程基本就是为发电而生。

    作者:赵世龙 现在《羊城晚报》总编室深度报道组工作,兼任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客座教授。 _


绿毛龟 05-23-2011 22:33
有关黄万里老先生的报道我也看过。

红樱桃 05-23-2011 23:24
天啊!这可怎么办呢?

宝子妈 05-24-2011 03:52
关于这些问题,同事询问过三峡工程总指挥--两院院士潘家铮老先生(就是同事的爸爸啦)。老先生一口咬定三峡工程无罪,我们全是无知的胡说。老先生说现在用的方案还是比较温和的,早先的方案是把重庆一起淹了。

maggie 05-24-2011 18:29
这么宏伟的“人定胜天”的工程,论证了几十年开工,估计检验它的效果并客观评估各个方面的影响以及成果,需要更多年。

别的不了解,就生态而言,就是破坏。比如鱼类。很多长江里面的鱼类,都无法再继续大数量的繁殖。鱼类多少个万年走熟了的交配、产卵、洄游的路径,被一道莫名其妙的水泥墙给挡住了~~

黄胖胖 05-27-2011 23:41
半个多世纪以来, 黄万里以学识渊博、观点独到而蜚声中外,更以敢讲真话、仗义执言而在学界独树一帜。从这个意义上说, 黄万里的离世意味着,在国内重大水利工程讨论上,另一种声音的消失

  2001年8月27日下午3时5分,在清华大学校医院一间简朴的病房,90岁的 黄万里先生溘然而逝。


  黄万里,清华大学水利系教授,着名水利工程专家。自1937年留学归国起,倾毕生心力于国内大江大河治理。


  9月4日的追悼会上,他的一位学生告诉记者:在国内水利学界,多年来, 黄万里代表着科学家的良心。

  


  

  黄万里
  


  

  三峡大坝图片
  中国政府终于向世界承认:三峡工程确实出了问题


  他当年的助教回忆说,黄先生最大的特点就是为人耿直,敢说敢言,不管什么时候,不管针对谁,他都是照说不误,有时可以说是口无遮拦。在他对三门峡工程的意见中,这种性格得到了体现。


  1957年6月,由周恩来总理主持,水利部召集70名学者和工程师在北京饭店开会,给前苏联专家的方案提意见,谈看法。参加这次会议的所有专家学者,除了一位名叫温善章的人提出改修低坝外,只有 黄万里一人,从根本上全面否定了前苏联专家的规划,其余的人异口同声,赞成三门峡大坝上马,认为三门峡大坝建成后,黄河就要清水长流了。研讨会开了10 天, 黄万里参加了7天,也辩论了7天,到最后,会议就成了以他为对象的批判会。


   


  孤身反对三门峡工程,被划为“右派”


  1957年上半年,三门峡工程即将开工。黄万里在水文课堂上给同学们讲述了他对三门峡工程的看法,一是水库建成后很快将被泥沙淤积,结果是将下游可能的水灾移到上游成为人为的必然的灾害。二是所谓“ 圣人出黄河清 ”的说法毫无根据。因为黄河下游河床的造床质为沙土,即使从水库放出的是清水,也要将河床中的沙土挟裹而下。在课堂上,他对“圣人出黄河清”的说法甚为不屑,使人觉得这种说法实出于政治阿谀而缺乏起码的科学精神。


  早在1956年5月,黄万里就向黄河流域规划委员会提出了《对于黄河三门峡水库现行规划方法的意见》。这篇文章刊于《中国水利》1957年第八期,并收入了《三门峡水利枢纽讨论会资料汇编》(1958年4月水利电力部印)。意见书全面否定苏联专家关于三门峡水库的规划,而不是只在个别问题上持不同意见。 在反右期间,向一个党支部书记提意见就是“反党” 。指名道姓地说邓子恢副总理的报告“不正确”。光这一句话就够右派了。


  1958年11月25日,三门峡工程开始黄河截流。1960年6月高坝筑至340米,开始拦洪,同年9月关闸蓄水拦沙,是年潼关以上渭河大淤,淹毁良田80万亩,一个小城被迫撤离。库内的水位在涨,库区的农民一批批挥泪踏上离乡背井之路。这一切不几乎都在黄万里的预见中吗?其实,黄万里只是本着科学家的良知,说出了关于黄河及泥沙与三门峡大坝问题的科学的真话,可是他被非民¥主决策击败了,他成了“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右派分子”。


  于是三门峡工程改建的“两洞四管”方案确立。改建的四条钢管于1966年7月投入运用,增建的两个隧洞分别于1967年8月、1968年8月建成,水库淤积开始减缓,排沙能力依然不足,潼关以上河床“翘尾巴”淤积还在继续。


  事实虽证明真理在黄万里一边,但令人伤心的是,有些人反而迁怒于提出正确意见的黄万里。1961年,黄万里“奉命在密云劳动,与昌黎民工同居同食同劳,所居半自地下掘土筑成。”“文革”中更贬他到三门峡挖厕所以示惩罚。


  三门峡工程的一切问题和灾难都按黄万里的预言来了。我们从这一重大失败中总结教训,可以使我们获得大量思想资源。但传统文化的惯性却导致一些人要隐瞒真相,歪曲事实,混淆是非,为自己、为大人物、为尊者,文过饰非。


    六次上书中央谈三峡问题


  1980年2月26日,在度过了22年半的右派生涯后,黄万里终于获得了右派“改正的决定”。决定只有短短几行,称:“黄万里同志原划右派问题属于错划。经中共北京市委批准予以改正。恢复政治名誉,恢复高教二级教授的工资待遇。”


  经历了20多年的冤屈镇压,黄万里仍没学会看政治风向表达学术观点。从上三峡大坝的消息传出后,黄万里就先后给众多国家领导人上书,不遗余力地反对在长江三峡上建大坝。


  他认为:从自然地理观点,长江大坝拦截水沙流,阻碍江口苏北每年十万亩的造陆运动;淤塞重庆以上河槽,阻断航道,壅塞将漫延到泸州、合川以上,势必毁坏四川坝田。目前测量底水输移率尚缺乏可靠的手段,河工模型动床试验在长期内长段落中尚欠合理基础,只可定性,不能定量,不足以推算长江长期堆积量。故此而论, 长江三峡大坝永不可修 。如果是为了发电,可在云贵湘鄂赣各省非航道上建大中型电站,它们的单价低、工期短,经济效益比三峡大坝发电要大四倍以上。就流域经济规划而言,也应先修四川盆地边缘山区之坝,如乌江电站等为宜。


  此外,从国防的角度看,大坝建起来后无法确保不被敌袭,也很不安全。黄万里预言:“ 三峡高坝若修建,终将被迫炸掉。 ”同时,他还指出,公布的论证报告错误百出,必须悬崖勒马、重新审查,建议立即停止一切筹备工作,分专题公开讨论,不难得出正确的结论。


  198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对三峡工程进行论证,黄万里教授没有被邀请参加工程论证。黄万里数次给中央领导人和政治局,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国家监察部写信,痛述三峡工程的危害。要求中央决策层给他半个小时的时间,陈述为什么三峡工程永不可建的原因。但没有答复。


  黄万里晚年病重昏迷中仍喃喃呼出:“三峡!三峡,三峡千万不能上!”2001年8月27日,他带着无尽的遗憾离开了人世。


    黄万里报憾辞世


  “圣人出,黄河清”是封建时代的人文思维,带有谶纬迷信色彩,在严肃的科学论证面前,本来上不得台面。但当时的某些参与决策者,竟然将这种腐朽观念奉若神明。苏联专家不会懂得这个掌故,肯定是中国人才会搬出这种错误的人文思维作为武器,为错误的技术思维开路。该工程当时没有问责制,如今要想问责,主要决策者已经不在了,剩下几个技术官僚和科学“泰斗”,在责任上“顾左右而言他”,肉烂嘴不烂。


  在既有三门峡和阿斯旺的前车之鉴、国内也存在众多反对意见的背景下,三峡工程议案于1992年被七届人大五次会议以1767票通过,反对177票,弃权664票,赞成票数之少,在人大历史上是空前的。


  国家机器需要“标准件”,“独立思想者”如黄万里教授者,在历次政治运动中纷纷落马,或被弃置不用,形成了人才选拔上的“精英淘汰制”,这就为好用听话的“标准件”入选创造了条件。经过“文革”对文化、道德的摧残,急功近利的技术思维逐渐占据上风,也就不足为怪了。


  三门峡工程不足四年就现世现报,水利工程逐渐变成了“水害工程”。在难以逆转的生态灾害形成之后,如何恢复生态,能否拆除这个废物,就成了谁也负责不了的“老大难”。谁又能够想象,将来三峡工程正式退休以后,后代子孙该如何为它老人家送终?


  黄万里在有生之年,看到自己对三门峡的意见不幸言中,痛心疾首,反复叨念:“他们没有听我一句话!”晚年病重昏迷中喃喃呼出:“三峡!三峡,三峡千万不能上!”带着无尽的遗憾离开了人世。如今三峡工程竣工,库区清污成本和长江航运成本剧增,已是不争之事实。据三峡工程防汛办提供的气象资料显示, “今年(编者按:指2005年,下同)4月份三峡坝区天气复杂和剧烈变化程度为近50年同期所少见”,请看《中国三峡工程报》的报道:“今年4月三峡坝区气候反常。气温并没随夏季的到来逐渐上升,反而呈下降趋势。4月末平均气温不足12摄氏度,4月中旬周边山区还出了较大范围的降雪,月内有3次降温过程,温差升降剧烈、颠倒错位的现象严重。另外,4月份全月降水量为236.5毫米,破坝区近10年降水量最高纪录,破宜昌地区近118年同期降水量最高纪录。”


  三峡库区地质环境复杂,暴雨、洪水频发,自古以来就多滑坡。三峡大坝坝址附近区域为坚硬的花岗岩,向上游则多以碎屑岩、碳酸岩为主,包括侏罗纪遗址的粉砂岩。地质容量、环境容量的天然不足,仅国土资源部查明的滑坡就有2490处。近两年我国南北气候反常,今年重庆地区大雨滂沱,多处发生山体滑坡。这些现象是否与生态上的变异有关,虽有待专家们继续观察论证,恐怕也无须久待。


    附录:黄万里的简介


  黄万里是着名教育家、革命家黄炎培之子。1937年从美国学成归来,先后在四川、甘肃、东北从事水利建设。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前期,他从黄河实际情况出发,批评苏联专家的规划和设计,反对在三门峡修建大坝。1957年,因发表短篇小说《花丛小语》针砭时弊,被打成右派。黄万里历经磨难,22年后才得以平反昭雪,重返讲台。本书收集资料历时2年完成,力争还原历史、再现黄万里这位中国水利界马寅初陈寅恪式悲剧人物的风貌。


  二○○六年八月二十七日是黄万里教授去世五周年、八月二十日是九十五岁冥诞的纪念日。黄万里教授反对建设黄河三门峡大坝工程和长江三峡大坝工程,并不是因为他是头长反骨的人,而是源自其水利的基本理念和对中国水资源的正确评价。


    没有院士头衔的学科泰斗


  在中国,大家都以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或者中国工程院院士(现在又有了中国社会科学院院士)都是最有学问的人,要是两院院士,那更是了不得了。事实是,在中国,最有学问的科学家,他们都不是院士。原北京大学校长马寅初教授,原清华大学水利系黄万里教授,他们都是中国最有学问的科学家,但都没有院士的头衔。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国人口过快增长,给中国所带来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巨大问题,现在大家都有认识——错批马寅初,“多生几亿人”。当时和马寅初教授有同样意见的知识分子,不在少数,但是在政治高压下,能坚持自己观点、敢于说实话的,只有马寅初教授一人。


  黄万里教授生前曾说过:“我对三峡工程的意见,屡屡上书中央,先后六次,屡挫屡上。我要求中央领导给我三十分钟的时间,听我汇报就可以把问题讲清楚,可惜无此机会。当年三门峡还让公开辩论七天,现在没有人和我辩论,杂志上也不刊登我的不同意见,我是看不到三峡建成后的后果了。你们还能看见,帮我记着看看,但愿我的话不要言中,否则损失太大了。”


  一九五七年,黄万里教授舌战群儒七天,反对建设黄河三门峡大坝工程。难道别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就不知道泥沙会在水库淤积这个最简单的道理?黄万里教授被打成右派,失去了教书的权利。一九九二年后,黄万里教授六次给中央领导写信,陈述长江三峡大坝工程永不可建的道理。难道别的科学家就不知道泥沙砾石首先是在水库尾部淤积,会淤塞重庆港,会加大水库的水力坡度,会淹没重庆部分市区这个最简单的道理?历史已经证明了黄万里教授在黄河三门峡大坝工程的观点是正确的,并且正在证明着他对长江三峡大坝工程的观点也是正确的。可惜他的正确理论没有因为三门峡大坝工程的彻底失败和长江三峡大坝工程的错误而树立起来,中国政府还在继续错误的水利政策。


  在中国,要做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除了有学问还不够,还要讲真话,不怕政治和学术上的打压,坚持反对错误的决策,甚至要冒着生命的危险。马寅初教授和黄万里教授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楷模,是没有院士头衔的学科泰斗,是斗士,是英雄。


    中国水生态环境到如今这个地步的原因


  对于黄万里教授对黄河三门峡大坝工程和长江三峡大坝工程的意见,读者了解比较多。对于他的水利理念和水资源的评价,大家了解得比较少。要了解黄万里教授的水利理念,要从中国水生态环境谈起。


  中国现在的水生态环境如何?有人曾这样总结过:患水多(洪涝灾害),患水少(旱灾),患水脏(污染严重)。中国工程院院士钱正英女士重复了这句话,便成为官方的版本。其实水生态环境的现状是:河流正在和已经丧失自我调节能力,湖泊在消失或是丧失自我调节能力,海洋污染严重,地下水过量开采和受严重污染……一句话,水生态系统遭受严重破坏,面临死亡的威胁。


  那么中国五十多年前的水生态环境又是如何呢?江曾经说过,他在上海上大学时(一九四五年——一九四九年),苏州河的水还是干净的。胡也曾经说过,他小的时候经常在泰州城河里游泳。可见那时的小生态环境比现在好许多。


  为什么经历了五十多年后,中国水生态环境会有这样悲惨的结果?原因之一“不听黄万里的话,毁了中国的母亲河”。如今中国水生态环境的现状将危害子孙后代。水利理念的错误,对中国水资源的错误评价,导致了错误的水利措施;错误的水利措施,破坏了水生态系统。中国的水利是江河湖泊开发过度而保护不足。有人把百分之十五作为自然河流开发的上限,英国的水资源学家罗宾.克拉克则认为,自然河流开发程度百分之五——十,不会发生问题。欧洲河流开发程度一般都保持在这个标准之下。中国的河流,开发程度有超过百分之一百的,如黄河、海河、辽河等,开发程度越高,患水多水少水脏的问题就越严重。近年来,在长江的开发速度加快,二○○六年长江被列为世界上受破坏最严重的河流。这种对水资源的掠夺性的开发,来自于“中国是世界上最缺水的十三个国家之一”的恐慌和对自然的过分要求。

黄胖胖 05-27-2011 23:42
黄万里是反对,但也应该去看看他到底是为什么返利,而他当时提出的具体反对理由现在回头看是否成立。

例外,同时你也要看到三峡的好处,不能好处视而不见。
1是发电,现在可是要降低碳排放。不用水发电,那就只能用煤咯。什么太阳能之类的现在还提供不了大规模的电能。
2.防洪,话说98以后,你还见过湖北有那么大的防洪压力么。
反而说大坝是可以起到调节的作用。

三峡会带来副作用,这个大家都认同。但也不能啥都赖它头上。


黄万里呢,在某几年前的一篇歪文(“黄专家”、“柿油派”、“山门峡”
和“散峡”的故事)中,对他的评价是位真有爱国之心的老人,现在偶还是仍然
认为黄先生是位好人,但近年来,尤其是他去世后,有些人,直白的说,就是TG
做什么就要反对什么的人和一些极端环保派,为了利用他的名声来反对三峡水利
工程,掀起了一场对他的新造神运动。简直是不把他吹成了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水
利学家决不罢休,然后回过头来再用他的“神主牌”来攻击三峡工程,把本来严
肃的技术问题、经济社会问题经常生生搅成了站队捧脚。在今天三峡工程已经显
示出巨大作用的今天,这种不讲事实不讲逻辑只诉求于理性和冲动的手法越来越
让我感到愤怒。想来黄老先生泉下有知,也不会乐于见到自己被那些人如此利用,
所以应该也不会怪我不为尊者长者讳了。

  其实稍稍查一下就知道,黄万里著名水利专家的名声其实不是因为他主持过
任何重要的水利工程设计或是河流湖泊区域治理,也不是因为他著书立说,建立
了影响广泛,为业内接受的创新理论,而主要来自于他在五十年代时反对三门峡
水利工程,而三门峡水库建成后确实麻烦重重。直接了当的说,他的名气就是来
自于反对而不是建设。

  且不说,根据当年其他当事人的记述和留存下来的资料,黄万里自称他是当
年唯一反对三门峡初始设计规划的专家根本不是事实。单从黄一生的主张来看,
他反对三门峡的根本原因是他反对修建任何大型水库和大坝,不管是建在哪条大
江大河上的,他全部都反对,三门峡不过不是他坚持反对所有大型水利枢纽的一
个例外而已。虽然三门峡被他说中了,但现在回头看却是个孤例。就好象一个人
如果坚持看空一辈子,结果说中了一次熊市,难道就是股神了。

  而且比起三门峡最初设计的失误,毕竟在通过加设泄沙孔等改善手段后,它
还是相当程度上发挥了保护下游,调节涝旱的作用,对黄河干流的调控作用很明
显(所以现在河南坚决支持保三门峡,而陕西恨不得明天就拆掉),可以说仍然
实现了大部分原来的计划功能。

  可以拿三门峡这个“长官意志决定、违背自然规律、失败的水利工程典型”,
对比黄万里当初对于黄河的治理提出的计划,看看黄万里的提议是不是只是因为
与苏联专家意见不同才会被抛弃的。虽然现在为了替黄先生讳,很少有人再直接
提起这个计划了。不过即使在为他立碑树传的《江河无情人有情——我国著名水
利学家黄万里教授生平》中,也还是有人不经意间,透露出了部分痕迹。

  “既然上游拦沙,下游集流输沙出海违背了自然的规律,那么怎样解决黄河
下游的淤、决、徙问题呢?黄万里认为分流输沙是唯一可行的治河策略。分流即
是从桃花峪开始,在河底打开一二十个堤口,把河水悬沙连同底沙一起排向原有
低洼的流路,辗转出海。分流中沿途仍不免淤积,但这淤积是沿二十多条流派将
泥沙疏散到广泛的滩地上,一场大洪水分摊到大平原上就只剩下微量的淤灌了。”

  对这个和孙中山制画的天地玄黄全国铁路图一样强大的计划,我就不想多评
论什么了。请问仍然准备称赞黄万里先生洞察远见的人,在黄河河底的安全的开
出一个能冲沙的洞口,是不是一千万元就能搞定的事情,为了重新打开三门峡的
泄沙孔而花的那一千万,拥黄派可是念念不忘了几十年,看样子还要牢记几万年。

  前面说过,要把黄万里造神的主要原因是,他是国内水利界内公开彻底反对
三峡筑坝的主要代表甚至唯一重要人物(现在很多曾经反对三峡工程的业内人士
坦承,当时他们反对三峡的很大原因,是担心三峡会占用太多的水利建设资金,
而并不是反对计划在三峡筑坝本身,这个其实并不合反坝派的口味),毕竟没有
任何一个著名水利专家的背书,都是文人笔杆子们在空对空的煽情,到底不太好
看。于是当黄万里再次站出来公开反对三峡大坝时,就被如获至宝了,而通过黄
万里的经历,能把三门峡和三峡绑起来就更是锦上添花了。

  谁都不是神仙,尤其是我们现在对于长江大流域的运行规律还没有全部掌握,
对于水文、天气资料的真正科学化的积累也只有百余年时间,这在地质上其实是
很短暂的,所以再严密、全面的估测还是可能有错误的,不过说实话,黄老先生
对于三峡大坝建成后的预测是属于错的非常彻底的,其毫不含糊的确定性和他对
三峡工程的否定态度恰可相映成趣。

  黄万里万分肯定的预言:三峡电站20年内只有工费支出,没有电费收入,国
家财力不堪负担。而事实上,三峡建设不到十年就开始蓄水发电,三峡电已经是
华中华东电网的支柱之一,全部投资成本收回早就不是问题,三峡总公司甚至有
余力在26台原计划的发电机之外再加装9台,给自己造个全国最大的小金库。说
到三峡电,顺便再说一个故事:当年反坝派对于三峡电的主要观点在于声称三峡
电成本会非常昂贵(黄认为三峡根本不能发电的观点在反坝派中也是少数派),
昂贵到国内哪个地方都用不起,还找来了一家美国咨询公司的报告作背书,洋大
人的名头还真是唬住了不少人,当时三峡电原定的主要用户重庆死活不要三峡电,
中央只好指定由长三角来消化三峡电,结果当三峡开始发电后发现,三峡电其实
是最便宜的电,便宜到其它电厂一致强烈要求禁止三峡公司削价竞争。但重庆是
只能看着流口水,没有吃一口的份,还没法叫屈。所以以后如果有人骂三峡水库
在重庆,但重庆人却用不上三峡电,可以告诉他们,骂错人了,要骂当年唬倒了
重庆的反坝派才是。

  黄万里万分肯定的预言,由于三峡大坝会抬高坝堤上游水位,重庆市区会被
大片淹没,整个重庆港也将不得不被放弃,转往更上游,但实际上三峡水库已经
几次接近175米蓄水线,黄万里计算的水力坡度被证明完全不符事实,重庆市区
根本不会受到水库回水威胁,而在三峡大坝和水库极大改善了川江航道后,川江
的航运功能得到了充分的利用,事实上现在川江运输的最大瓶项是船闸的通过能
力不足,增长的需求很快就会达到理论上的极限。

  而黄万里当时最得意的预言,就是他一贯的观点:江河来沙是不可阻遏的自
然规律,而长江上游又有大量的卵石和粗沙,最容易沉淀在水库之中,所以即使
能克服其它一切困难,在长江上游来沙的压力下,三峡水库也会很快淤积,从而
丧失防洪发电的功用,大坝只好放弃甚至炸掉。这个观点其实就是当年他对于三
门峡预测的照搬,也可以再次证实他对三门峡工程的反对只是出于他一贯坚持的
特别的治河理论(宁愿放水淹地也不能造坝)。可现在事实上,三峡水库蓄水以
来的入库泥沙量比预测中最乐观的来沙量还要小的多(当时担心入库泥沙量会过
大,希望来沙量越小越好),来沙量过小甚至导致了水库下泄江水过清,导致侵
切下游江堤,造成荆江部分江堤的崩堤现象频率明显增加。当然,水坝截水也会
导致部分泥沙沉淀,但这本来就在预料之中,如果入库泥沙量能达到支持筑坝派
原有的预测量,更不用说是黄万里的预测量,下泄江水的含沙量也并不至于严重
威胁到荆江江堤。(当然,总的来说,来沙量小还是好事,按现在的情况,三峡
水库的实际可使用期会远远超过工程原预计使用期,更不用说来沙量小证明了国
家对长江上游水土保持工作的努力已经大见成效)。

  老实说,在事实证据已经如此充分的情况下,黄万里老先生如果还在世的话,
我严重怀疑他居然不会公开更正自己的观点,承认自己的错误,而现在还有人不
断利用黄万里当年的那些预测来攻击三峡,其实是在不断的继续伤害黄万里的荣
誉,让他在知情人和专业人士眼中显得越来越可笑,如果这种伤害不停止,总有
一天,黄先生的名誉会被这些人彻底毁掉。所以引用一位更了解对水利工程历史
和内情的业内网友的话:

  拜托那些想借黄万里成名的,放过已经不能为自己的错误预言进行更正的黄
万里教授吧。

username 05-27-2011 23:59
我觉得也不要弄得有黑白之分的,谁是坏人好人之分的。  我猜一定是当年中共有一派觉得这个大坝是好处大过害处,然后另一派是认为坏处大于好处。   可能今天事实证明, 坏处大于好处,而且很多。  


其实我觉得批评中共建大坝也要考虑到它的时代背景,我是珠江三角洲长大的。  当年广东省一天到晚停电, 那个停电让人很崩溃, 因为有些货物会因为突然停电整个报销,   中国可能当时供电能力很差吧。   我最记得中共当年在香港推销大坝,就是强调这个东西的产电能力。    不要说,我这种中等管理阶级的,真的很动心, 因为珠江三角洲整个地区真的被停电弄得很崩溃。  

事后批评很容易,可是当时你处在那个环境中, 其实做出正确决定可能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乱猜乱猜呀。  

username 05-28-2011 00:04
再加点,中共建大坝时候正值中国极为激烈政治之争, 具体怎么样我也不可能知道。 可能建大坝的那一派觉得你反对建大坝就是反对中国共产党,导致那一派不能够脑袋正常冷静思考, 你越不要我做我越要干。  

都是乱讲呀

zhaofeng 05-28-2011 00:12
【中华论坛】【水博】用黄万里精神来破解黄万里神话
http://club.china.com/data/thread/1011/2725/79/58/8_1.html

    这是一篇几个月以前写的旧文(原名《科学不信神---再谈黄万里》),原本只是因为在博客网上与人争论而作,毫无发表之意。因为,黄万里先生毕竟是我非常敬重的前辈,我本不愿意看到由于澄清某些言过其实的宣传,让饱经风霜的黄万里教授的在人们心中原有的高大形象受到影响。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国内外一些反水坝或者说是反华的舆论,非要把黄万里当成一面反专制、反三峡、反水坝的旗帜来挥舞。长期以来,某些媒体对黄万里教授的离奇宣传,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来自中华网社区 club.china.com/
 
    现在的黄万里教授已经被一些反水坝人士,吹捧成了一个超凡脱俗的神仙。似乎他的一言一行,都已经变成了我们辨别科学和真理的标准。而且,他们在大力宣传黄万里的博学、正直和科学良心的同时,还非要强调我们国家体制以及三峡工程的落后、丑陋甚至说罪恶。最近,在三峡大坝对重庆干旱是否有影响的争论中,现实情况分明是和黄万里的水淹重庆的三峡预言南辕北辙,一些网站还是要别有用心的把黄万里教授拿出来大做文章,强调说三峡大坝最终将会被炸掉。
/来自中华网社区 club.china.com/
 
    在这种情况下,为揭露谣言,澄清事实,我不得不把这篇旧文拿出来,介绍一些我所了解的于黄万里教授的情况,避免让某些片面的宣传继续误导公众。不迷信权威、敢于追求真理,是黄万里最优秀的品质。作为科学工作者,我们现在也必须要用这种黄万里精神,破解黄万里的神话。非常遗憾,在此文中为澄清是非,我不得披露一些不利于黄万里教授的大实话了(品质优秀,也不代表就不会犯错误)。那些接受了误导宣传,已经把黄万里教授当成了“神”的同志,可能会一时难以接受。不过这没关系,为了探求真理,在尊重事实的前提下,不管有任何不同意见,我们都可以进行探讨。应该强调的是,本文的分析和所披露的事实只是要说明,黄万里并非金口玉言的神仙,然而,这也并不能否认,黄万里教授仍然是他所处的那个时代里最杰出的知识分子之一。
 
    随着三峡大坝的封顶,网络上一些关于三峡的争论也逐渐白热化。最近,在有关三峡的辩论中,有人又把章立凡先生2004年9月写的一篇名为《从三门峡眺望三峡》的文章又拿出来攻击三峡。博客网上的一位专栏作者把章立凡这篇文章中的一些造谣的内容,重新转发出来(题为:三峡工程功在当代,罪在千秋),竟然得到了网友热烈的响应,不仅几万人点击,跟贴支持的也有数百人之多。在这种谣言盛行的情况下,为了避免对公众的误导,我们了解情况的同志非常有必要站出来说话了。
 
    以往出于对著名的民主人士章乃器先生的敬重,我曾经对其子章立凡的很多作品也颇有好感,因此,2004年初次见到章立凡的这篇文章,我并没有对文章中暴露出的一些严重的问题,进行针锋相对的揭露和批评。当时,我只写了一篇《是非功过三门峡》的文章,强调三门峡的失误不是水利科学工作者的水平问题,而是政治狂热的牺牲品。并且在文章中特别的介绍了当时反对三门峡的决不是黄万里教授一个人。再加上当时三峡蓄水刚刚一年多,有关泥沙问题的具体实测情况还没有公布,所以,我也没有对有关三峡问题上黄万里以及章立凡先生的观点进行任何评价。
 
    然而,最近几年以来,很多极端环保人士都在利用已经过世的黄万里教授的一些只言片语,大肆制造黄万里反对修水坝的谣言。为了让这些谣言具有更大的欺骗性,他们几乎把黄万里教授吹捧成了一个超凡脱俗“神仙”。作为水利工作者,我从不否认前辈黄万里教授的水平和品格,但是,据我的了解,在我国与黄万里的经历、水平和人品都不相上下的水利水电科学家还有很多。像施嘉杨、黄文熙、黄毓贤、陆钦侃、程学敏、李鹗鼎等等一大批早年留学回国的我国知名的水利水电专家,几乎都和黄万里一样的出色和执著。但是,黄万里教授从小到大异常优厚的家庭环境和社会地位,似乎也使得他比同时代其他同志更为自信、甚至自负。所以,他能在很多问题上,表现出出乎寻常的坚韧的自负态度,这种独特的品格在当时中国的大环境下,确实是难能可贵的。但是,如果从专业技术水平上分析,黄万里的专业意见也并非就是最高明的。
 
 
    例如关于三门峡的争论,黄万里和很多专家一样都预见到了三门峡的泥沙淤积后果,但是,从专业技术角度分析,其根本就不能建任何水坝的意见,就不如建设三门峡低坝和更改坝址的意见更为科学。实事求是地说,从三门峡建成后到小浪底出现之前它对黄河下游防洪作用的重大贡献来看,即使错建以后再进行改造的三门峡,恐怕也还是要比根本就不建任何水坝还要有利的多。实际上,三门峡的失误在于坝址的选择和水库运行方式,决不是不应该修建水坝。不仅是在当年,就是在今天,黄河上不建水坝的意见也是完全错误的。
 
世界上没有神仙,在科学问题上任何人都可能会犯错误。黄万里教授也不是神仙,当然也不会例外。看到黄万里自己写给党中央的信中说到,当年只有他一个人反对三门峡,我曾经就想当然的认为,黄万里在三门峡问题的表现上一定会与别人有所不同。同时,因为我知道温善章同志一直坚持自己的反对意见,所以,就在一篇解释性的文章中想当然的写道;只有温善章和黄万里在三门峡上马的意见书上坚持签署了反对意见。该文章发表后,一位当年参加过三门峡讨论会的老同志对我说,当年的三门峡讨论会只是研讨问题,根本就不用每个人签字表态。因此,不可能存在只有黄万里和温善章坚持签署反对意见的情况。
 
老同志强调在当时有关三门峡问题的讨论会上,黄万里的不同意建坝意见,和很多人的反对意见的发言几乎一样,并没有引起大家的任何注意。有文章说只有他一个人坚持反对三门峡上马的说法,也不符合事实。因为他当时也曾经提出了,如果三门峡一定要上马,应该保留排沙底孔的建议。这就使得他对三门峡的不同意见和态度,与其他那些提出了自己的反对意见,而又表示无可奈何的同志,看不出有任何不同之处。不仅当时担任水电建设总局局长的李锐,说不知道当时还有个黄万里也反对三门峡,而且还有很多当时参加会议的同志,都对黄万里的反对意见的发言,几乎没有什么特别的印象。然而,令人不解的是,在今天的很多文学作品中,黄万里都被说成是当年唯一的一位坚持反对三门峡上马的英雄。这种宣传恐怕和黄万里自己写给中央的信中的错误表述(说当年只有他自己反对三门峡)有一定关系。因此,可以说黄万里教授的自我感觉是存在有较大误差的。如果,三门峡的问题因为时代久远,大家还有怀疑,那么黄万里教授给党中央的信中,同时还强调也只有他一个人是真正反对三峡,大家恐怕就应该能够体会到,黄万里教授的自我感觉所存在的误差了。
 
还有人说黄万里教授是因为反对三门峡而被打成右派的,这种说法也不是很恰当。事实上,黄万里教授完全是因为其所写的杂文《花丛小语》被毛泽东主席批评后被打成右派的。其后来受到批判的内容中,也包括反对三门峡的言论虽然也是事实,但这决不是他被打成右派的原因,而是被打成右派之后添加进去的批判材料。比黄万里更甚的曾经递交书面反对三门峡意见书的专家,都没有一个因为发表不同的学术意见而被打成右派,国家为什么单单会对黄万里特殊呢?特别是其中的温善章,后来还受到了周总理的口头表扬。因此,认为黄万里教授是因为坚持学术观点,而被打成右派的说法是不符合事实的。
 
此外,有的文章说国家为了上三峡压制了黄万里反对三峡的意见也是不够全面的。应该说有了解放初期三门峡的教训之后,国家对水坝工程中的反面意见的重视程度是相当的高的。当然,黄万里的反对三峡的意见虽然没有如愿以偿的争取到在全国人大上作介绍的机会,但是,还是在国家级的学术刊物上争论过的。在最关键的三峡的泥沙预测问题上,黄万里和长江水利委员会的泥沙专家就在1993年的几期《水力发电学报》上有过激烈的争论。我当时倾向黄万里的观点,也比较支持学报编辑部让双方在杂志上展开学术辩论,以理服人。后来那场争论,由于当时科技水平对泥沙规律的不可准确预见性,还是以各持己见而告终。
 
    直到三峡蓄水后,才知道十几年前争论的结果经过实践检验,还是长委会的意见更接近实际。当然,这一点并不能说明黄万里教授的水平低,因为黄教授获得各种资料的途径根本无法和长委会相比。同时也说明科学是无止境的,由于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即便就是有了实事求是的态度,也未必就一定能做出正确判断。现在来看当初全国人大不容许黄万里的未能经过专业质疑的反对意见,在人大会议上作介绍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既没有任何不符合法律程序的问题,而且也收到了较好的实际效果(没有误导代表)。然而,现在一些人出于各种原因,对黄万里教授的吹捧确实有些过了头,已经带有了迷信成分。实际上,面对当前的事实,这样的造谣宣传实际上就相当于是对黄万里教授的公开的贬低、诬蔑。
 
例如,在黄万里写给中央的信中还有这样一段内容“三峡电站20年内只有工费支出,没有电费收入,国家财力不堪负担。”而实际情况是三峡建设后不到十年就蓄水发电,为国家建设解决了燃眉之急。尽管三峡的上网电价非常低,但是预计再有十年就可以收回全部投资成本。这种巨大的经济效益几乎与黄万里教授的看法完全相反。估计在黄万里教授的知识结构里面,恐怕还没有现代混凝土快速浇筑用的“塔带机”,他也不会想到世界混凝土浇筑的纪录,将会由三峡来创造。然而,这一切在掌握了现代科学技术的三峡工程的设计者们的心中,早已经是胸有成竹了。不少人都曾经抱怨当年党中央为什么不给执著的黄教授回信?现在看来,中央不回信,让事实来回答疑问的态度是非常明智的。否则,难道党中央还非要跟黄万里较真,回信告诉这位80多岁的老教授,应该再去多学点新知识?总之,在今天的事实面前,黄万里的那几封信还有什么可炒作的价值呢?
 
事实说明,在科学问题上没有超人,更没有神仙。一个人的认识水平总是有限的,不管什么人都不能保证他的预言结论永远正确,千万不能幻想是只要某个人说的话,就一定是真理。世界经理人文摘[digest.icxo.com]如果有人非要这样宣传,非要用造神的方式制造科学迷信,那么最后只能被无情的事实所揭露。我相信黄万里教授如果今天还在世的话,也不会面对事实不改变自己的错误预言,也不会容忍这些不顾事实的非要把他吹捧成神仙的种种谰言。
 
然而,就有一些以伤痕文学成名的一些喜欢煽情的文人墨客,他们在揭露文革、反对专制,成功地把当年的“红太阳”请下神坛的同时,又非要塑造出一批所谓的自由之神、民主之神,包括非要把黄万里也塑造成一尊新的科学神仙。并且,很多人还总喜欢以吹捧此神,来显示出自己的开明和博学,同时也可以掩盖自己科学知识贫乏,还非要夸夸其谈的假装圣贤的弱点(或许还有人是别有用心的)。总之,在历史事实已经对一些问题做出了答案的情况下,如果有人还要坚持散布黄万里神话的谣言,那么只能是对黄万里教授的威望和荣誉的极大伤害。拜托那些想借黄万里成名的同志,放过已经不能为自己的错误预言进行更正的黄万里教授吧。
 
科学需要实事求是的态度,科学不相信神仙,民主也不需要迷信。建设民主政治的艰巨任务正在呼唤我们每一个有头脑的中国人,需要我们忍痛割爱,用黄万里的精神破解黄万里的神话。
/来自中华网社区 club.china.com/

zhaofeng 05-28-2011 00:47
      反对造神的方式,无论目的是多么纯洁。

        10年前看黄万里,顾准,李慎之,心里满满地都是感动和愤懑。到今天,崇敬依然是崇敬,感动也还是感动,但也开始懂得很多时候不能以简单的道德批判来代替理性思考,也承认专业人士的领域最好要听从专业人士的判断(但如果专业人士缺乏基本的操守或者受环境影响无从做出真实的判断,那就真是无奈和悲哀了)。


查看完整版本: [-- 中国承认三峡工程缺陷 批评人士反应强烈zt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7.5 SP3 Code ©2003-2010 PHPWind
Time 0.011408 second(s),query:2 Gzip disabled

You can contact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