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茜專欄:給十八歲以下的你 =W4cWG?+
2009-01-15 v:vA=R2
【陳文茜】 !?+3jzG
da-3hM!u+
f9&D1Gh+w
`V?{
-(59F
這封信寫給不知名的你或妳。 pa\]@;P1
k
(7!W
fx}R7GN2
現在的你或剛進大學校園,或仍等待一關又一關的學測,好進夢想中的校園。 ^L'K?o
Q!Op^4Jz
然而,二○○八年九月源自華爾街的金融海嘯,讓台北或高雄的你,開始迷惘未來。四年後人生什麼樣?十年後世界又是何種風貌? ioviJ7N%
O
f/=0
leD?yyjw7
d>aZpJ[.
十八歲,有些人已走了很長的路。 ):\pD]e
i\<l&W
a1}W2;W0]g
)kd)v4
#
十八歲,林語堂也剛離開福建鼓浪嶼,前往上海聖約翰大學就讀。 =*(d+[_
bh_ALu^CSX
林語堂本是福建漳洲旁小村落龍溪的「土孩子」,改變他一生的,是父親從小給他的國際視野。破落的龍溪鄉下,有位長老教會的牧師,自小以中英文自學教導他的兒子,並諄告「長大定要念世界一流大學。」 @TH \hr]
G's/Q-'[\
自幼起林語堂即離鄉寄讀鼓浪嶼中小學,一個動亂的中國,一個看起來毫無希望的鄉下孩子。他忍受了童年的孤獨,藉由一塊偶然開放的鋼琴之島(鼓浪嶼別名),與世界悄悄連結。 @.g4?c
BHK_=2WYz
他的同學裡有英、法、葡、西…各國領事小孩,林語堂沒為他的孩提時期留下太多紀錄,唯一惦記在心的是父親的話,大海的另一邊是另一個世界,「要讀世界一流大學」。 ~M\s!!t3
=-:o?&64
林語堂後來實踐了父親的夢想,先留美於哈佛,再留德。 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