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社区应用 最新帖子 精华区 社区服务 会员列表 统计排行
主题 : 中国吃——————唐鲁孙著——————美文欣赏
红眉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20楼  发表于: 2009-10-04   
华园澡堂子·西来顺褚祥(2)
http://book.sina.com.cn 2005年04月08日00:00 新浪读书

馆方虽然不久就分门别类整理出来,可是一时未能制成卡片,无法供众借览。每天在阅览室里坐在我对面的一个三十多岁中年人,风采雍穆,操着四川口音,一再要求借阅一部小楼赠书中的《玄天九转道箓》,馆方颇感为难。我看他情词恳切,经代向同文兄保证,他只是在馆内阅览,绝不携出。经过这点接触,我们彼此通过姓名,方知道他是李寿民,四川人。等到书一送来,他就沉潜汲古一边看一边做起笔记来了。  过了半个多月,我在办公大楼花圃散步,又碰到他在一株丁香树下沉思,才知道彼此在同一大楼内办公,而且是一墙之隔。他看的书涉猎极广,除了佛经、道书、练气、禅功之外,还喜欢研究性命、星相之学,一部抄本的《渊海子平》是随身携带,没事就拿出来翻翻。他在口袋胡同买到了三本杂志叫“新命”,书后注明北平寄售处是舍下,所以他以为我是同道,其实我只是新命杂志的征访史,对于子平不过是一知半解而已。由于我的介绍,他认识了北平名星相家关耐日,关给他批八字,说他“座下‘文昌’”但“困于甲木”。关是留法华工,文字虽非高明,可是研几杜微,数理通玄,从八字里看出他的文名,彰而未显,困于嗜好,终身不能摆脱。那时他只写一些小品文,用原名善基或“禅机”笔名散在报章杂志发表,尚未着手写武侠小说。他因胃病困于烟霞(鸦片);当时禁令在华北地区虽不太严,可是公务员抽烟,总是不敢公开的。他对关耐日给他批的八字,认为是知人之言,没事就拉我找关耐日给他算算。  他的老太爷游宦西南各省,而且逐日写有笔记,对于云贵川湘风土文物记叙甚详,所以他书里对景物的描述倒不是完全凭空虚构而是有所本的。他在进入“冀察政务委员会”工作之前,确曾在胡景翼戎幕充当过记室。胡笠僧人虽痴肥,可是极富心机,而且反复无常,颇难相处;所以他考虑再三,最后决定还是回到北平在“政委会”政务厅担任书启工作。“政委会”委员长宋明轩是极为讲求旧学的,他把四书分门别类另行编纂,定名《四书新编》,共分上下两册,三寸见方,皮面烫金;说是由刘春霖、潘龄集几位名儒硕彦主持的,其实十之###都出自李寿民手笔,那些翰林公不过是顶个名而已。  他子女众多,自己又有嗜好,虽然收入不错,但是开支浩繁,生活时感竭蹶。恰巧天津《天风报》社社长沙大风因跟朱琴心涉讼对簿公庭,馆务乏人主持,于是托我跟赵又梅两人暂时给他照料。那时他已着手写《蜀山剑侠传》,写了十二回之多,本打算出书,又怕销路没有把握。当时《新天津报》登了评书说部《雍正剑侠图》,三月之间,报纸增加了一万多份,我想把《蜀山剑侠传》拿来在《天风报》上发表,又把刘云若的《小扬州志》拉来,跟《蜀山》同一天开始刊登,谁知销路直线上升不说,从平津远及沪宁都有读者请求从刊出《蜀山》第一期把报份补齐。  凭良心说,《蜀山》从一至五集,是还珠的文坛试笔;五集以后因为大受读者欢迎,他才聚精会神地写下去。因为他书看得多,《蜀山》一集比一集精彩,从此奠定基础,开创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巨著。他的书最初是交天津励行书局发行的,每集一版出六千本,书一应市,就被抢购一空。就在这个时候,抗战军事爆发,宋明轩移节保定,“政委会”财务处长张剑侯一再劝寿民兄也随军内移,他感觉家累甚重,携眷随军困难重重,一动不如一静,写写小说也可勉强糊口,所以最后决定留滞京华,没有内移。  他写的说部销路如此之好,有一家出版商,想把《蜀山》的版权从励行书局拿过来。他跟励行书局相处非常融洽,并且时通缓急,他又是道义感情并重的人,这样无形中把那家出版商徐老板得罪。徐老板有一个亲戚在北平日本宪兵队当翻译,于是还珠被扣上一顶帽子,以所写小说荒诞不经妖言惑众的罪名,关进宪兵队沙滩人犯羁押所。他自知这场牢狱之灾是免不掉的,所以也处之泰然;不过有烟霞癖的人,突然断绝烟火,其狼狈可知。幸亏华北驻屯军军部,有几位“蜀山迷”,好在他的罪名又是莫须有,糊里糊涂又把他放了,所以他有若干与《蜀山》有关联的说部纷纷出笼。  后来华北加紧统制食粮,住在北平买大米白面已成问题,他就携眷南下,住在麦家圈一家书局楼上,不但写小说,而且挂笔单写对联来卖,才能勉强过活。我来台湾之后,借好友宁培宇回内地接眷之便,曾经给他带口信劝他来台定居,他一直没有回音。从此音讯隔绝杳无信息。后来听人间接传说,他在上海得了噤口痢,就一瞑不起菩提证果了。  他的《蜀山》一书最近经叶洪生先生分条析理,洋洋洒洒,极为详尽地写了一篇宏文,远及美国《世界日报》都加以转载,我不愿往此多费笔墨;不过我读他的武侠说部有一种感觉,如同吃了一席多彩多姿的盛筵,别的山珍海错就不想下筷子了。寿民兄大归一转瞬已有二十年,台湾居然还有不少武侠小说迷,对他的《蜀山》念念不忘,又有叶洪生先生为文弘扬一番,我想他若有灵,也应心满意足拈花一笑了吧!   
红眉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21楼  发表于: 2009-10-04   
啼笑因缘(1)
http://book.sina.com.cn 2005年04月08日00:00 新浪读书

小说家张恨水第一部小说《春明外史》,是在成舍我先生主持的《世界晚报》上发表的。他把北洋时代北平社会各阶层的形形色色描写得淋漓尽致,而且细腻蝶艳,一时文名大噪。书中主人公杨杏园几首杏花诗俏丽俨雅,文坛上更称他是杏花诗人。《春明外史》刊完,又写了一部《金粉世家》,在《世界晚报》连载,其中影射到当时若干阀阅世家,更能引人入胜。  那时上海有人请恨水写电影小说,他正到处搜寻资料。恰巧我有一位朋友张占元,他的尊人是唐山耀华玻璃公司常董,他本人刚从朝阳大学毕业,在偶然机会到天桥听歌,竟然迷恋上合意轩一位鼓姬宗玉兰,每天清早就陪宗氏姊妹在天坛吊嗓子骑自行车。仅仅这么一段恋史,恨水就根据张宗两人言谈、神情、动作,安在所写《啼笑因缘》小说里了。这篇小说好像是登在《上海新闻报》的副刊《快活林》里。《上海新闻报》、《申报》是当时上海拥有最多读者的两份报纸。小说还没刊完,被郑正秋看中,认为是拍电影的绝佳题材,就请裘芭香、周剑云两位,改写成分幕电影剧本,准备拍摄电影了。  民国十六年胡蝶由“天一”转入“明星”后,邵醉翁首先利用日本技术摄制了第一部片上发音有声片,为了与胡蝶赌气,并且把邵夫人陈玉梅捧成天一台柱。联华的小生金焰被一批新潮观众捧成电影皇帝,郑正秋、张石川不甘人后,透过报纸杂志宣传把胡蝶也捧上电影皇后的宝座。当时上海的大小电影公司虽有十五六家之多,可是论财力人才,显然是明星、天一、联华三家鼎足三分的局面了。有一批拥护联华的影迷说,联华的片子都是写实主义,走文艺路线,是最进步的影片公司,而明星拍的《碎琴楼》、《红泪影》一类影片,始终走不出鸳鸯蝴蝶派范围,已经不能满足观众需要,太落伍了。明星公司一看其势不祥,经过智囊团的策划,由周剑云提出一个剧本《自由之花》,是把蔡松坡与北平名妓小凤仙英雄美人故事,跟民族大义相结合的动人故事,希望能借此提高影片水准,进而挽回明星早期在电影界领导群伦的声誉。  《自由之花》、《啼笑因缘》、《落霞孤鹜》三部都是以故都为背景的,导演郑正秋为求场景真实,壮大声势,毅然决定这三部戏不惜增加开支,全部出外景,远去北平拍摄,派洪深跟董天涯为先遣部队,先到北平去联络布置。洪在北平跟高逸安(言菊朋夫人)拍过《旧世京华》,算是识途老马,他带着董天涯一到北平,就在三海、中央公园、颐和园展开勘察外景工作。等准备工作大致就绪,外景队一行四十余人就搭乘京浦快车,浩浩荡荡来到了北平。此行原本是由郑正秋领队,不巧他又犯了老毛病,喘哮不停,临时只好换了张石川领队,郑留在上海疗养。  明星公司计划在北平拍的三部影片:《自由之花》是郑正秋倾全力制作的有声片;《啼笑因缘》是间歇音响效果,所谓“配音片”;《落霞孤鹜》则仍旧是部无声电影。外景队到达北平之前,早由高逸安给租妥东四牌楼一所宅子,据说是逊清一位王公府邸,长廊邃室,院宽室明,银灯珠箔,备极华丽,每人可以各据一室,比住旅馆要豁亮舒适多了!不过四个美籍技师吃不惯中餐,于是只好让他们住东交民巷六国饭店。  外景队演职员都是第一次来到北平,几曾见过那些碧殿丹垣、翠瓦金铺,大家一面工作,一面畅游各处古迹名胜,不知不觉一晃过了两个多月。先是夏佩珍发现,所有带来衣饰,全部紧绷绷嫌小,各位女星一个个也不例外,大家只好尽量节食减肥。严月娴每餐只喝不放糖的柠檬水一杯,晚餐吃两片白面包,两星期下来,她居然瘦了十一磅。  就在大家兴高采烈拍摄电影尽兴游乐,《啼笑因缘》影片进度也已拍了一半的时候,恰巧###所拟电影检查法及审核标准,此时送往立法院审查通过,正式公布实施。法令新颁,而郑正秋、张石川、周剑云这几位明星公司负责人,素来对于法令不十分注意,改编登记出版小说的合法摄制,应先取得摄制权的手续也未办理。这件事被大中国电影公司经理顾无为窥知内情,于是以迅雷不及掩耳快速手法,向内政、教育两部申请登记。等取得合法摄制权后,就在上海申、新两报以巨大篇幅刊登拍摄《啼笑因缘》的预告。  郑正秋看到报纸才知事态严重,马上以电报函件告知在北平的张石川。张素以老练稳健著称,可是遇上这种意想不到的突发事件,一时也慌了手脚。此时《啼笑因缘》拍摄大半,已经投下巨资。明星们每天出外景,在社会上已经相当轰动,加上张恨水再随时在报纸上写点花絮,梅兰芳跟北平知名人士又纷纷邀宴,《啼笑因缘》这部电影,已被炒到妇孺皆知的程度。将来上演,票房是百分之百有把握的。  顾无为在影剧界素有“搅局大王”之称,他虽然没有跟明星公司一决高下的本钱和勇气,不过他的门槛极精,看准了明星决不能放弃已投下若大资金的《啼》片不拍,于是提出赔偿他一部分损失,将已取得的合法摄制权转让。他这把算盘,打得是左宜右有万无一失的。郑、张跟周剑云三巨头慎思熟虑之后,只有忍痛挨敲,别无良策。可是因为张石川严拒在先,一时无法改口,乃由他们的好友、神州影片公司老板汪煦昌挽请当时在上海专门给人排难解纷的社会闻人杜月笙先生出面调解。明星公司花了一笔可观数目的赔偿费,才把事情摆平。俗语说“花钱消灾”,《啼笑因缘》因为双包案的纠纷,反而得到意想不到的宣传效果,处处卖钱,场场客满。   
红眉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22楼  发表于: 2009-10-04   
啼笑因缘(2)
http://book.sina.com.cn 2005年04月08日00:00 新浪读书

顾无为得了一笔来路不十分光鲜的转让费,也趁《啼笑因缘》正在热炒时期,组织了一个大华话剧团,把《啼笑因缘》改编成为话剧到处上演。在南京上演时,倒也轰动白下,于是招兵买马扩大组织,率领朱飞、林雪仪、刘一心、陈秋风、卢翠兰、林如心、顾宝莲、朱秋痕、林美玉一干男女艺人北上,在北平开明戏院、中央电影院分为日夜场,演出了话剧《啼笑因缘》。  他们下榻的东方饭店,地近纸醉金迷的八大胡同,又是荡女淫娃、浮夸浪子营筑香巢的艳窟大本营,演员中刘一心、陈秋风又都是当年城南游艺园益世话剧社的风流小生、悲艳名旦。识途老马浪子淫娃,一拍即合,其中还牵扯上几位名门闺秀,警方不容他们无法无天闹得太不成话,于是动员大批人马到东方饭店查房间。不但查出男女杂处,而且床上还摆有吸鸦片烟的用具,于是把一干人犯驱逐出境,送到塘沽押上了南下的海轮,才结束了这桩公案。  有人说顾无为头脑灵活,善于投机取巧,对于明星公司的一招棋,虽然巧妙狠辣尝到甜头,可是在北平弄得灰头土脸,铩羽而归,天道好还,从此一蹶不振。谁说善恶没有报应?后来李丽华、梅熹又重拍《新啼笑因缘》,盛况依然不衰。这件“啼笑因缘”的双包案几乎闹得对簿公堂。一晃有半世纪了,那些当时风云人物十之###都已物化,就是还有活着的,也都鸡皮鹤发,不复张绪当年。回忆往事,能不令人低回不尽?   
红眉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23楼  发表于: 2009-10-04   
银河忆往
http://book.sina.com.cn 2005年04月08日00:00 新浪读书

在现代社会,电影已经成为衣食住行以外不可或缺的一项娱乐。其实从光绪二十九年外国电影输入我国,到现在也不过是八十年历史而已。影剧界前辈郑正秋先生告诉过我,有一个叫“瑞莫斯”的西班牙人,从欧洲带了十多卷没有情节的影片到上海来,刚一开始在四马路青莲阁楼下,挂起一块白布就算银幕,用木板搭了一间足够安放一架放映机的小屋,就可以放映了。每次放映十多分钟,票价四个小铜板,虽然只是些花鸟虫鱼、飞禽走兽的画面,在当时可是新鲜玩意儿。人相走告去看洋人的影子戏,基于好奇时髦两种因素,因此场场客满,倒也给瑞莫斯赚进不少钞票。他在长滨路一带买了不少荒地,地皮涨价又赚进不少。后来虹口大戏院,万国、夏令匹克、卡德、恩派亚几家电影院一家一家开起来,瑞莫斯成了初期上海西片的“托拉斯”。  自从瑞莫斯在青莲阁放映电影,用小资本赚了大钱之后,欧美电影界才发现中国是最具潜力的好市场,要在中国求发展,上海是最好的立足点。首先在跑马厅附近搭盖一座简陋的电影院,命名“幻仙戏院”。每场先是新闻片,再演滑稽片,休息十分钟再演侦探短片,或是连台影片,每次放映两集,第一次演的是《蛮荒异迹》,接着演《红手套》、《就是我》……探险侦探片都是到了紧要关头就明日请早了,每次换片子,都要带动一次高潮。票价虽比青莲阁略高一点,每人小洋一角,可是观众水准则比青莲阁的要高多了。因为上海是水陆两路码头,过往客人川流不息,有些过路客开开洋荤看看洋人影子戏,已经心满意足啦,电影里有情节没情节,反正都看不懂,所以两家各做各的生意,都大赚其钱。  宣统元年,美国人“卜瑞姆”跟“麦唐纳”在派克路组织亚细亚影片公司,他们以戊戌政变、光绪被囚、义和拳之乱、珍妃殉难、西安蒙尘为经纬,拍摄了一部“西太后”影片。因为取材有些地方失真,有些地方乖谬辱华,因此,经清廷跟驻沪外国领事交涉后下令禁演。卜瑞姆等经此挫折无意继续经营,让渡给上海南洋人寿保险公司接盘。该公司经理“衣雪尔”鉴于前失,如果完全交由不谙中国国情民俗的外籍人士编导,不洽舆情,必然是失败的命运,于是聘请张石川为中国顾问,综理全盘剧务(那时还没编剧导演种种名称)。第一部影片是《蝴蝶梦大劈棺》,演员、布景、服装、道具都是取自于文明戏。大家对拍电影都是毫无经验,灯光忽强忽弱,表情有时太温、有时过火。观众的口碑,报章的风评,都不太好。又勉强拍了一部《不幸儿》,果真不幸,亚细亚影片公司也就寿终正寝了。  几年之后,张石川又联合郑正秋组织了一个新民公司,原计划是邀请“沙逊”跟“哈同”两人投资大干一番的,可是一山不容二虎,沙、哈两人意见参商,越谈越谈不拢,最后都放弃参加。张、郑又邀请杜俊初、经营三两人加入,资力方面当然没有沙、哈两人雄厚,在圆明园路租了一块地,围上竹篱笆,盖了几间铅铁棚子,就拍起电影来了。由郑正秋编剧,张石川导演,演员虽然都是文明戏的一流高手,郑、张两人都主张男演男,女演女,可是上海女界思想,虽然比内地进步开通,但还没有哪个妇女敢去拍电影的。在不得已情形之下,女主角只好仍由男士饰演。演文明戏,男扮女还不十分碍眼,可是灯光一照就现了原形,粗里粗气,还要忸怩作态,令人不忍卒睹。幸亏是无声电影,否则捏着嗓子说话,怪声怪调,更要令人作呕了。据说就这样还拍了四五部戏,有《二百五白相城隍庙》、《罗锅子抢亲》、《错中错》、《天赐良缘》、《妻党同恶报》几部通俗滑稽电影。有些人是好奇,有些人是看不懂西洋影片,所以生意也很不错。可是过不多久,第一次欧战爆发,海外胶片来源不继,辛苦经营的影片公司,只好忍痛收歇。  民国六七年,美商“史密司”集资数十万元,带了大批机件器材来华,准备在南京玄武湖设厂开拍电影。因为人生地不熟,摄影师不灵光,仅仅在杭州拍了一部《西湖风光》。他们股东之间,又发生意见,资金来源断绝,无法继续拍片,结果把全部器材都盘让给商务印书馆。该馆董事会全力支持,不久成立了一个电影部。一开始也只是拍摄些纪录片新闻片,因为摄影师叶向荣是留美专门攻读电影技术的,所以拍摄的《北平风光》、《天真幼稚园》、《盛宣怀大出丧》、《庐山雪夜》几部影片都很成功。于是增购器材陆续扩充,聘请陈春生、任彭年为正副主任,拍摄了梅兰芳的《闹学》、《惊梦》、《天女散花》以及《拾遗记》、《清虚梦》、《猛回头》等几部短片,滑稽警世兼而有之,试销南洋各地,颇受华侨的欢迎,树立了国片在南洋的信誉,各方竞相争购。后来国片在东南亚各国畅销,商务印书馆实居首功。  继而又进一步开拍故事片《孝妇羹》、《莲花落》、《好兄弟》、《松柏缘》、《大义灭亲》、《荒山拾金》,有的是描写上海社会实况,有的是教孝教忠,主题正确严谨,更博社会大众的好评,张慧冲就是此时以“中国范朋克”蜚声一时的。  同时徐欣夫、顾肯夫组织“中华影戏研究社”,但杜宇创立“上海影戏公司”,张石川、郑正秋卷土重来,又加上周剑云、任矜苹成立“上海明星影业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人向来做事一窝蜂,电影事业如雨后春笋立刻蓬勃起来。徐欣夫脑筋动得快,把轰动一时的社会大新闻,阎瑞生在徐家汇稻田里勒死花国总统王莲英命案,拍成《枪毙阎瑞生》电影,在夏令匹克大戏院上映,连映四十七天,还无法下片,不但盛况空前,创造国片票房最高记录,也奠定了国片在上海灿烂辉煌的前途。 
红眉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24楼  发表于: 2009-10-04   
早期电影界两位杰出人物:王献斋、汤杰(1)
http://book.sina.com.cn 2005年04月08日00:00 新浪读书

在默片及声片前期,专演坏蛋、让影迷又恨又爱的王献斋,现在五十岁以上的观众,对他那副阴险刁猾、皮笑肉不笑的嘴脸,或许还有一些印象吧!王献斋对于艺事钻研,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待人接物又是那么谦冲负责,凡是有人向他请教问题,他都搜隐阐微,尽其所知来告诉人家。所以他在银幕上是大坏蛋,私底下是大好人。他原籍山东,从小就跟父亲到哈尔滨做生意,所以他的俄语,能跟大鼻子很流畅地交谈。后来他随母到上海定居,大家有时到霞飞路白俄开的餐馆进餐,跟他去总是又便宜又好吃。他写出来的文章很有文艺气息,谁知他还是沪江大学医科的学士呢!  他一毕业就在抛球场谋得利眼镜公司担任验光师,薪资所入也不过是勉强糊口而已。这个时候郑正秋、张石川刚刚成立明星影片公司,正准备拍摄第一部剧情片《孤儿救祖记》,到处物色合适的演员。碰巧张石川到谋得利配眼镜,当时电影界人士,是十里洋场最受人羡慕的行当,而张石川更是电影界的大亨,王献斋早就有试一试自己运气、在这个行业中混口饭的决心。良机难得,借着给张石川验光配镜的机会,就把自己的心声吐露出来。张氏正在四处物色《孤儿救祖记》剧中演员,王献斋神采俊秀,谈吐不俗,又打算尝尝电影演员滋味如何,所以两人一拍即合,王献斋毅然加入明星公司,签了合约,成了基本演员(据说他是当时唯一签有合约的演员)。  初上银幕,他在《孤儿救祖记》中,原本是饰演一个正义凛然的小生角色,戏虽不多,可是他的表演天才,生有自来,在镜头前不但风度凝远,而且收放自如,郑、张两位都许为可造之材。  全剧拍了一半,饰演面善心恶蓄意谋杀孤儿的男主角张荣,忽然拿起乔来,先是拒收通告,后来索性避不见面。郑、张两人四处托人,打听出但杜宇跟他有点远亲,商请但代为说项打圆场,把他的酬劳全部预付。谁知这位仁兄食髓知味,过不几天,又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蹭起愣子来,逼得张石川忍无可忍,毅然决然,把已拍三分之一的影片全都作废,另起炉灶,重新开镜。张荣角色改由王献斋接替,从此奠定了王献斋专演反派的戏型。  张丹斧在《晶报》上送了他一个“人类罪恶的象征”的绰号,接着孙玉声、徐枕亚、陆澹龛等上海文艺界人士纷纷送他绰号,什么“阴险政客”、“两面人”、“泼皮流氓”、“无赖标本”,反正任何尖酸刻薄的字眼儿,众罪集于一身,他十多年影剧生涯坏蛋角色已成定型,想演一次好人观众也无法接受啦。  后来他参加胡蝶演的《啼笑姻缘》,饰沈凤喜的琴师沈三弦。大队人马到北平出外景,他虽然祖籍山东,又在哈尔滨待了很久,可是他一口吴侬软语,说得非常地道,所说国语反而南音甚重,不够标准。外景队到了北平,他整天跟拉洋车的、庙会里卖小吃的打交道,目的在慢慢修正自己说话语气发音,一个人没事就往天桥溜达,什么合意轩、长乐轩一些落子馆饭庄子都是他喝茶落脚的地方,所以他在《啼笑因缘》里把沈三弦逢迎顾客、阴损刻薄的行径,演得是淋漓尽致,就连弹弦的小动作也做得惟妙惟肖。后来各电影公司陆续拍有《新啼笑因缘》,续《啼笑因缘》饰演沈凤喜、樊家树的男女主角演技虽互有短长,可是一说饰演沈三弦的,大家不期而然就想起王献斋,人人都有今不如昔的感觉。  他听人传说,《啼笑因缘》中沈凤喜的经历,影射了年华老大醋溜大鼓王佩臣的一段恋爱史。他钻头觅缝认识了给王佩臣弹弦的卢澄科,花了若干钞票,只跟王佩臣在撷英西餐馆吃了一餐饭,也没谈出所以然来,可惜当时《啼笑因缘》原作者张恨水没在北平,否则跟恨水当面一谈,所有疑问,岂不迎刃而解。  电影界的生活是晨昏颠倒,饮食起居都不正常,他对工作逞强好胜,因此染上了肺病。他怕西医打针,就改吃中药。那时王元龙、严月娴都抽上鸦片他没事也跟着他们靠烟炕。有人说抽鸦片能遏阻肺病恶化,因此他也渐渐沦入黑籍。到了沪战爆发,影剧同仁组织上海影人剧团,溯河而上,入川公演。他因体弱多病,又有了这口嗜好,行动不便,于是先回上海,不幸又染上痢疾,抽鸦片最怕闹痢疾,终于不治,死在上海宝隆医院。现在一些老朋友,提起王献斋来还怀念不已呢!  在台湾提起汤杰来,可能已经没人知道。可是一说“王先生”,五十岁左右的影迷朋友大概还都有点印象。抗战初期,刚刚进入声片时代,汤杰主演的《王先生卖估衣》、《王先生进当铺》、《王先生过年》等影片都反映了当时社会形形色色的丑态,的确也产生了讽世励俗的作用。  汤杰原籍湖南沅陵,他的祖父曾在两江总督衙门当过参将,后来就在南京落籍。据说他家在八府塘置产时,盖房挖地基处发现“发匪”大量藏镪,所以他家宅第,飞檐重柱,院宽室明,当地人给起名“汤百万”。提起八府塘汤家,那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汤杰从小锦衣玉食,整天调鹰纵犬,养鱼闹蟀,过的完全是花花公子生活。有一天他忽然心血来潮,看见当年小学同学龚稼农等在电影界干得有声有色,他也想跟他们一起去玩。当时明星公司需材孔殷,于是他便轻轻松松踏入了电影界。汤杰平日虽然吊儿郎当毫无豪宕沉雄气概,谁知他拍起电影来倒能敬业乐群、一丝不苟。演王先生剧集,为了造型需要,他把靠近门牙的上下六颗牙齿全部拔掉,看看现在影剧界,要演僧侣或清装戏,有些人愣是不肯剃掉长发,美其名曰护发运动,跟汤杰的敬业精神比起来,实在差得太远了。   
红眉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25楼  发表于: 2009-10-04   
早期电影界两位杰出人物:王献斋、汤杰(2)
http://book.sina.com.cn 2005年04月08日00:00 新浪读书

汤杰演王先生剧集一集接一集,成了定型,有些影迷跟他见面,直呼王先生,他也居之不疑。湖南人总有点辣椒脾气,片场里最现实,欺软怕硬的事情特别多,要是这类事让他碰上,他必定是分条析理,把事情摆平。事情管多了,难免有得罪人的地方。抗战胜利还都,他担任过国民党军康乐队队长,1949年后曾一度下放到祁连山区挖中药。1953年冬天回到上海,并于当年去世。  从我国开始摄制影片半世纪来,我看过的国片,从默片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最少也在两千部以上,见过的男女演员,那更是记不清数不明。不过王献斋、汤杰两位的造型,仍然不时萦回脑际,足证好的演技,是永不磨灭的。 
红眉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26楼  发表于: 2009-10-04   
阮玲玉的一生(1)
http://book.sina.com.cn 2005年04月08日00:00 新浪读书

合肥李竺孙是位神采俊迈、翩翩裘马的佳公子,他家累世簪缨,又住在上海跑马厅一处琼楼玉宇、穿廊圆拱的巨厦里,因此乃叔乃弟都遭过徽帮匪徒的绑架,花了巨款,才先后赎回。谁知匪徒们食髓知味,目标又指向李竺孙,家人惊慌,不知所措。恰巧他的舅父贵池刘硕父,正跟自法学成回国的名摄影家汪煦昌在愚园路合组神州影片公司,他就躲到神州影片公司内居住,暂避匪焰。  住了两月,正赶上圣诞节,电影公司对于这种一年一度的节日,是不肯轻易放过的,于是指定专人筹办舞会。李竺孙原本有他的舞伴,不过怕隐藏住所被人知晓,影响安全,于是刘硕父让他在录取的临时演员中挑选一位,权充临时舞伴。他在众多照片中,一眼看中了一位叫阮玉英的,不过照片后注明:擅长广东话,略谙沪语。李竺孙对广东话一窍不通,上海话也不甚流利,正在踌躇不定,刘硕父愣给他做主,把阮玉英安置成李竺孙的舞伴,并偷偷带阮到北四川路亨利租了一套轻纱礼服。这个舞会布置得雍容高雅,一个燕尾圆转飘举,一个袒肩曳绡柔云,大家仔细看来,才知道那位环姿艳逸,翛然出尘的丽人,敢情是刚被录取的阮玉英。她出过这次风头后,才坚定了投身电影界的决心。  民国十四年春天,明星公司准备开拍《挂名的夫妻》,主角原定由张织云担任。由于张织云跟唐季珊刚赋同居,唐季珊犯了大少爷脾气,不让张织云复出拍片。张石川接受卜万苍的建议,登报招考女主角,但是因为当时社会风气保守,大家闺秀、职业妇女,虽然有心投考,可是大都缺少勇气。阮因为家境清寒,大家都说她有“开麦拉费司”,她就瞒了妈妈以“阮玲玉”之名,毅然前往投考。那时初出道的影人倪红艳,正跟郑小秋热恋,生怕有人挤掉她当主角的机会,虽然卜万苍面试阮玲玉,谈了不久,就认定阮是上好悲旦人选,决定录用,可是小秋受了倪红艳的怂恿,在张石川跟他父亲郑正秋面前百般阻挠。幸亏明星的旦角赵静霞极力维护,加上任矜苹仗义执言,阮玲玉才被录用,跟龚稼农、黄君甫主演了她的第一部影片《挂名的夫妻》。  黄君甫是浦东人,原本是新闸路菜市里的猪肉摊贩,生就痴肥木讷、傻里傻气。他在戏里饰演阮的丈夫,卜导演教他演喜怒哀乐各种表情,总是做不对,连连吃NG。阮玲玉初上镜头,本就怯场,加上黄君甫这一搅局,几乎停拍,所以阮的处女作《挂名的夫妻》,前半部拍得不能算流畅,到了后半部黄君甫死亡,阮玲玉在带孝守灵、哀痛欲绝的表演中,她的天才演技才尽量发挥。明星公司几位导演,洪深、任矜苹、张石川一致认为她比丁子明演悲旦更入戏,从此奠定了她在影坛立足的基础。  阮玲玉虽然风姿楚楚、明眸善睐,剪水双瞳令人不敢逼视,可是杨耐梅的《玉梨魂》、《新人的家庭》,影片票房价高,正在影坛红得发紫,郑正秋又迷信神怪武侠片子卖钱,加上胡蝶以绚丽涵秀、梨涡醉人在《火烧红莲寺》里出尽风头,阮玲玉只有在《洛阳桥》、《白云塔》等根据古典小说拍摄的,公子逃难、小姐后花园私订终身之类格调不高的电影里打转。她那种清遒粹美的品格,遭逢如此冷落,自然抑骚愤叹,自惜伶俜。  李竺孙有时跟她相遇,总是约她在跑马厅美心咖啡室让她吐吐苦水。有一次她说,近来她郁闷得自己连情绪都控制不住了,一上镜头,应哭的场面哭不出来,该笑的场面又笑不出来。她因为跟朱飞演对手戏,接触较多,她也知道朱飞沉耽声色,同仁对他口碑甚差,所以处处防嫌,结果还惹得张石川大发雷霆,在片场把朱飞训了一顿。当时正拍着《梅林缘》,结果朱飞一闹情绪,把头剃成童山濯濯的光头无法联戏,最后《梅林缘》由于朱飞的耍无赖终于胎死腹内。“请您替我想想处此情形,我还能在明星公司待下去吗?”这话说了没有两个月,她就转到联华影业公司去了。  联华的罗明佑,比明星的郑正秋,天一的邵醉翁,头脑都来得新颖,所以他旗帜下的编剧导演也都趋向新潮。阮玲玉进入联华后第一部电影《野草闲花》由孙瑜导演,无论剧情结构、灯光布景、演员表白,在在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尤其阮玲玉拍的《人道》、《大路》、《香雪海》、《三个摩登女性》等片全是场场卖满堂的影片。当时明星的台柱子胡蝶、天一陈玉梅只有望风披靡,甘拜下风。现在台湾偶然参加电视剧演出的陈燕燕,就是当年跟阮玲玉在联华的好搭档。当年成千上万的影迷对阮疯狂地崇拜,只有后来的梁兄哥凌波差堪比拟,此外还找不出第三人能跟她比肩呢!  阮玲玉原籍广东三水,父亲做跑船生意,不幸早亡。寡母稚雏颠沛流离,乃母给人帮佣辗转来到上海,阮先后在崇德务本女中就读,因为家境清寒未能卒业。同乡张达民在上海经营广货生意,见她母女生活维艰,不时予以济助。张丁内艰,阮氏母女感于张达民平日援手之德,阮自动到张家服丧尽礼,因在服中,虽未举行婚礼,可是实际上已赋同居,并且生了一个女儿叫小玉。  她投身影坛,张达民极端反对劝阻无效,因此忿而离沪,到福州去经商,落个眼不见心不烦。阮玲玉此时由明星跳槽联华,逐渐大红大紫,应酬增多,一次在大华饭店舞会上,经徐欣夫的介绍认识了茶商唐季珊。唐氏仪表俨雅,谈吐俊迈,而且出手大方,所以两人交往不久,阮氏母女就搬到新闸路金扉雕翠的沁园村唐公馆,阮递补了张织云的地位,做了沁园村新的女主人。 
红眉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27楼  发表于: 2009-10-04   
阮玲玉的一生(2)
http://book.sina.com.cn 2005年04月08日00:00 新浪读书

张达民听说阮玲玉不声不响投入唐季珊怀抱,于是赶回上海聘请律师致函唐季珊,指唐侵占财物,准备诉诸司法。唐以阮氏母女只身来投,何来财物,指陈各点全系诬枉,亦延聘律师向法院控告张达民妨害名誉。张受某高明人指教,改控唐妨害家庭,此一影坛桃色新闻,立刻轰动整个上海。  在张、唐互控期间,上海一般专刊凶杀桃色新闻的报纸杂志,不但大事渲染,而且无中生有绘影绘声,某三月刊,甚至把阮玲玉鼻窝几粒白麻子都写成了花边新闻,部分舆论更指摘阮忘恩负义,爱慕虚荣。长篇累牍口诛笔伐,闹得阮玲玉几乎神经分裂,只好暂避喧嚣躲到九华山去静心养性。可是没住多久,种种离奇古怪的绯闻又传到山上来,于是又匆匆回到上海。  李竺孙的令兄是上海有名的星相家,他给阮看过八字,说如果阮的八字时辰准确,连当年的春分都逃不过。李竺孙又给她到黑乔松占六壬神课,也是大凶。当时上海有位精通易理的落拓文人严芙荪,专门在街头给人测字,自称“葫芦子”,往往奇验。李竺孙给她拈了“禾”字、“尹”字,严芙荪说:“禾字无口可和,如果涉讼,官司要打到底,而尹字为伊人不见,往深里看穿龙杠抬着尸首,凶机已露,慎防慎防。”  李竺孙三问皆凶,知道大事不妙。果然在民国二十四年三月七日她觉得人言可畏,服了大量安眠药,第二天清早经唐季珊发觉,送到宝隆医院救治。因为她怀有必死决心,安眠药量多力强,救治乏术,一朵影坛奇葩,从此香消玉殒,魂归净土了。  前十几年笔者在台中舍亲家便饭,遇到徐欣夫,彼此多年不见,都多吃了几杯,不觉谈到了阮玲玉。他说戏剧家余上沅跟王瑞麟说,中国女影星,能照导演所说,做到百分之五十已属上驷之材,阮玲玉能做到百分之七八十,前无古人,而后无来者不敢说,可是到现在还没发现呢!阮的才艺如何,从徐老的这几句话中,可以思过半矣。   
红眉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28楼  发表于: 2009-10-04   
没有转完全,怕大家厌烦,后面和吃关系不大了

感兴趣的同学可以顺着链接去看:http://vip.book.sina.com.cn/book/catalog.php?book=38393
cexo 离线
级别: 军区司令员
显示用户信息 
29楼  发表于: 2009-10-04   
看得头晕,我趴在沙发上先睡一会儿
描述
快速回复

验证问题:
3 * 6 = ? 正确答案:18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