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引用第21楼echozhang于10-14-2008 19:50发表的 :
~q.F<6O U?Zq6_M& %J?xRv! 鬼子到底是如何?
:P~6~
Kum @Cyvf5|bL 偶在抓耳挠腮呢~~~

kVMg 1I@ 1.GQau~ 回答echo mm 的急切哈~~~~~
WSB0~+ )Nw8O{\ 很多时候,说话直接非常重要,即使是在我们这么含蓄的民族里。同样的,委婉的方式在所有的文化背景下也都是必要的。这里有一篇报道,比较澳大利亚和香港银行的会议记录。直接和婉转的对话方式在两种文化中都有所体现,只是表达方式极为不同。
<iC(`J$D B~ GbF*j 首先,不同意见出现的频率在两种文化中出现的频率是相同的;说明咱也不是好好先生哈。可是,澳洲人提出不同意见的委婉方式是:yes, but... 香港人提出不同意见的婉转方式是提出反问,比如,为什么是a不是b呢?意思就是,更可能是b咯。
n b?l
TX~ M5X&}cN6 另外,两个文化中的人对不能表现的太强硬不能太 pushy 是有共识的,当然,又是表达方式不同。澳洲人用些词语的“软化剂”,比如:有点儿,我觉得,希望如此(somewhat, I think that..., hopefully);香港人,again,会用问句开头:我们如此这般,怎么样?(can we...?)。
*i%.;Z" |0b`fOS 类似的结果同样出现在比较日本人和美国人的表达方式上:they show disagreement equally often but using different formulas.
Xc-'Y"}|`t kbQ>a5`,x 所以,我是个“泛文化论者”(pan-culture),不是“比较文化论者”(cross-culture)。我觉得,不同文化表现出的不同,是由深层次的相同的认知理念支配的。比如,咱们好存面子,难道鬼子就不好面子不成?当然不是,只是这“面子”由什么构成的对不同的人不同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