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福囤丛接生婆手里接过大哭不停的小三子的时侯,基本上是很高兴的。当然,没有第一眼看见老大那么激动;但是手里抱着的小老头一般的娃娃也是他高满囤的血脉。高满囤是个本分的庄稼人,早上起来上地,晚上收工回家,白天干活吃饭,晚上倒头睡觉。他的全部希望不过是缸里有足够的粮食:今天能吃饱,明天也能吃饱,自己不会挨饿,孩子也不会挨饿。 _3_kvs
t04_~e
高满囤喜欢儿子,因为小小子会长成大小子,大小子能长成小伙子,小伙子能长成壮劳力,壮劳力对一个农家来说就意味着三餐无忧。高满囤父母早逝,没有近枝的兄弟,前几年可是吃了不老少的苦;现在有三个儿子了,再熬个十一二年,那日子...。高满囤眯缝着眼,想的很美。 Uh9p,AV
ev$\Ns^g$3
女人很快就下了地,小三子取了个名叫高选,这一年南边换了朝廷,据说是萧家做了天下,建国号为齐,南徐州一带给复两年;所以只有北边的北魏来说了一茬子粮食,年景真不错。过年的时侯,王集弄了个戏班子,大大热闹了三天。高满囤和女人抱着高选,扯着高平,领着高原也去听了两晚上。 M$O*@])
?$>#FKrt
在王集和周围的村子里,请到戏班子是一件大事。先前的百年间,南徐州地区屡经丧乱,先后有前赵,汉,秦,后赵的军队象梳篦子样在这个区杀伐征讨。而且这百年自然灾害频仍,活下去已经成了老百姓,尤其是汉族百姓唯一的要求,民间娱乐已经压缩到了最低点。从全国范围来说,汉晋以降的汉族古乐太半都散佚了,东汉张衡记录的洛阳傩仪的盛况:"煌火驰而星流, 逐赤疫於四裔″,炬如流星,人喊马嘶的壮观场面已经彻底被人们遗忘。只有过年夜,敬门神的习俗得以流传下来。与此同时西域乐曲以及佛歌正在中原地区迅速传播,但暂时还是门阀巨族的专好,远远没有达到世俗化和戏剧化。 M`~U
H\
?c$z?QTMJ
事有凑巧,这时候南北讲和,外交活动的一项,是一队伶人从南齐出发到北魏演出。他们经过南徐州,路过王集。因为过年,走到这儿停下来了。一则歇歇脚,再有王集和周遭的村子也出了些钱,也就在这儿给他们演了两天。白天都是些大戏,数人结伴而舞,或者扮做神兽,巨人,威严肃杀;而到了晚上,就有些自弹自唱的琴歌,这些琴歌没有什么拘束,讲的多是俚语俗情,所以更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