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歧视侮辱性话语的泛滥与道德的崩溃——从06年央视春晚小品《说事》一句台词说起 $9znRTFEj
)!1; =
作者 朱涛 h+mM
k^q}F%UV
简介 _C9*M6IU
朱涛,建筑师。2001年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建筑研究生院,获建筑学硕士学位。2001年于纽约成立“朱涛工作室”,开始个人独立的建筑实践。 Jji~MiMn
z/*nY?
$or?7 w>
在2006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中,由赵本山、宋丹丹、崔永元三人演的小品《说事儿》——据说已被评为本次晚会中最受欢迎的节目——中的一个细节折射出国人使用歧视侮辱性语言的普遍性。 9wP_dJvb
fH.:#O:
宋丹丹在嘲笑赵本山的愚笨时,蹦出一句:“你这老年痴呆,出门忘吃药了你!”现场观众一阵哄笑。 )hH9VGZq(
C24[brf
在这场向近十亿中国观众和海外华人直播,并向全球几千万英、法、西班牙语观众“覆盖”的“民族的文化盛宴”中,大腕宋丹丹在说此话时,脑子里有没有闪过这个问题:在公共场合中,把疾病当笑料会不会是对那些患病者们的莫大的歧视和侮辱? \Nc/W!
r*9
V:h-K`~/
我知道此话要是在西方媒体上说出,一定会引起一场轩然大波——即便演员不被起诉,至少电视台会收到成堆的投诉;我也知道目前中国约有老年痴呆症患者5-600万人之多,而且每年平均还有30万老年人加入这个行列;可我不知道的是,如果某些患者、或患者的家属、朋友——哪怕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在尽情品尝这场“文化盛宴”时,赫然听到这句台词,心里是什么滋味? +w Oa
'hl>pso.
我不认为这是一桩鸡毛蒜皮的小事不足挂齿。在我看来,它牵涉到两个层次上的问题: Xtqjx@ye
t&UPU&tY
第一,我们长期积淀而成的语言习惯中存在着太多具有歧视侮辱性的用法。它们亟待通过充分的社会讨论,加以改善。 eTI<WFRc_
DPvM|n`TW
单就“老年痴呆症”而说, 其学名为“阿兹罕默症” (Alzheimer's Disease),是1910年由德国医生Alois Alzheimer (1864-1915)的姓命名的。它指一种逐渐失去某些认知能力的脑疾病,通常与大脑皮层下生长出的异常纤维和蛋白质沉积有关,该病多发生在50岁以后的年龄层中。“阿兹罕默症”本与“帕金森综合症”一样,名称呈中性,没有任何歧视侮辱性色彩,在全世界普遍使用。但在中国却偏偏被翻译成“老年痴呆症”这样一个虽通俗易懂,但其实很不准确又极端刺耳的名称,以至于让喜剧演员觉得“好笑”, 以至于开那种没心没肺的玩笑。 ; Xy\7tx
z\Y+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