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回芸芸的帖子,在新语丝上看到这么篇文章。想起了我们的软件工程师,就贴上来。
B.2F\ub g 9k.LV/Y 声明:没有因为你是女性就要你对号入座的意思。俺不做软件工程师,做分子生物学,CS只是业余玩的东西。但是看了这篇文章,感觉也有点启发。
@+A`n21,O 9:0JWW^so ◇◇新语丝(
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dyndns.info)◇◇
`o(PcX3/} e9r#r~Qq| 程序员生涯说
f:L%th x9r5 ;5TI 作者:冯羽
n y6-_mA] 9ls<Y 在海外有很多中国人在从事程序员这个职业。我自己是一个,也认识不少这样的朋友。我发现其中
fd >t9. 许多人并不快乐,只是将这个工作当成养家糊口的工具。还有许多人工作努力而不能入门。我曾经
= !D<1<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也有过困惑,但最后终于走了出来。在这里谈谈自己的看法,作一程序员生涯说
/$zYSP)YT 。
` c~:3^?9d :w_J/k5Zd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话很有道理,但运用在事业上往往并不是这么一回事。在学生时
BBw]>* 代你可以追随兴趣天马行空,为未来作各种各样的设想。坚韧不拔而又有些运气的在后学生时代仍
kJIKULf 可在预设的道路上跋涉前进,甚至一帆风顺。而绝大多数同仁们则在生活所伏下的各种小圈套中纷
k)\Yl`4au 纷落马,有的痛苦挣扎,有的怨天尤人,还有的则既来之,则安之,以失败者的心态接受生活的安
O?X
g%k# 排。这些为生活所改变的同仁们的共同点是不再(敢或愿)提对原先事业的兴趣了,如果曾经有过
!Dp4uE:Pq 的话。当然,兴趣是会变化的。但因生活改变而生的新的兴趣往往难以长久,而人生苦短,又经得
YIs (Q
起几次改变呢?
nIVP
h99 ` +]9+:tS 和其它许多职业一样,从事程序员职业的可分成三种人:入门的,不想入门的,和想入门而没有入
)_!t9gn*wr 门的。我对入门的定义是:喜欢这个职业并且有持之以恒的目标和努力。
>
*%ySlZbs JBQ,rX_Hw 入门的是极少数。如果一个程序员一直在从事这个职业,而且热爱并愿为之终老,我想他一定是幸
`WF?87l1 福的。任何职业其实都是这样。我所在的公司有个年轻的美国人,是负责三十多个程序员(包括我
mj :8ZZ 在内)的技术主管,为人朴实而性格腼腆,但他对职业热爱的纯连我都嫉妒得要命。他好像可以不
d|Wpub 食人间烟火,可以没有任何爱好(他其实一年要度好几次假的,但全是老婆安排,当然也参加公司
j6Acd~y\2 活动),但对几年前写的代码记得清清楚楚。他没有可炫耀的学历(服兵役间在一家小学校读的计
Eugt~j3 算机本科)和经历(因为太年轻),在任何场合都总是腼腆地笑着(我将他研究了很久,发现他实
@=x=dL( 在本性如此),毫不起眼,但我知道,他是被造化所祝福的。他可以一直思考一个问题,在半夜起
Q%4>okj, 来用VPN连上公司网络修改一段代码。我遇到过不少优秀的程序员,就没他这么心无旁骛的。
|x3(Tf O6gI%Jdp 不想入门的程序员可能是这三种人中比例最高的。女的居多,家庭负担重的居多,思想活跃的居多
N,|
:=gD_ 。程序员职业为男性所主宰是一个事实。女人结婚后兴趣大多变了,程序员工作辛苦,责任大,也
?b, eZ+t 就没什么吸引力了。很多程序员聪明而思想活跃,却不愿意喜欢这个职业。有的一直在琢磨怎么开
%w7J0p 自己的公司,有的天天研究炒股,还有的只想好好保住这个工作,完成分配任务了事。究其原因,
" ^~f.N 一是将人生看得太“透”了,觉得程序员工作只是衣食父母;一是认为编程太简单,不愿做智力投
o2? [*pa 资;还有的就是看不到出路,也就得过且过。人各有志。对一些人来说,程序员只是人生经历的一
l'-dB 部分,他们有自己所追求的目标。虽说这两年的IT不象五年前那么火热,但仍到处是机会,很多人
UMUr"-l = 通过程序员的工作进入IT而寻找机会。但对那些可能长久从事程序员工作的人来说,不入门实在太
0hcrQ^BB!b 辜负了上天赐予的聪明才智。在美国的这些年,我认识了许多转行做程序员并做得不错的大陆来的
Q%~b(4E^7P 朋友。附近一美国人的公司,软件研发部门中大陆来美读研毕业后留下来的有二十来人,多半是国
reLYtv 内名校本科毕业的。这二十来人没有一个本科或博士是读计算机的,现在水平都很高。我用这个例
m<005_Z0Q 子是想说明程序员这个队伍的素质是多么优秀,理应做出点事来。
>L#&L?# M$A"<5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由于缺少机会而不能成为程序员。不少人是半路出家,而人过而立之年,要想
e#L/ 的,要操心的东西多了:家庭,孩子,健康,老人,房子,车子。。。有一位朋友,国内名牌大学
7dI+aJ 物理本科,来美国读了物理博士。他在博士期间喜欢上编程,上过计算机系的几门课。九八年博士
y|V/xm+Fp 毕业时计算机工作火热,就找了个程序员的工作,从网页做起。我看得出他是很想做一个优秀的程
)ARfI)<1b 序员。这些年我们一直保持联系,知道他在业余时间不断用Script开发些小而有用的免费软件,
l i
}4d+ 比如图书续借提示软件。可惜的是他为生活所迫,年年在找工作(他一直做的是合同工,收入会高
{/12.y=)~ 些,家里上有老,下有小)。而博士学位在很多时候都是资历过高,不为招聘公司所考虑。这两年
Fs_V3i3|L 经济不好,他更是动不动被解雇。最近他终于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在银行里做全职的DBA(数据
AR'q2/cw 库管理员)。他人显得老了,语气也变了,只求有一份安稳的工作。还有一次,在2003年,工作市
|0n h 场正不好。我参加本地一个中国人教会组织的交流会,目的是让教会里的人将工作机会互通有无。
l epR} 我当时因为朋友邀请去看了看。参加的人基本上全是在做或找程序员工作的。好几个年龄相当,还
->&AJI0 没找到工作的在和我聊起来时听说我是国内计算机系本科毕业的,一直在做程序员,都很踊跃,要
}K9Vr! 和我讨论一些问题,并留下电子邮件地址。看到他们羡慕的神情,当时我还没觉得什么,可现在每
-?<wvUbR{ 想到此,都有些震撼。很多人如果得到了机会可能会成为很好的程序员。然而世事往往如此:得到
JE,R
[` & 的人不珍惜,珍惜的人得不到。
fKIwdk%!- 2Xk(3J!!'a 想入门而没有入门的有很多:学有专长,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做上了程序员,做长了发现也许要做
?,NZ/n 很久,于是试图研究并喜欢它,却发现这很难。难就难在看不清自己的方向。我认识不少程序员,
6d"dJV.\ 工作很努力,有抱负,业余时间也学习,考证书,可是方向换来换去,今天学Java,明天学
[>&Nhn0iY .NET,后天又打算考MBA,到outsourcing的消息一传来,又唉声叹气。究其原因,数理化和许
Z 2Fm=88 多其它的工程职业都已成型,研究方向明确,很多人通过学习会入迷而入门,知道自己的奋斗目标
4%2QF F@ 。软件工程行业才只有几十年的历史,作为一门学科还远不成熟,不能给程序员工作以明确指导。
t`03$&Cx7 微软的Visual Studio以及现在的.NET在大大提高编程效率的同时,也使得编程变得前所
rs2~spN;h 未有的容易。仅仅在编程上钻研不仅难以入门,而且在日新月异的技术面前会产生光阴易逝的困惑。
"v4;m\g&: A- IpE 在美国,很多中国人去教会,而且其中不少成了忠实的信徒。我周围有不少朋友如此,所以由他们
Y>Q9?>}Q 牵线参加了一些中国人教会的活动。我问他们信教后最大的感受是什么,答:平安喜乐。看得出真
qQ%zSJ? 正的信徒是蒙福的。这是我所向往的生活。但我至今还没有信教,因为我在没有参加教会活动前早
ZN5\lon|Y 也有过那种感受。我知道信教不是唯一的途径,对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方式。早在春秋时代的孔子
punc'~ 说过“朝闻道,夕死可矣”。这里的“道”,我相信和真正的信徒的信仰是殊路同归。而我们人生
F7UY>z3jL ,不管是从事什么职业,能“闻道”,也就“夕死可矣”。所以我一直在寻找在程序员这个职业里
@5Q}o3.zA- 的“道”,也就是“入门”。
^
#e:q VcIsAK".4[ 我找了很久。记得大学时一位同班的好朋友非常聪明,但对一切都不在乎,好像都看透了。一天我
V|
z|H$- 们一同去收发室取班级的邮件,路上谈到刚刚结束的期末考试上有一位同学在数学分析课上考了满
!cT#G 分。他听出了我语气中的赞叹,就以很不屑的口吻对我说,这有什么,一个人只要不很笨,花功夫
=K{$?%"
研究什么都可以做得不错。当时我就问他,那么他准备研究什么?他踌躇满志的一挥手,说正在考
z.oDH<1 虑。同样是他,之后有一天兴匆匆地来找我,对我说,他终于知道人生寻找的什么了,他很有信心
?qYw9XQYL 地点着头说,“是幸福!”一晃十多年过去了,毕业后他去了一家银行,我出了国,于是失去联系
Zu:cF+hl 了,但偶尔从其他同学那听到他的消息。听说他现在早已升为人事科长了,人也大大地发了福,过
eSoOJ[&$ 得很自得。我在想不知道他是否找到了自己的幸福。若干年后我们再次相见时,一定要问问他是否
"QA CQ- 仍记得当年的两件小事?
|332G64K +SkD/"5ng 一日,我读到了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在网上广泛流传的电子版本。如获至宝。我第一
~}w(YQy=y 次知道了原来我们的哲学家们也在研究这个“道”。不过他们研究的是与职业无关的,更为广泛意
&$jg *Kr 义上的为人之道。在书中,冯先生提到有各种各样的人,每种人都可能达到那种人最高的成就;而
l*("[?>I 对所有的人来说,他们都可以达作为一个人最高的成就,为“圣人”,为领悟“道”的人,为哲学
zTrAk5E 的人。而中国哲学所研究的就是怎样可以成为一个“圣人”,达到天人合一。在书的最后他指出,
o\h[K<^>
) 中国人可以不信教的理由是我们有自己的哲学,我们不需要信仰,因为我们是哲学的。我至今深表
WaF<qhu* 赞同。
%k{~
F
a 0}hN/2}&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无论一个人从事何种职业,都可以在工作中加深自己对人生的理解,都
jfZ(5Qu3.H 可以在对事业的探索中去领悟这个天人合一。我一直相信,入门的人是得道的,无论他的天人合一
,XCC#F(d1 是来自人的本性,还是信仰或哲学。
R+8+L|\wHv A{\7HV 5 在程序员这个职业里感受这个“道”,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得由自己来体会。程序员不妨一
q%
)Y 读Fred Brooks的The Mythical Man-Month一书。作者是大师级人物,将软件工程的各个
enlk)_btp 方向深入浅出地描述一遍。如果你已有几年在公司里当程序员的经验,读后或许会有拨云见日的感
g}|a- 觉。其实我在美国读研时也上过软件工程一课,真没学到些什么,所以一直忽略了这门知识。现在
Hkg^ 计算机教育仍需要改善,有些课程设置并不合理,无论是国内和国外。像软件工程课,给没有几年
6G7B&"& 程序员经历的人来说只会是纸上谈兵,而对有经验的人却往往是对症下药,醍醐灌顶。编程只是程
:2Qm*Y&_$V 序员工作的一小部分,而当你能对整个行业能有一个全盘的了解,你自然会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
@no]*?Gpa a kgXI^K 当你找到兴趣所在,无论是中国的哲学,对教的信仰,或是你内心深处对世界的体会,都会给你以
(qlIQC 信心和指导,不再会有疑惑。
nCh9IF[BL/ xeo;4c#S5 这些是我的看法,大概对非程序员职业也适用。
#*,Jqr2f I>bLgt]u3 ◇◇新语丝(
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dyndns.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