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摯地吟唱嘹亮的自由之歌
兼具台灣詩人與美國詩人的非馬(1936~)
◆李敏勇 作家
非馬,本名馬為義,他的筆名讓人想到「白馬非馬」這一古中國春秋戰國時代、公孫龍建立的命題,具有辯證意味。姓馬,但不是馬。這樣的辯證意味也巧妙地呼應了他的詩作風格,而且與他的英文名William Marr契合。他的身分包括:核能工程學家、華裔美國作家、台灣詩人、翻譯家以及藝術家。
對於台灣詩人這個身分,非馬曾經這樣自我調侃:台灣把他當成中國的,而中國把他當成台灣的。用通行中文寫詩的他,在台灣、中國都有一些名聲;他也以英文寫詩,在美國,特別是他所在的伊利諾州芝加哥,也參與了美國詩人群的活動,是少數從台灣去美國,在美國生活的中文詩人中稀罕的例子。
日治時期,非馬的家人以廣東的中國人身分,即華僑身分在台中經營餅店,他因而在台中出生,但隨即和家人搬遷回廣東。戰後發生二二八事件後的翌年(1948),部分家人才再度來到台灣,仍居台中。1949年,中國易幟,共產黨中國取代國民黨中國,非馬家人一分為二:父親和幾個孩子在台灣台中,母親和幾個孩子在廣東潮陽,一直到一九七○年代末,中國慢慢走向所謂改革開放,持有美國護照的非馬才和父親經香港進入廣東,再度和闊別十年的母親及兄弟相見。因戰亂而離散,因流亡而離鄉,是許多在台灣從中國詩人而台灣詩人的際遇,但非馬際遇的特殊在於家庭一分為二。久別重逢於羅湖車站的場景,令人辛酸。
羅湖車站──返鄉組曲之八
我知道
那不是我的母親
我的母親
她老人家在澄海城
十個鐘頭前我同她含淚道別
但這手挽包袱的老太太
像極了我的母親
我知道
那不是我的父親
我的父親
他老人家在台北市
這兩天我要去探望他
但這拄著拐杖的老先生
像極了我的父親
他們在月台上相遇
彼此看了一眼
果然並不相識
離別了三十多年
我的母親手挽包袱
在月台上遇到
拄著拐杖的我的父親
彼此看了一眼
可憐竟相見不相識
夫妻相逢竟不相識,別離三十多年的重逢,不是欣喜只是陌生。刊於1980年10月號《笠》這首非馬的詩,點出了歷史的創傷。這首詩也有非馬身世的顯影,一個日治時期在台灣台中出生,旋即回到中國廣東度過童年,在中國的國家轉換前一年,又來到台灣台中,面臨家庭一分為二,在台中的小學、中學而台北的台北工專(現國立台北科大),而美國的馬開大學、威斯康辛大學。取得核工博士學位的他,在能源部的阿岡國家研究所從事能源研究,是一位科學家,但鍾情於文字,以詩的寫作和翻譯形塑他的人生形影。
非馬在《笠》的登場是一九六○年代末,經由白萩的引介,他以創作和翻譯並俱,展開成為《笠》同仁的詩人、翻譯家歷程,成為《笠》這一陣地稀罕的存在。其實,生於台灣台中的他,是本土出生的詩人,但外界常以所謂的「外省人」這樣的中國系看他。《笠》29期(1968年2月號),他譯介「即物性的詩」,呼應《笠》為平衡「超現實主義」的過度主觀化而引進的客觀化思潮,這也在某種程度上成為非馬的詩風。
詩 威廉.卡洛斯.威廉斯(William Carlos Williams)作
當貓
爬上
果醬櫥
頂
先是右
前足
小心翼翼
接著後足
踩落
到空
花盆的
陷阱裡
──非馬譯
威廉.卡洛斯.威廉斯是相對於T.S.艾略特、成為美國詩異於英國詩的另一種潮流動向,這對台灣詩異於中國詩,應該是借鏡。英國的古典對於美國來說,在新英格蘭一帶就阻斷;中國古典對於台灣,則在台灣海峽阻斷。英國文化對美國是某種母音條件,美國據此發展;台灣也應該一樣,視中國古典為某種母音,也要有自己的發展面向。非馬與許多來台中國的台灣詩人不一樣,他沒有古典的沉重包袱。一些台灣的現代詩人標榜現代性,卻盡在詩行流露古典語境,這常是反經驗主義的古典語境模擬或抄襲。
學科學的非馬,也與大部分出身於文科,特別是中文科系的詩人極為不同。(其實出身於外文科系的許多台灣詩人,也大多有走向中文科系化現象,一些出身外文科系的詩人學者,在美國的大學執教生涯是教授中國文學。)中文古典的修辭意味,成為許多詩人的綑身索,詩行並非經驗,而是古典詩詞語境的改寫或變貌。而科學的素養也讓非馬的詩構造有力學上的精簡、精實性。科學家詩人,我想到賀洛布(M. Holoub,1923~1998),是一位醫生、生物免疫學家,30歲才開始寫詩,卓越出眾。很奇妙的,賀洛布有一首詩〈翅膀〉,以同樣是醫生的美國詩人威廉.卡洛斯.威廉斯的行句「我們有/鯨魚的/顯微解析/這/給了/男人/信心」為前言。
《笠》在1979年6月出版了一本詩選《美麗島詩集》,收錄了非馬的14首詩,他自述了詩觀:
對人類有廣泛的同情心與愛心,是我理想中好詩的要件。同時,它不應只是寫給一兩個人看的應酬詩。那種詩寫得再工整,在我看來也只是一種文字遊戲與浪費。
詩人應該誠實地表達他內心所想的東西。一個人應該先學會做人,再來學做詩。從這個觀點看,我覺得一個人如果內心不美而寫出些唯美的東西來裝飾,是一種可厭的作假。
對一首詩,我們首先要問,它的歷史地位如何?它替人類的文化傳統增添了什麼?其次,它想表達的是健康積極的感情呢?還是個人情緒的宣洩?對象是大多數人呢?還是少數幾個「貴族」?最後我們才來檢討它是否誠實地表達了想表達的?有沒有更好的方式?更有效的語言?
〈鳥籠〉和〈魚與詩人〉兩首詩是非馬風格的體現。意涵深刻,語句簡省,構造嚴密:
魚與詩人
躍出水面
掙扎著
而又回到水裏的
魚
對
躍進水裏
掙扎著
卻回不到水面的
詩人
說
你們的現實確實使人
活不了
也許來自屈原投水的啟發,但也確實凝視了現實。魚生存於水中,詩人生活在大地。但現實不盡讓生存或生活其中的魚和人滿意。易地而處,又如何?非馬巧妙安排了一場演出,跳出水面的魚躍回去,但躍進水裏的詩人卻回不到水面,悲劇中有喜劇,喜劇中有悲劇。簡單的對比,超現實的現實,讓人深思,令人莞爾。
鳥籠
打開
鳥籠的
門
讓鳥飛
走
把自由
還給
鳥
籠
把自由還給鳥,也還給籠,而不只是還給鳥或還給籠。同樣於戒嚴期的一九七○年代發表的〈鳥籠〉,比起〈魚與詩人〉的令人莞爾,令人深思,有一種對戒嚴體制隱含的批評和抵抗,是諷喻統治體制或政治權力的幽默。台灣的詩歌缺少幽默,硬梆梆、氣沉沉,很少看到這樣的質素。許多標榜現代的詩人,寫來寫去,走回頭路在古典詩歌的行句引喻引義,就是少了這種活生生的觀照和想像。
我不知道非馬是否愛讀美國詩人歐格迪歐.納許(Ogdeo Nash,1902~1971)的詩,這位以推銷員為業,不同於學院,也不同於主要的美國詩系譜的美國詩人作品,常常令人捧腹。
章魚 歐格迪歐.納許作
告訴我,喔!章魚,我請求
那些玩意兒是手臂,或是腳?
我對那感到驚訝,章魚呵;
假使我是你,我會稱我為我們
──李敏勇譯
相對於台灣太多拘泥於中國古典情境,抽離於當代現實的詩歌,類似的詩歌彷彿解藥,非馬的一些作品都顯現了啟迪性。
他因赴美留學而留在美國,成為美國公民。當然有避離戒嚴統治下台灣政治情境以及發展的考慮。當代世界的國民(Nation)和國家(State)是可以流動變換的。非馬從台灣、中國而美國的場所演變,定居於美國芝加哥。他不像一些人以「流亡」自喻,對於台灣有一份特別的感情。
反候鳥
才稍稍刮了一下西北風
敏感的候鳥們
便一個個攜兒抱女
拖箱曳櫃,口銜綠卡
飛向新大陸去了
拒絕作候鳥的可敬的朋友們啊
好好經營這個現在完全屬於你們的家園
而當冬天真的來到,你們絕不會孤單
成群的反候鳥將自各種天候
各個方向飛來同你們相守
戰後的台灣,先是處於國民黨中國與共產黨中國的對敵狀態,後來又處於共產黨中國對民主化以後台灣的威脅論。牙刷主義者是戒嚴時期描述舉家去美國,個人留在台灣的某種現象。每當風吹草動,許多人也因持有美國綠卡、公民權而逃之夭夭。非馬以一個從台灣這塊土地成為美國公民的詩人,在1978年發表了這首詩,昭示了某種動人的心意。
《笠》同仁中,非馬、許達然、杜國清這三位定居美國的詩人,分別為核工學家、歷史學者、文學學者,都在《笠》的園地譯介了許多世界詩。非馬的譯介一直是我世界詩視野的風景,相信也為愛詩人開啟了窗口。敲打一代的美國詩人費靈格蒂(L. Ferlinghetti)以及他經營的「城市之光」書店出版的包括法國詩人裴外(L. Prevert)的《話語》、英國的《地下詩篇》系列,美國收錄非主流、有色詩人或印地安詩人作品的《牆頭詩》、大眾詩人羅德.馬克溫(Rod Mckuen)的《史丹陽街及其他的憂愁》(不知道白萩的《新美術詩抄》是否受此啟發?),俄羅斯詩人葉夫圖先寇(Y. A. Yevtushenko),土耳其詩人納京.喜克曼(Nazin Hikmet)的作品集……台灣的世界詩風景,他的貢獻很大。比起許多外國詩歌的譯介仍偏重在1990年前後,現代詩發展初始作品或十八、十九世紀英譯,他的譯詩視野觸及了現當代,和許達然、杜國清的努力一樣,更值得重視。
非馬的詩自由自在,梭巡台灣與世界,是非學院的,是生活的,來自經驗與想像,而非源於古典詩歌的情境。他落腳美國芝加哥已半世紀,從1975年的《在風城》到現在已有近三十本詩集,三本散文隨筆集,也有多冊英譯漢、漢譯英詩集,並編選了《台灣現代詩四十家》(北京出版)、《台灣現代詩選》(香港)、《台灣詩選》(廣州)及《朦朧詩選》、《顧城詩選》(均台灣),台灣及中國也有多冊關於他的論述研究出版。他有他的觀照視野,也有被觀照的視野。
1982年,他的一首詩〈芝加哥〉點描了他人生行程落點的場域情境。他在法國出版的漢、英、法三語對照詩選《芝加哥小夜曲》(2015),芝加哥這個美國中西部城市照應了具台灣詩人與美國詩人身分的非馬。
芝加哥
──一個過路的詩人說:沒有比這城市更荒涼的了,連沙漠……
海市蜃樓中/突然冒起/一座四四方方/純西方的/塔
一個東方少年/僕僕來到它的眼前/還來不及抖去/滿身風塵/便急急登上/這人工的峰頂
但在見錢眼開的望遠鏡裡/他只看到/畢卡索的女人/在不廣的廣場上/鐵青著半邊臉/她的肋骨/在兩條街外/一條未灌水泥的樓基上/根根暴露
這鋼的現實/他悲哀地想/無論如何/塞不進/他小小的行囊
在美國詩人桑德堡(C. A. Sandburg)的城市,在桑德堡的〈霧〉與〈草〉之外,鋼鐵的現實也是壓迫性的存在。非馬處於這種場域條件之中,他和許達然這位詩人、散文家,都在我詩人之路給予許多借鏡,一為科學家,一為歷史學者;一祖籍廣東、台中出生,一出身台南;一活潑,一沉穩。非馬的詩視野靈活寬闊;許達然對第三世界的關注,對弱勢的同情,都啟發我的詩歌意識、文學心。
1987年,台灣宣布解嚴後,非馬有一首〈費城自由鐘〉,流露他對自由的體認。費城的Philadelphia是希臘文「友愛」的意思,這個城市在美國歷史有重要地位,1776年7月8日,美國獨立宣言的宣讀,以敲響「自由鐘」召集市民響應而象徵自由、公正的彰顯。自由鐘,又名獨立鐘,對台灣的民主化發展具有啟示性。
費城自由鐘
1.
自由的怒吼
震裂嘴角
讓苦難的心
不再緘默
2.
驚天動地的怒吼
震破嘴角
居然還有人
咧著嘴
在旁邊指指點點
說自由這東西
並不完美
自由並不完美,民主並不完美,但自由和民主是人類文明化的指標。台灣走過長期戒嚴的一黨化,顛沛地邁向正常國家的建構。政治的困厄之境曾經綁架了許多詩人,也宰制了詩人們的視野。一個曾經自由自在、在詩之旅路穿行的詩人,在美國的生活際遇對於自由的體認更為真實。既是台灣詩人也是美國詩人的非馬,在芝加哥那個有許多從台灣去或從中國去的華裔美國人,應該也面對某種從國民黨中國到共產黨中國認同變遷的形勢衝擊。但我相信非馬是一個對自由價值有體認的詩人。他的心會和在台灣拒絕作候鳥的朋友們一起,他會重視經營台灣這個家園的朋友。冬天真的來到時,不會讓這個家園的經營者孤單。他會像成群的反候鳥一樣,飛來和我們相守。
*刊登于《文訊》391期,20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