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社区应用 最新帖子 精华区 社区服务 会员列表 统计排行
主题 : 对话美籍作家朱小棣:闲读,从美丽碎屑中淘宝
冰花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楼主  发表于: 2017-05-29   

对话美籍作家朱小棣:闲读,从美丽碎屑中淘宝

对话美籍作家朱小棣:闲读,从美丽碎屑中淘宝
www.jyb.cn 2014年05月15日  作者:赖配根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闲读,从美丽碎屑中淘宝
  ——对话美籍华人知名作家朱小棣 

  朱小棣先生旅居海外二十多年,从事科研、文化与国际教育交流工作,创作了《新狄公案》(有英文原版及法文和中文译本)等多部著作。近年来他倡导“闲读”,并在中国大陆出版《闲书闲话》、《地老天荒读书闲》、《闲读近乎勇》等系列读书随笔,广受好评。《毛泽东传》作者、美国著名学者特里尔评价朱小棣“阅读闲书时就像一个从一大堆美丽碎屑中淘宝的人”。
  读书是有不同姿态的。如果目的性太强,读书就容易成为苦差。如果总是沉浸于庸俗的畅销书,阅读不过是翻版的低俗娱乐。
  美籍华人知名作家朱小棣说,自己读书的最大乐趣,在于能够从书中,尤其是在字里行间、拐弯抹角处,看出一些人物嘴脸、世态人情、时代风云之变幻,以及历史的修正与矫枉。这种阅读姿态被他命名为“闲读”。
  问:朱先生,您近年来在中国大陆出版了一系列读书随笔,受到读者的欢迎。您的座右铭是“读闲书、闲读书、读书闲”。在信息泛滥、功利阅读盛行的今天,您认为我们需要什么样的“闲读”?
  答:各取所需吧。谁都无法开一个有效的、万全的单子。鲁迅和林语堂认为,“闲读”是不计功利的,是一个灵魂在寻找另一个灵魂。简单说,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问:您说人过中年之后才更适合“读闲书”,但我觉得一个人如果从小没有养成“读闲书”的习惯,那他将难以领略阅读的美妙。我们是否应该多鼓励孩子读一点闲书,从而培养阅读的趣味?
  答:你说得很对。好像是吴鲁芹说过,爱读书也是一种天分。当然后天培养也行,但需要从小做起。那天我在美国的飞机场等飞机,左边坐了几个人,从他们的谈话中听得出来有做过教师的。右边坐了一对母女,孩子八九岁,捧着电子书在看,爱不释手,喇叭里呼唤登机了,孩子闻声不动。母亲训斥孩子:“那里面有什么让你着魔的?”我左边的人冲我一笑,说:“我要是有这样的孩子,绝不会对她这样讲话。”在我看来,这就是懂与不懂教育的差别。当然,有了读书习惯,中年以后也许才会更有闲暇来读书。
  问:“闲读”其实并非完全娱乐。您的“闲读”随笔,处处透露着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信息,这实际上为读者打开了另一扇了解历史、了解人生的门。或许,正是在这样的“闲读”中,我们提升了观察历史、体味人生的智慧。
  答:是的。首先要为“闲读”正名。“闲读”绝不是百无聊赖、弄本书在手里瞎翻。“闲读”不仅是一种心情,还需要有眼光,更重要的是做一个有心人。前段日子我在纽约的一个家庭旅馆住宿,发现主人有不少旧书,随手借了几本回房闲读,立刻大有斩获。挑书时相中一本列夫·托尔斯泰的剧本《行尸走肉》,目的是回答我自己心中的一个小小疑问。他的长篇小说对今天的读者来说往往显得冗长。我想看看,作为艺术家,他究竟有没有即刻抓住读者注意力的本领。这在剧本创作方面最能显示出来,大幕一拉开,就能很快判定。果不其然,书一上手,我就被吸引了。我抱回房间的另一本书,是杰克·伦敦的《铁蹄》。刚一开卷,就爱不释手,因为它忽然让我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潮在一个多世纪以前的全球流行,有了亲临其境的体会,也顿时加深了自己对父辈们的理解,拉近了两代人的距离。这就是我客居纽约、意外闲读的收获。
  又如,我曾翻阅《叶公超批评文集》,注意到叶先生的一个观点:“中国文字的特殊力量,无论文言或白话,多半是寄托于语词上的;西洋文字的特殊力量则多从一句或一段的结构中得之,有时语词的力量也可以运用到相当的程度,但终不及句段的力量来得可观。”我由此悟到:我们的留学生出国以后求学上的第一个困难,就是写出的文章连人家中小学毕业生起码的课堂应用散文水平都达不到。我们往往归咎于自己英文不够好,其实是语言思维能力不足,至少是驾驭思考性语言的水平低下。
  问:您很关注独立思考的问题,记得您曾引郭斌和老先生的话——读书是为了帮助自己思考,不是替代自己思考。那么您认为在中小学教育中,独立思考居何种地位?我们该如何引导孩子学会独立思考?
  答:这个问题很好。我正想谈谈最近帮小儿子修改作文的经历。他在美国念高二,学校是波士顿拉丁学校,全美历史最悠久的一所公立学校。这学期的语文课上要求读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全本,课后要求写一篇作文。选题宽泛,完全自由。小家伙把初稿拿给我看,标题就把我吓一跳——哈姆雷特仇视女性。好家伙,一上来就送这么一顶“大帽子”。接下来一连举了三个例子,在我看来至少有一个是不易驳倒的,也是我过去未曾留意的。我当然要支持他,如此地别出心裁。这件事,可不可以给国内的高中教育一点启示呢?能不能不要再用灌输中心思想、段落大意那一套呢?
  问:您留学美国曾经学理工科,毕业后又从事住房政策研究,同时还搞文学创作,写读书随笔。这样的经历对您的人生、阅读产生了何种影响?
  答:其实一开始是文科,学习美国文明史,后来又念了麻省理工学院。在哈佛研究住房政策,现在又回归文教领域。呵呵,无非就是串行罢了。任何事都没有十全十美的,损失的,只有靠自己找补回来。很多人问我,你全职工作,养家糊口,哪来的时间又看书又写作?说实话,连我自己也不知道。找补损失,大概这就是原动力,因为永远不会有理想的职业。
  问:您的读书随笔,许多是涉及中国老一代知识分子的。您觉得这些知识分子的优点是什么?又有什么是新一代知识分子要避免的?
  :近几年好像流行一个词儿,叫“民国范儿”。我想指的大概就是那一辈的知识分子吧。不管意识形态上如何分流,那一辈人中的杰出者,至少在民国时期,都是有脊梁骨的。新一代人,缺的主要不是知识,也不是才华,而是坚守的骨气和认真。这就更要避免哗众取宠的心态。
  问:您钟爱鲁迅,曾比较鲁迅与其他知识分子的不同,比如他永远站在被压迫者一边,平等对待每一个人,即使这个人是最底层者。我们如何倡导、培育这样的平等精神?
  答:这又是当下教育界一个普遍的烦恼和误区。经济条件的优越,使得各种各样所谓“贵族学校”应运而生,这其实本来无可厚非。问题恰恰是这些“贵族学校”要把学生培养成什么人。培养成“贵族”吗?难怪社会上对富二代多有非议。我观察美国的私立学校,好像并不是要培养这样的“贵族”,相反,是要培养学生平等待人的心态。这一点,老实讲,就连老一辈的中国知识分子,也不是心态都挺好。儒家传统喜欢说“谈笑皆鸿儒,往来无白丁”,而我父亲就不是这样的心态,所以我后来曾经这样总结过他的一生,“谈笑多鸿儒,往来有白丁”。我觉得这个状态比较好。
  问:穿梭于中西之间,您认为中西文明的内在精神主要是什么?双方如何实现有效的沟通?
  答:这是太大的话题,谁也不可能真有答案。沟通是多层次、多方位的。说得简单点,“闲读”有时还真能“穿越”。我前面说到的在纽约住家庭旅店的故事,难道不就是一种“穿越”和沟通吗?(赖配根)
  《中国教育报》2014年5月15日第10版



http://www.jyb.cn/world/gjsx/201405/t20140515_581886.html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http://blog.sina.com.cn/m/binghuablog
二句三年得,

一吟双泪流。

知音如不赏,

归卧故山秋。
描述
快速回复

验证问题:
3 * 6 = ? 正确答案:18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