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资讯发达的时代,看到一个平时活跃在各种媒体上的公众人物,才咽下了最後一口气,便有哀悼专集或长篇报道出现在电视荧光屏上,并不曾使我感到太惊奇或意外。
使我困惑不解的,倒是那些寂寞潦倒一辈子的人,会在死後突然时来运转,享尽了哀荣,成为万众瞩目景仰的对象。从四面八方涌来的赞誉之辞,使我们深深讶异,在这个凡世上,居然有这麽一位集真善美于一身的完人。更可惋惜的是,在他生前,我们居然对他一无所闻一无所知,错过了亲炙讨教的机会。这种死後成名的现象,往往发生在艺术家与作家的身上。我们看到生前卖不掉一幅画的画家,死後成为争购收藏的对象;写了书到处碰壁的作家,死後却有出版商抢着要出他的全集!
每次我总想质问那些放马後炮的人,如果死者真如他们所描绘的那麽完美伟大,为什麽要等到他死了听不到了才来说出?只要他们肯在他生前说出那些赞辞的百分之一,不但身受者会得到鼓励,努力做出更大的成绩与贡献,整个社会也会变得更温暖更祥和更可依恋吧!
但他们一定要等他不在了才来开口!
究竟是什麽样的心理使人们吝于说别人的好话?是嫉妒,怕他比自己更出名更受欢迎?是懦怯或谦虚,怕人家说是在互相标榜或自抬身价?或者更多的时候,只是人的惰性,以为自己不说迟早总会有人说,而且来日方长?针对後者这种因无心的疏忽所造成的无可弥补的遗憾,我写下了<有一句话>:
有一句话
想对花说
却迟迟没有出口
在我窗前
她用盛开的生命
为我带来春天
今天早晨
感激温润的我
终于鼓足勇气
对含露脉脉的她说
妳真···
斜侧里却闪出一把利剪
把她同我的话
一齐拦腰剪断
本文刊载于《笠诗刊》131期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b34806b0102ecal.html并被收入非马散文集:
《凡心动了》,花城出版社,广州,2005
《不为死猫写悼歌》,秀威资讯,台北,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