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源:第一财经网 !wR{Y[Yu
6<Pg>Bg
近日,有网友发表了一篇号称《关于人民币升值前因后果》的“权威扫盲贴”,从历史讲起为网友梳理关于人民币升值的一些知识,得到了大家热烈的反响。短短今天,它的访问量就达到了589617次,共有2623名网友留言参与讨论,各抒己见就这个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MCrO]N($b
作者从“历史的机缘巧合----中国加入WTO”、“蜜月种下的恶果2000-2004”、“种下恶果的黑手----8.3”等方面阐述了他对人民币升值原因的看法。 M?4r 5R
}$k`[ivBx(
作者认为:“进入WTO的那天起,我们就应该逐步的开放人民币汇率,达到藏汇于民的目的。因为这时资本外逃可能性,已经逐步降低,外汇已经慢慢不再是一种担忧,而我国的货币政策,也应该从盯住美元制度往信用货币制度转变,这也是一个国家,逐步自信和逐步强盛的过程。” HfeflGme*
J&U0y
该贴一出,引起了广大网友热烈的讨论: D@b<}J>0'
I }W-5%
网友不解道长认为:应该靠第三产业,实现人民币的再分配,而不是靠高房价缓解通货膨胀。抓好第三产业,将一举解决房价问题和内需不足问题。到时候汇率也将不再是问题。因为现在不具备汇率升值条件,升值则企业倒闭,不升值则财富继续外流,国内两极分化继续加重。 [
|;Zxb:
6_&6'Vq
网友海宁的马甲说:日本,韩国都曾经“不舍得”让本币按市场规律升值,主要是怕影响出口,影响赚取以前非常珍贵非常渴望的外汇。 C7 &
6rUX
m)]fJ_
网友imstrong01:我不懂经济,我想问,如果让人民币自由浮动,是不是会马上升值,升值了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对老百姓有什么影响? 如果是这样不浮动,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对老百姓有什么影响? 7Ae,|k
[sY1|eX
网友心修远杀认为:大部分同意楼主所说,但全球的这种不平衡的国际间贸易,竟会造成巨大的经济危机,这是美国本身的因素决定的,他们提前以美元为杠杆消费着全世界的劳动成果,这是他们应该付出的代价,现在像把矛头转向中国来抵御和转移他们国内的危机和舆论,我们为什么要买单! uA/.4 b
=*>4Gh
i
网兜,网络中的“弄潮儿”,收集一切网络热点、新鲜事和潮流。网兜的目标是,网事一网兜! Sp$x%p0
u+tb83~[=
人民币升值的问题,2010年炒的比较热,为什么呢?因为今年是美国也就是全球经济复苏的节点。不解决人民币升值的问题,全球经济复苏,就会功败垂成!有朋友会说:你这是信口开河! 请各位看官先不要急,待我慢慢把事情的缘由道来..... 1PTu3o&3
Nj@?}`C 4
(一)历史的机缘巧合---中国加入WTO ~ew**@N
xdBZ
^Q
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切还得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说起。 >La L!PnZ
[?f.0q
在朱?基入主国务院时期,中国经历了亚洲金融风暴,损失惨重,但朱以铁腕政策改革经济,最终使中国以全新姿态进入世贸。一个有众多人口和资源的国家加入了全球经济的合唱团,可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大家会纷纷猜测:中国会在这个合唱团担当什么角色?一个新手来了,会不会不和谐呢?但不管如何,中国已经进来了。 7pI\`*7b
D15u1A
我这里要略微陈述一下当时全球经济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点: UG?C=Tf
0*:hm%g
1.亚洲金融危机,重创了亚洲新兴经济。这些国家不得不开始深度的调整,不仅仅是经济方面,甚至更多的是政治层面的调整。 ://#
%SE
0)Um
W{
2.美国网络经济泡沫破灭,全球经济失去了增长点,不久反恐战争开始,美国国内更无暇照顾经济。 eN?P) ,
(R*jt,x
3.欧元区刚刚形成,新兴经济体主要还是在整合差异中。 .]ZuG
kcz#8K]~
4.日本经济经过90年代的休整,逐步恢复了元气。 I&NpN~AU
Py2
5k 0j!
(全球经济情况简单说一下,权当抛砖引玉)
ZYD88kQ
rs<&x(=Hv
以上四个主要经济的情况我简单总结:小型经济体在疗伤,逐步边缘化。大型经济体经过90年代的黄金发展,积累了资本,但是缺少新的增长点!所以大家齐刷刷把目光盯在了中国,金融经济改革后的中国此时也把眉眼抛向了全球。双方一拍即合-----开始了一场长达8年的大合唱! $}nUK~$GSv
_kY[8e5
(二)蜜月种下的恶果2000--2004 )w
8lu
sa
674oL,
上文说一拍即合,许多看官也许有些迷糊,那我就先说说中国和发达国家的蜜月生活。 *I1W+W`G
s$\8)V52
1.中国需要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到小康(当然这是初衷!),需要造就一批有实力的企业,需要建设国内重大基础设施。所以就迫切希望发达国家的资本和技术。资本可以拉动就业,技术可以造就企业!
pA,EUh|H
${?ex nb$
2.缓慢复苏的日本需要巩固国内制造业,一个很好的方式就是在中国市场进行出口和投资拓展。 |e[0Qo@
3;l>x/amk
3.没有了增长点的美国,需要为国内资本寻找好的归宿。那就是到中国来投资,以补充美国国内市场的强大需求。(美国是一个预支消费的国家) "%f5ltut3
\/4%[Q2QDm
Q]g 4gj
4.整合后的欧洲经济体,更需要一个新的全新的市场,来减缓整合的阵痛。 tD0>(41K
所以蜜月开始了:发达经济体的资本纷纷来到中国投资建厂,原来在本国不好赚钱的资本,发现中国是一个生金之地;中国笑脸相迎,感谢你们带来了就业和技术,改革后的国企焕发了生机,走出农村的农民,带着钞票高高兴兴回家过年。从前戏,到高潮,一切都显的异常幸福完美。 Q|H cg|
1 l*(8!_
但恶果,却在悄悄种下!人一旦沉溺于甜蜜中,就会变的贪婪和无节制,谁都无法避免。 .rB;zA;4S)
WT!\X["FI$
首先我们来说发达国家。人们贪婪于MADE IN CHINA的便宜,却忘记关注自己越来越艰难的就业形势。资本在中国疯狂追逐利润后,却开始了无节制金融衍生品炒作! Yg,WdVI&@
<VxpMF
然后我们再来说中国。短暂的幸福生活,让人们忘记了自己真实处境,更忘记了自己的发展方向。买办们专注于拉投资,数钱!国企获得资金和技术后疯狂垄断!政府忘记了自己的裁判身份,一头扎进了赌球市场!(产业升级可以拖拖,教育改革可以延后,民营企业给大哥让让路,农民的待遇问题能将就就将就) #`L}.
rn5g+%jX*
(三)种下恶果的黑手 >/`cmNmb
6'*Uo:]
什么是8.3?稍微对我国经济有所了解的人应该都会知道。当然许多人更会斥责我:你怎么能那么说?我只能很诚恳的回答:这是事实! ]XafFr6pe
N[bf.5T
年份 价格 年份 价格 年份 价格 ].f,3itg&
HXV73rDA
1971年 2.462 1985年 2.937 1999年 8.278 t-x"(
"oXAIfU#T
1972年 2.245 1986年 3.453 2000年 8.279 (*WZsfk>/<
9-iB?a7{.
1973年 1.989 1987年 3.722 2001年 8.277 E!~2\qKT
<^'+]?
1974年 1.961 1988年 3.722 2002年 8.277
DfzUGX
eF;1l<<
1975年 1.859 1989年 3.765 2003年 8.277 utl=O
g!Yh=kA'N
1976年 1.941 1990年 4.783 2005年 8.0702 3XlnI:w=
wfTv<WG,.E
各位看官先把上面的数据细细看一下,品味一下其中味道,我再来给大家慢慢上菜!(当然,若是胃口不好的人,建议先去吃点健胃消食片,以免消化不良) yz$1qEII`q
Z#t)Z "
首先我要讲的是货币机制:一是发达国家的信用货币(货币发行以国家信用为抵押,美元是代表)二是发展中国家盯住美元的货币机制(货币发行以国家的外汇储备作为抵押)。 sPTUGx
'
~)8i5p;P/k
这时会有看官问这两种货币机制有什么不一样,我这里不想回答!只是建议你去把中国人民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和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对比来看,好好学习一下。 1Da [!^u,D
v*fc5"3eO
加入WTO前,中国是一个外汇贫瘠的国家,经济的落后,也造成了90年代初的大幅货币贬值。所以政府当局对90年代经济很是后怕.这也是发展中国家普遍的对本国经济,本国货币不自信的表现。但是进入WTO后,世界需要在中国市场投资,中国也欢迎资本。几次婚姻的失败,让我们对蜜月也是战战兢兢! KeHE\Fq^V
3
jeV4|
几次婚姻的失败,让我们对蜜月也是战战兢兢!本来可以逐步成熟的资本市场,却沦落成了一个投机者的乐园。我先来说说我们本来应该可以做的事情吧。 W#\};P
xPJJ
!mY
进入WTO的那天起,我们就应该逐步的开放RMB汇率,达到藏汇于民的目的。因为这时资本外逃可能性,已经逐步降低,外汇已经慢慢不再是一种担忧,而我国的货币政策,也应该从盯住美元制度往信用货币制度转变,这也是一个国家,逐步自信和逐步强盛的过程。 "XsY~
Yg,lJ!q
可悲的是当局太过保守,太过担心。我们是怎么做的呢?请看: t\bxd`,
qe"6#@b *|
出口商从国外赚回1亿美金,人民银行就强制收回,变成国家外汇储备,然后印钞机一开,8.3亿RMB交给了出口商。(从这点我们要看到,我国外汇储备是政府对人民的负债。有些人说抛掉外汇,这是不切实际的,有点搞笑的味道)人们把自己的1亿美元产品运到了国外,却从中央银行拿到了新印刷的8.3亿RMB。东西没有了,纸币却多了,相信有点知识的人都会想到接下来要发生什么事情了。2000年一月,我国外汇为1561亿美元,2004年12月,我们是 6099亿美元。央行手中足足多了4500亿美元,那我们呢?少了很多资源,卖了很多劳动力,得到了近4万亿RMB。 @>nk^l
mS&\m#s<
(四)品尝恶果的苦涩--2004 xA'#JN<*
4-rI4A<
国外篇: P:-/3
jLS]^|
发达国家有个优势,就是纠错能力特强。 x&/Syb
W
(c\$2`
发达国家和中国的蜜月期没有持续多久,当然这也正常,短暂的亲热过后,肯定是平淡的生活,抑或是为了生活的争吵。不断增加的贸易赤字,国内资本的迅速外流,给发达国家添加了种种担忧:失业率开始攀高,股市,地产涨幅过快。美国终于在2004年出手要求RMB升值!但发达国家也只是担忧,毕竟人都是不见棺材不落泪的,他们也并没有意识到4年后,全球的这种不平衡的国际间贸易,竟会造成巨大的经济危机。所以发达国家在这时的主要表现是,既舍不得中国的廉价产品,也无法承受对中国的巨额贸易逆差。所以对资本也是睁一眼,闭一眼。任由它们到中国市场去谋取巨额带血利润,这是发达国家漠视别国劳动者的悲哀,当然它们也最终因这带血的利润付出了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