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的姑娘不顾众人反对,嫁给了一无所有的心上人,为他持家生子。若干年后心上人守得云开,功成名就,却背弃了结发之妻,另寻红颜。
众人说,好一个负心之人。
父母养育孩子,含辛茹苦,将全部的心血和精力灌溉这一棵幼苗。待到孩子长大成人,背井离乡,杳无音讯。留下迟暮老人在家中空等,甚至为生计所困。
众人说,好一个不孝之人。
造反先人卢梭提出过社会契约论,他说社会需要契约来维护稳定。当某种阶级行为打破契约,势必引发革命。事实上,契约存在于这个世界上每一寸角落,存在于所有我们思想能触及到得地方。还在幼稚园时,我们就会为自己的苹果不够大而哭泣撒泼,因为这违反了我们与拿到大苹果的同学之间的契约,我们交一样的学费,理应平等。这种契约感自然是与生俱来,任凭天资如何愚钝的人都能运用的惟妙惟肖。并且我们对契约的界定十分敏感,任何一丁点越位都能引起大家本能的反抗。
婚姻是契约,所以结发夫妻受到法律以及人们根深蒂固的契约论的保护。我奉献上花一样的年华,水一样的柔情,为你洗衣做饭,开枝散叶,你不必涌泉相报,也得大面上过得去。抚养与赡养也是契约,我们造了你,养了你,让你来到这个世界上潇洒走一回,这样的付出你应该做出怎么样的回应?这些契约往往是约束长线投资,类似于风投。一旦当事人一方违约使契约失效,他/她势必受到第三方的惩治,Hi guy, I’m sorry but you broke the rule~~硬性惩治如法律,软性惩治如舆论,总之就是让违约人在这边捡着的便宜,在那边抵出去。
人们默默地坚守着世界上纵横交错的契约,我们坚守得原因很多元,但多是关于假想,这样的事如果发生在我身上,身临其境,不能容忍。好比女人爱在别人的故事里流自己的泪。生活中的契约若被打破,生活就像缺了口的水桶,快乐之水会涓涓溜走,若想攒回来得费老劲了。当我们看见电视里丈夫出轨,孩子不孝,父母弃子,包工头拖欠工资,煤老板隐瞒矿难,我们会愤愤不平,甚至仰天长叹。别人管这叫正义感,其实只是在面对契约大规模失效时,为惶恐披上鸡蛋壳而已。
随着契约在这世界行走多时,总有人在质疑契约的无所不能性。婚姻是契约,那爱情是吗?抚养赡养是契约,那亲情呢?也许那个家中的黄脸婆并没有带着这张契约同你生活,她为你煮的每一粒米,缝的每一颗扣,都是源于那自发的无偿的爱;父母会让自己的孩子记下每一笔开支,以便日后偿还吗?有时父母养孩子同你养小猫小狗一样,只是太喜欢了,太想要了。日后的麻烦自然不可同日而语,但心情是一样的。有几个人是为了看家而养狗,为了捉耗子而养猫呢?
然而,纵使毫无功利性的爱情和亲情,也确实存在着契约的约束。大学里的男生多是用父母的钱养别人的老婆,步入社会,这样的二百五就少多了。我爱你,你爱我,然后我们相爱。我爱你,你爱别人,我去KTV唱几首歌,掉几滴泪,然后另找下家。父母能源源不断地给予父爱母爱,也是从孩子的依赖和信任中获得了强大的原动力,若这依赖信任不够了分量,也得出问题。好比婆婆总爱跟儿媳较劲,岳父看女婿都不太顺眼。
事实上,我爱契约。契约让我感受到黄健翔所感受到的: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因为我们之间形形色色的关系,瓜葛,爱恨情仇,形成了这横一杠,竖一道的契约。我愿意和一个男人签下契约,我们在婚姻天平的两头添砖加瓦,一起把日子抹平整;我愿意和父母签,我像小时候他们关怀我一样关怀他们,也像他们教育我一样教育他们(他们也有落伍的时候,对不对?);和朋友签也是应该的,我可以问心无愧,光明磊落。契约就像绳索把我紧紧捆住,但没有这些绳子,我会掉到什么地方去呢?也许在漫漫大雾中飘摇,半天鬼都看不到一只。
也许上帝用了六天的时间创造了各种契约,他们像河流一样覆盖在这个星球上,第七天,上帝把河里的沙子变成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