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社区应用 最新帖子 精华区 社区服务 会员列表 统计排行
主题 : 以德糊人
绿光 离线
级别: 团长
显示用户信息 
楼主  发表于: 2009-12-30   
来源于 转帖 分类

以德糊人

管理提醒: 本帖被 伍胥之 执行合并操作(2010-01-01)
读此文颇有感慨,转贴于此。 ~.W]x~X$  
T)\}V#iA*  
南京东郊的国际学校里有一棵特殊的“圣诞树”。每年临近圣诞节,树上就会挂出上百个圆形的小卡片,上面写着一些苏北农村孩子的名字、性别和年龄。 SUc%dpXZa  
=y][j+WH  
  每位经过这里的外籍学生,都会轻轻地把这些五颜六色的卡片摘下来,塞进书包里,然后回家与父母一道,按照卡片上的信息去筹备他们的礼物。一个月之后,苏北的孩子们就会收到这份来自异国同龄人的新年祝福。 0V1GX~2  
W~ ~'  
  这样的交往已经延续了好些年。只是两地的孩子都不大清楚,这项活动始于何时,又是为了什么。 @:}c (j  
t(#9.b`W)  
  大人们有意不让孩子了解太多,因为这源自一个悲伤的故事: Hh1_zd|  
^/ "}_bR  
  2000年4月1日深夜,来自江苏北部沭阳县的4个失业青年潜入南京一栋别墅行窃,被发现后,他们持刀杀害了屋主德国人普方(时任中德合资扬州亚星——奔驰公司外方副总经理)及其妻子、儿子和女儿。案发后,4名18岁~21岁的凶手随即被捕,后被法院判处死刑。 [Arf!W-QG  
=wh[D$n$~  
  这起当时轰动全国的特大涉外灭门惨案很快结了案,但故事并没有结束。 ='h2z"}\Bn  
]@#9B>v=  
  就在那年11月,在南京居住的一些德国人及其他外国侨民设立了纪念普方一家的协会,自此致力于改变江苏贫困地区儿童的生活状况。协会用募集到的捐款为苏北贫困家庭的孩子支付学费,希望他们能完成中国法律规定的9年制义务教育,为他们走上“自主而充实”的人生道路创造机会。 @ wR3L:@  
:*}Q/]N  
  这一举动默默延续了9年,虽然已有超过500名的中国贫困学生因此圆了求学梦,但它至今鲜为人知。 \_`qon$9  
B>fZH \Y  
  宽恕的方式 61S;M8tNv  
!zX() V  
  “如果普方还在世,那么普方家肯定是第一个参与的家庭。”德国巴符州驻南京代表处总经理朱利娅确定地说。她是普方协会的创始人之一,和普方是同乡。她觉得这是纪念普方一家最好的方式。 e'K~WNT  
% "(&a'B  
  在她印象中,普方太太是个热心肠,在南京生活期间一直都是乐善好施。曾经有一对从非洲来的年轻夫妇在南京上大学,后来因为妻子怀孕,无力负担生活。在南京的外国人都自发组织活动去帮助他们。朱利娅记得,在参与此事的学生中,普方家的女儿桑德拉是最积极的。 INN}xZ  
j ;3I`:  
  贺杰克在南京经营德国餐厅和甜品店有10多年,他熟知大多数在南京工作生活的德国家庭。他也记得,9年前,4月2日的那个早上,当他听到有关普方一家的不幸消息时,是多么的愤怒。 G4@r_VP\  
|Mb{0mKb  
  “你怎么能开这样恶毒的玩笑?”他冲着电话里嚷道。那天所有得知噩耗的人,第一反应都是“这该死的愚人节”。 }3{eVct#|  
"U}kp#)  
  时年51岁的于尔根·普方为人谦和,行事严谨,循规蹈矩。亚星奔驰公司远在扬州,因为孩子在南京读书,注重家庭的他每天都要驱车100多公里上下班,以便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家小。妻子佩特拉·普方比丈夫小11岁,是一位和善的全职太太。他们的一双儿女,15岁的女儿桑德拉和13岁的儿子托斯腾,都是南京国际学校的学生。 ,u `xneOs  
9r?Z'~,Za  
  在贺杰克的印象中,1998年才来到南京生活的普方一家4口,总是喜欢骑着自行车出行。普方先生喜欢运动,尤其爱打网球。小男孩托斯腾爱玩,每次到餐厅来都牢牢地捧着他的GAME BOY(一种掌上游戏机)。 qPQIcJ  
<l<O2l  
  那天早上,贺杰克实在无法接受那个让人心痛的消息。他马上打电话给另一个朋友。当确认“这是真的”之后,他又宁愿“这一切只是一个很坏的玩笑”。他一向认为,在这座治安一直较好的城市里,女孩子甚至可以半夜独自在街上走。“你可以问每一个在南京生活的外国人,”他说,“在那件事以前,所有人都觉得这座城市比自己的国家还要安全。” #dZs[R7h  
/}m)FaAi  
  在法庭上,普方一家的亲友们见到了那4个刚成年不久的疑凶。原本在他们的想象中,凶手是那种“看起来很强壮、很凶悍的人”,可实际上,“跟你在马路上碰到的普通人没有区别”。 =P(*j7=  
Te-p0x?G.  
  这4个男青年并非有预谋要杀人。他们一开始只是想偷摩托车,但换来的钱并不多。后来他们看到一个广告,得知玄武湖畔的金陵御花园是南京最高档的别墅区。那晚,他们潜入小区,也只是想去洗劫一间不亮灯的空宅,结果那套正在装修的别墅没有东西可偷。最终他们选择了隔壁的普方家。盗窃的行动被普方一家查觉,因为言语不通,惊惧之中,他们选择了杀人灭口。 `9^tuR,  
7l53&,s   
  据说案发后,普方先生的母亲从德国赶到南京,在了解了案情之后,老人作出一个让中国人觉得很陌生的决定——她写信给地方法院,表示不希望判4个年轻人死刑。 4H#-2LV`  
PR@6=[|d  
  “德国没有死刑。”贺杰克解释说,“我们会觉得,他们的死不能改变现实。” s* (a  
62sl6WWS3  
  在当时中国外交部的新闻发布会上,也有德国记者转达了普方家属希望宽恕被告的愿望。外交部方面回应“中国的司法机关是根据中国的有关法律来审理此案的”。最终,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驳回了4名被告的上诉,维持死刑的判决。 h^\vk!Q-d  
(03/4*g_s  
  与此同时,更多的在南京的外籍人士已经开始寻求一种更积极的方式,去纪念普方一家。 RsZj  
OIP]9lM$nC  
  教育改变人生 FH=2, "A  
,&_H   
  9年前,当这些创始者们决定以做慈善的方式纪念普方一家之后,他们很快便确定,把帮助苏北贫困家庭的孩子完成学业作为最初的使命。 KW .4 9  
XQy`5iv  
  因为庭审中的一个细节给他们触动很深:那4个来自苏北农村的年轻人都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也没有正式的工作,其中有一个做过短暂的厨师,有一个摆摊配过钥匙。 Oh! {E5!)  
1p}Wj*mc  
  “如果你自己有个比较好的教育背景,就有了自己的未来和机会。”普方协会现任执行主席万多明努力用中文表达自己对教育的理解,“有机会的话,人就不会想去做坏事,他会做好事,这对自己,对别人都有好处。” J~2SGXH)^?  
 gHe:o`  
  万多明是德国巴符州驻南京代表处的项目主管,他坦言,自己也是在德国的农村长大的,只是在德国不需要付费,就可以完成小学、中学的学业,后来考上大学,自己才有了比较好的工作。“如果需要付费的话,我的父母也没有办法送我到学校去,可能我在德国还找不到工作,没办法选择我想要的生活。” 5%I3eL%s  
gK rUv0&F  
  不过由于种种原因,这些打算用业余时间做慈善的外国人,当年并没有得到在中国成立基金会的批准,于是他们改称为普方协会,与南京本地的爱德基金会合作,资助苏北地区的贫困中小学生完成9年义务教育。随着中国逐步实行免费义务教育,他们把资助对象延伸到高中。高中生每年资助2000元,初中生每年资助1200元。 N{v)pu.  
.?45:Ey~g  
  如果不是普方协会提出的动议,扎根于江苏本土的爱德基金会的工作人员也不会想到,一向以富庶闻名的江苏也会有那样贫困的家庭。 !/}3/iU  
TF8#I28AD  
  按照普方协会的要求,孤儿、单亲家庭、父母患重病者和女孩被列为优先资助的对象。据一位曾经在爱德基金会工作的人士介绍,他9年前从事这项工作的时候,曾经去淮安市的涟水县走访过很多这样的家庭: I\Op/`_=E  
8ZY]-%  
  有一个镇里的干部,住在镇上,全家4口人住的地方连10平方米都没有,几乎每顿都在喝粥。 j9+4},>>CU  
t8*Jdd^3Z/  
  还有一个光棍讨不起老婆,收养了一个孩子。家里只有一块没腿的木板当床,上面铺着黑乎乎的棉絮。 v)+g<!  
4C*ywP  
  当地的教育工作者听说有人愿意资助孩子上学都很高兴,表示“一定要推选品学兼优的学生”。然而这并不是普方协会设立助学金的初衷。他们只希望“人人都能享受均等的受教育权利”。 8gS7$ EH'  
[J,.?'V  
  眼看着南京这样的城市已经到了普及12年教育的阶段,普方协会的会员们也希望被资助的孩子能够继续升学。但是在贫困的乡村,还是很少有学生能完成12年的教育。 Tvx1+0Z%z  
zS%XmS\  
爱德基金会教育与国际交流部的周新曾经专门做过调研,2009年被资助的学生中应该有21个初三学生面临中考,但调查下来,最终只有3个学生上了普通高中,2个学生上了职业学校。 ?@'&<o0p#  
OD8 fn  
张磊(化名)是目前唯一考上大学的学生,他从6年级开始接受普方协会的资助。起初人们并没有特别注意他家的情况。当他升入初中以后,有老师反映“这孩子很要强,成绩也好,很有希望考入大学。” *BsK6iV b  
[~9UsHfH  
于是,爱德基金会的工作人员特意找出那份填写于2003年5月的申请表,在那上面,张磊一笔一画地写道:“父亲病逝4年,母亲务农种着3亩地。哥哥没上完小学就辍学打工,我很想读书……” Zonjk%tC  
1[!:|=  
如今,张磊已经是淮阴师范学院的大一学生,他立志做一名合格的英语老师,因为他发现家乡的老师发音都不够标准。尽管他并不知道普方基金的背景,但他同样笃信“教育改变人生”,也希望教育能够改变家乡的面貌。 x"b'Pmw  
&en. m>9,  
“我们不是要传达这样的信息。”万多明强调说,“不是说一个德国人被杀,我们就会给凶手的家乡提供奖学金。”事实上,连受助的学生也都不知道普方协会的背景。万多明坚持,提供奖学金只是因为他们贫穷上不起学。 <O1R*CaP  
P 2WAnm  
9 年来,随着最初的创立者们因为工作调动等原因离开中国,普方协会也逐渐淡化了早期成立时的背景。“现在在南京还认识普方一家的德国人已为数不多。”贺杰克掐着手指头算道。因此,他们与受助学生交流时都是以爱德基金会的名义,像贺杰克这些普方协会的会员们,通常被介绍为一群“很有爱心的国际友人”。 TDH^x1P  
3k1e  
慈善的细节 |oPRP1F-;e  
JIySe:p3  
12月2日18时,这群“很有爱心的国际友人”,召开了2009年的最后一次例会,饥肠辘辘的人们从南京城的各个角落汇聚到城东的一家甜品店,还没顾上吃,就开始了热切地讨论。 '`2KLO>!  
36=aahXd\  
当天到场的9位会员分别来自意大利、加拿大、美国、德国、澳大利亚、英国、哥伦比亚这7个国家。 E#J})cPzw  
jri"#H  
朱利娅接替患感冒的协会主席万多明主持了会议,她首先通报了2009年的重要活动和发现的问题。  pQiC#4b  
UY(T>4H+h  
——3月的普方之旅有点儿让人失望,因为协会的目的是帮助穷人,但是这次去淮安,发现这个地区明显变得富裕了。或许下一步要扩大到更需要帮助的孩子,比如在盐城的某些地区。 7X>IS#W]  
PT~htG<Fw  
——在与苏北学生交流的过程中,会员们发现他们同样渴望精神上的交流。很多孩子会问,“我应不应该上大学?”“你的工作和就读的专业有关系吗?如果没有上大学还有意义吗?”国际学校的老师能不能安排11年级、12年级的学生去当地跟他们作些交流? Xq135/d  
yD3}USw  
——4月举行的普方晚宴,共有200人参加,算上当晚的玩具义卖,共筹集了近16万元人民币。这是今年筹集到的最大的一笔善款。 {:1j>4m 2  
~XOmxz0  
朱利娅的发言结束后,例会基本上就变成“神仙会”了,需要通过自由交谈、讨论和辩论来统一思想。 ` g]  
 lbHgxZ  
来自国际学校的一位女士说,今年的“giving tree”(给予树),要给151个受助学生准备礼物,为了杜绝攀比,她斟酌了一份礼物单。她掏出几张豆腐块大小的纸,上面密密麻麻地写着“肥皂、毛巾、牙刷、牙膏、铅笔、彩笔、橡皮、卷笔刀和一袋糖果。” 9+@h2"|N4*  
!l%:   
旁边一位会员看后立刻提出异议,因为今年资助的对象中已经没有小学生。他认为现在的中学生根本不需要铅笔、橡皮和卷笔刀,应该换一些更用得着的礼物。 T-] {gc  
8<L{\$3HP|  
来自美国的女孩娇西插话说,最近美国政府资助4个学生到南京河海大学进行为期12周的学习。他们来自非洲裔家庭,听说普方协会的项目很激动,愿意每周抽出6小时帮助普方做一些事情。众人讨论的结果是,“当然很欢迎”,具体事务就交给娇西负责。 Tc^ 0W=h  
KwL_ae6fV  
一位负责外联的会员通报,本周五晚在苏州的某个酒吧有音乐节,将专门组织为普方协会筹款,感兴趣的会员可以去捧场。另外明天(12月3日)这家甜品店里也有珠宝义卖活动,一部分收入将捐给普方协会。 n\"6ol}>E  
0>{ ]*  
来自意大利的一位女士对此质疑道,究竟有多大的比例捐给普方必须明确,如果只是象征性地给一些,以普方协会的名义搞拍卖,那是很危险的。 cw<I L  
Xd(^7~i  
后来,会员们一致认为,关于比例的问题将在下次的会议中提交讨论。 27SHj9I  
3x[C pg ,  
同样要讨论的议题是,现在有些被资助的学生已经从高中毕业升入大学,是不是还要继续资助?因为上大学比上中学贵,大家需要考虑清楚,究竟是有始有终地帮助一个人完成学业还是应该帮助更多的人? Ev7.!  
I8bM-k):9R  
参加这样一场历时两个小时的会议,你会发现西方人做慈善,绝不只是掏点钱或冬天捐一床棉被那样简单,这里面全是细节和琐碎的事务,需要人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和心力。 ;u<Ah?w=Z  
Y ^+x<  
问题是,9年过去了,在场的普方会员中,只有朱利娅是德国人且认识普方一家,为什么来自世界各国的人们都愿意把业余时间投入到这个没有任何报酬的协会中? ^QS`H@+Z  
3]*Kz*i  
“有时间去我们学校看看吧。”一直帮忙做翻译的南京国际学校澳大利亚籍教师罗宾对记者说,“你会找到你想要的答案。” ]X6<yzu&+l  
G8av5zR  
幼儿园时攒的钱去哪了? tl 0|.Q,  
4LTm&+(5  
两天后,记者走进南京国际学校,很自然地直奔传说中的“giving tree”。 4zyQ"?A~  
d>p' A_  
临近圣诞节,那棵接近两层楼高的圣诞树上,已经缀满了五彩斑斓的饰品和写着受助学生信息的卡片。此时,树下也堆满了整整70份打包好的礼品袋,里面装着“佳洁士牙膏”、“中华牌铅笔”、“德芙巧克力”……据说,剩下的礼物将在3天内筹备完成。 B\Nbt!Ps  
m]n2wmE3n  
这项倡导“给予”的活动已经延续了3年。每张卡片上还附有苏北学生的照片。国际学校的学生和家长就拿着这些照片,为那些学生精心挑选帽子、围巾和手套。“这里大部分学生的生活条件都比较好,”罗宾介绍说,“我们要让他们从小就明白,必须学会关心别人。” r07u6OA  
,:t,$A  
在这所学校里,从幼儿园到高中,老师一直在灌输“giving is better than receiving(给予比接受好)”。 QEr<(wM-y  
^^b't P1>  
孩子们并不懂这句话的含义,但很多人会问,“这么大的一棵树,干嘛的?” k'o[iKlu  
~Gfytn9x.;  
“这是圣诞树。” V%8(zt  
1B;2 ~2X  
“那为什么要挂着名字呢?” \W*L9azr  
eh9 ?GUr5  
这时候老师和家长就会告诉他,在离他们生活的城市不远的地方,还有许多需要帮助的同龄人。 A*OqUq/H`;  
]h S:0QE  
“给你讲个最“势利”的吧。”罗宾笑着说,国际学校也像《哈利波特》里的那个魔法学院一样,学生一进校就被分为3个队:“五台山队”,“太平队”,“玄武队”。之后从学习到生活,任何时候都在竞争,包括每个队筹款的多寡也要排名。外国小孩也像中国小孩那样有存钱罐。有时候,他们会把钱哗啦啦地倒进去,然后为本队在募捐中取得的胜利欢呼。尽管他们并不知道投这些钱是干嘛的。 _WEJ,0* #'  
*`H*@2  
等到三四年级,他们会问,“幼儿园的时候攒的钱去哪了?”别人会告诉他,这钱给了普方协会。等到11、12年级,他们会去苏北农村,看望那些自己帮助过的人,自然会明白打破那些存钱罐的意义。 Vm%G q  
#~ x7G  
实际上,这些国家一向的教育理念,都是通过从小耳濡目染,把帮助别人变得习以为常。 =z'(FP5!0  
'[ #y|  
来自美国的卡伦谢老师也是普方协会的会员。在她的记忆里,人们从小接受的都是这样的教育。万圣节,小朋友扮成小鬼,挨家挨户要糖果,收集起来捐给基金会。到大一点儿之后,就要学会如何筹钱,去医院看望老人。上大学的时候,她们甚至要花两周的时间,去别的国家帮穷人盖房子。 k6b ct@7  
uPfz '|,  
来自英国的保罗老师在当天(12月4日)的晨会上,讲述了自己的故事。这位40岁的单身汉,在亚洲某国家的孤儿院领养了两个孩子。如今他还时常回到那个孤儿院,带着那里的75个孩子去看牙医,上英文课和学电脑。 |3]/C rR_  
~q ^o|?  
会后,一位教师的孩子告诉父亲:“今年的生日我不要礼物了,你把钱交给保罗老师。”这个孩子看了保罗拍的几张孤儿院的照片之后,他便决心帮助照片里的那个男孩,“让他也能骑上自行车”。 F vkyp "W3  
\;&;K'   
卡伦谢曾经是普方家两个孩子的老师,但她觉得,“已经不需要再过多地强调这个家庭了”,因为,“如今普方协会的主要目的,就是帮助中国那些贫困的无法完成学业的孩子”。 b G:\*1T  
=|?`5!A  
“我们这些外国人在中国生活得都比较好,那些苏北的孩子就像是我的邻居,我应该帮他们。”卡伦谢说。 Blxa0&3  
;E.]:Ia~  
没想到会影响一批中国人 qX@e+&4P0  
_LaG%* R6  
围绕着那些圣诞树下的礼物,还曾有过这样的插曲:第一年的100多份“帽子围巾手套”被委托当地派发之后,普方协会的会员们无意中问了一些孩子,结果有些孩子说,“没见过礼物”。 d,^O[9UWo  
%/A>'p,~  
于是从第二年开始,普方协会的会员们每次都在南京租一辆车,委托爱德基金会的工作人员把礼物亲手交给学生。 WoTeIkM9  
c>LP}PGk  
“实在是不值啊。”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国女士这样评价说,她常年和这些被资助的孩子打交道。“你知道租车要花多少钱啊?有这些钱还不如多资助几个学生或者委托当地的工作人员代买。” O(-p md,  
EVPQe-  
可国际学校的老师们不大能接受这种中国式的实用主义,他们觉得孩子们精心准备的圣诞节礼物就像是中国春节的压岁钱一样,都是最珍贵的祝福。 a3yNd  
5MnP6(3$  
“这就是文化差异。”爱德基金会原副秘书长张利伟评价道。 B7f<XBU6>  
UePkSz9EU  
张利伟至今仍然记得,当年朱利娅带着律师来跟自己商谈资助项目时,有很多中国人不能理解,“人被杀了,还来做好事”?  vD#U +  
Jpapl%7v  
长期从事对外交流工作的张利伟发现,西方的宗教文化一直将追求和解与宽恕作为一个重要主题。而且最初这些外国人成立普方基金会,只是为了纪念被杀害的普方一家。后来西方文化中的另一种力量起作用了,开始讲究慈善,讲究回报社会。 G0 )[(s  
leC!Yj  
最近几年,张利伟都会获邀参加普方晚宴。在他的印象中,早些年普方晚宴可能更像是追思会,随着认识普方家的外国人逐渐离开中国,这项活动逐渐变成了纯粹的慈善活动,甚至把西方好的传统转移到中国来了。 a`' >VCg  
E f\|3D_  
纪念普方一家的晚宴被安排在每年的4月,地点设在国际学校的礼堂,菜肴和德国啤酒都是由贺杰克的餐厅免费提供的。来宾只要买一张200元的门票,就可以得到一朵粉色的小花。 t.( `$  
+YvF+E  
这个以普方一家人的姓氏命名的协会,把一朵儿童手绘的粉色小花作为logo,上面写着,“教育,是献给生命的礼物”。 Rt#QW*h\|i  
2d .$V,U<  
据一位去年参加了普方晚宴的媒体人描述,当晚,舞台上摆放着一块大展板,展板上贴满了被资助的贫困学生的黑白照片。每当有人愿意资助其中的某个孩子,主持人就揭去一张照片。等黑白照片全部被揭开的时候,一幅完整的彩色照片便显现出来。照片上的孩子笑得很温馨。其中的寓意很明显:只要人们伸出援助之手,就可以使他们走出困境,让他们的生活充满阳光和欢乐。  LSC[S:  
r XJx~ g  
除了门票和认捐之外,拍卖也是晚宴的重要环节。当晚,一幅由外国摄影师拍摄的贫困学生的照片,经过多番竞拍,最终被一位女士以1400元买下。一款并不名贵的手表,最终也叫价到2500元。在短短4个小时的时间里,晚宴筹集了20多万元人民币的善款。  t;o\"H  
ga +, P  
包括爱德基金会的另一名工作人员周新,在接手这个项目之后,也“深受触动”。 nCq'=L,m  
=dAAb\:  
周新现在经常跟朋友宣传,“捐些钱或者给孩子写几封信,对你们来说也很简单,离你们也很近。”他总是说,“如果两个人同时落水,我肯定先救近的。可以的话,从能看到的开始。” 9 5,]86  
-qP)L;n  
这一切已经超出了张利伟当初答应与普方协会合作时的预期了,他完全没有想到,现在这个项目已经影响了一批中国人,去回报社会,关心弱势群体。比如,一位家具城的中国老板从拍卖家具的钱里拿出10万元,捐给普方协会。又比如,一位在普方运动会上受聘帮孩子画彩绘的中国老师,听说是这样一个活动,就不肯收钱了。 u}% OC43  
&Gt{9#  
在这个热心公益事业的中年人看来,慈善最基本的层次是帮助别人,比如具体到帮助苏北的贫困孩子完成学业,更进一步的作用,则是“把人们心中善的力量激发出来,成为社会的矫正器”。 MH.+pqIv^  
j.&dHtp  
所以他企盼着,有朝一日,“慈善也会成为中国人的一种生活方式”。
[ 此贴被沧桑在12-30-2009 17:53重新编辑 ]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清空我的评分动态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共1条评分记录
沧桑 威望 +5 2009-12-30 -
隐藏评分记录
username 离线
级别: 军区司令员
显示用户信息 
17楼  发表于: 2009-12-31   
引用
引用第8楼找找感觉于12-30-2009 23:19发表的  : MN<LZC% $  
不太明白有色的意思,不知道这件事情和英国毒贩被判死刑有什么关系。这个案子事发时我在南京,当时很轰动。受害一家的男主人时常会在一些活动中露面,很多人对他有印象,所以也让案子更显悲情。这么多年过去,人们早忘记这件事情了,包括我在内,再也没想事情竟这样发展吧。
bL7Gkbs&|  
FDl/7P`b(  
昨天英国毒贩被处死,然后昨天这篇文章就在各大网站转来转去。。。。。 HgY@M  
{]dxFhe)  
\ *t\=4  
其实我也是借这个贴乱说话,中共一直被人诟病死刑过多,中国人口多少呀。  更何况,那些无死刑国家,还有很多人支持死刑了
找找感觉 离线
级别: 军长
显示用户信息 
16楼  发表于: 2009-12-30   
不太明白有色的意思,不知道这件事情和英国毒贩被判死刑有什么关系。这个案子事发时我在南京,当时很轰动。受害一家的男主人时常会在一些活动中露面,很多人对他有印象,所以也让案子更显悲情。这么多年过去,人们早忘记这件事情了,包括我在内,再也没想事情竟这样发展吧。
username 离线
级别: 军区司令员
显示用户信息 
15楼  发表于: 2009-12-30   
我支持死刑甚至不是为了惩罚,只是如果罪犯知道这个地方有死刑,他在杀人之前,或许犹豫,或许被害者就可以活下来。 我不知道有没有这个可能,但是我希望死刑可以起到这个可能,这个作用。
username 离线
级别: 军区司令员
显示用户信息 
14楼  发表于: 2009-12-30   
我支持中共,我知道这篇文章为什么会冒出来,不过就是中共杀了一个英国佬,贩毒的呗。  不要说我歧视毒贩,拉丁美洲那些毒贩杀警察法官的时候怎么就不同情一下那些执法人员的家人。  我还找拍,我还支持死刑。  我不怕,美国支持死刑的有70%, 欧盟也有40%以上。  ] 0R*F30]  
h ;uzbu  
读过美国一个新闻,一个家庭,妈妈和两个女儿被杀。  大女儿,五岁,临死前被强奸。  妈妈被杀前被凶手打的不成人形,警察进来都吐了。  小女儿好点,被射杀两抢而已。  后来凶手被判死刑,我觉得非常活该。 
Wen Wen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13楼  发表于: 2009-12-30   
宽恕不容易做到,而宽恕的果子是多磨的甜美啊! `/WxEu3  
P*"c!Dn  
谢谢找找,感动
faywang 离线
级别: 班长
显示用户信息 
12楼  发表于: 2009-12-30   
感人的!
echozhang 离线
级别: 军区司令员
显示用户信息 
11楼  发表于: 2009-12-30   
感动。。。
第一要真诚,其次要善良,最后要我们永不相忘
renée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10楼  发表于: 2009-12-30   
        太感人了
一半是冰水,一半是火柴
renée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9楼  发表于: 2009-12-30   
        感动。。。。 GQg 2!s(  
        教育,是献给生命的礼物 1o5kP,)  
        还有爱与心胸。。。。
一半是冰水,一半是火柴
maggie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8楼  发表于: 2009-12-30   
谢谢分享! yuC"V'  
=9,mt K~  
宽恕,感恩,要好好学习。
嫁给了猪猪的兔子
绿光 离线
级别: 团长
显示用户信息 
7楼  发表于: 2009-12-30   
下了火车,踏上了北京西客站花岗岩的地面。但满脑子还是黄土的颜色,在甘肃,一切都是黄色的,土地、房子、车辆、衣服、人脸。城乡之间的差距太大了,比物质财富更差距大的是人们掌握的信息和知识。六年前,我给老家送了一百台电脑,杨元庆也送了一百台。但这些电脑像农具一样锁在一间教室里。 ZT自老潘围脖
绿光 离线
级别: 团长
显示用户信息 
6楼  发表于: 2009-12-30   
一些想法和我知道的慈善。 R;AcAJ;  
1。我国除了大中城市,大部分地方还很贫穷,那些官员吃吃喝喝的时候怎么没被噎死。 lYe2;bu  
2。国外的慈善比我们做的好的多。我们想慈善无门。当年一德国人想资助一名中国学生,我给希望工程打电话,接电话的人不是很热情,而且是钱得给他们而不是给你一个名单你可以选择资助。 8r}tf3xMCM  
3。很多人家里都有很多孩子穿小的衣服,用不完的文具等等的东西,但当你想送人的时候很无门,居委会也不热心这些事,他们更喜欢那些形式一些的事情。去邮局要买包裹,还要很贵的邮费。 w*'DlP<7  
4。我们国家常常给一些地方捐很多钱或免很多债,为什么不给自己家的孩子一些学费。不是说九年义务教育,怎么还有人上不起学。
找找感觉 离线
级别: 军长
显示用户信息 
5楼  发表于: 2009-12-30   
从新浪转过来的帖子,估计很多人都看到了,但还想转过来,因为心里真的很感动。“宽恕”,好简单的两个字,但做起来真的不简单。大到一家4口生命的逝去,小到你的爱人忘记了你的生日,等等等等,有太多可以让我们生气、悲愤的事情,我们都能作到“宽恕”么?做到了,我们也就快乐了。
找找感觉 离线
级别: 军长
显示用户信息 
地下室  发表于: 2009-12-30   
外籍人士资助贫困学生 纪念在华遭灭门德国家庭 ZT
【冰点特稿】:献给生命的礼物 {uwPP2YD,  
GQ Flt_  
  本报记者 蒋昕捷 H1~9f {  
<> HI(6\@Z  
  在南京东郊的国际学校里有一棵特殊的“圣诞树”。每年临近圣诞节,树上就会挂出上百个圆形的小卡片,上面写着一些苏北农村孩子的名字、性别和年龄。 860y9wzU  
,P`:`XQ>_B  
  每位经过这里的外籍学生,都会轻轻地把这些五颜六色的卡片摘下来,塞进书包里,然后回家与父母一道,按照卡片上的信息去筹备他们的礼物。一个月之后,苏北的孩子们就会收到这份来自异国同龄人的新年祝福。 7.{+8#~nV  
4WlB Q<5  
  这样的交往已经延续了好些年。只是两地的孩子都不大清楚,这项活动始于何时,又是为了什么。 DFfh!KKR$  
6k')12~'  
  大人们有意不让孩子了解太多,因为这源自一个悲伤的故事: wR 2`* .O  
%eF=;q  
  2000年4月1日深夜,来自江苏北部沭阳县的4个失业青年潜入南京一栋别墅行窃,被发现后,他们持刀杀害了屋主德国人普方(时任中德合资扬州亚星——奔驰公司外方副总经理)及其妻子、儿子和女儿。案发后,4名18岁~21岁的凶手随即被捕,后被法院判处死刑。 "pX|?ap  
LB7$&.m'B  
  这起当时轰动全国的特大涉外灭门惨案很快结了案,但故事并没有结束。 ci%$So 2#  
@ #J2t#  
  就在那年11月,在南京居住的一些德国人及其他外国侨民设立了纪念普方一家的协会,自此致力于改变江苏贫困地区儿童的生活状况。协会用募集到的捐款为苏北贫困家庭的孩子支付学费,希望他们能完成中国法律规定的9年制义务教育,为他们走上“自主而充实”的人生道路创造机会。 T#E,^|WEk  
[ )X(Qtk  
  这一举动默默延续了9年,虽然已有超过500名的中国贫困学生因此圆了求学梦,但它至今鲜为人知。 0XE6H w  
cl23y}J_?  
  宽恕的方式 ,X| >d  
Y)8 Py1}  
  “如果普方还在世,那么普方家肯定是第一个参与的家庭。”德国巴符州驻南京代表处总经理朱利娅确定地说。她是普方协会的创始人之一,和普方是同乡。她觉得这是纪念普方一家最好的方式。 .4 NcaMj  
G{pF! q  
  在她印象中,普方太太是个热心肠,在南京生活期间一直都是乐善好施。曾经有一对从非洲来的年轻夫妇在南京上大学,后来因为妻子怀孕,无力负担生活。在南京的外国人都自发组织活动去帮助他们。朱利娅记得,在参与此事的学生中,普方家的女儿桑德拉是最积极的。 5a6d3u/  
z xgDaT  
  贺杰克在南京经营德国餐厅和甜品店有10多年,他熟知大多数在南京工作生活的德国家庭。他也记得,9年前,4月2日的那个早上,当他听到有关普方一家的不幸消息时,是多么的愤怒。 K\}qY dPF  
e}gGl<((g  
  “你怎么能开这样恶毒的玩笑?”他冲着电话里嚷道。那天所有得知噩耗的人,第一反应都是“这该死的愚人节”。 0I)eYksh  
/"!ck2d&1  
  时年51岁的于尔根·普方为人谦和,行事严谨,循规蹈矩。亚星奔驰公司远在扬州,因为孩子在南京读书,注重家庭的他每天都要驱车100多公里上下班,以便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家小。妻子佩特拉·普方比丈夫小11岁,是一位和善的全职太太。他们的一双儿女,15岁的女儿桑德拉和13岁的儿子托斯腾,都是南京国际学校的学生。 =s AOWI,8!  
Cjt].XR@  
  在贺杰克的印象中,1998年才来到南京生活的普方一家4口,总是喜欢骑着自行车出行。普方先生喜欢运动,尤其爱打网球。小男孩托斯腾爱玩,每次到餐厅来都牢牢地捧着他的GAME BOY(一种掌上游戏机)。 M$v\7vBgO!  
Gf7r!Ur;g  
  那天早上,贺杰克实在无法接受那个让人心痛的消息。他马上打电话给另一个朋友。当确认“这是真的”之后,他又宁愿“这一切只是一个很坏的玩笑”。他一向认为,在这座治安一直较好的城市里,女孩子甚至可以半夜独自在街上走。“你可以问每一个在南京生活的外国人,”他说,“在那件事以前,所有人都觉得这座城市比自己的国家还要安全。” c~M'O26bW  
! .Pbbs%  
  在法庭上,普方一家的亲友们见到了那4个刚成年不久的疑凶。原本在他们的想象中,凶手是那种“看起来很强壮、很凶悍的人”,可实际上,“跟你在马路上碰到的普通人没有区别”。 V 7 p{'C   
ER`;0#3[9u  
  这4个男青年并非有预谋要杀人。他们一开始只是想偷摩托车,但换来的钱并不多。后来他们看到一个广告,得知玄武湖畔的金陵御花园是南京最高档的别墅区。那晚,他们潜入小区,也只是想去洗劫一间不亮灯的空宅,结果那套正在装修的别墅没有东西可偷。最终他们选择了隔壁的普方家。盗窃的行动被普方一家查觉,因为言语不通,惊惧之中,他们选择了杀人灭口。 1.2qh"#  
9~ V(wG  
  据说案发后,普方先生的母亲从德国赶到南京,在了解了案情之后,老人作出一个让中国人觉得很陌生的决定——她写信给地方法院,表示不希望判4个年轻人死刑。 B*`[8kb,  
t`6~ ud>  
  “德国没有死刑。”贺杰克解释说,“我们会觉得,他们的死不能改变现实。” }q_Iep  
=f=>buD  
  在当时中国外交部的新闻发布会上,也有德国记者转达了普方家属希望宽恕被告的愿望。外交部方面回应“中国的司法机关是根据中国的有关法律来审理此案的”。最终,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驳回了4名被告的上诉,维持死刑的判决。 heES [  
v*y,PY1*  
  与此同时,更多的在南京的外籍人士已经开始寻求一种更积极的方式,去纪念普方一家。 m,5m'9 dj  
% T$!I(L&  
  教育改变人生 SP  =8v0  
X.e4pLwGK  
  9年前,当这些创始者们决定以做慈善的方式纪念普方一家之后,他们很快便确定,把帮助苏北贫困家庭的孩子完成学业作为最初的使命。 Cs]\3R|D`  
4M$"0}O;[h  
  因为庭审中的一个细节给他们触动很深:那4个来自苏北农村的年轻人都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也没有正式的工作,其中有一个做过短暂的厨师,有一个摆摊配过钥匙。 Ayw {I#"  
}lkU3Pf1U  
  “如果你自己有个比较好的教育背景,就有了自己的未来和机会。”普方协会现任执行主席万多明努力用中文表达自己对教育的理解,“有机会的话,人就不会想去做坏事,他会做好事,这对自己,对别人都有好处。” K_j*9@  
d<] eJ{  
  万多明是德国巴符州驻南京代表处的项目主管,他坦言,自己也是在德国的农村长大的,只是在德国不需要付费,就可以完成小学、中学的学业,后来考上大学,自己才有了比较好的工作。“如果需要付费的话,我的父母也没有办法送我到学校去,可能我在德国还找不到工作,没办法选择我想要的生活。” s z7<u|  
\V j7%ph  
  不过由于种种原因,这些打算用业余时间做慈善的外国人,当年并没有得到在中国成立基金会的批准,于是他们改称为普方协会,与南京本地的爱德基金会合作,资助苏北地区的贫困中小学生完成9年义务教育。随着中国逐步实行免费义务教育,他们把资助对象延伸到高中。高中生每年资助2000元,初中生每年资助1200元。 laCVj6Rk  
4\U"e*  
  如果不是普方协会提出的动议,扎根于江苏本土的爱德基金会的工作人员也不会想到,一向以富庶闻名的江苏也会有那样贫困的家庭。 ? MRT  
}!kvoV)]1  
  按照普方协会的要求,孤儿、单亲家庭、父母患重病者和女孩被列为优先资助的对象。据一位曾经在爱德基金会工作的人士介绍,他9年前从事这项工作的时候,曾经去淮安市的涟水县走访过很多这样的家庭: N+UBXhh  
mst;q@  
  有一个镇里的干部,住在镇上,全家4口人住的地方连10平方米都没有,几乎每顿都在喝粥。 GOCe&?  
\J~@r1  
  还有一个光棍讨不起老婆,收养了一个孩子。家里只有一块没腿的木板当床,上面铺着黑乎乎的棉絮。 ZjK'gu8*  
Kr<a6BEv5  
  当地的教育工作者听说有人愿意资助孩子上学都很高兴,表示“一定要推选品学兼优的学生”。然而这并不是普方协会设立助学金的初衷。他们只希望“人人都能享受均等的受教育权利”。 6C_H0a/h&  
YFcMU5_F  
  眼看着南京这样的城市已经到了普及12年教育的阶段,普方协会的会员们也希望被资助的孩子能够继续升学。但是在贫困的乡村,还是很少有学生能完成12年的教育。  fsKZ  
&x.5TDB>%  
【冰点特稿】:献给生命的礼物 !':y8(Ou  
9D5v0Qi  
  本报记者 蒋昕捷 ^6UE/4x!y  
]<iD'=a  
  在南京东郊的国际学校里有一棵特殊的“圣诞树”。每年临近圣诞节,树上就会挂出上百个圆形的小卡片,上面写着一些苏北农村孩子的名字、性别和年龄。 d<_IC7$u>  
&)V uh=  
  每位经过这里的外籍学生,都会轻轻地把这些五颜六色的卡片摘下来,塞进书包里,然后回家与父母一道,按照卡片上的信息去筹备他们的礼物。一个月之后,苏北的孩子们就会收到这份来自异国同龄人的新年祝福。 R-Tf9?)  
)\e0L/K@  
  这样的交往已经延续了好些年。只是两地的孩子都不大清楚,这项活动始于何时,又是为了什么。 % y` tDR  
F{&0(6^p!  
  大人们有意不让孩子了解太多,因为这源自一个悲伤的故事: >U:.5Tch'V  
IjPt JwW`A  
  2000年4月1日深夜,来自江苏北部沭阳县的4个失业青年潜入南京一栋别墅行窃,被发现后,他们持刀杀害了屋主德国人普方(时任中德合资扬州亚星——奔驰公司外方副总经理)及其妻子、儿子和女儿。案发后,4名18岁~21岁的凶手随即被捕,后被法院判处死刑。 2Zq_zvKUt  
c~Y  g(  
  这起当时轰动全国的特大涉外灭门惨案很快结了案,但故事并没有结束。 _Pw5n mH c  
#%CB`l  
  就在那年11月,在南京居住的一些德国人及其他外国侨民设立了纪念普方一家的协会,自此致力于改变江苏贫困地区儿童的生活状况。协会用募集到的捐款为苏北贫困家庭的孩子支付学费,希望他们能完成中国法律规定的9年制义务教育,为他们走上“自主而充实”的人生道路创造机会。 =dQ46@  
qpB8ujj<V  
  这一举动默默延续了9年,虽然已有超过500名的中国贫困学生因此圆了求学梦,但它至今鲜为人知。 Zh:@A Fz:R  
Wsw/ D  
  宽恕的方式 i1qmFvksl  
\ 0F ey9c  
  “如果普方还在世,那么普方家肯定是第一个参与的家庭。”德国巴符州驻南京代表处总经理朱利娅确定地说。她是普方协会的创始人之一,和普方是同乡。她觉得这是纪念普方一家最好的方式。 Y4Jaw2b  
2ak*aI  
  在她印象中,普方太太是个热心肠,在南京生活期间一直都是乐善好施。曾经有一对从非洲来的年轻夫妇在南京上大学,后来因为妻子怀孕,无力负担生活。在南京的外国人都自发组织活动去帮助他们。朱利娅记得,在参与此事的学生中,普方家的女儿桑德拉是最积极的。 CTB qX  
p?s[I)e  
  贺杰克在南京经营德国餐厅和甜品店有10多年,他熟知大多数在南京工作生活的德国家庭。他也记得,9年前,4月2日的那个早上,当他听到有关普方一家的不幸消息时,是多么的愤怒。 CrGDo9JdvT  
%Bnn\{Az  
  “你怎么能开这样恶毒的玩笑?”他冲着电话里嚷道。那天所有得知噩耗的人,第一反应都是“这该死的愚人节”。 mnYzn[d3U  
=, U~  
  时年51岁的于尔根·普方为人谦和,行事严谨,循规蹈矩。亚星奔驰公司远在扬州,因为孩子在南京读书,注重家庭的他每天都要驱车100多公里上下班,以便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家小。妻子佩特拉·普方比丈夫小11岁,是一位和善的全职太太。他们的一双儿女,15岁的女儿桑德拉和13岁的儿子托斯腾,都是南京国际学校的学生。 jJkc vC8d  
HvG~bZN  
  在贺杰克的印象中,1998年才来到南京生活的普方一家4口,总是喜欢骑着自行车出行。普方先生喜欢运动,尤其爱打网球。小男孩托斯腾爱玩,每次到餐厅来都牢牢地捧着他的GAME BOY(一种掌上游戏机)。 -C* UB  
r+k~%5Ff~  
  那天早上,贺杰克实在无法接受那个让人心痛的消息。他马上打电话给另一个朋友。当确认“这是真的”之后,他又宁愿“这一切只是一个很坏的玩笑”。他一向认为,在这座治安一直较好的城市里,女孩子甚至可以半夜独自在街上走。“你可以问每一个在南京生活的外国人,”他说,“在那件事以前,所有人都觉得这座城市比自己的国家还要安全。” mj& 4FQ#O*  
?Ql<s8  
  在法庭上,普方一家的亲友们见到了那4个刚成年不久的疑凶。原本在他们的想象中,凶手是那种“看起来很强壮、很凶悍的人”,可实际上,“跟你在马路上碰到的普通人没有区别”。 DRu#vC  
T  ^`R  
  这4个男青年并非有预谋要杀人。他们一开始只是想偷摩托车,但换来的钱并不多。后来他们看到一个广告,得知玄武湖畔的金陵御花园是南京最高档的别墅区。那晚,他们潜入小区,也只是想去洗劫一间不亮灯的空宅,结果那套正在装修的别墅没有东西可偷。最终他们选择了隔壁的普方家。盗窃的行动被普方一家查觉,因为言语不通,惊惧之中,他们选择了杀人灭口。 K}dvXO@=|c  
b 9 l%5a  
  据说案发后,普方先生的母亲从德国赶到南京,在了解了案情之后,老人作出一个让中国人觉得很陌生的决定——她写信给地方法院,表示不希望判4个年轻人死刑。 |r`0< `  
x*_'uPo S  
  “德国没有死刑。”贺杰克解释说,“我们会觉得,他们的死不能改变现实。” =6, w~|W  
k+u L^teyS  
  在当时中国外交部的新闻发布会上,也有德国记者转达了普方家属希望宽恕被告的愿望。外交部方面回应“中国的司法机关是根据中国的有关法律来审理此案的”。最终,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驳回了4名被告的上诉,维持死刑的判决。 lt C  
p^QppM94  
  与此同时,更多的在南京的外籍人士已经开始寻求一种更积极的方式,去纪念普方一家。 Vg`32nRN  
K{G\=yJ((  
  教育改变人生 I!p[:.t7  
a [BIY&/Q  
  9年前,当这些创始者们决定以做慈善的方式纪念普方一家之后,他们很快便确定,把帮助苏北贫困家庭的孩子完成学业作为最初的使命。 covK6SH  
3r2e_?m  
  因为庭审中的一个细节给他们触动很深:那4个来自苏北农村的年轻人都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也没有正式的工作,其中有一个做过短暂的厨师,有一个摆摊配过钥匙。 %vWh1-   
?&XpwJw:~  
  “如果你自己有个比较好的教育背景,就有了自己的未来和机会。”普方协会现任执行主席万多明努力用中文表达自己对教育的理解,“有机会的话,人就不会想去做坏事,他会做好事,这对自己,对别人都有好处。” ;`Wh^Qgi  
r[&/* ~xL  
  万多明是德国巴符州驻南京代表处的项目主管,他坦言,自己也是在德国的农村长大的,只是在德国不需要付费,就可以完成小学、中学的学业,后来考上大学,自己才有了比较好的工作。“如果需要付费的话,我的父母也没有办法送我到学校去,可能我在德国还找不到工作,没办法选择我想要的生活。” [@/x  
V*+Z=Y'  
  不过由于种种原因,这些打算用业余时间做慈善的外国人,当年并没有得到在中国成立基金会的批准,于是他们改称为普方协会,与南京本地的爱德基金会合作,资助苏北地区的贫困中小学生完成9年义务教育。随着中国逐步实行免费义务教育,他们把资助对象延伸到高中。高中生每年资助2000元,初中生每年资助1200元。 KFHcHz  
]#O~lq  
  如果不是普方协会提出的动议,扎根于江苏本土的爱德基金会的工作人员也不会想到,一向以富庶闻名的江苏也会有那样贫困的家庭。 |/RZGC4  
KupQtT<  
  按照普方协会的要求,孤儿、单亲家庭、父母患重病者和女孩被列为优先资助的对象。据一位曾经在爱德基金会工作的人士介绍,他9年前从事这项工作的时候,曾经去淮安市的涟水县走访过很多这样的家庭: T;Ra/H  
mk `#\=GE  
  有一个镇里的干部,住在镇上,全家4口人住的地方连10平方米都没有,几乎每顿都在喝粥。 PAjH*5I A  
$gcC}tX  
  还有一个光棍讨不起老婆,收养了一个孩子。家里只有一块没腿的木板当床,上面铺着黑乎乎的棉絮。 ,h9N,bIQg  
Hc-68]T  
  当地的教育工作者听说有人愿意资助孩子上学都很高兴,表示“一定要推选品学兼优的学生”。然而这并不是普方协会设立助学金的初衷。他们只希望“人人都能享受均等的受教育权利”。 U'xmn$ O  
]%6X E)  
  眼看着南京这样的城市已经到了普及12年教育的阶段,普方协会的会员们也希望被资助的孩子能够继续升学。但是在贫困的乡村,还是很少有学生能完成12年的教育。 uWrvkLGN  
爱德基金会教育与国际交流部的周新曾经专门做过调研,2009年被资助的学生中应该有21个初三学生面临中考,但调查下来,最终只有3个学生上了普通高中,2个学生上了职业学校。 D0p>Q^w  
tb 'O:/  
  张磊(化名)是目前唯一考上大学的学生,他从6年级开始接受普方协会的资助。起初人们并没有特别注意他家的情况。当他升入初中以后,有老师反映“这孩子很要强,成绩也好,很有希望考入大学。” C1(0jUz  
X./7b{Pax  
  于是,爱德基金会的工作人员特意找出那份填写于2003年5月的申请表,在那上面,张磊一笔一画地写道:“父亲病逝4年,母亲务农种着3亩地。哥哥没上完小学就辍学打工,我很想读书……” ^1+=HdN,  
V%w]HIhq  
  如今,张磊已经是淮阴师范学院的大一学生,他立志做一名合格的英语老师,因为他发现家乡的老师发音都不够标准。尽管他并不知道普方基金的背景,但他同样笃信“教育改变人生”,也希望教育能够改变家乡的面貌。 Z2{G{]EV(  
X|pOw,"  
  “我们不是要传达这样的信息。”万多明强调说,“不是说一个德国人被杀,我们就会给凶手的家乡提供奖学金。”事实上,连受助的学生也都不知道普方协会的背景。万多明坚持,提供奖学金只是因为他们贫穷上不起学。 MM/D5g  
WaDdZIz4  
  9年来,随着最初的创立者们因为工作调动等原因离开中国,普方协会也逐渐淡化了早期成立时的背景。“现在在南京还认识普方一家的德国人已为数不多。”贺杰克掐着手指头算道。因此,他们与受助学生交流时都是以爱德基金会的名义,像贺杰克这些普方协会的会员们,通常被介绍为一群“很有爱心的国际友人”。 S4>1d-  
";/,FUJJ  
  慈善的细节 D"s ]dQ$r  
}ILg_>uq[  
  12月2日18时,这群“很有爱心的国际友人”,召开了2009年的最后一次例会,饥肠辘辘的人们从南京城的各个角落汇聚到城东的一家甜品店,还没顾上吃,就开始了热切地讨论。 ;LFs.Jc<  
-]Q6Ril  
  当天到场的9位会员分别来自意大利、加拿大、美国、德国、澳大利亚、英国、哥伦比亚这7个国家。 :}~B;s0M\  
>KCnmi  
  朱利娅接替患感冒的协会主席万多明主持了会议,她首先通报了2009年的重要活动和发现的问题。 8(GJz ~y  
zqGo7;; #  
  ——3月的普方之旅有点儿让人失望,因为协会的目的是帮助穷人,但是这次去淮安,发现这个地区明显变得富裕了。或许下一步要扩大到更需要帮助的孩子,比如在盐城的某些地区。 ,a@jg&Mb]  
idP2G|Z  
  ——在与苏北学生交流的过程中,会员们发现他们同样渴望精神上的交流。很多孩子会问,“我应不应该上大学?”“你的工作和就读的专业有关系吗?如果没有上大学还有意义吗?”国际学校的老师能不能安排11年级、12年级的学生去当地跟他们作些交流? Cq%1j[  
+Ft@S(IE  
  ——4月举行的普方晚宴,共有200人参加,算上当晚的玩具义卖,共筹集了近16万元人民币。这是今年筹集到的最大的一笔善款。 w;DRC5V>  
_Dg|Iz,Uh  
  朱利娅的发言结束后,例会基本上就变成“神仙会”了,需要通过自由交谈、讨论和辩论来统一思想。 =8 Jq'-da  
sG k'G573  
  来自国际学校的一位女士说,今年的“giving tree”(给予树),要给151个受助学生准备礼物,为了杜绝攀比,她斟酌了一份礼物单。她掏出几张豆腐块大小的纸,上面密密麻麻地写着“肥皂、毛巾、牙刷、牙膏、铅笔、彩笔、橡皮、卷笔刀和一袋糖果。” MryY<s  
OYk/K70l3  
  旁边一位会员看后立刻提出异议,因为今年资助的对象中已经没有小学生。他认为现在的中学生根本不需要铅笔、橡皮和卷笔刀,应该换一些更用得着的礼物。 6tT*b@/_o  
sxn^1|O;m  
  来自美国的女孩娇西插话说,最近美国政府资助4个学生到南京河海大学进行为期12周的学习。他们来自非洲裔家庭,听说普方协会的项目很激动,愿意每周抽出6小时帮助普方做一些事情。众人讨论的结果是,“当然很欢迎”,具体事务就交给娇西负责。 FP h1}qS  
E<4'4)FHuQ  
  一位负责外联的会员通报,本周五晚在苏州的某个酒吧有音乐节,将专门组织为普方协会筹款,感兴趣的会员可以去捧场。另外明天(12月3日)这家甜品店里也有珠宝义卖活动,一部分收入将捐给普方协会。 9d >AnTf&H  
kiR+ Dsl  
  来自意大利的一位女士对此质疑道,究竟有多大的比例捐给普方必须明确,如果只是象征性地给一些,以普方协会的名义搞拍卖,那是很危险的。 ,gbQqoLV  
!Im{-t  
  后来,会员们一致认为,关于比例的问题将在下次的会议中提交讨论。 `BKV/Xl  
H.s:a#l?  
  同样要讨论的议题是,现在有些被资助的学生已经从高中毕业升入大学,是不是还要继续资助?因为上大学比上中学贵,大家需要考虑清楚,究竟是有始有终地帮助一个人完成学业还是应该帮助更多的人? J*r%b+  
 5wy3C  
  参加这样一场历时两个小时的会议,你会发现西方人做慈善,绝不只是掏点钱或冬天捐一床棉被那样简单,这里面全是细节和琐碎的事务,需要人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和心力。 ,mvU`>Ry  
>0jg2vqt  
  问题是,9年过去了,在场的普方会员中,只有朱利娅是德国人且认识普方一家,为什么来自世界各国的人们都愿意把业余时间投入到这个没有任何报酬的协会中? +J(@.  
N:e5=;6s  
  “有时间去我们学校看看吧。”一直帮忙做翻译的南京国际学校澳大利亚籍教师罗宾对记者说,“你会找到你想要的答案。” &/]g@^h9  
(Q][d+} /  
  幼儿园时攒的钱去哪了? C1SCV^#  
KFn[  
  两天后,记者走进南京国际学校,很自然地直奔传说中的“giving tree”。 *gL-v]V  
{P $sQv  
  临近圣诞节,那棵接近两层楼高的圣诞树上,已经缀满了五彩斑斓的饰品和写着受助学生信息的卡片。此时,树下也堆满了整整70份打包好的礼品袋,里面装着“佳洁士牙膏”、“中华牌铅笔”、“德芙巧克力”……据说,剩下的礼物将在3天内筹备完成。 Z/[ww8b.  
Ab)X/g-I @  
  这项倡导“给予”的活动已经延续了3年。每张卡片上还附有苏北学生的照片。国际学校的学生和家长就拿着这些照片,为那些学生精心挑选帽子、围巾和手套。“这里大部分学生的生活条件都比较好,”罗宾介绍说,“我们要让他们从小就明白,必须学会关心别人。” OOX[xv!b  
6 # Afj0  
  在这所学校里,从幼儿园到高中,老师一直在灌输“giving is better than receiving(给予比接受好)”。 + Awo\;@,  
]c$)0O\O  
  孩子们并不懂这句话的含义,但很多人会问,“这么大的一棵树,干嘛的?” -ZE]VO*F  
kmF@u@ 5M  
  “这是圣诞树。” [<A|\d'x  
~BD 80s:f  
  “那为什么要挂着名字呢?” H6%%n X  
20k@!BNq  
  这时候老师和家长就会告诉他,在离他们生活的城市不远的地方,还有许多需要帮助的同龄人。 l]__!X  
^@n?&  
  “给你讲个最“势利”的吧。”罗宾笑着说,国际学校也像《哈利波特》里的那个魔法学院一样,学生一进校就被分为3个队:“五台山队”,“太平队”,“玄武队”。之后从学习到生活,任何时候都在竞争,包括每个队筹款的多寡也要排名。外国小孩也像中国小孩那样有存钱罐。有时候,他们会把钱哗啦啦地倒进去,然后为本队在募捐中取得的胜利欢呼。尽管他们并不知道投这些钱是干嘛的。 A\};^Y  
z+qrsT/?L  
  等到三四年级,他们会问,“幼儿园的时候攒的钱去哪了?”别人会告诉他,这钱给了普方协会。等到11、12年级,他们会去苏北农村,看望那些自己帮助过的人,自然会明白打破那些存钱罐的意义。 x`gsD3C  
LIMPWw g  
  实际上,这些国家一向的教育理念,都是通过从小耳濡目染,把帮助别人变得习以为常。 )Vnqz lI5  
xa|/P#q  
  来自美国的卡伦谢老师也是普方协会的会员。在她的记忆里,人们从小接受的都是这样的教育。万圣节,小朋友扮成小鬼,挨家挨户要糖果,收集起来捐给基金会。到大一点儿之后,就要学会如何筹钱,去医院看望老人。上大学的时候,她们甚至要花两周的时间,去别的国家帮穷人盖房子。 vvcA-k?  
w4\g]\  
  来自英国的保罗老师在当天(12月4日)的晨会上,讲述了自己的故事。这位40岁的单身汉,在亚洲某国家的孤儿院领养了两个孩子。如今他还时常回到那个孤儿院,带着那里的75个孩子去看牙医,上英文课和学电脑。 IO]%AL(.;  
j21nh> d  
  会后,一位教师的孩子告诉父亲:“今年的生日我不要礼物了,你把钱交给保罗老师。”这个孩子看了保罗拍的几张孤儿院的照片之后,他便决心帮助照片里的那个男孩,“让他也能骑上自行车”。 z(_#C s  
z!:%Hbh=  
  卡伦谢曾经是普方家两个孩子的老师,但她觉得,“已经不需要再过多地强调这个家庭了”,因为,“如今普方协会的主要目的,就是帮助中国那些贫困的无法完成学业的孩子”。 .7M :AS>  
KMogwulG  
  “我们这些外国人在中国生活得都比较好,那些苏北的孩子就像是我的邻居,我应该帮他们。”卡伦谢说。 <aGfQg|554  
t73" d#+  
  没想到会影响一批中国人 -}Q^A_xK  
G[z4 $0f  
  围绕着那些圣诞树下的礼物,还曾有过这样的插曲:第一年的100多份“帽子围巾手套”被委托当地派发之后,普方协会的会员们无意中问了一些孩子,结果有些孩子说,“没见过礼物”。 B|6_4ry0U  
<gbm 1iEe  
  于是从第二年开始,普方协会的会员们每次都在南京租一辆车,委托爱德基金会的工作人员把礼物亲手交给学生。 5AO' IhpL  
3!0~/8!f@  
  “实在是不值啊。”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国女士这样评价说,她常年和这些被资助的孩子打交道。“你知道租车要花多少钱啊?有这些钱还不如多资助几个学生或者委托当地的工作人员代买。” 9w( Wtw'  
pv;ZR  
  可国际学校的老师们不大能接受这种中国式的实用主义,他们觉得孩子们精心准备的圣诞节礼物就像是中国春节的压岁钱一样,都是最珍贵的祝福。 6]5e(J{Fz  
-k"5GUc|  
  “这就是文化差异。”爱德基金会原副秘书长张利伟评价道。 *Bm _  
?*2Uw{~}  
  张利伟至今仍然记得,当年朱利娅带着律师来跟自己商谈资助项目时,有很多中国人不能理解,“人被杀了,还来做好事”? _ -C{:rV  
d{G*1l(X  
  长期从事对外交流工作的张利伟发现,西方的宗教文化一直将追求和解与宽恕作为一个重要主题。而且最初这些外国人成立普方基金会,只是为了纪念被杀害的普方一家。后来西方文化中的另一种力量起作用了,开始讲究慈善,讲究回报社会。 {S5H H"  
_h8|shyP  
  最近几年,张利伟都会获邀参加普方晚宴。在他的印象中,早些年普方晚宴可能更像是追思会,随着认识普方家的外国人逐渐离开中国,这项活动逐渐变成了纯粹的慈善活动,甚至把西方好的传统转移到中国来了。 =^S1+B MY-  
1|/]bffg!c  
  纪念普方一家的晚宴被安排在每年的4月,地点设在国际学校的礼堂,菜肴和德国啤酒都是由贺杰克的餐厅免费提供的。来宾只要买一张200元的门票,就可以得到一朵粉色的小花。 @Xj6h!"R  
KO5! (vi@  
  这个以普方一家人的姓氏命名的协会,把一朵儿童手绘的粉色小花作为logo,上面写着,“教育,是献给生命的礼物”。 tw%z!u[a  
;ax%H @o  
  据一位去年参加了普方晚宴的媒体人描述,当晚,舞台上摆放着一块大展板,展板上贴满了被资助的贫困学生的黑白照片。每当有人愿意资助其中的某个孩子,主持人就揭去一张照片。等黑白照片全部被揭开的时候,一幅完整的彩色照片便显现出来。照片上的孩子笑得很温馨。其中的寓意很明显:只要人们伸出援助之手,就可以使他们走出困境,让他们的生活充满阳光和欢乐。 jK9#. 0  
`78)|a*R.  
  除了门票和认捐之外,拍卖也是晚宴的重要环节。当晚,一幅由外国摄影师拍摄的贫困学生的照片,经过多番竞拍,最终被一位女士以1400元买下。一款并不名贵的手表,最终也叫价到2500元。在短短4个小时的时间里,晚宴筹集了20多万元人民币的善款。 Sk|DVV $  
7,&M6<~  
  包括爱德基金会的另一名工作人员周新,在接手这个项目之后,也“深受触动”。 s'yT}XQ;r  
! 4{T<s;q  
  周新现在经常跟朋友宣传,“捐些钱或者给孩子写几封信,对你们来说也很简单,离你们也很近。”他总是说,“如果两个人同时落水,我肯定先救近的。可以的话,从能看到的开始。” ;7w4BJcq']  
qD<\U  
  这一切已经超出了张利伟当初答应与普方协会合作时的预期了,他完全没有想到,现在这个项目已经影响了一批中国人,去回报社会,关心弱势群体。比如,一位家具城的中国老板从拍卖家具的钱里拿出10万元,捐给普方协会。又比如,一位在普方运动会上受聘帮孩子画彩绘的中国老师,听说是这样一个活动,就不肯收钱了。 <WRrB `nO  
4vbtB2  
  在这个热心公益事业的中年人看来,慈善最基本的层次是帮助别人,比如具体到帮助苏北的贫困孩子完成学业,更进一步的作用,则是“把人们心中善的力量激发出来,成为社会的矫正器”。 S[5e,E w  
U *']7-  
  所以他企盼着,有朝一日,“慈善也会成为中国人的一种生活方式”。 /D&7 \3}  
^ woCwW8n  
= & =#G3f  
l#k&&rI5x.  
绿光 离线
级别: 团长
显示用户信息 
地板  发表于: 2009-12-30   
非常感谢桑桑。开心一整天。 
沧桑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板凳  发表于: 2009-12-30   
绿光同学转帖只转一半,真有点糊人。
沧桑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沙发  发表于: 2009-12-30   
这篇转帖实在是很感人,特加分鼓励。 Nr#" 5<W  
我知道那个南京事件,但这个后续,还是第一次读到。 MclW!CmJ  
我一直觉得德国人是一个很善良的人群,但要宽厚如此,还是需要一种心胸。
描述
快速回复

验证问题:
3 * 6 = ? 正确答案:18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