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社区应用 最新帖子 精华区 社区服务 会员列表 统计排行
主题 : 四面楚歌之中国篇 中国发展之大破局【转】
卡拉 离线
级别: 总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楼主  发表于: 2009-06-15   

四面楚歌之中国篇 中国发展之大破局【转】

来源:新浪博客--井底望天
作者:shaman



由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世界经济困局,对中国来说是一个困境,也是一个机会。如何把握这个机会,在危机中破茧而出,一举成为世界经济的龙头,在于俺们中国人自己的应对策略。看清楚历史趋势,世界大局,做出最有效的政策应对,是对中国人,从上到下,从领导人到普通人民,都必须面对的选择,是这一代人对民族和国家应尽的责任。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俺曾经把中国今天的局势,和美国经济大萧条进行了类比,发现有很多情况非常相似。但是有一个情况,俺当时没有提出来,就是美国那时在世界各大工业国中,处于科技领先的地位。而今天的中国,在科技能力上,和发达工业国家尚有一些差距。

当时的美国,在经济萧条打击之下,通过二次世界大战,一跃成为世界超级强国,从英国人手里夺过了主导世界的牛耳。而今天的中国,就像当年的美国一样,已经摆出了很强的坐二望一的姿态,不过俺要问一句,中国的科技能力准备好了吗?

有人也许会说,你必须有强大的军事实力才可以为你的世界强国地位保驾护航。这话说得不错,不过中国的情况是,在外交纵横捭阖上,在军事战略战术上,这些所有的软实力能力上,中国堪称世界超强。真正的缺陷在于军事设备的硬实力上欠缺,而这个欠缺,主要在于中国科技能力的虚弱。

因此俺对中国下一个10年定下的计划,就是在软实力上,进行中华文化复兴,在重新认识俺们深厚的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当然精华和糟粕都很深厚啊),在努力吸取其他文明,尤其是西方文明的优势上,进行中华文化的复兴工作,产生出符合现在国际新形势,社会新结构,人类新要求的新儒家,新道家和新佛家。让俺们将老祖宗的封尘已久的坛坛罐罐搬出来,擦擦洗洗,清理干净,然后将俺们自酿的,根据历史旧方子改进的新酒装进去。

而在硬实力上,就要进行有目的科技进步,利用现在手头上还没有贬值的大量美元,和中国分布在海外的大批人才(包括来自于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的高级科技留学生,其他国家的华裔人才,以及和中国文化有各种关系的外国人才),使中国在下一个十年中,能够跻身世界科技强国之列,可以和美国,欧洲,日本等平起平坐。

看一下以下的这个图表,俺们就知道问题在哪里:


(图一  经合组织提供的进出口技术分布图) 见上


从这个图表看得出来,中国的主要出口是低技术和非常小的一部分中低技术,而主要进口是大部分中高技术和一部分高技术。

而中国的下一步发展,就是要在自己中高技术和高技术进口上,实现进口替代。这个可以通过技术购买和自主研发解决。

然后就在自己市场站稳的前提下,开始抢占中高技术和高技术的世界市场。

在中高技术上,中国的主要竞争对手是日本和德国。在高技术上,中国的主要竞争对手是美国,英国和韩国。

如果落实到具体工业上来看,那么和日本,德国的竞争,大概是在机械制造方面,比如说汽车,工业设备等等制造业为主体的行业。而和美国,英国,和韩国的竞争,大概就是在电子,通信,半导体等高科技上面。

为啥俺一直在鼓吹中国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和对广东汪洋老哥的腾笼换鸟政策大力支持?就是因为中国科技能力的落后,已经变成了不符合中国当前国际地位的要求,成为中国进一步发展的阻碍。不解决这个问题,中国是没有资格和人家玩大国游戏的。

要解决这个问题,就是要利用中国原有的科技基础和产业布局,以西部的甘肃,陕西,四川,重庆,和东北这些原制造业基地,来实现中高产业这些制造业为主的技术进口替代和下一步的出口扩张。然后利用原先重工比较薄弱的沿海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和山东等地,向电子,半导体,计算机软件,生物工程,现代医药等等高科技产业扩张。

俺心目的计划,就是要利用现在的全球经济危机的历史百年难得一遇的机遇,在今后的10年内,争取实现中国的科技进步,希望在10年后,中国可以在中高科技上和德国和日本三分天下,在高科技上超越韩国和英国,可以挑战美国,成为坐二望一的高科技大国。

考虑到中国政府的当前主要挑战是如何创造出足够的经济增长,以解决庞大的就业问题,来保障社会稳定,估计像俺这个超前想问题,拿出具体计划,实施政策调整,从而落实到实处,靠政府主导,一定有比较高的难处。因此俺的计划首先是依赖于民间主导,通过政府的政策合作,来导致中国的科技进步。

而在俺的思考里,科技进步固然重要,但是如果科技进步带来的是对人力的替代,从而为中国带来更大的就业压力,显然就不是好的科技进步。因此如何考虑到通过技术进步,同时又带来多样化的就业机会,当是一个必须优先考虑的问题。




科技进步应该是促进就业机会和保障民生的一个工具,而不应该用来扩大失业,或者让人民的实际生活水平下降。不然的话,这种科技进步带来的只是少数资本家的暴利,而变成社会发展的一种恶势力。

在中国民生现在面临的压力中,被称为三座大山的看病问题,住房问题和上学问题,应该是俺们首先要考虑到面对的。

从医疗保健上,中国政府刚刚推出改革方案,算是承认了美国式的市场化道路是行不通的。

要想运作一个成功的国家保健为主,私人保健为辅,公共医疗和私人护理并行的制度,必须有效的减少医疗成本,令整个系统在财务上具有可操作性。

在美国,保证医疗成本费用高是两个因素。一个是美国毫无节制的医疗事故诉讼,造就了一大帮千万富翁的医疗事故索赔大律师,导致了医疗事故保险费特高,和各种不需要的额外身体检查(防止医生被病人告)。当然羊毛出在羊身上,这些钱都会最后转嫁到病人的医疗费用上。

另一个问题就是医生利益集团,通过严格控制认证程序,来限制执业医师总数,导致了医生人才的严重稀缺,造成美国中小城市里,极度缺乏医疗人才的局面。而集中在大城市的医生,则门庭若市,保证了收费水平的高企。

以美国的3亿人总人口,医生总人数是70万,大概是每千人2.3个医生。相对于医疗制度比较完善的古巴,是1千1百万人口,大概是7万医生,就是每千人7个医生。所以古巴人不光可以得到比美国人多3倍的医生看护,还可以向其他国家出口医疗服务。

而古巴人的身体情况如何?每次在美洲运动会上,古巴人的奖牌都会是排在美国之后,而成为美洲的老二。

那么俺们在对比一下中国的数据。在2008年底,中国共有执业医生205万,大概是每千人1.55个医生。要是达到美国的水平,中国就需要医生300万,就是要增加100万人。而要达到古巴的水平,中国需要900万医生,必须增加700万人。

再加上护士,医疗助手,各种设备操作医疗技工(比如说X光,心电图,磁力图像等等)等其他医疗保健相关的专业人士,最起码中国在这个领域里,就可以增加就业1千万人。把这个问题想清楚,就会觉得7百万大学毕业生的工作问题,不是那么头疼了。

中国不应该担忧医疗专业人才太多。俺们不光是有13亿这个庞大的人口,还有一些巨大人口的近邻,如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和东南亚那一系列国家,都是医疗条件比较差,将来都可以考虑输出医疗服务,到这些国家开医院。

在中国的医疗改革中,要解决的一个大问题,就是解决如何让病人可以快速,方便和便宜的解决小病问题,而不是大家全部挤到大医院排队,结果就是80%的大医院门诊和急诊都是可以在小诊所就可以解决的问题。

这个就令俺想起了中国过去的一个体制,叫做“赤脚医生”。

大家不要笑啊。以前说起赤脚医生,大家就想起了小姑娘春苗和小伙子红雨,背着个药箱,走在田埂和乡村,给大伙儿擦点红药水紫药水,贴片狗皮膏药之类。不要小看了这些动作,这个叫做预防胜于医治,平时的小病治好的,身体检查做了,各种严重疾病早期诊断出来了,对整体医疗费用的下降可不小啊。

据美国的一个数据,以前你到汽车加油站加油,必须是全额服务。就是加油站有工作人员在那里,帮你加油,然后就帮你检查一下机油,车胎之类。后来加油站推出更便宜的自己加油服务,这些检查汽车的工作就必须你自己做了。而大部分人又懒惰又无知,几乎没有人在搞这些简单而有效的检查,结果就是导致汽车出问题而要大修的情况上升,增加了整个维修的费用。

医疗也是这样,如果预防做得好,就会减少治疗的费用。而新形势下的赤脚医生,就是开设在超级市场,药房和社区中心的连锁诊所。这种诊所的主要目的,就是解决小病要到大医院排队问题,将普通内科和家庭医生的门诊工作,释放到这些小诊所里。这个工作在美国已经开始,前AOL的创设人Steve Case就在搞这个,已经弄了100来个诊所了。

当然要解决大家的一个心理问题,就是不信任这些诊所,要一定到大医院见大医生才可以放心。这个问题解决方法是,有实力比较雄厚的医院系统开这些连锁诊所。另外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要防止人家其实有大病,来你诊所,因为你的本事不行,设备不齐备,没有看出来,结果就是耽搁了俺的病情。

这里就要用上俺的科技更新策略了。一个可以解决的办法就是利用互联网的通信,实现远程诊断。比如说如果俺们四川要建立这些小诊所,就可以通过固定网络把诊所里的X光仪器,心电图机器,磁力震动器等等,连上网,而由成都中心医院的当班专科医生,看图诊断。对山区的边远藏区等地方,就可以通过卫星传讯远程诊断。

可以想象一下,这些小诊所里,对各类医疗人员的需要将会很大。现在的大学毕业生,经过短期的培训,应该可以胜任各种医疗仪器的操作工作,而中国医学院校应该扩大招生,最好是1-2年的课程,就可以把各类理工科毕业生转行到医生行业来。




在中国古代,救世为怀的良医,通常是采取价格双轨制,就是对穷人,付不起诊费和药费的病人,就赠医施药,而对于有钱的达官贵人,就收取高额的酬谢金。而这种方法,在美国这样的商业社会,就变成了非法行为,因为你不能将同样的服务和产品,根据人的不同收入来收费。不过同样的法律体系,却又可以根据不同地区的生活水平来定价。总之,如何有利于富人,法律是可以随便扭曲的。

而中国要防止同样的情况出现,可以通过以私补公的方法。就是在国家主导的医疗保险的廉价体系上,同时让医疗系统可以开设高价服务的私人付费医院,来为国家医疗系统增加收入。

另一个办法,就是利用欧美的“医疗旅游”,以外补内。美国的医疗费用高企,逼得医疗保险公司将病人送到外国,用同样的医疗服务质量,但就可以节省80-85%的费用。而欧洲人则是无法容忍长时间的等待,也跑到费用低的外国接受手术。

现在大概光美国一年就有2百万病人跑出去,预计在2011年会增加到1千万人,大概是1600亿美元的生意。目前主要跑的国家是印度的孟买和泰国的曼谷。而中国的上海,北京和广州,在城市建设和各个方面都要比这些地方强。尤其是安全上,不会在上海见到孟买街头上的恐怖分子城市巷战,请你吃飞弹。也不会在广州街头被曼谷街上的红杉军或者黄衫军围困,让你在酒店里做坐牢几个星期。如果好好经营,中国这方面,应该有非常大的商机。而这些外国人的医疗收费,也可以用来弥补中国国民的医疗支出。

谈完了看病难而贵这个大山,下一个就是城市里的买房难问题。

在谈现在的房地产市场和房价问题,先要说一下中国经济发展的大势。

中国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按照历史上各国现代化的规律,下一步中国经济的发展,就是城市化和中产化。就是说中国还有差不多4亿农村人口要迁移进入扩展的大城市和中小城市。

无论这个过程,是采用现有城市继续扩张的“集中增长模式”,还是走积极发展中小城镇的“就地城市化”模式,城市化是不可回避的道路。而可持续的城市化所需要的全民普遍中产,必然是沿着“农民->城市低收入中产阶层->城市中收入中产阶层->城市高收入中产阶层”这样一个逐级上升的梯队迁移。换句话说,农民变成城市的低中产阶级,“低中产”再上升到“中中产”,中中产人群中的一部分再上升到“高中产”。最后“中中产”日益庞大成为主流,形成一个稳定的“枣核型”社会结构。

这个人口有多大呢?就是每年中国就要搞一个纽约市,或者是半个重庆市出来。从这个角度来讲,为这些进入城市的人口提供住房,是中国社会的一大任务,也是中国经济的一个关键支柱行业。而中国人历来以念家为要事,所以这些人的确存在着定居安家购房的需要。

不过这个行业和现在中国的房地产行业没有啥关系。因为现在的中国房地产行业,不是为这个阶层的人民提供服务的,而是为少量的高收入中产阶层和富有阶层服务的。按照大家的常识,一个房屋的价格,差不多是你家庭年收入的5年总和。

而中国现在的情况,则是不可理喻。以北京为例,根据北京社科院最近完成的调查,北京平均房价为15300多元/平方米,以90平方米计算,超过北京家庭平均年可支配收入的23倍。国际被认为可接受的房价/家庭收入比,为3-8倍,一般为5倍。美国2006年底该比例达到8倍,英国、西班牙等部分西欧国家达到10倍,澳大利亚达到7倍,已经被认为是大泡沫,“超过正常水平一倍”。

如果像北京那样,是你23年的总和,那这个房子和你这些想买房子的家庭是没有太大关系的。

因此这些房子,像某些大嘴巴地产商说的那样,老子只是为有钱人盖房子的。有钱人要么自己住,要么买来出租的。和你们这帮低收入和中收入的中产阶级是没有关系的。这两个层级即使有生活实际需要,也无力购买。

现在这种矛盾的结果,就是想买房子的人,买不起。而房子盖出来了,又卖不出去,导致各种相关的产业链开工不足,导致就业压力。而各个地方政府,尤其是大城市政府,又过多依赖土地收入作为财政收入的主力,还在想方设法,如何保住房市。而各个利益团体,则会利用房地产相关的上游产业开工不足,向中央政府逼宫,逼迫把这个以残民害国为己任的房地产业,搞成国家支持的相关行业。


图二  北京市崇文区北部的一个楼盘的夜晚景象,已建成三年多 (见上)

图三  沈阳铁西区2006-2007年修好的楼盘,无人入住(见上)

这两个想买房而不得的阶层,其总人口经过数年的累积,已经达到上亿,是高中产人群的十余倍。而在未来的5-10年,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等机构里的各级毕业生陆续毕业,这一人群的人数,还将快速上升。这批人群,相比于目前尚无定居城市“奢望”的农民工群体,具有更强的社会口号创造力和思考力,如果矛盾长期得不到解决,未来数年,中国的城市不稳定因素,将主要来源于这两个层级。

考虑到目前房价和当地居民收入差距过大的现象,已经蔓延到全国一二三线各类城市。这个潜在问题,是中国各级政府官员无论身处何级,迟早必须解决的问题。谁能够较为妥当的尽早化解潜在矛盾,谁就能得到社会主流群体、民间舆论的广泛支持,作为全国的表率,获得有力的支持,提供成功经验给其他地区参考。

而俺的一帮兄弟们,以九公子为领头,发展出了一个专门针对这个问题的方案,叫做“人民之家”,用的口号叫做“人人有房住(Everybody HaS a Home)。就是用商业运作,和政府支持的办法来解决中国未来社会稳定的定时炸弹问题。




俺的这帮兄弟们提出的概念,就是HaS,Home as Service,是把房屋建设当作一种提供给社会的商品服务,而不是现在的房地产那种作为投资增值和投机炒作的工具。

首先就是这种房地产模式,并不是要取代现有的以富人和高收入中产阶层为对象现存房地产业,而是要弥补现在的房地产市场,忽视的低收入和中等收入的城市中产阶层。这个模式的立足点是把这个阶层的用房需要,从受到投机资金冲击的商品房运作中剥离出来,而是注重房屋的实际居住质量(不是那些毛坯房),房屋的个性化特色,真正的以住房来构建社区,把整个居住融入社区文化的一部分。

把一个房屋产品当作服务,其着重点在于一次性购买,立足于如何为消费者提供充分的产品享受,同时为提供服务者带来稳定收入。这个模式,基本上可以杜绝把房屋当作财富性商品而依靠炒卖快入快出,一方面无法提供足够的合理价位住房给需要的人们,一方面又把大量社会流动资金绑在空闲的房子里。

着重房屋服务,效法瑞典的宜家的个性设计,不是简单的提供一些样式丑陋,大规模制造毛坯房而不考虑社会文化的地产商运营方式,而是采取从房屋个性化设计,绿色建筑理念(把太阳能和节能设计进去,让未来能源使用变成房价一部分),到社区管理和相关服务,一体化,另购房者可以真正的享受到高品质的住房生活。

在价格上这些住房,应该考虑到一平均收入的5-7年作为一个准绳,让人们可以负担起这种房屋。以北京为例子,如果一个家庭的夫妇收入为每月5500元,那么年收入就是66000元,对应的一套90平方米住房,是33-46万,就是大概3600-5100元一平米。当然,在较低收入的城市,就需要向下调整。

这个价格目标可不可以达到?在房屋费用中,基本是三大块,一个是土地费用,一个是建筑费用,一个是各类税收。在中国建筑费用还是占小头,因此如果政府只要给予一定的土地优惠、税收优惠和政策扶持,以“经商为民”的民间资金为发起种子,调动社会力量,这个模式,就能成为一种稳定无风险,又具有可持续发展的适当利润的行业。它比目前政府主导的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制度更加灵活,在制度创新上反应比较灵敏。

最近的英国《经济学人》杂志有一篇关于中国经济的文章,算是一改西方对中国经济的误解,开始明白了中国经济发展中的真实面貌。

和海外通常的观点不同,这篇文章认为中国的经济下滑,不是完全由美国金融危机带来的出口下降引发,而是起始于2007年的房地产下跌和相关的建筑行业的萎缩。全球需要的崩溃只是第二轮打击。这个观点认为,中国经济对出口的依赖没有海外学者相信的那么大。虽然中国经济GDP的40%是出口相关,但由于大部分原料和半成品进口,出口附加价值只占18%,而出口行业雇用的劳动力占全部劳动力的10%都不到。

其实网上的兄弟,如老广曾经对中国的GDP构成和消费结构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中国不是一个出口导向的经济,而中国人的消费占经济比重,和美国人消费基本相似(如果扣除了美国人的医疗,教育和住房)。只不过这个看法从来没有被西方经济学界认可而已。

这种看法表明了,中国政府是有能力通过国内需求来带动经济发展。但是要解决的就是如何恢复建筑业的活力,因为农民工失业的一半是来源于建筑行业。

可以要解决这个行业的萎缩,光是靠政府的经济刺激计划,通过高速铁路,公路等等,就可以做到的。还必须依赖于房地产业的恢复活力。而这个脖子基本上现在是被中国的房地产商人们卡住了。

要想建筑业,以及相关的钢铁,水泥和建材等行业,都可以恢复活力,你必须有新房可以开工。而新房要开工,必须是现在市场上的房屋存货可以减少,即是通过大家对房屋的购买量上升,来减少房屋存量。

可是要让大家开始大量买房,你要么让大家突然收入增加(当然减税,减贷款利息也可以帮助),或者房地产价格大量下降,才可以做到。很显然,前一个方法在当前有难处,而后一个方法,就是让房地产商降价,难度也比较大。前一段时间,当房地产商们手上资金紧张,于是大家鼓噪要政府支持,把房地产业列入国家支柱行业。而现在,当银行贷款大幅度上升,带动了房地产商的资金松动,人家自然就有更多的时间来扛住这个价格。

其结果就是中国的商业房地产价格稳定下来,但还是对普通的人们价格太贵。可是这种抗衡的局面,就导致中国的建筑和相关上游行业不能复苏,带来了就业和经济增长的压力。

HaS的模式,就是为了打破这个僵局,在当前的房地产价格稳定的情况下,为需要的居民提供房屋产品,又同时帮助中国的建筑和上游相关行业,提供发展的契机。

这个模式的另一个好处,就是创造出一个以房屋和室内设计为主的中游行业,为这方面的需求提供各种就业机会。而立足于社区管理,提供老人看护等等,就会为下游产业同样创造机会。因此这个模式的启动,真的是一石数鸟,可以为中国社会下一步发展面临的各类社会稳定,就业压力等等问题,提供一个可行方案。






也许有人把这个方案误解为提供一个装修好的廉价房屋,其实不然。这个计划首先要求的是地方政府的配合,考验俺们中国的地方一级政府是否真正的“为人民服务 ”。对中央政府来讲,通过这个计划提供房屋,而带动的新房开关量,可以引发一连串的相关产业开工,对减少失业和稳定社会有大利。但是对地方政府,尤其是城市政府,他们关心的不是新房开工量,而是房价是不是高企,从而带来土地转让价的高企,为地方财政带来实打实的收入。

因此基本上,在这个关系中国经济发展的大问题上,一方面是中央政府和各类房地产相关行业,希望房屋开工量上去,带动GDP增长。另一方面是地方政府和各大房地产商人,希望房地产价格可以稳住,和各级政府的税收刺激计划,来鼓动大家买高价房,减低房地产商人们手上的库存。

而最后就是中国城市里想买房子的人们。他们的行为,可以决定这个博弈的结果。如果他们现在猴急猴急,被地方政府的各种优惠政策吸引,帮助地产商们稳住了价格,那这个计划的实现就比较难了。

最好的情况,就是地产商们手上的空房继续死在那里,而从银行套来的贷款慢慢越拖越重,导致地方政府手上的空地,没有买出去。那么在这种情况下,由地方政府把地免费或者低价的让出来,虽然不可能在钱上大发一笔,但是好歹可以把官老爷们的亲民政绩搞上去,也不是一个亏本的买卖。

而这个HaS计划实现了,就会给城市里的中下阶层提供用来自住,而不是买来租出去或者炒上去的投机目的,可以通过不许出租,回购等制度,保障这些房屋可以房尽其用。让高收入家庭可以带地产商那里去斗法,而低收入家庭可以在俺们这里有瓦遮头。

通过社区管理这种制度更新和新的商业模式,还能解决目前高度紧张的现代生活下,忽视家居设计、生活质量,以及公共生活萎缩,家庭各自为阵等现代都市社区的通病,打造和谐城市,建设有效灵活的和谐社区。

而中国的城市,不能学习短视和贪婪的香港政府,而要学习新加坡政府,在房屋政策上不是以赚钱,而是以满足居民的需要做为主要出发点,那么在房价上省下来的钱,不是进李嘉诚这样的人的口袋里,而是通过余钱的消费,转一个圈,又回到你这个政府的钱袋里来。

俺们谈完了医疗保险,房屋这两座大山,剩下来的就是教育这个第三座大山。

中国的教育体制改革,有利有弊。利就是大学生成N倍增长。弊就是教育费用上去了,可是教育质量下降了,搞得大学毕业了,找工作难。

其实好好想一下,高等教育这个东西,对中国来说,也算是后起,要是在教育质量上也能超过英美等国家,那才叫做奇迹呢。现在应该可以做到的就是,以数量顶质量。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俺们就用国家土产的10个博士,和欧美的一个博士竞争,看结果如何。

中国这30年来在世界上经济崛起,是个大奇迹,但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因为在历史上,中国经济从来就是世界上最强的,占了世界总经济的20-30%,只是在近百年来落后了,尤其是在1900-1970年掉入了低谷。而现在的经济总量占世界大约7%左右,大概是回到了1870年时代的水平。

中国经济的奇迹,一个很大的因素就是农民工的劳动力密集。现在的情况是,太多的行业还死守在劳动密集,于是很多接受了高等教育的大学毕业生,要被迫去做农民工的工作,以致于有所谓良心学者大喊,中国的大学生太多,而农民工不足。其实当中国的教育平均水平提高,就正好是时候发展需要高等教育的劳工阶层,把中国的各类产业升级,开发出新的知识和智能含金量比较高的服务业,比如上面提到的多样化的家居设计,都是好的出路。

中国要走的道路,就是从高中文化的劳工密集,到高等教育的大学毕业生的工程师密集,然后到硕士和博士毕业的高技术头脑密集,才可以把中国的人力资源这个大金矿挖出来。

而教育费用上,一个就是利用电脑技术和互联网,实现教科书的数字化,降低学生负担的书本杂费,另一个就是学习美国的社区大学系统,把高等教育山寨化,将上学和拿学分的程序降低,可以让大部分学生,在不离开家和城市的同时,可以修完大学前两年的课程,而让现有的大学集中精力在后2年的教育上。在社区大学拿课,除了一个报名费,和每个学分几块钱的费用,根本连学费都不要交,而运用统一的课程,就可以保证这些学分的质量。

中国的大学生不是太多,而是太少,比如说医学院的学生,就少得可怜。现在大家抱怨的大学生不值钱,主要在于中国经济模式的落后,还有就是社会对大学生毕业代表的能力,有不切实际的期待。其实大学生所接受的教育,将来就是是每一个中国国民都应该接受的教育,是一个基本的普及的水平。而每一个人自身在社会上的发展,不在于是否读过一个名牌的大学,而是在于自己可否把大学里学到的普通知识,通过自己的才智和努力,在社会实践中发挥出来。

俺自己的例子,就是没有上过名校,也没有读过研究院,但不乏在俺的手下,有不少博士和硕士毕业的工程师一起工作。等到哪一天中国的大学像美国这么多,大学生在街上到处都是,才是中华民族的大喜日子。

而如何把规模经济发展起来,利用新技术把教学的费用降下去,应该是中国政府可以做,而且不是太难的事情。






谈到中国的科技进步,其中一个关键是如何创造出一个有利于科技创新和高新科技产业化的投资,融资和报酬回归环境。

一说到这个,俺就不能不提到世界的高新科技创业之都,美国加州的硅谷地区。而对中国的很多地方政府而言,如何创造出自己的一个硅谷,一定是一个非常刺激和令人心动的梦想。而全世界的其他国家和美国的其他地区,都在这方面非常热心,全力要搞出自己的硅森林(Silicon Forest, 指美国西北的俄勒冈州的波特兰市到华盛顿州的南部高科技地区),硅草原(Silicon Prairie,指美国德州的达拉斯一带,伊利诺州的芝加哥一带和怀俄明州),和硅峡谷(Silicon Glen,指英国的苏格兰从敦提Dundee,因弗克莱德Inverclyde,和爱丁堡Edinburgh一带的高科技地区),等等。

为啥大家对硅XX这么感兴趣?其实很简单,就是高新技术行业的形成,首先是可以形成一批高收入的工作机会,和高收益的企业,从而为社区带来较高的整体经济效益。包括对所有衣食住行等服务行业的带动,对长期性的人才培养储备,对一个城市和地区的全球声誉的提高,以及带来对当地旅游业的刺激,都是成为新硅谷的好处。

要成为新硅谷,大概是在4个方面,需要有别具一格的优势:

首先就是政府的配套政策。中国各地方政府开设的高新技术开发区算是不少,也不能说这些政府在各种优惠政策上,比如说土地优惠,税收免除上做得不好。但是有一种趋势,是把这些地方搞成了一个简单的外国企业的加工区,而且这些加工出来的产品又是往国外市场出口,似乎和自己的社会和生活方式没有太大的联系。你要想变成一个高新技术区,必须是你对这些技术有自己的激情。比如说,你要搞新能源,自然是因为你自己的地方和人民都对新能源有同样的认识,而不是因为海外对你的新能源太阳电池有需求,你可以赚到钱,所以就可以用污染自己环境的方法,来生产保护环境的产品。

用这种唯利是图的方法来搞高新科技,就会变成香港商人那样的短视,跟着市场上的浮躁空气瞎跑。听说太阳能多晶硅板赚钱,大家就一起上下游项目,结果就让生产原材料的上游海外厂家大赚特赚,就把自己的下游产品价格杀到成本价边缘,然后导致一大堆多余的产能,以至于一大堆工厂,厂房刚完工,设备刚安装,就可以倒闭了。

问题在哪里?就是自己也没有对这种产业的真正认识。比如说很多搞环保能源的地区,自己的环保就搞得一塌糊涂,心思里想的是如何到海外市场卖个好价钱。你要去卖好价钱,自然就要人家已经有这么个市场,自然就是在人家其他国家已经做得比较红火的时候,来抢最后那一个口残羹剩饭,当然最好吃的鲍鱼你是没有份的了。在这种指导思想之下,要想搞世界水平的创新,当然是白日做梦了。

其次就是一个融资制度。中国现在是不差钱,也不差能人,更不差市场,可就是差一个可以把研究发明,产品创新和市场行销一体化的制度。俺们是相信中国政府的领导人们是非常明白技术自主的迫切性,也知道必须有一个好的创新机制,通过中央政府的种子资金,然后发动各级政府的和民间的资金参与,把一个行业做起来。可是现在的情况是,中央的任何产业意图,通过部委衙门的自身利益的重组,就在科技部,工信部等衙门里变了味了。

比如说在电动汽车的发展方向上,搞燃料电池起家的科技部部长万钢老兄,就在产业政策倾斜上渗入了过多的技术偏见。又比如说,从日产武汉起家的工信部副部长苗吁老兄,就比较热衷于推销日产公司的电动车标准,而忽视中国自身的奇瑞和比亚迪在这个方面上的领先。

而中国政府目前的领导人,则犯了一个过于迷信科技专家的错误。在经济政策上,如果经济学家们胡说八道的话,至少俺们的领导人可以通过自觉领会到那些政策不可行。可是科学上隔行如隔山,被一些大博士或者大海龟出任的科技部门位置,提供的科技意见,如果混入了个人的科技意见,或者个人的部门或者商业私利,并由他们来决定中国科技发展的方向,那带来的问题和损失,就太大了。

因为这些科技政策和行业政策的决策,可以决定中国未来的经济和科技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是关系一个国家的核心国力,位置极其重要。可以说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非亲,化为狼与豺了。一个国家给这么折腾两下,那么要迈入国际科技先进国行列,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而中国当前体制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在旧的格局下,很容易的回到课题组的旧模式,就是以前计划经济那种体制。唯一的进步,就是从国有企业的课题组,替代了过去研究所和大学的课题组。这一层的各机构,在创新机制的带动下,其效率不是太高,导致产业发展得不是太理想。

还有就是因为对海外的各种新技术的发展不是太熟悉,因此有时候在技术赶超上还是以硬碰硬为主,不是用巧力,找到最新技术的切入点,和技术先进国家站在同一条起跑想上起跑,而是在人家的强地方硬撞,就到达了效果不佳的结果。其实一个聪明的做法,就是尽量将中国内部的标准像最新科技的要求上靠拢,以此抵消外国企业在行业里形成的技术壁垒,为中国企业创造出一个公平的起点。

而要形成一个好的创新体制,比如说美国硅谷这样的,就要放弃由国务院的衙门那做决定,而应该形成一个好的创新资金和风险基金体制,完善创新企业的上市渠道,形成一个奖励成功,宽容失败的企业创新风气。


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376817405_0_1.html
描述:图一  经合组织提供的进出口技术分布图
图片:1.gif
描述:图二  北京市崇文区北部的一个楼盘的夜晚景象,已建成三年多
图片:2.jpg
描述:图三  沈阳铁西区2006-2007年修好的楼盘,无人入住
图片:3.jpg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If a man does not keep pace with his companions, perhaps it is because he hears a different drummer. Let him step to the music which he hears, however measured or far away.”  -----  Henry David Thoreau
小白兔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5楼  发表于: 2009-06-16   
引用
引用第3楼peace于06-16-2009 05:26发表的  :
这篇文章很多都是似是而非的。就连他自己提供的图他都没懂。图一说的是制造业中高科技和低科技占进出口总合的比例。 从图中可以看出中国进出口低技术占了进出口贸易的大约一半。而不是文中所说的“中国的主要出口是低技术和非常小的一部分中低技术,而主要进口是大部分中高技术和一部分高技术”。也许他的结论没错,但是从他提供的图表中不能得出那个结论的。

还有他认为 “古巴人的身体情况如何?每次在美洲运动会上,古巴人的奖牌都会是排在美国之后,而成为美洲的老二” 一般人的身体状况如何可以用运动会上得奖牌的数量来衡量。那不是应该用中国的例子更好。


没错,整个文章大而空。
小白兔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地下室  发表于: 2009-06-16   
这个人好像连基本的常识都没有。

就说两条吧,说多了没时间。

第一看病:

“而中国要防止同样的情况出现,可以通过以私补公的方法。就是在国家主导的医疗保险的廉价体系上,同时让医疗系统可以开设高价服务的私人付费医院,来为国家医疗系统增加收入。”

高价收费会导致医疗人才和高级的医疗器械都集中到专为有钱人和外国人治病的医院或者部门。我不知道他的“国家主导的医疗保险的廉价体系”是什么意思,大约是低收费吧?如果是这样的话,将导致廉价服务。如果明知道看的是庸医,不看勉强活着,看了马上没命的话,你就是不要钱,正常人也不会看的。那么老百姓还是要砸锅卖铁看私家医院。

第二,据中国海关自己的统计,中国出口总值达到GDP三分之一强。他大概不知道现在根据政府的要求,银行有往外贷款的任务,以扶植出口企业。他说出口啥都不是。既然啥都不是,还和美德较量什么,反正在国民经济里比重很小,内销完全可以。下大力气整房地产市场好了。

说让开发商先积着房子,抻不住了就低价卖了。他有没有常识,土地购买的费用已经进了成本,贷款利率也在成本里,抻不住了就破产了。破产了谁给来盖房子啊。目前官商的利益是一体的,政府不会让这些公司破产的,一定会继续注资,投进去的钱都是纳税人的血汗钱哇。另外,土地费用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腐败,这个又怎么解决呢?
[ 此贴被小白兔在06-16-2009 12:08重新编辑 ]
peace 离线
级别: 军区司令员
显示用户信息 
地板  发表于: 2009-06-16   
这篇文章很多都是似是而非的。就连他自己提供的图他都没懂。图一说的是制造业中高科技和低科技占进出口总合的比例。 从图中可以看出中国进出口低技术占了进出口贸易的大约一半。而不是文中所说的“中国的主要出口是低技术和非常小的一部分中低技术,而主要进口是大部分中高技术和一部分高技术”。也许他的结论没错,但是从他提供的图表中不能得出那个结论的。

还有他认为 “古巴人的身体情况如何?每次在美洲运动会上,古巴人的奖牌都会是排在美国之后,而成为美洲的老二” 一般人的身体状况如何可以用运动会上得奖牌的数量来衡量。那不是应该用中国的例子更好。
雨中的鸟 离线
级别: 军区司令员
显示用户信息 
板凳  发表于: 2009-06-15   
不知道国家领导人有没有看过这些文章?
兰佩紫,菊簪黄,殷勤理旧狂。欲将沉醉换悲凉,清歌莫断肠!
zhaofeng 离线
级别: 师长
显示用户信息 
沙发  发表于: 2009-06-15   
这篇文章不错。挺实际的。
描述
快速回复

验证问题:
3 * 6 = ? 正确答案:18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