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社区应用 最新帖子 精华区 社区服务 会员列表 统计排行
主题 : 尿毒症患者组建自助透析室,被卫生部门取缔(ZT)
xiaolu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楼主  发表于: 2009-04-06   

尿毒症患者组建自助透析室,被卫生部门取缔(ZT)

              10名尿毒症患者因负担不起医院高昂的透析费,在通州区白庙村租房自建透析室一事。昨天下午,通州区卫生局向“自助透析室”下达了“予以取缔”的公告。昨晚,透析室的成员聚集在院子里,对未来充满担忧。 5pj22 s  
   Hx#;Z  
    深夜入院核查 %Qc La//  
   R?68*} `7  
    前晚9点多,通州区卫生局等相关部门来到自助透析室。 SFO({w(  
   K$>%e36Cc  
    “谁是老板?”院子里突然进来十几个政府工作人员,问道。 H#NCi~M>3  
   _XG/Pp)  
  “我们这里没有老板。我们在一起做透析,我俩跑跑腿,是无偿服务的。”魏强和陈炳志回答说。 ?sab*$wG  
   gMY1ts}Z  
    随后,政府工作人员询问了自助透析室的发展始末及日常情况,并查看了医疗器械、记账本等物品。11点,工作人员离开。 y6LWx:  
   r) H Hwh{9  
    魏强和陈炳志却再也睡不着。魏强起来吃了一片降压药,但血压还是高,头晕得很。“着急啊。虽然他们一开始说同情我们,但我们心里也不踏实。不知道他们会怎么对待我们?” l%[EXZ  
   i8`Vv7LF  
    两人一直躺在床上商量。对于未来,他们没有把握。 'L 8n-TyL  
   z,Medw6[  
    贴公告取缔 [ OM7g'?S0  
   t5[ #x4 p  
    昨天下午3点多,通州区卫生局等相关部门再次来到透析室,随同带来的,还有一份“予以取缔”的公告。 ? K ;dp  
   _hN\10ydY  
    “经查实魏强等10人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卫生行政许可,从事血液透析的活动。上述活动违反了《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四十四条的规定,予以取缔。”随后,这份公告被贴在了透析室门口。 GO8GJ;B-U  
   %oq{L]C(rf  
    “那我们怎么办?”“带头的那个人只是说,这是第一步。政府会有安排的。你们都是外地的,我们不好说什么。”陈炳志抽着烟,愁容满面。 `)` n(B  
   RLw;(*(g  
    卫生局犯难 M%Ji0v38  
   "|Xk2U  
    面对透析室的状况,通州区卫生局也犯难。在调查中,他们核实到该透析室建立的初衷并非以营利为目的,且确实出于生存所迫。“我们无权剥夺他们的生存权利,但这样不规范的操作危险太大了,没有专业知识,一旦操作不当就会危及生命。”相关负责人表示。 { WIJC ',Y  
   GYJ80k|  
    他还说,民间透析室的出现是民政、卫生、劳动保障各部门之间衔接不当造成的。因北京的相关保障措施周密,原本在此处参与透析的一名北京户籍人员已进入正规医院进行透析治疗,享受医保报销。现在此透析的均为河北、吉林、内蒙古的患者,但邻居城市或者各地间执法机构的“对口”工作仍未到位。 >XK PTC5H  
   }B8IBveu  
    出路在哪里  ;hY S6  
   IHe/xQ@  
    “我们也知道这样不安全,也想去医院,可是钱在哪里?”吴艳说。她已经三天没透析了,面色灰暗,身体浮肿。按周期,她今天必须透析了。 m4aB*6<lq  
   3 N.~mR  
    “能不能给我们先安排一家医院过渡一下?”她拨通了卫生局询问她时用的那个手机号,想试着问一下。电话通了,但对方摁掉了。再试,还是如此。卫生局工作人员走后,护士向魏强提出了辞职。从今天起,她就不做了。而房东崔先生昨晚也找魏强谈。“我的压力很大。已经来查过我的房屋出租证等东西了。肯定不能再久留了。”崔先生忧心忡忡地说,他急得两天都没睡好觉,喉咙都肿了。 (mgS"zPS  
   1HXjN~XF  
    “对于他们,我们已经很感激了。我们确实也不能再拖累他们。”魏强说。 >Nvjl~o5  
   * vflscgt  
    昨晚,好几人都留在院子里住,不回家了。“我们不敢走,我们得看着那些机器。那就是我们的命啊。”李丽丹说。 p=;=w_^y  
   wN`jE0 {  
    对话 e^d0zl{  
   ~5_Ad\n9  
    我们只是想活着 q ]M+/sl  
   {/"2Vk<H8  
    记者:接受媒体采访前,有没有想过会出现现在的情况? Y'yH;M z  
   w,w{/T +B  
    魏强:当然想过。之前在三河,我们已经被取缔过一次,但我们还是相信国家会管我们的。这一点,我们一直抱有很大的希望。而且我们的现状也很难维持下去,钱始终是个难题。希望能够得到社会的帮助。 &f"-d  
   TFH\K{DM  
    记者:现在卫生局要取缔你们,你怎么看? }3o|EXx=  
   9)}[7Mg:C  
    魏强:下午他们来宣读取缔公告时,我的脑子一片空白。这可能就是死亡的感觉吧。我知道这是卫生局的职责所在,但是这对于我们来说就是死亡。那三台透析机就是我们的肾。违规也好,违法也好,总得让我们活下去。 DSC$i|  
   HIQ _%L4]  
    记者:通州区卫生局认为你们是外地的,应该由你们当地政府来管。 ;-9=RI0  
   Qc gRAo+u  
    魏强:谁愿意背井离乡?但是让我们回家,也得让我们能承受得起医药费,能活下去。国家是个大家庭,有这么多孩子,不可能都照顾得很好。我们也能理解,我们也能等,但至少得让我们活着等下去。已经有很多人因为穷,等不起,就没了。  U mNa[ s  
   qm./|#m>  
    记者:下一步,你们打算怎么办? V@Rrn <l  
   RM K"o?  
    魏强:我们就像蚂蚁一样。我们只是想活着。我们最希望的当然是高额医保。如果暂时达不到,那就先让我们用自己的方式活下去。我们的医疗条件不好,那就给我们提供技术和设施上的支持,让我们正规化。希望有一天谁都能透得起析。希望能等到那一天。 本报记者 沈佳音 李秋萌 周鑫 -}=i 04^  
#OIcLEn%  
本文来自天涯网 3x5JFM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volunteer/1/15847.shtml
[ 此贴被xiaolu在04-06-2009 10:44重新编辑 ]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胡大夫 离线
级别: 军长
显示用户信息 
11楼  发表于: 2010-02-03   
这个和整个医疗环境和医疗制度有一定的关系,国外同样的情况或许会比我们国内好很多。 jgbLN/_{  
中国真的看不起病啊

生活应该理想,梦想应该像样。
好运来 离线
级别: 新兵蛋子
显示用户信息 
10楼  发表于: 2010-02-02   
确实看不起病,中国穷人得了病就要等死。这是事实。中国到处都是骗子黑心医院,医托。到处都是。国家也不管,任其放纵。正规的医院大夫乱开药,知道这病没药治疗,就给你乱开药,不叫你治好了,也不叫你治坏了,可是钱谁给啊。医生开药 医生还有提成,太黑了。这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吗? q0$ !y!~  
别的国家拿透析治病,我们国家拿透析赚钱。
陌路蔷薇 离线
级别: 连长
显示用户信息 
9楼  发表于: 2009-04-06   
这就是中国的医疗制度啊,令人心酸
农场主 离线
级别: 军长
显示用户信息 
8楼  发表于: 2009-04-06   
电视上报道过这件事了,心酸同情之余也是无能为力
吕静 离线
级别: 排长
显示用户信息 
7楼  发表于: 2009-04-06   
看到这些心情沉重的无以复加,我的一个堂哥因为尿毒症过早去世,那年他才四十岁。我表弟今年三十岁,得尿毒症已经快十年了,我亲眼看着他在死亡线上怎样挣扎的,当医生和家人都准备放弃时,他说:我要活下去!那年他才二十三岁,那种求生的欲望真是让人心碎。好在等待了将近两年之后他成功的换肾了,当时连透析治疗加换肾的费用几年下来总共花费四十多万,我舅舅差点连房子都卖掉。也就是过了五年还算是平静的日子吧,这期间一直是靠药物来维持的,可是从去年下半年开始那个肾又开始衰竭了,原来当时的这个肾源的质量就不太好,我表弟又开始透析了,现在是一个星期三次,他打算再换一次肾,但是没有肾源没有钱,只能靠透析先维持着。每次去看他回来我的心情就会阴暗好多天,我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就会离开。。。。。。
[ 此贴被吕静在04-06-2009 16:59重新编辑 ]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xiaolu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6楼  发表于: 2009-04-06   
透析室成员的生命日记
XLL/4)  
SQqD:{#g"  
  死亡的阴影在他们的日记里挥之不去。但生之渴望穿透纸背。他们的日记里记录着泪与笑,希望与失望。不知道明天他们会在日记里写下什么。 9'{}!-(xR  
PB#fP_0C  
  李丽丹 女 23岁 透析3年 山西长治人 Yc,7t Uz#  
q|8{@EMT  
  >>2009年3月26日周四 9A,^c;  
Sh?4r i@:  
  听说今天我们的稿子就要见报了。不知道会是怎样的结果?我们都怀着一颗不安的心。 Zf'TJ `S  
'B@e8S) y  
  上网查了一下之后,才发现会引起这么多人的关注。被关注应该算是意料之中吧,但没想到被关注的程度这么大,对我们这几个角落里的生命来说应该是种欣慰吧! s VJ!FC  
DwrO JIy  
  曾经,每每到夜深人静的时候,我总会想到“死亡”这个词;每想到这个词时,我又总会泪流满面。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从生病到现在有三年了,从未回过家。直到现在,我终于理解了那种“落叶归根”的感觉。离死神不远的人应该都会有这种想法吧? iVG-_RsKK  
rk7QZVE  
  >>2009年3月27日周五 JaK}|  
*cC_j*1@  
  “铃,铃,铃……”还在睡梦中的我被一阵电话铃声吵醒。“肯定是白庙出事了!”这是我的第一反应。因为夜里我做了梦,总觉得可能是会发生点什么。 G(~;]xNW+  
0#ClWynjRO  
  下午3点,卫生局的人又来了,我们不知道他们会带给我们什么样的信息……隐隐约约听见他们说取缔、违规什么。我还以为我听错了。有人往墙上贴着什么。 sO.`x*  
nWMmna.5  
  上面白纸黑字地写着“告知书”。大概内容就是说我们违反了医疗方面的规定,建议我们去正规医院做透析。去正规医院?我们这些病人哪一个不是从正规医院出来的。一个个因为在医院走投无路才来到这个虽然简陋破旧却可以延续生命的地方。 ,(;lIP  
z .Y$7bf)  
  ……我们一个个六神无主。我们就像被蒙着眼睛的人看不到未来,看不到前方。 /\H>y  
#Sa27$&.>  
  夜已经不早了。关心我们的人还没回家。这让我们觉得自己不再是孤零零的。 QF&W`c  
E;1Jh(58)b  
  王新阳男28岁透析7年北京密云人 ^NX"sM0g  
/)dFK~  
  >>2009年3月28日周六 2n `S5(V  
xA9:*>+>  
  自从前晚和昨天通州区卫生局来小院说要取缔我们并在门外贴上了通知之后,我们这里每个人的心里都既恐惧又无奈。 'A:x/iv}^  
ox%9Ph  
  我们真是迫不得已才出此下策,要是有钱去医院谁不愿意呀,那里有医生,有护士,有先进的设备,可没钱医院给你透吗? (HSgEs1d  
[o.B  
  眼看着在医院透析的人一个个死去,为什么呢?因为支付不起费用,没钱医院就不给透,而我们这些人在环境差、技术差、设备差的情况下却都活了下来…… 1qf!DMcdZ  
e_V O3"  
  我们这里的10个人平均年龄才32岁,有的孩子刚几岁,难道我们不热爱生命吗?我们不知道这里卫生环境差,这里的机器根本不合格吗?我们比谁都清楚这里的一切,可我们还要坚持下去,因为我们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活命”。 RLSc+kDH_  
I =1+h  
  我们就像一个大家庭,因为有这个家我们就有命在,有这个家我们就不会离我们最亲最近的人而去。 RB+N IoQQ|  
!OT-b>*w  
  到现在我们每个人的家里都是负债累累,我们只有在白庙这个小院里才有活下去的可能。如果卫生局要是取缔了还没有地方管我们的话,最多不超过半个月,我们就会被bie(原文如此)死。这样死去我们不甘心。 xia|+  
|i ZfYi&^  
  日记原文有删减 ds&e|VSH;  
Pv<24:ao  
京华网http://beijing.jinghua.cn/c/200903/30/n2483923,1.shtml
xiaolu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5楼  发表于: 2009-04-06   
                    市卫生局劝自助透析成员返乡 ^qC;Nh4F  
&m[Qn!>i6  
  昨天上午11点,北京市卫生局副局长于鲁明、北京市卫生监督所副所长李扬带着通州区相关卫生部门的工作人员来到自助透析室调查。 VwEb7v,^0\  
   m\ddp_l  
    工作人员对透析室内的设备及药品来源进行了调查。随后,卫生局经商议初步决定先对10名成员进行全面体检,然后对于必须进行透析者,将考虑为其免费提供一至两次透析机会 XEdzpkB  
   %/>Y/!;  
    相关负责人表示,考虑到此次事件是当事人出于自救所为,因而本次执法突破了以往公事公办的模式化处理,更多体现了人性化原则,但因其实属非法行为,因此最终是要被取缔禁止的。“目前,已要求他们停止诊疗行为,考虑到直接取缔可能会危及他们生命,因此这次取缔的方式方法会有所变通,但最近两天就会取缔”。 <a[Yk 2  
   &`fhEN  
    卫生部门要求10人分别与所在地政府取得联系,尽早返回解决。 [email protected] ,rII  
   }=|!:k iE  
    下午5点,通州区卫生局、公安局等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再次来到透析室。他们表示将会择日再跟10名患者进行谈话,商量最终的解决方案。 8Th` ]tI  
   sYdRh?Hq  
    ■患者反应 #Jna6  
   V13BB44  
    透析室成员拒绝返乡 [xT:]Pw}  
   uio@r^Xz  
    “透析是一辈子的事。免费一两次,管什么用啊?”陈炳志激动地说,“把我们送回老家,没人管,还不是死”。 8@PX7!9  
   bcAvM;  
    对于市卫生局的这个方案,透析室的10名成员均表示拒绝。 lt_']QqU  
   NuYkz"O]  
    “只管一次的话,根本没什么意义。回到家,透析一次要500块。一个月得6000多。我们村每家的年收入才一万来块钱。我家已经负债累累了。就这么回去,我怎么活啊?”李丽丹满脸忧愁。 TuW/N L|  
   5bA)j!#)|X  
    ■专家观点 Y2O"]phi@  
   JkGnKm9G  
    医保应覆盖重大疾病 ,:%"-`a%  
   !o>H1#2l  
    北京市健康保障协会、市政协委员韩小红称,尿毒症患者每周要进行两次透析以维持生命,这样昂贵的“生存”价格一般家庭是承受不起的。虽然出于对生命的渴望,但私自建立透析室,且在非医疗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透析,是“非常危险的”。 w=}uwvn NX  
   sF7^qrVQP9  
    对此,韩小红表示,受经济所囿,我国各地间的医疗保障水平不尽相同,医保报销也尚未覆盖全部人群,但包括尿毒症在内的重大疾病病种因其特殊性及治疗价格较高,应尽早纳入医保报销体系,以保障此类人群享有生命的权利。 rvyr xw%[  
   9{$'S 4  
  本篇文章来源于京华网 原文链接:http://beijing.jinghua.cn/c/200903/30/n2483923.shtml Uz7^1.-g4  
 
xiaolu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地下室  发表于: 2009-04-06   
                                                          自助透析室的现实困境 9=,uq;  
   zyg:nKQW  
    最多的时候,这个以“自助透析室”名义组成的“大家庭”里曾经聚集了17个人。随着各地相继推出的医保优惠政策,一些人的境遇发生了改变,他们渐渐离开了。现在,这里还剩下10个人相依为命。 ~w</!s  
   ^ZM0c>ev=l  
    生的渴望 /cK%n4l.y  
   p7ir*r/2  
    王新阳,28岁,“自助透析室”的发起人,发病于2002年夏天。其时,他即将警校毕业。有一段时间,他经常两腿发软,走路不稳。毛孔一出汗,便冒出乳白色的小颗粒,随手一碰,就发出噼里啪啦的破裂声。他知道,那都是毒素。 O,<IGO  
   >3gi yeJ  
    看了化验单,医生说,你快叫亲属来吧。父亲扔下农具,从密云农村的田里跑来。听到医生说“能吃点啥就吃点啥吧”时,父亲的眼泪立即流了下来。 ZvGgmLN  
   hfcIvs/!  
    尿毒症是不治之症,患者想要延续生命,只有两个办法:一、换肾,二、透析。换肾,不仅肾源稀少,手术费也非常昂贵,且术后排异反应风险很大。透析是指借助设备对血液进行过滤,将因肾坏死而不能清除的身体毒素和水分过滤。 t |W)   
     5/QRL\  
        王新阳选择了透析。他说,透析过后,痛苦会暂时消失。“人一下就感觉舒服了,又会无比渴望活下去。” !WkIi^T  
   u4"SH(  
    透析一旦开始,就无法中断。体内的肾彻底停止工作,透析机就是他们的“肾”。但这个“肾”价格昂贵。在医院,一次透析,费用在300元至500之间不等,另外还需要支付一两百元的其他费用。普通患者一个月大约透析10次,费用在5000元左右。 WU4UZpz  
   +m}Pmi$  
    自建透析室 n}mR~YqD  
   zKFp5H1!%+  
    2003年,王新阳开始琢磨能否自己买台透析机。他和两个病友商量好合作。22万!一台新机器的价格打碎了他们的计划。那时,三个人最多能筹到9万块钱。只能放弃。 <} jPXEB"  
   9e U[*S  
    2004年夏天,他听说有人转让两台二手透析机。他立即跑去看。两台30多万。还是买不起。 Eh| .  
   4gSH(*}  
    王新阳不甘心。近半年的谈判过后,对方终于让步了,价格降到了两台18万。王新阳与病友张伟东合买一台,另一个病友梁军单独买了一台。 L'i-fM[#  
   l/ y]nw  
    机器运到了王新阳在河北燕郊租的小院里。他很开心,骑上摩托车就去找他在河北大厂县的病友陈东明。陈东明比王新阳小4岁,王新阳住院第一天就认识他了。在医院时,两人同吃同住,关系特别好。 J4=_w  
   $^ 'aCU0C  
    “我想跟他说,大哥现在自己有机器了,不用再求别人了。有钱你给大哥一个成本,没钱大哥供着你。”王新阳说。 iU+nqY'  
=V97;kq+v  
                陈东明家没有电话,王新阳也没有去过他家。但大厂县就只有两三家医院可以做透析。王新阳挨个找,却没能得到陈东明的消息。他只好先回燕郊。 AOp/d(vx5i  
   1ZJQs6  
    路过市场,他买了10斤牛头肉,10斤牛蹄筋。很多病友都已经闻讯来到他的小院了,准备晚上好好庆祝一下。 y[@\j9Hq  
   \#'TNmS  
    回到燕郊以后,他又设法要来了陈东明邻居家的电话。电话接通了,却得到了陈东明已经死亡的消息。 ^+SkCO  
   H +bdsk  
    王新阳的眼泪刷地流了下来。回去的路上,寒风冻僵了他的脸。那顿牛肉,没有人吃好。 ]0B|V2D#e  
   'O6]0l  
    就这样,悲喜交集中,一个透析室建立起来了。 <?0~1o\Ur  
   >O/ D!j|  
    相依为命 ,uz ]V1  
   )c/Fasfg[P  
    最早,王新阳定下的价格是240元一次。与医院相比,低廉的价格吸引了很多病友。从内蒙古来的水果商魏强也来试试。第一次,他感觉不错。但第二次就出事了。 }<jb vCeK  
   XI Jlc~2  
    那一天,他上机后,突然停电了。护士慌了。她来自农村小诊所,不是专业的透析护士。她用手摇着泵,摇得很快。血路里的血流回了体内,但空气也进去了。魏强当场就翻白眼了。一旁的王新阳赶紧拔掉血路。所幸进去的空气不多。喝了点红糖水后,魏强才缓过劲来。 NDO\B,7  
   -;;Z 'NM;8  
    304医院透析室的李主任说,选择脱离医院的血透患者行为应该慎重。由于医院以外的医疗技术水平和卫生环境并不能完全达标,包括水处理、透析液都有可能存在问题。而且国家也不允许将二手透析机销售给个人。被医院淘汰的机器难以保证正常运行。 ,&HR(jTo  
   U Q@7n1  
        不过,魏强却打定主意加入。他算了一笔账,每次透析的成本只要100元,一个月10次也仅合1000元。再加上一些其他药品,每年的医疗费不超过两万元。比去医院便宜了近四分之三。 +fKtG]$  
   h5kPn~  
    此时,梁军由于享受厂里的医疗保险,透析的报销比例可以达到80%,就回老家了。他把自己的那台透析机转让给了魏强和另一个病友陈炳志。 Q/I)V2a1i  
   ( #Z`  
    随着越来越多的病友加入,他们成为一个相依为命的“家庭”。 ._z 'g_c(  
   O ; HY%  
    然而,即便是200多元这样的价格,很多人也交不起。承德病友刘富忠带着妻子和两个孩子一起来到小院。但他没有钱。他希望先做透析,等他卖了房再付款。看着对方痛苦的样子,王新阳同意了。 "Dy'Kd%,%/  
   f-2$ L  
    就这么透析了一个月后,刘富忠一家回去了。5天后的早晨,陈炳志接到刘富忠妻子的电话:“他五天没透了,快不行了。能不能再让他透一次,等卖了房一定给钱。” Q>qFM9Z  
   %b?$@H-Re  
    “别说这个了,赶紧来吧。”陈炳志说。 _)$PKOzbb  
   % p?b rc  
    几个小时后,电话又来了。“人没了。一站起来就不行了。” r,(e t  
   @^ ik[9^H  
    小院里,沉默了好几天。“下一个可能就是我们自己了。”魏强叹了口气,又说:“守着机器死太可惜了。” ?@6/Alk  
     I1U7.CT  
   生死合同 QO{y/{  
   qP*}.Sqk7  
     2007年,李丽丹等十几个人也走进了这个院子。在此期间,每次透析的费用已经降到了成本价100多元。 Q 6C-4ja  
   0(8H;T  
    最初在医院,李丽丹5天透析一次。她不敢喝水,不敢吃东西,因为所有的东西都会在体内变成毒素。多透析一次,就意味着多花几百块钱。她不舍得再让家里多花钱。
xiaolu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地板  发表于: 2009-04-06   
     对面的一间屋子里,23岁的女孩李丽丹躺在床上,正在做透析。掉了漆的血液透析机一刻不停地清洁着她的血液,发出嗡嗡的声音。血从她的动脉涌到了透明的塑料管里,迅速地流动着。旁边的一间房,水处理机产生的纯净水也输送过来,与透析液混在一起,清除血液中的毒素。反复过滤之后,干净的血再流回她的体内,她渐渐恢复了生气。 Uf*EJ1Ei  
   bVr*h2 p  
    阳光洒满整个院落。墙外,一树杏花开得正好,伸进了院子里。 S06Hs~>Y  
   !SHj$Jwa'  
    本报记者 沈佳音 周鑫 L3(^{W]|  
\ u+xa{b|  

xiaolu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板凳  发表于: 2009-04-06   
                他们知道,私自组建透析室是违规的。但是,在医院高昂的透析费用面前,他们选择了违规。他们说:“我们的原则就是,活着。” \[wCp*;1}  
   b1^n KB  
    特写 6\d X  
   xcCl (M]+  
    阳光院落 cm>E[SHr  
   T9y;OG  
    推开一扇绿漆铁门,一个约300平方米的院子就呈现出来。院内两侧八间平房,分别是透析室、卧室和活动室。 {#Q\z>  
   m)?5}ZwAH  
    这时,28岁的王新阳在活动室里唱卡拉OK。他唱的是《珍惜》,他说,这是他最喜欢的一首歌。唱到“就算人有悲和欢,谁能够不扬梦想这张帆”时,他的眼圈红了。 ~bA,GfSn0  
   e5v`;(^M  
    魏强安静地站在一旁听。吴艳蹲在地上,抽着烟,烟雾笼罩着她略施淡妆的脸。胡爱玲包着花头巾,坐在阳光下织毛衣。毛衣的颜色蓝绿相交,呈现树叶的花纹。 GtI6[ :1t  
   s0LA^2U  
    王新阳唱完了,胡爱玲过去接过话筒,和着音乐开始轻柔地吟唱:“小城故事多……” t]_S  
   {6vEEU  
    唱完,她羞涩地冲大家笑笑,走出屋子,到院子里整理墙角的玻璃瓶。这些都是她的生计来源。拾荒是她的营生,用以支付透析费用,维持生命。 i&+w _hD  
ySN V^+  

q(z7~:+qNr  
  
[ 此贴被xiaolu在04-06-2009 10:35重新编辑 ]
xiaolu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沙发  发表于: 2009-04-06   
  10个人的自助透析生活 udqge?Tz  
   ?p8Qx\%*  
    他们是一群尿毒症患者,靠透析维系生命。他们分别来自北京、内蒙古、山西、河北、安徽、黑龙江、吉林……他们选择通州区白庙村的一个院落,组建了一个“自助透析室”。这是一个10人组成的特殊“大家庭”。维系这个“家庭”的,是三台透析机。这是他们共同的“肾”。 Bmr<O !  
   |D G@ht  
    进入这个“家庭”之前,他们都签署过一份生死合同:“……如在透析过程中出现任何问题,都与合伙人无关,包括死亡,一切都自行负责 ” 89eq[ |G_  
\MYU<6{u  

描述
快速回复

验证问题:
3 * 6 = ? 正确答案:18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